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397911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84685.4

申请日:

20160311

公开号:

CN205391227U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42

主分类号:

A61F5/042

申请人:

张杰,邵明

发明人:

张杰,邵明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骨一科

优先权:

CN201620184685U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润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动力传递机构、动力输入装置;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具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调节;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辅助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辅助齿轮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辅助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转动。本实用新型够方便人们使用,调节响应准确,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延长治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1)、动力传递机构(2)、动力输入装置(3);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1)具有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1)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13)调节;所述动力传递机构(2)包括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辅助齿轮(23),所述从动齿轮(22)固定套装在所述丝杠(13)上,所述辅助齿轮(23)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13)上,所述主动齿轮(21)与所述从动齿轮(22)、所述辅助齿轮(23)相互啮合;所述动力输入装置(3)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1)转动的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32),所述驱动杆(31)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3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1)向一侧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110),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形成有与所述防转部(110)相匹配的插槽(120),所述防转部(110)可相对于所述插槽(12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3)设置在所述插槽(120)内,所述插槽(120)的端部延伸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的容纳腔(16),所述第一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5)的外圈固定装嵌于所述容纳腔(16)内;所述丝杠(1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5)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连接,所述丝杠(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3)的中间位置还套装有定位支撑板(17),所述定位支撑板(17)通过螺栓(18)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丝杠(13)与所述定位支撑板(17)之间通过第三轴承(1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5)均硫化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6)内,所述第三轴承(19)硫化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撑板(1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齿轮(2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15)抵接,所述第二轴承(15)对所述辅助齿轮(23)形成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32)的一端设置有自攻螺纹(320),所述定位筒(32)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321),所述驱动杆(3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33)与棘爪(3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筒(32)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棘爪(34)配合的棘轮(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2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210),所述驱动杆(31)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内六角凹槽(210)配合的六角凸台(3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内外骨延长技术发展来看,延长技术大致包括:外固定支架延长、外固定支架 延长与髓内钉结合延长技术、髓内延长器技术等,虽然这些技术都起到了骨延长的作用, 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外固定支架延长,常常由于内外侧皮质骨受力不均或手术中截骨断端对线不 良,常常导致下肢力线改变,股骨内翻畸形,且容易引起手术后遗症,如骨性关节炎。与 此同时,如果长时间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易引起钉道感染及影响患者生活穿衣等,会给 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2、采用外固定支架与髓内针结合的延长方法,能使骨生长沿着纵轴方向延伸,避免 了外架力线改变的问题。尤其是带自锁功能的髓内钉可在延长结束后自动锁定长度,可去 除外架,避免了二次锁定手术,大大减少了外架放置时间和钉道感染风险。即使如此,延 长器仍然需要借助外架牵引辅助,且装置本身不能回缩调整,只能沿一个方向伸长,显然, 当骨质过牵需要回调时,该装置功能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功能上过于单一。

3、采用髓内延长器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此装置无需外架辅助牵引,目前髓内 延长器最为先进和临床应用比较成功的是国外的利用电磁动力或放置马达动力传输,可以 说是一种美妙的设计,但因其动力系统不稳定,临床上机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一 旦发生故障,骨延长手术将宣告失败,必须二次手术再延长,而且其价格昂贵,不便普及, 也会给患者身体及经济带来更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能够方便 人们使用,调节响应准确,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延长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动力传递机构、动力输入装置;

