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4736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8909.8

申请日:

2010.06.29

公开号:

CN102469786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N 43/5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蒙海姆变更后权利人:德国蒙海姆登记生效日:201508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56申请日:2010062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56; A01P21/00

主分类号:

A01N43/56

申请人: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发明人:

A·苏提-海因茨

地址:

德国蒙海姆

优先权:

2009.07.07 EP 091648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代理人:

王媛;钟守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氟唑菌苯胺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式 (I) 的化合物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用途 :
2: 权利要求 1 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a) 出苗时间 ; (b) 出苗率或 (c) 幼苗生长中的至少 一个得到改善。
3: 权利要求 1 或 2 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大豆作物。
4: 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式 (I) 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他的 杀菌剂联合使用。
5: 权利要求 4 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的杀菌剂选自 (B1) 核酸合成抑制剂, 例如苯霜灵、 高效苯霜灵、 乙嘧酚磺酸酯、 clozylacon、 二甲嘧 酚、 乙嘧酚、 呋霜灵、 恶霉灵、 甲霜灵、 高效甲霜灵、 呋酰胺、 噁霜灵和喹菌酮 ; (B2)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抑制剂, 例如苯菌灵、 多菌灵、 苯咪唑菌、 乙霉威、 噻唑菌胺、 麦穗宁、 戊菌隆、 噻菌灵、 硫菌灵、 甲基硫菌灵和苯酰菌胺 ; (B3) 呼吸抑制剂, 例如 : 氟嘧菌胺作为 CI- 呼吸抑制剂 ; 联苯吡菌胺、 啶酰菌胺、 萎锈 灵、 甲呋酰胺、 氟酰胺、 氟吡菌酰胺、 呋吡菌胺、 拌种胺、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 物 1RS、 4SR、 9RS 和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 1RS、 4SR、 9SR 的混合物 )、 isopyrazam( 顺式 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 1RS、 4SR、 9RS)、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R, 4S, 9R)、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S、 4R、 9S)、 isopyrazam( 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 物 1RS、 4SR、 9SR)、 isopyrazam( 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R、 4S、 9S)、 isopyrazam( 反式 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S、 4R、 9R)、 灭锈胺、 氧化萎锈灵、 氟唑菌苯胺、 吡噻菌胺、 环丙吡菌 胺、 噻氟菌胺作为 CII- 呼吸抑制剂 ; 吲唑磺菌胺、 嘧菌酯、 氰霜唑、 醚菌胺、 烯肟菌酯、 噁唑 菌酮、 咪唑菌酮、 氟嘧菌酯、 醚菌酯、 苯氧菌胺、 肟醚菌胺、 啶氧菌酯、 唑菌胺酯、 唑菌酯、 唑胺 菌酯、 吡菌苯威、 肟菌酯作为 CIII- 呼吸抑制剂 ; (B4) 能够作为解偶联剂起作用的化合物, 例如乐杀螨 (binapacryl)、 敌螨普、 氟啶胺 和消螨多 ; (B5)ATP 生成抑制剂, 例如三苯基乙酸锡、 三苯锡氯、 毒菌锡和硅噻菌胺 ; (B6) 氨基酸和 / 或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 例如胺扑灭、 灭瘟素、 嘧菌环胺、 春雷霉素、 春雷霉素一水合盐酸盐、 嘧菌胺和嘧霉胺 ; (B7) 信号转导抑制剂, 例如拌种咯、 咯菌腈和苯氧喹啉 ; (B8) 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 例如联苯、 乙菌利、 敌瘟磷、 土菌灵、 碘代丙炔基丁基甲胺酸 酯、 异稻瘟净、 异菌脲、 稻瘟灵、 腐霉利、 霜霉威、 霜霉威盐酸盐、 吡菌磷、 甲基立枯磷和乙烯 菌核利 ; (B9)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例如 4- 十二烷基 -2, 6- 二甲基吗啉、 氧环唑、 联苯三唑 醇、 糠菌唑、 环丙唑醇、 苄氯三唑醇、 苯醚甲环唑、 烯唑醇、 R- 烯唑醇、 十二环吗啉、 吗菌灵、 氟 环唑、 乙环唑、 氯苯嘧啶醇、 腈苯唑、 环酰菌胺、 苯锈啶、 丁苯吗啉、 氟喹唑、 呋嘧醇、 氟硅唑、 2 粉唑醇、 呋菌唑、 呋醚唑、 己唑醇、 抑霉唑、 烯菌灵、 亚胺唑、 种菌唑、 叶菌唑、 腈菌唑、 萘替芬、 氟苯嘧啶醇、 恶咪唑、 多效唑、 稻瘟酯、 戊菌唑、 病花灵、 咪鲜胺、 丙环唑、 丙硫菌唑、 稗草丹、 啶斑肟、 唑喹菌酮、 硅氟唑、 螺环菌胺、 戊唑醇、 特比萘芬、 四氟醚唑、 三唑酮、 三唑醇、 十三吗 啉、 氟菌唑、 嗪胺灵、 灭菌唑、 烯效唑、 烯霜苄唑和伏立康唑 ; (B10) 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例如苯噻菌胺、 烯酰吗啉、 氟吗啉、 异丙菌胺、 双炔酰菌胺、 多 抗霉素、 多氧霉素、 硫菌威、 有效霉素 A 和 valifenalate ; (B11) 黑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例如环丙酰菌胺、 双氯氰菌胺、 氰菌胺、 四氯苯酞、 咯喹酮 和三环唑 ; (B12) 能够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 例如苯并噻二唑、 烯丙苯噻唑和噻酰菌胺 ; (B13) 能够具有多位点作用的化合物, 例如波尔多液、 敌菌丹、 克菌丹、 百菌清、 环烷酸 铜、 氧化铜、 氯氧化铜、 铜制剂如氢氧化铜、 硫酸铜、 苯氟磺胺、 二氰蒽醌、 多果定、 多果定游 离碱、 福美铁、 fluorofolpet、 灭菌丹、 双胍盐、 双胍辛乙酸盐、 双胍辛胺、 双胍辛烷基苯磺酸 盐、 双胍辛胺乙酸盐、 代森锰铜、 代森锰锌、 代森锰、 代森联、 喹啉铜、 propamidine、 丙森锌、 硫及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 福美双、 甲苯氟磺胺、 代森锌和福美锌 ; (B14) 其 他 化 合 物, 例 如 2, 3- 二 丁 基 -6- 氯 噻 吩 并 [2, 3-d] 嘧 啶 -4(3H)- 酮、 (2Z)-3- 氨基 -2- 氰基 -3- 苯基丙 -2- 烯酸乙酯、 N-[2-(1, 3- 二甲基丁基 ) 苯基 ]-5- 氟 -1, 3- 二 甲 基 -1H- 吡 唑 -4- 甲 酰 胺、 3-( 二 氟 甲 基 )-1- 甲 基 -N-(3’ , 4’ , 5’ -三氟联 苯 -2- 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3-( 二氟甲基 )-N-[4- 氟 -2-(1, 1, 2, 3, 3, 3- 六氟丙氧 基 ) 