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3894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2177.X

申请日:

2010.10.27

公开号:

CN101961024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47/38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38申请日:201010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38; A01N43/84;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7/38

申请人: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秋芳; 高超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金桥国际广场C座1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其中A与B的重量比为1~50∶8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丁吡 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 1 ~ 50 ∶ 80 ~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丁吡 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 5 ~ 40 ∶ 60 ~ 5。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丁吡 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 5 ~ 20 ∶ 40 ~ 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有效 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 ~ 90%。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中有效 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0 ~ 8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 物制成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杀菌组合 物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

说明书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含有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技术背景 卵菌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类发生较严重的植物病原, 其具有世代短, 产孢量大, 潜育期短, 在侵染次数多, 对寄主植物破坏性强, 流行速度快等特点。 可造成多种植物病害, 如霜霉病, 疫病等。给农业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丁吡吗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之一, 其作用机理为 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 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 同时抑制菌丝体蛋白质合成, 从而抑制 菌丝体生长。丁吡吗啉对卵菌目真菌具有优异的防效, 杀菌谱广, 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 番 茄晚疫及辣椒疫病等多种作物病害, 对立枯病、 瓜灰霉病也有优良的效果。
     丁 吡 吗 啉 (Pyrimorph),分 子 式 : C22H25N2C1O2,化 学 名 称 : (E)-3-(2- 氯 吡 啶 -4- 基 )-3-(4- 叔丁基苯基 )- 丙烯酰吗啉。结构式为 :
     异菌脲 (iprodione), 分子式 : C13H13Cl2N3O3 化学名称 : 3-(3, 5- 二氯苯基 )-N- 异丙 基 -2, 4- 二氧代咪唑啉 -1- 羧酰胺。
     异菌脲是广谱性接触杀菌剂, 对葡萄孢属、 链孢霉属、 核盘菌属、 小菌核属等菌具 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激酶, 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 包括碳 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 因此, 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及产生, 也可 抑制菌丝生长。 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可通过根部吸收起治疗作用。
     不管是丁吡吗啉、 异菌脲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 长期单独使用, 容易使病害产生抗 药性, 导致用药量加大、 防效降低、 持效期缩短的问题, 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而若要新开 发一种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 则需筛选 1 万~ 1.5 万个化合物, 耗资 1 ~ 1.5 亿美元, 开发周期为 6 ~ 10 年。 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 是延缓病害产生 抗药性常用的方法, 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 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 用。 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 可以明显提高防效, 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 还可扩大杀菌谱, 提高杀菌效率。
     丁吡吗啉与异菌脲作用机理不同, 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
     有关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复配, 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 使用成本 低、 防效好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重量比为 1 ~ 50 ∶ 80 ~ 1。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 5 ~ 40 ∶ 60 ~ 5。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 5 ~ 20 ∶ 40 ~ 5。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联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 1 ~ 90%, 优选为 10 ~ 80%。
     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 加 入相应助剂及填料, 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所述的助剂有分散剂、 湿润剂、 崩解剂、 粘结剂、 消泡剂、 抗冻剂、 增稠剂。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 盐、 烷基苯磺酸钙盐、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脂肪胺聚氧乙烯嘧、 脂肪 酸聚氧乙烯酯、 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 :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拉开粉 BX、 润湿渗透剂 F、 皂角粉、 蚕沙、 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 : 硅藻土、 淀粉、 PVA、 羧甲基 ( 乙基 ) 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 : 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 : 硅油、 硅酮类化合物、 C10-20 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C8-10 脂 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 : 黄原酸胶、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 : 膨润土、 尿素、 硫酸铵、 氯化铝、 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 : 农乳 500 ( 烷基苯磺酸钙 )、 600# 磷酸酯 ( 苯基酚聚氧乙基 醚磷酸酯 )、 农乳 400#( 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 )、 农乳 600#(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 )、 农乳 # # 700 (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 )、 农乳 1600 (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 )、 环氧乙 烷 - 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 : 高岭土、 硅藻土、 膨润土、 凹凸棒土、 白炭黑、 淀粉、 轻质碳酸钙中 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如霜霉病、 疫病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属于两种 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 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 (2) 本发明组合物在给定的范围内 有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 防效明显高于单剂, 用药量小 ; (3) 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 不 易产生药害, 便于运输及储藏 ; (4) 本发明组合物用于防止卵菌病害, 如霜霉病、 疫病、 白锈
