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4062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5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05269.3

申请日:

2009.01.27

公开号:

CN101969906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F 13/15申请日:20090127授权公告日:20130724终止日期:201401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13/15申请日:200901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15; A61F13/472; A61F13/53; A61F13/534; A61F13/539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吉川惠

地址:

日本爱媛县

优先权:

2008.02.25 JP 2008-04358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金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5)、与内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5)与所述背面片(6)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收体(7)构成,所述吸收体(7)具有突出设置部(2),所述突出设置部(2)由在下层吸收体(8)上层叠比下层吸收体(8)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9)而成的部分构成,在所述突出设置部(2)的周围,以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3)。所述第一凹部(3)由连续的连续部(3a)和不连续的间断部(4)形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收性物品, 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 与内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 的背面片、 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收体构成, 所述吸 收体具有突出设置部, 所述突出设置部由在下层吸收体上层叠比下层吸收体在长度方向和 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而成的部分构成, 在所述突出设置部的周围, 以包围突出 设置部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由连续的连续部和不连续的间断部形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 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中心轴的一侧连续, 在另一侧设置所述间断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 在所述中心轴的两 侧分别形成所述间断部。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比的外侧区域, 从所述间断部的附近以宽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遍 及所述间断部的相反侧连续或断续地形成第二凹部。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由深度不同的深部和最深部构成, 多个最深部分别形成在多个部位。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朝着长度方向上的端缘配置。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是相对于间断部在长度方向上的端缘侧设置的槽, 所述槽以所述间断部为基端, 一直延伸设置到宽度方向上的间断部的相反侧。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突出设置部邻接、 且被所述第一凹部包围的区域内, 形成比突出设置部高度 低的平坦部。

