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制剂。
背景技术
心脏病是所有心脏疾病的总称,冠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都属于其中的疾病种类。冠心病 又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在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 壁上有动脉粥样斑块,使管腔变得狭窄,造成了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受累心脏缺 血程度。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达75%以上时,则可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 猝死。轻者胸闷气憋,重者则胸痛,或胸痛彻背,或突然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 淋漓,脉微欲绝。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由多种嗜心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灶 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 膜炎症改变。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周身症状。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近年来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是内儿科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临床上病情轻重悬殊,病程长 短不等,预愈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也可病程迁延不愈,心脏肥大,遗有心肌永久性损害,并由于免疫反应逐渐发展为心肌病。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发病机理是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可归纳为四个步骤:1.心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平滑肌细胞增生。2血小板粘附于受损的血管壁后,释放出血清素,血 栓素A2、血小板IV、VIII因子等。3.低密度脂蛋白由受损的内皮细胞渗入内膜下的平滑肌细 胞,并被吞噬,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溶酶体的水解酶分解而释放出游离胆固醇,后者与亚油 酸结合,成为重要发病环节。4.在上述病理变化基础上,最终发生冠状动脉纤维化、钙化。
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最常见的为柯萨基病毒 B6,其他如柯萨基病毒A、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水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也可能致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 理至今未完全了解,目前提出学说主要有病毒学说、免疫学说和生化机制学说等。多数证据 表明,其病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为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随着病程 的进展,病毒感染可激发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这一过程慢而持久。 目前,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或恢复期, 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 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 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 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 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 休克。约有60%~88%的病人在发病前两周左右有过发热、咽痛、身痛等上感或腹泻等先驱 病毒感染史,而病毒的感染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临床治疗冠心病时,主要采用防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和搭桥手术治疗等措施。病毒性 心肌炎则多采用西药抗生素,例如口服病毒唑、静脉注射肌苷、门冬酸钾镁、维生素C等, 其总体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低,而且毒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心脏 病中的冠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都有疗效,不仅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而且全部采用中草 药配制,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特征在于它是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的丸剂:
金银花 20~30 太子参15~18 川厚朴 15~18 连翘 12~15
党参 15~18 麦冬 15~18 黄精 15~18 黄芪 45~50
川芎 15~20 丹参 45~50 桂枝 12~15 栝蒌 15~20
薤白 12~15 枳实 12~15
优选的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的丸剂:
金银花 25 太子参 15 川厚朴 15 连翘 15
党参 15 麦冬 15 黄精 15 黄芪 45
川芎 15 丹参 45 桂枝 15 栝蒌 15
薤白 15 枳实 15
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丸剂制备方法相同,先将各种中药按配比混合,共研成 粉末,然后经蜜炼成丸。
该中药用于口服,每颗丸剂约为6克,有效药物量为2.8~3.3克,每日服用三次,每次 4颗。
功能与主治:该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淤,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之 功效,能治疗冠心病和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症见心绞痛、心律失常,轻者胸闷气憋, 重者则胸痛,或胸痛彻背。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慌气短,胸闷胸痹,气上冲心,疲乏无力, 反复感冒等。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等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味甘性寒,可清热 解毒、疏散风热、清解暑热;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味甘、微苦,性平,能健 脾益气、生津润肺;川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味苦、辛, 性温,可燥湿行气、消积导滞、下气平喘;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味苦,性微寒, 能清热解毒、清心散热;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味甘,性平,可 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止渴;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能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味甘, 性平,具有润肺养阴、益气健脾、益肾补精之功效;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 根,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 的根茎,味辛,性温,能活血行气、祛风通络止痛;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味 苦,性微寒,可祛淤止痛、活血通经、凉血消痈、清心除烦;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味辛、甘,性温,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栝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双边栝楼的 成熟果实,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散结消痈;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 蒜和薤的地下鳞茎,味辛、苦,性温,可宽胸理气、温中导滞。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 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味苦,辛,性微寒,能散痞消积、破气豁痰、升阳举陷。
发明者在古典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和自拟复方参芪银翘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药理 研究知识和现代医学科研成果研制而成该中药制剂,通过药症合拍,该中药制剂对慢性病毒 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中药制剂对冠心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发明者认为正气亏虚、邪毒内侵,肺胃失调,心气不足,邪毒闭阻心脉为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的根本原因,病变日久,气虚运血无力,可致瘀血内停。虚、毒、瘀三者并存、互生, 可致病情恶化。如果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选用清热解毒、扶正固表、 活血通脉等方法可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并能使其逆转。
