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及其制备
和应用。
背景技术
替米考星是由泰乐菌素的一种水解产物半合成的畜禽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原料药在水中不溶解,对所有革兰氏阳新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
霉形体、支原体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病原体对其耐药性较
低,,该药先后在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法国、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等
国家被批准用于临床,主要治疗山羊、奶牛、猪、鸡等动物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
吸系统疾病,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菌活性。
替米考星采用内服和皮下注射的方式,但吸收不完全,肺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我国批准的该药用于畜禽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内服给药,但替米考星味极苦,给
药过程会造成畜禽的厌食、呕吐、恶心等不良症状,造成给药失败。
另外,添加了抗菌药的饲料由于有苦味,影响动物采食。目前,国内外很多
技术都有效掩盖了某些药物的苦味,包括添加矫味剂和麻痹剂、包衣、结合吸附
和包合、改变药物结构等。从掩盖机制上分为两大类:改变味蕾对苦味的敏感度
掩味和降低与味蕾接触的药量或药物浓度掩味。包衣法是最直接的掩味方法,包
衣为药物颗粒提供了一层物理屏障,从而减少药物与味蕾之间的接触包衣不仅可
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还可以起到防潮、避光、提高稳定性及控制药物释放速
率等作用。该方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制剂中应用和普遍。包衣材料主要有HPMC、
丙烯酸树脂、增塑剂等。此外,活性炭、二氧化硅等具有多孔的物质作载体,药
物进入载体空隙,降低唾液中的药物浓度,起到一定掩味作用。
国内多采用包被技术对药物进行掩味处理时,包合颗粒一般采用药物与一种
或几种高分子材料相结合的制备方法,而外包衣则多采用树脂类高分子有机材料
进行包被。
一般而言,药物在载体粒子上的负载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在载体粒子制
备的过程中加载,另一种是通过吸附加载在已制备的载体粒子上。两种负载方法
均可减少药物使用量,有利于控制释放并降低副作用。然而,第一种方法常使用
相分离、喷雾干燥、双重乳液技术等技术手段,伴随的许多问题,如有毒溶剂的
使用,高温、强酸碱等,可引起药物的分解。第二种负载方法,是将药物负载与
载体粒子的制备分两步进行,故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第二种负载方法所制得的
药剂中药物负载量较低,而且目前上述两种负载方法所用的原料均较多,制备过
程也较为复杂。
近几年,纳米空心SiO2颗粒作为一种新型控释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
粒径小、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化学纯度高,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一种粉体
材料,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纳米空心SiO2颗粒特殊的形貌结构,使其具备低毒
安全、长效缓释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药物的缓释和控释、生物活性分子的保护等
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例如,宋美荣等人(硅溶胶对硫酸庆大霉素的吸附和缓释[J],河南科学,2008,
26(9):1036-1038)用硅溶胶负载硫酸庆大霉素制备出具有缓释功能的载药颗粒。
主要步骤为:用蒸馏水配制25g/L庆大霉素溶液,取10mL置于100mL烧杯中,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5ml硅溶胶,室温条件下密闭保持1d,然后将下层沉淀物和上
清液分离,沉淀物经低温干燥后研磨即可。制备出的载药颗粒最大吸附率为
89.6%,载药量为59.9%并具有缓释性能,在48h内释放了79.6%。但是,该制备
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较多,且负载的硫酸庆大霉素为可溶性,对不溶性的药物很难
实现负载,并且该方法对不溶性药物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掩味效果。
如前我国批准的替米考星药用于畜禽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内服给药,但替米
考星味极苦,给药过程会造成畜禽的厌食、呕吐、恶心等不良症状,造成给药失
败。因此也有研究人员尝试对替米考星进行包被掩味处理,例如:
中国专利CN103622919A制备出肠溶性的磷酸替米考星,内核颗粒由药物、
表面活性剂、粘合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组成,外包衣由
Ⅰ号丙烯酸树脂乳胶液、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等组成。该肠溶性磷酸替米考星
内核颗粒以可溶性的磷酸替米考星为原料,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102068412A制备出替米考星肠溶靶向颗粒,内核颗粒由替米考
星、淀粉、水组成。包衣液制备复杂:首先将树脂和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和蓖麻油按照0.1-100:1比例组成)制成混合溶液。其次向其中加入氨水,添加
时不断搅拌。再次,向溶液中加入TW-80和甜蜜素。最后再次加入氨水直至树脂
全部溶解后即制成包被液。
上述两种方法内核颗粒的制备使用原料均较多,包衣液的制备原料多且制备
过程复杂。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开发能够负载不溶性替米考星药物,且药物负载
量大,制备工艺简单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替米考星药物
