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32741.X (22)申请日 2018.06.08 (71)申请人 郭培芝 地址 100165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南里29 号楼4-203 (72)发明人 郭培芝 (51)Int.Cl. A61K 36/889(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
2、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 合物。 该组合物由朱蕉、 六神曲、 金钱草、 柏子仁、 鱼腥草、 茜草、 紫荆皮、 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 鸡内金、 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等15味中 药组成。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 规辅料制成按照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丸剂、 口服液、 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 擦剂、 滴剂或酊剂。 本发明外用组合物具 有祛风散寒、 舒筋活血、 祛风通络、 抗炎和镇痛作 用, 对治疗腰腿疼痛、 肩膀肌肤麻木、 跌打损伤、 骨质增生、 颈椎病、 肩周炎等效果显著。 权利要。
3、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CN 108635476 A 2018.10.12 CN 108635476 A 1.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1/3 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
4、草、 1/2的紫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仁分别在零下10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635476 A 2 至零下30冷冻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A, 在超微粉碎后90以上的微粉粒径不超过5-7微 米; 将余下2/3的朱蕉和1/2的紫荆皮洗净, 加2-6倍量的水浸泡10-3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0.5-1.5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用1-3倍量的水煎煮0.3-0.7小时, 过滤, 得滤 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70-90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 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余下2/3的金钱草、。
5、 2/3的鱼腥草和全部的茜 草用3-9倍量的水浸泡20-6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1-3次, 每次0.5-1.5小时, 合并两次滤液, 滤过, 离心分离, 3000rpm离心, 离心5-15分钟, 分离上清液, 得上清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超微粉碎至40目, 将超微粉放在CO2萃取釜中浸泡1-3小时, 控制萃取釜中 压力为25-35MPa; 将浸泡后的超微粉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 控制分离釜中分离压力值为4- 8MPa, 加温至50-70, 保持2-6小时, CO2的流量维持在30Kg/h, 分离后得提取物C; 将葶苈 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加3-9倍量水浸泡20-60。
6、分钟,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0.5-1.5小时, 合并两次煎液, 滤过, 得滤液D; 将上清液B、 提取物C和滤液D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朱蕉、 金 钱草、 鱼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超微细粉A, 再混合搅拌均匀, 最后再加入1 3的苯甲酸 钠和交联聚维酮10-30重量份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颗粒、 片剂、 丸剂或胶囊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1/3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草、 1/2的紫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仁分别在零下20冷冻 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A, 在超微粉碎后90以上的微粉粒径不超过6微米; 将余下2/3的朱。
7、蕉 和1/2的紫荆皮洗净, 加4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1小时, 过滤得滤 液; 药渣再用2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80 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 余下2/3的金钱草、 2/3的鱼腥草和全部的茜草用6倍量的水浸泡4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2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次滤液, 滤过, 离心分离, 3000rpm离心, 离心10分钟, 分离上清液, 得上清 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超微粉碎至40目, 将超微粉放在CO2萃取釜。
8、中浸泡2 小时, 控制萃取釜中压力为30MPa; 将浸泡后的超微粉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 控制分离釜中 分离压力值为6MPa, 加温至60, 保持4小时, CO2的流量维持在30Kg/h, 分离后得提取物C; 将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加6倍量水浸泡40分钟,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 次煎液, 滤过, 得滤液D; 将上清液B、 提取物C和滤液D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朱蕉、 金钱草、 鱼 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超微细粉A, 再混合搅拌均匀, 最后再加入1 3的苯甲酸钠和交 联聚维酮20重量份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颗粒、 片剂、 丸剂或胶囊剂。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
