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化妆品.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4735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8189.5

申请日:

2010.08.18

公开号:

CN102470086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8/368申请日:201008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8/368; A61K8/02; A61K8/41; A61K8/73; A61K8/891; A61Q19/00

主分类号:

A61K8/368

申请人:

株式会社资生堂

发明人:

铃木一伸; 山本理绘; 伊藤健司; 藤原一彦

地址: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银座7丁目5番5号

优先权:

2009.12.21 JP 2009-28926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蔡晓菡;高旭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的特征在于,是使含有(A)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B)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此外,提供还含有(C)油分、(D)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E)上述(B)(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F)羟基胺类等的片状化妆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的由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等使用感。

权利要求书

1: 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是使含有 (A)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 (B) 水溶性多糖类 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 (B) 水溶性多糖类为选自透明 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黄原胶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C) 油分。
4: 如权利要求 1 ~ 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D) 烷基改 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5: 如权利要求 1 ~ 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E) 所述 (B)、 (D) 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
6: 如权利要求 1 ~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F) 羟基胺 类。

说明书


片状化妆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化妆品。更具体地说, 涉及使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 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 该片状化妆品的由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 发粘感、 粗糙感等使用感得到改善, 主要适用作面膜 (face mask)。
     背景技术 以 4- 甲氧基水杨酸为代表的烷氧基水杨酸作为美白剂是公知的化妆品成分。专 利文献 1 中公开了含有烷氧基水杨酸作为美白剂的皮肤外用剂, 记载了 3- 甲氧基水杨酸和 水溶性多糖类 ( 透明质酸钠 ) 组合而成的化妆水 (lotion) (0042 ~ 0045)。但是, 对于通 过配合水溶性多糖类来抑制由于配合 3- 甲氧基水杨酸产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完全未进行 研究。
     专利文献 2 中公开了含有美白剂和乳酸酯的无纺布浸渗化妆品, 作为美白剂具体地公开了 4- 甲氧基水杨酸 (0019)。 但是, 在无纺布浸渗化妆品中, 由 4- 甲氧基水杨酸产 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的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解决。 专利文献 3 中公开了通过在含有烷氧基水杨酸衍生物的液态化妆品中配合少量 (0.01 ~ 3 质量 %) 的油分来抑制发粘感、 粗糙感的技术方案。 但是, 为了抑制烷氧基水杨酸 衍生物的发粘感、 粗糙感油分是必须的, 此外由于油分配合量不能太大, 因此发粘感、 粗糙 感的降低不充分, 使用感受限。
     专利文献 4 中公开了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和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皮肤 外用剂的实施例 (0020、 实施例 5)。但是, 本实施例中, 由 4- 甲氧基水杨酸产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的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
     如此, 并用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和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虽然为现有技术, 但 是将该化妆品用作无纺布的浸渗液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在现有技术中未直接记载。
     此外, 现有技术中, 对于将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直接涂布在皮肤 上的情况, 虽然对化妆品在皮肤上干燥时产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进行了研究, 但是对于通过 水溶性多糖类来降低将该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贴附在皮肤上时的 发粘感、 粗糙感完全未进行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许 2722309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4-131388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9-24232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 日本特开 2005-068115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 对将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的使用感进行了精心研究, 结果发现, 若在片状化妆品中配合水 溶性多糖类, 则与将该化妆品直接涂布在皮肤上时相比, 将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 化妆品贴附在脸上时降低由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的效果优异, 从 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使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 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的使用感 ( 特别是发粘感、 粗糙感 ) 得到显著改善的片状化妆品。
