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 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 及心电图的改变。美国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45万人再梗塞。我国根据70年代和 80年代资料,心肌梗死年发病率为0.2‰~0.6‰,并有逐年增高之势[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7月第十版:1237]。影响AMI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再梗塞、 猝死、左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贾金柱李晓俊,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青 海医药杂志,1985,113(5):59][0004]预防再次发作心肌梗塞至关重要。这种预防称为二 次预防,是相对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次预防而言的。再发性心肌梗塞可在 原心肌梗塞的周围区域,亦可因另外的冠状动脉分支发生闭塞,在其他区域再产生梗塞灶。 再发心肌梗塞着的病情,要较首发者更为危重,预后更差。
急性心肌梗塞(AMI)可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其发生率约60%~ 100%,是AMI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陈树兰,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师进 修杂志,1998,21(2):60~63],这种心律失常常为恶性心律失常,这里所述恶性心律失 常指潜在恶性和恶性心律失常,包括:Lown分级3级以上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持续 性室速或室颤;恶性心律失常也是急性心梗后左心衰竭乃至猝死的主要原因[王孝惠,33例 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病例分析及原因探讨,北京医学,1982,4(4):207~209]。
改善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包括:1、β受体阻滞剂;2、钙拮抗剂;3、 抗血小板药物;4、抗凝血剂5、高脂血症治疗药物;6、ACE抑制剂;7、戒烟[侍作胜,心 肌梗塞再梗塞的预防,日本医学介绍,1995,16(2):67~68]。倍他乐克为常用的一种β受 体阻滞剂。心肌梗塞预后的改善,势必提高心梗后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治疗效果和有效率欠 佳。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 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 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 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之现状,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药物制剂及其应 用,且无毒副作用,效果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发明人根据中药配伍经验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药物制剂,处方中含 有的中药成分为:牛蒡子、连翘、金银花、莲子心、代代花枳壳、延胡索、蒲公英、夜交藤、 葛根、蛤蚧、旱莲花、石菖蒲、熟三七、茯苓、牡丹皮、冰片。
进一步,发明人根据中药配伍经验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药物制剂及其 应用,处方的各原料用量在本发明的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所述的配方以及重量份 为:牛蒡子10-25份、连翘10-25份、金银花15-25份、莲子心5-11份、代代花枳壳8-14份、延 胡索6-10份、蒲公英10-25份、夜交藤5-12份、葛根8-17份、蛤蚧7-15份、旱莲花3-8份、石菖 蒲6-14份、熟三七8-16份、茯苓10-22份、牡丹皮6-13份、冰片8-14份。
对上述的重量份的配方进行优选,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的配方为:牛蒡子18份、 连翘13份、金银花20份、莲子心8份、代代花枳壳11份、延胡索8份、蒲公英18份、夜交藤8.5 份、葛根13份、蛤蚧11份、旱莲花6.5份、石菖蒲10份、熟三七12份、茯苓16份、牡丹皮10份、 冰片11份。
或:
牛蒡子19份、连翘14份、金银花21份、莲子心9份、代代花枳壳12份、延胡索8.5 份、蒲公英18.5份、夜交藤9份、葛根13份、蛤蚧12份、旱莲花6.5份、石菖蒲10份、 熟三七13份、茯苓17份、牡丹皮11份、冰片12份。
上述所述的药物制剂中,所使用的中药均使用其常用入药部位入药,所使用的中药剂 量合理,诸药合用后对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的药物制剂中所使用的各味中药材的功用如下:
熟三七: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 剌痛,跌扑肿痛。
茯苓: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石菖蒲: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能开心窍,善通气,止遗尿,安胎除烦闷,能治善忘。
牡丹皮: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 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牛蒡子:味辛,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 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连翘:味苦,微寒。
归经: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金银花: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 发热。
莲子心: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肾经。
