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46304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90202.9

申请日:

20160217

公开号:

CN105878321A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28,A61K36/752,A61K36/287,A61P35/00,A61P9/00,A61K35/586

主分类号:

A61K36/28,A61K36/752,A61K36/287,A61P35/00,A61P9/00,A61K35/586

申请人:

涂翔,钟森

发明人:

涂翔,钟森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宁夏街136号

优先权:

2015100854139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高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漏芦为原料药,配合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为原料药,用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该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书

1.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 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青皮或醋青皮1-10份;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青皮或醋青皮2-8份;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青皮或醋青皮5份。 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野菊花1-10份;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野菊花2-8份;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野菊花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鳖甲或醋鳖甲和漏芦为原料药,配伍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任意一种为原料药,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加入药学上常规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水煎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方法一: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混合即成散剂;或方法二: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装胶囊即成胶囊剂;或方法三: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压片即成片剂;或方法四: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过滤得煎煮液;或方法五: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过滤得煎煮液,干燥煎煮液;或方法六: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即成颗粒剂;或方法七: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装胶囊即成胶囊剂;或方法八: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压片即成片剂;或方法九: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制成水煎剂,或加常规辅料制成口服液、糖浆、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五所述所干燥煎煮液至含水量低于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从已有血管发芽生成新血管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相关。胚胎发育过程伴随着血管生成。但除了伤口愈合、女性经期及一些病理过程(如癌症)外,成人很少出现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对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转移乃至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血管生成是恶性实体肿瘤突破上皮基底膜后进一步生长所必须的。肿瘤中新形成的血管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特点,表现为管壁不完整,无平滑肌成分,仅由有孔的内皮细胞和片状的基膜构成。多数学者认为,新生血管的结构特点使恶性肿瘤组织发生远处转移成为可能。因此,恶性实体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定量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独立的预后标志。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性味咸、寒。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用法用量为9~24克。现代医学表明,鳖甲的炮制品有鳖甲和醋鳖甲两种。现代研究表明,鳖甲含骨胶原(collagen)、碳酸钙、磷酸钙、碘等。鳖甲浸出物含量以水浸出物为最多。背甲与腹甲均含钙、磷、钠、镁、钾、锌、铁、锰、钴、铜、砷等11种元素。药理作用如下:

1、强壮作用:鳖多糖0.5、1.0、2.0g/kg灌胃15-20天,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冷冻作用,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有抗疲劳作用。

2、免疫促进作用:鳖多糖0.5、1.0、2.0g/kg灌胃15-20天,能显著提高小鼠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促进溶血素抗体生成;并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3、抗肿瘤作用。鳖甲粉末口服280mg/kg对小鼠移植实质性癌MH134具有抑制作用,使肿瘤直径减小,肿瘤重量显著减轻。对腹水癌则没有显著作用。对接种人肠癌细胞的裸鼠每日按800mg/kg剂量口服鳖甲粉,治疗35d后与对照组比较,抑瘤率为92.15%,肿瘤坏死面积达67%,与5-氟尿嘧啶(5-Fu)组比较,其优点是不引起宿主白细胞数下降,表明鳖甲粉不仅对人肠癌有抑制作用,且副反应小,对骨髓的抑制远比5-Fu轻。

4、其它:以0.5%或1.0%鳖多糖Renger液浸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有增加收缩高度和画纹面积、延长持续收缩时间的作用。该品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可消失结块;并具有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可用于肝病所致的贫血。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用法用量5-9g。现代研究表明漏芦药理作用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蓝刺头碱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小剂量对动物表现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引起痉挛,以后出现全身抑制,对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苏醒作用,并能兴奋神经肌肉装置,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过程。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蓝刺头碱对麻醉猫可引起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增强,对离体蛙心可使心收缩张力上升,收缩幅度减弱,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收缩期,对离体兔耳表现血管扩张。

