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844121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59827.5

申请日:

2015.11.10

公开号:

CN105395860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511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P17/02; A61K33/06(2006.01)N; A61K33/12(2006.01)N; A61K35/10(2015.01)N;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薛学明

发明人:

薛学明

地址:

236300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店孜乡王店村王店中学院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的烧烫伤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有的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对烧烫伤,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大蓟、艾叶、小蓟、石榴皮、地榆、琥珀、苎麻根、续断、槐花、珍珠母、侧柏叶、珍珠、仙鹤草、半枝莲、白及、白蔹、棕榈炭、地肤子、三七、滑石、紫苏、大青叶、桑叶、蒲公英、浮萍、金银花、石膏、紫草、天花粉、寒水石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烧烫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以全草及根入药,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 2、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3、小蓟: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4、石榴皮: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除去杂质,洗净,切块,干燥, 5、地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洗净,除去残茎,润透,切厚片,干燥, 6、琥珀: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 7、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冬春季采挖,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8续断: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9、槐花: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除去杂质及灰屑, 10珍珠母: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去肉,洗净,干燥,打碎, 11、侧柏叶: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除去硬梗及杂质, 12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用时粉碎, 13、仙鹤草: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14、半枝莲: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15、白及: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16白蔹: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17、棕榈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干燥叶柄,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的棕毛,晒干,取净棕榈,照煅炭法制炭, 18、地肤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19、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干燥,碾细粉, 20滑石: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洗净,砸成碎块,粉碎成细粉,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21、紫苏: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22、大青叶: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除去杂质,略洗,切碎,干燥, 23、桑叶:拣去杂质,搓碎,簸去梗,筛去泥屑; 24、蒲公英: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25、浮萍: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6~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26、金银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27、石膏: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 28、紫草: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9、天花粉: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30、寒水石: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煅寒水石:取净寒水石,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或研粉即得,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大蓟、艾叶、小蓟、石榴皮、地榆、琥珀、苎麻根、续断、槐花、珍珠母、侧柏叶、珍珠、仙鹤草、半枝莲、白及、白蔹、棕榈炭、地肤子、三七、滑石、紫苏、大青叶、桑叶、蒲公英、浮萍、金银花、石膏、紫草、天花粉、寒水石7倍量的热醋浸泡密封10天得过滤液。 2、过滤液倒入喷雾小瓶中,在烧烫伤创面上喷涂。

说明书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有的烧烫伤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有的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对烧烫伤,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由于目前西药无法快速有效的治疗烧烫伤,因此人们对快速有效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大蓟、艾叶、小蓟、石榴皮、地榆、琥珀、苎麻根、续断、槐花、珍珠母、侧柏叶、珍珠、仙鹤草、半枝莲、白及、白蔹、棕榈炭、地肤子、三七、滑石、紫苏、大青叶、桑叶、蒲公英、浮萍、金银花、石膏、紫草、天花粉、寒水石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伤风。其中其中选用大蓟是因为其味甘,性凉。功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选用血余炭是因为其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功能止血,化瘀。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选用艾叶是因为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主要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选用小蓟是因为其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功能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主要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选用石榴皮是因为其味酸、涩,性温。归大肠经。功能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主要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选用地榆是因为其味苦、酸、涩,性微寒。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主要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选用琥珀是因为其味甘,性平。功能镇静,利尿,活血。主要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选用苎麻根是因为其性寒,味甘。入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功能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主要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选用续断是因为其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主要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选用槐花是因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要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归肺、肝经。选用珍珠母是因为其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功能平肝潜阳,定惊明目。主要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选用侧柏叶是因为其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功能凉血止血,生发乌发。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外用适量。选用珍珠是因为其味甘、咸,寒。归心、肝经。功能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选用仙鹤草是因为其味苦、涩,性平。归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主要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选用半枝莲是因为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功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主要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选用白及是因为其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要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选用白蔹是因为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要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选用棕榈炭是因为其味苦、涩,性平。归肺、肝、大肠经。功能收涩止血。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选用地肤子是因为其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要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选用三七是因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要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选用滑石是因为其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功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主要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选用紫苏子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能,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选用大青叶是因为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要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选用桑叶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肺、肝经,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能,治风湿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选用蒲公英是因为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选用浮萍是因为其性味辛,寒,入肺经,有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选用石膏是因为其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先煎。选用紫草是因为其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功能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要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选用天花粉是因为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要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选用寒水石是因为其味辛、咸,性寒。入心、胃、肾经。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要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大蓟15—25克侧柏叶5—15克紫苏5—15克艾叶7—15克珍珠1—7克大青叶9—15克小蓟10—20克仙鹤草10—20克桑叶5—15克石榴皮10—20克半枝莲15—30克蒲公英9—15克地榆10—20克白及5—15克浮萍3—15克琥珀2—10克白蔹5—20克金银花5—15克苎麻根10—20克棕榈炭5—15克石膏15—60克续断10—20克地肤子9—20克紫草5—15克槐花6—20克三七7—20克天花粉5—15克珍珠母10—25克滑石10—20克寒水石10—15克。

