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3889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9472.3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1960982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3/00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3/00

主分类号:

A01G33/00

申请人:

宁波大学

发明人:

骆其君; 周成旭; 严小军; 朱艺峰; 徐继林; 蒋莹; 黄显军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包括人工藻礁,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缆绳与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本发明是一种抗击海流能力强,泥抵御沙覆盖能力高,藻场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人工大型海藻藻场。构建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具有稳定、立体的人工藻场,可以附生较多种群和较大生物量的大型海藻,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包括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 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所述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 所 述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 所述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 所述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 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 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 所述浮 子的总浮力大于所述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 所述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 所述缆绳 与所述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 的上面设有二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 的上面设有三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 横向也设有苗绳。
5: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述步骤 : 1) 人工藻礁制备 : 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角柱形或三 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 该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 ; 2) 苗网制备 : 再按上述人工藻礁为模板, 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相匹配的苗 网, 该苗网包括游离网绳, 将该苗网套在人工藻礁上 ; 3) 柔性人工藻床制备 : 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 在方形框架纵向或纵向和横向系 上尼龙的苗绳, 在方形框架系上浮子, 在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 ; 4) 人工藻场构建 : 将套有苗网的人工藻礁沉入混水海区的海底, 沉底的人工藻礁的数 量按人工藻场面积设定, 将柔性人工藻床放入海中, 以柔性人工藻床平放为目标, 将四根缆 绳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的缆绳固定孔上, 使柔性人工藻床飘浮在人工藻礁上面, 按海 区水体和大型海藻种群特点设置柔性人工藻床层数, 每层柔性人工藻床与人工藻礁垂直间 距依大型海藻种群特点确定, 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

