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9112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13 CN 201791124 U *CN201791124U* (21)申请号 201020535009.X (22)申请日 2010.09.17 A61L 2/26(2006.01) A61L 2/07(2006.01) F28C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东方诚益通工业自动化技术 有限公司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路 7 号新 材料创业大厦 B 座 8 层 (72)发明人 梁凯 徐泽贵 孙宝刚 刘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60。
2、 代理人 郑立明 赵镇勇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 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外管 的中部为直径渐缩的喉管,外管的前部为喇叭形 出料口,外管的后部设有进料口 ;内管的前端 插入到外管的后端,内管的后部设有进气口。内 管的前端与喉管之间的部位设有梭形调节阀芯。 当蒸汽通过内管前端的喷嘴时,在外管的喉管处 形成一定的低压,从而将发酵培养基吸入,与蒸 汽一起经外管中前部的混合管进一步混合,以达 到加热的目的。被加热到要求温度的培养基,则 从外管前端的出料口流出。结构简单、加热效果 好。 凡需要利。
3、用蒸汽提温连消发酵培养基的场 合,都可以利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791126 U1/1 页 2 1. 一种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 管,所述外管的中部为直径渐缩的喉管,所述外管的前部为喇叭形出料口,所述外管的 后部设有进料口 ; 所述内管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内管的后部设有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的前端与所述喉管之间的部位设有梭形调节阀芯,所述梭。
4、形调节阀芯的后端伸 入到所述内管的前端,所述梭形调节阀芯的前端伸入到所述喉管处,所述梭形调节阀芯 的后端连接有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杆的后部与所述内管的后端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的后端设有调节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91124 U CN 201791126 U1/2 页 3 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领域的蒸汽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发酵连续灭 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发酵基础料连续灭菌工艺过程中,物料混合加热是整个工艺过。
5、程的关键设 备,现有技术中的蒸汽混合加热器结构复杂、加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效果好的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 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包括内管、外管, 所述外管的中部为直径渐缩的喉管,所述外管的前部为喇叭形出料口,所述外管的后部 设有进料口 ;所述内管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内管的后部设有进气口。 0006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发酵连续 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由于外管的中部为。
6、直径渐缩的喉管,外管的前部为喇叭 形出料口,外管的后部设有进料口 ;内管的前端插入到外管的后端,内管的后部设有进 气口。 当蒸汽 ( 工作流体 ) 通过内管前端的喷嘴时,在外管的喉管处形成一定的低压, 从而将发酵培养基 ( 引射流体 ) 吸入,与蒸汽 ( 工作流体 ) 一起经外管中前部的混合管进 一步混合,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被加热到要求温度的培养基,则从外管前端的出料口流 出。 结构简单、加热效果好。 凡需要利用蒸汽提温连消发酵培养基的场合,都可以利 用。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发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发。
7、酵连续灭菌汽料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 方式如图 1 所示,包括内管 3、外管 5,外管 5 的中部为直径渐缩的喉管,外管 5 的前部 为喇叭形出料口,外管 5 的后部设有进料口 ; 0009 内管 3 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外管 5 的后端,内管 3 的后部设有进气口。 0010 内管 3 的前端与喉管之间的部位设有梭形调节阀芯 4,梭形调节阀芯 4 的后端伸 入到内管 3 的前端,梭形调节阀芯 4 的前端伸入到喉管处,梭形调节阀芯 4 的后端连接有 调节杆 2。 调节杆 2 的后部与内管 3 的后端可以螺纹配合,调节杆 2 的后端设有调节把手 1。 说 明 书 CN 20179112。
8、4 U CN 201791126 U2/2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喷射式混合加热装置,根据物料特性专门设计,具有极佳的使用 效果。 凡需要利用蒸汽提温连消发酵培养基的场合,都可以利用。 0012 其工作原理是 : 0013 当蒸汽 ( 工作流体 ) 通过内管前端的喷嘴时,在外管的喉管处 ( 或假想喉管处 ) 形成一定的低压,从而将发酵培养基 ( 引射流体 ) 吸入,与蒸汽 ( 工作流体 ) 一起经外 管中前部的混合管进一步混合,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当调节阀阀芯下移时,蒸汽进汽加 大、物料进料减少,达到加热目的。 被加热到要求温度的培养基,则从外管前端的出料 口流出。 0014 本实用新。
9、型的特点是 : 0015 蒸汽与液体瞬间混合均匀,加热迅速,节能 ;振动噪音极低 ;体积小、价格 廉、投资少 ;温升大,可达 70以上 ;结构简单,不易结垢,免维护,使用寿命长。 0016 具体实施例的主要参数 : 0017 工作压力 :0.3-1.6MPa ;工作温度 :小于等于 200;流量范围 :1-100M3/h ; 外型尺寸范围 :长 270-3190mm( 此尺寸仅供参考 ) ;出口直径 20-400mm。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1791124 U CN 201791126 U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9112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