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具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对于所 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调节;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辅助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 述丝杠上,所述辅助齿轮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 所述辅助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装 有定位筒,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向一侧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形 成有与所述防转部相匹配的插槽,所述防转部可相对于所述插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的端部延伸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轴 承和第二轴承的容纳腔,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装嵌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所述丝杠的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的中间位置还套装有定位支撑板,所述定位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所 述第二定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定位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均硫化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三轴承 硫化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撑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齿轮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所述第二轴承对所述辅助齿轮 形成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筒的一端设置有自攻螺纹,所述定位筒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 所述驱动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棘爪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筒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棘爪配 合的棘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所述驱动杆向外延伸形 成有与所述内六角凹槽配合的六角凸台。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髓内骨骼牵引器, 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动力传递机构、动力输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旋转动力输入 装置的驱动杆,进而带动动力传递机构的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动力 从主动齿轮传递至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在丝杠上,从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丝杠,丝杠 的转动会带动与丝杠螺接的第一定位装置做伸或缩运动,从而调节了第一定位装置相对于 第二定位装置的距离;骨断端的一半与第一定位装置通过钢钉固定连接,骨断端的另一半 与第二定位装置通过钢钉固定连接,骨断端定位装置、动力传递机构需要植入骨断端的髓 内,动力输入装置可与骨断端定位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分离,这种通过外力传动从而带动 丝杠转动,达到骨延长作用的髓内骨骼牵引器,解决了传统外架力线改变问题,当骨延长 结束时,可将动力输入装置拆卸,大大缩短了动力输入装置的放置时间,降低了钉道感染 的风险,且方便钉道护理及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穿衣;本实用新型靠 手动外力传递,动力稳定,可避免出现动力障碍;制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传递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输入装置示意图;

图中1-骨断端定位装置;2-动力传递机构;3-动力输入装置;

11-第一定位装置;12-第二定位装置;13-丝杠;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16-容纳 腔;17-定位支撑板;18-螺栓;19-第三轴承;

21-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辅助齿轮;

31-驱动杆;32-定位筒;33-连接杆;34-棘爪;35-棘轮;

110-防转部;120-插槽;210-内六角凹槽;310-六角凸台;320-自攻螺纹;321-限位凸 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髓内骨骼牵引器,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1、动 力传递机构2、动力输入装置3;

骨断端定位装置1具有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第一定位装置11相对 于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13调节,更加具体地,第一定位装置11的一 端设置有供钢钉穿过的安装孔,第一定位装置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110, 第二定位装置12的一端同样也设置有供钢钉穿过的安装孔,第二定位装置12形成有与防 转部110相匹配的插槽120,方形的防转部110可插入插槽120内,并可沿插槽120滑动, 但方形的防转部110可阻止防转部110与插槽120之间的旋转运动,即第一定位装置11 只能相对于第二定位装置12做伸缩滑动;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实施骨延长术的骨断端 的一半会通过钢钉与第一定位装置11固定连接,骨断端的另一半会通过钢钉与第二定位 装置12固定连接,由于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相对转动的自由度被限 制,因此,这样可以保证骨断端的稳定接合生长,可避免骨断端对线不良,下肢力线改变, 股骨内翻畸形等后遗症的出现。

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通过丝杠13连接,丝杠13带有螺纹的一端 与第一定位装置11螺接,优选地,第一定位装置11的防转部110内设置有与丝杠13相 匹配的内螺纹;丝杠13带有光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与第二定位装置 12形成连接;在第二定位装置12内形成有用于安置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的容纳腔 16,容纳腔16设置于插槽120的一端部,在容纳腔16内依次硫化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 14和第二轴承15,即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的外圈固定装嵌于容纳腔16内,这样通 过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的支撑作用,可以保证丝杠13相对于第二定位装置12的转 动,进而使丝杠13能够通过旋转驱动第一定位装置11的伸缩滑动,最终实现骨断端距离 的调节。

其中,第一轴承14的作用主要是对丝杠13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轴承15一方面对丝 杠1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对与其抵接的辅助齿轮23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更 加具体地,本实施例公开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辅助齿轮23, 从动齿轮22和辅助齿轮23均套装在丝杠13上,从动齿轮22与丝杠13采用固定连接, 辅助齿轮23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丝杠13上,主动齿轮21与从动齿轮22、辅助齿轮23 相互啮合;作为优选地,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辅助齿轮23均采用锥形伞齿轮,这 样可以便于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辅助齿轮23之间的空间布置,节省空间;从动齿 轮22的主要作用是将主动齿轮21输出的力矩传递至丝杠13,辅助齿轮23由于空套在丝 杠13上,其主要作用是对主动齿轮21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为进一步保证丝杠1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丝杠13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撑 板17,定位支撑板17通过螺栓18与第二定位装置12固定连接,在定位支撑板17的中 间位置需要安装有第三轴承19,第三轴承19同样需要套装在丝杠13上,这样,定位支 撑板17可以对丝杠13起到进一步地支撑作用,保证丝杠13转动过程的稳定性,可避免 丝杠13发生径向跳动,从而可保证第一定位装置11相对于第二定位装置12滑动的稳定 性,可避免骨断端对线不良的现象发生;同时,定位支撑板17还对从动齿轮22起到一定 的轴向定位作用。

