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4349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15206.9

申请日:

2012.12.05

公开号:

CN102919186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K 6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杜涛 黄洋 黄海立 窦黑铁 黄建盛变更后:许晓东 林旭斌 陈剑波|||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K 61/00登记生效日:2017082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海洋大学变更后权利人:珠海德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变更后权利人: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藤荣路18号6栋1单元1303房|||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21205|||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

杜涛; 黄洋; 黄海立; 窦黑铁; 黄建盛

地址: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广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鱼类人工繁育技术领域,该方法是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化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获取受精卵,将获得的受精卵进行人工调控孵化及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然后进行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本方法通过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为海水鱼类人工增养殖增加了新品种,对多鳞鱚自然资源的恢复、多鳞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化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获取受精卵;
所述对多鳞鱚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是指:以冰鲜鱿鱼肉、牡蛎肉、沙蚕为饵料,添加占饵料重量4~5‰的VC和2‰VE,日投喂2次;所述亲鱼环境调控是指:光照强度50~700Lux,光照时间为自然光照时间,水温26~32℃,盐度26~33,pH值8.0~8.5,日换水量2个全量;
(2)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
所述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是指: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0~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换水率为200%~300%;
(3)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
所述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是指:水温27~33℃,盐度26~33,pH值8.0~8.5,光照强度600~1000Lux;充气量由每小时30L/m3的充气量逐渐增加至60L/m3,换水量由最初每天10%的换水量逐渐增加到200%;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第10天开始每天或隔天早晨吸污一次,吸除池底污物、残饵,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早晚各吸污一次,以保持育苗水质清洁;
(4)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
所述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是指: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投喂原生动物3~5个/mL和S型轮虫2~3个/mL至6日龄结束;5~15日龄投喂中型轮虫2~3个/mL和桡足类无节幼体0.2~0.5个/mL;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0.2~0.5个/mL;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物饵料每天投喂2次,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

