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监护病房内,肢体固定对于意识不清或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尤为 重要。现有的肢体固定架,包括底座和肢体支撑架,由于肢体支撑架的位置固定 不变,高度不能进行调节,导致肢体支撑架高度与患者的肢体之间的高度不相符, 造成患者肢体不舒服,不仅影响患者输液管路的畅通,严重时还容易造成患者肢 体的压迫及损伤,此外,支撑架在移动过程中主要依靠手搬方式,费时费力,在 使用过程中底座的稳定性也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主要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 对重症监护的病人进行肢体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和 角度,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痛苦,并且按装了万向轮和吸盘,更方便挪动和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包括支撑板、固定带、连接杆、底座和伸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滑道、 环扣、开关、充电孔、万向轮、吸盘、连接槽、收纳槽、公粘扣和母粘扣,所述 的支撑板上设有滑道,滑道上设有滑块,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伸缩杆相连,伸缩 杆设在底座上,底座底面上设有万向轮和吸盘。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上表面为软垫,一端设有环扣,另 一端设有固定带。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带由棉布缝制而成,一端为三角形, 外表面上设有公粘扣和母粘扣,其中母粘扣靠向外端。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为光滑的球形,大小与连接槽 相匹配,嵌于连接槽内。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底座内部设有电动机和蓄电池。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脚踏开关。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万向轮与底座之间为梢连接,可折叠于收 纳槽内,展开后的万向轮支杆长于吸盘的支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 点:
支撑架的高度和角度可调,适用各种情况的使用,使用舒适,方便挪动,稳 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 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支撑板,2、固定带,3、滑块,4、滑道,5、环扣,6、 连接杆,7、开关,8、充电孔,9、万向轮,10、吸盘,11、底座,12、伸缩杆, 13、连接槽,14、收纳槽,15、公粘扣,16、母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主要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 对重症监护的病人进行肢体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和 角度,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痛苦,并且按装了万向轮和吸盘,更方便挪动和固定。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支撑板1、固定带2、 连接杆6、底座11和伸缩杆12,还包括滑块3、滑道4、环扣5、开关7、充电 孔8、万向轮9、吸盘10、连接槽13、收纳槽14、公粘扣15和母粘扣16,所述 的支撑板1上设有滑道4,滑道4上设有滑块5,支撑板1通过连接杆6与伸缩 杆12相连,伸缩杆12设在底座11上,底座11底面上设有万向轮9和吸盘10。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滑块3的上表面为软垫,一端设有环扣5,另一 端设有固定带2,使用舒适,固定操作方便。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固定带2由棉布缝制而成,一端为三角形,外表 面上设有公粘扣15和母粘扣16,其中母粘扣16靠向外端,使用时将固定带2 穿过环扣5后折回,通过公粘扣15和母粘扣16进行连接。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连接杆6一端为光滑的球形,大小与连接槽13 相匹配,嵌于连接槽13内,方便支撑板1的旋转,进行角度调节。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伸缩杆12为电动伸缩杆,通过蓄电池为电动机 供电,控制伸缩杆12的升降,进行高度调整。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底座11内部设有电动机和蓄电池。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底座11的上表面上设有脚踏开关,控制伸缩杆 12的升降,向前踩时伸缩杆12上升,向后踩下降。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万向轮9与底座11之间为梢连接,可折叠于收 纳槽14内,展开后的万向轮9支杆长于吸盘10的支杆,进行移动时将万向轮9 从收纳槽14内拉出,进行移动,使用时将其折于收纳槽14内,使吸盘10着地, 进行固定。
使用时,使用时,在病床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肢体固定架,将患者的四肢的合 适位置分别放置到相应的支撑板1上端的滑块3上,然后将固定带2穿过环扣5 后折回,通过表面的公粘扣15和母粘扣16进行固定即可,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 连接杆6上的球形头在连接槽13内的转动进行角度调节,通过伸缩杆12进行高 度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 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 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