动力输入装置3与骨断端定位装置1、动力传递机构2可结合或分离地设置,动力输 入装置3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齿轮21转动的驱动杆31,在驱动杆31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 32,驱动杆31可相对于定位筒32转动,在定位筒32的外壁上的一端设置有自攻螺纹320, 设置自攻螺纹320的目的是为了使定位筒32能够顺利旋入骨骼内,使定位筒32得以固定, 在定位筒32的外壁上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321,在靠近限位凸台321的定位筒32的 外壁上海设置有棘轮35,驱动杆3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33延伸连接有棘爪34,棘爪34 能够与棘轮35配合,这样,通过棘轮35与棘爪34之间的配合对驱动杆31与定位筒32 之间的旋转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使用者,可自行根据需要,随时旋转驱动杆31,其旋转 位置可通过棘轮35与棘爪34的配合进行锁止,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优选地,棘爪34上 还安装有复位弹簧,当使用者需要反转驱动杆31时,可通过外力拨动棘爪34压缩复位弹 簧,从而使棘爪34与棘轮35之间可反向转动,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驱动杆31正向 转动时,可使骨断端形成延长的效果,当驱动杆31反向转动时,可缩短骨断端之间的距 离,这样,可以根据实际的临床治疗需要,自行调节,可提高临床的治疗质量和效果;设 置限位凸台321的作用在于能够对驱动杆31相对于定位筒32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可防 止驱动杆31脱离定位筒32。

在主动齿轮2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210,驱动杆31向外延伸形成有与 内六角凹槽210配合的六角凸台310,通过六角凸台310与内六角凹槽210之间的插接配 合,可使驱动杆31驱动主动齿轮21转动,同时,插接配合的驱动杆31与主动齿轮21 之间可快速地结合或分离,操作便捷。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 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84685.4 (22)申请日 2016.03.11 (73)专利权人 张杰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 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骨一科 专利权人 邵明 (72)发明人 张杰 邵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23209 代理人 陈润明 (51)Int.Cl. A61F 5/0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包括 骨断端定位装置、 动力传。

2、递机构、 动力输入装置; 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具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 定位装置,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定 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调节; 所述动力传 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辅助齿轮, 所述 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丝杠上, 所述辅助齿轮 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上, 所述主动齿轮 与所述从动齿轮、 所述辅助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 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 所 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转动。 本实用新型 够方便人们使用, 调节响应准确, 适用于各种因 素引起的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延长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 附图4页 CN 205391227 U 2016.07.27 CN 205391227 U 1.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 (1) 、 动力传递机构 (2) 、 动 力输入装置 (3) ; 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 (1) 具有第一定位装置 (11) 和第二定位装置 (12) , 所述第一定位 装置 (11) 相对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 (12) 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 (13) 调节;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 (2) 包括主动齿轮 (21) 、 从动齿轮 (22) 、 辅助齿轮 (23) , 所述从动齿 轮 (22) 固定套装在所述丝杠 (13) 上, 所述辅助齿轮 (23) 可。

4、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 (13) 上, 所述主动齿轮 (21) 与所述从动齿轮 (22) 、 所述辅助齿轮 (23) 相互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装置 (3) 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 (21) 转动的驱动杆 (31) , 所述驱动 杆 (31) 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 (32) , 所述驱动杆 (31) 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 (32) 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 (11) 向 一侧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 (110) ,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 (12) 形成有与所述防转部 (110) 相 匹配的插槽 (120) , 所述防转部 (110) 可相对于。

