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16722.1 (22)申请日 2016.07.08 (73)专利权人 湖州市中医院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街82 号 (72)发明人 陆周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1F 1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 装置,。
2、 包括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第三本体以及袖 套; 第一本体、 第三本体以及第二本体依次连接 成圆弧形; 其中, 袖套与第一本体相连接; 袖套和 第二本体上设有相互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以上技 术方案, 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康复性治疗, 特别 是在乳腺手术或者腋下淋巴切术后需要紧贴皮 肤的部位; 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易于 推广, 结构更加人性化、 符合广大康复治疗人群 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80849 U 2017.04.12 CN 206080849 U 1.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第三本体以 及袖套。
3、; 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三本体以及所述第二本体依次连接成圆弧形; 其中, 所述袖 套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接; 所述袖套和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相互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迫包, 所述 压迫包设置于所述第三本体上, 并向所述圆弧形内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 第二本体内壁分别设有冲压小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 第二本体内壁分别设有缓冲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
4、为粘 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 第三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迫包大于所述 冲压小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迫包和所述冲 压小包之间气密性相连通; 所述第三本体上设有充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迫包和所述缓 冲壁之间气密性相连通; 所述第三本体上设有充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充 气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
5、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口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充 气装置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80849 U 2 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 在医院病人手术治疗或康复过程中, 需要借助相关医疗设备进行恢复, 避 免一些病人由于在部分组织切除以后, 局部的皮肤下部存在空腔, 这部分空腔需要压紧, 以 便与内部组织生长愈合, 如果长时间存在空腔会发生感染发炎, 不利于康复。 针对上述医疗 上存在的问题, 尚未有相关辅助设备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6、 0003 基于上述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 压迫装置, 旨在解决现有病人手术后部分组织无法很好愈合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包括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第三本 体以及袖套; 第一本体、 第三本体以及第二本体依次连接成圆弧形; 其中, 袖套与第一本体 相连接; 袖套和第二本体上设有相互固定装置。 0006 进一步地, 还包括压迫包, 压迫包设置于第三本体上, 并向圆弧形内凸出。 。
7、0007 进一步地,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内壁分别设有冲压小包。 0008 进一步地,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内壁分别设有缓冲壁。 0009 进一步地, 固定装置为粘壁。 0010 进一步地, 第一本体和第三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1 进一步地, 压迫包大于冲压小包。 0012 进一步地, 压迫包和冲压小包之间气密性相连通; 第三本体上设有充气口。 0013 进一步地, 压迫包和缓冲壁之间气密性相连通; 第三本体上设有充气口。 0014 进一步地, 还包括充气装置和控制装置, 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充气口连通; 控制 装置与充气装置电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康复。
8、性治疗, 特别是在乳腺手术或 者腋下淋巴切术后需要紧贴皮肤的部位; 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结构更 加人性化、 符合广大康复治疗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80849 U 3 0020 图中: 1、 第一本体; 2、 第二本体; 3、 袖套; 4、 压迫包; 5、 。
9、上粘壁; 6、 下粘壁; 7、 充气 口; 8、 冲压小包; 9、 第一缓冲壁; 10、 第二缓冲壁; 11、 第三本体; 12、 充气管; 13、 充气装置; 14、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 如图 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包括第一本体1、 第 二本体2、 第三本体11以及袖套3; 第一本体1、 第三本体11以及第二本体2依次连接成圆弧 形, 这样可以方便病人佩戴; 其中, 袖套3与第一本体1相连接, 套袖3。
10、为软性材料, 具体地可 以为帆布; 袖套3和第二本体2上设有相互固定装置, 具体地, 固定装置为粘壁, 即袖套3上设 有上粘壁5, 第二本地2上设有下粘壁6, 上粘壁5和下粘壁6均为长条形, 这样方便调节大小, 适用不同人群。 0023 优选地, 结合上述方案,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迫包4; 其中, 第一本体1、 第三本体11以及第二本体2依次连接成圆弧形, 压迫包4设置于第三本体11上, 并向圆弧形 内凸出, 这样能有在病人康复部位需要紧贴的时候充分压紧, 并且在第三本体11上设有充 气口7, 充气口7可以给压迫包4进行充气, 压迫包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这样在充气时即可根 据充。
11、气多少来进行调压及大小; 进一步地, 在第一本体1和二本体2内壁分别设有多个冲压 小包8; 具体地, 冲压小包8为椭圆状, 彼此相连, 冲压小包8比压迫包4小, 并且冲压小包8同 样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方便调整压力及大小。 0024 优选地, 结合上述方案,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迫包4, 第一本体1、 第三 本体11以及第二本体2依次连接成圆弧形, 压迫包4呈椭圆状并置于第三本体11上, 并向圆 弧形内凸出, 这样能有在病人康复部位需要紧贴的时候充分压紧; 在第一本体1上设有第一 缓冲壁9; 在第二本体2内壁上设有第二缓冲壁10; 并且第一缓冲壁9和第二缓冲壁10可以充 气进行调。
12、压; 第一缓冲壁9和第二缓冲壁10的设置可以适应病人不同部位, 从而通过袖套3 进行固定, 更加人性化设置。 0025 优选地, 结合上述方案, 本实施例中, 压迫包4和第一缓冲壁9以及第二缓冲壁10之 间气密性相连通, 即可以通过对压迫包4充气的同时针对第一缓冲壁9以及第二缓冲壁10进 行充气调压, 充气口7设置于第三本体11上。 0026 优选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结合上述方案, 本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紧 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还包括充气装置13和控制装置14; 其中, 充气装置13通过充气管12 与充气口7连通, 能够为压迫包4充气或泄气, 即可起到调控压力的作用; 同。
13、时, 控制装置14 与充气装置13电连接, 主要起到控制充气或泄气的作用, 当需要加压时, 通过控制装置14控 制充气装置13给充气口7充气, 从而提高压迫包4和冲压小包8的压力; 当需要减压时, 同样 通过控制装置14控制充气装置13中的换向阀, 从而进行切换气道进行泄气; 通过采用上述 方案, 可以很好调节压力。 0027 优选地, 控制装置为MCU控制器, 其内设有智能芯片, 能够根据术后病人的实际恢 复情况进行不同调压模式; 例如, 病人术后24小时内, 可控制地洞周期性充气或放气, 使得 病人在恢复过程中有紧有松, 不至于切口缺血坏死; 同时, 在24小时后, 可以切换到另一个 说 。
14、明 书 2/3 页 4 CN 206080849 U 4 模式, 即保持一定压力的模式, 这样更契合正常的术后生理愈合过程。 0028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康复性治疗, 特别是在乳腺手术或 者腋下淋巴切术后需要紧贴皮肤的部位; 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结构更 加人性化、 符合广大康复治疗人群使用。 002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 都可利用上述 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 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 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 等同变化及修饰, 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8084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8084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