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4269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8814.8

申请日:

2011.05.26

公开号:

CN102796254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8G 65/48申请公布日:20121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65/48申请日:20110526|||公开

IPC分类号:

C08G65/48; A61K31/765; A61P35/00

主分类号:

C08G65/48

申请人:

复旦大学

发明人:

孙彦华; 朱孔黎; 曹志娟; 梁建英; 刘彩云; 卢建忠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具有下列通式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可解决其溶解性问题,聚乙二醇修饰雷公藤红素后可制成注射剂体内注射能延长雷公藤红素的消除半衰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给药频率。

权利要求书

1.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式:      其中, R为CH3O-(CH2CH2O)n-CH2CH2-NH- 或者CH3O-(CH2CH2O)n-CH2CH2-CO-; R’为-NH-CH2CH2-(CH2CH2O)n-CH2CH2-NH-或者–CO-CH2CH2- (CH2CH2O)n -CH2CH- CO-,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 kDa~80 kDa之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 kDa~30 kDa。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有代表性的分子质量为2 kDa、3.5 kDa、5 kDa、10 kDa、20 kDa或30 kDa。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是末端氨基聚乙二醇、末端羧基聚乙二醇或末端羟基聚乙二醇。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是直链单修饰聚乙二醇或直链双修饰聚乙二醇或支链聚乙二醇。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将雷公藤红素和聚乙二醇在无水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乙醚沉淀有机相滤液,过滤,无水乙醚多次洗涤沉淀,干燥沉淀物,即得产物。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的羟基或羧基位点进行修饰。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得的最终沉淀物再次采用反相硅胶柱或离子交换凝胶柱精制。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5:1~1.5:1。 10.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当选用单修饰聚乙二醇时,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1.5:1~2:1;当选用双修饰聚乙二醇时,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4:1~3:1。 11.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采用DMAP、EDC·HCl、DCC、HOBut、NMP、ClCOOBui、NHS、TEA或SOCl2为三光气催化剂、保护剂、活化剂、pH调节剂及脱水剂。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药物中的用途。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前列腺癌、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或宫颈癌。

说明书

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为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又名断肠草、草滕根等。雷公藤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中草药,已有700多年历史,临床实践显示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症、癌症等疾病疗效显著。研究发现,雷公藤中主要有三种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红素(Celastrol,Tripterine,简称:红素)又名南蛇藤素,是雷公藤中主要活性成分中的一个具有多种活性的单体,属三萜类色素,来源于雷公藤的根皮,其分子式为C29H38O4,相对分子质量450.61,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

据文献报道,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诱导细胞凋亡(如人肥大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MC-1、CEM-6T)、抗肿瘤、抗氧化、抗真菌、杀虫等药理活性。尤其是在200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袁晓与美国韦恩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显著抑制糜蛋白酶活性及前列腺癌细胞蛋白酶活性,从而证明雷公藤红素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之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与开发更加深入。如:(夏玲红,崔岚,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8,6: 730-732; Yang HJ,Chen D,Cui QZ,et a1.Celastrol, a Triterpene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Thunder of God Vine,” Is a potent Proteasome inhibitor and Suppresses Human Prostate Cancer Growth in Nude Micel [J], Cancer Res, 2006, 66(9):4758-4765.)

但由于雷公藤红素具有水溶性差、毒性大等缺陷,故迄今为止尚未有雷公藤红素药物上市。目前已有有关雷公藤红素脂质体、脂质微球、成盐、小分子化学修饰、氢化结构改造等的研究报道。如:黄煜伦,雷公藤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 江苏:苏州大学神经外科,2009;刘悉承,李志高,张志兰等,雷公藤红素纳米脂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CN 101548950A, 2009-10-7.; 吴正红,王柏刚,黄煜伦等,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及其制备[P].CN 101239040A,2009-8-13.; 刘珂,关玉昆,邵萌等,一种雷公藤红素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 CN 101279995 A,20080-10-8.;刘珂,关玉昆,赵烽等,一种雷公藤红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 CN 101311187 A,2008-11-26; Devlin J.P., Derivatives of pentacyclic nortriterpene quinine methides as compound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neurodegenerative, and neoplastic diseases[P]. US 20040220267A1.等。