3、其他,蓝刺头碱可使猫离体肠管张力增加,对兔离体肠管则抑制。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味苦、辛,性温。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用法用量3~l0g。青皮的炮制品有青皮和醋青皮两种。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微寒,味苦、辛。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用法用量9-15g。现代研究表明,野菊花可治疗呼吸道炎症、宫颈炎、痈毒疖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虽然有报道称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具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并未发现其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和漏芦为原料药,配伍青皮或醋青皮为原料药,或配伍野菊花为原料药。

具体的,当鳖甲或醋鳖甲、漏芦两两混合时,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

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

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

具体的,当鳖甲或醋鳖甲、漏芦两两混合,并配伍青皮或醋青皮使用时,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青皮或醋青皮1-10份;

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青皮或醋青皮2-8份;

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青皮或醋青皮5份。

具体的,当鳖甲或醋鳖甲、漏芦两两混合,并配伍野菊花使用时,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漏芦1-10份、野菊花1-10份;

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2-8份、漏芦2-8份、野菊花2-8份;

最优选的,鳖甲或醋鳖甲5份、漏芦5份、野菊花5份。

本发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漏芦为主要原料药,配伍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中任意一种为原料药,按照药学常规方法,加入药学上常规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输入或腹腔注射等方式给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口服制剂为水煎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常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一: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混合即成散剂;或

方法二: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装胶囊即成胶囊剂;或

方法三: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压片即成片剂;或

方法四: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过滤得煎煮液;或

方法五: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过滤得煎煮液,干燥煎煮液;或

方法六: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即成颗粒剂;或

方法七: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装胶囊即成胶囊剂;或

方法八: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压片即成片剂;或

方法九: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制成水煎剂,或加常规辅料制成口服液、糖浆、合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五所述所干燥煎煮液至含水量低于5%。

具体的可以制成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可加入的常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综上,本发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安全无毒,为临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鳖甲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2鳖甲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3鳖甲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4青皮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5青皮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6青皮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7野菊花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8野菊花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9野菊花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0漏芦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11漏芦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2漏芦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3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14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5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6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ol(0.1%DMSO)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图17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ol(0.1%DMSO)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图18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ol(0.1%DMSO)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一、考察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试验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中药均购自四川回春堂医药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购自Sigma-Aldrich Co.(St.Louis,MO),PTK787(vatalanib)购自Selleckchem。采用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进行实验。斑马鱼按照标准环境饲养。

1.2试剂配制

称取中药450g,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将3次水煎液合并于800W电炉上浓缩至约400ml,过100目筛网(滤渣留样)后,均匀涂布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电热鼓 风干燥箱中,于60℃下间断干燥62小时后,继续于玻璃干燥器中室温干燥直至制成水分含量<5%(烘干法测定)的浸膏。

1.3实验过程

将受精后22小时的胚胎放入12孔板中(每孔30个胚胎),采用中药干预26小时。中药水提物溶解于0.1%二甲亚砜(DMSO)中,每孔加入中药水提物浓度为200μg/ml。阳性对照组为5μg/ml PTK787(瓦他拉尼vatalanib,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阴性对照组为0.1%DMSO。受精后48小时,三卡因麻醉幼鱼,使用Nikon SMZ 1500荧光显微镜分析拍照。节间血管形成是评价中医药效果的主要指标。同时也评价中医药的毒性。

1.4结果及结论

采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阳性对照-PTK787、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光镜图、荧光显微镜显示图、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分别见图1-18。

所有采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4种中药和PTK787干预的30条幼鱼均出现了血管生成的缺陷。光镜和荧光显微镜显示,与0.1%DMSO阴性对照比较,采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4种中药干预的幼鱼,形成了较少的完整的节间血管。高倍镜显示,只能够偶尔观察到背主动脉苗。5μg/ml PTK787阳性对照则能够完全抑制节间血管和背部纵向血管。中药没有导致斑马鱼死亡或者致畸。没有发现中药的神经毒性或者器官毒性。

二、考察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组合应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试验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中药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均购自四川回春堂医药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购自Sigma-Aldrich Co.(St.Louis,MO)。采用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进行实验。斑马鱼按照标准环境饲养。