说明书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一次性纸尿布、 生理用卫生巾、 内裤衬垫、 失禁垫等中使用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吸收性物品, 有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在该吸收性物品 中, 在皮肤接触面上形成有由立体形状构成的突出设置部, 在该突出设置部的外侧的周面 上形成有由槽构成的凹部。而且, 成为凹部在突出设置部的全周范围内设置的构造。在这 样的构造中, 由于凹部在突出设置部的外周的全周范围内形成, 因此能够通过凹部阻挡从 突出设置部流出的经液, 从而能够在全周范围内防止经血的侧漏、 前漏、 后漏。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许第 3868628 号公报
     然而, 在以往的吸收性物品中, 由于凹部形成为将表面片与吸收层压缩, 因此与周 围相比, 凹部的密度变高。因此, 与周围相比, 凹部的刚性变高。如果凹部的刚性高, 则难以 使吸收性物品在与凹部连续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弯曲, 不能够沿着身体的弯曲而规定出使 吸收性物品弯曲的部分, 而成为使其强制弯曲的状态。 其结果是, 成为吸收性物品出现褶皱 的原因以及存在皮肤触感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 即使是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形成了凹部 的构造, 也能够规定出弯曲的部分, 从而能够防止产生褶皱, 提高皮肤触感。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吸收性物品, 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 与 内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 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 的吸收体构成, 所述吸收体具有突出设置部, 所述突出设置部由在下层吸收体上层叠比下 层吸收体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而成的部分构成, 在所述突出设置 部的周围, 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 其要点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由连续的连 续部和不连续的间断部形成。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 置上形成, 所述中心轴的一侧连续, 在另一侧设置所述间断部。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 置上形成, 在所述中心轴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间断部。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比的外侧区域, 从所述间断部的附近 以宽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遍及所述间断部的相反侧连续或断续地形成第二凹部。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所述第二凹部由深度不同的深部和最深部构成, 多个最深 部分别形成在多个部位。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所述第二凹部朝着长度方向上的端缘配置。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所述第二凹部是以所述间断部为基端、 在长度方向上的端
     缘侧且一直延伸设置到宽度方向的间断部的相反侧的槽。
     在上述特征中, 可以是, 在与所述突出设置部邻接、 且被所述第一凹部包围的区域 内, 形成比所述突出设置部高度低的平坦部。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 由于在包围突出设置部的第一凹部上形成不连续的间 断部, 因此能够通过间断部规定出弯曲的部分, 由此能够防止产生褶皱, 提高皮肤触感。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 2 是图 1 的 A-A 线剖视图。 图 3 是对产品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 4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 5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 6 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 7 是第二凹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 8 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 9 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外, 在各实施方式中, 对相 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使其对应。
     ( 第一实施方式 )
     图 1 ~图 3 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 1 是俯视图, 图 2 是图 1 的 A-A 线剖视图, 图 3 是产品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 1 例如应用于生理用卫生巾。
     吸收性物品 1 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 5、 不透液性的背面片 6、 以及介于表面片 5 与 背面片 6 之间的吸收体 7。在穿用者穿用该吸收性物品时, 表面片 5 与皮肤表面接触, 背面 片 6 与内衣面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1 中, 如图 1 所示, 设定正交的 X 轴及 Y 轴。Y 轴是长 度方向中心轴, Y 轴的两端分别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 臀部侧而被穿着。此时, X 轴在从穿用 者的角度看时, 为左右方向。
     表面片 5 可以以聚乙烯、 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为原料, 单 独使用各树脂, 或者使用作为芯鞘型、 芯鞘的偏芯型、 并列型 (side by side) 的复合的合成 纤维的材料。 此外, 作为表面片的其他实施方式, 也可以使用有孔塑料片。 作为有孔塑料片, 可以使用 PE、 PP、 PET 等热塑性树脂制有孔片、 或多孔质的发泡材料等。此外, 还可以使用在 有孔塑料片中根据需要以 0.5 至 10 的质量百分比范围混入由氧化钛、 碳酸钙等构成的无机 填充物而使其白浊化的有孔塑料片。 此外, 还可以使用通过穿孔、 热模压加工或机械加工等 对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薄膜进行开孔处理而得到的有孔薄膜。 也可以将该有孔薄膜与无纺 布粘合而作为复合片来使用。在该表面片 5 中, 为了控制浸湿性, 可以对这些纤维表面附着 亲水性或疏水性、 或者实施混练。这些油剂通常在 0.2 ~ 1.0wt%的量时发挥作用。而且, 将通过热熔敷、 水射流、 纺粘等方法将这些纤维单独或复合而成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5。在考虑到与体液的亲水性的情况下, 也可以含有纸浆、 化学纸浆、 人造纤维、 醋酸酯、 天然棉等 的纤维素类的亲液性纤维。使用的纤维优选为 1.1 ~ 6.6dtex, 单位重量 ( 基重 ) 优选在 2 15 ~ 120g/m 的范围内调整。另外, 也可以在表面片 5 与吸收体 7 之间配置以缓冲片、 扩散 片等为目的的片。
