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泌尿系 统感染和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是目前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采用中 医或西医方法治疗,中医多按实者清利除邪;虚者补肾扶正的基本原 则。若系膀胱湿热者,清利除湿热;血热妄行者,凉血、止血;气滞 血瘀者,理气化瘀;正虚不足者补肾、补中或益气养阴。西医多采用 抗菌素治疗,其中不少药物对肾脏有毒副作用,如庆大毒素、卡那霉 素、磺胺异恶唑、氟派酸等。对急性尿路感染,如未能及时治疗或用 药不当,不仅可以演变为慢性患者,而且可能引起肾实质严重损害, 甚至肾功能衰竭。因此市场上非常需要疗效确切又安全无毒的治疗此 类疾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我国苗族苗医的理论,提供一 种具有明显抑菌作用,药效显著,药源丰富,安全可靠的治疗泌尿系 统感染和前列腺炎的复方中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炎的复方中药制剂是 由四季红,芙蓉叶,大风藤,三颗针,仙鹤草,白茅根和连翘为活性 成份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类口服制剂,所述的活性成 份的重量百分配比为:四季红20~40%,芙蓉叶0.5~3%,大风藤 8~25%,三颗针4~19%,仙鹤草4~19%,白茅根10~30%,连翘8~25%。
本发明所述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类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 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每单位剂量制剂中含四季红以没食子酸计 为0.2~1000mg。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复方中药制剂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制剂可采用下述方法一或方法二制得: 方法一:
(一)预处理
取仙鹤草、连翘、白茅根、四季根、四季红、芙蓉叶、大风滕、 三颗针七味原药材,经拣选,抢水洗涤,干燥,制成净药材备用。另 取部分仙鹤草、连翘、白茅根净药材经98±2℃消毒25分钟,干燥, 粉碎成细粉备用;
(二)制剂制备
称取处方量25~50%的仙鹤草、连翘、白茅根以及处方量的四季 红、芙蓉叶、大风藤、三颗针净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6~8 倍量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加4~6倍量水,煎煮 1.5小时,滤过,第三次加3~5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废弃 药渣,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蒸发至相对密度为1.15~1.21(60~70℃)的 浸膏;另按处方剩余量称取仙鹤草、连翘、白茅根生药粉及药用辅料 与上述浸膏混合进行制粒,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方法二:
(一)浸膏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四季红、芙蓉叶、大风藤、三颗针、仙鹤草、连翘、 白茅根7味药,加6~8倍量水浸泡后煎煮、过滤;药渣再分别加3~7 倍水煎煮二次;弃去药渣,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 入1~2倍量80%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并过滤,滤液 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浸膏;
(二)制剂制备
取总量70%浸膏喷雾干燥成粉,与剩余量浸膏和药用辅料制成颗 粒,干燥,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或取浸膏加入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药用辅料为药物制剂制备中常用的辅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复方中药制剂在制 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可用于热淋(淋病、泌尿系感 染、前列腺炎),表现为小便频急、滴沥涩痛、小腹拘急等症。
苗医将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疾病称为“休 哇凯拿”或“尿急病”,前列腺炎称为“久溜阿娃”。并认为由“凯伽” (热毒)、“洼伽”(水毒)等邪毒侵犯人体,引起气、血、水失调。 热毒、水毒互结于膀胱、尿道、水热之毒下迫,则小便频急,水郁气 结则滴沥涩痛,甚至热毒伤血,则现尿血。根据苗医药纲经识病理论, 属热病。按“热病冷治”的原则,应以冷药治之。
根据上述苗医药理论,方中搜档索(四季红)性冷,味微苦涩, 入热经,具解毒散血,利水通淋功能,为主药。“豆榜朗”(芙蓉叶) 性冷,味苦涩,入热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加嘎吉给”(仙鹤草) 性冷,味苦,入热经,清热利水,解毒,凉血止血;“模脑腰”(大风 藤)性冷,味苦,入热经,清热,利水解毒;“薄秋正”(三颗针)性 冷,味苦,入热经,清热,利水解毒;“仰嘎鸡”(白茅根)性冷,味 甜,入热经,清热利水,凉血止血;连翘,苦、寒,清热解毒,凉血 止血;以上六药共为辅药。诸药伍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 效。
全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通淋,对于热淋(泌尿系感染、 淋病)、去毒、利湿、止血、止痛,具显著效果。