说明书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鱚科Sillaginidae、鱚属Sillago。在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都有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近海也都有分布,体长可达300mm。多鳞鱚俗称沙钻、船丁鱼、麦穗,捕捞的渔期以春、夏两季为旺汛,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曾在我国近海捕捞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近几年来的过度捕捞,个体低龄化,群体趋小化,产量逐年减少。
多鳞鱚成品鱼规格小,养殖管理较为容易,养殖成活率高和养殖方式多样,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十分广阔的养殖前景。对虾作为池塘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多鳞鱚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口味等要求不高,可以食用对虾池塘中的死虾、残饵、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多鳞鱚和对虾混养有利于池塘水质调控,降低对虾发病率,更高效利用池塘空间,提高单位产出和效益,多鳞鱚和对虾混养模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未见有关于多鳞鱚亲鱼培育及人工繁育相关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获取受精卵;
所述对多鳞鱚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是指:以冰鲜鱿鱼肉、牡蛎肉、沙蚕为饵料,添加占饵料重量4~5‰的VC和2‰VE,日投喂2次;所述亲鱼环境调控是指:光照强度50~700Lux,光照时间为自然光照时间,水温26~32℃,盐度26~33,pH值8.0~8.5,日换水量2个全量;
(2)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
所述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是指: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0~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换水率为200%~300%;
(3)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
所述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是指:水温27~33℃,盐度26~33,pH值8.0~8.5,光照强度600~1000Lux;充气量由每小时30L/m3的充气量逐渐增加至60L/m3,换水量由最初每天10%的换水量逐渐增加到200%;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第10天开始每天或隔天早晨吸污一次,吸除池底污物、残饵,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早晚各吸污一次,以保持育苗水质清洁;
(4)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
所述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是指: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投喂原生动物3~5个/mL和S型轮虫2~3个/mL至6日龄结束;5~15日龄投喂中型轮虫2~3个/mL和桡足类无节幼体0.2~0.5个/mL;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0.2~0.5个/mL;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物饵料每天投喂2次,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
本发明是通过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本发明为海水鱼类人工增养殖增加了新品种,对多鳞鱚自然资源的恢复、多鳞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方法
1、亲鱼捕获及驯化
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安静、光线、水深、水温、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以上的个体作为亲鱼;
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
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 鱼油等) ,促使雌、 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 pH值8.2~8.5,DO值 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
3、采卵、孵化
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 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4、室内培育种苗
(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0Lux;
(2)水质调控:水温27~31℃,盐度24~29,溶解氧5.2~7.4 mg/L。育苗池开始时先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 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 
(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  
(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 ,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的颗粒; 
二、结果
    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亲鱼自5月27日—6月27日总产卵量67×104粒,平均受精率74.3%,平均孵化率81.8%;
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
    6月19日收集6.7×104粒卵,6月27日收集8.1×104粒卵,两批仔鱼历经35天培养,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5cm的鱼苗2.8×104尾,育苗成活率24.5%。
实施例2
    一、方法
1、亲鱼捕获及驯化
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安静、光线、水深、水温、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左右的个体作为亲鱼;
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
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 鱼油等) ,促使雌、 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 pH值8.2~8.5,DO值 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
3、采卵、孵化
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9~32℃,盐度27~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 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4、室内培育种苗
(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0Lux;
(2)水质调控:水温27.5~31.7℃,盐度23~28,溶解氧5.0~7.5 mg/L。育苗池开始时先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 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 
(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  
(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 ,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的颗粒;
二、结果
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亲鱼6月30日产卵量10.2×104粒,受精率89.5%,平均孵化率97.2%;
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
该批仔鱼历经30天培养,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0cm的鱼苗2.3×104尾,育苗成活率25.8%。
实施例3
    一、方法
 1、亲鱼捕获及驯化
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安静、光线、水深、水温、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左右的个体作为亲鱼;
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
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 鱼油等) ,促使雌、 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 pH值8.2~8.5,DO值 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
3、采卵、孵化
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9~32℃,盐度27~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 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4、室内培育种苗
(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0Lux;
(2)水质调控:水温27.0~31.7℃,盐度23~32,溶解氧5.2~7.5 mg/L。育苗池开始时先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 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 
(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 
(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 ,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的颗粒;
二、结果
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亲鱼7月5日总产卵量6.2×104粒,平均受精率82.8%,平均孵化率83.2%;
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
    该批仔鱼历经94天培养,共培育出全长3.5~7.5cm的多鳞鱚1.0×104尾,成活率23.3%。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19186A43申请公布日20130213CN102919186ACN102919186A21申请号201210515206922申请日20121205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广东海洋大学地址524000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岩东广东海洋大学72发明人杜涛黄洋黄海立窦黑铁黄建盛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代理人刘广生54发明名称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鱼类人工繁育技术领域,该方法是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化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获取受精卵。

2、,将获得的受精卵进行人工调控孵化及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然后进行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本方法通过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为海水鱼类人工增养殖增加了新品种,对多鳞鱚自然资源的恢复、多鳞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1页21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化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

3、,获取受精卵;所述对多鳞鱚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是指以冰鲜鱿鱼肉、牡蛎肉、沙蚕为饵料,添加占饵料重量45的VC和2VE,日投喂2次;所述亲鱼环境调控是指光照强度50700LUX,光照时间为自然光照时间,水温2632,盐度2633,PH值8085,日换水量2个全量;(2)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所述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是指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0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换水率为200300;(3)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所述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是指水温2733,盐度2633,PH值8085,光照强度6001000LUX;充气量由每小时30L/。

4、M3的充气量逐渐增加至60L/M3,换水量由最初每天10的换水量逐渐增加到200;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第10天开始每天或隔天早晨吸污一次,吸除池底污物、残饵,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早晚各吸污一次,以保持育苗水质清洁;(4)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所述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是指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投喂原生动物35个/ML和S型轮虫23个/ML至6日龄结束;515日龄投喂中型轮虫23个/ML和桡足类无节幼体0205个/ML;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