     背面片 6 可以使用厚度为 15 ~ 60μm 的聚乙烯、 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乙烯醇、 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或无纺布、 纸以及它们的层叠材料。此外, 也可以是 通过填充无机填充剂并实施延伸处理而获得的透气性薄膜。具体来说, 可以选择以低密度 2 聚乙烯树脂为主体的、 单位重量在 15 ~ 30g/m 的范围内调整的薄膜。
     吸收体 7 由下层吸收体 8、 层叠在下层吸收体 8 上的上层吸收体 9、 层叠在上层吸 收体 9 上的最上层吸收体 11 构成。上层吸收体 9 与下层吸收体 8 相比在长度方向及宽度 方向上较小, 并成为在下层吸收体 8 上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 2。 在该突出设置部 2 的上层 侧且表面片 5 的下部侧层叠有最上层吸收体 11。另外, 下层吸收体 8 及上层吸收体 9 也可 以不是分体的、 而是一体的。此外, 下层吸收体 8、 上层吸收体 9、 最上层吸收体 11 通过热熔 粘合剂 15 分别粘合。
     下层吸收体 8、 上层吸收体 9 以及最上层吸收体 11 所构成的吸收体 7 由能够吸收 经血等体液的材料形成。作为吸收体 7, 通过将纸浆、 化学纸浆、 人造纤维、 醋酸酯、 天然棉、 高分子吸收体、 纤维状高分子吸收体、 合成纤维、 发泡体等单独使用、 或者使用将它们混合 后的材料, 从而能够成为不易变形且化学刺激小的吸收体。此外, 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中混 合在纺纱的时刻实施延伸而提高了分子配向的材料、 以及截面形状为 Y 型、 C 型等的异型材 料。再有, 为了提高纤维间的滑动性, 可以在纤维上涂覆油剂, 或者使纤维中含有油剂。在 吸收体 7 中, 可以是将上述材料通过气流成网法而成形为片状物的形态, 也可以是一层以 上的片状物。
     另外, 在图 3 中, 在表面片 5、 最上层吸收体 11、 下层吸收体 8 的两侧部配置有侧片 17, 该侧片 17 与表面片 5、 最上层吸收体 11、 下层吸收体 8 的两侧部一起通过热熔粘合剂 15 粘合在背面片 6 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 将上述材料层叠, 并用片材料 ( 覆盖材料 ) 包入或者用上下两层 的片 ( 覆盖材料 ) 夹入而将层叠体覆盖, 进行压实, 从而形成吸收体 7。作为覆盖层叠体的 材料, 可以使用将纸浆、 化学纸浆、 人造纤维、 醋酸酯、 天然棉等纤维素类纤维、 或聚乙烯、 聚 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单独地通过水射流、 纺粘、 热风等方法形成的无 纺布, 或者使用将芯鞘型、 芯鞘的偏芯型、 并列型的纤维单独、 复合后的材料通过水射流、 纺 粘、 热风等方法形成的无纺布。
     突出设置部 2 可以通过在一层以上的吸收体上配置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吸收体而 形成。也可以将突出设置部 2 配置在一层的吸收体之上或之下, 或者将其配置在两层以上 的吸收体层之间。 而且, 还可以在一层的吸收体中, 通过局部地使单位重量比周边的单位重 量大而形成突出设置部 2。
     突出设置部 2 的 Y 轴方向的尺寸优选为 40mm 以上, 更加优选为 60 ~ 120mm。X 轴 方向的尺寸优选为 10mm 以上, 更加优选为 25 ~ 50mm。突出设置部 2 在吸收体 7 上的位置 关系优选是, 突出设置部 2 的 Y 轴方向前端部位于从 Y 轴方向前端部至少后退 20mm 的位 置。优选突出设置部 2 的 Y 轴方向端部从吸收体 7 的 Y 轴方向前端部至少后退 30mm 的位置。另外, 突出设置部 2 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 椭圆形、 圆形、 水滴形、 四边形、 三角形等, 不 做特别限定。
     以包围突出设置部 2 的方式设置有由槽构成的第一凹部 3( 在图 3 中用附图标记 18 表示的位置 )。由槽构成的第一凹部 3 以位于突出设置部 2 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在下层吸 收体 8、 最上层吸收体 11 上, 通过压缩表面片 5、 下层吸收体 8 和最上层吸收体 11 而形成。 因此, 在上侧吸收体 9 上不形成第一凹部 3。
     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第一凹部 3 所包围的区域内, 形成有比突出设置部 2 低的平坦 部 10。通过形成该平坦部 10, 能够将来自突出设置部 2 的体液顺畅地导向第一凹部 3。
     第一凹部 3 以长度方向中心轴即 Y 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 Y 轴的一 侧 ( 右侧 ) 为连续的连续部 3a, 在另一侧 ( 左侧 ) 设置不连续的间断部 4。即, 第一凹部 3 并不包围突出设置部 2 的全周。间断部 4 不是沿着 X 轴方向设置, 而是沿着 Y 轴方向设置。 穿用者的活动在大腿根附近处较大, 因此当穿用者穿用吸收性物品 1 时, 容易感觉到不适。 因此, 在靠近大腿根的部分设置了弯曲的区域, 能够使穿用者难以感觉到不适。
     间断部 4 的尺寸在 2 ~ 20mm 的范围内, 优选为 5 ~ 10mm。在不足 2mm 的情况下, 吸收体 7 不能够充分弯曲, 在超过 20mm 的情况下, 不能够阻挡从突出设置部 2 漏出的经血, 经血容易漏出到第一凹部 3 的外侧。 在由以上构造构成的吸收性物品 1 中, 由突出设置部 2 吸收经血, 没有被突出设置 部 2 吸收完的经血被包围突出设置部 2 的第一凹部 3 阻挡。虽然第一凹部 3 的刚性变高, 而妨碍了吸收性物品 1 与身体相适应地弯曲, 但在该实施方式中, 第一凹部 3 没有包围突出 设置部 2 的全周, 而是设有间断部 4。因此, 与第一凹部 3 相比间断部 4 的刚性低, 吸收性物 品 1 在间断部 4 处容易弯曲, 而变得柔软。间断部 4 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轴 (Y 轴 ) 只在一 侧形成, 另一侧的第一凹部 3 的槽是连续的, 因此, 能够在间断部 4 处优先弯曲, 能够与各种 身体的活动相适应地在任意的部位弯曲。因此, 能够防止吸收性物品 1 产生褶皱, 并能够提 高皮肤触感。
     在该实施方式中, 间断部 4 与突出设置部 2 的 Y 轴方向后端缘相比设置在后方 ( 穿 着时的穿用者的背侧 )。 因此, 即使没有被突出设置部 2 吸收完的经血向突出设置部 2 的左 右 (X 轴方向 ) 流动, 但由于在突出设置部 2 的左右 (X 轴方向 ) 设置有第一凹部 3 的槽, 因 此能够阻挡经血。对于从突出设置部 2 向 Y 轴方向流动的经血, 也能够通过配置在 Y 轴上 的第一凹部 3 的槽进行阻挡。
     ( 第二实施方式 )
     图 4 及图 5 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1A 及 1B。
     在这些图中, 间断部 4 相对于第一凹部 3 在两个部位形成。在图 4 的吸收性物品 1A 中, 间断部 4( 后方的间断部 4 与前方的间断部 4) 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轴 (Y 轴 ) 在不同 侧设置, 在图 5 的吸收性物品 1B 中, 间断部 4 设置在同一侧。