聚乙二醇化技术(PEGylation)即聚乙二醇与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改良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能。现有技术公开了聚乙二醇是FDA批准的无毒、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药用辅料。聚乙二醇与药物结合可以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改变药物的药效学,特别是聚乙二醇修饰能使药物达到或接近目标浓度的时间延长,保护药物的药效得以发挥。聚乙二醇对小分子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溶解性,控制其释放,延长其在血液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从理论上将,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弥补雷公藤红素药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较雷公藤红素具有长效、低毒、溶解性好等优点。其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

R为CH3O-(CH2CH2O)n-CH2CH2-NH- 或者CH3O-(CH2CH2O)n-CH2CH2-CO-;

R’为-NH-CH2CH2-(CH2CH2O)n-CH2CH2-NH-或者–CO-CH2CH2- (CH2CH2O)n -CH2CH- CO-, 有代表性的分子质量为2 kDa、3.5 kDa、5 kDa、10 kDa、20 kDa、30 kDa的聚乙二醇。

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在反应瓶里先加入雷公藤红素、催化剂、脱水剂和惰性溶剂,再加入聚乙二醇的惰性溶剂溶液,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滤液采用乙醚沉淀,反复溶解、反复沉淀,最后干燥乙醚沉淀物,即得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

本发明中,硅胶板点样、HPLC-UV监测反应进程。其中,反应温度范围:4 ℃~35 ℃,优选20 ℃~28 ℃;反应时间范围:2 h~72 h,优选12 h~36 h。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聚乙二醇包括单修饰聚乙二醇,如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或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或甲氧基羧基聚乙二醇;双修饰聚乙二醇,如双氨基聚乙二醇或双羟基聚乙二醇或双羧基聚乙二醇。

所述制备方法中,聚乙二醇的分子质量介于2 kDa至80 kDa之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 kDa,3.5 kDa,5 kDa,10 kDa,20 kDa,30 kDa。

所述制备方法中,单修饰聚乙二醇与雷公藤红素摩尔配比为1:1~1:5,优选1:2~1:3;双修饰聚乙二醇与雷公藤红素摩尔配比为1:2~1:10,优选1:4~1:6。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丙酮、环己酮等,优选二氯甲烷。

所述制备方法中,可加入催化剂,如4-二甲氨基吡啶(DMAP),N-甲基吡咯烷酮(NMP),亦可加入脱水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 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 Celastrol)的制备方法,并经结构鉴别,理化性质,体外细胞活性、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试验,所制得的mPEG10k-NHCO- Celastrol其结构式如下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注射制剂,该注射剂含有有效剂量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与可药用辅料及注射用水。

本发明经体内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

雷公藤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或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50为0.5~10.0 μM,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细胞活性只有等摩尔的雷公藤红素活性的3%~15%;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抑瘤率较高,能延缓雷公藤红素在裸鼠体内的代谢,从而延长其消除半衰期。

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 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

本发明中,采用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可以解决其溶解性问题,聚乙二醇修饰雷公藤红素后可制成注射剂体内注射能延长雷公藤红素的消除半衰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给药频率。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mPEG10k-NHCO-Celastrol与Celastrol的HPLC-UV(425 nm)对比图。

图2为mPEG10k-NHCO-Celastrol红外吸收图谱。

图3为mPEG10k-NHCO-Celastrol核磁共振氢谱。

图4为mPEG10k-NHCO-Celastrol核磁共振碳谱。

图5为mPEG10k-NHCO-Celastrol质谱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验中所采用的试剂与仪器:

液相用试剂皆为色谱纯,其他试剂皆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超纯水。细胞系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细胞培养器材购自Corning公司;裸鼠购自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EDC·HCl购于Sigma公司; DMAP、NMP、DCC、TEA、TFA、t-BuOH、DMF、氯甲酸异丁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二醇购于北京键凯科技有限公司;雷公藤红素购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9.2%。