现代药学研究证明:芙容叶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氨 基酸,还原糖等成份。药理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均有抑制作用。大风藤化学成分:含木防己碱(Trilobine)、异木防 己碱(isotrilobine)、木兰花碱(magnolorine)、木防己胺(Trilobamine)、 表千金藤碱(episphanine)等。药物作用:(1)木防己碱小剂量兴奋 兔小肠、子宫;(2)木防己碱对因温刺激而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三颗针:化学成份:主要含小壁碱(berberine)含量约4.5%,并含有 药根碱。药理作用:豪猎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 有抑制作用。四季红主要含六种成份:苯甲醛、乙酸、24-羟基二十 四烷酮-3、29-羟基二十九烷酮-3、β-谷甾醇、没食子酸。其中没食 子酸为主要成份。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散瘀、利尿通淋、肾盂肾炎、 膀胱炎、痢疾、尿路结石、疮疡湿疹等症,经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白茅根的化学成份:根含 三萜化合物-芦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薏苡素(coixol) 等。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白茅根水煮剂对正常兔有利尿作用。 (2)促凝血作用,白茅根水浸剂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 及出血时间的作用。
从各药的化学成分和一般药理综合来看,本发明组方合理,用药 恰当,促进了各药之间的协同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增加了疗效。
对本发明制剂进行有关毒理、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一、急性毒性试验
用本发明制剂(宁泌泰胶囊)对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大于 16g/kg,为临床用药量的167倍,(临床成人50kg计,4.8g/日、 0.096g/kg)故临床用药安全。
二、长期毒性试验
用本发明制剂灌胃给药两组大鼠1日用药量分别为4g/kg、 1.5g/kg相当于成人(50g/kg)一日口服量(0.096g/kg)的42倍和15.6 倍,实验期为35天(相当于临床用药的4个疗程),停药2周后观察, 用药各组动物一般状况好,体重持续增长、血象、血液生化指标、脏 器系数、病理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从而提示淋泌泰胶囊对 大鼠未出现长期毒性作用,也未见迟发性毒性作用。
三、临床前药理研究
根据本发明制剂的功能,分别进行了抗炎、抗菌、利尿、镇痛等 方面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明显的抗细菌作用、利尿作用、 镇痛作用,并能对抗Ach和BaCl2引起平滑肌痉挛,明显抑制冰乙酸 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的吞噬功能。
四、本发明制剂对治疗妊娠期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试验
药理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剂对大肠杆菌、葡萄杆菌、变形杆菌、淋 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有增强免疫、利尿等功能。为了 进一步评价该药对妊娠期妇女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上海国 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共观察妊娠期尿路感染30例,收到了较 好的效果。
I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999年9月-12月。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 27.63±1.15岁;孕周最长40周,最短6周,平均32.87±1.90周。
(二)诊断标准、排除病例
1.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者,具有以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 表现:
①妊娠期妇女。
②泌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③中段尿常规:白细胞>3-5只以上。
④中段尿培养:阴性杆菌>10万只以上/毫升菌体,阳性球菌>1 万只/毫升菌体。
(2)中医辨证为淋证、下焦湿热型:
尿频、尿痛、尿急、尿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排除病例
(1)排除急性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急慢性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2)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3)不按规定服药或资料不全者。
(三)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尿频、尿痛、尿急、腰痛等症状。
2.实验室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做一次尿常规、或清洁中段尿 培养)。
3.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风疹、消化疲乏疾病及全身反应。
(四)用药方法
本发明胶囊(宁泌泰胶囊),口服,一天三次,每次4片,七天 为一疗程。
II评分方法及疗效评估
(一)评分方法
症状及客观指标评分:
症状及客观指标评分标准 症状 正常 偶有发作 反复发作 持续发作
不影响工作休息 影响工作休息 尿频 (-) (+) (++) (+++) 尿急 (-) (+) (++) (+++) 尿痛 (-) (+) (++) (+++) 尿色黄赤 (-) (+) (++) (+++) 腰痛 (-) (+) (++) (+++) (-)记0分 (+)记1分 (++)记2分 (+++)记3分
1、治疗前即初诊时具有的症状为3分;
治疗后症状减轻为2分;
明显减轻为1分;
症状消失为0分。
2、尿常规、中段尿培养有异常均得3分,脉、舌不记分。
(二)临床评定
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明显改善,积分减 少60%以上。
3、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积分减少30~59%。
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尿常规、尿培养无改善。
III观察结果
临床疗效
总疗效30例(%) 组 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围际妇保 30 20(66.66) 6(19.98) 2(6.66) 2(6.66) 28(93.33) 合 计 60 30(50.00) 19(31.66) 5(8.33) 6(10.0) 54(90.00)
IV结论
