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847183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93687.9

申请日:

20170415

公开号:

CN207356281U

公开日:

201805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04,A61L2/26,A61L11/00

主分类号:

A61L2/04,A61L2/26,A61L11/00

申请人:

陕西镇安华兴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荣娥,李洪平,邓小鹏

地址:

711500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镇城社区前街178号

优先权:

CN20172039368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所述空腔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底架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所述机壳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所述抽吸泵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该高温灭菌设备,通过接料斗、内筒和接液槽的配合,加热管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物料下落至沥水板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将接液槽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抽吸至内不锈钢板内,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杀菌效果较佳,避免浪费水资源,其实用效果较为理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2),所述机壳(1)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筒(9),所述内筒(9)的顶端设有接料斗(6),所述接料斗(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下料管(7),所述内筒(9)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13),所述下料管(7)贯穿空腔(13),所述空腔(13)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5),所述加热管(15)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16),所述内筒(9)的底端安装有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17),所述机壳(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20),所述沥水板(17)贯穿出料斗(20),所述机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19),所述机壳(1)的底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18),所述机壳(1)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8),所述抽吸泵(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分别贯穿机壳(1)的顶端和底端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设有过滤筒(12),所述过滤筒(12)通过螺纹套(24)与第二连接管(11)相连,所述过滤筒(12)的内侧安装有滤芯(26),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外侧安装有网架(25),所述网架(25)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不锈钢板(16)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筒(21),所述石墨烯导热筒(21)的内侧设有陶瓷筒(23),所述陶瓷筒(23)与石墨烯导热筒(21)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不锈钢板(16)的内侧设有三角板(14),所述三角板(14)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28),所述三角板(14)的内部设有通孔(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2)和入液管(4)与机壳(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发酵生产的食品,如苹果醋饮料,其生产过程中当瓶盖酒发酵完成后,料液需离心分离,液体料液进入下一步生产,固体料渣一般直接排放,但分离后的固定渣中含有发酵用的酵母菌,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在现有的高温灭菌设备中,例如申请号为201320646429.9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罐体、封盖、提手、水进入管、料渣进入管和排放口,封盖一半与罐体固定连接,另一半可沿轴转动,封盖固定在可转动的半边封盖上,水进入管和料渣进入管设在罐体顶端,排放口设在罐体下端,该专利虽然可对料渣进行杀菌,但杀菌效果较差,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其实用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灭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所述机壳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的顶端设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下料管,所述内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所述下料管贯穿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所述内筒的底端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所述机壳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所述沥水板贯穿出料斗,所述机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所述机壳的底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所述机壳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贯穿机壳的顶端和底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通过螺纹套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安装有滤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外侧安装有网架,所述网架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

优选的,所述内不锈钢板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筒,所述石墨烯导热筒的内侧设有陶瓷筒,所述陶瓷筒与石墨烯导热筒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

优选的,所述内不锈钢板的内侧设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所述三角板的内部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入料斗和入液管与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温灭菌设备,通过接料斗、内筒和接液槽的配合,物料通过入料斗底端的下料管落入空腔内,加热管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物料下落至沥水板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料渣通过出料都排出机壳,水液通过沥水板下落至接液槽内,抽吸泵工作将接液槽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抽吸至内不锈钢板内,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杀菌效果较佳,避免浪费水资源,其实用效果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入料斗,3、密封箍,4、入液管,5、第一连接管,6、接料斗,7、下料管,8、抽吸泵,9、内筒,10、底架,11、第二连接管,12、过滤筒,13、空腔,14、三角板,15、加热管,16、内不锈钢板,17、沥水板,18、排渣管,19、接液槽,20、出料斗,21、石墨烯导热筒,22、粘合胶层,23、陶瓷筒,24、螺纹套,25、网架,26、滤芯,27、金属网板,28、侧脚板,2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灭菌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2,机壳1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4,入料斗2和入液管4与机壳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3,固定渣和水液分别通过入料斗2和入液管4注入机壳1内部的接料斗6内进行混合,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筒9,内筒9的顶端设有接料斗6,接料斗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下料管7,内筒9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13,下料管7贯穿空腔13,内不锈钢板16的内侧设有三角板14,三角板14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28,三角板14的内部设有通孔29,空腔13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5,加热管15为原有设备的加热装置,加热管15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16,内不锈钢板16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筒21,石墨烯导热筒21的内侧设有陶瓷筒23,陶瓷筒23与石墨烯导热筒21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22,通过石墨烯导热筒21和陶瓷筒23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果,物料通过入料斗2底端的下料管7落入空腔13内,加热管15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内筒9的底端安装有底架10,底架10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17,机壳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20,沥水板17贯穿出料斗20,物料下落至沥水板17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料渣通过出料都20排出机壳1,水液通过沥水板17下落至接液槽19内,机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19,机壳1的底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18,机壳1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8,抽吸泵8的型号为ZW6.3-20-1.1,且连接有外接电源,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接通外接电源抽吸泵8开始工作,断掉外接电源抽吸泵8停止工作,抽吸泵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分别贯穿机壳1的顶端和底端外壁,接通抽吸泵8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将接液槽19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抽吸至内不锈钢板16内,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设有过滤筒12,过滤筒12通过螺纹套24与第二连接管11相连,过滤筒12的内侧安装有滤芯26,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外侧安装有网架25,网架25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27,在液体进入第二连接管11内时,通过金属网板27和滤芯26的配合对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了水的质量。