紫外分光光度计UV-2700(Hitachi公司);HPLC-UV L-2000(Hitachi公司);质谱仪(AB SCIEX TOF/TOF? 5800系统);核磁共振仪(Mercury Plus 400 MHz, Varian公司);AVATRTM 36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 Scientific公司);MAXQ恒温摇床(Thermo Scientific公司);XW-80A漩涡混合器(上海医大仪器厂);Multiskan MK3酶标仪(Thermo 电器公司);色谱柱YMC C18 (5 μm, 150 mm×4.6 mm L.D.);HPLC Guard Cartridge System(Phenomenex公司)。

实施例1: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 g(10 mmol)加入含有DCC 2.06 g(10 mmol)、DMAP 0.5 g(4 mmol)、TEA 550 μg(5.45 mmol)和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 kDa(mPEG10k-CH2CH2-NH2·HCl)50 g(4.76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 产物52.13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分子量为10981.5(MALDI-TOF-TOF)。

实施例2: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

0 ℃充N2的条件下,氯甲酸异丁酯0.642 g(4.7 mmol)加入含有雷公藤红素4.5 g(10 mmol)、NMP 1.5 g(15.15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在此条件下反应20 min,之后再加入预先加入TEA 550 μg(5.45 mmol)的mPEG10k-CH2CH2-NH2·HCl50 g(4.76 mmol)二氯甲烷溶液,保持0 ℃下反应2 h,移至室温下继续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 产物51.65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3: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 g(10 mmol)加入含有NHS 0.863 g(7.5 mmol)、DCC 2.06 g(10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25℃下反应,过滤,滤液蒸干,得雷公藤红素琥珀酰亚胺酯。另外mPEG10k-CH2CH2-NH2·HCl 50 g (4.76 mmol)溶于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TEA 调pH至9.0,加入上述雷公藤红素琥珀酰亚胺酯,25 ℃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 产物52.05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4:Celastrol-CONH-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9.0 g(20 mmol)加入含有DCC 2.06 g(10 mmol)、DMAP 0.5 g(4 mmol)、TEA 550 μg(5.45 mmol)和末端双端氨基聚乙二醇10 kDa(HCl·H2N-CH2CH2-PEG10k- CH2CH2-NH2·HCl)50 g(4.76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25 ℃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双氨基修饰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ONH-PEG10k- NHCO-Celastrol)产物53.15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5:mPEG2×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g(10 mmol)加入含有DCC 2.06 g (10 mmol)、DMAP 0.5 g(4 mmol)、TEA 550 μg(5.45 mmol)和支链氨基聚乙二醇20 kDa(mPEG2×10k-CH2CH2-NH2·HCl)100g(4.76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 产物102.10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6: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 g(10 mmol)加入含有DCC 2.06 g(10 mmol)、DMAP 0.5 g(4 mmol)和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10 kDa(mPEG10k-CH2CH2-OH)50 g(4.77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除去不溶物,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1.52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7: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g(10 mmol)加入含有EDC·HCl 1.91 g(10 mmol)和mPEG10k-CH2CH-OH 50 g(4.77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除去不溶物,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1.73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8: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4.5 g(10 mmol)加入含有2,4,6-三氯苯甲酰氯2.44 g(10 mmol)、DMAP 0.5g(4 mmol)和mPEG10k-CH2CH2-OH 50 g(4.77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器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2.23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9:Celastrol-COO-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

雷公藤红素9.0g(10 mmol)加入含有DCC 2.06 g(10 mmol)、DMAP 0.5g(4 mmol)和双端羟基聚乙二醇10 kDa(HO-CH2CH2-PEG10k-CH2CH2-OH)50 g(5.0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COO-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3.60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0: mPEG10k-NHCOO-Celastrol的制备

10 ℃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 4.5 g(10 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 g(10 mmol) 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 h,再于0 ℃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 0.89g(12 mmol)、TEA 2.0 mg(20 mmol),反应3 h,得产物tBu-Celastrol。然后在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三光气4.5 g (15 mmol) ,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 TEA 20 mL、NHS 1.726 g(1.5 mmol),室温搅拌24 h,之后调节pH至9.0,加入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mPEG10k-CH2CH2-NH2·HCl 50 g (4.76 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12 h,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器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O-Celastrol产物53.10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1: Celastrol-OOCNH-PEG10k-NHCOO-Celastrol的制备