     即, 本发明提供使含有 (A)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 (B) 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浸 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
     此外,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上述 (B) 水溶性多糖类为选自 透明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黄原胶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进一步地,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C) 油分。
     此外,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D) 烷基改性羧基乙烯 基聚合物。
     进一步地,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E) 上述 (B) 和 (D) 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
     此外,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 (F) 羟基胺类。
     根据本发明, 通过在使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 成的片状化妆品中配合水溶性多糖类, 可以得到使用感优异的片状化妆品。
     进一步地, 通过并用油分、 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水溶性高分子、 羟基胺类, 可以得到使用感更优异的片状化妆品。 具体实施方式
     (A)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为公知的化妆品配合成分, 已知具有美白效果。 作为 4- 甲氧基 水杨酸的盐, 不特别限定, 除了钠盐、 钾盐、 钙盐、 镁盐等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之外, 还可 以举出铵盐、 氨基酸盐等盐。
     相对于浸渗在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配合量通常为 0.7 ~ 5.0 质量 %, 优选为 1.0 ~ 3.0 质量 %。若小于 0.7 质量 %, 则难以得到充分的美白效 果, 若配合超过 5.0 质量 %, 则助长发粘感等使用感变差的趋势。
     (B) 水溶性多糖类 作为与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并用的水溶性多糖类, 不特别限定, 可以举出例如透明 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硫酸软骨素或其盐、 黄原胶、 琥珀酰聚糖、 榅桲籽、 果 胶、 甘露聚糖、 藻酸盐、 藻酸丙二醇酯、 羟基乙基纤维素、 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特别是透 明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黄原胶是优选的, 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乙酰化透明质 酸或其盐比黄原胶更优选。此外, 与单独使用相比更优选并用 2 种以上。
     通过配合透明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黄原胶等, 可以降低片状化妆 品的由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 粗糙感。
     在使含有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 中, 通过透明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 黄原胶等水溶性多糖类来降低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发粘感、 粗糙感的研究至今未进行, 是本发明人首先研究和达成的效果。
     水溶性多糖类的配合量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通常为 0.001 ~ 3.0 质量 %。
     具体地说, 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透明质酸或其盐、 乙酰化透明质 酸或其盐的配合量通常为 0.001 ~ 3.0 质量 %, 优选为 0.005 ~ 1.0 质量 %。
     黄原胶的配合量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通常为 0.01 ~ 1.0 质量 %, 优选为 0.05 ~ 0.3 质量 %。
     (C) 油分 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油分, 不特别限定, 可以举出液体油脂、 固体油脂、 蜡、 烃 油、 高级脂肪酸、 高级醇、 酯油、 硅油。
     作为液体油脂, 可以举出例如鳄梨油、 山茶油、 澳洲坚果油、 玉米油、 橄榄油、 菜籽 油、 芝麻油、 小麦胚芽油、 山茶花油、 蓖麻油、 亚麻籽油、 红花油、 棉籽油、 紫苏子油、 大豆油、 花生油、 茶籽油、 榧子油、 米糠油、 泡桐油、 日本桐油、 霍霍巴油、 胚芽油、 白芒花籽油等。
     作为固体油脂, 可以举出例如可可脂、 椰子油、 氢化椰子油、 棕榈油、 棕榈仁油、 木 蜡核油、 木蜡、 氢化蓖麻油等。 作为蜡, 可以举出例如蜂蜡、 小烛树蜡、 巴西棕榈蜡、 羊毛脂、 液态羊毛脂、 甘蔗蜡、 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 还原羊毛脂、 霍霍巴蜡、 硬质羊毛脂、 虫胶蜡、 地蜡、 微晶蜡等。
     作为烃油, 可以举出例如液体石蜡、 角鲨烷、 石蜡、 角鲨烯、 凡士林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 可以举出例如肉豆蔻酸、 棕榈酸、 硬脂酸、 二十二烷酸、 油酸、 十一碳烯酸、 异硬脂酸、 亚油酸、 亚麻酸、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作为高级醇, 可以举出例如直链醇 ( 例如月桂醇、 鲸蜡醇、 硬脂醇、 二十二烷醇、 肉 豆蔻醇、 油醇、 十六烷醇十八烷醇混合物等 ), 支链醇 ( 例如单硬脂基甘油醚 ( 鲨肝醇 )、 2- 癸基十四烷醇、 羊毛脂醇、 胆甾醇、 植物甾醇、 己基十二烷醇、 异硬脂醇、 辛基十二烷醇 等 ) 等。
