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4411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56622.1

申请日:

2015.11.09

公开号:

CN105394101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5/42(2009.01)I; A01N63/04; A01N63/00; A01N61/00; A01N59/06; A01N59/02;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65/42

申请人:

郭殿君

发明人:

郭殿君

地址:

730700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万里东村92号2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由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成的防治药剂,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具有较强的土壤与环境适应能力,施用后,菌株可迅速在叶面、茎杆及土壤中定殖,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并且微生物菌种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促生作用,能保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和稳定性,提高抗病防效能力;经本发明的药剂与防治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预防与治疗枯萎病,使丹参枯萎病发病率低于10%,痊愈率高于9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的重量份
数组成:微生物菌剂15-25份、石灰粉10-15份、柠檬酸钠5-15份,草木灰
20-25份、肉桂粉5-15份、大黄粉5-10份、芦荟汁5~15份、菖蒲叶粉10~
15份、乙醇15~25份、硫磺5~7份、腐殖酸5-15份,将所述质量份数
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其特征在于:
微生物菌剂包括: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和寡雄腐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其特征在于:
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和寡雄腐霉按重量份数计,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
寡雄腐霉=1-9∶4-8: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其特征在于:
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将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与寡雄腐霉均采用常规培养方
法培养得到菌液,过滤,将过滤后种菌体按照所述的重量比混合。然后在上述
菌体中加入三种菌液总重量10-15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均匀,即可。
5.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防治方法:
种植前浸种:将所述的药剂加水稀释100~200倍,浸泡种子5~10
小时;
种植时灌根:将所述的药剂加水稀释100~300倍,按每亩4~5升
药剂的用量,浇灌于植株根部;
植株喷洒:在发病轻微期,将所述的药剂按每亩1~2升的用量,加水
稀释20~60倍,喷洒于患病植株叶面、叶背,隔一周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在发病严重期,将所述的药剂按每亩6-8升的用量,加水稀释10-30倍,喷洒
于患病植株叶面、叶背以及根茎处,隔5天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说明书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
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

背景内容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归于唇形科
鼠尾草属,由于其药用部分是根部,并且色泽鲜红形状与参类似,被命名为“丹
参”,又名赤参、大红袍、血参根、红根、紫丹参等,是我国一种常用的中草
药,也是国际上开发的热门药材。丹参是我国沿用已久的一种传统中药材,在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中都有记载。丹参
的药用功效主要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等,对冠心病、高血压、动
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等症有显著疗效,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效果显著。丹参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应性强,
怕涝耐寒,喜好生长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山坡、草地、林边、溪水旁。土
质比较粘重或者容易淹水的地方不适宜栽种,其它土壤均可栽植,尤其土层深
厚的砂质土壤更适宜栽植,主要由于疏松土质比粘重土质更利于通气和排水,
有利于丹参根系生长,不会导致烂根、枯萎等症状。丹参根系非常发达,主要
分布于地面以下30cm左右,最深可达40~50cm。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这
些有效成分都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是评价丹参药材及制剂质量的主要指标之
一。其主要功能有抗氧化作用,抗凝及抗血栓作用;抗心脑缺血作用;调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抗炎及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肝、肺、肾损伤的保
护作用。近年来,随着丹参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丹参供不应求,丹参人工栽
培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药用植物有严格的地域性要求,土壤、气候、海拔等环
境条件对其品质影响很大。因此,适宜丹参人工栽种的土地面积极其有限,连
作面积不断增加,重茬引起的连作障碍日益严重。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丹参
各类病害也愈加严重,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主要表现
有株高下降,生物量减少,药材产量及品质急剧下降等特点,同时根系抗病力
降低,易感染各种病虫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制约了丹参种植业
的可持续发展。丹参连作引起的主要根系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
及红叶病等枯萎病:枯萎病植株在发病初期,茎叶部分首先凋萎,与缺水症状
较类似,中午萎焉早晚恢复,下部叶片失绿,在发病末期,地上部分全部枯萎
死亡,根系维管束变褐,最终整株根系腐烂。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以
及连作、通气排水性差的土质较粘重的地块,严重影响丹参产品质量。目前主
要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的途径来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播种前,需选择未种植
过药材、蔬菜的田块培育健康壮苗,种苗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
倍药液蘸根,并对土壤进行处理,可用5kg·667m-2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
细土1:20混合,均匀撒施或开沟施用,可有效预防丹参根部病害发生。还可
在根腐病、枯萎病发生初期喷施3%多抗霉素、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1000倍液,7~10d喷1次,连续2~
3次,也可加入0.3%磷酸二氢钾叶面上喷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最近,
由于世界范围内对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引起危害的担忧以及多种环境危害,因此
认识到了开发作用机制明确,环保低毒农药的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
该药剂既避免化学药品的药害及其对环境、土壤的污染问题,又有效防治因丹
参连而造成的枯萎病。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由下列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