10 ℃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 4.5 g(10 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 g (10 mmol) 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 h,再于0 ℃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 0.89g(12 mmol)、TEA 2.0 mg(20 mmol),反应3 h,得产物tBu-Celastrol。然后在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三光气9.0 g (30 mmol) ,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 TEA 40 mL、NHS 3.452 g(3.0 mmol),室温搅拌24 h,之后调节pH至9.0,加入双端氨基聚乙二醇10 kDa(HCl·H2N-CH2CH2-PEG10k-CH2CH2- NH2·HCl)50 g (4.76 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12 h,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OOCNH-PEG10k-NHCOO-Celastrol产物53.41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2: mPEG10k-COO-Celastrol的制备

    10 ℃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 4.5 g(10 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 g(10 mmol) 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 h,再于0 ℃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 0.89g(12 mmol)、TEA 2.0 mg(20 mmol),反应3 h,得产物tBu-Celastrol。之后加入甲氧基羧基聚乙二醇mPEG10k-CH2CH2-COOH 50 g(4.76 mmol)、DCC 2.06 g(10 mmol)、DMAP 0.5 g(4 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COO-Celastrol产物52.01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3: mPEG10k-OCOO-Celastrol的制备

10 ℃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 4.5 g(10 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 g(10 mmol) 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 h,再于0 ℃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 0.89g(12 mmol)、TEA 2.0 mg(20 mmol),反应3 h,得产物tBu-Celastrol。另外称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mPEG10k-CH2CH2-OH 50 g(4.76 mmol)加入到含有三光气4.5 g (15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反应液中,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上述Boc-Celastrol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COO-Celastrol产物52.12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4: Celastrol-OOCO-PEG10k-OCOO-Celastrol的制备

10 ℃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 4.5 g(10 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 g(10 mmol) 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 h,再于0 ℃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 0.89g(12 mmol)、TEA 2.0 mg(20 mmol),反应3 h,得产物tBu-Celastrol。另外称取双羟基聚乙二醇HO-CH2CH2-PEG10k-CH2CH2-OH 50 g(4.74 mmol)加入到含有三光气9.0 g (30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反应液中,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上述Boc-Celastrol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OOCO-PEG10k-OCOO-Celastrol产物52.56 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

实施例15:mPEG10k-NHCO-Celastrol注射液的制备

    称取上述方法所制备的mPEG10k-NHCO-Celastrol 0.2 g,溶于10 ml 注射用生理盐水,0.45 μm 水相过滤,滤液装入洁净的西林瓶中,121 ℃灭菌20 min,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注射液,含药量10mg/ml。

试验例1:mPEG10k-NHCO-Celastrol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将体外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按照2.0×105个细胞/毫升的密度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分6组(阴性对照组、Celastrol对照组、雷公藤红素组、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不同的受试物,与细胞共培养24h后,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染色,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受试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重复三次。

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细胞试验发现,雷公藤红素对以上细胞的IC50为0.5~10.0 μM,其中A549细胞对雷公藤红素较为敏感(IC50= 0.68 μM); mPEG10k-NHCO-Celastrol的细胞活性只有等摩尔的雷公藤红素活性的3%~15%,原因可能是较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的屏蔽影响以及聚乙二醇的氨基与雷公藤红素的羧基反应形成酰胺从而引起活性的降低。

试验例2:mPEG10k-NHCO-Celastrol体内抗肿瘤试验

尽管A549细胞相比其他系细胞对雷公藤红素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敏感性较高,但是有文献报道裸鼠对A549细胞的免疫较强,故而选用PC-3细胞而非A549细胞进行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体内抗肿瘤试验。将PC-3细胞按照8.0×106个/ml的浓度处理,取60只裸鼠,分6组(阴性对照组、Celastrol对照组、雷公藤红素组、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 mL。次日按体重随机分组,生理盐水组,雷公藤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31天,计算抑瘤率。

实验结果:连续注射等摩尔量的Celastrol和mPEG10k-NHCO-Celastrol,结果发现,mPEG10k-NHCO-Celastrol组抑瘤率相对较高,这说明mPEG10k-NHCO-Celastrol能延缓雷公藤红素在裸鼠体内的代谢,从而延长其消除半衰期。