包合物,该药物包合物由含有替米考星的内核颗粒和外包衣构成,该药物包合物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负载药物,降低了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同时采用包合技术
将载药颗粒进行包被,在达到双重掩味效果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缓释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难溶的
药物替米考星负载至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通过在内核颗粒
制备过程中调整替米考星和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量,制备出占药物总重量
80%-90%的载有替米考星的内核颗粒;然后再采用树脂、滑石粉、酒精、表面活
性剂等制成的包衣液进行包被,制得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采用该方法制备替米
考星药物包合物所需原料较少,制备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包括含有纳米二
氧化硅颗粒负载的替米考星的内核颗粒和外包衣,其中,所述内核颗粒占替米考
星药物包合物总质量的80%-90%;外包衣占替米考星包合物总质量的10%-20%。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内核颗粒中,替米考星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的负载量
为10重量%-60重量%。优选替米考星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的负载量为20重
量%-40重量%。
很明显,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比表面积越大,载药量就越大。据本发明的发明
人研究发现,一方面,本发明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载药量可达60重量%。另一
方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载药量的增大,替米考星的突释现象
会更加明显,即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所载的外层替米考星药物会较快的释放,
而内层替米考星药物释放缓慢。当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载药量超过40重量%后,
突释现象变化不大。临床中,若载药量偏大,相应的动物用量会偏小,不便于动
物给药;载药量偏小,药物在动物体内又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综合考虑药物缓释和临床用药情况,选择替米考星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的载药
量为20重量%-40重量%较为合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核颗粒的粒径为20-50nm。优选所述内核
颗粒的粒径为20-30nm。
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替米考星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上的载药量为
20重量%-40重量%时,内核颗粒的直径约为20-30nm,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粒
径相近,该粒径范围使载药颗粒更易被吸收,代谢后由粪便或尿液排出,未被吸
收的颗粒,可以粘附在肠道粘膜表面,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
间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核颗粒至少由占内核颗粒总重为
20%-49.9%的替米考星、占内核颗粒总重为50%-79%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以及
占内核颗粒总重为0.1%-1%的表面活性剂组成。
本发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和司盘-80中的
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包衣至少由78重量%-90重量%的乙醇、3
重量%-8重量%的树脂以及7重量%-14重量%的滑石粉为原料制成。
本发明中,所述乙醇选自70%、95%以及无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
包括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丙烯酸乙酯等其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包合物的
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制备内核颗粒:将替米考星用乙醇溶解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纳米
二氧化硅,并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形成混悬溶液,固液分离并将沉淀物干燥后
研磨过筛;
步骤B,制备包衣液:在25-30℃条件下,将树脂溶于乙醇中,加入滑石粉,
搅拌均匀;
步骤C,包被:用包衣液对内核颗粒进行包被处理,干燥后制得替米考星药
物包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步骤A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以纳米二氧化
硅溶胶的形式逐滴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溶胶浓度为10%-30%(重量/体积);优
选纳米二氧化硅溶胶浓度为10%-20%(重量/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25-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固液分离包括但不限于离心分离处
理、过滤分离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在包衣机中对内核颗粒进行包被处
理,所述包衣机为流化床包衣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D,制粒:将包被
好的药物颗粒研磨过筛,制得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占内核颗粒总重为20%-49.9%
