《穿刺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刺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58233A43申请公布日20120516CN102458233ACN102458233A21申请号201080026965822申请日2010060409008023520090619EPA61B5/00200601A61B5/1520060171申请人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地址瑞士巴塞尔72发明人A康亚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梁冰杨国治54发明名称穿刺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系统,其具有承载带(2),所述承载带承载着穿刺元件(10)和在所述穿刺元件(10)之间设置的、用于对通过穿刺获得的体液试样进行检查的测试元件(11);穿刺驱。
2、动装置(9),以便将所述穿刺元件(10)置于穿刺运动;与所述穿刺驱动装置(9)耦合的承载带支架(5),所述承载带支架保持所述承载带(2)的部段并且在穿刺时与所述部段(2A)和由所述部段(2A)承载的穿刺元件(10)一起沿穿刺方向运动;卷绕辊(4),以便通过卷绕使所述承载带(2)沿带输送方向运动;用于对由测试元件接收的体液试样的分析物浓度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6)。根据本发明提出具有未使用的测试元件(11)的所述承载带(2)的部段(2B)在承载带部段(2A)旁边经过该承载带部段设置在所述承载带支架(5)中或者沿着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承载带支架(5)之后,并且为了将试样从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
3、件(11)上,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相互压靠。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应的用于将体液试样从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件(11)上的方法。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21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033922010060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45763DE20101223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2页21穿刺系统,其具有承载带(2),所述承载带承载着穿刺元件(10)以及在所述穿刺元件(10)之间设置的、用于对于通过穿刺。
4、获得的体液试样进行检查的测试元件(11),穿刺驱动装置(9),以便将所述穿刺元件(10)置于穿刺运动,与所述穿刺驱动装置(9)耦合的承载带支架(5),所述承载带支架保持所述承载带(2)的部段并且在穿刺时与所述部段(2A)和由所述部段(2A)承载的穿刺元件(10)一起沿着穿刺方向运动,卷绕辊(4),以便通过卷绕使所述承载带(2)沿着带输送方向运动,用于对于由测试元件接收的体液试样的分析物浓度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6),其特征在于,具有未使用的测试元件(11)的所述承载带(2)的部段(2B)在承载带部段(2A)旁边经过,该承载带部段设置在所述承载带支架(5)中或者沿着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承载带支架(。
5、5)之后,并且为了将试样从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件(11)上,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相互压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在进行测量期间相互压靠。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2)在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之间形成套圈,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为了进行试样传递而相互压靠。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2)在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之间围绕转向辊(8)进行引导,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为了进行试样传递而相互压靠。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
