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8396723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0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7065.4

申请日:

20030606

公开号:

CN1460521A

公开日:

2003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9/29,A61K47/42,A61P31/12,A61P31/06,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9/29,A61K47/42,A61P31/12,A61P31/06,A61P1/16

申请人: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发明人:

金立杰,杨丽华,陈万革,王志,赵小琳,郑晓丽,王洪飞,于爱东,孙俊业,邹福学,刘延明,王玉武,周长军,李德娟,杨彤,乔宏雷,刘艾红,于漫轮,罗璇,蔡岩,李利,袁丽

地址:

130062吉林省长春市西安大路137号

优先权:

CN03127065A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特别提供了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卡介苗(BCG)菌液的配比处方、冷冻干燥工艺,同时还提供了涉及该联合疫苗的保护剂、接种剂量、接种途径,属于疫苗生产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联合疫苗使新生儿接种一针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两种疾病。该联合疫苗含有冻干保护剂,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稳定性提高;并去除单价乙型肝炎疫苗中的铝佐剂、甲醛和硫柳汞等不良成分,安全性提高;兼用卡介苗的强免疫佐剂作用,既增强体液免疫,又增强细胞免疫,使其效果优于单价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该联合疫苗采用皮内接种,以低剂量达到相同或超过其它途径高剂量接种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5微克/支~20微克/支卡介菌              80微克/支~120微克/支冻干保护剂 2.一种用于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冻干保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按重量份数比制成:明胶                0.8~1.2%蔗糖                8~12%氯化钾              0.8~1.2%谷氨酸钠            0.8~1.2%余量为注射用水pH 6.0~7.5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疫苗冻干保护剂稀释卡介菌,提供卡介菌原液每毫升含以下成份及含量:卡介菌               800~1200微克明胶                 8~12毫克蔗糖                 80~120毫克氯化钾                  8~12毫克谷氨酸钠                8~12毫克余量为注射用水pH 6.0~7.5。(2)提供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原液每毫升含以下成份及含量: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50~200微克氯化钠                  8~9毫克余量为注射用水pH 6.0~7.5。(3)在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两种原液按1∶1比例混合,得到联合疫苗半成品。(4)在步骤(3)中得到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半成品进行分装,每支0.2毫升。(5)在步骤(4)中得到的分装品冷冻干燥,步骤为:干箱预冻3~4小时,制品冻结7~8小时,逐渐升温真空干燥8~10小时,恒温真空干燥7~8小时,全过程累计25~30小时,制备出冻干剂型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成品。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疫苗为冻干剂型。 5、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皮内接种,用于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简称乙卡联合 苗),特别提供了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卡介菌(BCG) 菌液的配比处方、冷冻干燥工艺,同时还提供了涉及该联合疫苗的保 护剂、接种剂量、接种途径,属于疫苗生产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乙型肝炎和结核病均为传染性疾病,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 乙型肝炎和结核病一直很有成效。根据计划免疫规定,新生儿在出生 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现行使用的卡介苗为冻 干制剂,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接种,现行使用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为液 体疫苗,含铝佐剂和防腐剂,上臂三角肌肌内接种,这两种疫苗均为 单价疫苗,需同日分别接种。因为接种途径不同,以及现行的乙型肝 炎疫苗含有防腐剂,因此,与卡介苗不能简单地混合使用,必须两针 分别接种,这不仅给新生儿带来痛苦,也给接种增加了许多不便。乙 型肝炎疫苗与卡介苗合为一针接种的问题成为本发明要实现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使新生儿由原来 的两针接种简化为一针接种,可达到原来接种两针的预防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冻干剂型。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生产工 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每支成品含以下组分 及含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5微克~20微克

卡介菌                80微克~120微克

明胶                  0.8~1.2毫克

蔗糖                  8~12毫克

氯化钾                0.8~1.2毫克

谷氨酸钠              0.8~1.2毫克

氯化钠                0.8~0.9毫克

pH6.0~7.5

本发明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提供的卡介菌原液每毫升含以下成份及含量

卡介菌                  800~1200微克

明胶                    8~12毫克

蔗糖                    80~120毫克

氯化钾                  8~12毫克

谷氨酸钠                8~12毫克

余量为注射用水

(2)提供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原液每毫升含以下成份及含量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50~200微克。

氯化钠                  8~9毫克

余量为注射用水

(3)在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两种原液按1∶1比例混合,得 到联合疫苗半成品。

(4)在步骤(3)中得到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半成品进行 分装,每支0.2毫升。

(5)在步骤(4)中得到的分装品冷冻干燥,步骤为:干箱预冻3~4 小时,制品冻结7~8小时,逐渐升温真空干燥8~10小时,恒温 真空干燥7~8小时,全过程累计25~30小时,制备出重组乙型 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成品。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菌联合疫苗的使用剂量及注射部位

