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用途或外科用途的膜敷料。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用于下述情况的膜敷料,例如用于覆盖创伤部位或用于固 定诸如导管等的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伤口覆盖材料而广泛用于固定诸如导管等的医疗器具以及用 于其它目的的膜敷料是这样一种粘合片:该粘合片包括适应于皮肤的 膜和设置在该膜的一个主面上的粘合剂层。
在使用之前的状态下(在配送阶段期间等),任何膜敷料通常均呈现 多层层压结构,该多层层压结构包括前述的粘合片和附加到该粘合片 上的下述元件(a)和(b)。
(a)剥离衬垫,该剥离衬垫覆盖粘合剂层的一个面(粘合面)。
(b)载体,该载体作为可剥离的支撑体层被层压在所述膜的另一个 主面(背面)上(该载体为粘合片赋予刚性,以便即使在去除剥离衬垫时 也能防止该粘合片的可抓持性恶化)。
在将膜敷料贴敷到皮肤等时,首先将剥离衬垫去除以露出粘合剂 层的粘合面,将膜敷料贴敷到皮肤,(包括固定诸如导管或纱布等的医 疗器具),之后将该载体分离,从而完成贴敷操作。
然而,当本发明人大量地调查常规膜敷料的实际使用状况时,发 现了下面所示的问题:
由于膜敷料主要用在医疗实践场所,所以前述的一系列贴敷操作 步骤通常是在戴有医用橡胶手套等的同时进行的。前述问题是这样的 问题:由于载体较薄而导致的缺少适当的抓握边缘,所以在戴有橡胶 手套时不容易将载体分离。
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载体在其中央部处被分割(分割 线被称为“相互对接部”),并且该“相互对接部”还覆盖有“支撑体 剥离片”,以试图便于载体的分离操作。
然而,对于该公报中描述的构造,该载体的两个分割开的部分中 仅有一个部分被“支撑体剥离片”分离,而该载体的另一个部分保持 原状且仍难以分离。
可得到的另一实施例是:其中在外周上形成抓握边缘等,而不是 在该载体中设置分割部,并且该载体被从边缘处整个地除去。然而, 在单纯地用膜敷料覆盖创伤部位时,该实施例不会引起与防水性等有 关的问题,但当要固定导管等时,载体的刚性会妨碍充分固定,从而 引起诸如导管脱落等的重大问题。
同时,注意到了剥离衬垫的可操作性,如载体的上述情况中一样, 由于贴敷操作是在戴有医用橡胶手套等的同时进行的,所以由于橡胶 手套贴附到因除去剥离衬垫而露出的粘合面上,出现了可操作性(可抓 持性)差的问题。
专利文献1:JP-A-2003-33976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膜敷料,该膜敷料允许诸如导管等 的各种各样的医疗器具被良好地固定于身体表面,同时所述医疗器具 良好地作为用于赋予膜敷料刚性的载体,并且该膜敷料提供该载体的 分离期间的、良好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膜敷料,该膜敷料改善了剥离衬垫 的可操作性,并且为一系列贴敷操作(露出粘合面、将剥离衬垫贴敷于 该粘合面、以及将载体分离)提供了改善的可使用性,同时解决了与载 体有关的上述问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已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且发现:通 过在载体中设置分割部、进一步设置覆盖该分割部的翼片层且还在翼 片层中设置分割部,任何导管等都能够被良好地固定且去除载体的操 作也很便利,并且本发明人已完成了本发明。
另外,本发明人实现了开发这样的膜敷料:通过在剥离衬垫中设 置分割部,即使在剥离衬垫被局部去除的情况下,该膜敷料也确保了 用于抓握整个膜的抓握边缘(握持边缘),并且该膜敷料为载体侧和剥离 衬垫侧的两面都提供了良好的可操作性。
因此,本发明的膜敷料具有下文所示的特征。
一种膜敷料,包括:膜敷料本体,该膜敷料本体具有膜和粘合剂 层,该粘合剂层设置在所述膜的一个面上;
剥离衬垫,该剥离衬垫覆盖粘合剂层的粘合面并以可剥离方式层 压在粘合剂层的粘合面上;和载体,该载体覆盖所述膜的另一面并以 可剥离方式层压在所述膜的所述另一面上,其中
该载体具有载体分割部,该载体分割部分割所述载体的外形,由 此所述载体被分割成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
覆盖载体分割部的翼片层进一步层压在载体上,且该翼片层具有 翼片层分割部,该翼片层分割部分割所述翼片层的外形,由此所述翼 片层被分割成翼片层第一部分和翼片层第二部分,并且