     作为酯油, 可以举出例如肉豆蔻酸异丙酯、 辛酸鲸蜡酯、 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 酯、 棕榈酸异丙酯、 硬脂酸丁酯、 月桂酸己酯、 肉豆蔻酸肉豆蔻酯、 油酸癸酯、 二甲基辛酸 己基癸酯、 乳酸鲸蜡酯、 乳酸肉豆蔻酯、 乙酸羊毛脂、 硬脂酸异鲸蜡酯、 异硬脂酸异鲸蜡 酯、 12- 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 二 -2- 乙基己酸乙二醇酯、 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 单异硬脂 酸 N- 烷基二醇酯、 二癸酸新戊二醇酯、 苹果酸二异硬脂酯、 二 -2- 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 三 -2- 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 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 四 -2- 乙基己酸季戊四醇 酯、 三 -2- 乙基己酸甘油酯、 三辛酸甘油酯、 三异棕榈酸甘油酯、 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 酯、 鲸蜡基 -2- 乙基己酸酯、 2- 乙基己基棕榈酸酯、 三肉豆蔻酸甘油酯、 三 -2- 庚基十一烷酸 甘油酯、 蓖麻油脂肪酸甲酯、 油酸油酯、 乙酰甘油、 棕榈酸 -2- 庚基十一烷基酯、 己二酸二异 丁酯、 N- 月桂酰基 -L- 谷氨酸 -2- 辛基十二烷基酯、 己二酸二 -2- 庚基十一烷基酯、 月桂酸 乙酯、 癸二酸二 -2- 乙基己酯、 肉豆蔻酸 2- 己基癸酯、 棕榈酸 -2- 己基癸酯、 己二酸 -2- 己 基癸酯、 癸二酸二异丙酯、 琥珀酸 -2- 乙基己酯、 柠檬酸三乙酯等。
     作为硅油, 可以举出例如链状聚硅氧烷 ( 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 甲基苯基聚硅氧 烷、 二苯基聚硅氧烷等 ), 环状聚硅氧烷 ( 例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十二 甲基环六硅氧烷等 ), 形成三维网眼结构的硅氧烷树脂、 硅橡胶, 各种改性聚硅氧烷 ( 氨基
     改性聚硅氧烷、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烷基改性聚硅氧烷、 氟改性聚硅氧烷等 ) 等。
     特别优选角鲨烷、 液体石蜡、 氢化聚癸烯、 异十二烷、 异十六烷、 异硬脂酸、 硬脂醇、 二十二烷醇、 三异辛酸甘油酯、 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 二甲基聚硅氧烷、 甲基苯基聚硅氧 烷、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通过配合油分实现的效果为娇嫩感、 无粗糙感、 滋润感等使用感提高。
     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油分的配合量通常为 0.01 ~ 20.0 质量 %, 优选为 0.5 ~ 10.0 质量 %。
     (D) 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不特别限定, 可以举出丙烯 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等。特别优选 ( 丙烯酸 / 丙烯酸烷基 (C10-30) 酯 ) 共聚物。
     通过配合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实现的效果为增稠性提高, 油分的乳化、 使 用感提高。 作为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具体例, 可以举出例如ペミュレン (Pemulen) TR-1、 ペミュレン TR-2 和カーボポール (Carbopol)1342(BF Goodrich 社制) 等。
     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配合量通常 为 0.01 ~ 2.0 质量 %, 优选为 0.05 ~ 0.5 质量 %。
     (E) 上述 (B)、 (D) 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 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上述 (B)、 (D) 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 不特别限定, 可以举 出天然水溶性高分子、 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 合成水溶性高分子。
     特别优选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聚丙烯酸盐、 聚丙烯酰胺、 高聚合聚氧乙烯。
     通过配合水溶性高分子实现的效果为增稠性提高、 使用感提高。
     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水溶性高分子的配合量通常为 0.01 ~ 3.0 质量 %, 优选为 0.05 ~ 1.0 质量 %。
     (F) 羟基胺类 作为可以配合在本发明中的羟基胺类, 不特别限定, 可以举出三乙醇胺、 二乙醇胺、 单乙醇胺、 三异丙醇胺、 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 2- 氨基 -2- 甲基 -1,3- 丙二醇、 2- 氨 基 -2- 羟基甲基 -1,3- 丙二醇等。特别优选为 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 2- 氨基 -2- 甲 基 -1,3- 丙二醇。
     羟基胺类作为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离子性水溶性多糖类、 离子性水溶性 高分子的中和剂配合, 通过配合其, 娇嫩使用感增大。
     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 羟基胺类的配合量通常为 0.001 ~ 1.0 质 量 %, 优选为 0.01 ~ 0.5 质量 %。
     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 通过常规方法将配合有上述必须成分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 布的片中来制造。对所浸渗的无纺布不特别限定, 可以为选自棉、 纸浆、 人造丝、 聚乙烯、 聚 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尼龙等天然纤维, 再生纤维, 合成纤维中的单纤维或混合纤 维的单层或叠层。特别优选为选自棉、 人造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纸浆中的任意一种 的单纤维或混合纤维的叠层无纺布。
     对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的剂型不特别限定, 可以为化妆水等增溶系, 乳液、 美 容液、 乳膏等乳化系。
     对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的浸渗量不特别限定, 根据无纺布和化妆品的特性适当调整, 优选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 6 ~ 15 倍的浸渗量。
     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优选用作贴附在脸上的面膜制品。
     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之外, 浸渗到无纺布的片中的化妆品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配合 通常配合到化妆品中的成分, 例如 4- 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以外的美白剂、 紫外线吸收剂、 表面活性剂、 保湿剂、 增稠剂、 醇类、 粉末成分、 色材、 pH 调节剂、 稳定剂、 防腐剂、 香料、 水、 各 种皮肤营养剂等。
     而且, 从通过浸渗到片状化妆品中的化妆品实现的保湿效果的角度考虑, 优选配 合甘油和丁二醇等保湿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中的配合 量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表示质量 %。
