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7247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06749.7

申请日:

20140107

公开号:

CN103721297B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31/12,A61L31/14,A61L31/18,A61L31/02,C25D13/02,C25D15/00,C25D11/30

主分类号:

A61L31/12,A61L31/14,A61L31/18,A61L31/02,C25D13/02,C25D15/00,C25D11/3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储成林,李旋,郭超,白晶,薛烽,林萍华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办事处摄山星城齐民东路8号

优先权:

CN201410006749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晓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可降解纯镁或镁合金充当的导电载体材料、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复合而成,使用过程中外载荷作用下压电陶瓷产生电信号能被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织可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促进骨组织愈合,其中,BaTiO3压电陶瓷通过电泳-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形成的双重负载技术被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同时导电载体材料和石墨烯还能提高压电陶瓷极化效果和应力敏感性,经过热模压、挤压或拉拔等方法首先制成棒材或板材,再经电极化处理和机械加工成骨科器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器械材料是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和弥散分布在聚合物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表面负载有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导电载体材料组成,并经热压力成型和电极化处理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导电载体材料为纯镁或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其体积分数为10%~75%,采用电泳-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方法,将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1~200μm,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0.01%~5%,其余为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酰胺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石墨、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黑提高极化效果。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骨科器械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轧制或挤压方法制成丝材或板材;2)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将预先配制好的BaTiO胶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用电泳-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在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BaTiO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电泳-微弧氧化电压为100~600V,处理时间为2~60min;3)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导电载体材料再浸渍到BaTiO溶胶溶液中0.5~10h,进行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之后取出干燥;4)骨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聚合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料,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或先将负载有BaTiO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排列在模具型腔内,再注入前述混合浆料,然后,通过热模压、挤压、注塑或拉拔的成型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或板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理,最后经机械加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可吸收骨科器械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过程中能形成促进骨折愈合、骨组织生长的压电信号,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加工制备的可吸收骨钉、骨板等骨科内固定器械因可降解、应力遮挡效应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用为骨科器械,它们也存在X光吸收能力弱、显影效果差等问题,同时,也不能产生可以刺激骨组织生长的电信号。 

如人们所知,骨折的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适的电信号可以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促进正常的骨组织生长,缩短愈合时间。压电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受到载荷作用时会产生电信号,因此,将压电材料植入人体,可以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已有研究表明生物压电陶瓷不仅具有压电效应,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王鹏,等,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2):133-136;R.Baxter,et al.J Mater Sci:Mater Med(2009)20:1697-1708),但是生物压电陶瓷塑性差,难以直接制成骨科固定器械。 

将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复合可以克服压电陶瓷塑性差的问题,得到具有压电特性的复合材料(刘晓芳,PZT/聚合物基压电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因此,若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压电陶瓷引入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聚合物骨钉、骨板等中,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可以实现可吸收骨科器械的多功能化。 

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高分子骨科器械不具有促进骨组织生长以及显影功能,愈合周期长,且在体内植入过程中无法对其降解吸收行为进行X光定期诊 断和监控。将BaTiO3压电陶瓷引入该类骨科器械中,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可以实现可吸收骨科器械的多功能化。 

但由于聚合物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差、弹性模量低,使得BaTiO3压电陶瓷极化效果和压电效果差,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也不易被传导给机体组织;同时,BaTiO3压电陶瓷与聚合物浸润性差,界面结合不理想,其加入会恶化该类骨科器械本身就不理想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该类可吸收聚合物骨科器械中实现BaTiO3压电陶瓷的负载、极化以及信号传导,同时又不降低其力学性能,具体涉及到可降解导电载体材料的选择及BaTiO3压电陶瓷的负载技术、压电陶瓷极化效果的改善、应力敏感性的提高以及微弱压电信号的有效传导、导电载体材料与BaTiO3压电陶瓷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骨科器械材料是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和弥散分布在聚合物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表面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导电载体材料组成,并经热压力成型和电极化处理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导电载体材料为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其体积分数为10%~75%,采用电泳-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方法,将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1~200μm,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0.01%~5%。 

