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迫装置,特别地,用于向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施
加压迫的压迫装置,所述压迫装置用于治疗和/或管理肢体的水肿以及
其它静脉和淋巴疾病,更特别地,肢体的静脉腿部溃烂和淋巴水肿。
背景技术
压迫疗法通常规定用于在使血液或淋巴液回流到心脏时支持不足
的静脉或淋巴系统。因此,压迫通常被认为是用于治疗水肿以及其它
静脉和淋巴疾病(如下肢静脉腿部溃烂和其它临床病症,例如淋巴水
肿)的标准疗法。压迫疗法对静脉淋巴液回流以及对慢性静脉(腿部)
溃烂愈合的积极效果在医学文献中有据可查。
压迫绷带和压迫长袜为用于压迫疗法的最常见的压迫系统。然而,
压迫长袜通常不能提供所需的治疗压迫压力,因为此类长袜通常需要
为具有相当弹性的,使得一个人可以穿上和脱下它们。与压迫长袜相
比,由具有更低弹性(或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几乎非弹性)特性的材料
制成的压迫绷带通常在支持肌肉泵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方面且因此
在压迫疗法方面更有效。然而,压迫绷带通常需要由训练有素的专业
人员施加以便实现所需的和/或需要的压力分布,并且此类绷带通常因
肢体体积的变化(如减小)(如因为水肿减轻)而需要频繁地重新施
加。
人们已提出了大量其它压迫系统。这些系统中的多个可以一般描
述为包括缠绕在肢体上的服装和将服装围绕肢体固定的闭合机构(如
参见US3,538,194、US3,856,008、US3,845,769、US5,653,244、WO
01/72250、US2002/0062096、US2003/195449、US2005/0192524、WO
2006/048619)。尽管人们已提出了相当多的非绷带式和非长袜式压迫
系统,但仅仅少数已被商业化;例子包括以商品名FARROWWRAP、
JUXTA-FIT和JUXTA-CURES销售的产品。要注意的是,这些商业产
品尽管给定为典型压迫绷带系统的替代形式但包括用于卷绕和缠绕
(如重叠和/或交叉卷绕/缠绕)的多个带状元件。
发明内容
持续需要非绷带式和非长袜式压迫装置,其易于使用且有利地由
未受过训练的人员或甚至患者施加,同时有利于对是否已达到和/或保
持所需的和/或需要的适当贴合的识别,进而有利于提供所需的压迫均
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向使用者的肢体施加压迫
的压迫装置,其包括大体覆盖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的套筒,其中所
述套筒具有外表面、上边缘、下边缘和两个侧面边缘,其中沿第一侧
面边缘至第二侧面边缘的横向,所述套筒包括第一侧面区、中心区和
第二侧面区,其中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以在所述套筒的所述
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之间串列的形式提供有多个环,每个环由在所述
套筒和所述环之间沿所述套筒的大体横向延伸的带可释放地或固定地
附接,所述带的至少一部分可沿至少横向伸展,其中所述可伸展部分
包含沿所述套筒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的材料,且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
当所述可伸展部分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在外部存在向外突起的材料
套环,并且当在使用中处于沿所述套筒的横向提供的张力下时,所述
可伸展部分沿横向伸展且所述套环变平;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条状机械紧固拉袢,其中针对每个环提
供单个拉袢,每个拉袢包括由内拉袢部分连接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
其中所述近端部分可释放地或固定地附接至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使
得所述拉袢与环相对地定位并沿所述套筒的大体横向延伸,使其远端
部分远离所述套筒的中心部分设置,其中每个拉袢具有朝所述套筒的
所述外表面定位的第一主表面和远离所述套筒的所述外表面定位的第
二主表面,其中在所述拉袢的所述远端部分处的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
机械紧固系统的一个部件,并且在所述拉袢的所述近端部分处的所述
第二主表面包括所述机械紧固系统的互补部件;并且其中所述拉袢和
环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使所述拉袢穿过所述环,折回到其自
身上,使得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侧面边缘朝所述环拖曳,并且随后紧
固,使得所述套筒绷紧且束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向使用者的肢体施加压
迫的压迫装置,其包括大体覆盖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的套筒,其中
所述套筒具有外表面、上边缘、下边缘和两个侧面边缘,其中沿第一
侧面边缘至第二侧面边缘的横向,所述套筒包括第一侧面区、中心区
和第二侧面区,其中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区以在所述套筒的所
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之间串列的形式提供有多个孔眼或多个环,其
中所述套筒包括在所述套筒的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之间大体纵向
延伸的可伸展的细长衬片,所述衬片可沿所述套筒的至少横向伸展,
其中所述可伸展衬片包含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的材料,且被构造和布
置成使得当所述可伸展衬片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在外部存在向外突
起的材料套环,并且当在使用中处于沿所述套筒的横向提供的张力下
时,所述可伸展衬片沿横向伸展且所述套环变平;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条状机械紧固拉袢,其中针对每个适用
的孔眼或环提供单个拉袢,每个拉袢包括由内拉袢部分连接的近端部
分和远端部分,其中所述近端部分可释放地或固定地附接至套筒的所
述第一侧边缘区,使得所述拉袢与适用的孔眼或环相对地定位并沿所
述套筒的大体横向延伸,使其远端部分远离所述套筒的所述中心部分
设置,其中每个拉袢具有朝所述套筒的所述外表面定位的第一主表面
和远离所述套筒的所述外表面定位的第二主表面,其中在所述拉袢的
所述远端部分处的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机械紧固系统的一个部件,并
且在所述拉袢的所述近端部分处的所述第二主表面包括所述机械紧固
系统的互补部件;并且其中所述拉袢和适用的孔眼或环被构造和布置
成使得在使用中使所述拉袢穿过所述适用的孔眼或环,折回到其自身
上,使得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侧面边缘朝所述适用的孔眼或环拖曳,
并且随后紧固,使得所述套筒绷紧且束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
为清晰起见,应当理解,在压迫装置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之后,
所述套筒的横向也将为周向。根据ASTMD4848-98(2012)和BSEN
14704-1:2005,弹性为材料因其在导致变形的力移除之后趋于即刻恢复
其初始尺寸和形状的材料特性。
令人惊讶地,已经发现的是,通过提供套筒状服装,可提供易于
使用和施加的压迫装置,其中施加所述装置的人还有利地被提供以视
觉指示,所述视觉指示有利于针对延伸程度的评价并提供较佳的解剖
贴合,所述套筒状服装以可释放、机械闭合系统来打开和闭合,所述
系统包括紧固拉袢,所述拉袢提供有所述机械闭合系统的相应互补部
件连同相对的环或孔眼以及可伸展带部分或可伸展衬片,所述可伸展
带部分或衬片包含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的材料,且被构造和布置成使
得当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分别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如当所述压
迫装置不在使用时),存在到外部且向外突起的材料套环,并且当在
使用中处于沿所述套筒的横向提供的张力下时,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
衬片分别沿横向伸展且所述套环变平(最终消失)。此外,当不存在