微生物菌剂15-25份、石灰粉10-15份、柠檬酸钠5-15份,草木灰20-25
份、肉桂粉5-15份、大黄粉5-10份、芦荟汁5~15份、菖蒲叶粉10~15
份、乙醇15~25份、硫磺5~7份、腐殖酸5-15份,将所述质量份数的
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括: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和寡雄腐霉。

所述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和寡雄腐霉按重量份数计,放线菌Act12:菠
萝泛菌:寡雄腐霉=1-9∶4-8:2-4。

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将放线菌Act12、菠萝泛菌与寡雄腐霉均采用
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菌液,过滤,将过滤后种菌体按照所述的重量比混合。
然后在上述菌体中加入三种菌液总重量10-15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均匀,
得到微生物菌剂。

所述的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防治方法:

种植前浸种:将所述的药剂加水稀释100~200倍,浸泡种子5~10
小时;

种植时灌根:将所述的药剂加水稀释100~300倍,按每亩4~5升
药剂的用量,浇灌于植株根部;

植株喷洒:在发病轻微期,将所述的药剂按每亩1~2升的用量,加水
稀释20~60倍,喷洒于患病植株叶面、叶背,隔一周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在发病严重期,将所述的药剂按每亩6-8升的用量,加水稀释10-30倍,喷洒
于患病植株叶面、叶背以及根茎处,隔5天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以上三种方式在种植过程中允许单一使用,或视病情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具有较强的土壤与环境适应能力,施用后,
菌株可迅速在叶面、茎杆及土壤中定殖,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2、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促生作用,能保证复合微生物
菌剂的活菌数和稳定性,提高抗病防效能力;

3、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均对枯萎病原菌(半知菌镰孢霉真菌)具有高效
拮抗作用,可有效防治枯萎病,使发病率低于10%;

4、本发明药剂剂可以完全替代化学药剂,使用时无污染、无残留、无生
态毒性,且制备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5份微生物菌剂、15份石灰粉、5份柠檬酸钠,20份草木灰、5份肉桂
粉、5份大黄粉、5份芦荟汁、10份菖蒲叶粉、15份乙醇、7份硫磺、15份腐
殖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1份放线菌Act12、4份菠萝泛菌与2份寡雄腐
霉均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菌液,过滤,将过滤后种菌体按照所述的重量
比混合。然后在上述菌体中加入三种菌液总重量10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均
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将丹参进行浸种与灌根试验:将该药剂加水稀释100倍,将丹参种子用该
药剂稀释液浸泡5小时,种植。将该药剂按每亩4升的用量,加水稀释100倍,
在丹参生长旺盛期,分两次浇灌于植株根部。

效果:采用本发明实验组的丹参枯萎病发病率为5%,化学防治组的发病
率为10%,未防治对照组的发病率为20%。

实施例2

将20份微生物菌剂、10份石灰粉、15份柠檬酸钠,10份草木灰、8份肉
桂粉、6份大黄粉、10份芦荟汁、15份菖蒲叶粉、10份乙醇、8份硫磺、12腐
殖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3份放线菌Act12、6份菠萝泛菌与4份寡雄腐
霉均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菌液,过滤,将过滤后种菌体按照所述的重量
比混合。然后在上述菌体中加入三种菌液总重量12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均
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将丹参进行喷洒试验:丹参枯萎病发病轻微期:将该药剂按每亩2升的用
量,加水稀释20倍,喷洒于叶面、叶背,隔一周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效果:采用本发明实验组的丹参枯萎病痊愈率98%,化学防治组的痊愈率
为75%,未防治对照组的痊愈率为10%。

实施例3

将22份微生物菌剂、12份石灰粉、10份柠檬酸钠,8份草木灰、10份肉
桂粉、5份大黄粉、15份芦荟汁、7份菖蒲叶粉、7份乙醇、10份硫磺、12份
腐殖酸,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5份放线菌Act12、8份菠萝泛菌与4份寡雄腐
霉均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菌液,过滤,将过滤后种菌体按照所述的重量
比混合。然后在上述菌体中加入三种菌液总重量15倍的麸皮或草碳土,混合均
匀,得到微生物菌剂。

将丹参进行喷洒试验:丹参枯萎病发病严重期:在发病严重期,将该药剂
按每亩8升的用量,加水稀释10倍,喷洒于患病植株叶面、叶背以及根茎处,
隔5天喷洒一次,直至痊愈;

效果:采用本发明实验组的丹参枯萎病痊愈率95%,化学防治组的痊愈率
为60%,未防治对照组的痊愈率为1.5%。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丹参连作枯萎病害的药剂及其防治方法,由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成的防治药剂,所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具有较强的土壤与环境适应能力,施用后,菌株可迅速在叶面、茎杆及土壤中定殖,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并且微生物菌种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促生作用,能保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和稳定性,提高抗病防效能力;经本发明的药剂与防治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预防与治疗枯萎病,使丹参枯萎病发病率低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