翼片层第一部分的局部区域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以便留出抓握边 缘,并且翼片层第二部分的局部区域接合到载体第二部分以便留出抓 握边缘。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是线状的,载体第一部分 和载体第二部分在载体分割部处彼此接触,或者载体分割部是带状的, 并且在载体分割部被夹在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之间的状态 下,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彼此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翼片层第一部分在与载体分割部 邻接的区域中或在载体分割部的附近的区域中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 并且翼片层第二部分在与载体分割部邻接的区域中或在载体分割部的 附近的区域中接合到载体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是带状的,并且在载 体分割部被夹在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之间的状态下,载体第 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彼此隔开,并且其中,
带状的载体分割部包括填充层,该填充层具有与载体分割部的宽 度和厚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和厚度,该填充层从膜的所述另一面以可剥 离方式插入,填充层具有沿着载体分割部的取向的分割部,由此填充 层被分割成填充层第一部分和填充层第二部分,
翼片层第一部分横跨地结合到填充层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一部分, 并且翼片层第二部分横跨地结合到填充层第二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翼片层分割部的行进方向与载体 分割部的行进方向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翼片层是由柔性膜制成的层或由 柔性非织造织物制成的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衬垫包括一个或更多个 线状的剥离衬垫分割部,所述剥离衬垫分割部分割所述剥离衬垫的外 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衬垫包括两个剥离衬垫 分割部,其中所述两个剥离衬垫分割部的行进方向彼此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剥离衬垫分割部的行进方向与载 体分割部的行进方向大致相同。
本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膜敷料(下文中也简称为敷料)中,首先,载体被分 割部分割成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因为这允许整个敷料能够 在分割部处容易地折叠,所以即使导管被提升,也能够较好地将导管 固定到皮肤上。
接下来,在本发明中,设置了覆盖前述载体分割部的翼片,该翼 片被分割成分别与载体第一部分及载体第二部分接合的两片,以产生 抓握边缘。即使在戴有医用橡胶手套时,这也允许通过抓取该翼片来 将两个分割开的载体分离。
在本发明中,除了对载体的上述改进之外,还在剥离衬垫中进一 步设置分割部。因此,即使在剥离衬垫被局部去除之后,该敷料中也 保留有抓握边缘。因此,即使在戴有医用橡胶手套时,也能够在不接 触粘合面的情况下将敷料贴敷到身体表面。
特别地,通过设置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行进以将剥离衬垫分割成 三个部分的两条分割线,即使该剥离衬垫的中央部分被去除之后,剥 离衬垫还保留在两侧上。因此,在不接触粘合面的情况下,能够用双 手牢固地抓握该敷料,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贴敷的可操作性。因此,能 够在戴有橡胶手套的同时顺利地执行一系列贴敷操作,即:去除剥离 衬垫、将敷料贴敷到身体表面、以及将载体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侧视图,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膜敷料的一个示例 的层压结构。在该图中,为了使各个层能够容易地相互区分开,适当 添加了阴影线。使用阴影线的原因同样适用于其它附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载体分割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线状的载体分割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视 图,其中示出了当观察该载体的上表面时看到的、由载体分割部描绘 出的图案。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带状的载体分割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视 图,其中示出了当观察该载体的上表面时看到的、由载体分割部描绘 出的图案。