所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酰胺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所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石墨、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黑提高极化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轧制或 挤压方法制成丝材或板材; 

2)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将预先配制好的BaTiO3胶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用电泳-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在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电泳-微弧氧化电压为100~600V,处理时间为2~60min;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导电载体材料再浸渍到BaTiO3溶胶溶液中0.5~10h,进行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之后取出干燥; 

4)骨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聚合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料,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或先将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排列在模具型腔内,再注入前述混合浆料,然后,通过热模压、挤压、注塑或拉拔的成型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或板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理,最后经机械加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 

所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酰胺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所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石墨、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黑提高极化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具有压电效应,促进骨折愈合。本发明采用电泳-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技术,将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两种负载方法之间是有关联的,不是简单的组合,首先由电泳-微弧氧化法在导电载体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的多孔陶瓷膜,在此基础上,采用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进行二次BaTiO3压电陶瓷的负载,所形成的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与导电载体材料结合牢固,而且薄膜厚度易于控制。载荷作用下,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产生的压电信号能被丝材或板材状的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织,可以刺激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促进正常的组织生长,提高治愈效果。 

2)压电陶瓷极化效果和应力敏感性好。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相比, 导电载体材料--镁及其合金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好的导电性能,将作为导电载体材料的纯镁或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以定向或者非定向的形式排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中,不仅可以提高压电陶瓷极化效果,还能提高骨科器械的应力敏感性,将骨科固定器械受到的外力迅速传递给压电陶瓷。同时,与其它碳材料相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介电和导电性能,少量的石墨烯加入即可显著改善聚合物中压电陶瓷颗粒的电极化效果和微弱压电信号的传导。 

3)微弱压电信号能被有效传导给机体组织。导电载体材料--镁及其合金丝材和板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连续的镁合金丝材和板材能形成从骨科器械内部到外表面的电信号连续传导通道,可将器械内部压电陶瓷产生的微弱压电信号传递给周围的机体组织,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提高治愈效果。 

4)具有显影功能。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能提高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械的X射线吸收效果,从而可以通过X射线观察植入物的植入和降解情况,便于临床上诊断以提高治愈效果。 

5)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能和力学性能。该骨科器械所用材料由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的材料复合组成,在骨折愈合后能及时被降解、吸收,而所用的压电陶瓷和石墨烯无毒,可以沉积在新生骨组织中或经人体内循环系统排出体外,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石墨烯、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还能对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械形成一定的补强增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骨科器械材料是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弥散分布在聚合物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表面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可降解纯镁或镁合金充当的导电载体材料组成,再经热压力成型和电极化处理而成,使用过程中外载荷作用下压电陶瓷产生电信号能被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织,可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促进骨组织愈合,其中,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通过电泳-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形成的双重负载技术被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所述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导电载体材料的体积分数为10%~75%,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1~200μm,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0.01%~5%,该骨科器械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 如下: 

1)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轧制或挤压方法制成丝材或板材。镁及镁合金是一种医用可降解金属,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相比,镁及其合金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好的导电性能,将作为导电载体材料的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以定向或者非定向的形式排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中,不仅可以提高压电陶瓷极化效果,还能提高骨科器械的应力敏感性,将骨科固定器械受到的外力迅速传递给压电陶瓷,同时,连续的镁合金丝材和板材导电载体能形成从骨科器械内部到外表面的电信号连续传导通道,可将器械内部压电陶瓷产生的微弱压电信号传递给周围的机体组织,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提高治愈效果。因此,选用镁及其合金丝材或板材作为本发明的可降解载体材料和导电材料,能改善压电陶瓷极化效果,提高应力敏感性,对微弱压电信号进行有效传导,并对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械形成一定的补强增韧作用。 