苯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2E)-2-(2-{[6-(3- 氯 -2- 甲基苯氧基 )-5- 氟 嘧 啶 -4- 基 ] 氧 基 } 苯 基 )-2-( 甲 氧 基 亚 氨 基 )-N- 甲 基 乙 酰 胺、 (2E)-2-{2-[({[(2E, 3E)-4-(2, 6- 二氯苯基 ) 丁 -3- 烯 -2- 叉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2-( 甲氧基亚氨 基 )-N- 甲基乙酰胺、 2- 氯 -N-(1, 1, 3- 三甲基 -2, 3- 二氢 -1H- 茚 -4- 基 ) 吡啶 -3- 甲酰胺、 N-(3- 乙基 -3, 5, 5- 三甲基环己基 )-3-( 甲酰基氨基 )-2- 羟基苯甲酰胺、 5- 甲氧基 -2- 甲 基 -4-(2-{[({(1E)-1-[3-( 三氟甲基 ) 苯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2, 4- 二 氢 -3H-1, 2, 4- 三唑 -3- 酮、 (2E)-2-( 甲氧基亚氨基 )-N- 甲基 -2-(2-{[({(1E)-1-[3-( 三氟 甲基 ) 苯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 乙酰胺、 (2E)-2-( 甲氧基亚氨基 )-N- 甲 基 -2-{2-[(E)-({1-[3-( 三氟甲基 ) 苯基 ] 乙氧基 } 亚氨基 ) 甲基 ] 苯基 } 乙酰胺、 (2E)2-{2-[({[(1E)-1-(3-{[(E)-1- 氟 -2- 苯基乙烯基 ] 氧基 } 苯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 基 ] 苯基 }-2-( 甲氧基亚氨基 )-N- 甲基乙酰胺、 1-(4- 氯苯基 )-2-(1H-1, 2, 4- 三唑 -1- 基 ) 环庚醇、 1-(2, 2- 二甲基 -2, 3- 二氢 -1H- 茚 -1- 基 )-1H- 咪唑 -5- 羧酸甲酯、 N- 乙基 -N- 甲 基 -N’ -{2- 甲基 -5-( 三氟甲基 )-4-[3-( 三甲基甲硅烷基 ) 丙氧基 ] 苯基 } 亚氨基甲酰胺、 N’ -{5-( 二氟甲基 )-2- 甲基 -4-[3-( 三甲基甲硅烷基 ) 丙氧基 ] 苯基 }-N- 乙基 -N- 甲基 亚氨基甲酰胺、 O-{1-[(4- 甲氧基苯氧基 ) 甲基 ]-2, 2- 二甲基丙基 }1H- 咪唑 -1- 硫代甲酸 酯、 N-[2-(4-{[3-(4- 氯苯基 ) 丙 -2- 炔 -1- 基 ] 氧基 }-3- 甲氧基苯基 ) 乙基 ]-N2-( 甲 基磺酰基 ) 缬氨酸酰胺、 5- 氯 -7-(4- 甲基哌啶 -1- 基 )-6-(2, 4, 6- 三氟苯基 )[1, 2, 4] 三 唑 并 [1, 5-a] 嘧 啶、 5- 氨 基 -1, 3, 4- 噻 二 唑 -2- 硫 醇、 propamocarb-fosetyl、 1-[(4- 甲 氧基苯氧基 ) 甲基 ]-2, 2- 二甲基丙基 1H- 咪唑 -1- 羧酸酯、 1- 甲基 -N-[2-(1, 1, 2, 2- 四 氟乙氧基 ) 苯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2, 3, 5, 6- 四氯 -4-( 甲基磺酰 基 ) 吡啶、 2- 丁氧基 -6- 碘 -3- 丙基 -4H- 苯并吡喃 -4- 酮、 2- 苯基苯酚和盐、 3-( 二氟甲 3 基 )-1- 甲基 -N-[2-(1, 1, 2, 2- 四氟乙氧基 ) 苯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3, 4, 5- 三氯吡 啶 -2, 6- 二腈、 3-[5-(4- 氯苯基 )-2, 3- 二甲基异噁唑烷 -3- 基 ] 吡啶、 3- 氯 -5-(4- 氯 苯 基 )-4-(2, 6- 二 氟 苯 基 )-6- 甲 基 哒 嗪、 4-(4- 氯 苯 基 )-5-(2, 6- 二 氟 苯 基 )-3, 6- 二 甲基哒嗪、 8- 羟基喹啉、 8- 羟基喹啉硫酸盐 (2 ∶ 1)( 盐 )、 异丁乙氧喹啉、 5- 甲基 -6- 辛 基 -3, 7- 二 氢 [1, 2, 4] 三 唑 并 [1, 5-a] 嘧 啶 -7- 胺、 5- 乙 基 -6- 辛 基 -3, 7- 二 氢 [1, 2, 4] 三唑并 [1, 5-a] 嘧啶 -7- 胺、 辛唑嘧菌胺、 苯噻硫氰、 bethoxazin、 卡巴西霉素、 香芹 酮、 灭螨猛、 地茂散、 硫杂灵、 环氟菌胺、 霜脲氰、 啶酰菌胺、 棉隆、 咪菌威、 双氯酚、 哒菌酮、 氯硝胺、 野燕枯、 苯敌快、 二苯胺、 ecomate、 嘧菌腙、 氟酰菌胺、 氟吡菌胺、 氟氯菌核利、 磺菌 胺、 氟噻菌净、 三乙膦酸铝、 fosetyl-calcium、 fosetyl-sodium、 六氯苯、 人间霉素、 异噻菌 胺、 磺菌威、 (2E)-2-{2-[({ 环丙基 [(4- 甲氧基苯基 ) 亚氨基 ] 甲基 } 硫代 ) 甲基 ] 苯 基 }-3- 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异硫氰酸甲酯、 苯菌酮、 (5- 氯 -2- 甲氧基 -4- 甲基吡啶 -3- 基 ) (2, 3, 4- 三甲氧基 -6- 甲基苯基 ) 甲酮、 米多霉素、 甲磺菌胺、 N-(4- 氯苄基 )-3-[3- 甲氧 基 -4-( 丙 -2- 炔 -1- 基氧基 ) 苯基 ] 丙酰胺、 N-[(4- 氯苯基 )( 氰基 ) 甲基 ]-3-[3- 甲氧 基 -4-( 丙 -2- 炔 -1- 基氧基 ) 苯基 ] 丙酰胺、 N-[(5- 溴 -3- 氯吡啶 -2- 基 ) 甲基 ]-2, 4- 二 氯吡啶 -3- 甲酰胺、 N-[1-(5- 溴 -3- 氯吡啶 -2- 基 ) 乙基 ]-2, 4- 二氯吡啶 -3- 甲酰胺、 N-[1-(5- 溴 -3- 氯吡啶 -2- 基 ) 乙基 ]-2- 氟 -4- 碘代吡啶 -3- 甲酰胺、 N-{(Z)-[( 环丙基 甲氧基 ) 亚氨基 ][6-( 二氟甲氧基 )-2, 3- 二氟苯基 ] 甲基 }-2- 苯基乙酰胺、 N-{(E)-[( 环 丙基甲氧基 ) 亚氨基 ][6-( 二氟甲氧基 )-2, 3- 二氟苯基 ] 甲基 }-2- 苯基乙酰胺、 多马 霉素、 福美镍、 酞菌酯、 辛噻酮、 oxamocarb、 oxyfenthiin、 五氯酚及盐、 吩嗪 -1- 羧酸、 苯 醚菊酯、 亚磷酸及其盐、 霜霉威乙膦酸盐、 propanosine-sodium、 丙氧喹啉、 硝吡咯菌素、 五氯硝基苯 (、 5- 氨基 -2-(1- 甲基乙基 )-4-(2- 甲基苯基 )-3- 氧杂 -2, 3- 二氢 -1H- 吡 唑 -1- 硫代甲酸 S- 丙 -2- 烯 -1- 基酯、 叶枯酞、 四氯硝基苯、 咪唑嗪、 水杨菌胺、 5- 氯 -N’ -苯 基 -N’ - 丙 -2- 炔 -1- 基噻吩 -2- 磺酰肼、 氰菌胺、 N- 甲基 -2-(1-{[5- 甲基 -3-( 三氟甲 基 )-1H- 吡唑 -1- 基 ] 乙酰基 } 哌啶 -4- 基 )-N-[(1R)-1, 2, 3, 4- 四氢化萘 -1- 基 ]-1, 3- 噻 唑 -4- 甲 酰 胺、 N- 甲 基 -2-(1-{[5- 甲 基 -3-( 三 氟 甲 基 )-1H- 吡 唑 -1- 基 ] 乙 酰 基 } 哌 啶 -4- 基 )-N-[1, 2, 3, 4- 四 氢 化 萘 -1- 基 ]-1, 3- 噻 唑 -4- 甲 酰 胺、 3-( 二 氟 甲 基 )-N-[4- 氟 -2-(1, 1, 2, 3, 3, 3- 六氟丙氧基 ) 苯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和 {6-[({[(1- 甲基 -1H- 四唑 -5- 基 )( 苯基 ) 亚甲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吡啶 -2- 基 } 氨 基甲酸戊酯。
6: 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式 (I) 的化合物的施用量为 0.1-1000g 活性成分 /100kg 种子。
7: 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种子在不存在有害物压力的情况下进行 处理。
8: 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将式 (I) 的化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
9: 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一种式 (I) 的有机化 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 : 4