1.2试剂配制

称取中药500g,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将3次水煎液合并于800W电炉上浓缩至约400ml,过100目筛网(滤渣留样)后,均匀涂布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60℃下间断干燥62小时后,继续于玻璃干燥器中室温干燥直至制成水分含量<5%(烘干法测定)的浸膏。

其中,中药为单味应用时,则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各称取500g;中药为两两组合应用时,则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各称取250g,然后根据配伍混合使用;中药为三者组合应用时,则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各称取167g,然后根据配伍混合使用;中药为四者组合应用时,则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各称取125g混合使用。

1.3实验过程

将受精后22小时的胚胎放入12孔板中(每孔30个胚胎),采用中药干预26小时。中药水提物溶解于0.1%二甲亚砜(DMSO)中,每孔加入中药水提物浓度为200μg/ml。受精后48小时,三卡因麻醉幼鱼,使用Nikon SMZ 1500荧光显微镜分析拍照。完整的节间血管数量和抑制率是评价中医药效果的主要指标。数出完整的节间血管(ISV)的数量,即:连接背主动脉(dorsalaorta,DA)到背纵向吻合静脉(dorsal longitudinal anastomotic vessel,DLAV)的节间血管的数量。数据结果以均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抑制率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抑制率(%)=(1–ISV中药组的数量/ISV阴性对照组的数量)×100。

1.4结果如下:

1.4.1两两组合结果见表1-6:

表1漏芦+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漏芦+野菊花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野菊花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有所提高。

表2漏芦+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漏芦+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青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表3野菊花+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青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表4鳖甲+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鳖甲+野菊花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野菊花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有所提高。

表5鳖甲+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表6鳖甲+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青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1.4.2三者组合结果见表7-10:

表7漏芦+野菊花+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漏芦+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漏芦、青皮、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漏芦+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漏芦+青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漏芦+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与野菊花+青皮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表8野菊花+鳖甲+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野菊花+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青皮、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野菊花+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青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野菊花+鳖甲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与野菊花+青皮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表9野菊花+鳖甲+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野菊花+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单独使用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野菊花+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与野菊花+鳖甲,野菊花+漏芦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表10鳖甲+青皮+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以上结果可知,鳖甲+青皮+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青皮、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鳖甲+青皮+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青皮+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鳖甲+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与鳖甲+青皮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1.4.3四者组合结果见表11:

表11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结果

以上结果可知:

1)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较单独使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2)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两两组合的组合物比较:与漏芦+青皮、漏芦+野菊花、鳖甲+野菊花、鳖甲+青皮、鳖甲+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与野菊花+青皮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3)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两两组合的组合物比较:与野菊花+鳖甲+漏芦,鳖甲+青皮+漏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与野菊花+鳖甲+青皮,漏芦+野菊花+青皮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综上,本发明采用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既可以单方入药,也可以配伍入药,而且配伍使用时也未出现配伍禁忌,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方面显著,为临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90202.9 (22)申请日 2016.02.17 201510085413.9 2015.02.17 CN A61K 36/28(2006.01) A61K 36/752(2006.01) A61K 36/287(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K 35/586(2015.01) (71)申请人 涂翔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宁夏街 136 号 申请人 钟森 (72)发明人 涂翔 钟森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普通 。

2、合伙 ) 51124 代理人 高芸 (54) 发明名称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 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 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 漏芦为原料药, 配 合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为原料药, 用于抑制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该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抑制肿 瘤生长, 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 的选择。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1页 CN 105878321 A 201。

3、6.08.24 CN 105878321 A 1.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青皮或醋青皮1-10份;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青皮或醋青皮2-8份;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青皮或醋青皮5份。 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

4、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野菊花1-10份;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野菊花2-8份;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野菊花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它是以鳖甲或醋鳖甲和漏芦为原料药, 配伍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任意一种为原料药, 按 照药学常规方法, 加入药学上常规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 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肿瘤新。