2)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将预先配制好的BaTiO3胶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用电泳-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在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电泳-微弧氧化电压为100~600V,氧化时间为2~60min。在镁合金导电载体材料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可生成多孔氧化物陶瓷层,氧化陶瓷层中的微孔可形成通道作用,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可使BaTiO3胶体带电粒子通过电泳运动进入内部,且能提供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溶胶封孔涂覆过程中提高负载能力。根据胶体理论,带电胶体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电泳定向运动,基于该原理,在碱性电解液中加入BaTiO3胶体,胶体颗粒会吸附负离子从而带负电荷,之后在微弧氧化的电场作用下,BaTiO3胶体颗粒向阳极电泳运动,在纯镁或镁合金载体材料表面生成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该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是在导电载体材料表面原位氧化生成,因此,其与导电载体材料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高,不易剥落。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表面用电泳-微弧氧化法制备出多孔功能薄膜的导电载体材料再浸渍到BaTiO3溶胶溶液中0.5~10h,进行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之后取出干燥。由于导电载体材料表面经前述电泳-微弧氧化处 理后形成功能薄膜具有多孔结构,BaTiO3溶胶很容易进入其表面孔洞中,一方面可以对其形成溶胶封孔效应,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增加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厚度和负载量,且微孔强化效应使得界面结合强度更高。 

4)骨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聚合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后,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或先将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排列在模具型腔内,再注入混合浆料,然后,通过热模压、挤压、注塑或拉拔的成型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或板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理,最后经机械加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实施例1 

选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PLLA,纯镁丝材作为负载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和导体,体积分数为25%,制备过程如下: 

1)将纯镁拉拔成直径为0.3mm的丝材; 

2)配制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室温下,称取0.25mol的Ba(OH)2·8H2O溶于170ml的CH3COOH中,加热到70℃并强烈搅拌,同时冷却回流1h,冷却至室温,量取85ml的钛酸四丁酯,再加入250ml无水乙醇,快速搅拌冷却后逐滴加入冷却回流溶液中,同时剧烈搅拌20min,得到BaTiO3溶胶溶液。量取200mL胶体溶液加入到4L微弧氧化电解液中,电解液主要成分为10g/L硅酸钠、2g/L NaOH和8g/L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镁丝材浸于其中,施加420V电压,进行10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原位生成一层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多孔功能薄膜的平均微孔大小为25μm;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将上述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具有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处理,浸渍时间4小时后取出干燥,制得的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80μm; 

4)将PLLA聚合物加热至190℃熔融后,与上述表面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镁合金丝材导电载体材料、石墨烯(体积分数为0.05%)混合,并通过热挤压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棒材进行极化处理,极化温度为90℃,极化时间为20min,极化电压为4000V,最后经机械加工成销、螺丝、骨钉等骨科用固定器件。 

实施例2 

选用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和聚乙醇酸的共聚物PGLA,AZ31B镁合金板材作为负载BaTiO3压电陶瓷薄膜的载体和导体,体积分数为40%,制备过程如下: 

1)将镁合金热轧成0.5mm的板材; 

2)配制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室温下,称取0.25mol的Ba(OH)2·8H2O溶于200mL的CH3COOH中,加热到70℃并强烈搅拌,同时冷却回流2h,冷却至室温,量取85ml的钛酸四丁酯,再加入250ml无水乙醇,快速搅拌冷却后逐滴加入冷却回流溶液中,同时剧烈搅拌30min,得到BaTiO3溶胶溶液。量取200mL胶体溶液加入到5L微弧氧化电解液中,电解液主要成分为8g/L硅酸钠、2g/L NaOH,将镁合金板材浸于其中,施加380V电压,进行20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原位生成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多孔功能薄膜平均微孔大小为30μm;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将上述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具有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处理,浸渍时间5小时后取出干燥,制得的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90μm; 

4)将碘化钠、石墨烯(体积分数为0.5%)加入到溶有聚合物PGLA的三氯甲烷溶液中制得浆料,再与上述表面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镁合金板材导电载体材料混合,真空干燥后通过热模压方法加工制备成板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板材进行极化处理,极化温度为100℃,极化时间为20min,极化电压为3000V,最后,通过普通机加工的方法将其加工成骨板等骨科用固定器件。 

实施例3 

选用的可降解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醇酸(PGA),QE22镁合金丝材作为负载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和导体,体积分数为30%,制备过程如下: 

1)将镁合金拉拔成直径为0.5mm的丝材; 