说明书


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氟唑菌苯胺 (penflufen) 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用 途。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方法。
     自从有益植物首次栽培以来, 除了改善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抗性以外, 提高作 物产率一直是种植植物时最重要的目的。 各种方法, 如耕种、 施肥、 灌溉、 栽培或作物保护剂 等, 都用于改善产率。例如, 改善产率方面 ( 例如通过改善结籽 (seed setting)) 和降低 产量损失方面 ( 例如由于恶劣气候, 即, 太干、 太湿、 过热或过冷的气候, 或由于有害物如昆 虫、 真菌或细菌的侵袭 ) 的栽培成果互相补充。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为了提供充足的 食物并同时保护其他现存的自然空间, 在不扩大经济上可耕地的情况下, 产率的大幅度增 长绝对是有必要的。
     一种改善植物生长的方法是已实施了几个世纪的已知的施用有机肥料 (H.Marschner, “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 ” Academic Press : New York 第 674 页 (1986))。现代人已开发了一种复杂的无机肥料生产系统以生产简单产品, 使种植者 和农民可将其施用至土壤或正在生长的作物以通过促进生长来改善性能。 植物大小、 呈色、 成熟度和产量均可通过肥料产品的施用而改善。 无机肥料包括这种常规施用的化学品如硝 酸铵。 有机肥料可包括牲畜粪和堆肥草坪垃圾 (composted lawn debris), 以及许多其他来 源。但是, 在某些情况下施用肥料来改善植物生长并不适宜并且会导致效果不足。
     另 一 种 导 致 更 好 或 更 快 的 植 物 生 长 的 策 略 是 改 善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能 力 (US 6,239,332 和 DE 19940270)。但是, 这种方法仅在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限制了生 长的情况下才是有前景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控制来调节植物生长 (WO 01/31041A、 CA 2263067、 WO00/56905A、 WO 00/37645A)。 但 是, 植 物 构 造 (plant ′ s architecture) 的改变可能是大量干涉 (massive intervention) 植物生长控制的有害 副 作 用 (WO 01/31041A ; CA 2263067)。 其 他 方 法 可 包 括 推 断 转 录 调 节 因 子 (put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例如在 WO 02/079403A 或 US 2003/013228A 中所要求保护 的。这种转录调节因子通常存在于基因家族中, 其中该家族成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相互干 扰 (cross talk) 和 / 或拮抗防治 (antagonistic control)。 另外, 转录因子的作用依赖于 其识别序列在目标生物体中的精确存在。这一事实可能使从模板物种 (model species) 至 目标生物体的转移更复杂。
     WO 2005/018324 描述了一种采用特定的甲酰胺 (carboxamide) 的植物生长促进 方法。
     WO 2008/148482 和 WO 2008/148476 均宽泛地教导了氟唑菌苯胺对作物生长的积 极效应。但是, 该参考文献中未教导对大豆作物的出苗或幼苗生长的具体效应。
     幼苗出苗的时间可决定其未来成为植株的前景。 早出苗意味着植株开始更快地形 成, 这可能给种植者带来更高的产率。
     改善的早出苗一方面意味着更快的出苗时间 ( 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 时间 ), 另一方面意味着更高的出苗率 ( 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 ), 以及优选地更好的 生长。
     尽管现有技术中描述了这些方法, 但是对于提供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 苗的方法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作物 ( 特别是大豆作物 ) 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方法。根据本发明, 优选
     (a) 减少出苗时间 ( 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时间 ) ;
     (b) 提高出苗率 ( 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 ) ; 以及
     (c) 改善幼苗生长。
     此目的通过使用式 (I) 的化合物以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而实现 :
     即, N-{2-(1, 3- 二甲基丁基 ) 苯胺基 }-1, 3- 二甲基 -5- 氟 -4- 吡唑 ( 下文中称 为 “氟唑菌苯胺” )。
     根据本发明, 已发现通过将氟唑菌苯胺施用至作物的种子可以改善作物 ( 特别是 大豆作物 ) 的出苗。
     氟唑菌苯胺已知于 WO 2006/092291A2。 该现有技术文献还描述了这种吡唑化合物 的制备方法。
     已知氟唑菌苯胺具有杀菌活性。 但是, 由现有技术中尚未知道, 这种化合物还具有 提高作物的幼苗生长和特别地提高植物的早出苗的能力 : 与未施用该化合物的情况相比, (a) 减少的出苗时间, (b) 提高的出苗率和 (c) 改善的幼苗生长。因此, 所要求保护的氟唑 菌苯胺促进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活性是出人意料的。
     在本发明的含义中, 植物生长的改善是指不同植物的早出苗和幼苗生长出现得更 早。因此, 幼苗的生长期缩短并且光合活性更早开始。
     因此, 氟唑菌苯胺对于菌类植物病害防治和生产力——包括缩短敏感幼苗的生长 期和提早作物确立 (earlier crop establishment)( 尤其是对于大豆作物 )——极为有利 并且有效。
     为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将氟唑菌苯胺施用至作物的种子, 特别是大豆种子。
     优选施用至作物种子的氟唑菌苯胺的施用量为 0.1g-1000g 活性成分 /100kg 种 子, 更优选 0.5g-500g 活性成分 /100kg 种子, 最优选 1g-300g 活性成分 /100kg 种子。
     氟唑菌苯胺可与至少一种其他的杀菌剂联合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 所述其他的杀菌剂选自 :
     (B1) 核酸合成抑制剂, 例如苯霜灵 (benalaxyl)、 高效苯霜灵 (benalaxyl-M)、 乙 嘧 酚 磺 酸 酯 (bupirimate)、 clozylacon、二 甲 嘧 酚 (dimethirimol)、乙 嘧 酚 (ethirimol)、 呋霜灵 (furalaxyl)、 恶霉灵 (hymexazol)、 甲霜灵 (metalaxyl)、 高效甲霜灵 (metalaxyl-M)、 呋酰胺 (ofurace)、 噁霜灵 (oxadixyl) 和喹菌酮 (oxolinic acid)。
     (B2) 有 丝 分 裂 和 细 胞 分 裂 抑 制 剂,例 如 苯 菌 灵 (benomyl)、多 菌 灵 (carbendazim)、苯 咪 唑 菌 (chlorfenazole)、乙 霉 威 (diethofencarb)、噻 唑 菌 胺 (ethaboxam)、 麦穗宁 (fuberidazole)、 戊菌隆 (pencycuron)、 噻菌灵 (thiabendazole)、 硫 菌灵 (thiophanate)、 甲基硫菌灵 (thiophanate-methyl) 和苯酰菌胺 (zoxamide)。
     (B3) 呼吸抑制剂, 例如 : 氟嘧菌胺 (diflumetorim) 作为 CI- 呼吸抑制剂 ; 联苯 吡 菌 胺 (bixafen)、 啶 酰 菌 胺 (boscalid)、 萎 锈 灵 (carboxin)、 甲 呋 酰 胺 (fenfuram)、 氟 酰 胺 (flutolanil)、 氟 吡 菌 酰 胺 (fluopyram)、 呋 吡 菌 胺 (furametpyr)、 拌种胺 (furmecyclox)、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 1RS、 4SR、 9RS 和反式差向异构的外 消旋物 1RS、 4SR、 9SR 的混合物 )、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 1RS、 4SR、 9RS)、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R, 4S, 9R)、 isopyrazam( 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 异构体 1S、 4R、 9S)、 isopyrazam( 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 1RS、 4SR、 9SR)、 isopyrazam( 反 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R、 4S、 9S)、 isopyrazam( 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 1S、 4R、 9R)、 灭锈胺 (mepronil)、 氧化萎锈灵 (oxycarboxin)、 氟唑菌苯胺 (penflufen)、 吡噻菌 胺 (penthiopyrad)、 环 丙 吡 菌 胺 (sedaxane)、 噻 氟 菌 胺 (thifluzamide) 作 为 CII- 呼 吸抑制剂 ; 吲 唑 磺 菌 胺 (amisulbrom)、 嘧 菌 酯 (azoxystrobin)、 氰 霜 唑 (cyazofamid)、 醚 菌 胺 (dimoxystrobin)、 烯 肟 菌 酯 (enestroburin)、 噁 唑 菌 酮 (famoxadone)、 咪唑菌 酮 (fenamidone)、 氟 嘧 菌 酯 (fluoxastrobin)、 醚 菌 酯 (kresoxim-methyl)、 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 肟 醚 菌 胺 (orysastrobin)、 啶 氧 菌 酯 (picoxystrobin)、 唑菌胺酯 (pyraclostrobin)、 唑 菌 酯 (pyraoxystrobin)、 唑 胺 菌 酯 (pyrametostrobin)、 吡菌苯威 (pyribencarb)、 肟菌酯 (trifloxystrobin) 作为 CIII- 呼吸抑制剂。 (B4) 能够作为 解偶联 剂起作用的 化合 物, 例如 乐杀螨 (binapacryl)、 敌螨普 (dinocap)、 氟啶胺 (fluazinam) 和消螨多 (meptyldinocap)。