图5示出了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膜敷料时、翼片层如何工作的视 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线状的翼片层分割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视 图,其中示出了当观察该翼片的上表面时看到的、由载体分割部描绘 出的图案。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翼片层分割部的其它示例性图案的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当载体分割部为带状时该翼片层受到抓 取的部分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位于翼片层正下方的结合层的优选位置。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当载体分割部为带状时该翼片层的特殊 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当观察剥离衬垫表面时看到的、由剥离衬 垫分割部描绘出的示例性图案。
附图标记说明
1 膜敷料本体
2 膜
3 粘合剂层
4 剥离衬垫
4d1 剥离衬垫分割部
4d2 剥离衬垫分割部
5 载体
5d 载体分割部
51 载体第一部分
52 载体第二部分
7 翼片层
7d 翼片层分割部
71 翼片层第一部分
72 翼片层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敷料的一个示例的层压结构的侧视图。如图 所示,该敷料包括膜敷料本体1,该膜敷料本体1由具有柔性的膜2和 设置在该膜的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3组成。该敷料还具有:剥离衬垫4, 该剥离衬垫4以可剥离方式覆盖并层压在粘合剂层3的粘合面3a上; 和载体5,该载体5作为支撑体层以可剥离方式层压在膜2的另一面 2b上。
载体5设有载体分割部5d,该载体分割部5d分割载体5的外形, 由此载体5被分割成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
翼片层7以其覆盖载体分割部5d的方式进一步层压在载体5上。 在图1中,为了强调,以比实际厚度大的厚度图示了结合层61和62, 使得翼片层7似乎与载体5隔开得很宽,但实际的结合层61和62很 薄,翼片层7与载体5接触。翼片层7具有翼片层分割部7d,该翼片 层分割部7d分割翼片层7的外形,由此翼片层7被分割成翼片层第一 部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
这里,翼片层第一部分71在局部区域中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51 以便留出抓握边缘7a,且翼片层第二部分72在局部区域中接合到载体 第二部分52以便留出抓握边缘7b。因此,翼片层第一部分71经由结 合层61部分地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51,由此使抓握边缘7a通过结合 层61而处于悬臂状态,从而呈现出具有自由端的、翼片的实施例。同 样,翼片层第二部分72经由结合层62部分地接合到载体第二部分52, 由此使抓握边缘7b通过结合层62而处于悬臂状态,从而呈现出具有 自由端的、翼片的实施例。
在上述构造被所述载体赋予刚性的同时,当覆盖处于穿刺过程中 的导管时,上述构造使得敷料能够在载体分割部5d处折叠以随动所述 导管的提升,并且良好地固定该导管,在贴敷该敷料之后,仅通过在 分别抓取翼片层第一部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的抓握边缘7a和7b 的同时、撕去或剥去载体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就能够将载体第 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容易地分离。
该敷料可以是标准尺寸产品(已切割的产品)或长尺寸产品(成卷的 产品)。
该敷料的外周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参考一个示例,当标准尺寸 产品被切割成诸如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边形形状时,具有50mm至 100mm宽度和大约80mm至250mm长度的产品能够描述为通用产品。 标准尺寸产品的外周形状不仅包括四边形(角部可以适当地圆化),而且 还包括诸如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任选设计。在长尺寸产品的 情况下,具有大约50mm至150mm带宽度的长尺寸产品是通常使用的。
该敷料可以利用放射线等进行灭菌,并且可以被封装在单独的无 菌袋中。