5、所述插槽 (120) 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 (13) 设置在所述 插槽 (120) 内, 所述插槽 (120) 的端部延伸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 (14) 和第二轴承 (15) 的 容纳腔 (16) , 所述第一轴承 (14) 、 所述第二轴承 (15) 的外圈固定装嵌于所述容纳腔 (16) 内; 所述丝杠 (13) 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 (14) 、 所述第二轴承 (15) 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 (12) 连接, 所述丝杠 (13)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 (11)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丝杠 (13) 的中间位 置还套装有定位支撑板 (17) , 所述定位支撑板 (17) 通过螺栓 (18) 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 (12) 固定连接, 所述丝杠 (13) 与所述定位支撑板 (17) 之间通过第三轴承 (19)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 (14) 、 所述 第二轴承 (15) 均硫化安装在所述容纳腔 (16) 内, 所述第三轴承 (19) 硫化安装在所述定位支 撑板 (17) 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齿轮 (23) 的一侧 与所述第二轴承 (15) 抵接, 所述第二轴。

7、承 (15) 对所述辅助齿轮 (23) 形成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筒 (32) 的一端设 置有自攻螺纹 (320) , 所述定位筒 (32) 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 (321) , 所述驱动杆 (31) 的 端部通过连接杆 (33) 与棘爪 (34) 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筒 (32) 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棘爪 (34) 配合的棘轮 (35)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齿轮 (21) 的侧壁 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 (210) , 所述驱动杆 (31) 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内六角凹槽 (21。

8、0) 配合的六角凸台 (310)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91227 U 2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背景技术 0002 根据国内外骨延长技术发展来看, 延长技术大致包括: 外固定支架延长、 外固定支 架延长与髓内钉结合延长技术、 髓内延长器技术等, 虽然这些技术都起到了骨延长的作用, 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3 1、 采用外固定支架延长, 常常由于内外侧皮质骨受力不均或手术中截骨断端对线 不良, 常常导致下肢力线改变, 股骨内翻畸形, 且容易引起手术后遗症, 如骨性关节炎。 与此。

9、 同时, 如果长时间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 易引起钉道感染及影响患者生活穿衣等, 会给患者 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 0004 2、 采用外固定支架与髓内针结合的延长方法, 能使骨生长沿着纵轴方向延伸, 避 免了外架力线改变的问题。 尤其是带自锁功能的髓内钉可在延长结束后自动锁定长度, 可 去除外架, 避免了二次锁定手术, 大大减少了外架放置时间和钉道感染风险。 即使如此, 延 长器仍然需要借助外架牵引辅助, 且装置本身不能回缩调整, 只能沿一个方向伸长, 显然, 当骨质过牵需要回调时, 该装置功能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功能上过于单一。 0005 3、 采用髓内延长器的方法, 解决了上述问题, 。

10、此装置无需外架辅助牵引, 目前髓内 延长器最为先进和临床应用比较成功的是国外的利用电磁动力或放置马达动力传输, 可以 说是一种美妙的设计, 但因其动力系统不稳定, 临床上机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一旦 发生故障, 骨延长手术将宣告失败, 必须二次手术再延长, 而且其价格昂贵, 不便普及, 也会 给患者身体及经济带来更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进而提供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能够 方便人们使用, 调节响应准确, 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股骨短缩畸形患者的延长治疗。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髓内骨骼牵引器, 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

11、 动力传递机构、 动力输入装置; 0009 所述骨断端定位装置具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对 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调节; 0010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辅助齿轮, 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 所述丝杠上, 所述辅助齿轮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杠上,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 轮、 所述辅助齿轮相互啮合; 0011 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的外侧 套装有定位筒, 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定位筒转动。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向一侧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 所述第二定位装 置形成有与。

12、所述防转部相匹配的插槽, 所述防转部可相对于所述插槽滑动。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391227 U 3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插槽内, 所述插槽的端部延伸形成有用于安装第 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装嵌于所述容纳腔 内; 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连接, 所述丝杠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连接。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丝杠的中间位置还套装有定位支撑板, 所述定位支撑板通过螺栓 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丝杠与所述定位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连接。 0015 进一步地, 。