说明书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藻场, 具体涉及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其构建方法。背景技术 铜藻、 石花菜、 裙带菜和紫菜等大型海藻是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物种, 大型海 藻形成的藻场不但是海洋动物的栖息、 生长和繁殖场所, 也是该海域环境净化和生态平衡 的基础物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污染、 人为采挖和开发等, 大型海藻的天然藻场数量 和规模都大量缩少, 自然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如南麂岛浅海礁区, 80 年调查发现有 5 处成 2 片的天然铜藻藻场, 每处面积均在 600m 以上, 总面积 20 亩左右, 成藻量达到 100 万颗, 至 2 2 2006 ~ 2007 年再次调查发现, 藻场只剩 2 处, 藻场面积也只有约 450m 和 130m , 成藻量只 有 3000 ~ 5000 颗。
     目前生态修复主要目标是构建人工藻场, 如公开号为 CN101341851, 名称为 “一 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 就公开了沉入海底的网笼式人工藻场, 该网 笼式人工藻场不但易受海流的影响, 在混水海区易被泥沙覆盖, 丧失藻场功能。公开号为 CN101326894, 名称为 “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 也公开了沉入海底的 单元网格式组成的人工藻场, 该人工藻场以网格上的沉石为固定物, 网绳为大型海藻附着 物, 若沉石够重, 可以抗击海流, 但该人工藻场基本是贴着海底, 对泥沙覆盖无法抗拒, 因此 在泥沙覆盖下, 也会丧失藻场功能, 失去生态修复的作用。而混水海区位于江河出海口区 域, 江河冲刷下的泥沙在此处沉积, 大型海藻天然藻场较难形成, 若投放天然石块或人造构 件为人工藻礁构建成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不但只能生长底栖大型海藻, 种群较少, 人工藻礁 也易被泥沙覆盖, 导致藻场效率低, 所以混水海区较难建立效率好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风浪能力强, 抵御泥沙覆盖能力高, 藻 场生态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人工大型海藻藻场的构 建方法 ; 构建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 具有稳定、 立体的人工藻场, 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 复打下了基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 场, 包括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所述人 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 所述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 所述人工藻 礁表面套设有苗网, 所述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至少 纵向设有苗绳, 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 所述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所述柔性人工藻床的重 力, 所述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 所述缆绳与所述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
     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二层或三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 在海区水体较深、 透明度 较高和真光层较高、 营养较丰富, 大型海藻种群较丰富时, 可以设二或者三层或以上, 这样 海区藻场效率更高, 且上层对下层具有遮蔽作用, 使下层柔性人工藻床及人工藻礁的海藻和海洋动物生长良好, 同时不同大型海藻生长习性不同, 生长在不同水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和人工藻礁, 因此可以使大型海藻种群较多, 增加了大型海藻的多样性。
     所述方形框架横向也设有苗绳, 横向也设苗绳使每个柔性人工藻床可以附生更多 的大型海藻。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人工藻礁制备 : 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角柱形或三 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 该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 ; 中空可以在海底较稳定, 表面粗糙 可以附着基质, 有利海洋动物的活动 ; 2) 苗网制备 : 再按上述人工藻礁为模板, 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相匹配的苗网, 该 苗网包括游离网绳, 将该苗网套在人工藻礁上 ; 苗网上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 提高大型海 藻成藻量, 游离网绳不但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 也可以在海流作用下飘动, 使积聚在人工 藻礁的泥沙和有机质飘移, 即吸引海洋动物栖息和摄食, 又可以降低泥沙的积聚量, 为底栖 大型海藻附生提供空间 ; 3) 柔性人工藻床制备 : 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 在方形框架纵向或纵向和横向系 上尼龙的苗绳, 在方形框架系上浮子, 在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 ; 柔性人工藻床可 以为中层和上层生长的大型海藻提供了附着物, 较多苗绳可以附着较多的大型海藻, 提高 大型海藻成藻量 ; 4) 人工藻场构建 : 将套有苗网的人工藻礁沉入混水海区的海底, 沉底的人工藻礁的数 量按人工藻场面积设定, 将柔性人工藻床放入海中, 以柔性人工藻床平放为目标, 将四根缆 绳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的缆绳固定孔上, 使柔性人工藻床飘浮在人工藻礁上面, 按海 区水体和大型海藻种群特点设置柔性人工藻床层数, 每层柔性人工藻床与人工藻礁垂直间 距依大型海藻种群特点确定, 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这样该人 工藻场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和中、 上层大型海藻, 形成立体藻场, 大型海藻种群也丰富, 大型海藻成藻量规模也较大, 为海洋动物的生长、 繁殖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达到生态 修复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 包括人 工藻礁, 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 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 菱锥形预制件, 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 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 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 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 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 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 浮子的总浮力 大于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 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 缆绳与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 ; 由 于用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 在海底较稳定, 抗击海流能力强, 三角 柱形或三菱锥形结构易从边上的海流将泥沙带走, 因而泥沙积聚较少, 套设有苗网的人工 藻礁, 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 柔性人工藻床的框架绳、 苗绳和缆绳都可以附生中、 上层大 型海藻, 这样该人工藻场就为立体藻场, 大型海藻种群较丰富, 大型海藻成藻量规模也较 大, 为海洋动物的生长、 繁殖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因此本发明 是一种抗击海流能力强, 泥抵御沙覆盖能力高, 藻场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人工大型海藻藻 场。通过人工藻礁制备、 苗网制备、 柔性人工藻床制备和人工藻场构建的构建方法, 得到适 合混水海区特点, 具有稳定、 立体的人工藻场, 可以附生较多种群和较大生物量的大型海 藻, 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附图说明
     图 1 为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实施例 2 中人工藻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 首先制备人工藻礁 1 : 用混凝 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 1, 该人工藻礁 1 设有缆绳固定孔 11 ; 其次制备苗网 2 : 按上述人工藻礁 1 为模板, 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 藻礁 1 相匹配的苗网 2, 该苗网 2 包括游离网绳 22, 将该苗网 2 套在人工藻礁 1 上 ; 其次制备 柔性人工藻床 3 : 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 31, 在方形框架 31 纵向系上尼龙的苗绳 32, 在方形框架 31 系上浮子 33, 在方形框架 31 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 34 ; 最后构建人工藻场 : 将许多套有苗网 2 的人工藻礁 1 沉入混水海区的海底, 沉底的人工藻礁 1 的数量按人工藻 场面积设定, 两侧沉得较多, 将柔性人工藻床 3 放入海中, 以柔性人工藻床 3 平放为目标, 将 四根缆绳 34 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 1 的缆绳固定孔 11 上, 使柔性人工藻床 3 飘浮在人 工藻礁 1 上面, 按本海区水体和大型海藻种群特点设置有三层柔性人工藻床 3, 各层柔性人 工藻床 3 之间的垂直间距以与最下层柔性人工藻床 3 与人工藻礁 1 垂直间距依大型海藻种 群特点确定, 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 3 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
     实施例 2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只是人工藻礁 1 为三角柱形预制件, 该人工藻礁 1 如图 2 所示, 该人工藻礁 1 设有缆绳固定孔 11, 人工藻礁 1 套有苗网 2, 该苗网 2 包括游离网绳 22。
     实施例 3 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只是该海区只设一层柔性人工藻床, 且柔性人工藻床 的方形框架的纵、 横都设有苗绳。
     上述实施例中人工藻礁中也可以开设流水孔, 让积在人工藻礁表面的泥沙从流水 孔更快速被海流冲走。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0982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0982ACN101960982A21申请号201010299472322申请日20100930A01G33/0020060171申请人宁波大学地址3152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72发明人骆其君周成旭严小军朱艺峰徐继林蒋莹黄显军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代理人程晓明54发明名称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包括人工藻礁,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