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的延伸或存在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的仅
部分延伸时,面朝外的套环将完全凸起或仅部分变平,并且因此同样
地可见,而当存在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的完全延伸时,面朝外的
套环将消失(即,其将变平到不再存在向外突起的材料套环的程度)。
这样一种视觉指示在施加期间是有利的,因为一旦所述套环完全变平
(且因此消失),则存在完全延伸和从而针对足够解剖贴合的指示。
此外,通过以在所述套筒的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之间串列的形式
提供的所述多个环的所述带中或在所述套环的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
缘之间大体纵向延伸的所述可伸展的细长衬片中提供这样一种套环指
示构造,可具有针对延伸程度的视觉指示和从而所述套筒在其上边缘
和下边缘之间的相应高度上方的贴合,使得必要时和/或需要时,可调
整穿过其相对的环或孔眼的单独的紧固拉袢的绷紧程度,从而有利于
在由所述套筒覆盖的使用者的肢体部分上方提供所需解剖贴合且因此
又有利于压迫均匀度。所述套环指示构造在使用者穿戴所述压迫装置
时也有利地有用。例如,如果(如事实上所需要)肢体的体积例如因
为有效压迫疗法所致的水肿减轻而减小,则所述装置上和所述可伸展
带部分或衬片上的张紧程度将降低且此前变平的套环然后将明显向外
褶皱,从而根据降低的张紧程度形成完全凸起或一定程度地变平的套
环且因此提供应重新绷紧或重新施加所述装置的指示。
有利地,所述适用的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包括外(面朝外)材料
层和内(面朝内)材料层这两层,其中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所述
内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小于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所述外层材料的
厚度的乘积,其中外层材料为所述套环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内材料层
附连至所述外材料层,以便当所述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分别处于其未
伸展状态时在所述内层之上提供外层材料套环,所述外层材料套环在
使用中处于分别沿横向提供的张力下且因此在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的
伸展下而能够变平。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在所述套环指示构造中,所述
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所述内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为所述外层材料
的弹性模量乘以所述外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的至多二分之一,特别地,
至多四分之一,使得从明显的套环到完全变平的套环的过渡不需要在
长度方面的太多伸长。有利地,所述外层材料和所述内层材料中的至
少一个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更有利地,每种所述材料沿至少横向具
有弹性。
弹性模量(Modulusofelasticity)(也称作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可根据名称为“StandardTestMethodforTensileProcedureof
ThinPlasticSheeting(用于薄塑料片材的拉伸工序的标准测试方法)”
的ASTMD882-09来测定。应注意的是,尽管所述标准明确规定其涵
盖对呈薄片材的形式的塑料的拉伸特性的测定,但已经发现可关于适
用于本文所述压迫装置的材料适当地使用所述测试方法和弹性模量测
定。
所述套筒,特别地,所述套筒的至少所述中心区,有利地,包括
适用于施加压迫的材料,更有利地,所述套筒的至少所述中心区包括
在10N负荷/cm宽度下沿所述套筒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和大于0%至最
多60%的最大拉伸,如根据DIN61632:2009测定。在本文中,这样一
种材料称为“短拉伸材料”。参见教科书Foeldi’sTextbookof
Lymphology(Foeldi的淋巴学教科书)第二版,压迫绷带的延展性,
换句话讲弹性包括短拉伸(具有在10N负荷/cm宽度下为至最多60%
(即,大于0%和至最多60%)的最大拉伸量的那些拉伸);中拉伸(60%
至140%)和长拉伸(大于140%),其中相应地非弹性绷带被理解为
不具有拉伸量(即,0%)。
为进一步强调套环指示构造的指示效果和/或为进一步有利于提
供压迫均匀度,套环的材料(如双层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实施例中的外
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套环的材料的厚度的乘积有利地为短拉伸材
料的弹性模量乘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的至少90%,特别地,套
环的材料(如双层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实施例中的外层材料)的弹性模
量乘以套环的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等于或大于短拉伸材料的弹性模量乘
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积。
为了便于观察套环指示构造,带或衬片的可伸展部分有利地在其
未伸展状态下具有至少0.1cm,特别地,0.5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
宽度。为有利地有利于如在部件定径和材料使用方面的套筒构造,有
利地,带或衬片的可伸展部分在其未伸展状态下具有至多4cm,特别
地,至多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
有利地,特别是关于有利于观察套环的变化和变平,带或衬片的
可伸展部分在其伸展状态下在其中套环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少
1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为了便于观察和/或有利于沿横向/周
向的压迫均匀度,带或衬片的可伸展部分有利地在其伸展状态下在其
中套环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多8cm,特别地,至多6cm的相对
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
为进一步强调双层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实施例中的可伸展带部分
或衬片的指示效果,内材料层和外材料层可有利地被构造和布置以使
得当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处于其未伸展状态下时在内层之上提供至少一
个外层材料套环并且还在内层之上提供至少一个外层材料区(在下文
中称作“狭缝区”),至少一个外层材料套环在使用中处于沿横向提
供的张力下且因此在可伸展带部分/衬片的伸展下而能够变平,其中外
层材料包括相对于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大体纵向延伸的狭缝(如开
口),使得当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至少一个狭缝
区中的外层材料大体平放,狭缝的侧边缘彼此靠近或彼此重叠,并且
在使用中处于沿横向提供的张力下且因此处于可伸展带部分/衬片的伸
展下,狭缝的侧边缘移动分开,从而暴露出下伏内层。应当理解,狭
缝区作用如同窗口或眼睛,即,在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处于其未伸展状
态时“闭合”,从而覆盖下伏内层,并且在可伸展带部分/衬片沿横向
伸展时“打开”,从而提供针对套筒的正确伸展和张紧的第二指示。
指示效果可通过使内层(特别地,至少其上表面)具有当狭缝的边缘
移动分开时变得可见的标记和/或与外层的颜色不同,特别地,与外层
的狭缝区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而进一步增强。有利地,至少一个外层材
料套环和至少一个狭缝区以相对于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纵向串列的
形式提供,更有利地,提供至少两个外层材料套环,至少两个外层材
料套环和至少一个狭缝区交替地并以相对于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纵
向串列的形式提供。