6、征在于,试样从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件(11),所述测试元件沿着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承载带(2)上的穿刺元件(10)之前。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进行试样传递,承载着所述穿刺元件(10)的承载带部段(2A)朝向承载着测试元件(11)的带部段(2B)运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试样从设置在所述承载带支架(5)中的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件(11)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支架(5)能横向于穿刺方向运动,以便为了进行试样传递将使用过的穿刺元件(10)压靠到测试元件(11)上。9根据。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元件(10)横向于所述承载带(2)的纵向方向地进行定向。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支架(5)具有两个能相对运动的部件,所述承载带(2)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穿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支架(5)在进行穿刺时在所述两个能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夹紧所述承载带(2)。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2)在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2458233A2/2页3测量时压靠到所述测量装置(6)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带(。
8、2)由所述承载带支架(5)压靠到所述测量装置的壳体(7)上。14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系统的带盒,所述带盒包括承载带(2)和卷绕辊(4),所述承载带承载穿刺元件(10)以及在所述穿刺元件(10)之间设置的、用于对于通过穿刺获得的体液试样进行检查的测试元件(11);所述卷绕辊(4)用于卷绕所述承载带(2),其特征在于,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彼此在旁边经过,从而为了将试样从穿刺元件(10)传递到测试元件(11)上,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能相互压靠。15用于将体液试样从设置在承载带(2)上的穿刺元件(10)传递到设置在所述承载带(2)上的测试元件(11)上的方法,其特。
9、征在于,所述承载带(2)围绕着带转向部(8)进行引导,所述带转向部设置在承载着所述穿刺元件(10)的承载带部段(2A)和承载着所述测试元件(11)的承载带部段(2B)之间,并且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压靠在一起以用于进行试样传递,从而所述穿刺元件(10)与所述测试元件(11)进行接触。权利要求书CN102458233A1/4页4穿刺系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给出的特征的穿刺系统。0002由WO2008/083844A1已知这种类型的穿刺系统,在该穿刺系统中在承载带上在穿刺元件之间分别设置测试元件。为了产生刺伤,承载带支架与承载着穿刺元件的承载带部段一起沿穿刺。
10、方向运动。为了接收试样,承载带继续进行传送并且然后承载带支架重新沿穿刺方向运动,并且从而测试元件经过之前利用穿刺元件所产生的刺伤。不利的方面在于为了可靠地接收试样,需要从刺伤中取出较大的试样量。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出一种途径,即能如何改善穿刺系统的使用者舒适性。0004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穿刺系统以及通过一种具有在权利要求15中给出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0005在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中,具有未使用的测试元件的承载带的部段在保持在承载带支架中或者沿着带输送方向保持在承载带支架之后的承载带部段的旁边经过。为了将试样从穿刺元件。
11、传递到测试元件上,这两个承载带部段相互压靠。0006在刺入时,体液附着在穿刺元件上,该体液可以作为用于确定分析物浓度、例如葡萄糖浓度的试样。为了提高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体液量,穿刺元件可以具有试样接收装置、例如形式为凹槽或间隙的凹陷部、缺口或者毛细管状通道。0007通过将试样从穿刺元件传递至测试元件,可以有利地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分析物浓度,因为利用承载带支架的唯一一次穿刺运动不仅能产生刺伤而且还能接收体液试样。因为在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中不需要单独地从刺伤中取出体液,所以此外可以降低穿刺深度,并且由此能无痛地实现试样获取。0008接收了试样的测试元件可以沿着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提供试样的穿刺元件之前或。
12、之后。优选地,接收所述试样的测试元件沿着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提供所述试样的穿刺元件之后,进而设置在承载带支架之后。有利地,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承载带支架由体液弄脏的危险。0009为了使具有未使用的测试元件的承载带的部段在保持在承载带支架中或者沿着带输送方向保持在承载带支架之后的承载带部段的旁边经过,可以应用带转向部、例如销钉或转向辊,其设置在这两个承载带部段之间。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之一然后沿着带输送方向朝向带转向部引导,并且另一个承载带部段从带转向部离开。这两个承载带部段能以这种方式彼此沿着、优选彼此平行地进行引导。0010为了使所述两个设置在卷绕辊之前的承载带部段彼此压靠,这两个承载带部段可以彼此。
