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倒“众”树形修剪和培育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的讲属于利用倒“众”形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促使杨梅树
形矮化、提早结果,达到矮化早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MyricarubraSieb.etZucc)属杨梅科(Myricaceae)杨梅属(MyricaL.)植物,是
我国南方的特产珍果,也是良好的绿化与防火树种,普遍种植于我国南方山地红壤和黄壤土质,
栽培最适pH值在4.5—5.5之间。目前,杨梅在自然适宜条件下,杨梅树的树形的高度为5-8
米,树冠的宽度为4-5米,由于树形高大,这给杨梅果实的采摘带来不小的困难,另外,对于
一些设置栽培来讲,高大的树形增加了栽培的成本。
这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来对杨梅的树形进行矮化,同时不影响杨梅的单位面积的产
量,同时提高杨梅果实的品质和商品率。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修剪杨梅树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矮化杨梅树形、
提早结果,达到单产、商品率都提高的有益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杨梅树倒“众”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其中该杨梅树形树冠高2.3~
2.5米,冠径4.2~5.0米,斜栽,无中心干,保留第一层主枝2个、第二层主枝4个,因此,
称之为倒“众”树形。其“无主干开心形”,对内膛、下部枝的影响小,通风透光条件好。杨梅树
倒“众”形树形是在我们发明的矮化树形培育方法的基础上的创新,树形结构简单,便于果农操
作,很容易接受掌握,果园管理方便,易于辐射推广,是一种杨梅树新型的矮化优质、省力化
栽培树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杨梅倒“众”树形修剪和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第一年整形:杨梅嫁接苗幼苗移栽,在移栽的时候,采用单主干偏离垂直线角度
11.25°~22.5°定植苗木后,截定主干长度为30-45cm;在当年春天到秋天的生长季节中,在所
述主干近中下部2个方向选出2个枝条作为第一层主枝,采用拉枝法、撑枝法、压枝法或吊枝
法进行拉枝,让第一层主枝的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22.5°~45°,两主枝间左右偏向一方;对其
它直立竞争枝采用扭枝方式破坏其生长势,并在冬季修剪时疏除,同时疏除交叉枝、重叠枝,
其中,所述的扭枝方式为用手指将直立竞争枝近基部处,扭碎其木质部、扭伤其韧皮部,并让
枝头倒置的一种修剪方式;
(2)第二年整形:生长季节对第一层主枝进行诱引,保持第一层主枝偏离垂直线角度
22.5°~45°;同时,在第一层主枝的2个枝条上的每个各选出2个主枝作为第二层,采用拉枝
法、撑枝法、压枝法或吊枝法进行拉枝,让第二层主枝的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11.25°~22.5°,
各主枝偏向四方;对其它直立竞争枝采用扭枝方式破坏其生长势,并在冬季修剪时疏除,同时
疏除交叉枝、重叠枝;
(3)第三年整形:继续对第一层的2个主枝、第二层的4个主枝进行诱引,保持各主枝
的偏离垂直线角度,例如,继续保持第一层主枝的角度为22.5°~45°;让第二层主枝的枝条偏
离垂直线角度11.25°~22.5°,对其它直立竞争枝采用扭枝方式破坏其生长势,并在冬季修剪时
疏除,同时疏除交叉枝、重叠枝,尽可能让其下垂枝、内膛枝形成花芽;
(4)第四年整形:继续保持第一层、第二层共6个主枝的偏离垂直线角度(例如,继续
保持第一层主枝的角度为22.5°~45°;让第二层主枝的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11.25°~22.5°);
其它枝条采用疏删技术,剪除80%-90%的直立枝、10%-70%的上斜枝,促成树冠通风透光,