的替米考星用乙醇完全溶解后,磁力搅拌状态下逐滴加入二氧化硅溶胶(溶胶中
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占内核颗粒重量的50%-79%),然后迅速加入吐温-80,
恒温持续搅拌2h后形成乳白色混悬溶液,高速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沉淀物干燥
后研磨过80目筛或100目筛,即制成内核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用一定量的树脂在搅拌状态下混溶
于乙醇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滑石粉,用保鲜膜封口,持续搅拌30min,混合均
匀,即制成包衣液。该包衣液以丙烯酸树脂Ⅱ号为主成分,制备包衣液的过程简
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将内核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中,
流化床风机频率20-30Hz,蠕动泵转速200-400r/min,物料温度25℃,出风温度
25℃,进风温度30℃,雾化压力0.1MPa。包衣结束后干燥4h。在包衣完成后,
酒精通过烘干后蒸发,在不改变包被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包衣所含成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将包被好的药物颗粒研磨过80目
筛或100目筛,即得所需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包合物在制
备用于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对本发明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进行了体外缓释试
验和临床适口性试验,具体方法如下:
(1)体外缓释试验:
精确称取由实施例制备的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0.4g,替米考星原粉
0.12g,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0.5g(研磨成粉状)。分别置于筒状透析袋中,每个
透析袋中加20ml磷酸盐缓冲液,用透析夹子夹住两端,悬浮于加有250ml磷酸
盐缓冲液的三孔烧瓶中,密封后置于恒温水浴槽中,恒温水浴震荡,转速100r/min,
温度(37±0.5)℃,每隔4h取溶液5ml,0.45μm滤过,同时补加溶出介质5ml,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87nm处测替米考星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率。
(2)临床适口性试验:
选择体重相近的20头猪,分为4组,每组5头,其中的三组用药,一组不
用药,同时饲喂、每天两次、每次每头0.8kg饲料。结果发现用载药颗粒拌料后
猪的采食情况与未用药的一组采食情况相同,而采用30%替米考星原粉拌料后,
猪只采食不良,所用时间较长且有剩料。说明载药颗粒具有很好的掩味效果。
本发明将药物包合与载药粒子的制备分两步进行,首先将难溶的药物替米考
星负载至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通过在内核颗粒制备过程中
调整替米考星和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量,制备出占药物总重量80%-90%的载有替
米考星的内核颗粒;然后再采用树脂、滑石粉、酒精、表面活性剂等制成的包衣
液进行包被,制得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该药物包合物在用纳米二氧化硅负载药
物后,降低了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同时采用包合技术将载药颗粒进行包被,在达
到双重掩味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缓释的作用。此外,本发明制备包衣液的过程
简单,且在包衣完成后,酒精通过烘干后蒸发,在不改变包被质量的同时减少包
衣所含成分。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减少了原料使用,制备过
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所制得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在达到掩味目的同时,也
具备了一定的缓释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2中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替米考星原粉和替米考星肠溶
微丸剂的释放率与时间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这
些实施例仅起到说明性作用,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提
及的具体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实验方法进行。
实施例
试验材料和仪器
替米考星原料:含量83.88%,批号201301008;山东久隆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二氧化硅溶胶:郑州经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碱性。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含量20%,批号:W130711湖北龙翔制药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型号:AB204-N,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高速离心机:型号:centrifuge5810R,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
恒温干燥箱:DZF-6050,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Ⅱ号丙烯酸树脂:批号20130809,连云港鼎盛医药材料有限公司。
流化床包衣机:WBF-1,重庆英格造粒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的制备
1负载有替米考星的内核颗粒的制备
(1)称取10g的替米考星原粉放进1000ml烧杯中,加入200ml的95%乙醇