功能主治: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 精,血热吐血。
夜交藤: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
旱莲花:味辛,性凉。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目赤肿痛;疮疖;吐血;咯血。
葛根:味甘,性凉。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
蛤蚧:味咸,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萎遗精。
冰片:味辛,性寒。
归经:归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夜交藤: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蒲公英: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 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冰片:味辛,性寒。
归经:归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牡丹皮: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 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茯苓: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熟三七: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 痛,跌扑肿痛。
延胡索: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能开心窍,善通气,止遗尿,安胎除烦闷,能治善忘。
代代花枳壳:性寒,味酸。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本发明所述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为口服给药,其药物剂型可以为水煎剂、片剂、胶囊剂、 颗粒剂,优选为水煎剂、胶囊剂。
本发明对以上的处方经过认真的研究,根据中医用药的合理性,发明提出了本发明治 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水煎剂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根据各原料配比筛选出各原料药,除杂后备用;
2)将莲子心、代代花枳壳、牛蒡子、夜交藤、葛根、石菖蒲、茯苓和牡丹皮,用2000ml 水的煎煮1次,慢火烧开,再慢火1-2h;再向其中加入连翘、金银花、延胡索、蒲公英、 蛤蚧、旱莲花、熟三七、冰片,倒出煎液500ml;
3)向步骤2)中补加水500ml水,武火烧开之后,继续慢火2-4h之后全部倒出煎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煎液。
水煎液的服用方法:按上述比例一天一副,分2次服用,服用是温度应在40-45℃为最佳。 本发明所述的胶囊剂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金银花、冰片、蒲公英、旱莲花、牡丹皮、牛蒡子和夜交藤加6-12倍体积的纯净水浸 泡1.5小时,武火烧开10min,文火40min,煎煮两次,减压浓缩至90℃,密度为1.10的浸膏, 备用;
(2)取代代花枳壳、延胡索、葛根和蛤蚧研磨成粗粉加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 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3)取连翘、莲子心、石菖蒲和茯苓碎成细粉用适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收集 提取液,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4)取第(2)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70℃,密度为1.03的浸 膏,备用;
(5)将步骤(1)和(4)的浸膏混合均匀加入熟三七得混合物,混合物备用;
(6)称量步骤(5)混合物的重量,重量10%的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并加入其重量与药学 上可接受的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75℃,制粒,干燥并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胶囊重200mg。
上述制备方法中的药物制剂,步骤(6)中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中乳糖和糊精的重量比为 1:1。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制剂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学理论,阴阳均衡,具有舒缓血管、 保护心肌、镇痛消炎、益气养血之功效,还具有补血安神、补肾益阴使药效和功能更为全面 而标本兼治,此外诸药相互搭配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心肌梗死的问题。本发明 提供两种常规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进行工业化的生产,水煎剂可以适合患者个体服用, 本发明的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等特点,并且费用低,安全无毒副反 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本发明药物制剂具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 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 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 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 括在本发明内。
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5克、莲子心5克、代代花枳壳8克、延胡索6克、 蒲公英10克、夜交藤5克、葛根8克、蛤蚧7克、旱莲花3克、石菖蒲6克、熟三七8克、 茯苓10克、牡丹皮6克、冰片8克。