     “实施例 1 ~ 7、 比较例 1” 制备具有 “表 1” 所示组成的化妆液 ( 化妆水 ) 作为样品。请 10 名专门受试者, 分别对 于将样品直接涂布在脸上的情况, 和将样品浸渗到无纺布 ( 棉 100%、 脸型形状、 单位面积重 2 量 70g/m 、 浸渗量 9 倍 ) 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 ( 面膜 ) 贴附在脸上 10 分钟后的情况, 进
     行干燥时无发粘感、 干燥时无粗糙感的评价 对于各试验项目, 各专门受试者基于以下的评分基准进行评价, 根据其评分的总计将 评价基准设定为 4 阶段。结果如 “表 1” 所示。
     [ 评分基准 ] 5分: 非常优异 4分: 优异 3分: 普通 2分: 差 1分: 非常差 [ 评价基准 ] ◎: 总分为 40 分以上 ○: 总分为 30 ~ 39 分 △: 总分为 20 ~ 29 分 ×: 总分为 19 分以下 [ 表 1]由 “表 1” 的结果可知, 若将水溶性多糖类与 4-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并用而浸渗到无纺布 中来贴附在脸上, 则与直接涂布在脸上时相比, 发粘感、 粗糙感得到改善。 此外, 透明质酸钠 与黄原胶相比, 降低粗糙感的效果更优异。进一步地, 通过并用透明质酸钠和黄原胶, 与单 独使用相比, 使用感优异。 此外, 透明质酸钠、 乙酰化透明质酸钠、 黄原胶与其它的水溶性多 糖类相比, 使用感优异。 “实施例 8 ~ 15、 比较例 2 ~ 5” 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具有 “表 2” 和 “表 3” 所示组成的化妆品 ( 化妆水 )。将该化妆品通 过常规方法浸渗到无纺布 (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 单位面积重量 2 80g/m 、 浸渗量 8 倍 ) 中来制备片状化妆品 ( 面膜 )。
     通过 10 名专门受试者, 评价将片状化妆品贴附在脸上 10 分钟后揭下时的娇嫩感、 与皮肤的相容性、 干燥时无发粘感、 干燥时无粗糙感。对于各试验项目, 各专门受试者基于 以下的评分基准进行评价, 根据其评分的总计将评价基准设定为 4 个阶段。结果一并示出。
     [ 评分基准 ] 5分: 非常优异 4分: 优异 3分: 普通 2分: 差 1分: 非常差 [ 评价基准 ] ◎: 总分为 40 分以上 ○: 总分为 30 ~ 39 分 △: 总分为 20 ~ 29 分 ×: 总分为 19 分以下 [ 表 2]
     *1 : KF-96A-6CS( 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 *2 : ペミュレン TR-2(BF Goodrich 社制 ) [ 表 3]*1 : KF-96A-6CS( 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 *2 : ペミュレン TR-2(BF Goodrich 社制 ) 由上 “表 2” 和 “表 3” 可知, 通过配合透明质酸钠或黄原胶, 得到无发粘感、 无粗糙感优 异的配合有 4- 甲氧基水杨酸盐的片状化妆品。通过进一步地配合油分、 烷基改性羧基乙烯 基聚合物、 羟基胺, 得到娇嫩感、 与皮肤的相容性也优异的配合有 4- 甲氧基水杨酸盐的片 状化妆品。
     以下举出其它的片状化妆品的处方。各实施例都为使用感优异的片状化妆品。
     实施例 16 ( 配合成分 ) ( 质量 %) 乙醇 10.0PPG-13 癸基十四醇聚醚 -24 0.3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1 苯氧基乙醇 0.1 香料 适量 甘油 2.0 PEG/PPG-14/7 二甲基醚 3.0 双丙甘醇 1.0 1,3- 丁二醇 5.0 4-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 2.0 甘草酸二钾 0.05 维生素 C 乙基醚 0.3 透明质酸钠 1.0 黄原胶 0.3 甘露聚糖 0.1 柠檬酸 适量 柠檬酸钠 适量 依地酸盐 适量 离子交换水 余量 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 (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 单位面积重量 90g/m2) 中得到片状化妆品 ( 面膜 )。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 为 10 倍量。
     实施例 17 ( 配合成分 ) ( 质量 %) 二异硬脂酸聚甘油酯 0.2 PEG-60 氢化蓖麻油 0.2 三异辛酸甘油酯 0.3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2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2 甘油 3.0 1,3- 丁二醇 9.0 4-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 2.0 乙酰化透明质酸钠 0.3 角叉菜聚糖 0.05 柠檬酸 适量 柠檬酸钠 适量 依地酸盐 适量 离子交换水 余量 2 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 ( 棉 100%、 单位面积重量 40g/m ) 中得到片状化妆 品 ( 面膜 )。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 6 倍量。11CN 102470086 A
     说明书( 质量 %) 5.0 1.0 0.6 1.0 1.0 0.2 0.3 0.09 0.03 2.0 1.0 0.1 0.510/11 页0.05 乙酰化透明质酸钠 0.01 柠檬酸 适量 柠檬酸钠 适量 依地酸盐 适量 离子交换水 余量 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 (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 单位面积重量 60g/m2) 中得到片状化妆品 ( 面膜 )。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 为 10 倍量。
     实施例 19 ( 配合成分 ) ( 质量 %)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3.0 二甲基聚硅氧烷 2.0 (KF-96A-6CS 信越化学工业制 ) N- 月桂酰基 -L- 谷氨酸二 ( 植物甾醇·2- 辛基十二烷基 ) 酯 2.0 辛酸鲸蜡酯 1.0 ( 丙烯酸 / 丙烯酸烷基 (C10-30) 酯 ) 共聚物 0.3 羟基乙基纤维素 0.1 聚丙烯酸钠 0.2 聚乙烯醇 0.1 甘油 10.0 丙二醇 5.0 刺槐豆胶 0.2 透明质酸钠 0.812实施例 18 ( 配合成分 ) 乙醇 双丙甘醇 1,3- 丁二醇 聚乙二醇 1000 聚氧乙烯甲基葡糖苷 异硬脂酸 三 2- 乙基己酸甘油酯 聚氧乙烯 (30) 植物甾醇 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 4-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 抗坏血酸葡糖苷 琥珀酰聚糖 榅桲籽 透明质酸钠CN 102470086 A说明书11/11 页4-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 1.5 乙酸生育酚酯 0.5 烟酰胺 4.0 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 0.1 偏磷酸钠 适量 离子交换水 余量 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 ( 由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纸浆形成的混合 2 纤维、 单位面积重量 80g/m ) 中得到片状化妆品 ( 面膜 )。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 质量为 15 倍量。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为使用感优异, 主要适用作无纺布浸渗面膜的片状化妆品。13

