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消食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脾消食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56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05684 A (21)申请号 201310459290.1 (22)申请日 2013.09.30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14(2006.01) (71)申请人 武汉鸿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光谷大道 58 号关南福星医药园 4 栋 7 层 02 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健脾消食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脾消食的中药是由下列 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 生黄芪 。
2、30 份、 太 子参30份、 炒白术15份、 薏苡仁30份、 黄连10份、 蒲公英30份、 枣仁 15 份、 炙甘草 6 份、 石斛20 份、 生地 15 份、 茯苓 15 份、 玉蝴蝶 10 份、 厚朴 10 份、 桂枝 10 份、 仙鹤草 30 份、 砂仁 10 份、 白芨 15 份、 白芍 15 份和枳壳 10 份。本药在健脾消食方面产 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5684 A CN 103505684 A 1/。
3、1 页 2 1. 一种健脾消食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 生黄芪 30 份、 太子参 30 份、 炒白术 15 份、 薏苡仁 30 份、 黄连 10 份、 蒲公英 30 份、 枣仁 15 份、 炙甘草 6 份、 石斛 20 份、 生地 15 份、 续断 15 份、 茯苓 15 份、 玉蝴蝶 10 份、 厚朴 10 份、 桂枝 10 份、 仙鹤草 30 份、 砂仁 10 份、 白芨 15 份、 白芍 15 份和枳壳 1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健脾消食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胶囊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5684 A 2 1/。
4、3 页 3 健脾消食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健脾消食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脾虚则运化失常, 并可出现营养障碍, 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 或发生失血等 症。其病在胃, 消化不良涉及肝脾等脏器, 宜辨证施治, 予以健脾和胃, 疏肝理气, 消食导滞 等法治疗。但是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 市场类似的的中成药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按照中医药理论提供一种健 脾消食的中药。 0004 本发明健脾消食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 0005 生黄芪 30 份、 太子参 30 份、 炒白术 。
5、15 份、 薏苡仁 30 份、 黄连 10 份、 蒲公英 30 份、 枣仁 15 份、 炙甘草 6 份、 石斛 20 份、 生地 15 份、 续断 15 份、 茯苓 15 份、 玉蝴蝶 10 份、 厚朴 10 份、 桂枝 10 份、 仙鹤草 30 份、 砂仁 10 份、 白芨 15 份、 白芍 15 份和枳壳 10 份。 0006 所述药剂为胶囊剂。 0007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 0008 按重量份取原料药生黄芪30份、 太子参30份、 炒白术15份、 薏苡仁30份、 黄连10 份、 蒲公英 30 份、 枣仁 15 份、 炙甘草 6 份、 石斛 20 份、 生地 15 份、 续断 15。
6、 份、 茯苓 15 份、 玉 蝴蝶 10 份、 厚朴 10 份、 桂枝 10 份、 仙鹤草 30 份、 砂仁 10 份、 白芨 15 份、 白芍 15 份和枳壳 10 份备用 ; 0009 第二步 : 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 干燥粉碎成细面, 过 500 目筛, 装入胶囊即可。 0010 本发明提供的健脾消食中药组合物, 其原料为生黄芪、 太子参、 炒白术、 薏苡仁、 黄 连、 蒲公英、 当归、 炙甘草、 石斛、 枣仁、 生地、 续断、 茯苓、 玉蝴蝶、 厚朴、 桂枝、 仙鹤草、 砂仁、 白芨、 白芍和枳壳, 可用于治疗因脾虚和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 腹满和消瘦等, 上述药材有 的具有一定健脾消食。
7、的功效, 有的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功效, 经本发明人按照君臣佐使 的配伍原则合理配伍后, 发现将其以该比例配伍后, 使得各味药协同增效, 最大程度的发挥 了功效, 在治疗脾虚、 消化不良、 呕吐、 腹满和消瘦等方面取得了显出的疗效, 使得本药在健 脾消食方面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且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 经过 1 年观察既无复发也无 明显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健脾消食的中药, 由下列原料药制成 : 0012 生黄芪 30g、 太子参 30g、 炒白术 15g、 薏苡仁 30g、 黄连 10g、 蒲公英 30g、 枣仁 15g、 炙甘草 6g、 石斛 20g、 杜仲 15g、 。