关于第一方面(即,包括可伸展带部分的实施例),为进一步有
利于指示和提供由在使用中的套筒覆盖的使用者的肢体部分(如包括
小腿肚的小腿)上方的有利的解剖贴合,有利地,包括环或带之间的
空隙的多个环或带分别延伸超过对应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高
度的至少70%的高度。通常,所需的是使包括环或带之间的空隙的多
个环或带分别延伸对应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70%至最
多且包括100%,并且可能大于100%的高度。环或带之间的空隙的高
度可在包括端值在内的0.1mm至7cm,特别地,包括端值在内的0.3mm
至3cm,并且更特别地,0.5mm至2cm的范围内。
关于第二方面(即,包括衬片的实施例),为进一步有利于指示
和提供由在使用中的套筒覆盖的使用者的肢体部分(如包括小腿肚的
小腿)上方的有利的解剖贴合,有利地,衬片延伸对应于从上边缘至
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70%至最多且包括100%的高度。另外,为进一
步有利于提供有利的解剖贴合,所需的是使包括孔眼或环之间的空隙
的多个适用的孔眼或环分别延伸超过对应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
的高度的至少70%的高度。通常,所需的是使包括孔眼或环之间的空
隙的多个适用的孔眼或环分别延伸对应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
高度的70%至最多且包括100%的高度。适用的孔眼和环之间的空隙的
高度可在包括端值在内的0.1mm至7cm,特别地,包括端值在内的
0.3mm至3cm,并且更特别地,0.5mm至2cm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并不意在描述本发明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
或每种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更特别地例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另外的其
他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有所描述。在本申请的若干处通过列举实
例提供指导,这些实例可单独地以及以不同组合的形式使用。在每一
种情形下,所列举的列表仅仅作为代表性群组,而不应被理解为排他
性列表。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压迫装置的示例性实施
例的俯视图,而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表示被示出为在使用者的小腿上使用的图1和图2所示的示
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前视图,而图3b示出了轴线R(其示于图3a中)
到包含中心轴线A(其也示于图3a中)的平面P上的投影。
图4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压迫装置的另一个示例
性实施例的俯视图,而图5示出了图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压迫装置的示例性实施
例的俯视图,而图7示出了图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压迫装置的另一个示例
性实施例的俯视图,而图9示出了图8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a示出了在使用者的小腿上使用的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透视、前视图,并且图10b示出了轴线G和E(其示于图10a
中)到包含中心轴线A(其也示于图10a中)的平面P上的投影。
图11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压迫装置的另一个示
例性实施例的俯视图,而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
图。
图13表示根据本文所述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压迫装置的示例性实
施例的俯视图,而图14和图15示出了图1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两
个剖视图。
图16表示被示出为在使用者的小腿上使用的图13到图15所示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前视图。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诸如“顶部”、“底
部”、“在……上方”、“在……下方”等用语仅指如图所示的特征结
构,并非旨在限制使用取向等。并非所有的图均按照相同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涵盖本文中所述发明的具体的、合适的、
所需的、有利的、有优势的和优选的各方面的所有组合。
图1示出了用于向使用者的肢体施加压迫的压迫装置100的示例
性实施例的外部的俯视图,而图2示出了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装置包括大体覆盖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的套筒1。该套筒包括外表
面3、内表面4、上边缘7和下边缘8。当该装置在肢体上使用时,通
常内表面4朝穿着者/使用者定位(在下文中用语“内部的”通常将指
某物朝穿着者/使用者定位且“外部的”将指某物远离穿着者/使用者定
位),而上边缘朝使用者的躯干定位且下边缘远离使用者的躯干定位,
并且为基本横向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两者在施加之后将围绕肢体基本周
向定位。如从图1可以理解,套筒包括从其上边缘延伸到其下边缘的
两个侧面边缘9,10。沿第一侧面边缘9到第二侧面边缘10的横向,套
筒包括第一侧面区13、中心区14和第二侧面区15。套筒的第二侧面
区以在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串列的形式提供有多个环16。每个
环由带17附接,在此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地附接,该带在套筒(特
别地,第二侧面区)与环之间沿套筒的大体横向延伸。如上所述,应
当认识到,在压迫装置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之后,套筒的横向也将
为周向。参见图2中的剖视图,可以看到,带17附接至套筒1的第二
侧面区15,特别地,附接至第二侧面区处的套筒的外表面3上。在此
示例性实施例中,带固定地附接,然而,应当理解,在另选的实施例
(如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中,带可释放地附接。
带包括可伸展带部分,该可伸展带部分包含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
的材料,且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当可伸展带部分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
(如当压迫装置不在使用时),在外部存在向外突起的材料套环,并
且当在使用中处于沿套筒的横向提供的张力下时,可伸展带部分沿横
向伸展且套环变平(最终消失)。
重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看到,每个带17
包括可伸展部分21,该可伸展部分被构造有朝外部且向外突起的套环
20。这在图2所示的剖视图中最好地看到,图2类似于图1示出了可
伸展带部分处于其未伸展状态。还可以看到,带的可伸展部分有利地
包括外材料层18和内材料层19这两层,并且其中内材料层附连至外
材料层,以便在内层之上提供外层材料套环(即,套环20)。内层材
料和外层材料中的至少一个(有利地,两者)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
由于内层材料和/或外层材料特性、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彼此附接的构
造以及带附接至环并附接至套筒上的构造,带的套环包含部分21可沿
至少横向伸展。当带的可伸展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未伸展(即,处
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套环20可见为细长隆起或凸峰。在使用中,当
装置被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时,将提供张力且因此带的可伸展部分
21将沿横向伸展且套环能够且将变平。
对于其中带的可伸展部分包括两层的那些实施例而言,如以上所