从本组30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控制 20例占66.66%,显效6例占20.00%,有效2例占6.67%,总有效 率为93.33%。对尿路感染的尿频、尿痛、尿急、尿色黄赤等症状有 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应用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生殖毒性。
五、本发明制剂对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试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于1997年6月至9月,应用本发明产品 (宁泌泰胶囊)进行临床验证,共治疗105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I一般资料:
本组共观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人105例,其中急性尿路感染 55例,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40例,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10例。 105例病人中,男性,37例,女性68例,年龄17-88岁,平均46.8 岁,病程1-30天,平均4.9天(慢性病例以急性发作期病程计算)。
II病例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人
(一)西医诊断:急性尿路感染或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者或慢性 前列腺炎急性发作者,具有以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1)泌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2)或伴尿色黄赤或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腰痛,小腹疼痛,恶 寒发热等。
(3)尿常规沉渣镜检,白细胞>10个/HP,或少量蛋白,红细胞。
(4)中段尿培养,细菌定量培养菌数>105/ml。
(5)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HP。
(6)前列腺液细菌定量培养菌数>105/ml。
(二)中医辨证为淋症下焦湿热型:突然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 尿色黄赤或伴腰痛,尿道滴白,下腹胀痛,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 腻、脉弦数或滑数。
(三)排除尿道综合症,泌尿系统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肾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
III观察指标:
(一)临床症状观察:观察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尿痛、尿色黄赤, 腰痛,小腹疼痛,发热等症状,以积分统计。
(二)实验室指标观察:观察治疗前后尿常规清洁中段尿培养前列 腺液镜检或前列腺液增养,统计用Ridie分析。
(三)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皮疹、消化道症状等。
IV治疗方法和疗程:
宁泌泰胶囊口服:每次四粒,每日三次,七天为一疗程,治疗期 间停用其他清热解毒药和抗菌中西药物。
V疗效判定标准:
近期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用药后症状平均积分值较治 疗前下降3/4,尿常规或前列腺液镜检正常,中段尿或前列腺液培养 阴性。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用药后症状平均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 1/2、尿常规或前列腺液镜检正常,中段尿或前列腺液培养阴性。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用药后症状平均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 1/3,尿常规或前列腺液镜检明显改善,中段尿或前列腺液培养偶有 阳性。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尿常规、前列腺液镜检,中段尿培养、 前列腺液培养无改善。
VI治疗结果:
(一)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值变化
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值为9.27±3.60
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值为3.16±2.35
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P值<0.01
(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临床症状 病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下降率 发热 20 30 3 90% 尿频 90 196 72 63.27% 尿急 90 181 54 70.17% 尿急痛 77 126 27 78.57% 尿色黄赤 27 42 13 61.82% 少腹疼痛 57 85 24 71.76% 腰痛 71 122 61 50% 总计 105 782 254 67.52%
治疗后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发热、尿痛、尿急、尿频、小 腹疼痛、尿色黄赤为较明显。
(三)实验室指标疗效分析 尿 液 治疗后 71 17 5 2 0 95 红细胞 治疗前 57 19 11 5 3 95 P<0.05 治疗后 80 14 1 0 0 95 尿蛋白 治疗前 78 11 4 2 0 95 P>0.05 治疗后 90 2 2 1 0 95 尿培养 治疗前 0 24 24 P<0.01 治疗后 22 2 24 前 列 腺 液 白细胞 治疗前 0 1 5 2 2 10 治疗后 8 2 0 0 0 10 培养 治疗前 0 5 5 治疗后 2 3 5
(1)治疗后实验室指标以尿细胞、红细胞减少显著。
治疗前后变化P值分别<0.001,<0.05,有显著性差异。
(2)治疗前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例均阳性,治疗后8例正常、 复常率为80%。
(3)治疗前中段尿培养24例阳性、菌落计数均10万/ml以上。
治疗后22例转阴性,转阴率达91.67%
治疗前后中段尿培养比较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A 群链球菌 葡萄球菌 总计 治疗前 18例 2例 2例 1例 1例 24例 治疗后 2例 0 0 0 0 2例
(4)前列腺液培养5例阳性,治疗后2例转阴性