2)配制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室温下,称取0.25mol的 Ba(OH)2·8H2O溶于200mL的CH3COOH中,加热到70℃并强烈搅拌,同时冷却回流2h,冷却至室温,量取100ml的钛酸四丁酯,再加入300ml无水乙醇,快速搅拌冷却后逐滴加入冷却回流溶液中,同时剧烈搅拌30min,得到BaTiO3溶胶溶液。量取300mL胶体溶液加入到5L微弧氧化电解液中,电解液成分主要为10g/L硅酸钠、3g/L NaOH和10g/L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镁合金丝材浸于其中,施加380V电压,进行15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原位生成一层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多孔功能薄膜平均微孔大小为25μm;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将上述电泳-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具有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处理,浸渍时间4小时后取出干燥,制得的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90μm; 

4)将碘化钠、石墨烯(体积分数为2%)加入到溶有聚合物PGA的三氯甲烷溶液中制得浆料再与上述表面负载有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镁合金板材导电载体材料混合,真空干燥后通过热拉拔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棒材进行极化处理,极化温度为100℃,极化时间为30min,极化电压为5000V,最后,再经机械加工成销、螺丝、骨钉等骨科用固定器件。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几个实例,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作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72129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 CN 103721297 B (21)申请号 201410006749.7 (22)申请日 2014.01.07 A61L 31/12(2006.01) A61L 31/14(2006.01) A61L 31/18(2006.01) A61L 31/02(2006.01) C25D 13/02(2006.01) C25D 15/00(2006.01) C25D 11/3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地址 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办事 处摄山星城齐民东路 8 号 (72)发。

2、明人 储成林 李旋 郭超 白晶 薛烽 林萍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54) 发明名称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 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材料由医用可吸收 高分子聚合物、 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并能传导 压电信号的可降解纯镁或镁合金充当的导电载体 材料、 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复合而成, 使 用过程中外载荷作用下压电陶瓷产生电信号能被 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 织可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 促进骨 组织愈。

3、合, 其中, BaTiO3压电陶瓷通过电泳 - 微弧 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形成的双重负载 技术被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 同时导电载体材 料和石墨烯还能提高压电陶瓷极化效果和应力敏 感性, 经过热模压、 挤压或拉拔等方法首先制成棒 材或板材, 再经电极化处理和机械加工成骨科器 械。 (51)Int.Cl. 审查员 陈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721297 B CN 103721297 B 1/1 页 2 1. 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 其特征。

4、在于 : 所述骨科器械材料是 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和弥散分布在聚合物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 表面负 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导电载体材料组成, 并经热压力成型和 电极化处理制备而成, 其中, 所述导电载体材料为纯镁或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 其体积分数 为 10 75, 采用电泳 - 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方 法, 将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 1 200m, 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 0.01 5, 其余为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促进骨组。

5、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 聚乙醇酸、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聚酰胺 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石墨、 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黑提高极化 效果。 4.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该骨科器械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 1) 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 : 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 轧制或挤压方法制 成丝。

6、材或板材 ; 2)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 - 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 : 将预先配制好的 BaTiO3胶 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 用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在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 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 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 电泳 - 微弧氧化电压 为 100 600V, 处理时间为 2 60min ; 3)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在步骤 2) 的基础上, 将导 电载体材料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液中 0.5 10h, 进行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 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之后取出干燥 ; 4) 骨。

7、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 : 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聚合 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料, 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 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 或先将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 排列在模具型腔内, 再注入前述混合浆料, 然后, 通过热模压、 挤压、 注塑或拉拔的成型方法 加工制备成棒材或板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理, 最后经机械加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1297 B 2 1/6 页 3 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

8、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可吸收骨科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过程中能形成促 进骨折愈合、 骨组织生长的压电信号, 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促进骨组织生长 的可吸收骨科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些年来, 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 聚乙醇酸等加工制备的可吸收骨钉、 骨 板等骨科内固定器械因可降解、 应力遮挡效应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用为骨科 器械, 它们也存在 X 光吸收能力弱、 显影效果差等问题, 同时, 也不能产生可以刺激骨组织 生长的电信号。 0003 如人们所知, 骨折的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合适的电信号可以刺激骨损伤部位 的早期硬组织生长, 。