8、生地 15g、 茯苓 15g、 玉蝴蝶 10g、 厚朴 10g、 桂枝 10g、 仙鹤草 30g、 砂仁 10g、 白芨 15g、 白芍 15g 和枳壳 10g ; 说 明 书 CN 103505684 A 3 2/3 页 4 0013 第二步 : 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 干燥粉碎成细面, 过500目筛, 装入胶囊即可。 每颗 胶囊具有上述原料药 0.4g。 0014 各味原料药的药效如下 : 0015 1. 生黄芪 : 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 0016 2. 太子参 : 补益脾肺, 益气生津。 0017 3. 炒白术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0018 4。
9、. 薏苡仁 : 健脾, 渗湿, 止泻, 排脓。 0019 5. 黄连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0020 6. 蒲公英 :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0021 7. 生地 : 清热、 生津、 润燥、 滑肠、 破瘀、 生新、 止痛、 调经、 金疮瘀、 凉血、 止血。 0022 8. 炙甘草 : 补脾和胃, 益气复脉。 0023 9. 石斛 : 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0024 10. 枣仁 : 宁心安神 ; 养肝 ; 敛汗。 0025 11. 枳壳 : 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 0026 12. 续断 : 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伤, 止崩漏。 0027 13. 茯苓 : 茯苓性味甘淡平, 入心、。
10、 肺、 脾经。具有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的 功效。 0028 14. 玉蝴蝶 : 润肺, 舒肝, 和胃, 生肌。 0029 15. 厚朴 : 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 0030 16.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0031 17. 仙鹤草 : 收敛止血, 解毒疗疮, 杀虫, 涩汗, 止咳。 0032 18. 砂仁 : 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0033 19. 白芨 : 补肺, 止咳化痰, 止血生肌。 0034 20. 白芍 : 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 0035 服用方法 : 18 岁以上的人一日三次, 每次 1 颗。30 天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三个疗 程。。
11、如连续服用 1 个星期症状无明显改变或服药后出现腹泻和呕吐加重, 应该立即停药, 停 药后症状消失。 0036 临床试验 : 0037 选取 15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伴有胃肠不适如呕吐、 腹胀和消瘦的脾虚患者, 年 龄 18-50 岁, 病程 3 个月以上, 2 个月内未进行任何治疗。将上述 150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 100 例子, 用本实施制得的胶囊进行治疗, 口服一日三次, 每次 1 颗, 30 天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三个疗程。对照组 50 例, 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 : 口服, 10 20mg 或 混悬液10ml, 每日34次, 饭前1530分钟服用, 15天为。
12、一疗程, 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然 后进行临床观察。 0038 服药期间治疗组自身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 0039 疗效项目治疗组例数改善率 (%) 呕吐次数减少8686% 说 明 书 CN 103505684 A 4 3/3 页 5 腹满缓解8989% 体重增加8888% 食欲增加9292% 总改善率 (%) 88.75% 0040 服药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 0041 0042 疗效评定标准如下 : 0043 1、 显效 : 呕吐得到明显控制, 腹满明显缓解, 体重增加, 食欲增加, 其余胃肠不适的 症状消失。 0044 2、 好转 : 呕吐次数减少或间歇时间延长, 腹满有所缓解, 体重停止减轻, 食欲有所 改善, 其余胃肠不适的症状部分症状消失。 0045 3、 无效 : 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0046 服药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的比较表 0047 004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腹痛和拒绝服药是临床最常见的副作用, 但停药后可逐步消 退。但是震颤和便血副作用的发生率, 服用多潘立酮片的对照组明显高于服用本发明胶囊 的治疗组, 所以本发明基本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50568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