13、相对运动。然而这就足够了这两个承载带部段之一运动。例如承载着所述穿刺元件的承载带部段可以朝向承载着所述测试元件的承载带部段运动并且压靠到其上。0011在试样传递之前,可以继续传输所述承载带,从而提供所述试样的穿刺元件在试样传递时不再位于承载带支架中。因此不再需要这种继续传输。优选地,试样从设置在承载带支架中的穿刺元件传递到测试元件上,因为以这种方式在刺入和试样传递之间经过较少的时间,从而能使与试样变干燥相关的问题最小化。说明书CN102458233A2/4页50012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提出承载带支架能横向于穿刺方向运动。通过相应的运动,为了进行试样传递,使用过的穿刺元件能通过下述方式压。
14、靠到测试元件上,即承载带支架并且由此设置在其中的承载带部段压靠到承载着未使用的测试场的承载带部段上。0013穿刺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中优选地取向为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这种情况例如从WO2008/083844A1中已知的系统那样。穿刺元件还可以像从US2005/0245954A1中已知的系统那样沿承载带的纵向方向定向。0014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优选由穿刺设备和能装入到穿刺设备中的带盒形成。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带引导结构的带盒是权利要求14的主题。优选地,该承载带支架是带盒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承载带支架可以在将带盒装入到穿刺设备中时耦合在其穿刺驱动装置上。承载带支架还可以是穿刺设备的一部分。
15、,并且在将带盒装入到穿刺设备中时接纳一种承载带部段。优选地,带盒包括存储辊,在该存储辊上卷绕未使用的承载带。然而,未使用的承载带在带盒中还可以折叠成一叠。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还可以作为一次性设备实现,其中承载带不能更换,并且只要所有设置在承载带上的穿刺元件和测试元件已被用完,该承载带才根据规定被清除。0015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体液试样从设置在承载带上的穿刺元件传递到设置在承载带上的测试元件上的方法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借助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阐述。相同和彼此相应的元件在附图中使用相应的附图标记来标注。其中示出了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穿刺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另一种实施。
16、例的示意图;和图3示出了相对于图2的侧视图。0016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在打开的设备壳体1中的穿刺系统的实施例。在该设备壳体1中设置一种承载带2,该承载带承载着穿刺元件以及在该穿刺元件之间设置的、用于对于通过穿刺所获得的体液试样进行检查的测试元件。承载带2卷绕到存储辊3上。为了使用穿刺元件和测试元件,承载带2逐步地从存储辊3上退绕,并且卷绕到卷绕辊4上,其以这种方式形成一种带输送装置。0017承载带1从存储辊3引导至一种承载带支架5,该承载带支架与在图1中未示出的穿刺驱动装置耦合并且持有承载带1的部段2A。在穿刺时,承载带支架5与一种穿刺元件一起沿穿刺方向运动,所保持的承载带部段2A承载着该穿刺。
17、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穿刺元件横向于承载带的纵向方向取向,从而穿刺方向垂直于图1的视图平面。0018通过穿刺而获得的体液试样的分析物浓度可以利用测量装置6进行测量。在此,该测量装置6与测试元件共同作用,该测试元件优选包含检测试剂,例如用于电化学或光度测定的浓度确定。但是测量装置6本身还可以被设置用于例如通过光谱分析进行无试剂的浓度确定。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测量装置6被设计用于光度测定的浓度确定。为此,测试元件的检测试剂引起了与浓度相关的变色,其强度利用测量装置6进行测量。为了使漫射光最小化,测量装置6具有壳体7,该壳体由设备壳体1包围。0019在刺入到患者的贴靠在设备壳体1开口上的身体部分。
18、中时,例如刺入到手指中时,体液附着在所应用的穿刺元件上。因此,可以对于如此获得的体液试样进行检验,该体说明书CN102458233A3/4页6液试样必须传递到测试元件上。002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了这个目的,所述承载带部段2B与未使用的测试元件、并且承载带部段2A与使用过的穿刺元件相互压靠。以这种方式,在其上附着有体液的穿刺元件与测试元件进行接触,并且由此将体液传递到测试元件上。0021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具有提供了试样的穿刺元件的承载带部段2A位于承载带支架5中。承载带支架5可横向于穿刺方向并且横向于保持在其中的承载带部段2A的纵向方向运动。所以,承载带支架5为了传递试样可以被压靠到在其。
19、旁边引导的承载带部段2B上。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承载带支架5在此还被压靠到测量装置6上、更确切地说压靠到该测量装置的壳体7上。以这种方式,一种测试场在进行测量期间可以被压靠到测量装置6上,从而存在用于进行精确测量的确定的条件。优选地,承载带支架5在与具有接收了所述试样的测试场的承载带部段2B相对置的一侧上具有凹部。有利地,从而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在进行试样传递时能平面地彼此贴靠。然而在下述情况下就足够了,即承载带支架5仅在其宽度的一部分上保持所述承载带2并且释放具有穿刺元件尖端的上部区域,从而为了进行试样传递,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利用其上部区域彼此贴靠。0022原则上,接收了一。