13、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均硫化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第三轴 承硫化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撑板内。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辅助齿轮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 所述第二轴承对所述辅助 齿轮形成轴向定位。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定位筒的一端设置有自攻螺纹, 所述定位筒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 凸台, 所述驱动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棘爪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筒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 棘爪配合的棘轮。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主动齿轮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 所述驱动杆向外延 伸形成有与所述内六角凹槽配合的六角凸台。 0019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髓内骨骼。

14、牵引 器, 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 动力传递机构、 动力输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旋转动力输 入装置的驱动杆, 进而带动动力传递机构的主动齿轮旋转, 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动力 从主动齿轮传递至从动齿轮, 从动齿轮固定在丝杠上, 从动齿轮将动力传递至丝杠, 丝杠的 转动会带动与丝杠螺接的第一定位装置做伸或缩运动, 从而调节了第一定位装置相对于第 二定位装置的距离; 骨断端的一半与第一定位装置通过钢钉固定连接, 骨断端的另一半与 第二定位装置通过钢钉固定连接, 骨断端定位装置、 动力传递机构需要植入骨断端的髓内, 动力输入装置可与骨断端定位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分离, 这种通过外力传动从而带动。

15、丝杠 转动, 达到骨延长作用的髓内骨骼牵引器, 解决了传统外架力线改变问题, 当骨延长结束 时, 可将动力输入装置拆卸, 大大缩短了动力输入装置的放置时间, 降低了钉道感染的风 险, 且方便钉道护理及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穿衣; 本实用新型靠手动外 力传递, 动力稳定, 可避免出现动力障碍; 制造成本低廉, 操作简单, 易推广使用。 002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 。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传递机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力输入装置示意图; 0026 图中1-骨断端定位装置; 2-动力传递机构; 3-动力输入装置; 0027 11-第一定位装置; 12-第二定位装置; 13-丝杠; 14-第一轴承; 15-第二轴承; 16-容 纳腔; 17-定位支撑板; 18-螺栓; 19-第三轴承;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391227 U 4 0028 21-主动齿轮; 22-从动齿轮; 23-辅助齿轮; 0029 31-驱动杆; 32-定位筒; 33-连接杆; 34-棘爪; 3。

17、5-棘轮; 0030 110-防转部; 120-插槽; 210-内六角凹槽; 310-六角凸台; 320-自攻螺纹; 321-限位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2 结合图1至图5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的髓内骨骼牵引器, 包括骨断端定位装置1、 动 力传递机构2、 动力输入装置3; 0033 骨断端定位装置1具有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 第一定位装置11相对 于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丝杠13调节, 更加具体地, 第一定位装置11的一端设 置有供钢钉穿过的安装孔, 第一定位装置1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有方形的防转部110, 第二定。

18、 位装置12的一端同样也设置有供钢钉穿过的安装孔, 第二定位装置12形成有与防转部110 相匹配的插槽120, 方形的防转部110可插入插槽120内, 并可沿插槽120滑动, 但方形的防转 部110可阻止防转部110与插槽120之间的旋转运动, 即第一定位装置11只能相对于第二定 位装置12做伸缩滑动;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 实施骨延长术的骨断端的一半会通过钢钉与 第一定位装置11固定连接, 骨断端的另一半会通过钢钉与第二定位装置12固定连接, 由于 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相对转动的自由度被限制, 因此, 这样可以保证骨 断端的稳定接合生长, 可避免骨断端对线不良, 下肢力线改。

19、变, 股骨内翻畸形等后遗症的出 现。 0034 第一定位装置11和第二定位装置12之间通过丝杠13连接, 丝杠13带有螺纹的一端 与第一定位装置11螺接, 优选地, 第一定位装置11的防转部110内设置有与丝杠13相匹配的 内螺纹; 丝杠13带有光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4、 第二轴承15与第二定位装置12形成连接; 在第二定位装置12内形成有用于安置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的容纳腔16, 容纳腔16设置 于插槽120的一端部, 在容纳腔16内依次硫化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 即第一 轴承14、 第二轴承15的外圈固定装嵌于容纳腔16内, 这样通过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的 支。