在膜敷料本体的结构中用作基板的膜可以是在常规的众所周知的 膜敷料中使用的膜,只要其具有柔性且不使诸如皮肤的身体表面感染。 这种膜所用的材料的示例包括聚合物,例如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聚亚安酯、聚醚聚酯和尼龙衍生物。其中, 诸如丙烯酸聚合物、聚亚安酯、聚醚聚酯和尼龙衍生物等的聚合物是 特别优选的,因为当被制备为膜时,它们呈现出优异的水蒸汽渗透性, 从而不会显著妨碍被覆盖的皮肤的呼吸,还因为能够抑制皮肤变白现 象,另外还因为:由于存在透明性,所以能够在监视贴敷位置的同时(例 如,在对处于穿刺过程中的导管进行固定时观察导管插入部)将它们被 贴敷。
尽管膜的厚度不受限制,但是从膜敷料的优选功能、例如对皮肤 起伏的随动性的角度出发,优选其厚度为大约20μm至150μm,更优选 为25μm至75μm。
膜敷料本体的粘合剂层的材料可以是在被贴敷至身体表面的、众 所周知的粘合片中使用的粘合剂;其示例包括压敏粘合剂,例如是天 然橡胶系列、合成橡胶系列、丙烯酸系列和硅系列的压敏粘合剂。为 了进一步提高该膜的透明性并进一步抑制对皮肤的刺激,优选使用丙 烯酸系列的压敏粘合剂。
尽管粘合剂层的厚度不受限制,但其厚度通常优选为大约10μm 至60μm,特别优选为大约20μm至50μm。
作为用于将粘合剂层设置在膜2的一个面上的方法,可以使用众 所周知的方法,其示例包括如下方法:将粘合剂组成物涂覆在膜上并 使其在膜上干燥的方法、将由先前成型的粘合剂组成物制成的粘合剂 层层压在膜上的方法等。
该载体是支撑体层,用于为膜敷料本体赋予刚性,以改善可抓持 性。该载体还用作保护层,该保护层防止膜在使用之前发生破裂或损 坏,并且当敷料被灭菌时,该保护层使膜表面长时间保持在无菌状态 下。
用于该载体的、优选的材料包括塑料膜(例如,聚乙烯、聚丙烯、 聚酯及其层压复合体等)、纸(例如,模造纸、牛皮纸等)等。其中,在 固定诸如导管等的医疗器具时,具有透明性的塑料膜特别显著地有用, 因为它们能够在通过该敷料监视贴敷位置的同时被贴敷。
为了将该载体以可剥离方式粘附到所述膜的背面,可以使用众所 周知的方法,例如吹胀成型、挤出层合成型、层压成型。
尽管载体的厚度根据材料而不同,但其通常优选为15μm至 200μm,更优选为大约20μm至100μm。
载体分割部并不总是需要最初就将该载体完全切断,以下实施例 也是可接受的:其中在分离该载体时,载体分割部用作边界以允许将 载体分割成多个部分。
例如,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5d还没有完全分割 该载体,其切口从载体的上表面进入并终止于中间。然而,即使在这 样未完全分割的情况下,假如该切口的其余部分很薄且足够脆弱,则 该载体也能够在载体分割部5d处被分割成两个分割开的部分。
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5d最初就已经完全分割该 载体,其切口从该载体的上表面进入并到达下表面。
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这些实施例中,当观察该载体的上表面 时,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在载体分割部5d处彼此接触, 载体分割部5d呈线状。
同时,在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5d不仅完全分割该 载体,而且还以特定宽度5w将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分 开。因此,当观察载体5的上表面时,载体分割部5d呈现具有宽度5w 的带状。
线状的载体分割部5d的优点在于:载体易于分离,并且当固定导 管等时,能够更容易地随着皮肤表面而动。
同时,带状的载体分割部5d的优点在于:与线状的载体分割部相 比,进一步提高了导管可固定性和可随动性。
载体分割部可以不仅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线状的载体分割部和带 状的载体分割部,而且还可以是下述实施例中的载体分割部:即,其 中[尽管在外观上缺少切口等,但该部分的组织在机械强度方面十分脆 弱,且该易脆线起到了分割部的作用]的实施例、和其中该部分被穿孔 的实施例、以及这些实施例的任选组合等。
图3和图4是示出了当观察该载体的上表面时看到的、由载体分 割部描绘出的示例性图案的视图。翼片层未被示出。图3示出了载体 分割部为线状的、示例性情况的视图。图4示出了载体分割部为带状 的、示例性情况的视图,在带状的载体分割部被夹在载体第一部分51 和载体第二部分52之间的状态下,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 52彼此隔开,且下方的膜敷料本体在带状的载体分割部中露出。
由该载体分割部描绘出的图案优选是下述图案:其中该图案开始 于载体的外周上的任选位置处,经过该载体的中央部,并到达该载体 的外周的相反的另一侧。在图3和图4中,在所有示例中,载体分割 部5d从一侧到相反的另一侧地将整个长方形敷料大致平分为载体第一 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
在图3(a)和图4(a)中,载体分割部5d是简单的直线。
在图3(b)和图4(b)中,载体分割部5d是诸如正弦波的波状线。
在图3(c)和图4(c)中,载体分割部5d是诸如三角波或锯齿波的波 状线。
在图3(d)和图4(d)中,载体分割部5d是诸如方波的波状线。