     (B5)ATP 生成抑制剂, 例如三苯基乙酸锡 (fentin acetate)、 三苯锡氯 (fentin chloride)、 毒菌锡 (fentin hydroxide) 和硅噻菌胺 (silthiofam)。
     (B6) 氨 基 酸 和 / 或 蛋 白 质 生 物 合 成 抑 制 剂, 例 如 胺 扑 灭 (andoprim)、 灭瘟 素 (blasticidin-S)、 嘧 菌 环 胺 (cyprodinil)、 春 雷 霉 素 (kasugamycin)、 春雷霉素一 水 合 盐 酸 盐 (kasugamycinhydrochloride hydrate)、 嘧 菌 胺 (mepanipyrim) 和 嘧 霉 胺 (pyrimethanil)。
     (B7) 信号转导抑制剂, 例如拌种咯 (fenpiclonil)、 咯菌腈 (fludioxonil) 和苯氧 喹啉 (quinoxyfen)。
     (B8) 脂 质 和 膜 合 成 抑 制 剂, 例 如 联 苯 (biphenyl)、 乙 菌 利 (chlozolinate)、 敌 瘟 磷 (edifenphos)、 土 菌 灵 (etridiazole)、 碘 代 丙 炔 基 丁 基 甲 胺 酸 酯 (iodocarb)、 异 稻 瘟 净 (iprobenfos)、异 菌 脲 (iprodione)、稻 瘟 灵 (isoprothiolane)、腐 霉 利 (procymidone)、 霜霉威 (propamocarb)、 霜霉威盐酸盐 (propamocarb hydrochloride)、 吡 菌磷 (pyrazophos)、 甲基立枯磷 (tolclofos-methyl) 和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
     (B9)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例如 4- 十二烷基 -2, 6- 二甲基吗啉 (aldimorph)、 氧 环 唑 (azaconazole)、 联 苯 三 唑 醇 (bitertanol)、 糠 菌 唑 (bromuconazole)、 环丙唑 醇 (cyproconazole)、 苄 氯 三 唑 醇 (diclobutrazole)、 苯 醚 甲 环 唑 (difenoconazole)、 烯 唑 醇 (diniconazole)、 R- 烯 唑 醇 (diniconazole-M)、十 二 环 吗 啉 (dodemorph)、
     吗 菌 灵 (dodemorph acetate)、氟 环 唑 (epoxiconazole)、乙 环 唑 (etaconazole)、 氯 苯 嘧 啶 醇 (fenarimol)、 腈 苯 唑 (fenbuconazole)、 环 酰 菌 胺 (fenhexamid)、 苯锈 啶 (fenpropidin)、 丁 苯 吗 啉 (fenpropimorph)、 氟 喹 唑 (fluquinconazole)、 呋嘧醇 (flurprimidol)、 氟 硅 唑 (flusilazole)、 粉 唑 醇 (flutriafol)、 呋 菌 唑 (furconazole)、 呋 醚 唑 (furconazole-cis)、己 唑 醇 (hexaconazole)、抑 霉 唑 (imazalil)、烯 菌 灵 (imazalil sulfate)、亚 胺 唑 (imibenconazole)、种 菌 唑 (ipconazole)、叶 菌 唑 (metconazole)、 腈菌唑 (myclobutanil)、 萘替芬 (naftifine)、 氟苯嘧啶醇 (nuarimol)、 恶 咪 唑 (oxpoconazole)、 多 效 唑 (paclobutrazol)、 稻 瘟 酯 (pefurazoate)、 戊菌唑 (penconazole)、 病 花 灵 (piperalin)、 咪 鲜 胺 (prochloraz)、 丙 环 唑 (propiconazole)、 丙 硫 菌 唑 (prothioconazole)、稗 草 丹 (pyributicarb)、啶 斑 肟 (pyrifenox)、唑 喹 菌 酮 (quinconazole)、硅 氟 唑 (simeconazole)、螺 环 菌 胺 (spiroxamine)、戊 唑 醇 (tebuconazole)、 特 比 萘 芬 (terbinafine)、 四 氟 醚 唑 (tetraconazole)、 三唑酮 (triadimefon)、 三唑醇 (triadimenol)、 十三吗啉 (tridemorph)、 氟菌唑 (triflumizole)、 嗪 胺 灵 (triforine)、灭 菌 唑 (triticonazole)、烯 效 唑 (uniconazole)、烯 霜 苄 唑 (viniconazole) 和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B10) 细 胞 壁 合 成 抑 制 剂,例 如 苯 噻 菌 胺 (benthiavalicarb)、烯 酰 吗 啉 (dimethomorph)、氟 吗 啉 (flumorph)、异 丙 菌 胺 (iprovalicarb)、双 炔 酰 菌 胺 (mandipropamid)、多 抗 霉 素 (polyoxins)、多 氧 霉 素 (polyoxorim)、硫 菌 威 (prothiocarb)、 有效霉素 A(validamycin A) 和 valifenalate。
     (B11) 黑 素 生 物 合 成 抑 制 剂, 例 如 环 丙 酰 菌 胺 (carpropamid)、 双氯氰菌胺 (diclocymet)、 氰菌胺 (fenoxanil)、 四氯苯酞 (phthalide)、 咯喹酮 (pyroquilon) 和三环 唑 (tricyclazole)。
     (B12) 能够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 例如苯并噻二唑 (acibenzolar-S-methyl)、 烯丙苯噻唑 (probenazole) 和噻酰菌胺 (tiadinil)。
     (B13) 能够具有多位点作用的化合物, 例如波尔多液 (bordeaux mixture)、 敌菌 丹 (captafol)、 克菌丹 (captan)、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环烷酸铜、 氧化铜、 氯氧化铜 (copper oxychloride)、 铜制剂如氢氧化铜、 硫酸铜、 苯氟磺胺 (dichlofluanid)、 二氰蒽 醌 (dithianon)、 多果定 (dodine)、 多果定游离碱 (dodine free base)、 福美铁 (ferbam)、 fluorofolpet、灭 菌 丹 (folpet)、双 胍 盐 (guazatine)、双 胍 辛 乙 酸 盐 (guazatine acetate)、 双胍辛胺 (iminoctadine)、 双胍辛烷基苯磺酸盐 (iminoctadine albesilate)、 双 胍 辛 胺 乙 酸 盐 (iminoctadine triacetate)、 代 森 锰 铜 (mancopper)、 代森锰锌 (mancozeb)、 代森锰 (maneb)、 代森联 (metiram, metiram zinc)、 喹啉铜 (oxine-copper)、 propamidine、 丙森锌 (propineb)、 硫及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 福美双 (thiram)、 甲苯氟磺 胺 (tolylfluanid)、 代森锌 (zineb) 和福美锌 (ziram)。
     (B14) 其 他 化 合 物, 例 如 2, 3- 二 丁 基 -6- 氯 噻 吩 并 [2, 3-d] 嘧 啶 -4(3H)- 酮、 (2Z)-3- 氨基 -2- 氰基 -3- 苯基丙 -2- 烯酸乙酯 (ethyl(2Z)-3-amino-2-cyano-3-phenyl prop-2-enoate)、 N-[2-(1, 3- 二甲基丁基 ) 苯基 ]-5- 氟 -1, 3- 二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 胺、 3-( 二氟甲基 )-1- 甲基 -N-(3’ , 4’ , 5’ - 三氟联苯 -2- 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3-( 二 氟甲基 )-N-[4- 氟 -2-(1, 1, 2, 3, 3, 3- 六氟丙氧基 ) 苯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2E)-2-(2-{[6-(3- 氯 -2- 甲基苯氧基 )-5- 氟嘧啶 -4- 基 ] 氧基 } 苯基 )-2-( 甲氧基亚 氨基 )-N- 甲基乙酰胺、 (2E)-2-{2-[({[(2E, 3E)-4-(2, 6- 二氯苯基 ) 丁 -3- 烯 -2- 叉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2-( 甲氧基亚氨基 )-N- 甲基乙酰胺、 2- 氯 -N-(1, 1, 3- 三甲 基 -2, 3- 二氢 -1H- 茚 -4- 基 ) 吡啶 -3- 甲酰胺、 N-(3- 乙基 -3, 5, 5- 三甲基环己基 )-3-( 甲 酰基氨基 )-2- 羟基苯甲酰胺、 5- 甲氧基 -2- 甲基 -4-(2-{[({(1E)-1-[3-( 三氟甲基 ) 苯 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2, 4- 二氢 -3H-1, 2, 4- 三唑 -3- 酮、 (2E)-2-( 甲 氧基亚氨基 )-N- 甲基 -2-(2-{[({(1E)-1-[3-( 三氟甲基 ) 苯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 乙酰胺、 (2E)-2-( 甲氧基亚氨基 )-N- 甲基 -2-{2-[(E)-({1-[3-( 三氟甲 基 ) 苯基 ] 乙氧基 } 亚氨基 ) 甲基 ] 苯基 } 乙酰胺、 (2E)-2-{2-[({[(1E)-1-(3-{[(E)1- 氟 -2- 苯基乙烯基 ] 氧基 } 苯基 ) 亚乙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苯基 }-2-( 甲氧基亚 氨基 )-N- 甲基乙酰胺、 1-(4- 氯苯基 )-2-(1H-1, 2, 4- 三唑 -1- 基 ) 环庚醇、 1-(2, 2- 二 甲基 -2, 3- 二氢 -1H- 茚 -1- 基 )-1H- 咪唑 -5- 羧酸甲酯、 N- 乙基 -N- 甲基 -N’ -{2- 甲 基 -5-( 三氟甲基 )-4-[3-( 三甲基甲硅烷基 ) 丙氧基 ] 苯基 } 亚氨基甲酰胺、 N’ -{5-( 二 氟甲基 )-2- 甲基 -4-[3-( 三甲基甲硅烷基 ) 丙氧基 ] 苯基 }-N- 乙基 -N- 甲基亚氨基 甲酰胺、 O-{1-[(4- 甲氧基苯氧基 ) 甲基 ]-2, 2- 二甲基丙基 }1H- 咪唑 -1- 硫代甲酸酯、 N-[2-(4-{[3-(4- 氯苯基 ) 丙 -2- 炔 -1- 基 ] 氧基 }-3- 甲氧基苯基 ) 乙基 ]-N2-( 甲基磺 酰基 ) 缬氨酸酰胺、 5- 氯 -7-(4- 甲基哌啶 -1- 基 )-6-(2, 4, 6- 三氟苯基 )[1, 2, 4] 三唑并 [1, 5-a] 嘧啶、 5- 氨基 -1, 3, 4- 噻二唑 -2- 硫醇、 propamocarb-fosetyl、 1-[(4- 甲氧基苯 氧基 ) 甲基 ]-2, 2- 二甲基丙基 1H- 咪唑 -1- 羧酸酯、 1- 甲基 -N-[2-(1, 1, 2, 2- 四氟乙氧 基 ) 苯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2, 3, 5, 6- 四氯 -4-( 甲基磺酰基 ) 吡啶、 2- 丁氧基 -6- 碘 -3- 丙基 -4H- 苯并吡喃 -4- 酮、 2- 苯基苯酚和盐、 3-( 二氟甲基 )-1- 甲 基 -N-[2-(1, 1, 2, 2- 四氟乙氧基 ) 苯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 3, 4, 5- 三氯吡啶 -2, 6- 二 腈、 3-[5-(4- 氯苯基 )-2, 3- 二甲基异噁唑烷 -3- 基 ] 吡啶、 3- 氯 -5-(4- 氯苯基 )-4-(2, 6- 二氟苯基 )-6- 甲基哒嗪、 4-(4- 氯苯基 )-5-(2, 6- 二氟苯基 )-3, 6- 二甲基哒嗪、 8- 羟 基喹啉、 8- 羟基喹啉硫酸盐 (2 ∶ 1)( 盐 )、 异丁乙氧喹啉 (tebufloquin)、 5- 甲基 -6- 辛 基 -3, 7- 二 氢 [1, 2, 4] 三 唑 并 [1, 5-a] 嘧 啶 -7- 胺、 5- 乙 基 -6- 辛 基 -3, 7- 二 氢 [1, 2, 4] 三唑并 [1, 5-a] 嘧啶 -7- 胺、 辛唑嘧菌胺 (ametoctradin)、 苯噻硫氰 (benthiazole)、 bethoxazin、 卡巴西霉素 (capsimycin)、 香芹酮 (carvone)、 灭螨猛 (chinomethionat)、 地 茂散 (chloroneb)、 硫杂灵 (cufraneb)、 环氟菌胺 (cyflufenamid)、 霜脲氰 (cymoxanil)、 啶 酰菌胺 (cyprosulfamide)、 棉隆 (dazomet)、 咪菌威 (debacarb)、 双氯酚 (dichlorophen)、 哒菌酮 (diclomezine)、 氯硝胺 (dicloran)、 野燕枯 (difenzoquat)、 苯敌快 (difenzoquat methylsulphate)、二 苯 胺 (diphenylamine)、 ecomate、嘧 菌 腙 (ferimzone)、氟 酰 菌 胺 (flumetover)、氟 吡 菌 胺 (fluopicolide)、氟 氯 菌 核 利 (fluoroimide)、磺 菌 胺 (flusulfamide)、氟 噻 菌 净 (flutianil)、三 乙 膦 酸 铝 (fosetyl-aluminium)、 fosetyl-calcium、 fosetyl-sodium、 六 氯 苯 (hexachlorobenzene)、 人 间 霉 素 (irumamycin)、 异 噻 菌 胺 (isotianil)、 磺 菌 威 (methasulfocarb)、 (2E)-2-{2-[({ 环 丙 基 [(4- 甲氧基苯基 ) 亚氨基 ] 甲基 } 硫代 ) 甲基 ] 苯基 }-3- 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异硫 氰 酸 甲 酯 (methyl isothiocyanate)、 苯 菌 酮 (metrafenone)、 (5- 氯 -2- 甲 氧 基 -4- 甲 基 吡 啶 -3- 基 )(2, 3, 4- 三 甲 氧 基 -6- 甲 基 苯 基 ) 甲 酮、 米 多 霉 素 (mildiomycin)、 甲磺 菌 胺 (tolnifanide)、 N-(4- 氯 苄 基 )-3-[3- 甲 氧 基 -4-( 丙 -2- 炔 -1- 基 氧 基 ) 苯 基 ] 丙 酰 胺、 N-[(4- 氯 苯 基 )( 氰 基 ) 甲 基 ]-3-[3- 甲 氧 基 -4-( 丙 -2- 炔 -1- 基 氧 基 ) 苯 基 ] 丙 酰 胺、 N-[(5- 溴 -3- 氯 吡 啶 -2- 基 ) 甲 基 ]-2, 4- 二 氯 吡 啶 -3- 甲 酰 胺、 N-[1-(5- 溴 -3- 氯吡啶 -2- 基 ) 乙基 ]-2, 4- 二氯吡啶 -3- 甲酰胺、 N-[1-(5- 溴 -3- 氯吡 啶 -2- 基 ) 乙基 ]-2- 氟 -4- 碘代吡啶 -3- 甲酰胺、 N-{(Z)-[( 环丙基甲氧基 ) 亚氨基 ] [6-( 二氟甲氧基 )-2, 3- 二氟苯基 ] 甲基 }-2- 苯基乙酰胺、 N-{(E)-[( 环丙基甲氧基 ) 亚 氨基 ][6-( 二氟甲氧基 )-2, 3- 二氟苯基 ] 甲基 }-2- 苯基乙酰胺、 多马霉素 (natamycin)、 福 美 镍 (nickel dimethyldithiocarbamate)、 酞 菌 酯 (nitrothal-isopropyl)、 辛噻酮 (octhilinone)、 oxamocarb、 oxyfenthiin、 五氯酚 (pentachlorophenol) 及盐、 吩嗪 -1- 羧 酸、 苯醚菊酯 (phenothrin)、 亚磷酸及其盐、 霜霉威乙膦酸盐 (propamocarb fosetylate)、 propanosine-sodium、 丙氧喹啉 (proquinazid)、 硝吡咯菌素 (pyrrolnitrine)、 五氯硝基 苯 (quintozene)、 5- 氨基 -2-(1- 甲基乙基 )-4-(2- 甲基苯基 )-3- 氧杂 -2, 3- 二氢 -1H- 吡 唑 -1- 硫代甲酸 S- 丙 -2- 烯 -1- 基酯、 叶枯酞 (tecloftalam)、 四氯硝基苯 (tecnazene)、 咪 唑 嗪 (triazoxide)、 水 杨 菌 胺 (trichlamide)、 5- 氯 -N’ - 苯 基 -N’ - 丙 -2- 炔 -1- 基 噻吩 -2- 磺酰肼、 氰菌胺 (zarilamid)、 N- 甲基 -2-(1-{[5- 甲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 唑 -1- 基 ] 乙酰基 } 哌啶 -4- 基 )-N-[(1R)-1, 2, 3, 4- 四氢化萘 -1- 基 ]-1, 3- 噻唑 -4- 甲酰 胺、 N- 甲基 -2-(1-{[5- 甲基 -3-( 三氟甲基 )-1H- 吡唑 -1- 基 ] 乙酰基 } 哌啶 -4- 基 )-N-[1, 2, 3, 4- 四氢化萘 -1- 基 ]-1, 3- 噻唑 -4- 甲酰胺、 3-( 二氟甲基 )-N-[4- 氟 -2-(1, 1, 2, 3, 3, 3- 六氟丙氧基 ) 苯基 ]-1- 甲基 -1H- 吡唑 -4- 甲酰胺和 {6-[({[(1- 甲基 -1H- 四唑 -5- 基 ) ( 苯基 ) 亚甲基 ] 氨基 } 氧基 ) 甲基 ] 吡啶 -2- 基 } 氨基甲酸戊酯。 当至少一种其他杀菌剂与氟唑菌苯胺一起使用以改善植物生长和产率时, 所述至 少一种其他杀菌剂的施用量为 0.1-100g 活性成分 /100kg 待处理的种子、 更优选 0.5-75g 活性成分 /100kg 种子、 最优选 1-50g 活性成分 /100kg 种子。
     在氟唑菌苯胺与另一种杀菌剂的组合物中, 活性成分的混合配比不应受限制, 并 且其可取决于待混合的具体活性化合物等在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内变化。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理许多种植物, 尤其是当已用氟唑菌苯胺处理大豆种子 后, 观察到大豆植物比未处理的植物出苗更早。 植物意指所有植物及植物种群, 例如想要的 和不想要的野生植物、 栽培种和植物品种。植物部位意指植物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位及植 物器官, 例如芽、 叶、 花和根, 由此所列实例为叶、 针叶、 干、 枝、 花、 子实体、 果实和种子, 以及 根、 球茎和根茎。在本发明中, 术语 “植物” 、 “作物” 和 “作物植物” 可以互换使用。有用的作 物植物可包括 : 稻、 小麦、 大麦、 燕麦、 黑麦、 黑小麦、 棉花、 向日葵、 花生、 玉米、 马铃薯、 芸苔、 油菜、 甘薯、 大豆、 碗豆、 菊苣、 莴苣、 苦苣 (endive)、 甘蓝、 花椰菜 (cauliflower)、 茎椰菜 (broccoli)、 芜菁 (turnip)、 小萝卜 (radish)、 菠菜、 洋葱、 大蒜、 茄子、 胡椒、 芹菜、 胡萝卜、 南瓜 (squash)、 西葫芦 (pumpkin)、 小胡瓜 (zucchini)、 黄瓜、 大豆、 烟草、 番茄、 高粱、 芥菜、 咖啡和甘蔗。适宜的观赏植物的实例为 : 玫瑰、 非洲堇 (Saintpaulia)、 矮牵牛 (petunia)、 天竺葵、 一品红 (poinsettia)、 菊花、 康乃馨、 郁金香和百日菊。
     特别地,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理大豆。
     在用于改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浓度下, 植物对氟唑菌苯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这 使得可用氟唑菌苯胺处理种子。 因此, 氟唑菌苯胺可用作种子包衣 (seed dressing)。 对氟
     唑菌苯胺的种子处理施用的详细描述公开于 WO 2005/122770, 第 16 页 32 行至第 21 页 17 行, 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处理遗传修饰生物 (GMO), 例如植物或种子。 遗传修饰植 物 ( 或转基因植物 ) 是指异源基因已稳定地整合入基因组中的植物。
     依据植物品种或植物栽培种、 其种植地点和生长条件 ( 土壤、 气候、 生长期、 营养 (diet)), 本发明的处理也可产生超加和 (“协同” ) 效应。因此, 例如, 可取得例如以下超过 实际预期的效果 : 降低可依据本发明使用的活性化合物的施用率和 / 或拓宽其活性谱和 / 或提高其活性、 改善植物生长、 提高高温或低温耐受性、 提高对干旱或者对水或土壤含盐量 的耐受性、 提高开花品质、 使采收更简易、 加速成熟、 提高采收产率、 使果实更大、 使植株更 高、 使叶色更绿、 开花更早、 提高采收产品的品质和 / 或提高其营养价值、 提高果实内的糖 浓度、 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 / 或加工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用途的特征还在于在不存在有害物压力 (pest pressure) 的情况下处理植物。
     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 / 或早出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一种式 (I) 的有机化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 :
     上文对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 根据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试验在温室中进行。将两个品种 (Cordoba 和 Isidor) 的每次处理的 7 粒大豆种 子播种于 5 升的含有 13cm 的蒸汽处理过的田地土与砂子 (1 ∶ 1) 的混合物的罐中, 重复进 行 2 次。将供试化合物与参比活性成分均溶解于用于大豆种子施用且已知安全的标准溶剂 中。借助于实验室设备进行种子处理。对于未处理的, 进行 4 次重复并将种子用纯溶剂进 行处理。
     测试了 2 种杀菌剂浓度 : 5g a.i./100kg 和 10g a.i./100kg。
     然后将种子用 5cm 的同样的蒸汽处理过的田地土和砂子 (1 ∶ 1) 的混合物覆盖。 将罐在温室中于 20℃和 80%相对湿度下培养 15 天。评估包括采用进行数据分析的数字成 像软件对大豆的绿色表面 ( 像素 ) 进行计算。
     植物生长试验——大豆品种 “Cordoba”
     植物生长试验——大豆品种 “Isidor”13