     在这些图中, 前方的间断部 4 在 Y 轴方向上, 与突出设置部 1 的安装时的前端缘相 比设置在前方 ( 穿着时的穿用者的腹部侧 ) 的区域。 在 X 轴方向上, 在不是 Y 轴中心线上的 区域设置间断部 4。优选将间断部 4 形成为不是沿着 X 轴方向设置的槽, 而是沿着 Y 轴方向 设置的槽的一部分。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间断部 4 相同。由此, 也能够与前方部 ( 在穿 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 ) 的身体的活动相适应。另外,
     在阻挡经血的目的方面, 如图 4 的吸收性物品 1A 那样, 配置在不同侧能够防止只从一侧的 漏出, 此外, 在刚性方面, 由于穿用者的左右方向的任一侧的刚性都不会特别地变弱, 因此 是优选的。
     ( 第三实施方式 )
     图 6 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1C。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第二实施 方式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增加, 在吸收性物品 1C 的前方部 ( 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 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 )、 后方部 ( 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 者的背部侧的区域 ) 设置多个第二凹部 12。设置在前方部的第二凹部 12 从间断部 4 附近, 在相对于 Y 轴与设有间断部 4 的一侧不同的一侧, 朝着吸收体 7 的 Y 轴方向的前方的端缘 侧隔开间隔地连续设置多个。设置在后方部的第二凹部 12 从间断部 4 附近, 在相对于 Y 轴 与设有间断部 4 的一侧不同的一侧, 朝着吸收体 7 的 Y 轴方向的后方的端缘侧隔开间隔地 连续设置多个。
     第二凹部 12 将表面片 5 和吸收体 7 压缩而形成。因此, 与周边部相比密度高, 具 有吸入液体的能力, 万一有从间断部 4 漏出的经血, 也能够将经血向第二凹部 12 设置的方 向诱导。由此, 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 7 的整个表面, 能够防止经血从吸收性物品 1C 向外 漏出。此外, 由于隔开间隔设置凹部 12, 因此能够不妨碍身体的活动地、 与各种活动相适应 地无论在哪个部位都能够弯曲。 第二凹部 12 的与间断部 4 最近的凹部设置在距间断部 4 有 2 ~ 30mm 的距离。在 不足 2mm 的距离的情况下, 吸收性物品 1C 不能够在间断部 4 处弯曲, 在超过 30mm 的距离的 情况下, 经血的诱导不能够充分地进行。出于同样的理由, 第二凹部 12 的各凹部间的距离 也是 2 ~ 30mm。各个凹部 12 的尺寸优选在宽幅的部分处为 0.5 ~ 10mm。在不足 0.5mm 的 范围内, 吸附经血的能力减弱, 在超过 10mm 的范围内, 皮肤触感变差, 成为不适的原因。
     图 7 放大表示图 2 的第二凹部 12。作为第二凹部 12, 虽然也可以是整个表面具有 一定深度的凹部, 但该实施方式的第二凹部 12 由深度不同的最深部 13 和深部 14 所构成的 集合体形成。在这样的第二凹部 12 中, 最深部 13 的密度与深部 14 的密度不同, 能够有效 地进行经血的吸入, 不会使刚性过高, 肌肤触感不易变差。
     作为第二凹部 12, 不限于图 7 的形状, 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当与 Y 轴垂直地设置假 想线时, 第二凹部 12 被设置成必然存在于假想线上的一处。位于最端缘的第二凹部 12 距 吸收体 7 的端缘的距离为 5mm 以上。在不足 5mm 的情况下, 经血被诱导至过于靠近吸收体 7 的端缘, 有从吸收性物品 1C 漏出的危险性。
     ( 第四实施方式 )
     图 8 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 1D 是第三实施方式 的变形。在吸收性物品 1D 中, 第二凹部 12 与图 6 的吸收性物品 1C 不同, 以朝着 Y 轴中心 轴的端缘不连续地相连的方式设置。此外, 第二凹部 12 在与从 Y 轴的端缘侧进一步向 X 轴 方向上排列而来的一侧不同的一侧, 在 Y 轴方向上朝向中心侧相连地不连续地设置。由此, 能够与图 6 的吸收性物品 1C 同样地诱导经血, 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 7 的整个表面。
     在该情况下, 优选第二凹部 12 的各凹部相对于 Y 轴非对称地设置。由此, 不存在 优先弯曲的部分, 无论在哪个部分都能够弯曲, 因此能够与穿用者的身体的活动相对应地 自由地弯曲。
     ( 第五实施方式 )
     图 9 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吸收性物品 1E。在该实施方式中, 由成为弧状的 连续的槽形成第二凹部 16。由连续槽构成的第二凹部 16 设置在吸收性物品 1E 的前方部 ( 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 ) 及后方部 ( 在穿着时与 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背部侧的区域 )。此外, 第二凹部 16 朝向与图 6 的吸 收性物品 1C 的第二凹部 12 相同的方向设置。由此, 能够沿着第二凹部 16 诱导经血, 并能 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 7 的整个表面。
     不限于本实施例, 第一凹部 3 既可以由一层的深度构成, 也可以像第二凹部那样 由深部和最深部构成。此外, 最深部的形状除了圆形以外, 还可以是四边形、 心形、 星形等。
     另外, 为了参照, 将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8-043588 号 (2008 年 2 月 25 日提出申请 ) 的全部内容写入本申请说明书。
     工业实用性
     如上述那样, 根据本发明, 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是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形成了 凹部的构造, 也能够规定出弯曲的部分从而防止产生褶皱并提高皮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吸收性物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吸收性物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性物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性物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9906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9906ACN101969906A21申请号200980105269322申请日20090127200804358820080225JPA61F13/15200601A61F13/472200601A61F13/53200601A61F13/534200601A61F13/53920060171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日本爱媛县72发明人吉川惠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代理人陈伟金杨54发明名称吸收性物品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5、与内。