9、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 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丸剂、 口服液、 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 擦剂、 滴剂或酊剂。 9.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635476 A 3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颈肩腰腿痛属中医痹症范畴, 由正气不足, 肝肾亏虚, 风寒湿邪侵入骨络或跌仆闪 挫, 伤损骨络, 以致气血瘀滞, 运行失畅。
10、, 不通则痛。 肝肾亏虚导致汗出腠理疏松, 更因汗出 入水, 寒湿之邪乘虚入侵, 影响气血运行, 故周身关节疼痛。“肾主藏精, 主骨生髓” , 若肾精 充足则机体强健, 骨骼外形及内部结构正常, 且可耐劳累及一般伤损。 而 “肝主藏血, 主筋束 骨利关节” , 肝血充足则筋脉强劲, 静可保护诸骨, 充养骨髓; 动则约束诸骨, 免致过度活动, 防止脱位。 若肾精亏虚, 肝血不足, 则骨髓发育异常, 更兼筋肉不坚, 荣养乏源, 既无力保护 骨髓、 充养骨髓, 又不能约束诸骨, 防止脱位。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品种 类繁多, 西药副作用大, 中药效果并不太显著。 发明内容 0003 本。
11、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0007 0008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0009 0010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说 明 书 1/14 页 4 CN 108635476 A 4 0011 0012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0013 0014 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0015 0016 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1/3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草、 1/2的紫。
12、 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仁分别在零下10至零下30冷冻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A, 在 超微粉碎后90以上的微粉粒径不超过5-7微米; 将余下2/3的朱蕉和1/2的紫荆皮洗净, 加 2-6倍量的水浸泡10-3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0.5-1.5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 用1-3倍量的水煎煮0.3-0.7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70-90 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 余下2/3的金钱草、 2/3的鱼腥草和全部的茜草用3-9倍量的水浸泡20-60分钟, 然后进行煎 煮1。
13、-3次, 每次0.5-1.5小时, 合并两次滤液, 滤过, 离心分离, 3000rpm离心, 离心5-15分钟, 分离上清液, 得上清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超微粉碎至40目, 将超微粉放 在CO2萃取釜中浸泡1-3小时, 控制萃取釜中压力为25-35MPa; 将浸泡后的超微粉在分离釜 中进行分离, 控制分离釜中分离压力值为4-8MPa, 加温至50-70, 保持2-6小时, CO2的流量 维持在30Kg/h, 分离后得提取物C; 将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加3-9倍量水浸泡20-60 分钟,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0.5-1.5小时, 合并两次煎液, 滤过, 得滤液。
14、D; 将上清液B、 提取物C 和滤液D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朱蕉、 金钱草、 鱼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超微细粉A, 再 混合搅拌均匀, 最后再加入1 3的苯甲酸钠和交联聚维酮10-30重量份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 颗粒、 片剂、 丸剂或胶囊剂。 0017 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为: 取1/3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草、 1/2 的紫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仁分别在零下20冷冻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A, 在超微粉 说 明 书 2/14 页 5 CN 108635476 A 5 碎后90以上的微粉粒径不超过6微米; 将余下2/3的朱蕉和1/2的紫荆皮洗净, 加4倍量的 水。
15、浸泡2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1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用2倍量的水煎煮0.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80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 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余下2/3的金钱草、 2/3的鱼腥草 和全部的茜草用6倍量的水浸泡4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2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次滤液, 滤 过, 离心分离, 3000rpm离心, 离心10分钟, 分离上清液, 得上清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 莓和鸡内金超微粉碎至40目, 将超微粉放在CO2萃取釜中浸泡2小时, 控制萃取釜中压力为 3。
16、0MPa; 将浸泡后的超微粉在分离釜中进行分离, 控制分离釜中分离压力值为6MPa, 加温至 60, 保持4小时, CO2的流量维持在30Kg/h, 分离后得提取物C; 将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 合香加6倍量水浸泡40分钟, 然后煎煮两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次煎液, 滤过, 得滤液D; 将上 清液B、 提取物C和滤液D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朱蕉、 金钱草、 鱼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 超微细粉A, 再混合搅拌均匀, 最后再加入1 3的苯甲酸钠和交联聚维酮20重量份混合搅拌 均匀, 制成颗粒、 片剂、 丸剂或胶囊剂。 0018 本发明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片。