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6254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6254ACN102796254A21申请号201110138814822申请日20110526C08G65/48200601A61K31/765200601A61P35/0020060171申请人复旦大学地址200433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72发明人孙彦华朱孔黎曹志娟梁建英刘彩云卢建忠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8代理人吴桂琴54发明名称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57摘要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

2、具有下列通式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可解决其溶解性问题,聚乙二醇修饰雷公藤红素后可制成注射剂体内注射能延长雷公藤红素的消除半衰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给药频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3页1/2页21聚乙二醇。

3、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式其中,R为CH3OCH2CH2ONCH2CH2NH或者CH3OCH2CH2ONCH2CH2CO;R为NHCH2CH2CH2CH2ONCH2CH2NH或者COCH2CH2CH2CH2ONCH2CH2CO,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KDA80KDA之间。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KDA30KDA。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的有代表性的分子质量为2KDA、35KDA、5KDA、10KDA、20KDA或30KDA。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

4、述的聚乙二醇是末端氨基聚乙二醇、末端羧基聚乙二醇或末端羟基聚乙二醇。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是直链单修饰聚乙二醇或直链双修饰聚乙二醇或支链聚乙二醇。6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将雷公藤红素和聚乙二醇在无水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乙醚沉淀有机相滤液,过滤,无水乙醚多次洗涤沉淀,干燥沉淀物,即得产物。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的羟基或羧基位点进行修饰。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得的最终沉淀物再次采用反相硅胶柱或离子交换凝胶柱精制。9。

5、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51151。10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当选用单修饰聚乙二醇时,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15121;当选用双修饰聚乙二醇时,雷公藤红素与聚乙二醇的摩尔配比为4131。11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采用DMAP、EDCHCL、DCC、HOBUT、NMP、CLCOOBUI、NHS、TEA或SOCL2为三光气催化剂、保护剂、活化剂、PH调节剂及脱水剂。1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药物中的用途。权利要求书CN102796254A2/2页。

6、3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前列腺癌、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或宫颈癌。权利要求书CN102796254A1/8页4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背景技术0002雷公藤(TRIPTERGIUMWILFORDII)为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又名断肠草、草滕根等。雷公藤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中草药,已有700多年历史,临床实践显示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症、癌症等疾病疗效显著。研究发现,雷公藤中主要有三种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红素。。

7、雷公藤红素(CELASTROL,TRIPTERINE,简称红素)又名南蛇藤素,是雷公藤中主要活性成分中的一个具有多种活性的单体,属三萜类色素,来源于雷公藤的根皮,其分子式为C29H38O4,相对分子质量45061,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据文献报道,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诱导细胞凋亡(如人肥大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MC1、CEM6T)、抗肿瘤、抗氧化、抗真菌、杀虫等药理活性。尤其是在2006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袁晓与美国韦恩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显著抑制糜蛋白酶活性及前列腺癌细胞蛋白酶活性,从而证明雷公藤红素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之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与开发更加深入。如(夏玲红,崔岚,。

8、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8,6730732;YANGHJ,CHEND,CUIQZ,ETA1CELASTROL,ATRITERPENEEXTRACTEDFROMTHECHINESE“THUNDEROFGODVINE,”ISAPOTENTPROTEASOMEINHIBITORANDSUPPRESSESHUMANPROSTATECANCERGROWTHINNUDEMICELJ,CANCERRES,2006,66947584765)但由于雷公藤红素具有水溶性差、毒性大等缺陷,故迄今为止尚未有雷公藤红素药物上市。目前已有有关雷公藤红素脂质体、脂质微球、成盐、小分子化学修饰、。

9、氢化结构改造等的研究报道。如黄煜伦,雷公藤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神经外科,2009;刘悉承,李志高,张志兰等,雷公藤红素纳米脂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CN101548950A,2009107;吴正红,王柏刚,黄煜伦等,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及其制备PCN101239040A,2009813;刘珂,关玉昆,邵萌等,一种雷公藤红素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CN101279995A,20080108;刘珂,关玉昆,赵烽等,一说明书CN102796254A2/8页5种雷公藤红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CN101311187A,20081126;DEVLINJP,DERIVATI。