固定渣和水液分别通过入料斗2和入液管4注入机壳1内部的接料斗6内进行混合,物料通过入料斗2底端的下料管7落入空腔13内,加热管15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物料下落至沥水板17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料渣通过出料都20排出机壳1,水液通过沥水板17下落至接液槽19内,接通抽吸泵8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将接液槽19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抽吸至内不锈钢板16内,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温灭菌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93687.9 (22)申请日 2017.04.15 (73)专利权人 陕西镇安华兴特色农产品开发有 限公司 地址 711500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 道办镇城社区前街178号 (72)发明人 徐荣娥 李洪平 邓小鹏 (51)Int.Cl. A61L 2/04(2006.01) A61L 2/26(2006.01) A61L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包括 机壳, 所述。

2、机壳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 斗, 所述空腔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 所述底架的 内侧安装有沥水板, 所述机壳的右侧底端安装有 出料斗, 所述抽吸泵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 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该高温灭菌设备, 通过接 料斗、 内筒和接液槽的配合, 加热管工作将产生 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 物料下 落至沥水板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 将接 液槽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抽 吸至内不锈钢板内, 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 杀菌效果较佳, 避免浪费水资源, 其实用效果较 为理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356281 U 2018.05.15 CN。

3、 207356281 U 1.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包括机壳(1), 所述机壳(1)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 (2), 所述机壳(1)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 安装有内筒(9), 所述内筒(9)的顶端设有接料斗(6), 所述接料斗(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 装有下料管(7), 所述内筒(9)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13), 所述下料管(7)贯穿空腔 (13), 所述空腔(13)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5), 所述加热管(15)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 (16), 所述内筒(9)的底端安装有底架(10), 所述底架(10)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17)。

4、, 所述 机壳(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20), 所述沥水板(17)贯穿出料斗(20), 所述机壳(1)的 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19), 所述机壳(1)的底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18), 所述机壳 (1)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8), 所述抽吸泵(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5) 和第二连接管(11), 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分别贯穿机壳(1)的顶端和底端 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 设有过滤筒(12), 所述过滤筒(12)通过螺纹套(24)与第二连接管(11)相连, 所述过滤筒 (12)。

5、的内侧安装有滤芯(26), 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外侧安装有网架(25), 所述网架 (25)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不锈钢板(16)的内壁 设有石墨烯导热筒(21), 所述石墨烯导热筒(21)的内侧设有陶瓷筒(23), 所述陶瓷筒(23) 与石墨烯导热筒(21)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不锈钢板(16)的内侧 设有三角板(14), 所述三角板(14)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28), 所述三角板(14)的内部设有 通孔(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6、的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料斗(2)和入液管(4) 与机壳(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56281 U 2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对于发酵生产的食品, 如苹果醋饮料, 其生产过程中当瓶盖酒发酵完成后, 料液需离心分离, 液体料液进入下一步生产, 固体料渣一般直接排放, 但分离后的固定渣中 含有发酵用的酵母菌, 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在现有的高温灭菌设备中, 例如申请号为 201320646429.9的实用新型专利, 包括罐体、 。

7、封盖、 提手、 水进入管、 料渣进入管和排放口, 封盖一半与罐体固定连接, 另一半可沿轴转动, 封盖固定在可转动的半边封盖上, 水进入管 和料渣进入管设在罐体顶端, 排放口设在罐体下端, 该专利虽然可对料渣进行杀菌, 但杀菌 效果较差, 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其实用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包括机壳, 所述机壳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 所述机壳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 所述 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筒, 所述内筒的。

8、顶端设有接料斗, 所述接料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 安装有下料管, 所述内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 所述下料管贯穿空腔, 所述空腔的内 壁安装有加热管, 所述加热管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 所述内筒的底端安装有底架, 所述 底架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 所述机壳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 所述沥水板贯穿出料斗, 所 述机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 所述机壳的底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 所述机壳的 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 所述抽吸泵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贯穿机壳的顶端和底端外壁。 0005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有过滤筒, 所述过滤筒通。

