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可内服或外用的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叫青春痘或粉刺, 是由於毛囊及皮脂腺阻塞、 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 青 春期时, 体内的荷尔蒙会刺激毛发生长, 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 毛发和皮脂腺因此堆积 许多物质, 使油脂和细菌附著, 引发皮肤红肿的反应。由于这种症状常见于青年男女, 所以 才称它为 “青春痘” 。
皮肤是五脏的镜子。 痘痘的产生主要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 祖国医学研究表明 : 痤 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 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 : 一、 肺经风热证 : 表现为颜面潮红, 粉刺焮热、 瘙痒, 或有脓疱, 苔薄黄, 舌红, 脉细数等 症状。
二、 脾胃湿热证 : 皮疹红肿瘙痒, 常伴有大便不畅, 消化不良, 腹胀, 苔黄腻, 脉滑数 等症状。
三、 肝气郁结证 : 多见于女子, 皮疹反复发作, 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联。
四、 肝肾阴虚证 : 多见于 30 岁以上的成年人, 皮疹色红不鲜, 常见面色晦暗, 色素 沉着, 神疲乏力, 苔薄白, 脉濡滑等症状。
中国专利 CN200710304711.8 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内服中药, 是由茜草、 地肤 子、 白鲜皮等 50 余味中药材制成。该中药所用药材种类繁多。中国专利 CN200410012451.3 公开一种治疗痤疮、 暗疮、 青春痘的中药制剂, 其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比 为: 银花 15-25、 野菊花 8-12、 公英 20-30、 地丁 9-15、 连翘 8-12、 没药 6-10、 何首乌 8-12、 重 楼 8-12、 甘草 4-8、 僵蚕 6-8, 剂型为片剂或胶囊。中国专利 CN200510003033.2 公开了一种 治疗痤疮的搽剂, 由主药和辅料配制而成, 每 1000ml 搽剂的主药组分及其用量为 : 姜黄油 30 ~ 65ml、 重楼 40 ~ 60g、 扛板归 40 ~ 60g、 一枝黄花 20 ~ 40g、 珊瑚姜油 30 ~ 65ml、 七 叶胆 20 ~ 60g, 辅料组分及其用量为 : 聚山梨酸酯 -8020ml、 甘油 50ml、 氮酮 10ml。
上述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品, 过多地注重调节, 所用中药味数过多, 相对降低了起治 疗作用的药物比重, 影响了药物功能发挥, 所以功效慢, 疗程长, 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的 中药可内服的但不能外用, 可外用的又不能内服, 给药途径单一, 使得患者对药物的吸收缓 慢。内服中药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而言, 不但吸收慢, 而且容易造成脾胃损伤, 甚至加重病 情。
中药由于多为熬制的汤剂或丸剂, 较西药服用困难, 也大大地影响了中药的普及 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组方合理, 配伍精简、 疗效确切、 标本兼治的治疗痤疮的药物, 以治为主, 治养结合, 而且该药物既能内服通过脾胃吸 收又能外用通过皮肤吸收, 还能内服加外用两种方式复合吸收。这种复合给药方式有利于 人体对药物的高效吸收, 为脾胃虚弱、 工作繁忙、 怕吃苦药的人群提供多种选择, 尤其为现 代职业人群的患者所接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玫瑰花 1~20 份, 代代花 1~20 份, 桑叶 1~20 份, 丹皮 1~20 份, 生地 1~20 份, 黄芩 1~20 份, 菊花 1~20 份, 生石膏 1~20 份, 甘草 1~20 份, 含量为 95% 以上的食用乙醇 1~20 份。
进一步地,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的用量为 : 玫瑰花 15~20 份, 代代花 15~20 份, 桑叶 15~20 份, 丹皮 15~20 份, 生地 15~20 份, 黄芩 15~20 份, 菊花 15~20 份, 生石膏 15~20 份, 甘 草 15~20 份, 含量为 95% 以上的食用乙醇 15~20 份。
以上配伍的中药用量均为生药量。
为了增强药物的透皮效果, 本发明药物中还可以掺入透皮剂, 优选是重量份为 1~5 份的氮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 a) 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玫瑰花、 代代花、 桑叶、 丹皮、 生地、 黄芩、 菊花、 生石膏和甘草, 按照中药的常规提取方法, 分别获得各味原药的提取物 ; b) 常温下, 取 5~6 倍量的去离子水, 加入所述重量配比的含量为 95% 以上的食用乙醇, 配制成含醇水溶液 ; c) 将步骤 a 所得提取物加入上述含醇水溶液中, 搅拌 120 分钟, 沉淀 2~4 小时, 过滤, 所得滤液灭菌消毒, 按量灌装, 得治疗痤疮的药物。 进一步地, 步骤 c 中, 可将步骤 a 所得提取物和 1~5 重量份的氮酮一起加入含醇水 溶液中。