5、成虫0205个/ML;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物饵料每天投喂2次,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权利要求书CN102919186A1/6页3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属于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多鳞鱚SILLAGOSIHAMAFORSKL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鱚科SILLAGINIDAE、鱚属SILLAGO。在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

6、本都有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近海也都有分布,体长可达300MM。多鳞鱚俗称沙钻、船丁鱼、麦穗,捕捞的渔期以春、夏两季为旺汛,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曾在我国近海捕捞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近几年来的过度捕捞,个体低龄化,群体趋小化,产量逐年减少。0003多鳞鱚成品鱼规格小,养殖管理较为容易,养殖成活率高和养殖方式多样,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十分广阔的养殖前景。对虾作为池塘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多鳞鱚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口味等要求不高,可以食用对虾池塘中的死虾、残饵、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多鳞鱚和对虾混养有利于池塘水质调控,降低对虾。

7、发病率,更高效利用池塘空间,提高单位产出和效益,多鳞鱚和对虾混养模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未见有关于多鳞鱚亲鱼培育及人工繁育相关方面的报道。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100G以上的多鳞鱚成鱼作为亲鱼,对其进行产前营养强和亲鱼环境调控,促使其自然产卵,获取受精卵;所述对多鳞鱚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是指以冰鲜鱿鱼肉、牡蛎肉、沙蚕为饵料,添加占饵料重量4。

8、5的VC和2VE,日投喂2次;所述亲鱼环境调控是指光照强度50700LUX,光照时间为自然光照时间,水温2632,盐度2633,PH值8085,日换水量2个全量;(2)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所述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是指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0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换水率为200300;(3)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所述人工调控仔、稚鱼培育是指水温2733,盐度2633,PH值8085,光照说明书CN102919186A2/6页4强度6001000LUX;充气量由每小时30L/M3的充气量逐渐增加至60L/M3,换水量由最初每天10。

9、的换水量逐渐增加到200;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第10天开始每天或隔天早晨吸污一次,吸除池底污物、残饵,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早晚各吸污一次,以保持育苗水质清洁;(4)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所述开口及种苗培育期系列饵料的营养强化和投喂是指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投喂原生动物35个/ML和S型轮虫23个/ML至6日龄结束;515日龄投喂中型轮虫23个/ML和桡足类无节幼体0205个/ML;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0205个/ML;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物。

10、饵料每天投喂2次,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0006本发明是通过解决野生多鳞鱚亲鱼强化培育,促使其自然产卵,人工调控受精卵孵化和仔、稚鱼的人工培育技术,从而为多鳞鱚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本发明为海水鱼类人工增养殖增加了新品种,对多鳞鱚自然资源的恢复、多鳞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08实施例1一、方法1、亲鱼捕获及驯化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

11、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安静、光线、水深、水温、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以上的个体作为亲鱼;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鱼油等,促使雌、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PH值8285,DO值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3、采卵、孵化产于池中的自然受。

12、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832,盐度28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4、室内培育种苗说明书CN102919186A3/6页5(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

13、0LUX;(2)水质调控水温2731,盐度2429,溶解氧5274MG/L。育苗池开始时先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

14、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

15、;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的颗粒;二、结果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亲鱼自5月27日6月27日总产卵量67104粒,平均受精率743,平均孵化率818;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6月19日收集67104粒卵,6月27日收集81104粒卵,两批仔鱼历经35天培养,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5CM的鱼苗28104尾,育苗成活率245。0009实施例2一、方法1、亲鱼捕获及驯化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安静、光线、水深、水温。

16、、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左右的个体作为亲鱼;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鱼油等,促使雌、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PH值8285,DO说明书CN102919186A4/6页6值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3、采卵、孵化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