制备方法为:
(1)取金银花、冰片、蒲公英、旱莲花、牡丹皮、牛蒡子和夜交藤加6-12倍体积的纯净水浸 泡1.5小时,武火烧开10min,文火40min,煎煮两次,减压浓缩至90℃,密度为1.10的浸膏, 备用;
(2)取代代花枳壳、延胡索、葛根和蛤蚧研磨成粗粉加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 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3)取连翘、莲子心、石菖蒲和茯苓碎成细粉用适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收集 提取液,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4)取第(2)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70℃,密度为1.03的浸 膏,备用;
(5)将步骤(1)和(4)的浸膏混合均匀加入熟三七得混合物,混合物备用;
(6)称量步骤(5)混合物的重量,重量10%的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乳糖和糊精的混 合物中乳糖和糊精的重量比为1:1),并加入其重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 75℃,制粒,干燥并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胶囊重200mg。
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25克、连翘25克、金银花25克、莲子心11克、代代花枳壳14克、延胡索10 克、蒲公英25克、夜交藤12克、葛根17克、蛤蚧15克、旱莲花8克、石菖蒲14克、熟 三七16克、茯苓22克、牡丹皮13克、冰片14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18克、连翘13克、金银花20克、莲子心8克、代代花枳壳11克、延胡索8 克、蒲公英18克、夜交藤8.5克、葛根13克、蛤蚧11克、旱莲花6.5克、石菖蒲10克、 熟三七12克、茯苓16克、牡丹皮10克、冰片11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19克、连翘14克、金银花21克、莲子心9克、代代花枳壳12克、延胡索8.5 克、蒲公英18.5克、夜交藤9克、葛根13克、蛤蚧12克、旱莲花6.5克、石菖蒲10克、 熟三七13克、茯苓17克、牡丹皮11克、冰片12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25克、连翘25克、金银花25克、莲子心11克、代代花枳壳14克、延胡索10 克、蒲公英25克、夜交藤12克、葛根17克、蛤蚧15克、旱莲花8克、石菖蒲14克、熟 三七16克、茯苓22克、牡丹皮13克、冰片14克。
1)根据各原料配比筛选出各原料药,除杂后备用;
2)将莲子心、代代花枳壳、牛蒡子、夜交藤、葛根、石菖蒲、茯苓和牡丹皮,用2000ml 水的煎煮1次,慢火烧开,再慢火1-2h;再向其中加入连翘、金银花、延胡索、蒲公英、 蛤蚧、旱莲花、熟三七、冰片,倒出煎液500ml;
3)向步骤2)中补加水500ml水,武火烧开之后,继续慢火2-4h之后全部倒出煎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煎液。
水煎液的服用方法:按上述比例一天一副,分2次服用,服用是温度应在40-45℃为最佳。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疗效研究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为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的 治疗;鉴于此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用做为阳性对照试验。
6.1、大鼠造模
Wistar大鼠60只,SPF级,雌性各半,体重250-300g,用4%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气管 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左侧第3、4肋间开胸,剪开心包,暴露心肌,并用圆形无创缝合针6/0 丝线置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下2mm处结扎左冠状前降支动脉,以ECGII导联ST段明显 抬高或T波高耸、心肌颜色变暗红色为结扎成功的标志。
6.2、分组以及给药
将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本发明实施例3低剂量组、本发明实施例3中剂量组、 本发明实施例3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实施例3低剂量组 (0.1g/kg·d)、本发明实施例3中剂量组(0.3g/kg·d)、本发明实施例3高剂量组(0.9g/kg·d)、阳性 对照组(6mg/kg)。本发明实施例3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0.1g/kg、 0.3g/kg、0.9g/kg,阳性对照组灌胃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6mg/kg、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分 别灌胃等量纯化水。假手术组为穿线不结扎。本发明实施例3均预先大鼠灌胃4d,按前述方法 进行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手术,结扎大鼠左冠状前降支动脉。
6.3、操作手段
各组大鼠造模后,4%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6h后分别腹主动脉采血,肝素抗凝,置冷 冻离心机中,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20℃保存,待测各组大鼠血浆肌酸激酶(CK) 活性,检测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各造模大鼠取完血后处 死,迅速取出心脏,用冰生理盐水洗尽残血,用滤纸吸干称重,置于-20℃冷冻15min,15min 后将心脏横切成1-2mm厚薄均匀的薄片,置于pH7.4的l%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磷酸盐 缓冲液中,于37℃染色15min,4%甲醛溶液固定10min后,分离梗死心肌和正常心肌(梗死心 肌呈白色,非梗死心肌呈暗红色),分别称重,计算梗死心肌占全心湿重的百分比(%),即心 肌梗死率;梗死率=梗死区面积质量/全心质量×100%。