指出的那样,有利地,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沿横向)乘以内层材料
的厚度的乘积小于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沿横向)乘以外层材料的厚
度的乘积。更有利地,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内层材料的厚度的乘
积为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外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的至多二分之
一,更有利地,至多四分之一。
在图1和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带的可伸展部分处于其未伸
展状态时,环沿着套筒的第二侧边缘设置且远离第二侧边缘部分与套
筒的第二侧边缘间隔。特别地,靠近套筒的第二侧边缘的每个环的侧
边缘与第二侧边缘间隔至多4cm,特别地,至多3cm的距离。另选地,
当带的可伸展部分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环可直接邻近第二侧边缘设
置,特别地,靠近套筒的第二侧边缘的侧边缘可直接邻近套筒的第二
侧边缘设置。
套筒当如图1所示平放时可为大致矩形、梯形或不规则形。例如,
本文(如图1)所示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套筒为大致梯形。为有利
于至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上的最佳贴合,套筒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
可有利地为稍微弯曲的,特别地,上边缘可为稍微凸状的和/或通常远
离使用者的躯干设置的下边缘可为稍微凹状的或凸状的。另选地或除
此之外,侧面边缘的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为稍微弯曲的,特别地,稍微
凸状的。这可有利于在发达的小腿肚上方的贴合。在使用中,当压迫
装置被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时,有利地,套筒为大致圆柱形、圆筒
形或截顶圆锥形。
压迫装置还包括多个条状机械紧固拉袢2。针对每个环16提供有
单个拉袢。每个拉袢包括由内拉袢部分23连接的近端部分22和远端
部分24。在图1和图2此处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本文所述其它示
例性实施例中,近端部分22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1的第一侧边缘区13。
应当理解,近端部分另选地可固定地附接(如经由粘合剂、粘结或缝
合)到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紧固拉袢2附接至套筒上,使得存在与
环相对地定位的拉袢并使得每个拉袢沿套筒的大体横向延伸,使其远
端部分24远离套筒的中心部分设置。从图2可以看到,每个拉袢具有
朝套筒的外表面3定位的第一主表面(即,内表面)34和远离套筒的
外表面定位的第二主表面(即,外表面)33。拉袢的远端部分24处的
第二主表面33包括机构紧固系统的一个部件25,并且拉袢的近端部分
处的第二主表面包括机械紧固系统的互补部件26。如在图1和图2所
示的此示例性实施例和本文所述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看到,紧固
拉袢的内拉袢部分处的第二主表面也可包括机械紧固系统的互补部件
26。
一般来讲,紧固拉袢有利地被构造成使得紧固拉袢的远端部分处
的第二主表面提供有钩状、杆状和/或杯状紧固件(第一拉袢紧固件),
并且紧固拉袢的近端部分处的第二主表面具有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第
一拉袢紧固件接合的结构。紧固拉袢的内部处的第二主表面也可具有
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第一拉袢紧固件接合的结构。
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紧固拉袢能够可释放地或固定地附接至套
筒。有利地,紧固拉袢被附接成使得拉袢跨第一侧面边缘延伸。特别
地,拉袢通常向外延伸超过第一侧面边缘至少2cm。对于其中紧固拉
袢可释放地附接的那些实施例而言,有利地,紧固拉袢的近端部分处
的第一主表面提供有钩状、杆状和/或杯状紧固件(第二拉袢紧固件),
并且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处的外表面具有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第二拉
袢紧固件接合的结构。此处,紧固拉袢的近端部分处的第一主表面然
后能够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处的外表面。第二拉袢紧
固件与第一拉袢紧固件可相同或不同在第二拉袢紧固件和第一拉袢紧
固件不同的情况下,有利地,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处的外表面具有结
构或提供有适于由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两者接合的结构。有利地,
第二拉袢紧固件和相关互补接合结构被选择成使得其提供强于第一拉
袢紧固件和相关互补接合结构的紧固。使用可释放地附接的紧固拉袢
可能特别有用,因为其可使得能够提供其宽度可调整的压迫装置。
本文所述压迫装置特别地其套筒可按不同的尺寸提供以适应肢体
(如臂与腿)的尺寸差异以及特定肢体的一般尺寸差异。本文所述压
迫装置特别适合在包括小腿肚的小腿上使用。关于后者,例如考虑到
包括患有淋巴水肿的那些人的成人小腿的尺寸可在脚踝处的周长上在
大约130至420mm的范围内且在其最宽点处的周长处在大约280mm
至650mm的范围内,可按例如七个标准(宽度)尺寸(如XS、S、M、
L、XL、XXL、XXXL)提供压迫装置,七个标准尺寸旨在涵盖潜在使
用者的可能相关周长尺寸的80%,而剩下的20%可按特殊订单提供。
此外,考虑到成人小腿的长度可在大约20cm至40cm的范围内,可结
合上述标准(宽度)尺寸提供三个高度尺寸,如矮、平均和高,高度
尺寸同样旨在涵盖潜在使用者的可能相关长度的80%。关于标准宽度
尺寸,涵盖80%的潜在使用者的可能相关周长尺寸的标准尺寸数量可
通过例如提供被构造成使得套筒的宽度可易于由使用者或将压迫装置
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的护理人员调整的压迫装置来减少。特别地,
提供其中紧固拉袢可如本文所述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
且其中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被构造成使得其可修剪的压迫装置将是有
利的。
重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看到,每个紧固
拉袢2的远端部分24处的第二主(外)表面33提供有钩状、杆状和/
或杯状紧固件25且近端部分22处以及紧固拉袢的内拉袢部分22处的
第二主(外)表面具有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拉袢紧固件接合的结构26。
此外,每个紧固拉袢2的近端部分22处的第一主(内)表面34提供
有钩状、杆状和/或杯状紧固件27(这些第二拉袢紧固件与第一拉袢紧
固件25可相同或不同)且套筒1的第一侧面区13处的外表面3具有
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第二拉袢紧固件27接合的结构28。如从图2可以
理解,通常第一侧面区13通过将适当材料层层合到套筒的相关区上而
提供有相关接合结构28。此外,第一侧面区13可容易沿着其外边缘修
剪。在需要或期望减小压迫装置特别地其套筒的宽度或周长的情况下,
可拆下紧固拉袢,可修剪掉适当量的第一侧面区,以便实现需要的或
期望的宽度/周长。此后,可将紧固拉袢重新附接至第一侧面区的剩余
部分,并且施加该装置。通常,拉袢附接至套筒的外表面,使得拉袢
跨第一侧面边缘延伸,特别地,使得其远端部分从第一侧面边缘位移。
参见图3a,其示出了在使用者的小腿上使用的图1和图2所示的
示例性压迫装置100的前透视图,可以认识到,紧固拉袢2和环16被
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使紧固拉袢穿过环,折回到其自身上,使
得套筒1的第一侧面边缘9朝环拖曳,并且最终紧固,使得套筒绷紧
且束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以提供压迫。一旦设置到使用者的肢体上,
压迫装置100有利地环绕肢体的相关部分,并且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
套筒1,特别地,套筒的中心区14将环绕肢体的大部分。
对于适用于使用者的小腿的压迫装置而言,有利地,套筒被构造
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环或对于具有孔眼的那些实施例而言的孔眼通
