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8419005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65290.3

申请日:

20130515

公开号:

CN203303201U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2/82

主分类号:

A61F2/82

申请人:

黄连军,许尚栋,刘冰

发明人:

黄连军,许尚栋,刘冰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北京安贞医院

优先权:

CN20132026529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登营;栗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该覆膜支架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其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至少相差10mm。覆膜支架包括支架覆膜、位于该支架覆膜内壁并沿覆膜支架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支架,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金属支架具有八个“Z”字形或菱形,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二个金属支架具有六个“Z”字形或菱形,剩余所述金属支架具有五个“Z”字形或菱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1)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相差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包括支架覆膜(12)、位于该支架覆膜(12)内壁并沿所述覆膜支架(1)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支架(11),所述金属支架(11)为具有多个“Z”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位于所述覆膜支架(1)远端的所述金属支架(11)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11)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所述金属支架(11)具有八个“Z”字形或菱形,所述覆膜支架(1)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11)具有六个“Z”字形或菱形,剩余所述金属支架(11)具有五个“Z”字形或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和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11)采用直径为0.4mm的镍钛丝制成,其余所述金属支架(11)采用直径为0.5mm的镍钛丝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长度为40mm~220mm,其直径为10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长度为80mm~180mm,其直径为24mm~4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长度为100mm,所述覆膜支架(1)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10mm或1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1)的长度为160mm,所述覆膜支架(1)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12mm或1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膜支架(1)的近端端部设有裸支架(14),所述裸支架(14)为具有多个“Z”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覆膜(12)为薄形人造血管,且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适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发生撕裂后,主动脉分成真假两腔, 血液在撕裂假腔层中流动,真假腔之间由内膜和部分中层分隔,并有 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目前,主要运用腔内修复技术对其进行治疗。

为了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所用的覆膜支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 新,临床中所用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有直筒型设计和渐细锥形设计两 种,有的支架还有纵行的支撑梁,其金属支架的材料多为镍钛记忆合 金丝。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普遍开展和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和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覆膜支架远端直径过大,支撑力过强是造成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并发降主动脉支架源性新破口的主要原因。在 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时,覆膜支架直径的选择往往根据近端铆 定动脉的直径而选择,这会导致支架远端的直径远远超过远端真腔的 直径,而远端的铆定部位在病变的内膜上,因此容易发生远端支架源 性的内膜破裂,造成假腔持续性增大导致动脉破裂或者新的动脉瘤形 成,这也是腔内修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应用的无梁渐细型支架,其近端直径仅比远端直径最多大 6mm,而通过CTA或DSA影像学研究,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 患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主动脉直径比主肺动脉分叉水平真腔直 径平均大30%,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覆膜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覆膜 支架的远端支撑力的覆膜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 架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 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相差10mm。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 相差10mm,能够减小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避免因所述 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内膜而造成主动脉扩张甚至 破损,形成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于发生血管破裂。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包括支架覆膜、位于该支架覆膜内壁并沿 所述覆膜支架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为具有 多个“Z”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所述金 属支架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的“Z”字 形或菱形的个数。

通常情况下,所述金属支架所具有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越 多,所述金属支架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越小。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位 于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所述金属支架“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 余所述金属支架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能够降低所述覆膜支架 远端对血管内膜的径向支撑力,避免血管内膜破损,以保证治疗的远 期疗效。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所述金属支 架具有八个“Z”字形或菱形,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 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具有六个“Z”字形或菱形,剩余所述金属支架 具有五个“Z”字形或菱形。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 和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 架的“Z”字形或菱形的个数,能够降低所述覆膜支架远端对血管内 膜的径向支撑力,避免血管内膜破损,以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和第二个所 述金属支架采用直径为0.4mm的镍钛丝制成,其余所述金属支架采用 直径为0.5mm的镍钛丝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小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避免 因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内膜而造成主动脉扩 张甚至破损,形成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于发生血管破裂。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40mm~220mm,其直径为 10mm~50mm。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80mm~180mm,其直径为 24mm~42mm。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100mm,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 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10mm或12mm。

优选的,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160mm,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 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12mm或14mm。