2、预制件,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缆绳与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本发明是一种抗击海流能力强,泥抵御沙覆盖能力高,藻场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人工大型海藻藻场。构建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具有稳定、立体的人工藻场,可以附生较多种群和较大生物量的大型海藻,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60983A1/1页21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

3、工藻场,包括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所述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所述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所述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所述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所述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所述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所述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所述缆绳与所述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二层的柔性人工藻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三层的柔性人工藻床。4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横向也设有苗绳。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人工藻礁制备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该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2)苗网制备再按上述人工藻礁为模板,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相匹配的苗网,该苗网包括游离网绳,将该苗网套在人工藻礁上;3)柔性人工藻床制备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纵向或纵向和横向系上尼龙的苗绳,在方形框架系上浮子,在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4)人工藻场构建将套有苗网的人工藻礁沉入混水海区的。

5、海底,沉底的人工藻礁的数量按人工藻场面积设定,将柔性人工藻床放入海中,以柔性人工藻床平放为目标,将四根缆绳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的缆绳固定孔上,使柔性人工藻床飘浮在人工藻礁上面,按海区水体和大型海藻种群特点设置柔性人工藻床层数,每层柔性人工藻床与人工藻礁垂直间距依大型海藻种群特点确定,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权利要求书CN101960982ACN101960983A1/3页3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人工藻场,具体涉及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其构建方法。背景技术0002铜藻、石花菜、裙带菜和紫菜等大型海藻是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

6、物种,大型海藻形成的藻场不但是海洋动物的栖息、生长和繁殖场所,也是该海域环境净化和生态平衡的基础物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人为采挖和开发等,大型海藻的天然藻场数量和规模都大量缩少,自然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如南麂岛浅海礁区,80年调查发现有5处成片的天然铜藻藻场,每处面积均在600M2以上,总面积20亩左右,成藻量达到100万颗,至20062007年再次调查发现,藻场只剩2处,藻场面积也只有约450M2和130M2,成藻量只有30005000颗。0003目前生态修复主要目标是构建人工藻场,如公开号为CN101341851,名称为“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沉入海底的。

7、网笼式人工藻场,该网笼式人工藻场不但易受海流的影响,在混水海区易被泥沙覆盖,丧失藻场功能。公开号为CN101326894,名称为“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也公开了沉入海底的单元网格式组成的人工藻场,该人工藻场以网格上的沉石为固定物,网绳为大型海藻附着物,若沉石够重,可以抗击海流,但该人工藻场基本是贴着海底,对泥沙覆盖无法抗拒,因此在泥沙覆盖下,也会丧失藻场功能,失去生态修复的作用。而混水海区位于江河出海口区域,江河冲刷下的泥沙在此处沉积,大型海藻天然藻场较难形成,若投放天然石块或人造构件为人工藻礁构建成大型海藻人工藻场,不但只能生长底栖大型海藻,种群较少,人工藻礁也易被泥沙覆。

8、盖,导致藻场效率低,所以混水海区较难建立效率好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风浪能力强,抵御泥沙覆盖能力高,藻场生态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人工大型海藻藻场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具有稳定、立体的人工藻场,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包括人工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所述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所述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所述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所述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

9、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浮子,所述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所述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所述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所述缆绳与所述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0006所述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二层或三层的柔性人工藻床;在海区水体较深、透明度较高和真光层较高、营养较丰富,大型海藻种群较丰富时,可以设二或者三层或以上,这样海区藻场效率更高,且上层对下层具有遮蔽作用,使下层柔性人工藻床及人工藻礁的海藻说明书CN101960982ACN101960983A2/3页4和海洋动物生长良好,同时不同大型海藻生长习性不同,生长在不同水层的柔性人工藻床和人工藻礁,因此可以使大型海藻种群较多。

10、,增加了大型海藻的多样性。0007所述方形框架横向也设有苗绳,横向也设苗绳使每个柔性人工藻床可以附生更多的大型海藻。0008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人工藻礁制备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该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中空可以在海底较稳定,表面粗糙可以附着基质,有利海洋动物的活动;2)苗网制备再按上述人工藻礁为模板,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相匹配的苗网,该苗网包括游离网绳,将该苗网套在人工藻礁上;苗网上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提高大型海藻成藻量,游离网绳不但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也可以在海流作用下飘动,使积聚在人。