小剂量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每支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原5微克和卡介菌80~120微克,用0.2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取0.1 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皮内注射。

中剂量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每支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原10微克和卡介菌8~120微克,用0.2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取 0.1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皮内注射。

大剂量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每支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原20微克和卡介菌80~120微克,用0.2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取 0.1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皮内注射。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与单价卡介苗免疫效果比较

实验组分别接种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三种规格乙卡联合苗,对照 组接种同批卡介苗,每组接种4只豚鼠。5周时接种结核菌素纯蛋白 衍生物(PPD),24~72小时判定反应局部硬结直径。重复实验三次。

接种PPD后24小时后判定结果(见表1),各实验组与同批对照 组相比较,结果相近,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重组HBsAg对 卡介苗免疫效果无影响。

                表1 PPD皮内试验结果

               HBsAg 组别              疫苗          剂量        反应直径(mm)                x±s          p

                            μg/支 实验1-1组         乙卡联合苗    5           8        12    14    8.5    10.6±2.86    p>0.05 实验1-2组         乙卡联合苗    10          11.5     9     13    8.5    10.5±2.12 实验1-3组         乙卡联合苗    20          10       11    10.5  7      9.6±1.79 对照1             卡介苗        0           10.5     9.5   9     13     10.5±1.77 实验2-1组         乙卡联合苗    5           11.5     10    12    9      10.6±1.37    p>0.05 实验2-2组         乙卡联合苗    10          14       8     12    8.5    10.1±2.71 实验2-3组         乙卡联合苗    20          10.5     14    11    9.5    11.2±1.93 对照2             卡介苗        0           14       12    10.5  8      11.1±2.52 实验3-1组         乙卡联合苗    5           9        8.5   7     10     8.6±1.25     p>0.05 实验3-2组         乙卡联合苗    10          6.5      8     12    9      8.8±2.32 实验3-3组         乙卡联合苗    20          7.5      8.5   10    8      8.5±1.08 对照3             卡介苗        0           7.5     6.5    10    11.5   8.8±2.28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菌联合疫苗与单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 果比较

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联合疫苗取消了原单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中铝佐剂及防腐剂,而以卡介苗作为抗原同时又作为HBsAg的佐剂,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改变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

对照组按0、1、2程序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按10μg/只剂量, 腹腔接种豚鼠。

每次实验组设三组,初免时分别皮内接种含HBsAg 2.5μg(5μg/ 支规格)、5μg(10μg/支规格)、10μg(20μg/支规格)三种剂量的重 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对照组初免时,腹腔接种单价重组乙型 肝炎疫苗10μg/只。第二针、第三针的加强免疫,各组相同,都是采 用单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μg/只,。每次免疫后1个月采血,ELISA 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见表1、2、3。

表2实验组(2.5μg)与对照组(10μg)免疫效果比较

                    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 组别             S1                  S2                   S3 试验组           66±0.13(n=9)      9164±0.47(n=10)    17811±0.33(n=9) 对照组           151±0.25(n=8)     5596±0.43(n=10)    11271±0.23(n=11)

             t=3.14             t=1.05              t=1.28

             p<0.01             p>0.05              p>0.05 *S1、S2、S3分别为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免疫后抗体几何平均值

      表3实验组(5μg)与对照组(10μg)免疫效果比较

                    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  组别             S1                 S2                   S3 试验组           74±0.22(n=8)     10950±0.38(n=9)    16882±0.42(n=8) 对照组           151±0.25(n=8)    5596±0.43(n=10)    11271±0.23(n=11)

             t=2.72            t=1.56              t=1.31

             P<0.05            P>0.05              P>0.05

表4实验组(10μg)与对照组(10μg)免疫效果比较

               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 组别         S1                   S2                     S3 试验组       85±0.32(n=9)       12561±0.59(n=10)     18756±0.43(n=9) 对照组       151±0.25(n=8)      5596±0.43(n=10)      11271±0.23(n=11)

         t=2.43              t=1.82                t=1.56

         P<0.05              P>0.05                P>0.05

从表2、表3、表4结果可见,2.5μg、5μg、10μg三种接种剂 量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第一针免疫结果,其抗体几何平均 滴度均低于单价10μg乙型肝炎疫苗腹腔免疫对照组,但第二针、第 三针加强免疫后,实验组(联合疫苗组)抗体滴度迅速上升,而且高 于对照组,其结果证明,卡介苗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全程免疫效果不仅 无不良影响,而且,还有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