片状化妆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片状化妆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片状化妆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状化妆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状化妆品.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70086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70086ACN102470086A21申请号201080028189522申请日20100818200928926720091221JPA61K8/368200601A61K8/02200601A61K8/41200601A61K8/73200601A61K8/891200601A61Q19/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资生堂地址日本东京都中央区银座7丁目5番5号72发明人铃木一伸山本理绘伊藤健司藤原一彦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蔡晓菡高旭轶54发明名称片状化妆品57摘要本发明。

2、的片状化妆品的特征在于,是使含有A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B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此外,提供还含有C油分、D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E上述B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F羟基胺类等的片状化妆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的由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等使用感。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22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639172010081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77779JA20110630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1/1页21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是使含有A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B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B水溶性多糖类为选自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黄原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C油分。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D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E所述B、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化妆品,其特。

4、征在于,还含有F羟基胺类。权利要求书CN102470086A1/11页3片状化妆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片状化妆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使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该片状化妆品的由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等使用感得到改善,主要适用作面膜FACEMASK。背景技术0002以4甲氧基水杨酸为代表的烷氧基水杨酸作为美白剂是公知的化妆品成分。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烷氧基水杨酸作为美白剂的皮肤外用剂,记载了3甲氧基水杨酸和水溶性多糖类透明质酸钠组合而成的化妆水(LOTION)00420045。但是,对于通过配合水溶性多糖类来抑制由于配合3甲氧基水杨酸。