     病、 根腐病、 茎腐病、 绵腐病、 果腐病等, 对蔬菜及果树的霜霉病、 疫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中 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应用例一 : 丁 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对番茄早疫病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 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 7 个剂 量处理, 设清水对照。 参照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 进行,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测定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的毒力。72h 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 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 (mm) =测量菌落直径 -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 (y), 药液浓度 (μg/mL) 转换成对数值 (x), 以 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 (y = a+bx), 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 EC50 值。同时根据 Wadley 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 (SR), SR < 0.5 为拮抗作用, 0.5 ≤ SR ≤ 1.5 为相加作用, SR > 1.5 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 : a、 b 分别为丁吡吗啉和异菌脲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 为丁吡吗啉 B 为异菌脲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表 1 丁吡吗啉、 异菌脲及其复配对番茄早疫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由表 1 可知, 丁吡吗啉、 异菌脲对番茄早疫病的 EC50 分别为 1.07mg/L 和 2.56mg/ L。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配比在 8 ∶ 1 ~ 1 ∶ 12 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中 当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重量比为 1 ∶ 2 时增效比值 SR 最大,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二 实施配方例
     实施例 1 6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20%、 异菌脲 40%、 木质素磺酸盐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皂角粉 2%、 白炭黑 10%、 高岭土 2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6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2 5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10%、 异菌脲 40%、 聚羧酸盐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 白炭黑 10%、 膨润土 32%,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5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3 4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 30%、 异菌脲 10%、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5%、 拉开粉 BX 3%、 白炭黑 12%、 硅藻土 4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 制得 4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4 8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20%、 异菌脲 60%、 烷基苯磺酸钙盐 3%、 木质素磺酸盐 3%、 十二烷基硫 酸钠 4%、 淀粉 10%, 混合制得 8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 5 6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40%、 异菌脲 20%、 聚羧酸盐 3%、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3%、 十二烷基硫酸 钠 4%、 淀粉 10%、 膨润土 20%, 混合制得 6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 6 45%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 40%、 异菌脲 5%、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5%、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3%、 淀粉 15%、 硫酸铵 10%、 膨润土 22%, 混合制得 45%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 7 4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丁吡吗啉 5%、 异菌脲 40%、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5%、 聚丙烯酸钠 2%、 十二烷基苯 磺酸 4%、 硅油 0.1%、 聚乙烯醇 0.3%、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 2%,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 得 4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实施例 8 39%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丁吡吗啉 3 %、 异菌脲 36 %、 木质素磺酸钠 4 %、 无患子粉 5 %、 硅酮类化合物
     0.1%、 黄原酸胶 0.2%、 乙二醇 2%、 烷基苯磺酸钙 2%,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制得 39% 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实施例 9 2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丁吡吗啉 20%、 异菌脲 5%、 聚羧酸盐 2%、 拉开粉 BX 2%、 C10-20 饱和脂肪酸类 化合物 0.1%、 聚乙二醇 3%、 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 1%,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混合 制得 2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
     实施例应用三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户县郊区, 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提供, 对照药剂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20%丁吡吗啉悬浮剂 ( 市购 )。
     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 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 每 7 天施药一次, 共施药 2 次。 第二次施药后 7 天、 14 天分别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
     表 2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由表 2 可以看出, 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 防治效果均 优于对照药剂, 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防效达 90%以上。
     实施应用例四 :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 发、 提供, 对照药剂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20%丁吡吗啉悬浮剂 ( 市购 )。
     药前调查番茄早疫病病情基数, 于发病初期施药, 每 7 天施药一次, 共施药 2 次, 第 二次施药后 7 天、 14 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
     表 3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
     由表 3 可以看出, 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发生, 防治效 果均优于对照药剂, 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防效达 90%以上。
     实施应用例五 :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辣椒疫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云南省砚山县, 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提 供, 对照药剂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 市购 )、 20%丁吡吗啉悬浮剂 ( 市购 )。
     药前调查辣椒疫病病情基数、 总叶数、 病叶数及病叶级数, 于发病初期施药, 每7 天施药一次, 共施药 2 次, 第二次施药后 7 天、 14 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 果如下所示 :
     表 4 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辣椒疫病药效试验
     由表 4 可以看出, 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辣椒疫病发生, 防治效果 均优于对照药剂, 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防效达 90%以上。
     8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10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1024ACN101961024A21申请号201010522177X22申请日20101027A01N47/38200601A01N43/84200601A01P3/0020060171申请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金桥国际广场C座15层72发明人张秋芳高超54发明名称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其中A与B的重量比为150801,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湿性粉剂、水。