常将朝前方设置,特别地,使得其通常沿着胫骨延伸。因此,对于此
类实施例而言,套筒的中心区通常将围绕背部设置,并且至少在小腿
的侧面中的一个上且因此相应地紧挨着小腿肚肌肉。
套筒,特别地,其至少中心区,有利地,包括适用于施加压迫的
材料。此类材料是本领域已知的。有利地,此类材料具有低抗弯刚度
且可拉伸,使得其可易于适应肢体形状的形状,同时不太容易在张力
下拉伸,使得可实现提供期望的压迫至肢体上。更有利地,套筒的至
少中心区(甚至更有利地,套筒的至少中心区和第一侧边缘区,最有
利地,套筒的中心区以及第一侧向区和第二侧向区)包含短拉伸材料,
该短拉伸材料沿套筒中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且在10N负荷/cm宽度下
沿套筒的至少横向具有大于0%至最多60%的最大拉伸(如根据DIN
61632:2009测定)。为了穿着舒适,此类材料有利地为可透气的。如
以上所指出的那样,对于包括短拉伸压迫材料的实施例而言,有利地,
套环材料(如双层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实施例中的外层材料)的弹性模
量(沿横向)乘以套环材料的厚度的乘积有利地为短拉伸材料的弹性
模量(沿横向)乘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的至少90%,特别地,
套环材料(如双层可伸展带部分/衬片实施例中的外层材料)的弹性模
量乘以套环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等于或大于该短拉伸材料的弹性模量乘
以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积。
压迫装置特别地套筒可提供有一个或多个加强件以有利于套筒形
状的保持,特别地,以使套筒的任何垂直塌陷或下滑倾向最小化,加
强件可例如以具有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有限宽度的线材、棒材、网格
或垫的形式提供。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在套
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纵向延伸的细长加强件42提供于邻近第二侧
边缘10的第二侧面区15中。加强件可由如金属材料或热塑性材料制
成,包括可热成形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酰胺、聚酯(如3M
Scotchcast热塑性材料72362))。对于具有大于五毫米的宽度的加强
件而言,为它们提供穿孔以实现透气性可能是有利的。为了设计和/或
固定目的,加强件可提供于布口袋内,该布口袋随后附接至套筒的一
个或多个适当部分,或另选地,加强件可设置在套筒的一个或多个适
当部分的表面上,然后由缝合或层合到套筒的相应部分上的布片完全
覆盖。
重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并参见图3a,可以认识
到,当示例性压迫装置100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套筒围绕中心
轴线A设置且该多个环沿着第一轴线R延伸。参考图3b可以看到,相
对于第一轴线R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的投影,第一轴线R相
对于中心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对齐。通常,有利的是,第一轴线R相
对于中心轴线平行对齐或相对于中心轴线几乎平行对齐(即,第一轴
线R可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形成不超过5°的锐角)。应当理解,当压
迫装置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可能一系列环可不沿着笔直的轴线
延伸,即,其投影可因张力或使用者的特定腿部几何形状而弯曲,并
且在这种情况下该一系列环沿着其延伸的相关轴线可被定义为至投影
曲线的最佳线性拟合(线性回归)所得的轴线。
对比图3a所示的在使用中的压迫装置与图1和图2所示的不在使
用中的同一压迫装置,在图3a中可以看到,环带17上的套环已变平。
此外,在施加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100时,将套筒围绕
使用者的肢体设置,使紧固拉袢2中的每一个穿过其相对的环16,折
回到其自身上且牵拉成使得套筒的第一侧面边缘9朝环拖曳,使得套
筒1围绕使用者的肢体绷紧,其中每个拉袢被牵拉,直至相对的环带
的可伸展部分中的套环完全变平。一旦套环因其变平而消失,即,不
再可见,则紧固拉袢被紧固,使得套筒(且相应地压迫装置)束缚在
使用者的肢体周围。
如从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理解,有利的是将套筒
和紧固拉袢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紧固拉袢穿过适用的孔
眼或环,折回并紧固到其自身上时,朝套筒的第二侧边缘拖曳第一侧
边缘,但套筒的这两个侧边缘不重叠。另外,如从图1和图2所示的
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理解,压迫装置可有利地还包括舌状物。舌状物有
利地相对于套筒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舌状物通常邻近套
筒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在中心设置,且沿着套筒的第一侧边缘
和第二侧边缘延伸,使得舌状物在使用者与限定在套筒的第一侧边缘
和第二侧边缘之间的开口之间设置,使得舌状物位于环之下。
重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看到,提供有舌
状物5。舌状物,特别地,其侧边缘部分,附连至套筒的第二侧边缘区
15处的内表面4,使得舌状物延伸超过第二侧边缘10且位于环16之
下。参见图3a,可以认识到,示例性压迫装置100的套筒1和紧固拉
袢2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紧固拉袢穿过适用的孔眼或
环,折回并紧固到其自身上时,朝套筒的第二侧边缘10拖曳第一侧边
缘9,但套筒的这两个侧边缘不重叠。此外,在图3a中可以看到,当
压迫装置100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舌状物5通常邻近套筒1的
第一侧边缘9和第二侧边缘10在中心设置,且沿着套筒1的第一侧边
缘9和第二侧边缘10延伸,使得舌状物在使用者和限定在套筒的第一
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之间的开口之间定位。
对于包括舌状物的压迫装置而言,舌状物可有利地包括大体跨其
宽度和长度延伸的单个加强件或纵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细长加强件。
如上所述,加强件可由如金属材料或热塑性材料制成,包括可热成形
热塑性材料(例如聚丙烯、聚酰胺、聚酯(如3MScotchcast热塑性材
料72362))。对于具有大于五毫米的宽度的加强件而言,为它们提供
穿孔以实现透气性可能是有利的。为了设计和/或固定目的,加强件可
提供于布口袋内,该布口袋随后附接至套筒的一个或多个适当部分,
或另选地,加强件可设置在舌状物的一个或多个适当部分的表面上,
然后由缝合或层合到舌状物的一个或多个相应部分上的布片完全覆
盖。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舌状物可包括泡棉,特别地,记忆泡棉,更
特别地,高密度记忆泡棉。高密度记忆泡棉为具有至少65kg/m3,特别
地,至少70kg/m3,更特别地,至少85kg/m3,最特别地,至少105kg/m3
的密度的记忆泡棉。合适的记忆泡棉的例子包括以商品名SRFEP2、
Argus、ArgusSoft和ArgusSupersoft销售的可得自菲尔创纳多孔技术
公司(FiltronaPorousTechnologies)的高密度记忆泡棉。有利地,舌状
物包括泡棉层,特别地,具有包括端值在内的0.5mm至10mm的厚度
的泡棉层,更特别地,具有包括端值在内的2mm至6mm的厚度的泡
棉层。
重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看到,特别地,
在图2中,舌状物5包括纵向延伸的两个细长加强件42。有利地,这
两个细长加强件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套环恰好变平时,环将位于
这两个细长加强件之间。加强件位于两层,内泡棉层6和上层36之间,
所述上层由适当覆盖材料制成。
尽管本文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未具体示出,但本文所述压迫装
置可被构造成包括其它结构元件,例如从套筒延伸特别地从套筒的下
边缘的适当部分延伸的脚部分。这样的脚部分可被构造和布置成脚踝
固定绷带的形式,或另选地,这样的脚部分可被构造成提供对脚的更
广泛的覆盖。此外,套筒和这样一种脚部分可被构造和布置以使得提