5、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完全未进行研究。0003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美白剂和乳酸酯的无纺布浸渗化妆品,作为美白剂具体地公开了4甲氧基水杨酸0019。但是,在无纺布浸渗化妆品中,由4甲氧基水杨酸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的问题还未得到充分解决。0004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在含有烷氧基水杨酸衍生物的液态化妆品中配合少量0013质量的油分来抑制发粘感、粗糙感的技术方案。但是,为了抑制烷氧基水杨酸衍生物的发粘感、粗糙感油分是必须的,此外由于油分配合量不能太大,因此发粘感、粗糙感的降低不充分,使用感受限。0005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和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皮肤外用剂的实施例0020、实施例。

6、5。但是,本实施例中,由4甲氧基水杨酸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的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0006如此,并用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和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虽然为现有技术,但是将该化妆品用作无纺布的浸渗液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在现有技术中未直接记载。0007此外,现有技术中,对于将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直接涂布在皮肤上的情况,虽然对化妆品在皮肤上干燥时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通过水溶性多糖类来降低将该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贴附在皮肤上时的发粘感、粗糙感完全未进行研究。000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27223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1388号。

7、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232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068115号公报。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对将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说明书CN102470086A2/11页4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的使用感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若在片状化妆品中配合水溶性多糖类,则与将该化妆品直接涂布在皮肤上时相比,将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贴附在脸上时降低由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粗糙感的效果优异,从而完成本发明。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的使用感特别是发粘感、粗糙感得到显著改。

8、善的片状化妆品。0011即,本发明提供使含有A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B水溶性多糖类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0012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上述B水溶性多糖类为选自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黄原胶中的1种或2种以上。001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C油分。0014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D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001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E上述B和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0016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片状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还含有F羟基胺类。0017。

9、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使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成的片状化妆品中配合水溶性多糖类,可以得到使用感优异的片状化妆品。0018进一步地,通过并用油分、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羟基胺类,可以得到使用感更优异的片状化妆品。具体实施方式0019A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为公知的化妆品配合成分,已知具有美白效果。作为4甲氧基水杨酸的盐,不特别限定,除了钠盐、钾盐、钙盐、镁盐等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之外,还可以举出铵盐、氨基酸盐等盐。0020相对于浸渗在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配合量通常为0750质量,优选为1030质量。若小于07质量,。

10、则难以得到充分的美白效果,若配合超过50质量,则助长发粘感等使用感变差的趋势。0021B水溶性多糖类作为与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并用的水溶性多糖类,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硫酸软骨素或其盐、黄原胶、琥珀酰聚糖、榅桲籽、果胶、甘露聚糖、藻酸盐、藻酸丙二醇酯、羟基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特别是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黄原胶是优选的,透明质酸或其盐和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比黄原胶更优选。此外,与单独使用相比更优选并用2种以上。0022通过配合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黄原胶等,可以降低片状化妆品的由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产生的发粘感。

11、、粗糙感。0023在使含有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中,通过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黄原胶等水溶性多糖类来降低4甲氧说明书CN102470086A3/11页5基水杨酸或其盐的发粘感、粗糙感的研究至今未进行,是本发明人首先研究和达成的效果。0024水溶性多糖类的配合量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通常为000130质量。0025具体地说,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透明质酸或其盐、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配合量通常为000130质量,优选为000510质量。0026黄原胶的配合量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通常为00110质量,优选为0。

12、0503质量。0027C油分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油分,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液体油脂、固体油脂、蜡、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油、硅油。0028作为液体油脂,可以举出例如鳄梨油、山茶油、澳洲坚果油、玉米油、橄榄油、菜籽油、芝麻油、小麦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亚麻籽油、红花油、棉籽油、紫苏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榧子油、米糠油、泡桐油、日本桐油、霍霍巴油、胚芽油、白芒花籽油等。0029作为固体油脂,可以举出例如可可脂、椰子油、氢化椰子油、棕榈油、棕榈仁油、木蜡核油、木蜡、氢化蓖麻油等。0030作为蜡,可以举出例如蜂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羊毛脂、液态羊毛脂、甘蔗蜡、羊毛脂脂肪酸异丙。