9、促进正常的骨组织生长, 缩短愈合时间。压电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 料受到载荷作用时会产生电信号, 因此, 将压电材料植入人体, 可以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 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刺激, 促进骨折愈合。已有研究表明生物压电陶瓷不仅具有压 电效应, 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王鹏,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6(2) : 133-136 ; R.Baxter,et al.J Mater Sci:Mater Med(2009)20:1697-1708) , 但是生物压电陶瓷塑性 差, 难以直接制成骨科固定器械。 0004 将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复合可以克服压电陶瓷塑性差的问题, 得到具有压。

10、电特性的 复合材料 (刘晓芳, PZT/ 聚合物基压电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D, 武汉 :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因此, 若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压电陶瓷引入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聚合物骨钉、 骨板 等中, 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刺激, 促进骨折愈合, 可以实现可 吸收骨科器械的多功能化。 0005 目前临床使用的可吸收高分子骨科器械不具有促进骨组织生长以及显影功能, 愈合周期长, 且在体内植入过程中无法对其降解吸收行为进行 X 光定期诊 断和监控。将 BaTiO3压电陶瓷引入该类骨科器械中, 利用生物体自身运动对植入体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 刺激, 促进骨折愈合, 可以。

11、实现可吸收骨科器械的多功能化。 0006 但由于聚合物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差、 弹性模量低, 使得 BaTiO3压电陶瓷极化效 果和压电效果差, 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也不易被传导给机体组织 ; 同时, BaTiO3压电陶瓷与聚 合物浸润性差, 界面结合不理想, 其加入会恶化该类骨科器械本身就不理想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0007 技术问题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该类可吸收聚合物骨科器械中实现 BaTiO3 压电陶瓷的负载、 极化以及信号传导, 同时又不降低其力学性能, 具体涉及到可降解导电载 体材料的选择及 Ba。

12、TiO3压电陶瓷的负载技术、 压电陶瓷极化效果的改善、 应力敏感性的提 高以及微弱压电信号的有效传导、 导电载体材料与 BaTiO3压电陶瓷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等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3 2/6 页 4 技术问题。 0008 技术方案 :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 通过 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所述骨科器械材料是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和弥散分布在聚合物 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烯、 表面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 号的导电载体材料组成, 并经热压力成型和电极化处理制备而成, 其中, 所述导电载体材料 为纯镁或镁合金丝。

13、材或板材, 其体积分数为 10% 75%, 采用电泳 - 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 孔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方法, 将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 上,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 1 200m, 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 0.01% 5%。 0009 所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 聚乙醇酸、 聚己内酯、 聚乙二 醇、 聚酰胺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0010 所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的石墨、 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 黑提高极化效果。 0011 本发明的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

14、械材料的 制备方法如下 : 0012 1) 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 : 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 轧制或 挤压方 法制成丝材或板材 ; 0013 2)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 - 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 : 将预先配制好的 BaTiO3胶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 用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在导电载体材 料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 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 电泳 - 微弧氧 化电压为 100 600V, 处理时间为 2 60min ; 0014 3)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在步骤 2) 的基础上, 将导电载体。

15、材料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液中 0.5 10h, 进行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 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之后取出干燥 ; 0015 4) 骨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 : 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 聚合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浆料, 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 BaTiO3压电 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 或先将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 材料排列在模具型腔内, 再注入前述混合浆料, 然后, 通过热模压、 挤压、 注塑或拉拔的成型 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或板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 理, 最后经机械。

16、加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 0016 所述的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可吸收的聚乳酸、 聚乙醇酸、 聚己内酯、 聚乙二 醇、 聚酰胺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它们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0017 所述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少量石墨、 碳纳米管或纳米导电炭黑 提高极化效果。 0018 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0019 1) 具有压电效应, 促进骨折愈合。本发明采用电泳 - 微弧氧化法结合溶胶封孔 涂覆成膜法复合形成的双重负载技术, 将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 上, 两种负载方法之间是有关联的, 不是简单的组合, 首先由电泳 - 微弧氧化法在导电载 。