供靴状压迫装置,闭趾式或开趾式和/或闭跟式或开跟式。这样一种脚
部分可与套筒成一整体,或另选地,作为单独的部件提供,该部件可
通过适当的紧固装置(例如按钮、机械紧固件等)附接至套筒。压迫
装置还可包括囊袋或凝胶插件以有利于圆周尺寸修改。就这一点而言,
套筒例如可提供有用于此类插件的双壁或内部口袋,使得此类插件可
根据需要或期望插入和/或移除。
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对于包括具有套环指示构造的可伸展带部
分的压迫装置而言,有利的是,将该装置构造成使得当带的部分处于
其未伸展状态时,环沿着套筒的第二侧边缘邻近边缘或与边缘间隔且
远离第二侧边缘部分设置,特别地,其中每个环具有靠近套筒的第二
侧边缘的侧边缘,环的侧边缘邻近套筒的第二侧边缘设置或与第二侧
边缘间隔至多4cm,特别地,至多3cm的距离。这些实施例有利地包
括如上所述的舌状物。
另选地,对于包括具有套环指示构造的可伸展带部分的压迫装置
而言,可能期望的是将装置构造成使得当带的所述部分处于其未伸展
状态时,环朝中心区与第二侧边缘间隔,特别地,其中每个环具有远
离套筒的中心区的侧边缘,环的所述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间隔在包括
端点在内的3cm至25cm的距离。
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为此另选的压迫装置100的例子。
此示例性压迫装置100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套
筒1,套筒大体覆盖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其中套筒的第二侧边缘区
15以在套筒的上边缘7和下边缘8之间串列的形式提供有多个环16。
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当带17的可伸展部分21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
环16朝中心区14与第二侧边缘10间隔,特别地,其中每个环具有远
离套筒的中心部分的侧边缘32,并且环的此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间隔
(例如从3cm至最多且包括25cm的距离)。因此在使用中当压迫装置
100被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时,当第一侧边缘9被朝环16拖曳时,
第一侧边缘将在第二侧边缘10上方被牵拉,使得邻近第二侧边缘的第
二侧边缘区15的一部分将形成底卷绕。示例性压迫装置100包括可释
放地附接至第一侧边缘区13的一系列紧固拉袢2,其中拉袢和第一侧
边缘区与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者同样地构造。本示
例性压迫装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环16连同其带17
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1,特别地,附接至第二侧边缘区15。此外,除
了可伸展、包含套环的带部分21以外,带17还包括近端部分31,其
中带的近端部分处的内主表面34(即,面向套筒的外表面且与包括套
环20的带的面朝外表面相背对的彼表面)提供有钩状、杆状和/或杯状
紧固件(带紧固件)37。另外,套筒的第二侧边缘区15处的外表面3
具有结构或提供有适于由带紧固件37接合的结构38。因此,带的近端
部分31处的内表面34可以然后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1的第二侧边缘
区15处的外表面3。如从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理解,第一侧边缘区
13、中心区14和第二侧边缘区15同样地构造,即,每个区处的外表
面3具有或提供有适于由第二拉袢紧固件27和带紧固件37接合的结
构38可能是有利的。应当理解,第二拉袢紧固件和带紧固件可为相同
的。有利地,套筒的第一侧边缘区13和第二侧边缘区15两者被构造
成使得其可修剪。此类构造实现了关于宽度和/或周长调整的有利高自
由度。这可能特别适用于具有其中通常要求或需要定制定径的不寻常
和/或非标准肢体宽度/周长的那些使用者。此外,套筒材料可有利地提
供于滚筒上,其中套筒材料的长度(对应于靶向、所需/需要的宽度或
周长的长度)可从滚筒切割且此后紧固拉袢和环及其带(其中每一者
包括所述近端部分和可伸展、包含套环的部分)则能够可释放地附接
至套筒和外表面以提供压迫装置。虽然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紧
固拉袢和环及其带各自可单独地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但在另选的实
施例中,一系列紧固拉袢可被构造和布置为能够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
的单个、一体化部件。相似地,一系列环及其带可被构造和布置为能
够可释放地附接至套筒的单个、一体化部件。此类一体化拉袢或环带
部件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件。
一般来讲,对于包括环和具有带有如上套环指示构造的可伸展部
分的带的压迫装置而言,有利地,带的所述可伸展部分在其未伸展状
态下具有至少0.1cm,特别地,至少0.5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
有利地,带的可伸展部分在其未伸展状态下具有至多4cm,更有利地,
至多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有利地,带的可伸展部分在其
伸展状态下在其中套环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少1cm的相对于套
筒的横向的宽度。有利地,带的可伸展部分在其伸展状态下在其中套
环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多8cm,更有利地,至多6cm的相对于
套筒的横向的宽度。
一般来讲,对于包括环和具有具如上所述套环指示构造的可伸展
部分的带的压迫装置而言,有利地,每个带具有至少1cm,更有利地,
至少2cm,并且最有利地,至少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有
利地,每个带具有至多10cm,更有利地,至多8cm,并且最有利地,
至多6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除此之外或另选地,有利地,
包括环或带之间的空隙的多个环或带分别延伸超过对应于从上边缘至
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至少70%的高度。包括环或带之间的空隙的多
个环或带分别可延伸超过对应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
70%至最多100%且可能大于100%的高度。有利地,环或带之间的空
隙的高度在包括端值在内的0.1mm至7cm,更有利地,包括端值在内
的0.3mm至3cm,并且最有利地,0.5mm至2cm的范围内。
图13到图15提供了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
例性实施例的图示,不同的是此实施例在带的可伸展带部分中提供有
狭缝区。此外,图13到图15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100除了带17中
的每一者的可伸展部分21的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分别为18,19)的
构造之外相同于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参见图13,可以
看到,每个带的可伸展部分包括交替地并相对于套筒1的上边缘和下
边缘(分别为7,8)纵向(即,大体沿着套筒的纵向)串列的两个套环
20和一个狭缝区40(即,套环-狭缝区-套环)。参见图13,可以理解,
处于其未伸展状态的可伸展部分的外层18示出了中心I状切口,使得
外层材料基本被分成三个部段,三个部段然后可结合内层被构造和布
置成提供套环和狭缝区。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的构造和布置在图14和
图15中最好地看到。外层的这两个外部段附连至内层上,使得当可伸
展带部分21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外层材料18的两个套环20提供于内
层19之上(参见如图14)。类似于本文所述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这些套环可在使用(即,施加)套筒时变平且在所提供的张力下带的
可伸展部分沿横向伸展。外层材料18的中心部段也设置在内层19之
上且外层材料包括相对于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大体纵向延伸的开
口。如从图15可以理解,当可伸展带部分21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
