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36611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8344

申请日:

1985.11.07

公开号:

CN85108344A

公开日:

1987.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38; C22C38/58

主分类号:

C22C38/38; C22C38/58

申请人:

机械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

发明人:

王云昭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街4段1里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维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硅(4~10%)和中、高锰(5~35%)为主要合金元素,在低碳(0.05%)条件下不添加或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经热处理,获得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组织或该奥氏体基体上分散分布强化相的组织,使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高温减摩耐磨性、耐蚀性、非磁(或弱磁)性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与镍铬系奥氏体钢相比,可节约贵重合金元素镍铬等,降低成本,综合性能较好。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使用高硅(4~10%)和中、高锰(5~35%)合金元素,在低碳(≤0.05%)的条件下不添加或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经固溶化和淬火处理或再经时效析出处理,获得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组织或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基体上分散分布强化相的组织,使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良好的高温减摩耐磨性、耐蚀性、非磁(或弱磁)性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成份范围是,C≤0.05%、Si4~10%、Mn5~35%、P≤0.03S≤0.03%、Ni0~8%、Cr3~10%、Cu0~3%Mo0~2%、V0~
2: 0%、Ti0~0.5%,Co0~2%其余为Fe的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水中添加TiB 2 0.05~0.3%或相应数量的Fe-Ti合金和Fe-B合金的晶粒细化处理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利用高硅和中高锰合金元素制造高强度和高韧性、高温减摩耐磨性、耐蚀性、非磁(或弱磁)性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

    目前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以镍铬为主要合金元素,例如美国钢铁学会(AISI)标准的304钢含Cr18~20%、Ni8~10%,镍铬系奥氏体钢中Si≤3%、Mn2%,这些钢种需用多量贵重金属Ni、Cr,成本高。为节约Ni,现有铬镍锰系奥氏体钢,如上述标准规定的201、202、205钢,以锰代替了部份镍,硅为1%,过去认为硅超过3%,将使晶粒粗大,韧性降低。

    高锰钢含Mn11~14%,是一种奥氏体抗磨钢,不含Ni、Cr,Si<0.8%,其耐蚀性不好,机械性能也较低。

    锰铝系奥氏体非磁性钢,如15Mn26Al4钢可不用镍铬,但耐蚀性不好、综合机械性能较低。

    目前,经检索世界上没有用高硅中高锰合金元素制造奥氏体钢的工艺方法,与本发明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日本太田鸡-发明的高硅钢(シリコロイ),详见日本专利:(1)特许第619383号、(2)特许第661246号、(3)特许第671064号、(4)特许第750973号,太田鸡-发明的高硅钢成份范围是:C≤0.05%、Si2~7%、Mn≤2%、Ni4~16%、Cr8~28%、Mo+V1~4%、Cu2~4%或W1~4%、Co≤2%。其特征为,在镍铬系奥氏体钢的基础上提高硅含量,利用高硅和铬、镍等元素的综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强韧性、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并由于高温氧化条件下钢的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膜使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性和减摩、抗磨性。其缺点是使用多量镍铬等贵重金属,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廉价丰富的硅和锰为主要合金元素。节约镍、铬等贵重金属。除具有高硅钢上述优点外,并可降低成本。本发明的含硅量范围高于上述高硅钢。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高温润滑性和减摩抗磨性,并且由于硅的固溶强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也可改善强韧性和耐蚀性。

    本发明化学成份:C<0.05%、Si4~10%、Mn5~35%、P<0.03%、S<0.03%、Ni0~8%、Cr3~10%、Cu0~3%、Mo0~2%、Co0~2%、V0~1.0%,Ti0~0.5%,其余为Fe。

    为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可在钢水中加入TiB20.05~0.3%或相应数量的Fe-Ti合金和Fe-B合金,进行晶粒细化处理。

    上述成份合金,经固溶化和淬火处理后可获得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为特征的基体组织,奥氏体化温度一般为1100℃,可根据成份略作调整,在上述成份范围内调整各合金元素含量和(或)进行时效析出处理可在奥氏体基体上析出分散分布强化相,以提高其机械性能。

    在上述成份范围内调整各成份比例可制造下列不同性能的合金:

    1、一种非磁性钢。组织为奥氏体,其特征为非磁性、强度高,具有一定耐蚀性,抗拉强度60~80kg/mm2,延伸率16~25%。

    2、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钢。组织为奥氏体和强化相,其特征为强度高、韧性高,具有一定耐蚀性,抗拉强度120~160kg/mm2,延伸率18~24%。

    3、一种耐热抗磨钢。组织为奥氏体和强化相,其特征为高温减摩和抗磨性良好,抗拉强度80~125kg/mm2,延伸率15~25%硬度≥HS42,适用于800~1000℃重载荷磨损零件。

    4、一种耐蚀钢。组织为奥氏体和强化相,其特征为对稀硫酸溶液等有较好耐蚀性,抗拉强度70~120kg/mm2,延伸率15~25%,在30℃、10%体积比H2SO4水溶液中24小时浸渍腐食减量低于0.02g/Cm2小时。

    本发明的非磁性钢比锰铝系非磁性钢(如15Mn26Al4钢)强度高、耐蚀性好、成本相当。本发明地高强度高韧性钢比镍铬系析出硬化型钢(如SUS631钢,含Cr17%、Ni7%,抗拉强度105~125kg/mm2,延伸率20~4%)机械性能高、成本低。本发明的高温抗磨钢比镍铬系耐热钢(如ASTM-HT·SCH-15钢,含Ni33-37%、Cr15~19%)高温减摩抗磨性,高温机械性能优越,成本低。本发明的耐蚀钢比镍铬系不锈钢耐稀硫酸腐蚀能力强、成本低。

    实施例

    用高频电炉熔炼的本发明合金,C≤0.05%、P≤0.03%、S≤0.03%,其他合金元素含量化验结果列在表1中,这些合金经1100℃固溶处理和淬火处理后其机械性能和腐蚀损失率表示其耐蚀性的结果也列在表1中。

    表1中1、2号合金为非磁性钢,用磁性天平测得其带磁率并计算其相对导磁率<1.03。表1中3号合金为高强度高韧性钢,抗拉强度154.1kg/mm2,延伸率20.2%。表1中4号和5号合金可用作耐热抗磨钢,其中5号合金兼有良好耐蚀性及高强度、高韧性。

    实施例中3号合金的金相组织见附图,其中图1为磷酸和铬酸电解腐蚀后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拍摄的600倍照片,白色基体为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上面分布灰色块状物为强化相,图2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58万倍照片,图3为图2中箭头指示部位的电子衍射图谱,表明存在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Y相和ε相。

    

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硅锰系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硅(410)和中、高锰(535)为主要合金元素,在低碳(0.05)条件下不添加或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经热处理,获得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组织或该奥氏体基体上分散分布强化相的组织,使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高温减摩耐磨性、耐蚀性、非磁(或弱磁)性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奥氏体钢的制造方法。与镍铬系奥氏体钢相比,可节约贵重合金元素镍铬等,降低成本,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