17、体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的多孔陶瓷膜, 在此基础上, 采用溶胶封孔涂覆成膜法进行二次 BaTiO3压电陶瓷的负载, 所形成的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与导电载体材料结合牢固, 而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4 3/6 页 5 且薄膜厚度易于控制。载荷作用下,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产生的压电信号能被丝材或 板材状的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织, 可以刺激损伤部位的早期硬 组织生长, 促进正常的组织生长, 提高治愈效果。 0020 2) 压电陶瓷极化效果和应力敏感性好。 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相比, 导电载 体材料 - 镁及其合金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好。

18、的导电性能, 将作为导电载体材料的纯 镁或镁合金的丝材或板材以定向或者非定向的形式排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中, 不 仅可以提高压电陶瓷极化效果, 还能提高骨科器械的应力敏感性, 将骨科固定器械受到的 外力迅速传递给压电陶瓷。同时, 与其它碳材料相比, 石墨烯具有更好的介电和导电性能, 少量的石墨烯加入即可显著改善聚合物中压电陶瓷颗粒的电极化效果和微弱压电信号的 传导。 0021 3) 微弱压电信号能被有效传导给机体组织。导电载体材料 - 镁及其合金丝材和 板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并且连续的镁合金丝材和板材能形成从骨科器械内部到外表面 的电信号连续传导通道, 可将器械内部压电陶瓷产生的微弱。

19、压电信号传递给周围的机体组 织, 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 提高治愈效果。 0022 4) 具有显影功能。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能提高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 械的X射线吸收效果, 从而可以通过X射线观察植入物的植入和降解情况, 便于临床上诊断 以提高治愈效果。 0023 5)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吸收性能和力学性能。该骨科器械所用材料由具有良好 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的材料复合组成, 在骨折愈合后能及时被降解、 吸收, 而所用的压 电陶瓷和石墨烯无毒, 可以沉积在新生骨组织中或经人体内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表现出良 好的生物相容性。 同时, 石墨烯、 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还能对可吸。

20、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械形 成一定的补强增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是一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的可吸收骨科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骨科 器械材料是由医用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 弥散分布在聚合物中用于改善电极化效果的石墨 烯、 表面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并能传导压电信号的可降解纯镁或镁合金充当的 导电载体材料组成, 再经热压力成型和电极化处理而成, 使用过程中外载荷作用下压电陶 瓷产生电信号能被导电载体材料有效传导给骨科器械周围的机体组织, 可刺激骨损伤部位 的早期硬组织生长, 促进骨组织愈合, 其中,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通过电泳 - 微弧氧化 法结合溶胶封孔涂。

21、覆成膜法形成的双重负载技术被负载在导电载体材料上, 所述纯镁或镁 合金丝材或板材导电载体材料的体积分数为 10% 75%,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层厚为 1 200m, 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 0.01% 5%, 该骨科器械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 如下 : 0025 1) 导电载体材料的加工 : 将导电载体材料纯镁或镁合金通过拉拔、 轧制或挤压方 法制成丝材或板材。镁及镁合金是一种医用可降解金属, 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相 比, 镁及其合金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好的导电性能, 将作为导电载体材料的纯镁或镁 合金丝材或板材以定向或者非定向的形式排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中, 不仅可以提 高压。

22、电陶瓷极化效果, 还能提高骨科器械的应力敏感性, 将骨科固定器械受到的外力迅速 传递给压电陶瓷, 同时, 连续的镁合金丝材和板材导电载体能形成从骨科器械内部到外表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5 4/6 页 6 面的电信号连续传导通道, 可将器械内部压电陶瓷产生的微弱压电信号传递给周围的机体 组织, 刺激骨损伤部位的早期硬组织生长, 提高治愈效果。因此, 选用镁及其合金丝材或板 材作为本发明的可降解载体材料和导电材料, 能改善压电陶瓷极化效果, 提高应力敏感性, 对微弱压电信号进行有效传导, 并对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骨科器械形成一定的补强增韧作 用。 0026 2) BaTiO3压。