在图3(e)和图4(e)中,载体分割部5d是通过使方波的波峰部分呈 现半圆形而获得的、具有大振幅的波状线。
就载体分割部描绘出的图案而言,简单的直线提供了在固定导管 等时的、对于导管等的局部提升的良好随动性,而波状线的优点在于: 载体能够在与分割部分离时容易地分离。
翼片层是这样的层:它为已经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载体提供翼片, 以作为用于分别将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分离的把手。为此, 翼片层层压覆盖该载体分割部,且翼片层在翼片层分割部处被分割, 仅其一部分接合到载体,而其余部分形成翼片(自由端)。
用于翼片层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且该材料包括塑料膜(例如,聚 乙烯、聚丙烯、聚酯及其层压复合体等)、纸(例如,模造纸、牛皮纸等)、 非织造织物等。其中,几乎透明的塑料膜、具有透明性的纸和粗纹理 的非织造织物在固定诸如导管等的医疗器具时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 们能够在通过该敷料监视贴敷位置的同时被贴敷。
翼片层可以被着色成有色透明的,以便更容易将翼片层与其它层 区分开。
翼片层可以具有如下的机械强度,即:其在分离操作期间不会变 得损坏。无刚性的柔性翼片层是优选的,因为在固定导管等的操作期 间对皮肤的随动性很优异。
作为表示翼片层的柔性和刚性的优选数值,例如,如通过根据JIS L1069的环压缩法所确定的那样,具有80mN或更小、特别是15mN至 60mN的环硬度的翼片层是优选的。
从翼片层分割部到翼片层的最外端面的长度不受特别限制;然而, 考虑到由于分割部的曲折前行宽度以及粘合剂层等的存在而不能用作 翼片的部分,以及翼片的在不浪费情况下的适当的抓握边缘长度(大约 5mm至15mm),所述长度可以是大约10mm至30mm,更优选在10mm 至20mm的范围内。
尽管翼片层的厚度根据材料的机械强度、弹性、柔性和刚性而不 同,但当翼片层例如由塑料膜形成时,该厚度优选为大约10μm至 200μm,更优选为20μm至150μm。
图5示出了翼片层如何工作的视图。为了简化该说明,载体分割 部和翼片层分割部的每一条线均被画为直线;然而,如图6所示,翼 片层可以具有任选图案。
如图5(a)所示,翼片层7横跨载体分割部5d地层压在载体5上, 并且具有设置在翼片层7中的翼片层分割部7d,由此翼片层被分割成 翼片层第一部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在图中的示例中,载体分割 部5d的线与翼片层分割部7d的线彼此完全一致。
翼片层第一部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分别经由下方的结合层 61和62部分地结合到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结合层61 和62位于翼片层下方,并且在该图中,它们的位置由密集的阴影线指 示。
如图5(a)所示,在该示例中,结合层61和62设置在与分割部更 靠近的侧,由此翼片层第一部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中的每一个 均在离开该分割部的远端侧上具有翼片,如图5(b)所示。图5(b)示出了 该翼片正被拉动以试图去除所述载体的状态。
与如图5中的示例中一样,其中翼片层分割部7d的行进方向与载 体分割部5d的行进方向大致相同的实施例(具体地,两者的图案彼此完 全一致的实施例)是优选的,因为能够用小的力将翼片层和载体一起去 除。
这里,两个分割部的行进方向彼此相同并包括两条平行线的概念 意味着:即使当两个分割部具有波状图案时,它们在平面内行进的方 向也通常彼此相同。例如,假如两个分割部描绘出各自的正弦波,局 部地比较各个波状线时,存在着由于相位差而它们不能被称为互相平 行的情况;然而,如果两个分割部整体上沿着相似的方向行进,则可 以认为该行进方向彼此相同,并且能够判断出:整体上讲,两个分割 部呈现与平行线相同的作用。
与如图2所示的载体分割部的实施例同样,翼片层分割部并不总 是需要最初就将翼片层完全切断;以下实施例也是可接受的:其中切 口从翼片层的上表面进入并终止于中间的半切断实施例、其中翼片层 被完全分割的实施例、其中翼片层沿着所述线变脆弱的实施例、其中 翼片层被穿孔的实施例等、以及包括其任意组合的实施例等,只要它 们是这样的实施例:其中翼片层分割部用作边界,以允许在拉动翼片 部以分离所述载体时将翼片层分割成多个部分。
由翼片层分割部描绘出的图案可以是与前述载体分割部相同的图 案。尽管这两个部分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图案,但通过使翼片层分割 部的图案和载体分割部的图案成为相互一致而重合的图案,当分离翼 片层时,能够以小的力同时分离翼片层和载体。
图6示出了翼片层的上表面的视图,从而示出了由翼片层分割部 描绘出的示例性图案。为了容易与下方的载体区分,用阴影描绘该翼 片层。
在图6(a)中,翼片层分割部7d呈现为简单的直线。
在图6(b)中,翼片层分割部7d呈现为诸如正弦波的波状线。
在图6(c)中,翼片层分割部7d呈现为诸如三角波或锯齿波的波状 线。