10、VESOFPENTACYCLICNORTRITERPENEQUININEMETHIDESASCOMPOUNDSUSEFULINTHETREATMENTOFINFLAMMATORY,NEURODEGENERATIVE,ANDNEOPLASTICDISEASESPUS20040220267A1等。0003聚乙二醇化技术(PEGYLATION)即聚乙二醇与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改良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能。现有技术公开了聚乙二醇是FDA批准的无毒、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药用辅料。聚乙二醇与药物结合可以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改变药物的药效学,特别是聚乙二醇修饰能使药物达到或接近目标浓度的时间延长,保护。

11、药物的药效得以发挥。聚乙二醇对小分子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溶解性,控制其释放,延长其在血液的时间。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0005从理论上将,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修饰,可以弥补雷公藤红素药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较雷公藤红素具有长效、低毒、溶解性好等优点。其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其中,R为CH3OCH2CH2ONCH2CH2NH或者CH3OCH2CH2ONCH2CH2CO;R为NHCH2CH2CH2CH2ONCH2CH2NH或者COCH2CH2CH2CH2ONCH2CH2CO,有代表性的分子质量为2KDA、35KDA。

12、、5KDA、10KDA、20KDA、30KDA的聚乙二醇。0006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在反应瓶里先加入雷公藤红素、催化剂、脱水剂和惰性溶剂,再加入聚乙二醇的惰性溶剂溶液,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滤液采用乙醚沉淀,反复溶解、反复沉淀,最后干燥乙醚沉淀物,即得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0007本发明中,硅胶板点样、HPLCUV监测反应进程。其中,反应温度范围435,优选2028;反应时间范围2H72H,优选12H36H。0008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聚乙二醇包括单修饰聚乙二醇,如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或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或甲氧基羧基聚乙二醇;双修饰聚乙二醇,如双。

13、氨基聚乙二醇或双羟基聚乙二醇或双羧基聚乙二醇。0009所述制备方法中,聚乙二醇的分子质量介于2KDA至80KDA之间,其中有代表性说明书CN102796254A3/8页6的是2KDA,35KDA,5KDA,10KDA,20KDA,30KDA。0010所述制备方法中,单修饰聚乙二醇与雷公藤红素摩尔配比为1115,优选1213;双修饰聚乙二醇与雷公藤红素摩尔配比为12110,优选1416。001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丙酮、环己酮等,优选二氯甲烷。0012所述制备方法中,可加入催化剂,如4二甲氨基吡啶(DMAP),N甲基吡咯烷酮。

14、(NMP),亦可加入脱水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001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方法,并经结构鉴别,理化性质,体外细胞活性、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试验,所制得的MPEG10KNHCOCELASTROL其结构式如下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注射制剂,该注射剂含有有效剂量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与可药用辅料及注射用水。0014本发明经体内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SGC7。

15、901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或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50为05100M,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细胞活性只有等摩尔的雷公藤红素活性的315;所述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抑瘤率较高,能延缓雷公藤红素在裸鼠体内的代谢,从而延长其消除半衰期。0015本发明提供了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单修饰雷公藤红素(MPEG10KNHCOCELASTROL)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方面的用途。所述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0017。

16、本发明中,采用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可以解决其溶解性问题,聚乙二醇修饰雷公藤红素后可制成注射剂体内注射能延长雷公藤红素的消除半衰期,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给药频率。0018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发明的范围内。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796254A4/8页70019图1为MPEG10KNHCOCELASTROL与CELASTROL的HP。

17、LCUV425NM对比图。0020图2为MPEG10KNHCOCELASTROL红外吸收图谱。0021图3为MPEG10KNHCOCELASTROL核磁共振氢谱。0022图4为MPEG10KNHCOCELASTROL核磁共振碳谱。0023图5为MPEG10KNHCOCELASTROL质谱图谱。具体实施方式0024本发明实验中所采用的试剂与仪器液相用试剂皆为色谱纯,其他试剂皆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超纯水。细胞系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细胞培养器材购自CORNING公司;裸鼠购自上海实验动物中心。0025EDCHCL购于SIGMA公司;DMAP、NMP、DCC、TEA、T。