17、剂、 胶囊剂、 颗粒剂、 丸剂、 口服液、 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 擦剂、 滴剂或酊剂。 0019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祛风散寒、 舒筋活血、 祛风通络、 抗炎和镇痛作用, 对治疗颈肩 腰腿疼痛、 肩膀肌肤麻木、 跌打损伤、 骨质增生、 颈椎病、 肩周炎等效果显著。 本发明还对工 艺进行了优化, 改变了原有的常规煎煮方法, 改进后的工艺其有效成分提取更完全、 含量更 高、 稳定性更好, 该方法对提取物进行了纯化, 在减少了大量杂质的情况下, 得到的提取物 (浸膏)比传统方法提高了近一倍, 疗效同传统工艺比较也有提高, 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改进后的工艺还对辅料进行筛选, 最终以1 3。
18、的苯甲酸钠和交联聚维酮作为辅料进 行添加, 优选后的辅料稳定性更好。 0020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原料药按君臣佐使进行配伍, 其中朱蕉、 六神曲、 金钱草、 柏子 仁、 鱼腥草、 茜草、 紫荆皮7味原料药为君药, 在本发明治疗颈肩腰腿痛中起到主要的治疗作 用, 另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4味原料药为臣药, 在本发明中辅助君药加强治疗颈 肩腰腿痛的辅药, 其他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4味原料药为佐药和使药, 在本发明组 合物中起到兼证的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的核心是原料药之间的配比关系, 相同的原料药在 组合物中进行不同的分配和配比, 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药组合物最讲。
19、究的 是各原料药配比的协同作用, 有的原料药组合会相生, 有的原料药组合会相克, 不同的原料 药组合, 不同的配比, 会带来不同的治疗效果, 且有的还会带来毒副作用。 0021 发明人在筛选过程中发现, 只有将1/3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草、 1/2的 紫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仁冷冻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 将余下2/3的朱蕉和1/2的紫 荆皮煎煮后用乙醇提取得上清液B, 将余下2/3的金钱草、 2/3的鱼腥草和全部的茜草煎煮后 离心得上清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分离得提取物D, 余下4味药再以煎煮形 式入药, 得到的收率最高, 制成的剂型效果最好, 不。
20、会相互破坏有效成份, 使得有效成份更 稳定。 如果低于上述原料细粉形式入药, 收率提高不明显, 高于上述量原料细粉入药, 制成 的软膏剂不能达到规定的规格, 而且制剂效果不好。 同时将原料药一起合并煎煮, 会相互破 坏有效成份, 使得有效成份不稳定, 且收率低。 本发明的提取工艺是根据君臣佐使的分配按 照不同原料药的属性进行不同工艺的提取, 有的原料药不适于煎煮, 会使得提取率大大降 说 明 书 3/14 页 6 CN 108635476 A 6 低, 有的原料药不适于直接粉碎, 直接粉碎后的原料药不易于吸收和溶解。 002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学名: Cordyline fruticosa。
21、(L.)A.Cheval)为龙舌兰科、 朱 蕉属直立灌木植物, 朱蕉具有清热化痰; 凉血止血。 主治痰火咳嗽; 咯血; 吐血; 尿血; 血崩; 痔疮出血; 六神曲中成药名, 由辣蓼、 青蒿、 苍耳草、 赤小豆、 苦杏仁、 麦麸、 面粉组成。 具有健 脾和胃, 消食调中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 饮食停滞, 胸痞腹胀, 小儿食积。 六神曲为市售, 如 广西芳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金钱草别名过路黄、 镜面草、 翠屏草、 荷苞草、 肉馄饨草、 金锁 匙、 连钱草、 对座草、 叶金钱草、 钱叶草, 钱芊金等。 拉丁文名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是多种植物的别称, 为报春花。
22、科植物, 管状花目、 报春花科多年生匍匐小草本。 金钱 草具有利水通淋、 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 清利湿热、 沙淋、 尿涩作痛、 黄疸尿赤、 痈肿疔疮, 主 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 热淋、 肾炎水肿、 湿热黄疸、 疮毒痈肿、 毒蛇咬伤、 跌打损伤。 柏子仁, 中药名, 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 秋、 冬二季 采收成熟种子, 晒干, 除去种皮, 收集种仁。 生于湿润肥沃地, 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分布于 东北南部, 经华北向南过广东、 广西北部, 西至陕西、 甘肃、 西南至四川、 云南、 贵州等地。 具 有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23、 止汗的功效。 用于阴血不足, 虚烦失眠, 心悸怔忡, 肠燥便秘, 阴虚盗 汗。 鱼腥草(拉丁学名: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 草药来源为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 除去杂质, 晒干。 鱼腥草 味辛, 性寒凉, 归肺经。 能清热解毒、 消肿疗疮、 利尿除湿、 清热止痢、 健胃消食, 用治实热、 热 毒、 湿邪、 疾热为患的肺痈、 疮疡肿毒、 痔疮便血、 脾胃积热等。 茜草(学名: Rubia cordifolia L.): 茜草科, 茜草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 长通常可达3.5米; 根状茎和其节上 的须根均红。
24、色; 茜草性寒入血分, 能凉血止血, 且能化瘀。 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 凉 血活血, 祛瘀, 通经。 用于吐血、 衄血、 崩漏下血、 外伤出血、 经闭瘀阻、 关节痹痛、 跌扑肿痛。 具有凉血止血, 活血祛瘀; 本品止血而不留瘀, 用于热证出血、 经闭腹痛、 跌打损伤。 紫荆皮 中文学名紫荆, 又名: 满条红、 乌桑、 箩筐树、 紫金盘、 扁头翁,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 单生于山 野或栽培于庭园,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紫荆皮是活血祛瘀中药, 主治: 妇女月经不调, 瘀 滞腹痛, 风湿痹痛, 小便淋痛, 喉痹, 痈肿, 疥癣, 跌打损伤, 蛇虫咬伤。 五味子(学名: Schisandra。