5、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服 制剂为水煎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合剂或糖浆剂。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一: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混合即成散剂; 或 方法二: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装胶囊即成胶囊剂; 或 方法三: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压片即成片剂; 或 方法四: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过滤得煎煮液; 或 方法五: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过滤得煎煮液, 干燥煎煮液; 或 方法六: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 即成颗粒。

6、剂; 或 方法七: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 装胶囊即成胶囊剂; 或 方法八: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 压片即成片剂; 或 方法九: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制成水煎剂, 或加常规辅料制成口服液、 糖浆、 合 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方法五所述所干燥煎煮液至含水量低于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78321 A 2 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

7、物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从已有血管发芽生成新血管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血管 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相关。 胚胎发育过程伴随着血管生成。 但除了伤口愈合、 女性经期及一 些病理过程(如癌症)外, 成人很少出现血管生成。 0003 血管生成对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 转移乃至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血管生 成是恶性实体肿瘤突破上皮基底膜后进一步生长所必须的。 肿瘤中新形成的血管具有其自 身独特的结构特点, 表现为管壁不完整, 无平滑肌成分, 仅由有孔的内皮细胞和片状的基膜 构成。 多数学者认为, 新生血管的结构特点使恶性肿瘤组织发生远处转移成为可能。。

8、 因此, 恶性实体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定量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独立的预后标志。 0004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 性味咸、 寒。 滋阴潜阳, 软 坚散结, 退热除蒸。 用于阴虚发热, 劳热骨蒸, 虚风内动, 经闭, 癓瘕, 久疟疟母。 用法用量为9 24克。 现代医学表明, 鳖甲的炮制品有鳖甲和醋鳖甲两种。 现代研究表明, 鳖甲含骨胶原 (collagen)、 碳酸钙、 磷酸钙、 碘等。 鳖甲浸出物含量以水浸出物为最多。 背甲与腹甲均含 钙、 磷、 钠、 镁、 钾、 锌、 铁、 锰、 钴、 铜、 砷等11种元素。 药理作用如下: 0005 1、 强。

9、壮作用: 鳖多糖0.5、 1.0、 2.0g/kg灌胃15-20天, 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和抗冷冻作用, 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有抗疲劳作用。 0006 2、 免疫促进作用: 鳖多糖0.5、 1.0、 2.0g/kg灌胃15-20天, 能显著提高小鼠空斑形 成细胞的溶血能力, 促进溶血素抗体生成; 并增强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0007 3、 抗肿瘤作用。 鳖甲粉末口服280mg/kg对小鼠移植实质性癌MH134具有抑制作用, 使肿瘤直径减小, 肿瘤重量显著减轻。 对腹水癌则没有显著作用。 对接种人肠癌细胞的裸鼠 每日按800mg/kg剂量口服鳖甲粉, 治疗35d后与对照组比较, 抑瘤率为。

10、92.15, 肿瘤坏死面 积达67, 与5-氟尿嘧啶(5-Fu)组比较,其优点是不引起宿主白细胞数下降, 表明鳖甲粉不 仅对人肠癌有抑制作用, 且副反应小, 对骨髓的抑制远比5-Fu轻。 0008 4、 其它: 以0.5或1.0鳖多糖Renger液浸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有增加 收缩高度和画纹面积、 延长持续收缩时间的作用。 该品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 可消失结 块; 并具有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 可用于肝病所致的贫血。 0009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 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解毒, 消痈, 下乳, 舒筋通 脉。 用于乳痈肿痛, 痈疽发背, 瘰疬疮毒, 乳汁不通, 湿痹拘挛。 用法。

11、用量5-9g。 现代研究表明 漏芦药理作用如下: 0010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蓝刺头碱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 小剂量对动物表现兴 奋作用, 大剂量则引起痉挛, 以后出现全身抑制, 对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苏醒作用, 并 能兴奋神经肌肉装置, 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过程。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5878321 A 3 0011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蓝刺头碱对麻醉猫可引起血压下降, 心收缩力增强, 对离 体蛙心可使心收缩张力上升, 收缩幅度减弱, 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收缩期, 对离体兔耳表现 血管扩张。 0012 3、 其他, 蓝刺头碱可使猫离体肠管张力增加, 对兔离体。