18、FA、TBUOH、DMF、氯甲酸异丁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二醇购于北京键凯科技有限公司;雷公藤红素购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92。0026紫外分光光度计UV2700(HITACHI公司);HPLCUVL2000(HITACHI公司);质谱仪(ABSCIEXTOF/TOF5800系统);核磁共振仪MERCURYPLUS400MHZ,VARIAN公司;AVATRTM36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SCIENTIFIC公司);MAXQ恒温摇床(THERMOSCIENTIFIC公司);XW80A漩涡混合器(上海医大仪器厂);MULTISKANMK3酶标仪(THERM。

19、O电器公司);色谱柱YMCC185M,150MM46MMLD;HPLCGUARDCARTRIDGESYSTEM(PHENOMENEX公司)。0027实施例1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DCC206G(10MMOL)、DMAP05G(4MMOL)、TEA550G(545MMOL)和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10KDA(M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

20、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产物5213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28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分子量为109815MALDITOFTOF。0029实施例2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0充N2的条件下,氯甲酸异丁酯0642G(47MMOL)加入含有雷公藤红素45G(10MMOL)、NMP15G(1515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在此条件下反应20MIN,之后再加入预先加入TEA550G(545MMOL)的M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二氯甲烷溶。

21、液,保持0下反应2H,移至室温下继续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产物5165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0实施例3M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NHS0863G(75MMOL)、DCC206G(10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25下反应,过滤,滤液蒸干,得雷公藤红素琥珀酰亚胺说明书CN102796254A5/8页8酯。。

22、另外M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溶于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TEA调PH至90,加入上述雷公藤红素琥珀酰亚胺酯,25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产物5205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1实施例4CELASTROLCONHPEG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90G(20MMOL)加入含有DCC206G(10MMOL)、DMAP05。

23、G(4MMOL)、TEA550G(545MMOL)和末端双端氨基聚乙二醇10KDA(HCLH2NCH2CH2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25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双氨基修饰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ONHPEG10KNHCOCELASTROL)产物5315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2实施例5MPEG210KNHCOCELASTROL的制备雷。

24、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DCC206G(10MMOL)、DMAP05G(4MMOL)、TEA550G(545MMOL)和支链氨基聚乙二醇20KDA(MPEG210KCH2CH2NH2HCL)100G(476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CELASTROL产物10210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3实施例6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

25、备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DCC206G(10MMOL)、DMAP05G(4MMOL)和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10KDA(MPEG10KCH2CH2OH)50G(477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除去不溶物,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152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4实施例7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45G(10MMOL。

26、)加入含有EDCHCL191G(10MMOL)和MPEG10KCH2CH2OH50G(477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除去不溶物,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173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5实施例8M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2,4,6三氯苯甲酰氯244G(10MMOL)、DMAP05G(4MMOL)和。

27、MPEG10KCH2CH2OH50G(477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器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223G,为红黄色固体,说明书CN102796254A6/8页9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6实施例9CELASTROLCOOPEG10KOOCCELASTROL的制备雷公藤红素90G(10MMOL)加入含有DCC206G(10MMOL)、DMAP05G(4MMOL)和双端。

28、羟基聚乙二醇10KDA(HOCH2CH2PEG10KCH2CH2OH)50G(50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COOPEG10KOOCCELASTROL产物5360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7实施例10MPEG10KNHCOOCELASTROL的制备10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G10MMOL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

29、1H,再于0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089G(12MMOL)、TEA20MG(20MMOL),反应3H,得产物TBUCELASTROL。然后在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三光气45G15MMOL,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TEA20ML、NHS1726G15MMOL,室温搅拌24H,之后调节PH至90,加入甲氧基氨基聚乙二醇M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12H,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

30、燥、旋转蒸发器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NHCOOCELASTROL产物5310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38实施例11CELASTROLOOCNHPEG10KNHCOOCELASTROL的制备10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G10MMOL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H,再于0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089G(12MMOL)、TEA20MG(20MMOL),反应3H,得产物TBUCELASTROL。然后在上述反应溶液中加入三光气90G30MMOL,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

31、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TEA40ML、NHS3452G30MMOL,室温搅拌24H,之后调节PH至90,加入双端氨基聚乙二醇10KDA(HCLH2NCH2CH2PEG10KCH2CH2NH2HCL)50G(476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12H,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OOCNHPEG10KNHCOOCELASTROL产物5341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

