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治疗眼科视力障碍疾病的药液导入人体眼 部的增视仪,它包括脉冲发生器和一对正负电极。
背景技术
眼睛的视力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人的寿命延 长,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日趋增多,此外青光眼和视神经萎缩也是老年常发 眼科疾病。目前国内外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主要在成熟后借助手术复明, 而对非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神经萎缩等视力障碍的眼病,尚未 找到有效的阻止其病变发展的治疗手段。
此外,目前国内外对少年儿童弱视所采用的强迫弱视眼注视治疗目标疗 法存在着疗效慢、疗程长(平均治愈时间约2.5年)、治愈率低(重度弱视平均 治愈率仅有16.88%)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始运用药物治疗,但停 药后维持药后疗效者仅占44%,且药物有副作用,不能长期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将治疗眼科视力障碍疾 病的药液导入人体眼部的仪器,它可以用于治疗少年儿童弱视、非成熟期白 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眼科疾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将治疗眼科视力障碍疾病的药液 导入人体眼部的增视仪包括脉冲发生器和一对正负电极板,其中的脉冲发生 器包括振荡脉冲产生电路、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和定时控制电路,该振荡 脉冲产生电路包含两个分别由电压比较器和电阻、电容电子元件构成的脉冲 振荡器和另一个电压比较器,其中一个脉冲振荡器所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为 3500-4500Hz的方波,另一个脉冲振荡器所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为35-100Hz, 该两路方波输送到另一个电压比较器进行调制生成35-4500Hz的多次谐波, 然后将上述信号送往所述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经其中的三极管将微弱电 信号放大到100-1000mV,再由其中的推动变压器耦合到所述正负电极板上, 而所述定时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振荡脉冲产生电路的工作时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该振荡脉冲产生电路中的一个脉冲振荡器所 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为3500-4000Hz,另一个脉冲振荡器所产生的方波频率 范围仍为35-100Hz,该两路方波输送到所述另一个电压比较器进行调制生成 35-4000Hz的多次谐波。尤其优选振荡脉冲产生电路中的一个脉冲振荡器所 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为4000Hz,另一个脉冲振荡器所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 为35Hz。
为组装方便,该振荡脉冲产生电路中的电压比较器可以选择现成的集成 电路,例如采用一个四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LM339,该集成电路中的两个电 压比较器分别成为所述脉冲振荡器中产生方波的电压比较器,另一个电压比 较器成为所述对两方波进行调制的电压比较器。
同样,定时控制电路也可采用现成的集成电路,例如一种可用作定时器 的单片机EN78P153EP。
由于上述增视仪所发出的由频率范围分别为3500-4500Hz(优选为 3500-4000Hz、尤其优选4000Hz)和35-100Hz(优选为35Hz)的两组方波调制 而成的35-4500Hz(优选为35-4000Hz)多次谐波的脉冲波的波形近似脑电图 的β波和棘波,这样的交变脉冲信息作用在眼部,将有效地促进视兴奋,并 传递到大脑视中枢形成视觉。如果与此同时,将浸有治疗相应眼科疾病的药 液(如含有杞子、菊花、人参、丹参等中药的杞菊清晶液)的眼科眼垫纱块敷 在处于闭眼状态的眼睑表面,再将两块正负电极板置于其上,则可将药物的 正负离子导入机体局部,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促进机体康复。采用这种 增视仪,其治疗方法简便、效果显著而稳定、无副作用、费用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视仪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视仪的脉冲发生器中的振荡脉冲产生电路和振荡脉 冲放大输出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视仪中脉冲发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电路 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增视仪的结构方框图可知:该增视仪除了一对正 负电极板外,其脉冲发生器包括四个单元电路:振荡脉冲产生电路1、振荡 脉冲放大输出电路2、定时控制电路3和直流稳压电路4。其中的直流稳压 电路4将220V交流电压变为稳定的3V直流,向振荡脉冲产生电路1、振荡 脉冲放大输出电路2、定时控制电路3提供稳定的直流供电。该振荡脉冲产 生电路1产生35-4500Hz的多次谐波。为了治疗的需要,该脉冲的强度应予 以控制,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要,故将上述信号送往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 2,经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2将微弱的脉冲信号放大到100-1000mV,再耦 合到该增视仪正负电极板上,从而使交变脉冲信息作用在眼部,将有效地促 进视兴奋,并传递到大脑视中枢形成视觉。如果在此同时,将浸有治疗相应 眼科疾病的中药液(如含有杞子、菊花、人参、丹参等中药的杞菊清晶液)的 眼科眼垫纱块敷在处于闭眼状态的眼睑表面,再将增视仪的两块正负电极板 置于其上,则可将药物的正负离子导入机体局部,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促进机体康复。脉冲发生器中的定时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振荡脉冲产生电路 的工作时间,从而可按照所治疗眼科疾病的需要控制增视仪的治疗时间。