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 原免疫效果的影响

按本发明方法制备三种规格的该联合疫苗,分别含重组乙型肝炎 病毒表面抗原为5μg/支、10μg/支、20μg/支,含卡介苗均为80~120μg /支。三种规格的联合疫苗用0.2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取0.1毫升皮内 注射,接种“PPD皮内试验”阴性的豚鼠,并按10μg/只剂量腹腔接 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加强免疫,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从表5可见,三种接种剂量的联合疫苗其免疫效果相近,不论初 免,还是加强免疫,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5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三种接种剂量免疫效果比较

                  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 接种剂量             S1                 S2                    S3 10μg                85±0.32(n=9)     12561±0.59(n=10)    18756±0.43(n=9) 5μg                 74±0.22(n=8)     10950±0.38(n=9)     16882±0.42(n=8) 2.5μg               66±0.13(n=90)    9164±0.47(n=10)     17811±0.33(n=9)

                 t=0.68            t=1.04               t=1.31

                 P>0.05            P>0.05               P>0.05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安全试验

取该联合疫苗及同批原液的卡介苗,注射用水溶解,选用“PPD 皮内试验阴性”、体重300~400g的同性豚鼠,试验组皮下接种50人 份联合疫苗,对照组皮下接种50人份卡介苗,每两周称重一次,观 察6周后,解剖检查。

三批联合疫苗试验结果,豚鼠体重增加,解剖观察肝、脾、肺、 肾、大网膜、肠系膜等脏器与卡介菌组无区别,均无结核病变。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制备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 使新生儿接种一针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两种疾病,达到接 种两针原有单价疫苗的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还在于,本发明在制备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 合疫苗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两种疫苗混合,而是将重组乙型肝炎病 毒表面抗原蛋白与卡介苗菌体两者自然联合,去除了现行使用的乙型 肝炎疫苗中铝佐剂、甲醛和硫柳汞等不良成分,提高安全性;在该联 合疫苗中,兼用卡介苗的强免疫佐剂作用,既增强体液免疫,又增强 细胞免疫,使其效果优于单价乙型肝炎疫苗。同时由于卡介菌的特殊 性,必须皮内接种,这也成为该联合疫苗唯一的接种途径,而皮内接 种一般为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的最有效途径,它以低剂量接种达到相同 或超过其它途径高剂量接种的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还在于:该联合疫苗改变了现行使用的乙型肝 炎疫苗的液体剂型为冻干剂型,提高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热稳定 性,液体乙型肝炎疫苗通常在37℃15天,效力就显著下降,甚至降 为原始效力的一半。由于该联合疫苗含有冻干保护剂,使乙型肝炎病 毒表面抗原热稳定性得到提高,37℃30天,ELISA检测未见下降,结 果见表6。

                 表6联合疫苗37℃30天ELISA检测结果

    样品组            规格HBsAg量        原始结果         37℃30天结果

                      ug/支

    1                 5                  6.72             6.32

    2                 10                 10.83            11.51

    3                 20                 19.65            21.3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原液的制备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 疫苗制检规程”进行。将适宜代数的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 工程细胞CHO-C28扩增、传代,接种15L转瓶或生物反应器,37℃ 培养,收获培养液,纯化HBsAg,其纯度达95%以上,除菌过滤,用 生理盐水稀释至50~200μg/ml。

实施例2:

卡介苗原液的制备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制检规程” 进行,菌种在苏通马铃薯培养基、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以及液体苏通培 养基上传代、培养。收集菌膜压干,低温下研磨,加入保护剂稀释成 0.8~1.2mg/m1浓度。

实施例3: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冷冻干燥保护剂的制备

按下列配方配置冷冻干燥保护剂:

成分                   含量(%)

明胶                   0.8~1.0

蔗糖                   8~12

氯化钾                 0.8~1.2

谷氨酸钠               0.8~1.2

余量为注射用水

pH 6.0~7.5

实施例4: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半成品的制备

其半成品组份及每毫升含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25微克~100微克

卡介菌                400微克~600微克

明胶                  4~6毫克

蔗糖                  40~60毫克

氯化钾                 4~6毫克

谷氨酸钠               4~6毫克

余量为注射用水

pH 6.0~7.5

实施例5: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成品的制备

首先干箱预冻-40℃3~4小时,再将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 半成品分装0.2毫升/支,-40℃冷冻7~8小时,逐渐升温真空干燥8~10 小时,30~35℃恒温真空干燥7~8小时,全过程累计25~30小时,即 得冷冻干燥的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成品。冻干后成品为白色 疏松体,水份≤3%(g/g)。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及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乙型肝炎卡介苗联合疫苗,特别提供了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卡介苗(BCG)菌液的配比处方、冷冻干燥工艺,同时还提供了涉及该联合疫苗的保护剂、接种剂量、接种途径,属于疫苗生产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联合疫苗使新生儿接种一针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两种疾病。该联合疫苗含有冻干保护剂,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稳定性提高;并去除单价乙型肝炎疫苗中的铝佐剂、甲醛和硫柳汞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