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9786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9786ACN102469786A21申请号201080028909822申请日2010062909164800620090707EPA01N43/56200601A01P21/0020060171申请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地址德国蒙海姆72发明人A苏提海因茨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代理人王媛钟守期54发明名称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氟唑菌苯胺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30优先。

2、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22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039342010062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03533EN20110113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8页1/4页21一种式I的化合物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用途2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A出苗时间;B出苗率或C幼苗生长中的至少一个得到改善。3权利要求1或2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大豆作物。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其他的杀菌剂联合使用。5。

3、权利要求4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的杀菌剂选自B1核酸合成抑制剂,例如苯霜灵、高效苯霜灵、乙嘧酚磺酸酯、CLOZYLACON、二甲嘧酚、乙嘧酚、呋霜灵、恶霉灵、甲霜灵、高效甲霜灵、呋酰胺、噁霜灵和喹菌酮;B2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抑制剂,例如苯菌灵、多菌灵、苯咪唑菌、乙霉威、噻唑菌胺、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和苯酰菌胺;B3呼吸抑制剂,例如氟嘧菌胺作为CI呼吸抑制剂;联苯吡菌胺、啶酰菌胺、萎锈灵、甲呋酰胺、氟酰胺、氟吡菌酰胺、呋吡菌胺、拌种胺、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RS和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SR的混合物、ISOPYRAZ。

4、AM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RS、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R,4S,9R、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S、4R、9S、ISOP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SR、ISOP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R、4S、9S、ISOP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S、4R、9R、灭锈胺、氧化萎锈灵、氟唑菌苯胺、吡噻菌胺、环丙吡菌胺、噻氟菌胺作为CII呼吸抑制剂;吲唑磺菌胺、嘧菌酯、氰霜唑、醚菌胺、烯肟菌酯、噁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唑菌酯、唑胺菌酯、吡菌苯威、。

5、肟菌酯作为CIII呼吸抑制剂;B4能够作为解偶联剂起作用的化合物,例如乐杀螨BINAPACRYL、敌螨普、氟啶胺和消螨多;B5ATP生成抑制剂,例如三苯基乙酸锡、三苯锡氯、毒菌锡和硅噻菌胺;B6氨基酸和/或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胺扑灭、灭瘟素、嘧菌环胺、春雷霉素、春雷霉素一水合盐酸盐、嘧菌胺和嘧霉胺;B7信号转导抑制剂,例如拌种咯、咯菌腈和苯氧喹啉;B8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例如联苯、乙菌利、敌瘟磷、土菌灵、碘代丙炔基丁基甲胺酸酯、异稻瘟净、异菌脲、稻瘟灵、腐霉利、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吡菌磷、甲基立枯磷和乙烯菌核利;B9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氧环唑、联苯三。

6、唑醇、糠菌唑、环丙唑醇、苄氯三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R烯唑醇、十二环吗啉、吗菌灵、氟环唑、乙环唑、氯苯嘧啶醇、腈苯唑、环酰菌胺、苯锈啶、丁苯吗啉、氟喹唑、呋嘧醇、氟硅唑、权利要求书CN102469786A2/4页3粉唑醇、呋菌唑、呋醚唑、己唑醇、抑霉唑、烯菌灵、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萘替芬、氟苯嘧啶醇、恶咪唑、多效唑、稻瘟酯、戊菌唑、病花灵、咪鲜胺、丙环唑、丙硫菌唑、稗草丹、啶斑肟、唑喹菌酮、硅氟唑、螺环菌胺、戊唑醇、特比萘芬、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十三吗啉、氟菌唑、嗪胺灵、灭菌唑、烯效唑、烯霜苄唑和伏立康唑;B10细胞壁合成抑制剂,例如苯噻菌胺、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

7、双炔酰菌胺、多抗霉素、多氧霉素、硫菌威、有效霉素A和VALIFENALATE;B11黑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氰菌胺、四氯苯酞、咯喹酮和三环唑;B12能够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例如苯并噻二唑、烯丙苯噻唑和噻酰菌胺;B13能够具有多位点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波尔多液、敌菌丹、克菌丹、百菌清、环烷酸铜、氧化铜、氯氧化铜、铜制剂如氢氧化铜、硫酸铜、苯氟磺胺、二氰蒽醌、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福美铁、FLUOROFOLPET、灭菌丹、双胍盐、双胍辛乙酸盐、双胍辛胺、双胍辛烷基苯磺酸盐、双胍辛胺乙酸盐、代森锰铜、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联、喹啉铜、PROPAMIDINE、丙森锌、硫及硫制剂。

8、包括多硫化钙、福美双、甲苯氟磺胺、代森锌和福美锌;B14其他化合物,例如2,3二丁基6氯噻吩并2,3D嘧啶43H酮、2Z3氨基2氰基3苯基丙2烯酸乙酯、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联苯2基1H吡唑4甲酰胺、3二氟甲基N4氟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2E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E222E,3E42,6二氯苯基丁3烯2叉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氯N1,1,3三甲基2,3二氢1H茚4基吡啶3甲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

9、酰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5甲氧基2甲基421E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4二氢3H1,2,4三唑3酮、2E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221E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乙酰胺、2E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22E13三氟甲基苯基乙氧基亚氨基甲基苯基乙酰胺、2E221E13E1氟2苯基乙烯基氧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12,2二甲基2,3二氢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N乙基N甲基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亚氨基甲酰胺。

10、、O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硫代甲酸酯、N2434氯苯基丙2炔1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N2甲基磺酰基缬氨酸酰胺、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氨基1,3,4噻二唑2硫醇、PROPAMOCARBFOSETYL、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羧酸酯、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2,3,5,6四氯4甲基磺酰基吡啶、2丁氧基6碘3丙基4H苯并吡喃4酮、2苯基苯酚和盐、3二氟甲权利要求书CN102469786A3/4页4基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H吡唑4甲酰胺、3,4,5。

11、三氯吡啶2,6二腈、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3氯54氯苯基42,6二氟苯基6甲基哒嗪、44氯苯基52,6二氟苯基3,6二甲基哒嗪、8羟基喹啉、8羟基喹啉硫酸盐21盐、异丁乙氧喹啉、5甲基6辛基3,7二氢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5乙基6辛基3,7二氢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辛唑嘧菌胺、苯噻硫氰、BETHOXAZIN、卡巴西霉素、香芹酮、灭螨猛、地茂散、硫杂灵、环氟菌胺、霜脲氰、啶酰菌胺、棉隆、咪菌威、双氯酚、哒菌酮、氯硝胺、野燕枯、苯敌快、二苯胺、ECOMATE、嘧菌腙、氟酰菌胺、氟吡菌胺、氟氯菌核利、磺菌胺、氟噻菌净、三乙膦酸铝、FOSETYLCALCIU。

12、M、FOSETYLSODIUM、六氯苯、人间霉素、异噻菌胺、磺菌威、2E22环丙基4甲氧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硫代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异硫氰酸甲酯、苯菌酮、5氯2甲氧基4甲基吡啶3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米多霉素、甲磺菌胺、N4氯苄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4氯苯基氰基甲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吡啶3甲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吡啶3甲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氟4碘代吡啶3甲酰胺、NZ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E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

13、基2苯基乙酰胺、多马霉素、福美镍、酞菌酯、辛噻酮、OXAMOCARB、OXYFENTHIIN、五氯酚及盐、吩嗪1羧酸、苯醚菊酯、亚磷酸及其盐、霜霉威乙膦酸盐、PROPANOSINESODIUM、丙氧喹啉、硝吡咯菌素、五氯硝基苯、5氨基21甲基乙基42甲基苯基3氧杂2,3二氢1H吡唑1硫代甲酸S丙2烯1基酯、叶枯酞、四氯硝基苯、咪唑嗪、水杨菌胺、5氯N苯基N丙2炔1基噻吩2磺酰肼、氰菌胺、N甲基21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N1R1,2,3,4四氢化萘1基1,3噻唑4甲酰胺、N甲基21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N1,2,3,4四氢化萘1基1,3噻唑4甲酰胺、3二氟。

14、甲基N4氟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和6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氧基甲基吡啶2基氨基甲酸戊酯。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I的化合物的施用量为011000G活性成分/100KG种子。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种子在不存在有害物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处理。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式I的化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9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种式I的有机化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权利要求书CN102469786A4/4页5权利要求书CN102469786A1/8页6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

15、的方法0001本发明涉及氟唑菌苯胺PENFLUFEN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0002自从有益植物首次栽培以来,除了改善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抗性以外,提高作物产率一直是种植植物时最重要的目的。各种方法,如耕种、施肥、灌溉、栽培或作物保护剂等,都用于改善产率。例如,改善产率方面例如通过改善结籽SEEDSETTING和降低产量损失方面例如由于恶劣气候,即,太干、太湿、过热或过冷的气候,或由于有害物如昆虫、真菌或细菌的侵袭的栽培成果互相补充。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了提供充足的食物并同时保护其他现存的自然空间,在不扩大经济。

16、上可耕地的情况下,产率的大幅度增长绝对是有必要的。0003一种改善植物生长的方法是已实施了几个世纪的已知的施用有机肥料HMARSCHNER,“MINERALNUTRITIONOFHIGHERPLANTS,”ACADEMICPRESSNEWYORK第674页1986。现代人已开发了一种复杂的无机肥料生产系统以生产简单产品,使种植者和农民可将其施用至土壤或正在生长的作物以通过促进生长来改善性能。植物大小、呈色、成熟度和产量均可通过肥料产品的施用而改善。无机肥料包括这种常规施用的化学品如硝酸铵。有机肥料可包括牲畜粪和堆肥草坪垃圾COMPOSTEDLAWNDEBRIS,以及许多其他来源。但是,在某些情。

17、况下施用肥料来改善植物生长并不适宜并且会导致效果不足。0004另一种导致更好或更快的植物生长的策略是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US6,239,332和DE19940270。但是,这种方法仅在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限制了生长的情况下才是有前景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控制来调节植物生长WO01/31041A、CA2263067、WO00/56905A、WO00/37645A。但是,植物构造PLANTSARCHITECTURE的改变可能是大量干涉MASSIVEINTERVENTION植物生长控制的有害副作用WO01/31041A;CA2263067。其他方法可包括推断转录调节因子PUTATIVE。