优选的,在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端部设有裸支架,所述裸支架为 具有多个“Z”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优选的,所述支架覆膜为薄形人造血管,且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 相适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覆膜支架的不同位置径向支撑力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的不同位置径向支撑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覆膜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 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所述近端指覆膜支架在使用状态下靠近 心脏的一侧,所述远端指覆膜支架在使用状态下远离心脏的一侧。

如图1所示,覆膜支架1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 件,该覆膜支架1的轴向长度L1介于40mm~220mm,优选80~180mm, 覆膜支架1的近端直径D1和远端直径D2介于10~50mm,优选 24mm~42mm,且其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之差至少为10mm。根据具 体需要覆膜支架1具有不同直径和长度规格,例如,覆膜支架1的长 度为100mm,其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之差为10mm或12mm;或者, 覆膜支架1的长度为160mm,其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之差为12mm 或14mm。如图2和图3所示,随着覆膜支架1的直径逐渐减小,其 径向支撑力也降低。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 远端直径相差6mm,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覆膜支架1的近端直径 与远端直径相差12mm,很明显,后者的远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明 显小于前者的远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能够减小覆膜支架1远端的 径向支撑力,避免因覆膜支架1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内膜而 造成主动脉扩张甚至破损,形成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于发生血管破 裂。

覆膜支架1包括支架覆膜12、位于该支架覆膜12内壁的六个金 属支架11以及对这多个金属支架11实现固定的医用缝合线13。其中, 支架覆膜12为由涤纶膜制成的薄形人造血管,其形状与主动脉血管 形状相适配。六个金属支架11沿覆膜支架1的轴向并排设置,它们 通过医用缝合线13固定在支架覆膜12的内壁上。另外,在覆膜支架 1的近端端部还设有裸支架14,该裸支架14为采用镍钛丝制成且具 有多个“Z”字形的环状部件。

金属支架11通常由镍钛合金丝制成,它是具有多个“Z”字形的 环状部件。通常情况下,金属支架11所具有的“Z”字形的个数越多, 金属支架11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越小。其中,位于覆膜支架1由近 端至远端的第一个至第四个金属支架11由直径为0.5mm的镍钛丝制 成,它们分别具有五个“Z”字形;位于覆膜支架1由近端至远端的 第五个(即倒数第二个)金属支架11由直径为0.4mm的镍钛丝制成, 它具有六个“Z”字形;位于覆膜支架1由近端至远端的最后一个(即 倒数第一个)金属支架11亦由直径为0.4mm的镍钛丝制成,它具有 八个“Z”字形。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位于覆膜支架1远端的金属支架11的“Z” 字形个数大于剩余金属支架11的“Z”字形个数,使覆膜支架1远 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小于其近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从而能够降 低覆膜支架1远端对血管内膜的径向支撑力,避免血管内膜破损,以 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 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金属支架11和裸支架14均为采用镍钛 丝制成的具有多个“Z”字形的环状部件,然而并非局限于此,可采 用菱形代替该“Z”字形。

覆膜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覆膜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覆膜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覆膜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覆膜支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0320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7 CN 203303201 U *CN203303201U* (21)申请号 201320265290.3 (22)申请日 2013.05.15 A61F 2/82(2013.01) (73)专利权人 黄连军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 2 号北京 安贞医院 专利权人 许尚栋 刘冰 (72)发明人 黄连军 许尚栋 刘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017 代理人 韩登营 栗涛 (54) 实用新型名称 覆膜支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2、覆膜支架, 该覆膜支架 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 其近 端直径与远端直径至少相差 10mm。覆膜支架包括 支架覆膜、 位于该支架覆膜内壁并沿覆膜支架的 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支架, 覆膜支架的由近 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金属支架具有八个 “Z” 字 形或菱形, 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二 个金属支架具有六个 “Z” 字形或菱形, 剩余所述 金属支架具有五个 “Z” 字形或菱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

3、03303201 U CN 203303201 U *CN203303201U* 1/1 页 2 1. 一种覆膜支架, 所述覆膜支架 (1) 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相差 10m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包括支架覆膜 (12) 、 位于该支架覆膜 (12) 内壁并沿所述覆膜支架 (1) 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支架 (11) , 所述金属支架 (11) 为具有多个 “Z” 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位于所述覆膜支架 (1) 远 端的所述金属支架 (11) 的 “。