在图6(d)中,翼片层分割部7d呈现为诸如方波的波状线。
在图6(e)中,翼片层分割部7d呈现为通过使方波的波峰部分呈现 半圆形而获得的、具有大振幅的波状线。
翼片层分割部的图案不受特别限制;当翼片层分割部为波状时, 在假定该波的振幅相对于整个外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 存在如下特征:当分离该翼片层时,仅通过用小的力折叠该分割部就 能将抓握边缘固定。如图6(e)所示,在假如该波的振幅较大的情况下, 存在如下特征:当分离该载体时,易于在分割部中获得足够大的抓握 边缘。
当使翼片层分割部呈现波状图案时,其波形、振幅、和波长可以 根据预期用途来自由地选择和组合。
图7示出了翼片层分割部的其它示例性图案的视图。在该图的示 例中,翼片层7形成为横跨由虚线指示的载体分割部5d,但翼片层分 割部7d的线不与载体分割部5d的线一致。然而,因为翼片层第一部 分71和翼片层第二部分72分别经由下方的结合层(浓密阴影线部分)61 和62部分地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因此,在该 图的示例中也形成翼片。图7(b)示出了该翼片正被拉动以试图去除所述 载体的状态。
如上所述,翼片层第一部分和翼片层第二部分可以保持原样,只 要它们分别局部地接合到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即可。
图8示出了当载体分割部为带状时、该翼片层受到抓取的部分(翼 片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图所示的各个部分的附图标记与图1中的 附图标记相同。
在图8(a)的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5d是带状的,并且载体第一部 分51和载体第二部分52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翼片层7层压覆盖该带 状的载体分割部5d,并且,翼片层分割部7d不是带状的而是线状的, 且覆盖并隐藏载体分割部5d。在该实施例中,用指尖抓取的、作为翼 片的部分形成外侧。
相比之下,在图8(b)的实施例中,载体分割部5d是带状的,并且 具有比图8(a)的实施例中的宽度大的宽度,使得用指尖抓取的作为翼片 的部分形成翼片层分割部7d侧。因此,如该图中的箭头所示,翼片层 在中央处被打开,并在此之后将载体分离。
对于将该翼片层和载体结合的结合层,可以使用已知的结合材料 或粘合剂。还能够使用具有热熔性的材料作为该结合层,并且通过热 密封来实现结合。
结合层形成区域可以是带状连续的,或可以是分散的。当分割部 描绘出波状线时,结合层能够以将沿着该结合层描绘出波状线的方式 形成,并且可以以直线带状形成在稍远的位置上。如后一种情况中一 样,其中结合层形成为直线带状的实施例是优选的,因为分离该翼片 层所需的力减小了。
当结合层为带状时,根据敷料的尺寸,结合层的带宽度优选为大 约1mm至10mm。
尽管结合层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但其优选在大约30μm至200μm 的范围内。
其中结合层设置在与载体分割部靠近的位置中的实施例是优选 的,由此,如图5所示,翼片层的外侧用作翼片。通过将结合层设置 在与载体分割部靠近的位置中,施加用于将载体从载体分割部提升和 去除的力,使得实现该分离所需的力减小了。如果结合层设置在离载 体分割部较远的位置,则需要较大的力,并且偶尔地,膜敷料本体从 皮肤浮离。如果翼片层被沿着皮肤表面向外拉动,皮肤可能受到机械 刺激,从而如下实施例是优选的:其中当载体相对于皮肤表面成直角 地被剥去时,该载体被从载体分割部去除。
图9示出了结合层的优选位置。如图9(a)和图9(b)所示,如下实 施例是优选的:其中结合层61和62中的每一个结合层均设置成离所 述载体分割部5d的端面有特定距离L。
根据敷料的尺寸,距离L的值优选是大约0mm至5mm,并且0.5mm 至3mm是更优选的距离。当距离L是0mm时,结合材料成分能够浸 透该载体分割部5d并结合所述载体和敷料;因此,推荐将该距离设定 为L>0。如果距离L大于上限5mm,则当翼片层和载体被一起去除时, 将载体从膜分离所需的力增加了,这又导致担心膜敷料自身能够从皮 肤表面脱落或者遭到提升,并且导致如下可能的问题,包括:翼片层 从载体等脱落。
图10是示出了翼片层的特殊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载体分割部为 带状。在该图的实施例中,具有与该带状的载体分割部的宽度和厚度 大致相同的宽度和厚度的填充层8插入到载体分割部中。与所述载体 一样,填充层8能够与膜2的背面分离。
在填充层8中沿着载体分割部的行进方向(在该图中,与纸面垂直) 设有分割部8d,由此填充层8被分割成填充层第一部分81和填充层第 二部分82。翼片层7被设置成覆盖该填充层,翼片层第一部分71(即, 结合层61)横跨地结合到填充层第一部分81和载体第一部分51,而翼 片层第二部分72(即,结合层62)横跨地接合到填充层第二部分82和载 体第二部分52。
作为用于该填充层的材料,能够使用具有适当刚性的低弹性材料, 例如塑料膜或纸。
用于提供如图10所示的填充层的制造方法的示例包括众所周知 的层压法,例如使用结合材料、热熔等。