18、TRANSCRIPTIONALREGULATOR,例如在WO02/079403A或US2003/013228A中所要求保护的。这种转录调节因子通常存在于基因家族中,其中该家族成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相互干扰CROSSTALK和/或拮抗防治ANTAGONISTICCONTROL。另外,转录因子的作用依赖于其识别序列在目标生物体中的精确存在。这一事实可能使从模板物种MODELSPECIES至目标生物体的转移更复杂。0005WO2005/018324描述了一种采用特定的甲酰胺CARBOXAMIDE的植物生长促进方法。0006WO2008/148482和WO2008/148476均宽泛地教导了氟唑菌苯胺对。

19、作物生长的积极效应。但是,该参考文献中未教导对大豆作物的出苗或幼苗生长的具体效应。0007幼苗出苗的时间可决定其未来成为植株的前景。早出苗意味着植株开始更快地形成,这可能给种植者带来更高的产率。0008改善的早出苗一方面意味着更快的出苗时间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时间,另一方面意味着更高的出苗率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以及优选地更好的生长。说明书CN102469786A2/8页70009尽管现有技术中描述了这些方法,但是对于提供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00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作物特别是大豆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优选。

20、0011A减少出苗时间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时间;0012B提高出苗率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以及0013C改善幼苗生长。0014此目的通过使用式I的化合物以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而实现00150016即,N21,3二甲基丁基苯胺基1,3二甲基5氟4吡唑下文中称为“氟唑菌苯胺”。0017根据本发明,已发现通过将氟唑菌苯胺施用至作物的种子可以改善作物特别是大豆作物的出苗。0018氟唑菌苯胺已知于WO2006/092291A2。该现有技术文献还描述了这种吡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0019已知氟唑菌苯胺具有杀菌活性。但是,由现有技术中尚未知道,这种化合物还具有提高作物的幼苗生长和特别地提。

21、高植物的早出苗的能力与未施用该化合物的情况相比,A减少的出苗时间,B提高的出苗率和C改善的幼苗生长。因此,所要求保护的氟唑菌苯胺促进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活性是出人意料的。0020在本发明的含义中,植物生长的改善是指不同植物的早出苗和幼苗生长出现得更早。因此,幼苗的生长期缩短并且光合活性更早开始。0021因此,氟唑菌苯胺对于菌类植物病害防治和生产力包括缩短敏感幼苗的生长期和提早作物确立EARLIERCROPESTABLISHMENT尤其是对于大豆作物极为有利并且有效。0022为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将氟唑菌苯胺施用至作物的种子,特别是大豆种子。0023优选施用至作物种子的氟唑菌苯胺的施用量为01G。

22、1000G活性成分/100KG种子,更优选05G500G活性成分/100KG种子,最优选1G300G活性成分/100KG种子。0024氟唑菌苯胺可与至少一种其他的杀菌剂联合使用。002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的杀菌剂选自0026B1核酸合成抑制剂,例如苯霜灵BENALAXYL、高效苯霜灵BENALAXYLM、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CLOZYLACON、二甲嘧酚DIMETHIRIMOL、乙嘧酚ETHIRIMOL、呋霜灵FURALAXYL、恶霉灵HYMEXAZOL、甲霜灵METALAXYL、高效甲霜灵METALAXYLM、呋酰胺OFURACE、噁霜灵OXADIXYL和喹菌酮。

23、OXOLINICACID。说明书CN102469786A3/8页80027B2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抑制剂,例如苯菌灵BENOMYL、多菌灵CARBENDAZIM、苯咪唑菌CHLORFENAZOLE、乙霉威DIETHOFENCARB、噻唑菌胺ETHABOXAM、麦穗宁FUBERIDAZOLE、戊菌隆PENCYCURON、噻菌灵THIABENDAZOLE、硫菌灵THIOPHANATE、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和苯酰菌胺ZOXAMIDE。0028B3呼吸抑制剂,例如氟嘧菌胺DIFLUMETORIM作为CI呼吸抑制剂;联苯吡菌胺BIXAFEN、啶酰菌胺BOSCALID、萎锈灵CARB。

24、OXIN、甲呋酰胺FENFURAM、氟酰胺FLUTOLANIL、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呋吡菌胺FURAMETPYR、拌种胺FURMECYCLOX、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RS和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SR的混合物、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RS、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R,4S,9R、ISOPYRAZAM顺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S、4R、9S、ISOP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外消旋物1RS、4SR、9SR、ISOP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R、4S、9S、ISOP。

25、YRAZAM反式差向异构的对映异构体1S、4R、9R、灭锈胺MEPRONIL、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氟唑菌苯胺PENFLUFEN、吡噻菌胺PENTHIOPYRAD、环丙吡菌胺SEDAXANE、噻氟菌胺THIFLUZAMIDE作为CII呼吸抑制剂;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嘧菌酯AZOXYSTROBIN、氰霜唑CYAZOFAMID、醚菌胺DIMOXYSTROBIN、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噁唑菌酮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醚菌酯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肟醚菌胺O。

26、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唑菌酯PYRAOXYSTROBIN、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吡菌苯威PYRIBENCARB、肟菌酯TRIFLOXYSTROBIN作为CIII呼吸抑制剂。0029B4能够作为解偶联剂起作用的化合物,例如乐杀螨BINAPACRYL、敌螨普DINOCAP、氟啶胺FLUAZINAM和消螨多MEPTYLDINOCAP。0030B5ATP生成抑制剂,例如三苯基乙酸锡FENTINACETATE、三苯锡氯FENTINCHLORIDE、毒菌锡FENTINHYDROXIDE和硅噻菌胺SILTHIOFA。

27、M。0031B6氨基酸和/或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胺扑灭ANDOPRIM、灭瘟素BLASTICIDINS、嘧菌环胺CYPRODINIL、春雷霉素KASUGAMYCIN、春雷霉素一水合盐酸盐KASUGAMYCINHYDROCHLORIDEHYDRATE、嘧菌胺MEPANIPYRIM和嘧霉胺PYRIMETHANIL。0032B7信号转导抑制剂,例如拌种咯FENPICLONIL、咯菌腈FLUDIOXONIL和苯氧喹啉QUINOXYFEN。0033B8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例如联苯BIPHENYL、乙菌利CHLOZOLINATE、敌瘟磷EDIFENPHOS、土菌灵ETRIDIAZOLE、碘代丙炔基丁。

28、基甲胺酸酯IODOCARB、异稻瘟净IPROBENFOS、异菌脲IPRODIONE、稻瘟灵ISOPROTHIOLANE、腐霉利PROCYMIDONE、霜霉威PROPAMOCARB、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BHYDROCHLORIDE、吡菌磷PYRAZOPHOS、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和乙烯菌核利VINCLOZOLIN。0034B9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ALDIMORPH、氧环唑AZACONAZOLE、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UCONAZOLE、环丙唑醇CYPROCONAZOLE、苄氯三唑醇DICLOBUTRAZOL。

29、E、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R烯唑醇DINICONAZOLEM、十二环吗啉DODEMORPH、说明书CN102469786A4/8页9吗菌灵DODEMORPHACETATE、氟环唑EPOXICONAZOLE、乙环唑ETACONAZOLE、氯苯嘧啶醇FENARIMOL、腈苯唑FENBUCONAZOLE、环酰菌胺FENHEXAMID、苯锈啶FENPROPIDIN、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氟喹唑FLUQUINCONAZOLE、呋嘧醇FLURPRIMIDOL、氟硅唑FLUSIL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呋菌唑FURCONAZOL。

30、E、呋醚唑FURCONAZOLECIS、己唑醇HEXACONAZOLE、抑霉唑IMAZALIL、烯菌灵IMAZALILSULFATE、亚胺唑IMIBENCONAZOLE、种菌唑IPCONAZOLE、叶菌唑MET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萘替芬NAFTIFINE、氟苯嘧啶醇NUARIMOL、恶咪唑OXPOCONAZOLE、多效唑PACLOBUTRAZOL、稻瘟酯PEFURAZOATE、戊菌唑PENCONAZOLE、病花灵PIPERALIN、咪鲜胺PROCHLORAZ、丙环唑PROPICONAZOLE、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稗草丹PYRIBUTICARB、。

31、啶斑肟PYRIFENOX、唑喹菌酮QUINCONAZOLE、硅氟唑SIMECONAZOLE、螺环菌胺SPIROXAMINE、戊唑醇TEBUCONAZOLE、特比萘芬TERBINAFINE、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三唑醇TRIADIMENOL、十三吗啉TRIDEMORPH、氟菌唑TRIFLUMIZOLE、嗪胺灵TRIFORINE、灭菌唑TRITICONAZOLE、烯效唑UNICONAZOLE、烯霜苄唑VINICONAZOLE和伏立康唑VORICONAZOLE。0035B10细胞壁合成抑制剂,例如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烯酰吗啉DIMETH。

32、OMORPH、氟吗啉FLUMORPH、异丙菌胺IPROVALICARB、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多抗霉素POLYOXINS、多氧霉素POLYOXORIM、硫菌威PROTHIOCARB、有效霉素AVALIDAMYCINA和VALIFENALATE。0036B11黑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例如环丙酰菌胺CARPROPAMID、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氰菌胺FENOXANIL、四氯苯酞PHTHALIDE、咯喹酮PYROQUILON和三环唑TRICYCLAZOLE。0037B12能够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例如苯并噻二唑ACIBENZOLARSMETHYL、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