所述中药材的常规提取方法可根据药材的种类采用煎煮法、 回流法、 浸渍法、 渗漉 法、 半仿生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微波提取法等。
痤疮是肺经血热郁滞, 或脾胃积热熏蒸等原因所致。本发明针对痤疮的特点, 选 用玫瑰花、 代代花、 桑叶、 丹皮、 生地、 黄芩、 菊花、 生石膏、 甘草, 将各味中药提取后与含量为 95% 以上的食用乙醇混合, 制成含醇中药提取液。 采用以治为主, 治养结合的方法, 制成的药 物不仅可内服也可外用, 是一种组方合理, 配伍精简、 疗效确切、 标本兼治的治疗痤疮的药 物。
桑叶性味苦甘, 寒, 入肺、 肝经 ; 祛风清热, 凉血明目。丹皮性微寒, 味苦辛, 入心、 肝、 肾经 ; 清血, 活血散瘀。生地味甘 ; 苦; 微寒, 归心 ; 肝; 肾经 ; 滋阴清热 ; 凉血补血。黄芩 性味苦, 寒, 入心、 肺、 胆、 大肠经 ; 泻实火, 除湿热, 止血。菊花性味甘苦, 凉, 入肺、 肝经 ; 疏 风, 清热, 明目, 解毒。生石膏清热降温, 生津止渴 ; 熟石膏清热、 收敛、 生肌。甘草性味甘, 平, 入脾、 胃、 肺经 ; 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
本发明中以黄芩、 生石膏清肺胃积热 ; 丹皮凉血活血 : 以生地协同丹皮以增强清 热凉血之功 ; 桑叶、 菊花清上焦风热 ; 甘草和中解毒。诸药配合, 能达到清热疏风、 凉血活血 作用, 故而用之多效。
玫瑰花理气解郁, 和血散瘀 ; 代代花理气宽胸, 疏肝和胃, 开胃止呕。二药伍用, 一
气一血, 气血双调, 芳香化浊、 醒脾开胃、 口服时吸收药物的力量增强。含量为 95% 以上的食 用乙醇活血化瘀, 促进药物渗透至细胞吸收, 口服时辅助脾胃吸收以提高疗效 ; 外用时扩张 皮肤毛孔以增强药物透皮吸收度。
本发明药物除了内服以外, 可以将本发明药物涂抹患处, 药力直达病所, 故能解除 患者痛苦, 获效于顷刻之间。本药物也适用于全身涂抹。采用内服加外用, 药效更加显著。
本发明治疗痤疮疗效明显, 临床屡用, 效果甚捷。本发明的药物经临床 100 例患者 的临床验证, 治愈数为 80 例, 有效数为 18 例, 无效数为 2 例, 总有效率达 98%。治疗过程中 未见有毒副作用, 对久治不愈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为进一步说明治疗效果, 现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 病例 1 : 某男 17 岁, 颜面部多处有暗疮、 红肿。口服本发明药物, 每次 10 毫升, 每天 3 次, 以上症状 3 天缓解, 16 天消除。6 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病例 2 : 某女 20 岁, 面部毛孔粗大、 长有许多粉刺、 面部红肿。曾服用多种治疗痤 疮的中药, 但效果均不佳。外用本发明药物涂抹全身及面部, 每天 2 次, 每次 10 毫升, 面部 处多次涂抹。以上症状 2 天缓解, 12 天消除。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病例 3 : 某男 25 岁, 颜面、 背部多发性疖肿。曾服用多种治疗痤疮的中药, 但效果 均不佳。口服本发明药物, 每次 10 毫升, 每天 3 次 ; 外用本药物涂抹全身及面部背部, 每天 2 次, 每次 10 毫升, 面部背部处多次涂抹。口服与外用 1 天后缓解, 10 天消除。12 个月后回 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称取玫瑰花 15 份, 代代花 18 份, 桑叶 18 份, 丹皮 18 份, 生地 15 份, 黄芩 16 份, 菊 花 15 份, 生石膏 15 份, 甘草 19 份, 分别采用煎煮后减压浓缩的方法制成中药提取物, 备用。
常温下, 取 5~6 倍量的去离子水, 加入含量为 96% 的食用乙醇 18 份, 配制成含醇水 溶液, 备用。
将上述各种中药提取物加入含醇水溶液中, 充分搅拌 120 分钟, 沉淀 2~4 小时, 上 清液 200 目过滤, 所得滤液即为可内服或外用的治疗痤疮的药物,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灌装。 所得沉淀物和滤渣集中处理。
实施例 2 药物组分配比为 : 玫瑰花 18 份, 代代花 19 份, 桑叶 18 份, 丹皮 18 份, 生地 18 份, 黄芩 19 份, 菊花 19 份, 生石膏 19 份, 甘草 20 份, 含量为 97% 的食用乙醇 18 份。其它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3 药物组分配比为 : 玫瑰花 19 份, 代代花 20 份, 桑叶 20 份, 丹皮 19 份, 生地 19 份, 黄芩 20 份, 菊花 20 份, 生石膏 20 份, 甘草 20 份, 含量为 98% 的食用乙醇 18 份。其它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4 药物组分配比为 : 玫瑰花 16 份, 代代花 17 份, 桑叶 16 份, 丹皮 17 份, 生地 17 份, 黄芩 16 份, 菊花 15 份, 生石膏 16 份, 甘草 17 份, 含量为 99% 的食用乙醇 16 份。其它与实施例 1相同。 实施例 5 药物组分配比为 : 玫瑰花 17 份, 代代花 18 份, 桑叶 18 份, 丹皮 19 份, 生地 18 份, 黄芩 18 份, 菊花 19 份, 生石膏 19 份, 甘草 18 份, 含量为 100% 的食用乙醇 19 份。其它与实施例 1 相同。
实施例 6 药物组分配比为 : 玫瑰花 19 份, 代代花 20 份, 桑叶 18 份, 丹皮 20 份, 生地 18 份, 黄芩 19 份, 菊花 20 份, 生石膏 19 份, 甘草 20 份, 含量为 97% 的食用乙醇 20 份。其它与实施例 1 相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