开口具有狭缝41的形式且外层材料18大体平放,狭缝的侧边缘彼此
靠近,因而覆盖下伏内层材料。(在另选的实施例中内层和外层可被
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狭缝的侧边缘重叠。)应当理解,来自中心部段中
间的多余外层材料被移除(例如,被切掉)以确保当可伸展部分处于
其未伸展状态时,外层材料大体平放,狭缝的侧边缘彼此邻近(或在
另选的实施例中重叠),而外层材料的外部段示出内层之上的外层材
料套环。参见图16,其示出了在使用的小腿上使用的图13到图15所
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100的前透视图,可以认识到,当紧固拉袢2被
牵拉穿过环16使得套筒1的第一侧面边缘9被朝环和套筒的第二侧面
边缘10拖曳使得套筒绷紧且束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以施加压迫时,
带的可伸展部分沿横向伸展,进而外层材料18中的狭缝的侧边缘移动
分开,从而暴露出下伏内层19,同时外层材料的套环(图16中不可见)
变平。一旦狭缝打开从而暴露出下伏内层且套环完全变平,使用者便
可紧固套筒。
图6到图12示出了其中套环指示构造提供于在套筒的上边缘和下
边缘之间大体纵向延伸的可伸展的细长衬片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一般
来讲,对于包括这样一种衬片的压迫装置而言,衬片有利地延伸对应
于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70%至最多100%的高度,更有利
地,衬片从套筒的上边缘延伸到下边缘。类似于上述带的可伸展部分,
衬片包括沿套筒中的至少横向具有弹性的材料,且被构造和布置成使
得当衬片处于其未伸展状态时(如当压迫装置不在使用时),在装置
的外部存在向外突起的材料套环,并且当在使用中处于沿套筒的横向
提供的张力下时,衬片沿横向伸展且套环变平(最终消失)。
图6示出了包括孔眼而非环的用于向使用者的肢体施加压迫的压
迫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部的俯视图,而图7示出了此示例性
实施例的剖视图。装置包括大体覆盖使用者的肢体的一部分的套筒1。
套筒包括外表面3、内表面4、上边缘7、下边缘8和两个侧面边缘9,10。
如同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沿第一侧面边缘9到第二侧面边
缘10的横向,套筒包括第一侧面区13、中心区14和第二侧面区15。
套筒的第二侧边缘区以在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串列的形式提供
有多个孔眼12。如从所述图(特别地,图7)可以理解,第二侧边缘
区15还有利地包括位于孔眼12和第二侧边缘10之间的加强件42。套
筒还包括在套筒的上边缘7和下边缘8之间大体纵向延伸的可伸展的
细长衬片11,特别地,衬片从套筒的上边缘延伸到下边缘。衬片可沿
套筒的至少横向伸展且包括在外部且向外突起的材料套环20,套环可
在图7所示的剖视图中更好地看到。还可以看到,可伸展衬片11有利
地包括外材料层18和内材料层19这两层。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中的
至少一个(有利地,两者)沿至少横向具有弹性。如从图7可以理解,
衬片的外层与套筒的邻近平放材料成一整体,其中衬片的内层为单独
的材料条,材料条附连至套筒的内表面,以便在内层之上提供外层材
料套环(即,衬片的套环20)。套环20可见为细长的隆起或凸峰。在
使用中,当装置100被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时,将提供张力且因此
可伸展衬片11将沿横向伸展且套环能够且将变平。
衬片可至少部分地与邻近平放套筒材料成一整体,或另选地,衬
片可作为插入物提供到套筒中(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为后
者的例子)。对于其中可伸展衬片包括两层的那些实施例而言,如以
上已经指出的那样,有利地,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内层材料的厚
度的乘积小于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外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更有
利地,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内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为外层材料的
弹性模量乘以外层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的至多二分之一,更有利地,至
多四分之一。对于包括双层衬片且其中衬片至少部分地与邻近平放套
筒材料成一整体的那些实施例而言,有利地,套环材料(即,外层材
料)与套筒的邻近平放材料成一整体,而衬片的内层则为单独材料条,
单独材料条附连至套筒的内表面,以便在内层之上提供外层材料套环。
对于进一步有利地在套筒的一个或多个相关邻近区中包括短拉伸材料
的这些实施例而言,应当理解,套环材料(即双层可伸展衬片中的外
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厚度通常将分别等于短拉伸材料的弹性模量和
厚度。如以上已经指出的那样,以其他方式,对于如上所述在套筒的
一个或多个相关区中包括短拉伸材料的实施例而言,有利地,套环材
料(如双层衬片实施例中的外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套环材料的厚
度的乘积有利地为短拉伸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
积的至少90%,特别地,套环材料(如双层可伸展衬片实施例中的外
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乘以套环材料的厚度的乘积等于或大于短拉伸材
料的弹性模量乘以短拉伸材料的厚度的乘积。
图6和图7中的示例性压迫装置还包括多个条状机械紧固拉袢2,
针对每个孔眼提供一个紧固拉袢。紧固拉袢2以及第一侧面部分13有
利地如上所述构造。示例性装置还包括舌状物5,舌状物有利地附连至
第二侧边缘区15处的内表面4,使得舌状物位于孔眼之下且从第二侧
边缘10向外延伸。舌状物有利地如上所述构造,并且如在图7中可以
看到,示例性实施例的舌状物包括纵向延伸的两个细长加强件42,加
强件位于外材料层36和内材料层6之间,其中后者有利地由泡棉制成。
尽管图示中未示出,但应当认识到,当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性
压迫装置投入使用从而覆盖使用者的肢体(如包括使用者的小腿肚的
小腿)时,紧固拉袢2将被穿过孔眼12,被折回并紧固到其自身上。
第一侧边缘9因此将被朝孔眼12且因此朝套筒1的第二侧边缘10拖
曳。有利地,套筒的这两个侧边缘不会重叠,但会限定舌状物5将中
心设置在其后面的开口。此外,在施加图6和图7所示的压迫装置时,
围绕使用者的肢体设置套筒1,使紧固拉袢2中的每一个穿过其相对的
孔眼12,折回到其自身上且牵拉成使得套筒的第一侧面边缘9被朝孔
眼12拖曳,使得套筒围绕使用者的肢体绷紧,其中拉袢被牵拉,直至
可伸展衬片的套环完全变平。一旦套环消失,紧固拉袢便被紧固,使
得套筒(且相应地压迫装置)束缚在使用者的肢体周围。
衬片有利地在其未伸展状态下具有至少0.1cm,更有利地,至少
0.5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衬片有利地在其未伸展状态下具有
至多4cm,更有利地,至多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有利地,
衬片在其伸展状态下在其中套环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少1cm的
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有利地,衬片在其伸展状态下在其中套环
恰好完全变平的点处具有至多8cm,特别地,至多6cm的相对于套筒
的横向的宽度。
衬片可提供于紧固拉袢与孔眼(或环,对于包括环而不是孔眼的
那些实施例而言)之间的套筒中的任何地方。为了便于在装置被施加
时观察衬片的套环指示构造,衬片可合适地提供于套筒的中心部分中
或第二侧面部分中,更合适地提供于靠近孔眼(或环,如果适用)的
套筒的中心部分中或提供于朝中心部分靠近或邻近孔眼(或环,如果
适用)的第二侧面部分中。
重新参见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看到,衬片在套
筒的中心部分14中,其中衬片靠近孔眼12且因此远离附接至套筒的
第一侧边缘区13的紧固拉袢2设置。尽管图示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
当此示例性压迫装置100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套筒1将围绕中
心轴线A设置,中心轴线位于平面P中,并且衬片将沿着第二轴线G