由于图1所示的增视仪实施方式中包含有直流稳压电路4,因此这样的 增视仪可以直接用220V、50Hz的市电工作。当然,该增视仪的脉冲发生器 中也可不包含直流稳压电路,这样的增视仪可以用直流电源工作,也可以经 一外接的交直流变压器用市电进行工作。
图2给出了图1所示增视仪中脉冲发生器的振荡脉冲产生电路1和振荡 脉冲放大输出电路2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的振荡脉冲产生电路1包括三个电 压比较器,例如由图3所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四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IC1 LM339中的两个输入极6、7(即B-、B+)和输出极1(即BO)构成的电压比较 器,两个输入极10、11(即D-、D+)和输出极13(即DO)构成的电压比较器以 及两个输入极4、5(即A-、A+)和输出极2(即AO)构成的电压比较器。
图2中由输入极B-、B+和输出极BO构成滞回比较器B,电阻R2和电 容器C4构成负反馈支路,接通电源时电容器C4两端电压uC=0,输出电压+u0为高电平(略小于电源电压3V),此时滞回比较器B的比较电压(即其同相输 入端电压)为U_=+u0R7/(R7+R4),输出高电平将通过电阻R2向电容器C4充 电,使滞回比较器B反相端输入电压U_(=uC)由零逐渐上升,在u_<U+时, u0=U+保持不变。当u_=U+时,u0立即从高电平反转变为低电平,此时电容 器C4通过电阻R2放电,导致U_逐渐下降,在u_>U+时,u0又从低电平跳变 为高电平,电容器C4又开始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输出了方波 信号。它的频率主要决定于电阻R2和电容器C4,从而在滞回比较器B的输 出极BO处输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4KHz。同理,在另一滞回比较器D的 输出极DO处输出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35Hz。
由滞回比较器B产生的4KHz方波信号激励着电阻R8和电容器C3组成 的积分电路,其响应为锯齿波,进入另一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端。由滞回比 较器D产生的35Hz方波信号经过二极管D12与上述锯齿波进行幅值比较, 当滞回比较器D产生的方波幅值大于滞回比较器B的锯齿波幅值时,才能 进入另一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端,即在锯齿波的上升前沿和下降后沿时35 Hz方波信号为高电平时才能迭加上去,成为一列带锯齿尖的复合波形,在 35Hz方波的低电平半周期,不能通过二极管D12,复合波只剩下锯齿波列。 35Hz的方波信号和4KHz的锯齿波包含有一系列的奇次谐波,两者迭加时, 经过二极管这一非线性元件的调制,就成一系列复杂的脉冲,包含着极丰富 的多次谐波。脉冲产生电路1包含两个波振荡器,分别产生35Hz和4000Hz 的方波振荡,低端频率35Hz和高端频率4000Hz是经过多年大量临床的优 选值。它的合成、调制后的脉冲波形模拟了人体脑电图的β波和棘波。
另一电压比较器A构成单限比较器,同相端A5输入参考电压U5,调节 电位器R20以改变U5,就改变了单限比较器A的门限电压,达到了改变输出 脉冲的宽度,从而注入小功率管R1基极电位改变,控制Q1输出脉冲电压的 大小。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增视仪中脉冲发生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 电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振荡脉冲产生电路1中采用一个四电压比较器集 成电路IC1LM339,该集成电路中的由输入极6、7(即B-、B+)和输出极1(即 BO)构成的电压比较器成为脉冲振荡器中产生方波3500-4500Hz(优选 4000Hz)的电压比较器,输入极10、11(即D-、D+)和输出极13(即DO)构成 的电压比较器成为脉冲振荡器中产生方波35-100Hz(优选35Hz)的电压比较 器,另一个由输入极4、5(即A-、A+)和输出极2(即AO)构成的电压比较器 成为所述对两方波进行调制的电压比较器。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定时控制电 路中采用了一种由台湾又隆公司生产的定时器单片机IC2 EN78P153EP,其 内固定有控制程序,具有定时、启动、报警及停止等全套控制功能。可通过 按下按钮SW的次数来设置定时时间,如可确定其控制的工作时间为20分、 30分或40分。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要该增视仪的振荡发生器中 包含有振荡脉冲产生电路、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和定时控制电路,其中的 振荡脉冲产生电路包含两个分别所产生的方波频率范围为3500-4500Hz和 35-100Hz的脉冲振荡器以及另一个将该两路方波调制生成35-4500Hz多次 谐波的电压比较器,然后将调制生成的上述信号送往振荡脉冲放大输出电路 进行放大到100-1000mV,并耦合到正负电极板上,定时控制电路用于控制 振荡脉冲产生电路的工作时间,则该增视仪就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