6.4、结果
表1各组大鼠血浆中CK、SOD、MDA水平比较
组别 CK(U/L) SOD(U/mL) MDA(nmol/mL) 假手术组 394.31±98.23 182.33±44.56 1.63±0.61 模型对照组 631.66±172.41&& 129.36±42.56&& 3.02±0.58&& 低剂量组 461.01±146.64** 163.13±51.23** 2.11±0.61* 中剂量组 435.41±152.37**# 145.26±54.36** 1.96±0.60* 高剂量组 415.02±134.41**## 136.27±49.56**## 1.84±0.49** 阳性对照组 450.87±101.86** 154.19±55.23** 2.00±0.51*
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
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从表1可以看到:通过CK、MDA的检测,模型组各项指数活性显著升高(P<0.01), 表明本发明试验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实施例3和阳性对照组均具有显著 性差异,均明显降低CK、MDA的含量以及增加SOD的含量,本发明实施例3与阳性对照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本发明的胶囊剂对心肌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表2各组大鼠心肌梗死率比较
组别 心肌梗死率(%) 假手术组 3.94±2.03 模型对照组 21.06±7.41&& 低剂量组 4.69±3.54** 中剂量组 4.35±2.37** 高剂量组 4.15±3.41** 阳性对照组 4.50±3.86**
注: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通过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心脏梗死面积明显增大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实施例3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心脏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1)。从本发明实施例3各剂量组可以看出治疗效果与剂量之 间呈依赖关系。
实施例6:临床模型
6.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我院从2012.03-2015.12共收治了心肌梗死患者337例,从中选择心肌梗死患者 220例进行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58例, 女性52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程1-5年;对照组11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 53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1-5年;基础治疗组:男性55例,女性55例,年龄 40-79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程1-5年;3组间的AMI部位构成比、病情、年龄、健康和心功 能相似,具有可比性。
6.2、判断标准
病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持续胸痛>30min,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T及Q波演变,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发病至入院时间<12h,接受溶栓治疗。排除条件:年龄>80岁, 伴有恶性肿瘤、严重肺部疾患严重心瓣膜疾病及心肌病,血压偏低,心率<60次/分和II、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在追踪观察中因非心脏性死亡的患者。
6.3、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如心电监护、止痛、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肝素、尿激酶 等治疗药物,若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则临时对症处理。
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治疗组: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口服2粒,一天3次)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物。
6.4、观察指标
用药前3天和用药后第12个月3组患者各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2次,在监测前3天停用 一切抗心律失常药。观察并记录下列项目:再梗塞人数;左心衰竭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人数;猝死人数;总死亡人数。在治疗期间,每2个月随访一次,并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 查,共12个月。
6.5、疗效判定:
(1)治愈:体质增强,胸闷绞痛明显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2)显效:体质明显增强,胸闷绞痛明显缓解。
(3)有效:体质有所增强,胸闷绞痛有所缓解。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
6.6、统计与治疗结果
采用spss22.0统计,三组的再梗塞、左心衰竭、猝死、总死亡人数四项指标比较(表1)。本 发明药物组发生左心衰竭3例(5%),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其它三项 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表3各组的再梗塞、左心衰竭、猝死、总死亡人数比较如下