23、电陶瓷功能薄膜的电泳 - 微弧氧化法初次负载 : 将预先配制好的 BaTiO3胶体溶液加入到微弧氧化碱性电解液中, 用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在导电载体材 料纯镁或镁合金丝材或板材表面制备出含 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 电泳 - 微弧 氧化电压为 100 600V, 氧化时间为 2 60min。在镁合金导电载体材料表面微弧氧化处 理可生成多孔氧化物陶瓷层, 氧化陶瓷层中的微孔可形成通道作用, 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可 使 BaTiO3胶体带电粒子通过电泳运动进入内部, 且能提供高的比表面积, 有利于后续溶胶 封孔涂覆过程中提高负载能力。根据胶体理论, 带电胶体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电泳。

24、定 向运动, 基于该原理, 在碱性电解液中加入 BaTiO3胶体, 胶体颗粒会吸附负离子从而带负电 荷, 之后在微弧氧化的电场作用下, BaTiO3胶体颗粒向阳极电泳运动, 在纯镁或镁合金载体 材料表面生成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 该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是 在导电载体材料表面原位氧化生成, 因此, 其与导电载体材料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高, 不易 剥落。 0027 3)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在步骤 2) 的基础上, 将表面用电泳 - 微弧氧化法制备出多孔功能薄膜的导电载体材料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 液中 0.5 10h, 。

25、进行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之后取出 干燥。由于导电载体材料表面经前述电泳 - 微弧氧化处 理后形成功能薄膜具有多孔结构, BaTiO3溶胶很容易进入其表面孔洞中, 一方面可以对其形成溶胶封孔效应, 另一方面, 还可 以进一步增加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厚度和负载量, 且微孔强化效应使得界面结合强 度更高。 0028 4) 骨科器械的成型加工与电极化处理 : 将经有机溶剂溶解或高温熔融而形成的聚 合物浆料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后, 再经过浸渍或涂覆工艺与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 的载体材料复合制成预制坯, 或先将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

26、薄膜的载体材料排列在模 具型腔内, 再注入混合浆料, 然后, 通过热模压、 挤压、 注塑或拉拔的成型方法加工制备成棒 材或板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所制备的棒材和板材进行极化处理, 最后经机械加 工成所需结构的骨科器械。实施例 1 0029 选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PLLA, 纯镁丝材作为负载BaTiO3压电陶 瓷功能薄膜的载体和导体, 体积分数为 25%, 制备过程如下 : 0030 1) 将纯镁拉拔成直径为 0.3mm 的丝材 ; 0031 2)配制 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 : 室温下, 称取 0.25mol 的 Ba(OH)2 8H2O 溶于 17。

27、0ml 的 CH3COOH 中, 加热到 70并强烈搅拌, 同时冷却回流 1h, 冷却至 室温, 量取85ml的钛酸四丁酯, 再加入250ml无水乙醇, 快速搅拌冷却后逐滴加入冷却回流 溶液中, 同时剧烈搅拌 20min, 得到 BaTiO3溶胶溶液。量取 200mL 胶体溶液加入到 4L 微弧 氧化电解液中, 电解液主要成分为 10g/L 硅酸钠、 2g/L NaOH 和 8g/L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 将镁丝材浸于其中, 施加 420V 电压, 进行 10 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 使其表面原位生成一层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6 5/6 页 7 含 BaTiO3压电陶瓷的多。

28、孔功能薄膜, 多孔功能薄膜的平均微孔大小为 25m ; 0032 3)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将上述电泳 - 微弧氧 化处理后表面具有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 处理, 浸渍时间 4 小时后取出干燥, 制得的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 80m ; 0033 4) 将 PLLA 聚合物加热至 190熔融后, 与上述表面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 薄膜的镁合金丝材导电载体材料、 石墨烯 (体积分数为 0.05%) 混合, 并通过热挤压方法加工 制备成棒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棒材进行极。