17、,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932,盐度27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4、室内培育种苗(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0LUX;(2)水质调控水温275317,盐度2328,溶解氧5075MG/L。育苗池开始时先。

18、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

19、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

20、的颗粒;二、结果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亲鱼6月30日产卵量102104粒,受精率895,平均孵化率972;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该批仔鱼历经30天培养,共培育出平均全长30CM的鱼苗23104尾,育苗成活率258。0010实施例3一、方法1、亲鱼捕获及驯化2012年34月从湛江市硇洲岛海域捕捞。捕捞时应采用定置网具,及时收取,及时运输,避免受伤。运回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后入驯化池,采取模拟生态和活饵料诱导方法注意说明书CN102919186A5/6页7安静、光线、水深、水温、流水、适宜活饵料等条件进行驯化,直至能积极摄食活饵料,体色正常,伤口痊愈后,方谓驯化完成。到5月挑选98尾健康、无伤、体表完。

21、整、活力好的体重为100G左右的个体作为亲鱼;2、室内池亲鱼强化培育饵料以新鲜贝肉、沙蚕、小虾等为主,同时在饵料中加入强化剂成分为多种维生素、鱼油等,促使雌、雄亲鱼进一步成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时间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1700左右;控制水温2831、盐度2631、PH值8285,DO值5070MG/L,日换水量100200,弱光、充气;3、采卵、孵化产于池中的自然受精卵用80目筛绢网箱溢水收集。收集到的受精卵经多次洗卵,除去沉底的坏卵与杂质后置于05T锥底黑色玻璃钢水槽中充气孵化,孵化水温2932,盐度2731,PH值8285,DO5MG/L以上,总氨氮NH401MG/L,孵化期间。

22、及时清除沉卵,1416H后胚胎孵化出膜。仔鱼孵出后停气,打开底阀排除沉降于锥底部的污物并彻底换水,然后将仔鱼带水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4、室内培育种苗(1)气量和光线调控育苗池内每2M2布1个气石充氧,充气量各个发育阶段有所不同,仔鱼期微弱充气,以后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增大气量。育苗池上方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充足的漫射光,光照强度6001000LUX;(2)水质调控水温270317,盐度2332,溶解氧5275MG/L。育苗池开始时先加入1M深海水,后每天加入10CM深的新鲜海水5D后加满,以后开始换水,每日一次,换水量从1/10逐渐增至2/5,至稚鱼期换水量为4/5。投喂配合饲料后换水量达到20。

23、0,每天分两次换水。第10天开始早晨吸除池底污物、残饵,在仔稚鱼期根据具体情况隔天或数天吸污一次。在幼鱼期投喂配合饲料后每天吸污二次。另外,在仔鱼孵化后3D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小球藻,使浓度达到35105个/ML,直至停止投喂轮虫为止;(3)饵料系列的选择在水温29左右的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2天开口摄食。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营养及适口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由于多鳞鱚仔鱼开口时口径小,游泳能力差,我们采用适合它口径的小型轮虫和原生动物作为其开口饵料,连续投喂至孵化后第6天左右。从第5天开始投喂中型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至15日龄结束,10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30日。

24、龄投喂桡足类成虫,25日龄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生物饵料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46次。轮虫用高浓度小球藻加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卤虫无节幼体则单独用乳化鱼肝油强化8H以上;(4)饵料投喂量各种饵料的日投喂量视仔、稚、幼鱼的密度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情况下,原生动物在培育池中密度35个/ML;轮虫23个/ML;卤虫无节幼体051个/ML;桡足类0205个/ML;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6次,其颗粒的大小随鱼的口径增大而逐渐换成较大的颗粒;二、结果1、亲鱼产卵和受精卵孵化亲鱼7月5日总产卵量62104粒,平均受精率828,平均孵化率832;2、仔稚鱼和幼鱼培育说明书CN102919186A6/6页8该批仔鱼历经94天培养,共培育出全长3575CM的多鳞鱚10104尾,成活率233。说明书CN10291918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