2、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5与所述背面片6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收体7构成,所述吸收体7具有突出设置部2,所述突出设置部2由在下层吸收体8上层叠比下层吸收体8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9而成的部分构成,在所述突出设置部2的周围,以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3。所述第一凹部3由连续的连续部3A和不连续的间断部4形成。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13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12402009012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07435JA2009090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CN101969906A1/1页21一种吸收性物品,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与内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具有突出设置部,所述突出设置部由在下层吸收体上层叠比下层吸收体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而成的部分构成,在所述突出设置部的周围,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由连续的连续部和不连续的间断部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所述第一凹部的。

4、所述中心轴的一侧连续,在另一侧设置所述间断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在所述中心轴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间断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比的外侧区域,从所述间断部的附近以宽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遍及所述间断部的相反侧连续或断续地形成第二凹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由深度不同的深部和最深部构成,多个最深部分别形成在多个部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朝着长度方向上的端缘配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5、凹部是相对于间断部在长度方向上的端缘侧设置的槽,所述槽以所述间断部为基端,一直延伸设置到宽度方向上的间断部的相反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突出设置部邻接、且被所述第一凹部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比突出设置部高度低的平坦部。权利要求书CN101969906A1/6页3吸收性物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在一次性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内裤衬垫、失禁垫等中使用的吸收性物品。背景技术0002作为以往的吸收性物品,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在皮肤接触面上形成有由立体形状构成的突出设置部,在该突出设置部的外侧的周面上形成有由槽构成的凹部。而且,成为凹部在突。