9、过螺纹套与第二连接 管相连, 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安装有滤芯,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外侧安装有网架, 所述网架 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 0006 优选的, 所述内不锈钢板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筒, 所述石墨烯导热筒的内侧设 有陶瓷筒, 所述陶瓷筒与石墨烯导热筒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 0007 优选的, 所述内不锈钢板的内侧设有三角板, 所述三角板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 所 述三角板的内部设有通孔。 0008 优选的, 所述入料斗和入液管与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高温灭菌设备, 通过接料斗、 内筒 和接液槽的配合, 物料通过入料斗底端的下料管落入。

10、空腔内, 加热管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 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 物料下落至沥水板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 料渣通 过出料都排出机壳, 水液通过沥水板下落至接液槽内, 抽吸泵工作将接液槽内的液体通过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356281 U 3 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抽吸至内不锈钢板内, 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 杀菌效果较佳, 避免浪费水资源, 其实用效果较为理想。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筒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板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1、 1、 机壳, 2、 入料斗, 3、 密封箍, 4、 入液管, 5、 第一连接管, 6、 接料斗, 7、 下料 管, 8、 抽吸泵, 9、 内筒, 10、 底架, 11、 第二连接管, 12、 过滤筒, 13、 空腔, 14、 三角板, 15、 加热 管, 16、 内不锈钢板, 17、 沥水板, 18、 排渣管, 19、 接液槽, 20、 出料斗, 21、 石墨烯导热筒, 22、 粘合胶层, 23、 陶瓷筒, 24、 螺纹套, 25、 网架, 26、 滤芯, 27、 金属网板, 28、 侧脚板, 29、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12、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灭菌设备, 包括机壳1, 机 壳1的顶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入料斗2, 机壳1的顶端右侧贯穿连接有入液管4, 入料斗2和入 液管4与机壳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箍3, 固定渣和水液分别通过入料斗2和入液管4注入机壳1 内部的接料斗6内进行混合, 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筒9, 内筒9的顶端设有接料。

13、斗6, 接 料斗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下料管7, 内筒9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13, 下料管7贯 穿空腔13, 内不锈钢板16的内侧设有三角板14, 三角板14的外侧安装有侧脚板28, 三角板14 的内部设有通孔29, 空腔13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管15, 加热管15为原有设备的加热装置, 加热 管15的内壁安装有内不锈钢板16, 内不锈钢板16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筒21, 石墨烯导热 筒21的内侧设有陶瓷筒23, 陶瓷筒23与石墨烯导热筒21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22, 通过石 墨烯导热筒21和陶瓷筒23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果, 物料通过入料斗2底端的下料管7落入空 腔13内, 加热管15工作将。

14、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物料进行加热杀菌, 内筒9的底端安装有 底架10, 底架10的内侧安装有沥水板17, 机壳1的右侧底端安装有出料斗20, 沥水板17贯穿 出料斗20, 物料下落至沥水板17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 料渣通过出料都20排出机 壳1, 水液通过沥水板17下落至接液槽19内, 机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接液槽19, 机壳1的底 端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排渣管18, 机壳1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抽吸泵8, 抽吸泵8的型号为 ZW6.3-20-1.1, 且连接有外接电源, 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 接通外接电源抽吸泵8开始工 作, 断掉外接电源抽吸泵8停止工作, 抽吸泵8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

15、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 接管11, 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分别贯穿机壳1的顶端和底端外壁, 接通抽吸泵8的外 接电源使其工作, 将接液槽19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抽吸至内不锈钢 板16内, 实现了水液的循环在利用, 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设有过滤筒12, 过滤筒12通过螺纹 套24与第二连接管11相连, 过滤筒12的内侧安装有滤芯26, 第二连接管11的内部外侧安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356281 U 4 有网架25, 网架25的内侧安装有金属网板27, 在液体进入第二连接管11内时, 通过金属网板 27和滤芯26的配合对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 提高了。

16、水的质量。 0017 固定渣和水液分别通过入料斗2和入液管4注入机壳1内部的接料斗6内进行混合, 物料通过入料斗2底端的下料管7落入空腔13内, 加热管15工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侧对 物料进行加热杀菌, 物料下落至沥水板17上对料渣和水液进行分离过滤, 料渣通过出料都 20排出机壳1, 水液通过沥水板17下落至接液槽19内, 接通抽吸泵8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 将 接液槽19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1抽吸至内不锈钢板16内, 实现了水液 的循环在利用。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同轴” 、“底部” 、“一端” 、“顶部” 、“中 部” 、“另一端”。

17、 、“上” 、“一侧” 、“顶部” 、“内” 、“前部” 、“中央” 、“两端”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第 三” 、“第四”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

18、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设置” 、“连接” 、“固 定” 、“旋接”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35628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356281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35628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