溶液,搅拌至替米考星完全溶解,将装有混合溶液的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
25℃、600r/min不断搅拌,缓慢加入200ml的二氧化硅溶胶,溶液变浑浊。
(2)持续搅拌2h后,将混合溶液分装成在15ml离心管内,每管装10ml溶
液,25℃、8000r/min离心20min。把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
(3)将沉淀物置于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h后,将所有离心管中的沉淀
物取出混在一起,研磨过100目筛。
2包衣液的制备
称取4gⅡ号丙烯酸树脂,置于100ml烧杯中,加90ml无水乙醇,室温下以
100r/min速度进行磁力搅拌至其溶解,在加入6g滑石粉,将烧杯用保鲜膜封好口
后磁力搅拌30min,混合均匀。
3包被
将载药颗粒置于流化床包衣机中,流化床风机频率20-30Hz,蠕动泵转速
200-400r/min,物料温度25℃,出风温度25℃,进风温度30℃,雾化压力0.1MPa。
包衣结束后干燥4h,制得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
4制粒
包被好的药物颗粒研磨过80目筛,即得无味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其
中替米考星占颗粒总重的25%。
按上述操作方法,将二氧化硅溶胶的加入量调整为300ml、103ml,即可制备
出载药量占颗粒总重为20%、33%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
实施例2: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的释放性能试验
1缓冲液的制备
(1)称取磷酸钠32.8g,加入少量纯化水搅拌使磷酸钠充分溶解,加纯化水
稀释至1000ml,震荡摇匀后,得到浓度为0.2mol/l的磷酸钠溶液。
(2)用量筒量取250ml上述配制的磷酸钠溶液,与750ml浓度为0.1mol/l
的盐酸溶液均匀混合,用2mol/l的盐酸调节pH值到6.86,最终得到pH值为6.86
的磷酸盐缓冲液。
2缓释率测定
精确称取由实施例1制备的载药量为25%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0.4g、
替米考星原粉0.12g以及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0.5g(研磨成粉状)。分别置于筒状透
析袋中,每个透析袋中加20ml上述磷酸盐缓冲液,用透析夹子夹住两端,悬浮
于加有250ml上述磷酸盐缓冲液的三孔烧瓶中,密封后置于恒温水浴槽中,恒温
水浴震荡,转速100r/min,温度(37±0.5)℃,每隔4h取溶液5ml,0.45μm滤
过,同时补加溶出介质5ml,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87nm处测替米考星的含量,计
算累积释放率。
图1为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替米考星原粉和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的释
放率与时间关系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替米考星原粉在24h以后释放率已超过
95%,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4h内释放率为21.8%,24h内累计释放率69.5%,68h
内累计释放率已达到98.1%。而实施例1中制备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4h时
释放率为20.2%,24h内累计释放率为45.1%,68h内累计释放率为71.3%,随着
时间延长,其释放量和释放率不断缓慢增加。
与替米考星原粉相比,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缓释性能明显。替米考星肠
溶微丸的内核颗粒(素颗粒)是由可溶性的磷酸替米考星为药物原料,添加微晶
纤维素、淀粉、羧丙基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辅料,共同制备成软材,
烘干后筛分得到的。而本发明中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的内核颗粒的药物原料
为难溶性的替米考星,其以二氧化硅溶胶为载体,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离心烘干
得到内核颗粒,这样既减少所用原料,又降低了成本,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可
控性强。同时缓释性能明显,释放平稳。
实施例3: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的适口性试验
1试验药物和饲料
由实施例1制备的载药量25%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
替米考星普通预混剂,含量20%,批号:20130502,河南和牧动物制药有限
公司。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含量20%,批号:W130711湖北龙翔制药有限公司。
猪场常用饲料,禾丰饲料。
2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猪由该养殖场自繁自养。选择20头体重在20-30kg范围的猪,分成4组,
每组5头,第一组为试验组,第2组为20%替米考星普通预混剂对照组,第3组
为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剂,第4组为正常给料组。
3试验方法
(1)按规定拌料量1000kg/400g,经折算后,分别称取25%载药量的替米
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20%替米考星普通预混剂80g、100g,替米考星肠溶微丸
剂100g,各拌100斤料。
(2)各组猪群每天给料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0.4kg/头。给料时间和
给料量均保持一致。如表1所示。连续给药3d,记录采食情况。
表1试验分组给药情况
![]()
![]()
试验结果表明,第1、3组采食情况与未用药组的采食情况相同,均抢食且
在1h内未剩料。而第2组猪只在采食几口后便开始拱料,采食缓慢,1h内剩余
较多饲料。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替米考星药物包合物制剂对
猪采食适口性无影响,且在68h释放率在71%左右,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