20、撑作用, 可以保证丝杠13相对于第二定位装置12的转动, 进而使丝杠13能够通过旋转驱 动第一定位装置11的伸缩滑动, 最终实现骨断端距离的调节。 0035 其中, 第一轴承14的作用主要是对丝杠13起到支撑作用, 第二轴承15一方面对丝 杠1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对与其抵接的辅助齿轮23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 更加 具体地, 本实施例公开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齿轮21、 从动齿轮22、 辅助齿轮23, 从动齿 轮22和辅助齿轮23均套装在丝杠13上, 从动齿轮22与丝杠13采用固定连接, 辅助齿轮23可 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丝杠13上, 主动齿轮21与从动齿轮22、 辅助齿轮23相互啮合。

21、; 作为优选 地, 主动齿轮21、 从动齿轮22、 辅助齿轮23均采用锥形伞齿轮, 这样可以便于主动齿轮21、 从 动齿轮22、 辅助齿轮23之间的空间布置, 节省空间; 从动齿轮22的主要作用是将主动齿轮21 输出的力矩传递至丝杠13, 辅助齿轮23由于空套在丝杠13上, 其主要作用是对主动齿轮21 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0036 为进一步保证丝杠1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丝杠13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定位支 撑板17, 定位支撑板17通过螺栓18与第二定位装置12固定连接, 在定位支撑板17的中间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391227 U 5 置需要安装有第三轴承19, 。

22、第三轴承19同样需要套装在丝杠13上, 这样, 定位支撑板17可以 对丝杠13起到进一步地支撑作用, 保证丝杠13转动过程的稳定性, 可避免丝杠13发生径向 跳动, 从而可保证第一定位装置11相对于第二定位装置12滑动的稳定性, 可避免骨断端对 线不良的现象发生; 同时, 定位支撑板17还对从动齿轮22起到一定的轴向定位作用。 0037 动力输入装置3与骨断端定位装置1、 动力传递机构2可结合或分离地设置, 动力输 入装置3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齿轮21转动的驱动杆31, 在驱动杆31的外侧套装有定位筒32, 驱 动杆31可相对于定位筒32转动, 在定位筒32的外壁上的一端设置有自攻螺纹320, 设。

23、置自攻 螺纹320的目的是为了使定位筒32能够顺利旋入骨骼内, 使定位筒32得以固定, 在定位筒32 的外壁上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321, 在靠近限位凸台321的定位筒32的外壁上海设置有 棘轮35, 驱动杆3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33延伸连接有棘爪34, 棘爪34能够与棘轮35配合, 这 样, 通过棘轮35与棘爪34之间的配合对驱动杆31与定位筒32之间的旋转位置进行限位固 定, 使用者, 可自行根据需要, 随时旋转驱动杆31, 其旋转位置可通过棘轮35与棘爪34的配 合进行锁止, 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优选地, 棘爪34上还安装有复位弹簧, 当使用者需要反转 驱动杆31时, 可通过外力拨动棘爪。

24、34压缩复位弹簧, 从而使棘爪34与棘轮35之间可反向转 动,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 当驱动杆31正向转动时, 可使骨断端形成延长的效果, 当驱动杆 31反向转动时, 可缩短骨断端之间的距离, 这样, 可以根据实际的临床治疗需要, 自行调节, 可提高临床的治疗质量和效果; 设置限位凸台321的作用在于能够对驱动杆31相对于定位 筒32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可防止驱动杆31脱离定位筒32。 0038 在主动齿轮2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内六角凹槽210, 驱动杆31向外延伸形成有 与内六角凹槽210配合的六角凸台310, 通过六角凸台310与内六角凹槽210之间的插接配 合, 可使驱动杆31驱动主。

25、动齿轮21转动, 同时, 插接配合的驱动杆31与主动齿轮21之间可快 速地结合或分离, 操作便捷。 0039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 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 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 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 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39122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5391227 U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5391227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5391227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5391227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