2、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1961025A1/1页21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150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5406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5204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90。5根据权利。

3、要求4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0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权利要求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1/6页3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技术背景0002卵菌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类发生较严重的植物病原,其具有世代短,产孢量大,潜育期短,在侵染次数多,对寄主。

4、植物破坏性强,流行速度快等特点。可造成多种植物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给农业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0003丁吡吗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之一,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同时抑制菌丝体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菌丝体生长。丁吡吗啉对卵菌目真菌具有优异的防效,杀菌谱广,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番茄晚疫及辣椒疫病等多种作物病害,对立枯病、瓜灰霉病也有优良的效果。0004丁吡吗啉PYRIMORPH,分子式C22H25N2C1O2,化学名称E32氯吡啶4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酰吗啉。结构式为00050006异菌脲IPRODIONE,分子式C13H13CL2N3。

5、O3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N异丙基2,4二氧代咪唑啉1羧酰胺。0007异菌脲是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可通过根部吸收起治疗作用。0008不管是丁吡吗啉、异菌脲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若要新开发一种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则需筛选1万1。

6、5万个化合物,耗资1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610年。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0009丁吡吗啉与异菌脲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说明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2/6页4有关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杀菌组合物。0011本发明是通过。

7、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12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重量比为150801。0013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540605。0014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重量比为520405。0015所述的含丁吡吗啉联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90,优选为1080。0016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助剂及填料,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0017所述的助剂有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抗冻剂、增稠剂。0018所述。

8、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0019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0020所述的粘结剂选自硅藻土、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0021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0022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0023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

9、原酸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0024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0025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0026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0027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00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

10、异菌脲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2本发明组合物在给定的范围内有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明显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用于防止卵菌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白锈说明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3/6页5病、根腐病、茎腐病、绵腐病、果腐病等,对蔬菜及果树的霜霉病、疫病有特效。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0030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应用例一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对番茄早。

11、疫病室内毒力测定0031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7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番茄早疫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0032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00330034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00350。

12、0360037其中A、B分别为丁吡吗啉和异菌脲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0038A为丁吡吗啉0039B为异菌脲0040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0041表1丁吡吗啉、异菌脲及其复配对番茄早疫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0042说明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4/6页60043由表1可知,丁吡吗啉、异菌脲对番茄早疫病的EC50分别为107MG/L和256MG/L。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配比在8111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当丁吡吗啉与异菌脲重量比为12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0044实施应用例二实施配方例0045实施例16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46丁吡吗啉20、异。

13、菌脲40、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3、皂角粉2、白炭黑10、高岭土2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47实施例25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48丁吡吗啉10、异菌脲40、聚羧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白炭黑10、膨润土32,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49实施例34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50丁吡吗啉30、异菌脲1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拉开粉BX3、白炭黑12、硅藻土4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0丁吡吗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051实施例48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2丁吡吗啉20、异菌脲60、烷基苯磺酸钙。

14、盐3、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钠4、淀粉10,混合制得8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3实施例56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4丁吡吗啉40、异菌脲20、聚羧酸盐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十二烷基硫酸钠4、淀粉10、膨润土20,混合制得60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5实施例645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6丁吡吗啉40、异菌脲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淀粉15、硫酸铵10、膨润土22,混合制得45丁吡吗啉异菌脲水分散粒剂。0057实施例74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58丁吡吗啉5、异菌脲4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聚丙烯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聚。

15、乙烯醇03、苯基酚聚氧乙基醚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59实施例839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60丁吡吗啉3、异菌脲36、木质素磺酸钠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说明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5/6页701、黄原酸胶02、乙二醇2、烷基苯磺酸钙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9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61实施例92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62丁吡吗啉20、异菌脲5、聚羧酸盐2、拉开粉BX2、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3、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1,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丁吡吗啉异菌脲悬浮剂。0063实。

16、施例应用三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0064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户县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市购、20丁吡吗啉悬浮剂市购。0065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0066表2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006700680069由表2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

17、0070实施应用例四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0071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市购、20丁吡吗啉悬浮剂市购。0072药前调查番茄早疫病病情基数,于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0073表3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00740075由表3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0076实。

18、施应用例五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辣椒疫病药效试验0077本实验安排在云南省砚山县,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市购、20丁吡吗啉悬浮剂市购。说明书CN101961024ACN101961025A6/6页80078药前调查辣椒疫病病情基数、总叶数、病叶数及病叶级数,于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0079表4含丁吡吗啉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辣椒疫病药效试验00800081由表4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异菌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辣椒疫病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说明书CN1019610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