20、种试样的测试元件可以沿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承载带支架5之前或之后。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接收了试样的测试元件沿带输送方向设置在承载带支架5之后。有利地,以这种方式避免了承载带支架5被体液弄脏的危险。002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承载带2从承载带支架5出发,被引导至转向辊8,并且从那里经过承载带支架5引导至卷绕装置4。以这种方式,承载带2形成一种套圈,该套圈具有两个沿着彼此延伸的承载带部段、即保持在承载带支架5中的承载带部段2A以及在承载带支架5和测量装置6之间延伸的承载带部段2B。为了将试样从穿刺元件传递到测试场上,这两个优选近似平行延伸的承载带部段2A、2B压到一起,从而使得穿刺元件与测试元件进行接。
21、触。0024在此,所述带套圈的长度以匹配于从穿刺元件到配属于该穿刺元件的测试元件的距离地来进行测量。然而在此下述情况不是必须的,即通过转向辊8形成的带套圈的长度与在穿刺元件和相邻的测试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应。因此下述情况也是可以的,即试样从穿刺元件不传递至相邻的测试元件,而是传递至更远离地设置的穿刺元件、例如再下一个或者再再后一个穿刺元件。0025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承载带支架5可以设计成具有总是相同剩余的宽度的隙部。优选地,承载带支架5具有两个能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承载带2在这两个部件之间穿过。以这种方式,承载带支架5可以在穿刺时在这两个能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以夹紧的方式保持所述承载带2。为了进。
22、行带输送,可以释放承载带2,即扩大在所述两个能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距离,从而下一个穿刺元件能以较小的带摩擦通过卷绕辊4的卷绕进入到其在承载带支架5中的使用位置中。例如承载带支架5的所述两个能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能以可摆动的方式运动。根据这个原理,一种钳子的共同作用的腿部能够运动,以便以夹紧的方式保持某物。0026优选地,在穿刺和到测试元件上的试样传递之间没有实现带输送,这就是说,卷绕辊4在穿刺和试样传递之间不运动。因此,穿刺元件在承载带支架5中在进行穿刺期间的使用位置还优选被用于试样传递。说明书CN102458233A4/4页70027用于使所述两个承载带部段2A、2B在进行试样传递时压紧而。
23、进行的承载带支架5的运动优选地由穿刺驱动装置紧接着一种穿刺运动自动地实现。例如,穿刺驱动装置为此可以具有适合的连杆运动机构(KULISSENSTEUERUNG)。因此下述情况是有利的,即试样尽快地从穿刺元件传递到测试元件上。特别是在干燥的周围空气中存在下述危险即体液蒸发并且在穿刺元件上的试样变干,从而试样传递仅能在短时期内实现。0028图2和图3以示意性俯视图和所属的侧视图示出了在打开的设备壳体1中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附图中还示出了与承载带支架5耦合的穿刺驱动装置9。在此,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基本上在于承载带2在其从存储辊3到承载带支架5的行程上进行四分之一转。所以,存储辊3的几何旋转轴线不像。
24、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平行于穿刺方向,而是横向于该穿刺方向地进行取向。0029在测量装置6和卷绕辊4之间,承载带2旋转另一四分之一转。所以,卷绕辊4的几何旋转轴线平行于存储辊3的几何旋转轴线地进行取向。承载带2的第二个四分之一转可以逆行前述的四分之一转或者可以附加于此,从而承载带2总地旋转半转。0030在图2中可以看到在图1中未示出的在承载带2上的穿刺元件10和测试元件11。穿刺元件10可以由金属、特别是钢来制造,然而其中还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例如塑料或陶瓷。穿刺元件10具有试样接收装置,该试样接收装置例如可以设计成毛细管状通道或凹陷部或缺口,体液在穿刺时附着在其中。毛细管状通道是这样的通道。
25、,即在该通道中体液在穿刺时通过毛细吸引力而得以保持。这种通道可以设计成凹槽或者是隙部,该隙部朝向穿刺元件10的上侧及下侧敞开。0031测试元件11可以作为测试场设置在承载带2上。测试元件11包括有吸附能力的表面,以便使得从穿刺元件10上接收试样变得容易。有吸附能力的表面例如可以通过施加软膏或者通过无纺织物来形成并且包含检测试剂。为了进行光度测定的浓度确定,可以有利地应用透明的承载带2,从而测量光可以穿过承载带2。测试元件还可以粘接在承载带2的适合的视窗(FENSTER)上。0032附图标记列表1设备壳体2承载带2A承载带部段2B承载带部段3存储辊4卷绕辊5承载带支架6测量装置7壳体8转向辊9穿刺驱动装置10穿刺元件11测试元件说明书CN102458233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58233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582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