12、肠管则抑制。 0013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 成熟果实的果皮。 味苦、 辛, 性温。 有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的功效。 用于胸胁胀痛, 疝气疼痛, 乳癖, 乳痈, 食积气滞, 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3l0g。 青皮的炮制品有青皮和醋青皮两种。 0014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微寒, 味苦、 辛。 功效清热解毒, 疏风平 肝。 用于疔疮痈肿, 目赤肿痛, 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9-15g。 现代研究表明, 野菊花可治疗呼吸 道炎症、 宫颈炎、 痈毒疖肿、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等。 0015 虽然有报道称鳖甲、 漏。

13、芦、 青皮、 野菊花具有抗肿瘤作用, 但是并未发现其具有抑 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 物。 0017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和漏芦为原料药, 配伍青皮或醋青皮为原料 药, 或配伍野菊花为原料药。 0018 具体的, 当鳖甲或醋鳖甲、 漏芦两两混合时, 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0019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0020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0021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0022 具体的, 当鳖甲或醋鳖甲、 漏芦两两混合, 并。

14、配伍青皮或醋青皮使用时, 原料药重 量配比如下: 0023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青皮或醋青皮1-10份; 0024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青皮或醋青皮2-8份; 0025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青皮或醋青皮5份。 0026 具体的, 当鳖甲或醋鳖甲、 漏芦两两混合, 并配伍野菊花使用时, 原料药重量配比 如下: 0027 鳖甲或醋鳖甲1-10份、 漏芦1-10份、 野菊花1-10份; 0028 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2-8份、 漏芦2-8份、 野菊花2-8份; 0029 最优选的, 鳖甲或醋鳖甲5份、 漏芦5份、 野菊花。

15、5份。 0030 本发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是以鳖甲或醋鳖甲、 漏芦为主要原料 药, 配伍青皮或醋青皮或野菊花中任意一种为原料药, 按照药学常规方法, 加入药学上常规 辅料制备而成的药剂。 0031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 通过口服、 肌肉注射、 静脉 输入或腹腔注射等方式给药。 0032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口服制剂为水煎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合 剂或糖浆剂。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5878321 A 4 0033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常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 合剂、 。

16、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润滑剂等。 0034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 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5 方法一: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混合即成散剂; 或 0036 方法二: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装胶囊即成胶囊剂; 或 0037 方法三: 将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 压片即成片剂; 或 0038 方法四: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过滤得煎煮液; 或 0039 方法五: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过滤得煎煮液, 干燥煎煮液; 或 0040 方法六: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

17、液制成颗粒, 即成颗粒剂; 或 0041 方法七: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 装胶囊即成胶囊剂; 或 0042 方法八: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浓缩提取液制成颗粒, 压片即成片剂; 或 0043 方法九: 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后, 制成水煎剂, 或加常规辅料制成口服液、 糖 浆、 合剂。 0044 上述技术方案中, 方法五所述所干燥煎煮液至含水量低于5。 0045 具体的可以制成口服制剂或者注射剂, 可加入的常规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 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润滑剂 等。 0046 综上。

18、, 本发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 安全无毒, 为临床抑 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47 图1鳖甲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0048 图2鳖甲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49 图3鳖甲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0 图4青皮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0051 图5青皮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2 图6青皮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3 图7野菊花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0054 图8野菊花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5 图9野菊花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6 图10漏芦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0057。

19、 图11漏芦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8 图12漏芦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59 图13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0060 图14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61 图15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62 图16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ol(0.1DMSO)干预的幼鱼光镜图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5878321 A 5 0063 图17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ol(0.1DMSO)干预的幼鱼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0064 图18阴性对照-Vehicle Contr。