6、出设置部的全周范围内设置的构造。在这样的构造中,由于凹部在突出设置部的外周的全周范围内形成,因此能够通过凹部阻挡从突出设置部流出的经液,从而能够在全周范围内防止经血的侧漏、前漏、后漏。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68628号公报0004然而,在以往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凹部形成为将表面片与吸收层压缩,因此与周围相比,凹部的密度变高。因此,与周围相比,凹部的刚性变高。如果凹部的刚性高,则难以使吸收性物品在与凹部连续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弯曲,不能够沿着身体的弯曲而规定出使吸收性物品弯曲的部分,而成为使其强制弯曲的状态。其结果是,成为吸收性物品出现褶皱的原因以及存在皮肤触感变差的问题。发明内容000。

7、5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即使是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形成了凹部的构造,也能够规定出弯曲的部分,从而能够防止产生褶皱,提高皮肤触感。0006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吸收性物品,由与皮肤表面接触的透液性的表面片、与内衣面接触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介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收体构成,所述吸收体具有突出设置部,所述突出设置部由在下层吸收体上层叠比下层吸收体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尺寸小的上层吸收体而成的部分构成,在所述突出设置部的周围,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设有第一凹部,其要点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由连续的连续部和不连续的间断部形成。0007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凹部。

8、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所述中心轴的一侧连续,在另一侧设置所述间断部。0008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凹部以长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在所述中心轴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间断部。0009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比的外侧区域,从所述间断部的附近以宽度方向中心轴为中心遍及所述间断部的相反侧连续或断续地形成第二凹部。0010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凹部由深度不同的深部和最深部构成,多个最深部分别形成在多个部位。0011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凹部朝着长度方向上的端缘配置。0012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凹部是以所述间断部为基端。

9、、在长度方向上的端说明书CN101969906A2/6页4缘侧且一直延伸设置到宽度方向的间断部的相反侧的槽。0013在上述特征中,可以是,在与所述突出设置部邻接、且被所述第一凹部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比所述突出设置部高度低的平坦部。0014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包围突出设置部的第一凹部上形成不连续的间断部,因此能够通过间断部规定出弯曲的部分,由此能够防止产生褶皱,提高皮肤触感。附图说明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16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0017图3是对产品进行表示的剖视图。0018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19图5是表示第二实。

10、施方式的其他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20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21图7是第二凹部的放大俯视图。0022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0023图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根据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使其对应。0025第一实施方式0026图1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产品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例如应用于生理用卫生巾。0027吸收性物品1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5、不透液性的背面片6、以及介于表面片5与背面片6之。

11、间的吸收体7。在穿用者穿用该吸收性物品时,表面片5与皮肤表面接触,背面片6与内衣面接触。0028在该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如图1所示,设定正交的X轴及Y轴。Y轴是长度方向中心轴,Y轴的两端分别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臀部侧而被穿着。此时,X轴在从穿用者的角度看时,为左右方向。0029表面片5可以以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为原料,单独使用各树脂,或者使用作为芯鞘型、芯鞘的偏芯型、并列型SIDEBYSIDE的复合的合成纤维的材料。此外,作为表面片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有孔塑料片。作为有孔塑料片,可以使用PE、PP、PET等热塑性树脂制有孔片、或多孔质的发泡材料等。此外,。

12、还可以使用在有孔塑料片中根据需要以05至10的质量百分比范围混入由氧化钛、碳酸钙等构成的无机填充物而使其白浊化的有孔塑料片。此外,还可以使用通过穿孔、热模压加工或机械加工等对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薄膜进行开孔处理而得到的有孔薄膜。也可以将该有孔薄膜与无纺布粘合而作为复合片来使用。在该表面片5中,为了控制浸湿性,可以对这些纤维表面附着亲水性或疏水性、或者实施混练。这些油剂通常在0210WT的量时发挥作用。而且,将通过热熔敷、水射流、纺粘等方法将这些纤维单独或复合而成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5。在说明书CN101969906A3/6页5考虑到与体液的亲水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含有纸浆、化学纸浆、人造纤维、醋酸酯。

13、、天然棉等的纤维素类的亲液性纤维。使用的纤维优选为1166DTEX,单位重量基重优选在15120G/M2的范围内调整。另外,也可以在表面片5与吸收体7之间配置以缓冲片、扩散片等为目的的片。0030背面片6可以使用厚度为1560M的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或无纺布、纸以及它们的层叠材料。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填充无机填充剂并实施延伸处理而获得的透气性薄膜。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体的、单位重量在1530G/M2的范围内调整的薄膜。0031吸收体7由下层吸收体8、层叠在下层吸收体8上的上层吸收体9、层叠在上层吸收体9上的最上层吸收体11。

14、构成。上层吸收体9与下层吸收体8相比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较小,并成为在下层吸收体8上突出设置的突出设置部2。在该突出设置部2的上层侧且表面片5的下部侧层叠有最上层吸收体11。另外,下层吸收体8及上层吸收体9也可以不是分体的、而是一体的。此外,下层吸收体8、上层吸收体9、最上层吸收体11通过热熔粘合剂15分别粘合。0032下层吸收体8、上层吸收体9以及最上层吸收体11所构成的吸收体7由能够吸收经血等体液的材料形成。作为吸收体7,通过将纸浆、化学纸浆、人造纤维、醋酸酯、天然棉、高分子吸收体、纤维状高分子吸收体、合成纤维、发泡体等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将它们混合后的材料,从而能够成为不易变形且化学刺激。