让平生枝、下垂枝、内膛枝开化、结果,以果压梢,控制营养生长,从而形成所述的杨梅树倒
“众”树形整形完成。
其中,杨梅嫁接幼苗可以为1年生嫁接苗、2年生嫁接苗或3年生嫁接苗。
例如,可以像图1-3所述的那样进行杨梅树倒“众”型树形的修剪。例如图1,可以选在选
取1年生‘东魁’杨梅嫁接苗,杨梅嫁接苗幼苗移栽,在移栽的时候,采用单主干10偏离垂直
线角度11.25°(或者偏移11.25°~22.5°)定植苗木后,截定主干长度为30-45cm;生长季节(当
年春天到秋天),在主干近中下部2个方向选出2个第一层主枝20,21,采用拉枝法、撑枝法、
压枝法或吊枝法进行拉枝,让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22.5°-45°(例如22.5°或45°),两主枝间左
右偏向一方;对其它直立竞争枝采用扭枝方式破坏其生长势,并在冬季修剪时疏除,同时疏除
交叉枝、重叠枝;扭枝方式:用手指将直立竞争枝近基部处,扭碎其木质部、扭伤其韧皮部,
并让枝头倒置的一种修剪方式。
第二年整形:生长季节对第一层主枝20,21进行诱引,保持第一层主枝偏离垂直线角度
22.5°;同时,在第一层主枝的2个枝条上各选出2个第二层主枝30,31,32,33,采用拉枝法、
撑枝法、压枝法或吊枝法进行拉枝,让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11.25°~22.5°(图2),各主枝偏
向四方;其它枝条采用第一年同样方法处理;其中,第二层的两个主枝与第一层的两个主枝分
别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图3),即第一层主枝为东西方向,则第一层的每个主枝上的第
二层2个枝条为南北方向,这样让6个枝条交叉分布,最大化的延展开来,或者更大的面积。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杨梅不同类型树枝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干和第一层主
枝);其中10为主枝,20,21为第一层主枝。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杨梅不同类型树枝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为主枝,20,21
为第一层主枝;30,31,32,33为第二层主枝(倒“众”型树形)。
图3为第一层主枝与第二层主枝的投影图,显示各个枝条空间分布的关系,其中10:主
干;21,20第一层主枝(2个);30-33:第二层主枝(4个);40为着生在各个主枝上的其他
枝条。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采用倒“众”型方法进行杨梅树的培育和修剪,可以有效控制杨
梅树的矮化并提早结果,增加杨梅的产量(单位面积)和提高杨梅果实的品质和商品率。其“无
主干开心形”,对内膛、下部枝的影响小,通风透光条件好。杨梅树倒“众”形树形是在我们发
明的矮化树形培育方法的基础上的创新,树形结构简单,便于果农操作,很容易接受掌握,果
园管理方便,易于辐射推广,是一种杨梅树新型的矮化优质、省力化栽培树形。
详细说明
定义:
直立枝:着生在树冠中部,长势旺盛,直立生长,与水平面成90±10°的直径≧1cm的1
年生以上枝条。
下垂枝:着生在树冠中下部,下垂生长,与水平面成<0°且>-45°的枝条。
平伸枝:着生在树冠中部,平生伸展,与水平面成≧0°且≦10°的枝条。
上斜枝:着生在树冠中上部,向上斜生伸展,与水平面成>10°且<80°的枝条。
内膛枝:着生在树冠内部,所有主枝(直径≧1cm)上抽生的枝条。
交叉枝:着生在树冠外围,与另一枝条相交叉的枝条。
重叠枝:着生在树冠外围,与另一枝条相重叠的枝条。
骑马枝:着生在树冠外围,在另一枝条背部抽生的枝条。
枯枝:树冠中所有枯死的枝条。
病虫残枝:树冠中所有因病害、虫害或自然、人为造成的较重的,轻的,或者任何伤害的
枝条。
树冠中部的范围是:是指树冠上、中、下划分相对中间的部位。
树冠的外围:是指树冠四周一圈环绕的部位。
树冠内部:是指树冠里面相对中间的部位。
站地采摘率;是指采摘的人员站在地面上就可以实现杨梅果实的采摘,而不需要攀爬树木
或借助梯子等工具进行,这样总体实现了方便采摘,另外也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通过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杨梅树的矮化。