延伸,其中相对于此第二轴线G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的投影,
第二轴线G将与中心轴线A平行或基本平行对齐。在另选的实施例中,
衬片可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前述第二轴线G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形成
包括端值在内最大至25°的锐角(β)。
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为其中可伸展衬片11被布置成
使得当压迫装置100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衬片沿着第二轴线G延
伸的实施例的例子,其中相对于第二轴线G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
P上的投影,第二轴线G相对于中心轴线A倾斜形成锐角(β)。特别
地,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包括套筒1,套筒具有在套筒的
上边缘7和下边缘8之间串列的多个环16以代替孔眼。每个环有利地
由在套筒1与环16之间延伸的带17固定附接。此示例性装置的环沿
着套筒的第二侧边缘10设置且与边缘间隔且远离第二侧边缘区15,特
别地,靠近套筒的第二侧边缘10的每个环的侧边缘39与套筒的第二
侧边缘间隔。有利地,间距对应于至多4cm,更有利地,至多3cm的
距离。另选地,环可邻近第二侧边缘设置(但仍远离第二侧边缘区15),
特别地,靠近套筒的第二侧边缘10的每个环的侧边缘39可邻近套筒
的第二侧边缘设置。从图9可以看到,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带附
接至套筒的第二侧边缘区15且套筒的区15提供有加强件42。示例性
实施例包括紧固拉袢2和舌状物5,这两个元件均如上文此前所述构造
和布置。关于可伸展衬片11,从图9可以认识到,在此示例性实施例
中衬片作为插入物提供于套筒中,特别地,其中心区14中。此外,参
见图9的图示可以看到,套筒由两个单独的部分1a和1b构成且衬片
11包括外材料层18和内材料层19,其中内材料层附连至外材料层的
内表面且被构造和布置以使得在内层之上提供外层材料套环20,并且
其中衬片随后附连至两个套筒部分1a,1b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4,从而
跨接这两个套筒部分以提供具有面朝外的套环20的完整套筒。
参见图8的图示可以看到,此示例性实施例的衬片相对于如第二
侧边缘10倾斜。此外,参考图10a,其示出了在使用者的小腿上使用
的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100的前透视图,可以认识到,
套筒1围绕中心轴线A设置且衬片11沿着第二轴线G纵向延伸。参考
图10b,其示出了此轴线G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的投影,可
以理解,相对于第二轴线G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的投影,第
二轴线G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形成大约12°的锐角(β)。重新参见图
10a还可以看到,当压迫装置100在使用时,衬片11将沿横向伸展且
套环将变平。如图10a所示,当装置正确地施加时,衬片将伸展,使
得套环完全变平,即,套环消失。
如从图10b可以理解,通常对于如本文所述包括可伸展衬片的压
迫装置而言,当此类装置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套筒围绕中心轴
线A设置,所述中心轴线位于平面P中,并且多个适用的孔眼或环有
利地沿着第三轴线E延伸,其中相对于第三轴线E到包含中心轴线A
的平面P上的投影,第三轴线相对于中心轴线平行对齐或几乎平行对
齐(即,第三轴线E可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形成不超过5°的锐角)。
通常对于如本文所述包括可伸展衬片的压迫装置而言,有利地,
包括孔眼或环之间的空隙的多个适用的孔眼或环分别延伸超过对应于
从上边缘至下边缘的套筒的高度的至少70%的高度。有利地,适用的
孔眼和环之间的空隙的高度在包括端值在内的0.1mm至7cm,特别地,
包括端值在内的0.3mm至3cm,并且更特别地,0.5mm至2cm的范围
内。对于包括环和带的那些实施例而言,有利地,每个带具有至少1cm,
更有利地,至少2cm,最有利地,至少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
度。有利地,每个带具有至多10cm,更有利地,至多8cm,最有利地,
至多6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有利的是,带之间的空隙的高
度在包括端值在内的0.1mm至7cm,特别地,包括端值在内的0.3mm
至3cm,并且更特别地,0.5mm至2cm的范围内。
图11和图12所示的示例性压迫装置为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变型,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首先,衬片11不是作为插入
物被提供,而是衬片11的外层18与套筒1的邻近平放材料成一整体,
其中衬片的内层19为附连至套筒的内表面4的单独材料条。其次,衬
片11纵向延伸,使得当压迫装置100在使用者的肢体上使用时,衬片
沿着第二轴线G延伸,其中相对于第二轴线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
P上的投影,第二轴线G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中心轴线。
如从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有利于装置的施加和
总体平滑贴合,适用的孔眼和环有利地被构造和/或选择成使得孔眼或
环的开口具有大于紧固拉袢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的相对于套筒
的横向的高度。并且对于包括环和带的那些实施例而言,有利地,环
被构造和/或选择成使得孔眼或环的开口具有大于带的相对于套筒的横
向的高度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除此之外或另选地,适用的孔
眼和环有利地在外形上为矩形或大致矩形;或在外形上为椭圆形或大
致椭圆形(如窄或细长椭圆形、独木舟形、细长泪珠形);或在外形
上为细长或窄D形。
紧固拉袢有利地具有至少1cm,更有利地,至少2cm,更有利地,
至少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紧固拉袢有利地具有至多10cm,
更有利地,至多8cm,最有利地,至多6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
度。紧固拉袢有利地具有至少6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紧固
拉袢有利地具有至多25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宽度。
带有利地具有至少1cm,更有利地,至少2cm,最有利地,至少
3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有利地,带具有至多10cm,更有利
地,至多8cm,最有利地,至多6cm的相对于套筒的横向的高度。
如此前所示,将本文所述的压迫装置施加到使用者的肢体上的方
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a)围绕使用者的肢体设置套筒;
b)将每个紧固拉袢穿过其相对的适用的孔眼或环;
c)将每个紧固拉袢折回到其自身上;
d)牵拉紧固拉袢,使得套筒的第一侧面边缘朝适用的孔眼或环
拖曳;
e)一旦已牵拉紧固拉袢且适用的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已伸展到
一定程度,使得套环材料完全变平,则紧固紧固拉袢(特别地,有利
地在套环材料已完全变平(且因此消失)时进行紧固)。
并且对于包括狭缝区的那些实施例而言,一旦已牵拉紧固拉袢且
适用的可伸展带部分或衬片已伸展到一定程度,使得狭缝的侧边缘已
移动分开,从而暴露出下伏内层且套环材料完全变平,则将有利地在
步骤e)中紧固紧固拉袢。对于包括狭缝区的实施例而言,应当理解,
在正确施加装置之后且在张力减小(由于腿部的体积减小(如因为水
肿收缩)或由于某些其他原因,例如材料疲劳)的情况下,狭缝的侧
边缘将朝彼此移动,并且下伏内层和/或(如果适用)提供于下伏内层
上的标记一不再可见或(如果适用)仅部分可见,这就将向使用者和/
或护理人员提供需要重新紧固和重新绷紧装置的指示。此指示将通过
观察套环材料再次因张力减小而开始重新形成其套环而得到强化。但
即使使用者和/或护理人员不确定套环材料是否开始隆起,狭缝区中的
下伏内层和/或下伏内层上的标记(如果适用)一不再可见或仅部分可
见(如果适用),就得到是时候重新绷紧压迫装置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