治疗前后前列腺液培养比较
变形杆菌 娄链菌 葡萄球菌 总计 治疗前 1例 1例 3例 5例 治疗后 0例 1例 2例 3例
(四)总疗效分析:
例数 近期痊愈 显数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急性尿感 55 23(41.82%) 15(27.27%) 16(29.09%) 1(1.82%) 98.18% 慢性尿感 急性发作 40 8(20%) 13(32.5%) 13(32.5%) 6(15%) 85% 慢性前列 腺炎急性 发作 10 2(20%) 4(40%) 2(20%) 2(20%) 80% 总计 105 33(31.43%) 32(30.48%) 31(29.52%) 9(8.57) 91.43%
本组105例总有效率91.43%。
VII结论:
本发明胶囊(宁泌泰胶囊)对中医辨证为淋症下焦湿热型的急性 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及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患者确 有显著疗效。本组105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1.43%。
临床观察表明,宁泌泰对泌尿生殖系感染引起的各种症状,均有 显著改善作用,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值为9.27±3.6,治疗后症状平 均积分值为3.16±2.3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值变化p值<0.01,有显 著性差异。
对改善泌尿生殖系感染实验室指标作用明显,治疗后尿白细胞、 红细胞及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尿培养转阴率高,证实宁泌泰确 有抑菌杀菌作用,尤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明显 抑菌杀菌作用。
本发明复方中药制剂根据苗医理论对治疗泌尿、生殖系统下尿路 感染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辅以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收到很好 的疗效。本发明制剂使用方便,疗程短,是治疗尿路感染、淋病的理 想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孙××女性,51岁,门诊号96——17845因尿频、尿急、尿 痛两天,于97年6月21日来华山医院中医科门诊。病人两天前突发 尿频、尿急、尿痛,仅一个上午排尿11次,伴尿色黄赤、少腹胀痛, 腰痛,体检:腹软、少腹轻压痛,双肾区叩击痛(-),舌红、苔薄黄 腻、脉细,查尿常规,白细胞++++/HP,红细胞0-1/HP,中段 尿培养大肠杆菌菌落计数10万/ml,经予宁泌泰每次四粒,每日三 次,第二天尿频尿急,尿痛有改善,四天后除轻度腰酸外其他症状 全部消失,壹周后查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
实施例2
尹××男性,35岁,因会阴部不适、尿频、尿急,尿道口滴 白三日,于1997年8月2日来龙华医院泌尿科门诊,体检,腹平软, 下腹部轻压痛,双肾区叩击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查前列 腺常规白细胞++/HP,卵磷脂++++,前列腺液培养阴性,以往有类 似发作史,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中医辨证为淋证湿热 型,症状积分6分,予宁泌泰胶囊口服,每次四粒,每日三次,七天 后,患者诸症消失,症状积分0,复查前列腺常规白细胞2-5/HP, 卵磷++++,前列腺液培养阴性。 实施例3、浸膏制备 配比:四季红 200g
芙蓉叶 30g
大风藤 200g
三颗针 150g
仙鹤草 150g
白茅根 150g
连翘 120g
按处方量称取四季红、芙蓉叶、大风藤、三颗针、仙鹤草、连翘、 白茅根7味药材,加7倍量水浸泡0.5小时后,煎煮2小时,过滤, 药渣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药渣再加4倍量水煎煮1.5小 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蒸发成浸膏,向浸膏 中加入1.2倍量80%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上清液 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实施例4、颗粒剂制备 配比:四季红 300g
芙蓉叶 20g
大风藤 250g
三颗针 100g
仙鹤草 100g
白茅根 100g
连翘 130g
取上述配比,按实施例3方法制得浸膏;取70%的浸膏喷雾干燥 制成雾粉备用,余下浸膏与喷雾和适量蔗糖、糊精、制成颗粒,干燥, 分装即得。每袋含没食子酸0.2mg。 实施例5、无糖颗粒剂的制备
按实施例3方法制得浸膏;取70%的浸膏喷雾干燥制成雾粉备 用,余下浸膏与喷雾粉、适量甜菊素及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 无糖型颗粒剂分装(6g/袋),即得。 实例6、口服液制备 配比:四季红 350g
芙蓉叶 10g
大风藤 150g
三颗针 120g
仙鹤草 120g
白茅根 100g
连翘 150g
取上述配比,按实施例3方法制得浸膏;然后向浸膏中加入蔗糖, 苯甲酸钠,加热使溶解,再加蒸馏水至所需体积,冷藏24小时,过 滤,灌装(10ml/瓶),灭菌,包装即得。每瓶含没食子酸3.9mg。 实例7片剂制备 配比:四季红 400g
芙蓉叶 5g
大风藤 80g
三颗针 50g
仙鹤草 50g
白茅根 200g
连翘 215g
取仙鹤草、连翘、白茅根、四季根、四季红、芙蓉叶、大风滕、 三颗针七味原药材,经拣选,抢水洗涤,干燥,制成净药材备用。另 取部分仙鹤草、连翘、白茅根净药材经98±2℃消毒25分钟,干燥, 粉碎成细粉备用;
称取处方量25~50%的仙鹤草、连翘、白茅根以及处方量的四季 红、芙蓉叶、大风藤、三颗针净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 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 时,滤过,第三次加5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废弃药渣,合 并滤液,减压浓缩蒸发至相对密度为1.15~1.21(60~70℃)的浸膏;另 按处方剩余量称取仙鹤草、连翘、白茅根生药粉与上述浸膏混合进行 制粒,干燥,压片即得。每片含没食子酸0.45mg。 实施例8 胶囊剂制备
按实施例7方法制得颗粒,装入胶囊中即成胶囊剂。
实施例9片剂制备
按实施例3方法制得浸膏,取70%的浸膏喷膏干燥制成喷雾粉备 用,剩余浸膏与喷雾粉和适量淀粉、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整粒, 压成片,包衣,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