13、酯、还原羊毛脂、霍霍巴蜡、硬质羊毛脂、虫胶蜡、地蜡、微晶蜡等。0031作为烃油,可以举出例如液体石蜡、角鲨烷、石蜡、角鲨烯、凡士林等。0032作为高级脂肪酸,可以举出例如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二烷酸、油酸、十一碳烯酸、异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0033作为高级醇,可以举出例如直链醇例如月桂醇、鲸蜡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肉豆蔻醇、油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混合物等,支链醇例如单硬脂基甘油醚鲨肝醇、2癸基十四烷醇、羊毛脂醇、胆甾醇、植物甾醇、己基十二烷醇、异硬脂醇、辛基十二烷醇等等。0034作为酯油,可以举出例如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鲸蜡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

14、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鲸蜡酯、乳酸肉豆蔻酯、乙酸羊毛脂、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12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单异硬脂酸N烷基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异棕榈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鲸蜡基2乙基己酸酯、2乙基己基棕榈酸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酯、乙酰甘油、棕榈酸2庚基。

15、十一烷基酯、己二酸二异丁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榈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柠檬酸三乙酯等。0035作为硅油,可以举出例如链状聚硅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例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形成三维网眼结构的硅氧烷树脂、硅橡胶,各种改性聚硅氧烷氨基说明书CN102470086A4/11页6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等。0036特别优选角鲨烷、液体石。

16、蜡、氢化聚癸烯、异十二烷、异十六烷、异硬脂酸、硬脂醇、二十二烷醇、三异辛酸甘油酯、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0037通过配合油分实现的效果为娇嫩感、无粗糙感、滋润感等使用感提高。0038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油分的配合量通常为001200质量,优选为05100质量。0039D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等。特别优选丙烯酸/丙烯酸烷基C1030酯共聚物。0040通过配合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实现的效果为增稠性提高,油分的乳化、使用感提高。作为。

17、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PEMULENTR1、TR2和CARBOPOL1342BFGOODRICH社制)等。0041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配合量通常为00120质量,优选为00505质量。0042E上述B、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作为可以配合到本发明中的上述B、D以外的水溶性高分子,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合成水溶性高分子。0043特别优选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高聚合聚氧乙烯。0044通过配合水溶性高分子实现的效果为增稠性提高、使用感提高。0045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水溶。

18、性高分子的配合量通常为00130质量,优选为00510质量。0046F羟基胺类作为可以配合在本发明中的羟基胺类,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单乙醇胺、三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2氨基2羟基甲基1,3丙二醇等。特别优选为2氨基2甲基1丙醇、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0047羟基胺类作为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离子性水溶性多糖类、离子性水溶性高分子的中和剂配合,通过配合其,娇嫩使用感增大。0048相对于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总量,羟基胺类的配合量通常为000110质量,优选为00105质量。0049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通过常规方法将配合有上述必须成分的。

19、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的片中来制造。对所浸渗的无纺布不特别限定,可以为选自棉、纸浆、人造丝、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等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中的单纤维或混合纤维的单层或叠层。特别优选为选自棉、人造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纸浆中的任意一种的单纤维或混合纤维的叠层无纺布。0050对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的剂型不特别限定,可以为化妆水等增溶系,乳液、美容液、乳膏等乳化系。0051对浸渗到无纺布中的化妆品的浸渗量不特别限定,根据无纺布和化妆品的特性适说明书CN102470086A5/11页7当调整,优选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615倍的浸渗量。0052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优选用作贴附在。

20、脸上的面膜制品。0053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之外,浸渗到无纺布的片中的化妆品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配合通常配合到化妆品中的成分,例如4甲氧基水杨酸或其盐以外的美白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增稠剂、醇类、粉末成分、色材、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香料、水、各种皮肤营养剂等。0054而且,从通过浸渗到片状化妆品中的化妆品实现的保湿效果的角度考虑,优选配合甘油和丁二醇等保湿剂。实施例0055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中的配合量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表示质量。0056“实施例17、比较例1”制备具有“表1”所示组成的化妆液化妆水作为样品。请10名专门受试者,分别对于。

21、将样品直接涂布在脸上的情况,和将样品浸渗到无纺布棉100、脸型形状、单位面积重量70G/M2、浸渗量9倍中而得到的片状化妆品面膜贴附在脸上10分钟后的情况,进行干燥时无发粘感、干燥时无粗糙感的评价对于各试验项目,各专门受试者基于以下的评分基准进行评价,根据其评分的总计将评价基准设定为4阶段。结果如“表1”所示。0057评分基准5分非常优异4分优异3分普通2分差1分非常差评价基准总分为40分以上总分为3039分总分为2029分总分为19分以下表1说明书CN102470086A6/11页8由“表1”的结果可知,若将水溶性多糖类与4甲氧基水杨酸钾盐并用而浸渗到无纺布中来贴附在脸上,则与直接涂布在脸上。