29、化处理, 极化温度为 90, 极化 时间为 20min, 极化电压为 4000V, 最后经机械加工成销、 螺丝、 骨钉等骨科用固定器件。 0034 实施例 2 0035 选用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和聚乙醇酸的共聚物 PGLA, AZ31B 镁合 金板材作为负载 BaTiO3压电陶瓷薄膜的载体和导体, 体积分数为 40%, 制备过程如下 : 0036 1) 将镁合金热轧成 0.5mm 的板材 ; 0037 2)配制 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 : 室温下, 称取 0.25mol 的 Ba(OH)28H2O 溶于 200mL 的 CH3COOH 中, 加热到 70并强烈。

30、搅拌, 同时冷却回流 2h, 冷却 至室温, 量取85ml的钛酸四丁酯, 再加入250ml无水乙醇, 快速搅拌冷却后逐滴加入冷却回 流溶液中, 同时剧烈搅拌 30min, 得到 BaTiO3溶胶溶液。量取 200mL 胶体溶液加入到 5L 微 弧氧化电解液中, 电解液主要成分为8g/L硅酸钠、 2g/L NaOH, 将镁合金板材浸于其中, 施加 380V电压, 进行20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 使其表面原位生成含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 薄膜, 多孔功能薄膜平均微孔大小为 30m ; 0038 3)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将上述电泳 - 微弧氧 化处理后。

31、表面具有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 处理, 浸渍时间 5 小时后取出干燥, 制得的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 90m ; 0039 4) 将碘化钠、 石墨烯 (体积分数为 0.5%) 加入到溶有聚合物 PGLA 的三氯甲烷溶液 中制得浆料, 再与上述表面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镁合金板材导电载体材料混 合, 真空干燥后通过热模压方法加工制备成板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板材 进行极化处理, 极化温度为 100, 极化时间为 20min, 极化电压为 3000V, 最后, 通过普通机 加工的方法将其加工成骨板等骨科。

32、用固定器件。 0040 实施例 3 0041 选用的可降解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醇酸 (PGA) , QE22 镁合金丝材作为负载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载体和导体, 体积分数为 30%, 制备过程如下 : 0042 1) 将镁合金拉拔成直径为 0.5mm 的丝材 ; 0043 2)配制 BaTiO3溶胶溶液和电泳 - 微弧氧化处理 : 室温下, 称取 0.25mol 的 Ba(OH)2 8H2O 溶于 200mL 的 CH3COOH 中, 加热到 70并强烈搅拌, 同时冷却回流 2h, 冷却至 室温, 量取 100ml 的钛酸四丁酯, 再加入 300ml 无水乙醇, 快速搅拌冷却后逐。

33、滴加入冷却回 流溶液中, 同时剧烈搅拌 30min, 得到 BaTiO3溶胶溶液。量取 300mL 胶体溶液加入到 5L 微 弧氧化电解液中, 电解液成分主要为 10g/L 硅酸钠、 3g/L NaOH 和 10g/L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 粒, 将镁合金丝材浸于其中, 施加380V电压, 进行15分钟的微弧氧化处理, 使其表面原位生 成一层含 BaTiO3压电陶瓷的多孔功能薄膜, 多孔功能薄膜平均微孔大小为 25m ; 0044 3)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溶胶封孔涂覆成膜二次负载 : 将上述电泳 - 微弧氧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7 6/6 页 8 化处理后表面具有。

34、多孔功能薄膜的镁丝材再浸渍到 BaTiO3溶胶溶液中进行溶胶封孔涂覆 处理, 浸渍时间 4 小时后取出干燥, 制得的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平均层厚约为 90m ; 0045 4) 将碘化钠、 石墨烯 (体积分数为 2%) 加入到溶有聚合物 PGA 的三氯甲烷溶液中 制得浆料再与上述表面负载有 BaTiO3压电陶瓷功能薄膜的镁合金板材导电载体材料混合, 真空干燥后通过热拉拔方法加工制备成棒材, 再在高压直流油浴装置中对得到的棒材进行 极化处理, 极化温度为 100, 极化时间为 30min, 极化电压为 5000V, 最后, 再经机械加工成 销、 螺丝、 骨钉等骨科用固定器件。 0046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几个实例, 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与权利范围, 凡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作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申 请专利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721297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