4、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 (11) 的 “Z” 字形 或菱形的个数。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由近端至远端的 倒数第一个所述金属支架 (11) 具有八个 “Z” 字形或菱形,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由近端至远 端的倒数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 (11) 具有六个 “Z” 字形或菱形, 剩余所述金属支架 (11) 具有 五个 “Z” 字形或菱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由近端至远端的 倒数第一个和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 (11) 采用直径为 0.4mm 的镍钛丝制成, 其余。

5、所述金属支 架 (11) 采用直径为 0.5mm 的镍钛丝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长度为 40mm 220mm, 其直径为 10mm 50mm。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长度为 80mm 180mm, 其直径为 24mm 42mm。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支架 (1)的长度为 100mm,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 10mm 或 12mm。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覆膜支架 (1)的长度为 160mm, 所述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差为 12mm 或 14mm。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端部设有 裸支架 (14) , 所述裸支架 (14) 为具有多个 “Z” 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覆膜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覆膜 (12) 为薄形人造血 管, 且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适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03201 U 2 1/3 页 3 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主动脉夹。

7、层是指主动脉内膜发生撕裂后, 主动脉分成真假两腔, 血液在撕裂假腔 层中流动, 真假腔之间由内膜和部分中层分隔, 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 目前, 主要运用 腔内修复技术对其进行治疗。 0003 为了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 所用的覆膜支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临床中所用 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有直筒型设计和渐细锥形设计两种, 有的支架还有纵行的支撑梁, 其 金属支架的材料多为镍钛记忆合金丝。 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普遍开展和对其远期疗效的观 察和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覆膜支架远端直径过大, 支撑力过强是造成胸主动脉 腔内修复术后并发降主动脉支架源性新破口的主要原因。在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 。

8、时, 覆膜支架直径的选择往往根据近端铆定动脉的直径而选择, 这会导致支架远端的直径 远远超过远端真腔的直径, 而远端的铆定部位在病变的内膜上, 因此容易发生远端支架源 性的内膜破裂, 造成假腔持续性增大导致动脉破裂或者新的动脉瘤形成, 这也是腔内修复 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4 目前应用的无梁渐细型支架, 其近端直径仅比远端直径最多大 6mm, 而通过 CTA 或 DSA 影像学研究, Stanford B 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主动脉直径比主 肺动脉分叉水平真腔直径平均大 30%, 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覆膜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实。

9、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覆膜支架的远端支撑 力的覆膜支架。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覆膜支架, 所述覆膜支架为由近端向远 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 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相差 10mm。 0007 采用上述结构, 由于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至少相差 10mm, 能够 减小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 避免因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 内膜而造成主动脉扩张甚至破损, 形成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于发生血管破裂。 0008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包括支架覆膜、 位于该支架覆膜内壁并沿所述覆膜支架的 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金属。

10、支架, 所述金属支架为具有多个 “Z” 字形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位于 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所述金属支架的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的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 0009 通常情况下, 所述金属支架所具有的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越多, 所述金属支架所 产生的径向支撑力越小。采用上述结构, 由于位于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所述金属支架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的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 能够降低所述覆膜支 架远端对血管内膜的径向支撑力, 避免血管内膜破损, 以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说 明 书 CN 203303201 U 3 2/3 页 4 0010 优选。

11、的, 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所述金属支架具有八个 “Z” 字形或菱形, 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具有六个 “Z” 字形 或菱形, 剩余所述金属支架具有五个 “Z” 字形或菱形。 0011 采用上述结构, 由于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和第二个所述金 属支架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大于剩余所述金属支架的 “Z” 字形或菱形的个数, 能够降低 所述覆膜支架远端对血管内膜的径向支撑力, 避免血管内膜破损, 以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0012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的由近端至远端的倒数第一个和第二个所述金属支架采用 直径为 0.4mm 的镍钛丝制成。

12、, 其余所述金属支架采用直径为 0.5mm 的镍钛丝制成。 0013 采用上述结构, 能够减小所述覆膜支架远端的径向支撑力, 避免因所述覆膜支架 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内膜而造成主动脉扩张甚至破损, 形成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 于发生血管破裂。 0014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 40mm 220mm, 其直径为 10mm 50mm。 0015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 80mm 180mm, 其直径为 24mm 42mm。 0016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的长度为 100mm, 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 差为 10mm 或 12mm。 0017 优选的, 所述覆膜支架。