冠心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 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发明者认为,本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是:肾气亏损、寒邪 内侵、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如选用补虚理气、益气养阴、活血化淤之中药,合理配制即可 起到改善冠脉供血防止血栓形成的功效。
本发明的中药配伍中,金银花、连翘是清热解毒药,太子参、党参、黄芪为补虚、补气 药,麦冬、黄精为补阴药,川厚朴为祛湿药,川芎、丹参为理血、活血祛淤药,桂枝是发散 风寒药,栝蒌是化痰药,薤白、枳实是理气药。通过针对病理的各中药的配伍,能有效的起 到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淤,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的功效。据最新的科学研究,金银 花、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其中黄芪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对病毒DNA的复制有良 好的抑制作用。枳实、薤白、桂枝组方是古典中药名方,主治胸痹心中结、留气结在胸、胸 满胁下逆抢心,经过发明者根据病理病因对其作了改进,对冠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 果显著。
本中药制剂对849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试用,其中男性643例,女性206例,儿童 178例,成年353例,老年人218例,同时对116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试用,其中男性784 例,女性376例,成年168例,老年人992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药物,疗效判定标准 为: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理化性能指标检验正常,心电图改变恢 复正常;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理化指标基本正常,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或有明显改善,理化指标有所恢复,心电图有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未发生改变,理化指标无改善,心电图无改善。
经治疗,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愈688例,治愈率81%,显效798例,显效率94%, 有效815例,总有效率96%。对于冠心病患者,治愈965例,治愈率83.2%,显效1086例, 显效率93.6%,有效1096例,总有效率9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中药制剂全部采用中草药配伍,能同时治疗冠心病和病毒性 心肌炎,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力、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活血化瘀、改善冠脉供血防止血 栓形成的功效。显著的提高了冠心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并且无任何毒副 作用,适应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列重量的中药组方:
金银花 100克 太子参 60克 川厚朴 60克 连翘 60克
党参 60克 麦冬 60克 黄精 60克 黄芪 180克
川芎 60克 丹参 180克 桂枝 60克 栝蒌 60克
薤白 60克 枳实 60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的质量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实施例2 该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合:
金银花80克 太子参70克 川厚朴72克 连翘 48克
党参 60克 麦冬 60克 黄精 72克 黄芪 200克
川芎 80克 丹参 180克 桂枝 48克 栝蒌 60克
薤白 48克 枳实 48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的质量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实施例3 该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合:
金银花 120克 太子参 60克 川厚朴 60克 连翘 48克
党参 72克 麦冬 72克 黄精 72克 黄芪 180克
川芎 60克 丹参 180克 桂枝 60克 栝蒌 80克
薤白 48克 枳实 60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的质量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实施例4 该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合:
金银花 100克 太子参 70克 川厚朴 60克 连翘 50克
党参 60克 麦冬 65克 黄精 70克 黄芪 200克
川芎 70克 丹参 180克 桂枝 60克 栝蒌 70克
薤白 50克 枳实 48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的质量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实施例5 该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合:
金银花 80克 太子参 60克 川厚朴 60克 连翘 48克
党参 60克 麦冬 60克 黄精 60克 黄芪 180克
川芎 60克 丹参 180克 桂枝 48克 栝蒌 60克
薤白 48克 枳实 48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的质量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实施例6 该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采用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合:
金银花 120克 太子参 72克 川厚朴 72克 连翘 60克
党参 72克 麦冬 72克 黄精 72克 黄芪 200克
川芎 80克 丹参 200克 桂枝 60克 栝蒌 80克
薤白 60克 枳实 60克
将所取各中药混合,共研成细粉末并过60目筛,然后采用通用的炼蜜成丸的方法炼制成 丸,每颗丸剂约为6克,药物有效量为3克。
应用实施例1 患者男性,57岁,素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3年,曾因患急性心肌 梗死住院治疗,经溶栓治疗观察,两个月后出院,仍有胸闷、气短、乏力等心肌损伤体征, 患者长期卧床,不能下地活动,稍活动后病情加重,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心梗,并严重S-T段 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舒缩功能严重减退,转中医治疗,停止服用西药,改服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剂,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四颗,同时加心搏康治疗,50天后病人症状 明显好转经治疗5个月后心电图S-T段改变纠正常,心脏超声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继续服 用40天巩固,停药后至今未复发。
应用实施例2 冠心病患者,女,65岁,因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加重,应用硝酸脂类 扩冠药品疗效不好,经某省级心血管医院治疗,经冠状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 严重狭窄,并应用冠脉支架术,术后心绞痛消失,但一年后再次心绞痛复发,曾用硝酸甘油 等多种药品治疗,心绞痛时轻时重,后改用发明者的纯中药治疗,经应用上述实施例2制备 的中药丸剂,心绞痛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消失,巩固治疗3个月,随访至今未 见复发。
应用实施例3 患者为男性青年,22岁,体征:有发烧症状,体温正常后仍感心悸, 脉搏增快,心前区不适,身体疲乏无力。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心电图异常,心肌损 伤ST-T改变,有室性早搏症状,诊断后确诊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停止服用西药,转 中医治疗,服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丸剂,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四颗,在病毒性 心肌炎急性发作时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吸氧、能量合剂,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情趋地稳 定,但有轻微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 痊愈,未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
应用实施例4 患者为女性儿童,6岁,体征:咳嗽,鼻塞,有发烧症状,舌尖红、舌 苔黄白,面色灰白、嗜睡、气急、青紫,有时伴黄疸。辅助检查:心电图有轻度异常,X线 检查心影轻度增大,心脏扩大明显,经西医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未见减轻,转为中医治疗, 口服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丸剂,每日三次,每次三颗,经3个月的治疗,患 者痊愈,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