20、ol(0.1DMSO)干预的幼鱼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 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所述试剂和材料, 如 无特殊说明, 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66 一、 考察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试验如下: 0067 1.材料与方法 0068 1.1材料 0069 中药均购自四川回春堂医药有限公司。 所有试剂均购自Sigma-Aldrich Co. (St.Louis,MO), PTK787(vatalanib)购自Selleckchem。 采用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进行 实验。 斑马鱼按照标准环境饲养。。

21、 0070 1.2试剂配制 0071 称取中药450g, 8倍量水煎煮3次, 每次1小时, 将3次水煎液合并于800W电炉上浓缩 至约400ml, 过100目筛网(滤渣留样)后, 均匀涂布于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置于电热鼓风干燥 箱中, 于60下间断干燥62小时后, 继续于玻璃干燥器中室温干燥直至制成水分含量5 (烘干法测定)的浸膏。 0072 1.3实验过程 0073 将受精后22小时的胚胎放入12孔板中(每孔30个胚胎), 采用中药干预26小时。 中 药水提物溶解于0.1二甲亚砜(DMSO)中, 每孔加入中药水提物浓度为200 g/ml。 阳性对照 组为5 g/ml PTK787(瓦他拉尼v。

22、atalanib,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阴性对照 组为0.1DMSO。 受精后48小时, 三卡因麻醉幼鱼, 使用Nikon SMZ 1500荧光显微镜分析拍 照。 节间血管形成是评价中医药效果的主要指标。 同时也评价中医药的毒性。 0074 1.4结果及结论 0075 采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 阳性对照-PTK787、 阳性对照-PTK787干预的幼鱼光 镜图、 荧光显微镜显示图、 背主动脉荧光显微镜显示图分别见图1-18。 0076 所有采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4种中药和PTK787干预的30条幼鱼均出现了血 管生成的缺陷。 光镜和荧光显微镜显示, 与0.。

23、1DMSO阴性对照比较, 采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4种中药干预的幼鱼, 形成了较少的完整的节间血管。 高倍镜显示, 只能够偶尔观察 到背主动脉苗。 5 g/ml PTK787阳性对照则能够完全抑制节间血管和背部纵向血管。 中药没 有导致斑马鱼死亡或者致畸。 没有发现中药的神经毒性或者器官毒性。 0077 二、 考察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组合应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试验如下: 0078 1.材料与方法 0079 1.1材料 0080 中药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均购自四川回春堂医药有限公司。 所有试剂均购自 Sigma-Aldrich Co. (St.Louis,MO。

24、)。 采用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进行实验。 斑马鱼按照 标准环境饲养。 0081 1.2试剂配制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5878321 A 6 0082 称取中药500g, 8倍量水煎煮3次, 每次1小时, 将3次水煎液合并于800W电炉上浓缩 至约400ml, 过100目筛网(滤渣留样)后, 均匀涂布于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置于电热鼓风干燥 箱中, 于60下间断干燥62小时后, 继续于玻璃干燥器中室温干燥直至制成水分含量5 (烘干法测定)的浸膏。 0083 其中, 中药为单味应用时, 则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各称取500g; 中药为两两组 合应用时, 则鳖甲、。

25、 漏芦、 青皮、 野菊花各称取250g, 然后根据配伍混合使用; 中药为三者组 合应用时, 则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各称取167g, 然后根据配伍混合使用; 中药为四者组 合应用时, 则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各称取125g混合使用。 0084 1.3实验过程 0085 将受精后22小时的胚胎放入12孔板中(每孔30个胚胎), 采用中药干预26小时。 中 药水提物溶解于0.1二甲亚砜(DMSO)中, 每孔加入中药水提物浓度为200 g/ml。 受精后48 小时, 三卡因麻醉幼鱼, 使用Nikon SMZ 1500荧光显微镜分析拍照。 完整的节间血管数量和 抑制率是评价中医药效果的。