所使用的剥离衬垫可以是传统上众所周知的剥离衬垫。剥离衬垫 的基板部分的示例包括塑料膜(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或其层压 复合体等)、纸(例如,模造纸、牛皮纸等)等。通过使该基板部分的一 个主面受到硅树脂系列树脂处理、用于实现从粘合剂层分离的氟系列 树脂处理等,能够获得剥离衬垫。
尽管剥离衬垫的厚度不受限制,但该厚度通常优选为大约50μm 至250μm,更优选为大约75μm至200μm。
通过在剥离衬垫中设有分割其外形的一个或更多个线状的剥离衬 垫分割部,即使在将一个剥离衬垫去除之后,也还保留有另一个剥离 衬垫,从而能够在不接触粘合面的情况下进行贴敷操作,并且提高了 可使用性。
剥离衬垫分割部的优选实施例是如下实施例:其中设置了其行进 方向大致相同的两个部分。因此,当该分割部是直线时,如下实施例 是优选的:其中设置了两个平行的剥离衬垫分割部。其优点与在“本 发明的效果”部分中描述的一样。
图11示出了当观察剥离衬垫表面时看到的、由剥离衬垫分割部描 绘出的示例性图案。该图中的示例是设有其行进方向彼此大致相同的 剥离衬垫分割部的情况的示例。
该图中的剥离衬垫分割部4d1和4d2呈现为:图11(a)中的简单直 线、图11(b)中的诸如正弦波的波状线、图11(c)中的诸如三角波和锯齿 波的波状线、图11(d)中的诸如方波的波状线、以及图11(e)中的通过使 方波的波峰部分呈现半圆形而获得的具有大振幅的波状线。
就剥离衬垫分割部的位置而言,当仅存在一个分割部时,该分割 部将以下述方式形成:即该分割部将在与剥离衬垫的一端(=膜敷料本体 的端)的侧面相距10mm或更多的位置、优选在中央部处分割该剥离衬 垫。在存在两个剥离衬垫分割部的情况(包括另外增加了多于一个剥离 衬垫分割部的情况)下,从确保抓握边缘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剥离衬垫 分割部优选设置在分别与剥离衬垫的外周上的两个相反端侧相距 10mm或更多的位置中。
示例
示例1
(膜敷料本体)
由丙烯酸系列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设置在由聚亚安酯制成的 30μm厚的膜上,以获得30μm的厚度,且这用作膜敷料本体。
(剥离衬垫)
由其表面已经用硅树脂处理过的100μm厚的纸制成的剥离衬垫被 结合到前述粘合剂层的粘合面。
(载体)
对于载体,由双向拉伸聚丙烯(OPP)制成的40μm厚的膜通过挤出 层合成型、以可剥离方式贴敷到膜敷料本体的背面上。
载体的中央部具有直线状的切口线,该直线状的切口线以载体将 被完全分割的方式增加到该载体的中央部,如图2(b)所示,并且这用作 载体分割部。使用模切辊来实现载体分割部的形成。
(翼片层)
由非织造织物制成的40μm厚、50mm宽的翼片层层压覆盖载体分 割部。翼片层分割部以与载体分割部的图案一致的图案形成在翼片层 中。使用模切辊来实现翼片层分割部的形成。
通过平分该翼片层而形成的翼片层第一部分和翼片层第二部分分 别结合到载体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所使用的结合材料是苯乙烯- 异戊二烯-苯乙烯系列的热熔结合材料。
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距离被设定为2mm。
(剥离衬垫分割部)
膜敷料的外形是边长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在剥离衬垫 中、在离相互对置的两个边中的每一个边15mm处形成与这两个边平 行的直线状分割部(切口),并且这用作膜敷料。载体分割部和剥离衬垫 分割部的行进方向是相同的。
(评价)
折叠成2mm厚的纱布布置在皮肤上,并且评价在将覆盖有敷料的 纱布固定到皮肤期间的可操作性和可固定性。
首先,即使在去除中央部的剥离衬垫之后,在两端也保留有剥离 衬垫;因此,即使在戴有橡胶手套时,也能够利用余下的剥离衬垫作 为抓握边缘来容易地固定该纱布。
另外,在将膜敷料贴敷到皮肤之后,两个翼片层外侧的每个翼片 受到拉动,由此能够在不从皮肤去除载体的情况下容易且清洁地贴敷 该载体。
纱布的固定状态是良好的。
示例2
在该示例中,膜敷料以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 于:翼片层由30μm厚的OPP膜形成,并且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 距离被设定为4mm。
可操作性和可固定性如上述示例1一样良好。
示例3
在该示例中,膜敷料以与上述示例2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 在于:线状的载体分割部被宽度为10mm、呈直线延伸的带状的载体分 割部代替,从该带状的载体分割部的端部到结合部的距离被设定为 4mm,并且在任一侧仅存在一条剥离衬垫分割线。
可操作性和可固定性如上述示例2一样良好。
示例4
在该示例中,敷料以与上述示例3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 于:载体分割部是宽度为20mm的带状的载体分割部,从该带状的载 体分割部的端部到结合部的距离被设定为2mm,并且如示例1中那样 存在两个剥离衬垫的分割部。