33、E和噻酰菌胺TIADINIL。0038B13能够具有多位点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波尔多液BORDEAUXMIXTURE、敌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百菌清CHLOROTHALONIL、环烷酸铜、氧化铜、氯氧化铜COPPEROXYCHLORIDE、铜制剂如氢氧化铜、硫酸铜、苯氟磺胺DICHLOFLUANID、二氰蒽醌DITHIANON、多果定DODINE、多果定游离碱DODINEFREEBASE、福美铁FERBAM、FLUOROFOLPET、灭菌丹FOLPET、双胍盐GUAZATINE、双胍辛乙酸盐GUAZATINEACETATE、双胍辛胺IMINOCTADINE、双胍辛烷基苯磺酸盐。

34、IMINOCTADINEALBESILATE、双胍辛胺乙酸盐IMINOCTADINETRIACETATE、代森锰铜MANCOPPER、代森锰锌MANCOZEB、代森锰MANEB、代森联METIRAM,METIRAMZINC、喹啉铜OXINECOPPER、PROPAMIDINE、丙森锌PROPINEB、硫及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福美双THIRAM、甲苯氟磺胺TOLYLFLUANID、代森锌ZINEB和福美锌ZIRAM。0039B14其他化合物,例如2,3二丁基6氯噻吩并2,3D嘧啶43H酮、2Z3氨基2氰基3苯基丙2烯酸乙酯ETHYL2Z3AMINO2CYANO3PHENYLPROP2ENOATE。

35、、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联苯2基1H吡唑4甲酰胺、3二氟甲基N4氟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说明书CN102469786A5/8页102E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E222E,3E42,6二氯苯基丁3烯2叉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氯N1,1,3三甲基2,3二氢1H茚4基吡啶3甲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酰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5甲氧基2甲基421E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4二氢3H1,2,4。

36、三唑3酮、2E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221E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乙酰胺、2E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22E13三氟甲基苯基乙氧基亚氨基甲基苯基乙酰胺、2E221E13E1氟2苯基乙烯基氧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12,2二甲基2,3二氢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N乙基N甲基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亚氨基甲酰胺、O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硫代甲酸酯、N2434氯苯基丙2炔1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

37、N2甲基磺酰基缬氨酸酰胺、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氨基1,3,4噻二唑2硫醇、PROPAMOCARBFOSETYL、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羧酸酯、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2,3,5,6四氯4甲基磺酰基吡啶、2丁氧基6碘3丙基4H苯并吡喃4酮、2苯基苯酚和盐、3二氟甲基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H吡唑4甲酰胺、3,4,5三氯吡啶2,6二腈、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3氯54氯苯基42,6二氟苯基6甲基哒嗪、44氯苯基52,6二氟苯基3,6二甲基哒嗪、8羟。

38、基喹啉、8羟基喹啉硫酸盐21盐、异丁乙氧喹啉TEBUFLOQUIN、5甲基6辛基3,7二氢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5乙基6辛基3,7二氢1,2,4三唑并1,5A嘧啶7胺、辛唑嘧菌胺AMETOCTRADIN、苯噻硫氰BENTHIAZOLE、BETHOXAZIN、卡巴西霉素CAPSIMYCIN、香芹酮CARVONE、灭螨猛CHINOMETHIONAT、地茂散CHLORONEB、硫杂灵CUFRANEB、环氟菌胺CYFLUFENAMID、霜脲氰CYMOXANIL、啶酰菌胺CYPROSULFAMIDE、棉隆DAZOMET、咪菌威DEBACARB、双氯酚DICHLOROPHEN、哒菌酮DICLO。

39、MEZINE、氯硝胺DICLORAN、野燕枯DIFENZOQUAT、苯敌快DIFENZOQUATMETHYLSULPHATE、二苯胺DIPHENYLAMINE、ECOMATE、嘧菌腙FERIMZONE、氟酰菌胺FLUMETOVER、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氯菌核利FLUOROIMIDE、磺菌胺FLUSULFAMIDE、氟噻菌净FLUTIANIL、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FOSETYLCALCIUM、FOSETYLSODIUM、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人间霉素IRUMAMYCIN、异噻菌胺ISOTIANIL、磺菌威METHASULFOCARB、2。

40、E22环丙基4甲氧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硫代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异硫氰酸甲酯METHYLISOTHIOCYANATE、苯菌酮METRAFENONE、5氯2甲氧基4甲基吡啶3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米多霉素MILDIOMYCIN、甲说明书CN102469786A106/8页11磺菌胺TOLNIFANIDE、N4氯苄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4氯苯基氰基甲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吡啶3甲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吡啶3甲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氟4碘代吡啶3甲酰胺、NZ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

41、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E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多马霉素NATAMYCIN、福美镍NICKELDIMETHYLDITHIOCARBAMATE、酞菌酯NITROTHALISOPROPYL、辛噻酮OCTHILINONE、OXAMOCARB、OXYFENTHIIN、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及盐、吩嗪1羧酸、苯醚菊酯PHENOTHRIN、亚磷酸及其盐、霜霉威乙膦酸盐PROPAMOCARBFOSETYLATE、PROPANOSINESODIUM、丙氧喹啉PROQUINAZID、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E、五氯硝基苯QUINTOZ。

42、ENE、5氨基21甲基乙基42甲基苯基3氧杂2,3二氢1H吡唑1硫代甲酸S丙2烯1基酯、叶枯酞TECLOFTALAM、四氯硝基苯TECNAZENE、咪唑嗪TRIAZOXIDE、水杨菌胺TRICHLAMIDE、5氯N苯基N丙2炔1基噻吩2磺酰肼、氰菌胺ZARILAMID、N甲基21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N1R1,2,3,4四氢化萘1基1,3噻唑4甲酰胺、N甲基21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N1,2,3,4四氢化萘1基1,3噻唑4甲酰胺、3二氟甲基N4氟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和6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氧基甲基吡啶2。

43、基氨基甲酸戊酯。0040当至少一种其他杀菌剂与氟唑菌苯胺一起使用以改善植物生长和产率时,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杀菌剂的施用量为01100G活性成分/100KG待处理的种子、更优选0575G活性成分/100KG种子、最优选150G活性成分/100KG种子。0041在氟唑菌苯胺与另一种杀菌剂的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混合配比不应受限制,并且其可取决于待混合的具体活性化合物等在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内变化。0042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理许多种植物,尤其是当已用氟唑菌苯胺处理大豆种子后,观察到大豆植物比未处理的植物出苗更早。植物意指所有植物及植物种群,例如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野生植物、栽培种和植物品种。植物部位意指植物。

44、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位及植物器官,例如芽、叶、花和根,由此所列实例为叶、针叶、干、枝、花、子实体、果实和种子,以及根、球茎和根茎。在本发明中,术语“植物”、“作物”和“作物植物”可以互换使用。有用的作物植物可包括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黑小麦、棉花、向日葵、花生、玉米、马铃薯、芸苔、油菜、甘薯、大豆、碗豆、菊苣、莴苣、苦苣ENDIVE、甘蓝、花椰菜CAULIFLOWER、茎椰菜BROCCOLI、芜菁TURNIP、小萝卜RADISH、菠菜、洋葱、大蒜、茄子、胡椒、芹菜、胡萝卜、南瓜SQUASH、西葫芦PUMPKIN、小胡瓜ZUCCHINI、黄瓜、大豆、烟草、番茄、高粱、芥菜、咖啡和甘蔗。适宜的。

45、观赏植物的实例为玫瑰、非洲堇SAINTPAULIA、矮牵牛PETUNIA、天竺葵、一品红POINSETTIA、菊花、康乃馨、郁金香和百日菊。0043特别地,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理大豆。0044在用于改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浓度下,植物对氟唑菌苯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这使得可用氟唑菌苯胺处理种子。因此,氟唑菌苯胺可用作种子包衣SEEDDRESSING。对氟说明书CN102469786A117/8页12唑菌苯胺的种子处理施用的详细描述公开于WO2005/122770,第16页32行至第21页17行,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说明书中。0045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处理遗传修饰生物GMO,例如植物或。

46、种子。遗传修饰植物或转基因植物是指异源基因已稳定地整合入基因组中的植物。0046依据植物品种或植物栽培种、其种植地点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生长期、营养DIET,本发明的处理也可产生超加和“协同”效应。因此,例如,可取得例如以下超过实际预期的效果降低可依据本发明使用的活性化合物的施用率和/或拓宽其活性谱和/或提高其活性、改善植物生长、提高高温或低温耐受性、提高对干旱或者对水或土壤含盐量的耐受性、提高开花品质、使采收更简易、加速成熟、提高采收产率、使果实更大、使植株更高、使叶色更绿、开花更早、提高采收产品的品质和/或提高其营养价值、提高果实内的糖浓度、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或加工性。0047。

4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用途的特征还在于在不存在有害物压力PESTPRESSURE的情况下处理植物。0048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种式I的有机化合物施用于作物的种子00490050上文对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0051根据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0052试验在温室中进行。将两个品种CORDOBA和ISIDOR的每次处理的7粒大豆种子播种于5升的含有13CM的蒸汽处理过的田地土与砂子11的混合物的罐中,重复进行2次。将供试化合物与参比活性成分均溶解于用于大豆种子施用且已知安全的标准溶剂中。借助于实验室设备进行种子处理。对于未处理的,进行4次重复并将种子用纯溶剂进行处理。0053测试了2种杀菌剂浓度5GAI/100KG和10GAI/100KG。0054然后将种子用5CM的同样的蒸汽处理过的田地土和砂子11的混合物覆盖。将罐在温室中于20和80相对湿度下培养15天。评估包括采用进行数据分析的数字成像软件对大豆的绿色表面像素进行计算。0055植物生长试验大豆品种“CORDOBA”0056说明书CN102469786A128/8页130057植物生长试验大豆品种“ISIDOR”0058说明书CN102469786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