15、小的吸收体。此外,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中混合在纺纱的时刻实施延伸而提高了分子配向的材料、以及截面形状为Y型、C型等的异型材料。再有,为了提高纤维间的滑动性,可以在纤维上涂覆油剂,或者使纤维中含有油剂。在吸收体7中,可以是将上述材料通过气流成网法而成形为片状物的形态,也可以是一层以上的片状物。0033另外,在图3中,在表面片5、最上层吸收体11、下层吸收体8的两侧部配置有侧片17,该侧片17与表面片5、最上层吸收体11、下层吸收体8的两侧部一起通过热熔粘合剂15粘合在背面片6上。0034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材料层叠,并用片材料覆盖材料包入或者用上下两层的片覆盖材料夹入而将层叠体覆盖,进行压实,从而。

16、形成吸收体7。作为覆盖层叠体的材料,可以使用将纸浆、化学纸浆、人造纤维、醋酸酯、天然棉等纤维素类纤维、或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单独地通过水射流、纺粘、热风等方法形成的无纺布,或者使用将芯鞘型、芯鞘的偏芯型、并列型的纤维单独、复合后的材料通过水射流、纺粘、热风等方法形成的无纺布。0035突出设置部2可以通过在一层以上的吸收体上配置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吸收体而形成。也可以将突出设置部2配置在一层的吸收体之上或之下,或者将其配置在两层以上的吸收体层之间。而且,还可以在一层的吸收体中,通过局部地使单位重量比周边的单位重量大而形成突出设置部2。0036突出设置部2的Y轴方向的尺寸优。

17、选为40MM以上,更加优选为60120MM。X轴方向的尺寸优选为10MM以上,更加优选为2550MM。突出设置部2在吸收体7上的位置关系优选是,突出设置部2的Y轴方向前端部位于从Y轴方向前端部至少后退20MM的位置。优选突出设置部2的Y轴方向端部从吸收体7的Y轴方向前端部至少后退30MM的位说明书CN101969906A4/6页6置。另外,突出设置部2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水滴形、四边形、三角形等,不做特别限定。0037以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方式设置有由槽构成的第一凹部3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18表示的位置。由槽构成的第一凹部3以位于突出设置部2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在下层吸收体8、最上层吸收。

18、体11上,通过压缩表面片5、下层吸收体8和最上层吸收体11而形成。因此,在上侧吸收体9上不形成第一凹部3。0038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部3所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有比突出设置部2低的平坦部10。通过形成该平坦部10,能够将来自突出设置部2的体液顺畅地导向第一凹部3。0039第一凹部3以长度方向中心轴即Y轴为中心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Y轴的一侧右侧为连续的连续部3A,在另一侧左侧设置不连续的间断部4。即,第一凹部3并不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全周。间断部4不是沿着X轴方向设置,而是沿着Y轴方向设置。穿用者的活动在大腿根附近处较大,因此当穿用者穿用吸收性物品1时,容易感觉到不适。因此,在靠近大腿根的部。

19、分设置了弯曲的区域,能够使穿用者难以感觉到不适。0040间断部4的尺寸在220MM的范围内,优选为510MM。在不足2MM的情况下,吸收体7不能够充分弯曲,在超过20MM的情况下,不能够阻挡从突出设置部2漏出的经血,经血容易漏出到第一凹部3的外侧。0041在由以上构造构成的吸收性物品1中,由突出设置部2吸收经血,没有被突出设置部2吸收完的经血被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第一凹部3阻挡。虽然第一凹部3的刚性变高,而妨碍了吸收性物品1与身体相适应地弯曲,但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3没有包围突出设置部2的全周,而是设有间断部4。因此,与第一凹部3相比间断部4的刚性低,吸收性物品1在间断部4处容易弯曲,而变得。

20、柔软。间断部4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轴Y轴只在一侧形成,另一侧的第一凹部3的槽是连续的,因此,能够在间断部4处优先弯曲,能够与各种身体的活动相适应地在任意的部位弯曲。因此,能够防止吸收性物品1产生褶皱,并能够提高皮肤触感。0042在该实施方式中,间断部4与突出设置部2的Y轴方向后端缘相比设置在后方穿着时的穿用者的背侧。因此,即使没有被突出设置部2吸收完的经血向突出设置部2的左右X轴方向流动,但由于在突出设置部2的左右X轴方向设置有第一凹部3的槽,因此能够阻挡经血。对于从突出设置部2向Y轴方向流动的经血,也能够通过配置在Y轴上的第一凹部3的槽进行阻挡。0043第二实施方式0044图4及图5表示本发明。

2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A及1B。0045在这些图中,间断部4相对于第一凹部3在两个部位形成。在图4的吸收性物品1A中,间断部4后方的间断部4与前方的间断部4相对于长度方向中心轴Y轴在不同侧设置,在图5的吸收性物品1B中,间断部4设置在同一侧。0046在这些图中,前方的间断部4在Y轴方向上,与突出设置部1的安装时的前端缘相比设置在前方穿着时的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在X轴方向上,在不是Y轴中心线上的区域设置间断部4。优选将间断部4形成为不是沿着X轴方向设置的槽,而是沿着Y轴方向设置的槽的一部分。尺寸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间断部4相同。由此,也能够与前方部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