可操作性和可固定性如上述示例3一样良好。
示例5
在该示例中,如图10所示,载体分割部是15mm宽的带状的载体 分割部,由聚酯制成的宽度为15mm、厚度为38μm的膜作为填充层插 入到该带状的载体分割部中,由OPP膜制成的翼片层被层压在该膜上。 填充层具有沿着载体分割部的取向而设置在该填充层中的分割部,并 且填充层被分割成填充层第一部分和填充层第二部分。然后,敷料被 以与上述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于:翼片层第一部分横 跨地结合到填充层第一部分和载体第一部分,而翼片层第二部分横跨 地结合到填充层第二部分和载体第二部分。
可操作性和可固定性如上述示例4一样良好。
实验1
在该实验中,膜敷料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于: 在寻找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距离(图9(a)中的距离L)的优选值时, 该距离被设定为L=6mm。
结果,从去除载体分割部到贴敷的操作都如示例1一样良好。然 而,就贴敷之后该载体的分离而言,因为保证了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 部的宽距离,所以没有实现从分割部相对于皮肤表面成直角地顺序剥 去该载体的、最优选的操作状态;施加在沿着载体面的方向上的较大 力,由此力也传递到膜敷料本体,从而导致敷料本体在一定程度上与 纱布和皮肤脱离。
该实验表明,如果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距离过大,则即使利 用本发明的产品,载体的可分离性也不再良好。
就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距离L与该载体的分离可操作性之间的 关系而言,分离可操作性在示例1(距离L=2mm)中良好,而在实验1(距 离L=6mm)中不良好,因此又进行了用于详细确认其范围的补充实验。
结果,在L=0mm的情况下,载体能够分离,但出现了结合材料 从载体分割部浸入膜敷料表面的现象;在1mm≤L≤3mm的情况下, 载体能够特别好地分离;在3mm<L≤5mm的情况下,出现一些问题; 当L值超过5mm时,变得难以将载体分离。
实验2
在该实验中,膜敷料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于: 从载体分割部到结合部的距离L被设定为6mm,利用由OPP制成的膜 来形成翼片层,并且在任一侧上仅存在一个剥离衬垫分割部。
结果,如上述实验1中一样,从剥离衬垫的去除到其贴敷的操作 是良好的,但在贴敷之后分离该载体的操作是困难的。
比较例1
在该比较例中,膜敷料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 于:没有设置翼片层,并且仅存在一条剥离衬垫分割线。
结果,因为在剥离衬垫中设置一个分割部,所以如示例3中一样, 能够在戴有橡胶手套的同时容易地固定纱布,但由于载体中没有抓握 边缘,所以去除该载体的操作是困难的。
比较例2
在该比较例中,膜敷料以与示例3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 于没有设置翼片层。
结果,因为在剥离衬垫中设置一个分割部,所以如示例3中一样, 即使在戴有橡胶手套时也能够容易地固定纱布,但由于载体中没有抓 握边缘,所以去除该载体的操作是困难的。
比较例3
在该比较例中,膜敷料以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备,不同之处在 于:带状的载体分割部的宽度被设定为10mm,并且在剥离衬垫中没有 形成分割部。
结果,有必要整个地去除剥离衬垫;在戴有橡胶手套的同时,粘 合面与橡胶手套接触,并且可操作性差。
因为带状的载体分割部的宽度被设定为10mm,所以去除该载体 的操作是良好的。
上述的、示例1至示例5中的评价结果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3 中的评价结果被总结在下面的表1中。就剥离衬垫的可操作性和载体 分离的可操作性而言,良好的等级用O表示,而不好的等级用×表示。
表1
剥离衬垫的可操作性 载体的可操作性 示例1 O O 示例2 O O 示例3 O O 示例4 O O 示例5 O O 比较例1 O × 比较例2 O × 比较例3 × O
从上述表1中的结果明显可见,发现根据本发明的膜敷料在载体 分离的可操作性和与结合面有关的操作性方面是良好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膜敷料具有由载体赋予的足够刚性,并易于把持。即使 在本发明的膜敷料附有载体的情况下,该膜敷料也能够将诸如导管等 的、各种各样的医疗器具良好地固定到身体表面,并且提供分离该载 体时的良好可操作性。
此外,因为本发明的膜敷料允许剥离衬垫被部分地剥离,所以即 使在露出粘合面之后,也部分地保留有剥离衬垫,并且余下的衬垫用 作抓握边缘,以确保贴敷操作的良好可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