1年生嫁接苗:是指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后成活并生长1年的嫁接苗。
2年生嫁接苗:是指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后成活并生长2年的嫁接苗。
3年生嫁接苗:是指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后成活并生长3年的嫁接苗。
扭枝方式:用手指将直立竞争枝近基部处,扭碎其木质部、扭伤其韧皮部,并让枝头倒置
的一种修剪方式。
站地采摘率;是指采摘的人员站在地面上就可以实现杨梅果实的采摘,而不需要攀爬树木
或借助梯子等工具进行,这样部件实现了方便采摘,另外也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
矮化率的计算如下:(对照树木的平均高度-处理树木的平均高度)÷对照树木的平均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子:不同整形方法对杨梅的单株产量,果实品质、商品率,树形矮化效果的影响。
实验材料
试材品种为:1年生‘东魁’杨梅嫁接苗。
方法1: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年整形:选取1年生‘东魁’杨梅嫁接苗,杨梅嫁接苗幼苗移栽,在移栽的时候,
采用单主干偏离垂直线角度22.5°定植苗木后,截定主干长度为30-45cm;生长季节(当年春
天到秋天),在主干近中下部2个方向选出2个第一层主枝,采用拉枝法、撑枝法、压枝法或
吊枝法进行拉枝,让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45°,两主枝间左右偏向一方;对其它直立竞争枝采
用扭枝方式破坏其生长势,并在冬季修剪时疏除,同时疏除交叉枝、重叠枝;扭枝方式:用手
指将直立竞争枝近基部处,扭碎其木质部、扭伤其韧皮部,并让枝头倒置的一种修剪方式;
(2)第二年整形:生长季节对第一层主枝进行诱引,保持主枝偏离垂直线角度45°;同
时,在第一层主枝的2个枝条上各选出2个第二层主枝,采用拉枝法、撑枝法、压枝法或吊枝
法进行拉枝,让枝条偏离垂直线角度22.5°,各主枝偏向四方;其它枝条采用第一年同样方法
处理;其中,第二层的两个主枝与第一层的两个主枝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
(3)第三年整形:继续对第一层的2个主枝、第二层的4个主枝进行诱引,保持各主枝
的偏离垂直线角度(例如,继续保持第一层主枝的角度为45°;让第二层主枝的枝条偏离垂直
线角度22.5°),其它直立竞争采用第一年同样方法处理,尽可能让其下垂枝、内膛枝形成花芽;
(4)第四年整形:继续保持第一层、第二层共6个主枝的偏离垂直线的角度;其它枝条
采用疏删技术,剪除80%-90%的直立枝、10%-70%的上斜枝,促成树冠通风透光,让平生枝、
下垂枝、内膛枝开化、结果,以果压梢,控制营养生长,从而形成所述的杨梅树倒“众”树形整
形完成。
第二层的两个主枝与第一层的两个主枝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图3),即第一层
主枝为东西方向,则第一层的每个主枝上的第二层2个枝条为南北方向,这样让6个枝条交叉
分布,最大化的延展开来,或者获得更大的面积。
表1:其他处理如下(除了以下主要参数不同外,其余的步骤与方法1中的步骤相同)
![]()
![]()
对照:不进行任何方法对枝条进行整理和修剪,让其自然生长,其他水肥管理与方法1相同。
结果:
表2:不同偏离垂直线角度方法对12年生‘东魁’杨梅的影响(每个方法重复三次并取他们
的平均值)。
![]()
由上表2可以看出,进行如上的方法处理,方法3”与4~6实现杨梅树矮化的效果不
明显或甚至不能实现矮化,但是,可以相对提高杨梅树的单株产量和平均商品率,另外单
果重也得以增加,但是在方法1-1’或2-2’中,不仅可以让杨梅树到达矮化的目的,同时
平均株产和商品率获得提高,为杨梅树的矮化栽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综合处理结果表
明,方法2’即可明显降低树冠高度(矮化率53.92%),又可使平均株产、商品果率及单果
重增加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