22、部侧的区域的身体的活动相适应。另外,说明书CN101969906A5/6页7在阻挡经血的目的方面,如图4的吸收性物品1A那样,配置在不同侧能够防止只从一侧的漏出,此外,在刚性方面,由于穿用者的左右方向的任一侧的刚性都不会特别地变弱,因此是优选的。0047第三实施方式0048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C。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在吸收性物品1C的前方部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后方部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背部侧的区域设置多个第二凹部12。设置在前方部的第二凹部12从间断部4附近,在相对于Y轴与设有间断。

23、部4的一侧不同的一侧,朝着吸收体7的Y轴方向的前方的端缘侧隔开间隔地连续设置多个。设置在后方部的第二凹部12从间断部4附近,在相对于Y轴与设有间断部4的一侧不同的一侧,朝着吸收体7的Y轴方向的后方的端缘侧隔开间隔地连续设置多个。0049第二凹部12将表面片5和吸收体7压缩而形成。因此,与周边部相比密度高,具有吸入液体的能力,万一有从间断部4漏出的经血,也能够将经血向第二凹部12设置的方向诱导。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7的整个表面,能够防止经血从吸收性物品1C向外漏出。此外,由于隔开间隔设置凹部12,因此能够不妨碍身体的活动地、与各种活动相适应地无论在哪个部位都能够弯曲。0050第二凹部12的。

24、与间断部4最近的凹部设置在距间断部4有230MM的距离。在不足2MM的距离的情况下,吸收性物品1C不能够在间断部4处弯曲,在超过30MM的距离的情况下,经血的诱导不能够充分地进行。出于同样的理由,第二凹部12的各凹部间的距离也是230MM。各个凹部12的尺寸优选在宽幅的部分处为0510MM。在不足05MM的范围内,吸附经血的能力减弱,在超过10MM的范围内,皮肤触感变差,成为不适的原因。0051图7放大表示图2的第二凹部12。作为第二凹部12,虽然也可以是整个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的凹部,但该实施方式的第二凹部12由深度不同的最深部13和深部14所构成的集合体形成。在这样的第二凹部12中,最深部13。

25、的密度与深部14的密度不同,能够有效地进行经血的吸入,不会使刚性过高,肌肤触感不易变差。0052作为第二凹部12,不限于图7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当与Y轴垂直地设置假想线时,第二凹部12被设置成必然存在于假想线上的一处。位于最端缘的第二凹部12距吸收体7的端缘的距离为5MM以上。在不足5MM的情况下,经血被诱导至过于靠近吸收体7的端缘,有从吸收性物品1C漏出的危险性。0053第四实施方式0054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D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在吸收性物品1D中,第二凹部12与图6的吸收性物品1C不同,以朝着Y轴中心轴的端缘不连续地相连的方式设置。此外,第二凹部。

26、12在与从Y轴的端缘侧进一步向X轴方向上排列而来的一侧不同的一侧,在Y轴方向上朝向中心侧相连地不连续地设置。由此,能够与图6的吸收性物品1C同样地诱导经血,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7的整个表面。0055在该情况下,优选第二凹部12的各凹部相对于Y轴非对称地设置。由此,不存在优先弯曲的部分,无论在哪个部分都能够弯曲,因此能够与穿用者的身体的活动相对应地自由地弯曲。说明书CN101969906A6/6页80056第五实施方式0057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吸收性物品1E。在该实施方式中,由成为弧状的连续的槽形成第二凹部16。由连续槽构成的第二凹部16设置在吸收性物品1E的前方部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

27、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区域及后方部在穿着时与吸收性物品的中心相比朝向穿用者的背部侧的区域。此外,第二凹部16朝向与图6的吸收性物品1C的第二凹部12相同的方向设置。由此,能够沿着第二凹部16诱导经血,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体7的整个表面。0058不限于本实施例,第一凹部3既可以由一层的深度构成,也可以像第二凹部那样由深部和最深部构成。此外,最深部的形状除了圆形以外,还可以是四边形、心形、星形等。0059另外,为了参照,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043588号2008年2月25日提出申请的全部内容写入本申请说明书。0060工业实用性0061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是以包围突出设置部的方式形成了凹部的构造,也能够规定出弯曲的部分从而防止产生褶皱并提高皮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说明书CN101969906A1/4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9906A2/4页10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69906A3/4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69906A4/4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