优选为:

大蓟20克侧柏叶13克紫苏15克艾叶15克珍珠5克大青叶15克小蓟15克仙鹤草15克桑叶15克石榴皮15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15克地榆15克白及13克浮萍15克琥珀6克白蔹16克金银花15克苎麻根17克棕榈炭12克石膏40克续断16克地肤子16克紫草15克槐花15克三七16克天花粉13克珍珠母20克滑石15克寒水石13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以全草及根入

药。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

2、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3、小蓟: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4、石榴皮: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除去杂质,洗净,切块,干燥。

5、地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洗净,除去残茎,润透,切厚片,干燥。

6、琥珀: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

7、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苎麻。冬春季采挖,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8续断: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9、槐花: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除去杂质及灰屑。

10珍珠母: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去肉,洗净,干燥,打碎。

11、侧柏叶: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除去硬梗及杂质。

12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用时粉碎。

13、仙鹤草: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14、半枝莲: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15、白及: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16白蔹: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17、棕榈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干燥叶柄。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的棕毛,晒干。取净棕榈,照煅炭法制炭。

18、地肤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19、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干燥,碾细粉。

20滑石: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洗净,砸成碎块,粉碎成细粉,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21、紫苏: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22、大青叶: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除去杂质,略洗,切碎,干燥。

23、桑叶:拣去杂质,搓碎,簸去梗,筛去泥屑;

24、蒲公英: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25、浮萍: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6~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26、金银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27、石膏: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

28、紫草: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9、天花粉: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30、寒水石: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煅寒水石:取净寒水石,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或研粉即得。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大蓟、艾叶、小蓟、石榴皮、地榆、琥珀、苎麻根、续断、槐花、珍珠母、侧柏叶、珍珠、仙鹤草、半枝莲、白及、白蔹、棕榈炭、地肤子、三七、滑石、紫苏、大青叶、桑叶、蒲公英、浮萍、金银花、石膏、紫草、天花粉、寒水石7倍量的热醋浸泡密封10天得过滤液。

2、过滤液倒入喷雾小瓶中,在烧烫伤创面上喷涂。

本发明药物具有消肿生肌、止血消炎、防止溃疡的功能,用于治疗烧烫伤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西德兔30只,雌雄兼有,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剂量试验组为6次/天喷涂体表,正常量为3次/天,给药方式为喷涂体表,连续观察15天。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二】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36例。

2、诊断标准

烧烫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水、热液、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有的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有的是皮下,脂肪,肌肉,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对这种烧烫伤施以凉水冰块止痛的同时,噴涂药物,病程一般两周左右。

3、诊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物给患者喷涂,每日3次,在烧伤面喷涂药水,连用一周。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烧烫伤症状痊愈,恢复正常。

好转:烧烫伤症状减轻,逐步好转。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烧烫伤患者36例,结果显效33例,显效率为91.67%,好转2例,好转率为5.55%,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的烧烫伤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有的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对烧烫伤,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大蓟、艾叶、小蓟、石榴皮、地榆、琥珀、苎麻根、续断、槐花、珍珠母、侧柏叶、珍珠、仙鹤草、半枝莲、白及、白蔹、棕榈炭、地肤子、三七、滑石、紫苏、大青叶、桑叶、蒲公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