32、其修饰率。0039实施例12MPEG10KCOOCELASTROL的制备10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G10MMOL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H,再于0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089G(12MMOL)、TEA20MG(20MMOL),反应3H,得产物TBUCELASTROL。之后加入甲氧基羧基聚乙二醇MPEG10KCH2CH2COOH50G(476MMOL)、DCC206G(10MMOL)、DMAP05G(4MMOL),室温下反应,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

33、,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COOCELASTROL产物5201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说明书CN102796254A7/8页100040实施例13MPEG10KOCOOCELASTROL的制备10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G10MMOL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H,再于0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089G(12MMOL)、TEA20MG(20MMOL),反应3H,得产物TBUCELASTROL。另外称甲氧基羟基聚乙二醇MPEG10K。

34、CH2CH2OH50G(476MMOL)加入到含有三光气45G15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反应液中,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上述BOCCELASTROL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硅胶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MPEG10KOCOOCELASTROL产物5212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41实施例14CELASTROLOOC。

35、OPEG10KOCOOCELASTROL的制备10充N2的条件下,雷公藤红素45G(10MMOL)加入含有氯化亚砜119G10MMOL的无水DMF溶液中,反应1H,再于0充N2的条件下加入含有TBUOH089G(12MMOL)、TEA20MG(20MMOL),反应3H,得产物TBUCELASTROL。另外称取双羟基聚乙二醇HOCH2CH2PEG10KCH2CH2OH50G(474MMOL)加入到含有三光气90G30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反应液中,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搅拌过滤,减压浓缩,用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加入上述BOCCELASTROL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在通风橱中密封反应过夜,硅胶。

36、板点样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加入TFA(终浓度为10),室温静置,过滤反应液,旋转蒸干滤液,加入去离子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冷乙醚沉淀,沉淀用二氯甲烷反复溶解、无水乙醚多次洗涤,即得CELASTROLOOCOPEG10KOCOOCELASTROL产物5256G,为红黄色固体,HPLCUV测定其修饰率。0042实施例15MPEG10KNHCOCELASTROL注射液的制备称取上述方法所制备的MPEG10KNHCOCELASTROL02G,溶于10ML注射用生理盐水,045M水相过滤,滤液装入洁净的西林瓶中,121灭菌20MIN,即得MPEG10KNHCOCELAS。

37、TROL注射液,含药量10MG/ML。0043试验例1MPEG10KNHCOCELASTROL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将体外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按照20105个细胞/毫升的密度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分6组(阴性对照组、CELASTROL对照组、雷公藤红素组、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不同的受试物,与细胞共培养24H后,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染色,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受试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重复三次。0044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细胞试验发。

38、现,雷公藤红素对以上细胞的IC50为05100M,其中A549细胞对雷公藤红素较为敏感IC50068M;MPEG10KNHCOCELASTROL的细胞活性只有等摩尔的雷公藤红素活性的315,原因可能是较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雷公藤红素的屏蔽影响以及聚乙二醇的氨基与雷公藤红素的羧基反应形成酰胺从而引起活性的降低。0045试验例2MPEG10KNHCOCELASTROL体内抗肿瘤试验尽管A549细胞相比其他系细胞对雷公藤红素及聚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敏感性较说明书CN102796254A108/8页11高,但是有文献报道裸鼠对A549细胞的免疫较强,故而选用PC3细胞而非A549细胞进行雷公藤红素与聚。

39、乙二醇化雷公藤红素的体内抗肿瘤试验。将PC3细胞按照80106个/ML的浓度处理,取60只裸鼠,分6组(阴性对照组、CELASTROL对照组、雷公藤红素组、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ML。次日按体重随机分组,生理盐水组,雷公藤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MPEG10KNHCOCELASTROL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31天,计算抑瘤率。0046实验结果连续注射等摩尔量的CELASTROL和MPEG10KNHCOCELASTROL,结果发现,MPEG10KNHCOCELASTROL组抑瘤率相对较高,这说明MPEG10KNHCOCELASTROL能延缓雷公藤红素在裸鼠体内的代谢,从而延长其消除半衰期。说明书CN102796254A111/3页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96254A122/3页13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96254A133/3页14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96254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