26、主要指标。 数出完整的节间血管(ISV)的数量, 即: 连接背主动 脉(dorsal aorta,DA)到背纵向吻合静脉(dorsal longitudinal anastomotic vessel, DLAV)的节间血管的数量。 数据结果以均数(最小值, 最大值)表示。 抑制率根据以下公式进 行计算: 抑制率()(1ISV中 药 组 的 数 量/ISV阴 性 对 照 组 的 数 量)100。 0086 1.4结果如下: 0087 1.4.1两两组合结果见表1-6: 0088 表1漏芦+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089 0090 以上结果可知, 漏芦+野菊花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漏芦比。

27、较, 有统计学意义 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野菊花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有所提 高。 0091 表2漏芦+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092 0093 以上结果可知, 漏芦+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 极显著差异(P0.01); 与青皮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0094 表3野菊花+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5878321 A 7 0095 0096 以上结果可知, 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野菊花比较, 有统计学意 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青皮。

28、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0097 表4鳖甲+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098 0099 以上结果可知, 鳖甲+野菊花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野菊花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有所提 高。 0100 表5鳖甲+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101 0102 以上结果可知, 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 极显著差异(P0.01); 与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0103 表6鳖甲+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104 0105 。

29、以上结果可知, 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 极显著差异(P0.01); 与青皮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01)。 0106 1.4.2三者组合结果见表7-10: 0107 表7漏芦+野菊花+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5878321 A 8 0108 0109 以上结果可知, 漏芦+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漏芦、 青 皮、 野菊花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漏芦+野菊花+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 管的效果与漏芦+青皮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漏芦。

30、+野菊花比较, 有 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 与野菊花+青皮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 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0110 表8野菊花+鳖甲+青皮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111 0112 以上结果可知, 野菊花+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 青 皮、 野菊花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野菊花+鳖甲+青皮组合抑制新生血 管的效果与鳖甲+青皮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野菊花+鳖甲比较, 有 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 与野菊花+青皮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 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011。

31、3 表9野菊花+鳖甲+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0114 0115 以上结果可知, 野菊花+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 漏 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单独使用野菊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显 著差异(P0.05)。 野菊花+鳖甲+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 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 与野菊花+鳖甲, 野菊花+漏芦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0116 表10鳖甲+青皮+漏芦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比较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5878321 A 9 0117 0118 以上结果。

32、可知, 鳖甲+青皮+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单独使用鳖甲、 青皮、 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鳖甲+青皮+漏芦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 果与青皮+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鳖甲+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 义的显著差异(P0.05); 与鳖甲+青皮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略 有提高。 0119 1.4.3四者组合结果见表11: 0120 表11鳖甲+漏芦+青皮+野菊花抑制新生血管的定量结果 0121 0122 以上结果可知: 0123 1)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较单独使用鳖甲、 漏芦、 青 皮。

33、、 野菊花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0124 2)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 两两组合的组合物比较: 与漏芦+青皮、 漏芦+野菊花、 鳖甲+野菊花、 鳖甲+青皮、 鳖甲+漏芦 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极显著差异(P0.01); 与野菊花+青皮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 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0125 3)漏芦+野菊花+青皮+鳖甲组合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与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 两两组合的组合物比较: 与野菊花+鳖甲+漏芦, 鳖甲+青皮+漏芦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 差异(P0.05); 与野菊花+鳖甲。

34、+青皮, 漏芦+野菊花+青皮比较, 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抑制率仍然略有提高。 0126 综上, 本发明采用鳖甲、 漏芦、 青皮、 野菊花既可以单方入药, 也可以配伍入药, 而 且配伍使用时也未出现配伍禁忌, 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方面显著, 为临床抑制肿 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5878321 A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1 页 11 CN 105878321 A 11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11 页 12 CN 105878321 A 12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1。

35、1 页 13 CN 105878321 A 13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11 页 14 CN 105878321 A 14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11 页 15 CN 105878321 A 15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6/11 页 16 CN 105878321 A 16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7/11 页 17 CN 105878321 A 17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8/11 页 18 CN 105878321 A 18 图15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 9/11 页 19 CN 105878321 A 19 图17 说 明 书 附 图 10/11 页 20 CN 105878321 A 20 图18 说 明 书 附 图 11/11 页 21 CN 105878321 A 2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