注: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组再梗塞1例、左心衰竭2例、猝死1例、总死亡人数4例;对照组梗 塞4例、左心衰竭7例、猝死1例、总死亡人数12例;基础治疗组再梗塞13例、左心衰竭12例、 猝死10例、总死亡人数35例,治疗组与基础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合在临床中进一 步推广应用。
表4治疗组和观察组的治疗结果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47 28 33 2 观察组 10 35 50 10 基础治疗组 7 14 33 46
通过表4可以看出,选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47例,显效28例,有效33例,无效 2例,治愈率42.7%,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中治愈10例,显效35例,有效50例,无效10 例,治愈率9.09%,总有效率90.9%;基础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4例,有效33例,无效46例, 治愈率6.36%,总有效率49.09%,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和基础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6.7、典型病例举例:
病例1:齐某,男,42岁,临沂兰山人,自由职业者,患者自诉患有糖尿病,患者自诉时 常具有心悸现象,心跳较快,未认真治疗,后来病情加重,近期出现心包炎并有有发热、胸 痛等症状,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发生。去医院就诊,经检测心跳每分钟100-110次左右,全血 粘度、血浆粘度明显与偏离正常指标,并伴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心肌供 血不足,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服用1个疗程后,发现现象消 失,服用第2个疗程后,各项指标正常,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实施例7:毒性验证
7.1、急性毒性试验
受试中药制剂:本发明实施例1-4所制造的胶囊剂,按1:2加纯化水,制成溶液,备用。 试验动物:普通级昆明小鼠,体重20g±5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无孕。小鼠灌胃本发明中 药片剂配制的溶液,当灌胃剂量达到735.5g生药/kg剂量时,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 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 体重增长均正常。
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实施例1-4所制造的胶囊剂的最大给药量为735.5g生药/kg/d (LD50>735.5g生药/kg)。本发明的中药粉每日临床用药总量最大为0.15g生药/kg/d;按体 重计,小鼠灌胃片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人的4903.3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 全。
7.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受试中药制剂: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中药胶囊剂,按1:2加纯化水,制成溶液,备用。 试验动物:普通级SD大鼠,体重210g±14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均无孕。
7.3、方法与结果:
4种中药胶囊剂:均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单位体重给药量分别为患者服用量的180、 60、20倍;将实验鼠随机分成13组,其中12组分别灌胃3种三个剂量的胶囊剂溶液,剩余1组 灌胃生理盐水(患者服用量的40倍);所有13组均连续灌胃180天,观察动物全身毒性反应及 严重程度,处死后按操作规程检查各部位,并进行血液学,ALT、BUN及心、肝、脾、肺、 肾、胃等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经过长期喂食,13组大鼠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发育良好。 肉眼外观及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外周血象及血清ALT、BUN与对照组比较无病理性改变。病 理报告心、肝、脾、肺、肾、胃等均未有意义的改变,因此,认为经病理证实,3种中药片剂 对动物无慢性毒性表现。
通过以上两个毒性实验,证明本发明按实施例1-4制作的胶囊剂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 可以被患者服用。
实施例8: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水煎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18克、连翘13克、金银花20克、莲子心8克、代代花枳壳11克、延胡索8 克、蒲公英18克、夜交藤8.5克、葛根13克、蛤蚧11克、旱莲花6.5克、石菖蒲10克、 熟三七12克、茯苓16克、牡丹皮10克、冰片11克。
1)根据各原料配比筛选出各原料药,除杂后备用;
2)将莲子心、代代花枳壳、牛蒡子、夜交藤、葛根、石菖蒲、茯苓和牡丹皮,用2000ml 水的煎煮1次,慢火烧开,再慢火1-2h;再向其中加入连翘、金银花、延胡索、蒲公英、 蛤蚧、旱莲花、熟三七、冰片,倒出煎液500ml;
3)向步骤2)中补加水500ml水,武火烧开之后,继续慢火2-4h之后全部倒出煎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煎液。
水煎液的服用方法:按上述比例一天一副,分2次服用,服用是温度应在40-45℃为最佳。
实施例9:一种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肌梗塞的胶囊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药:
牛蒡子19克、连翘14克、金银花21克、莲子心9克、代代花枳壳12克、延胡索8.5 克、蒲公英18.5克、夜交藤9克、葛根13克、蛤蚧12克、旱莲花6.5克、石菖蒲10克、 熟三七13克、茯苓17克、牡丹皮11克、冰片12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