22、时相比,发粘感、粗糙感得到改善。此外,透明质酸钠与黄原胶相比,降低粗糙感的效果更优异。进一步地,通过并用透明质酸钠和黄原胶,与单独使用相比,使用感优异。此外,透明质酸钠、乙酰化透明质酸钠、黄原胶与其它的水溶性多糖类相比,使用感优异。0058“实施例815、比较例25”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具有“表2”和“表3”所示组成的化妆品化妆水。将该化妆品通过常规方法浸渗到无纺布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单位面积重量80G/M2、浸渗量8倍中来制备片状化妆品面膜。0059通过10名专门受试者,评价将片状化妆品贴附在脸上10分钟后揭下时的娇嫩感、与皮肤的相容性、干燥时无发粘感、干燥时无粗糙感。对于。

23、各试验项目,各专门受试者基于以下的评分基准进行评价,根据其评分的总计将评价基准设定为4个阶段。结果一并示出。0060评分基准5分非常优异4分优异3分普通2分差1分非常差评价基准总分为40分以上总分为3039分总分为2029分总分为19分以下表2说明书CN102470086A7/11页91KF96A6CS信越化学工业社制2TR2BFGOODRICH社制表3说明书CN102470086A8/11页101KF96A6CS信越化学工业社制2TR2BFGOODRICH社制由上“表2”和“表3”可知,通过配合透明质酸钠或黄原胶,得到无发粘感、无粗糙感优异的配合有4甲氧基水杨酸盐的片状化妆品。通过进一步地配。

24、合油分、烷基改性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羟基胺,得到娇嫩感、与皮肤的相容性也优异的配合有4甲氧基水杨酸盐的片状化妆品。0061以下举出其它的片状化妆品的处方。各实施例都为使用感优异的片状化妆品。0062实施例16配合成分质量乙醇100说明书CN102470086A109/11页11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0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苯氧基乙醇01香料适量甘油20PEG/PPG14/7二甲基醚30双丙甘醇101,3丁二醇504甲氧基水杨酸钾盐20甘草酸二钾005维生素C乙基醚03透明质酸钠10黄原胶03甘露聚糖01柠檬酸适量柠檬酸钠适量依地酸盐适量离子交换水余量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由聚对苯二。

25、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单位面积重量90G/M2中得到片状化妆品面膜。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10倍量。0063实施例17配合成分质量二异硬脂酸聚甘油酯02PEG60氢化蓖麻油02三异辛酸甘油酯0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2甘油301,3丁二醇904甲氧基水杨酸钾盐20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3角叉菜聚糖005柠檬酸适量柠檬酸钠适量依地酸盐适量离子交换水余量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棉100、单位面积重量40G/M2中得到片状化妆品面膜。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6倍量。说明书CN102470086A1110/11页120064实施例18配合成分质量乙醇5。

26、0双丙甘醇101,3丁二醇06聚乙二醇100010聚氧乙烯甲基葡糖苷10异硬脂酸02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03聚氧乙烯30植物甾醇009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0034甲氧基水杨酸钾盐20抗坏血酸葡糖苷10琥珀酰聚糖01榅桲籽05透明质酸钠005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1柠檬酸适量柠檬酸钠适量依地酸盐适量离子交换水余量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棉形成的混合纤维、单位面积重量60G/M2中得到片状化妆品面膜。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10倍量。0065实施例19配合成分质量十甲基环五硅氧烷30二甲基聚硅氧烷20KF96A6CS信越化学工业制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

27、醇2辛基十二烷基酯20辛酸鲸蜡酯10丙烯酸/丙烯酸烷基C1030酯共聚物03羟基乙基纤维素01聚丙烯酸钠02聚乙烯醇01甘油100丙二醇50刺槐豆胶02透明质酸钠08说明书CN102470086A1211/11页134甲氧基水杨酸钾盐15乙酸生育酚酯05烟酰胺402氨基2甲基1丙醇01偏磷酸钠适量离子交换水余量将上述处方的化妆品浸渗到无纺布由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纸浆形成的混合纤维、单位面积重量80G/M2中得到片状化妆品面膜。化妆品的浸渗量相对于无纺布的质量为15倍量。0066产业实用性本发明的片状化妆品为使用感优异,主要适用作无纺布浸渗面膜的片状化妆品。说明书CN102470086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