13、的长度为 160mm, 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其远端直径之 差为 12mm 或 14mm。 0018 优选的, 在所述覆膜支架的近端端部设有裸支架, 所述裸支架为具有多个 “Z” 字形 或菱形的环状部件。 0019 优选的, 所述支架覆膜为薄形人造血管, 且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适配。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中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2 为图 1 所示覆膜支架的不同位置径向支撑力的示意图 ; 0022 图 3 为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的不同位置径向支撑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参照图 1 3 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覆膜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

14、在下述描述中, 所述近端指覆膜支架在使用状态下靠近心脏的一侧, 所述远端指覆膜支架 在使用状态下远离心脏的一侧。 0024 如图 1 所示, 覆膜支架 1 为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圆形管状部件, 该覆膜支架 1 的轴向长度 L1 介于 40mm 220mm, 优选 80 180mm, 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直径 D1 和远端直 径 D2 介于 10 50mm, 优选 24mm 42mm, 且其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之差至少为 10mm。根 据具体需要覆膜支架 1 具有不同直径和长度规格, 例如, 覆膜支架 1 的长度为 100mm, 其近 端直径与远端直径之差为 10mm 或 12mm ; 或者, 。

15、覆膜支架 1 的长度为 160mm, 其近端直径与 远端直径之差为 12mm 或 14mm。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随着覆膜支架 1 的直径逐渐减小, 其径 向支撑力也降低。如图 3 所示, 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的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相差 6mm,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中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直径与远端直径相差 12mm, 很明显, 后者的远端所产 生的径向支撑力明显小于前者的远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 能够减小覆膜支架 1 远端的径 说 明 书 CN 203303201 U 4 3/3 页 5 向支撑力, 避免因覆膜支架 1 远端的径向支撑力作用于血管内膜而造成主动脉扩张甚至破 损, 形成。

16、新的假性动脉瘤甚至于发生血管破裂。 0025 覆膜支架 1 包括支架覆膜 12、 位于该支架覆膜 12 内壁的六个金属支架 11 以及对 这多个金属支架 11 实现固定的医用缝合线 13。其中, 支架覆膜 12 为由涤纶膜制成的薄形 人造血管, 其形状与主动脉血管形状相适配。六个金属支架 11 沿覆膜支架 1 的轴向并排设 置, 它们通过医用缝合线 13 固定在支架覆膜 12 的内壁上。另外, 在覆膜支架 1 的近端端部 还设有裸支架 14, 该裸支架 14 为采用镍钛丝制成且具有多个 “Z” 字形的环状部件。 0026 金属支架 11 通常由镍钛合金丝制成, 它是具有多个 “Z” 字形的环状。

17、部件。通常情 况下, 金属支架 11 所具有的 “Z” 字形的个数越多, 金属支架 11 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越小。 其中, 位于覆膜支架 1 由近端至远端的第一个至第四个金属支架 11 由直径为 0.5mm 的镍钛 丝制成, 它们分别具有五个 “Z” 字形 ; 位于覆膜支架 1 由近端至远端的第五个 (即倒数第二 个) 金属支架 11 由直径为 0.4mm 的镍钛丝制成, 它具有六个 “Z” 字形 ; 位于覆膜支架 1 由 近端至远端的最后一个 (即倒数第一个) 金属支架 11 亦由直径为 0.4mm 的镍钛丝制成, 它具 有八个 “Z” 字形。 0027 采用上述结构, 由于位于覆膜支架 1。

18、 远端的金属支架 11 的 “Z” 字形个数大于剩余 金属支架 11 的 “Z” 字形个数, 使覆膜支架 1 远端所产生的径向支撑力小于其近端所产生的 径向支撑力, 从而能够降低覆膜支架 1 远端对血管内膜的径向支撑力, 避免血管内膜破损, 以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 例如, 在上述实施例中, 金属支架11和裸支架14均为采用镍钛丝制成的具有多个 “Z” 字形的环状部件, 然而并非局限于此, 可采用菱形代替该 “Z” 字形。 说 明 书 CN 203303201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03201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0320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