11、工藻礁的泥沙和有机质飘移,即吸引海洋动物栖息和摄食,又可以降低泥沙的积聚量,为底栖大型海藻附生提供空间;3)柔性人工藻床制备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纵向或纵向和横向系上尼龙的苗绳,在方形框架系上浮子,在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柔性人工藻床可以为中层和上层生长的大型海藻提供了附着物,较多苗绳可以附着较多的大型海藻,提高大型海藻成藻量;4)人工藻场构建将套有苗网的人工藻礁沉入混水海区的海底,沉底的人工藻礁的数量按人工藻场面积设定,将柔性人工藻床放入海中,以柔性人工藻床平放为目标,将四根缆绳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的缆绳固定孔上,使柔性人工藻床飘浮在人工藻礁上面,按海区水体和大型海藻。

12、种群特点设置柔性人工藻床层数,每层柔性人工藻床与人工藻礁垂直间距依大型海藻种群特点确定,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这样该人工藻场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和中、上层大型海藻,形成立体藻场,大型海藻种群也丰富,大型海藻成藻量规模也较大,为海洋动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包括人工藻礁,人工藻礁的上面设有至少一层的柔性人工藻床,人工藻礁为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人工藻礁设有缆绳固定孔,人工藻礁表面套设有苗网,柔性人工藻床包括由框架绳围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至少纵向设有苗绳,方形。

13、框架上设有浮子,浮子的总浮力大于柔性人工藻床的重力,方形框架的每个角上设有缆绳,缆绳与缆绳固定孔固定连接;由于用中空的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在海底较稳定,抗击海流能力强,三角柱形或三菱锥形结构易从边上的海流将泥沙带走,因而泥沙积聚较少,套设有苗网的人工藻礁,可以附生底栖大型海藻,柔性人工藻床的框架绳、苗绳和缆绳都可以附生中、上层大型海藻,这样该人工藻场就为立体藻场,大型海藻种群较丰富,大型海藻成藻量规模也较大,为海洋动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抗击海流能力强,泥抵御沙覆盖能力高,藻场效率高的混水海区的人工大型海藻藻场。通过人工藻礁制。

14、备、苗网制备、柔性人工藻床制备和人工藻场构建的构建方法,得到适合混水海区特点,具有稳定、立体的人工藻场,可以附生较多种群和较大生物量的大型海藻,为该混水海区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说明书CN101960982ACN101960983A3/3页5附图说明0010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人工藻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2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混水海区的大型海藻人工藻场的构建,首先制备人工藻礁1用混凝土预制或黏土与沙石烧制成中空和表面粗糙的三菱锥形预制件为人工藻礁1,该人工藻礁1设有缆绳固定孔11;其次制备苗网2按上述人。

15、工藻礁1为模板,用尼龙绳织就与该人工藻礁1相匹配的苗网2,该苗网2包括游离网绳22,将该苗网2套在人工藻礁1上;其次制备柔性人工藻床3用四根尼龙绳围成方形框架31,在方形框架31纵向系上尼龙的苗绳32,在方形框架31系上浮子33,在方形框架31的四个角上都系上缆绳34;最后构建人工藻场将许多套有苗网2的人工藻礁1沉入混水海区的海底,沉底的人工藻礁1的数量按人工藻场面积设定,两侧沉得较多,将柔性人工藻床3放入海中,以柔性人工藻床3平放为目标,将四根缆绳34系在四个方向的人工藻礁1的缆绳固定孔11上,使柔性人工藻床3飘浮在人工藻礁1上面,按本海区水体和大型海藻种群特点设置有三层柔性人工藻床3,各层。

16、柔性人工藻床3之间的垂直间距以与最下层柔性人工藻床3与人工藻礁1垂直间距依大型海藻种群特点确定,使每层柔性人工藻床3都适合附生的大型海藻生长。0013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人工藻礁1为三角柱形预制件,该人工藻礁1如图2所示,该人工藻礁1设有缆绳固定孔11,人工藻礁1套有苗网2,该苗网2包括游离网绳22。0014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该海区只设一层柔性人工藻床,且柔性人工藻床的方形框架的纵、横都设有苗绳。0015上述实施例中人工藻礁中也可以开设流水孔,让积在人工藻礁表面的泥沙从流水孔更快速被海流冲走。说明书CN101960982ACN101960983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0982ACN101960983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098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