25、 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五味子具有敛肺, 滋肾, 生津, 收汗, 涩精功 效。 治肺虚喘咳, 口干作渴, 自汗, 盗汗, 劳伤赢瘦, 梦遗滑精, 久泻久痢。 覆盆子(学名: Rubus idaeus L.)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 是一种水果, 果实味道酸甜, 植株的枝干上 长有倒钩刺。 覆盆子有很多别名, 例如: 悬钩子、 覆盆、 覆盆莓、 树梅、 树莓、 野莓、 木莓、 乌藨 子。 覆盆子具有固精补肾, 明目之功效, 主治劳倦、 虚劳, 。
26、肝肾气虚恶寒, 肾气虚逆咳嗽、 痿、 消瘅、 泄泻、 赤白浊。 乌蔹莓又名乌蔹草、 五叶藤、 五爪龙、 母猪藤。 是全草类。 多年生攀援藤 本, 长达3米左右。 生于低山灌木丛中。 乌蔹莓具有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 痈肿, 疔疮, 痄腮, 丹 毒, 风湿痛, 黄疸, 痢疾, 尿血, 白浊。 咽喉肿痛、 疖肿、 痈疽、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鸡内金是指 家鸡的砂囊内壁, 系消化器官, 用于研磨食物, 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 用于消化不良、 遗精盗 汗等症, 效果极佳, 故而以 “金” 命名。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葶苈属植物葶苈Draba nemorosa L.、 独行菜属琴叶葶苈Lepidium v。
27、irginicum L.和播娘蒿属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的种子。 葶苈子具有泻肺降气, 祛痰平喘, 利水消肿, 泄热逐邪 之功效。 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 肺痈, 水肿, 胸腹积水, 小便不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 说 明 书 4/14 页 7 CN 108635476 A 7 力衰竭之喘肿。 亦治痈疽恶疮, 瘰疬结核。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 甘、 微 苦, 凉。 有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疏肝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湿热黄疽, 胁肋不舒, 胃脘胀痛, 乳 痈肿痛。 血竭别名、 麒麟竭、 海蜡、 麒麟血、 木血竭。。
28、 汉语拼音: xue jie, 英文名: Dragon s Blood, 药材基源: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血竭具有散瘀定痛; 止血; 生肌 敛疮。 主治: 跌打损伤; 内伤瘀痛; 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 外伤出血不止; 瘰疬; 臁疮溃久不合 及痔疮。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orientalisMill.所分泌的树脂, 苏 合香为刺激性祛痰药, 并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可用于各种呼吸道感染。 与橄榄油混合后外用 可治疥疮。 本品有温和的刺激作用, 用于局部可缓解炎症, 如湿疹和瘙痒, 并能促进溃疡与 创伤的愈合。 本发明诸药合并具有祛风散寒、 舒筋活血。
29、、 祛风通络、 抗炎和镇痛作用, 对治疗 颈肩腰腿疼痛、 肩膀肌肤麻木、 跌打损伤、 骨质增生、 颈椎病、 肩周炎等效果显著。 0023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限于本发明。 0024 试验例一、 原料药配比的筛选试验 0025 1.材料与方法 0026 1.1实验材料见表1 0027 表1 单位: g 0028 0029 0030 1.2制备方法 0031 上述表1中处方1-处方6均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说 明 书 5/14 页 8 CN 108635476 A 8 0032 取1/3的朱蕉、 1/3的金钱草、 1/3的鱼腥草、 1/2的紫荆皮、 全部六神曲和全部柏子 仁分别在零。
30、下20冷冻超微粉碎得超微细粉A, 在超微粉碎后90以上的微粉粒径不超过6 微米; 将余下2/3的朱蕉和1/2的紫荆皮洗净, 加4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 次煎煮1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用2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80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余下2/3的金钱草、 2/3的鱼腥草和全部的茜草用6倍量的水浸泡40分 钟, 然后进行煎煮2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次滤液, 滤过, 离心分离, 3000rpm离心, 离心10分 钟, 分离上清液,。
31、 得上清液C; 将五味子、 覆盆子、 乌蔹莓和鸡内金超微粉碎至40目, 将超微粉 放在CO2萃取釜中浸泡2小时, 控制萃取釜中压力为30MPa; 将浸泡后的超微粉在分离釜中进 行分离, 控制分离釜中分离压力值为6MPa, 加温至60, 保持4小时, CO2的流量维持在30Kg/ h, 分离后得提取物C; 将葶苈子、 鸡骨草、 血竭和苏合香加6倍量水浸泡40分钟, 然后煎煮两 次, 每次1小时, 合并两次煎液, 滤过, 得滤液D; 将上清液B、 提取物C和滤液D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朱蕉、 金钱草、 鱼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超微细粉A, 再混合搅拌均匀, 最后再加 入1 3的苯甲酸钠和交。
32、联聚维酮20g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颗粒剂。 0033 1.3试验用药 0034 分别取处方1-处方6的颗粒剂, 加蒸馏水分别配制成1g/10ml的溶液。 0035 2.对小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0036 本试验选用70只雄性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22)g。 随机分成7组, 空白组和处方 1-处方6组, 每组10只。 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 处方1-处方6组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2所示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7天。 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 在小鼠右后足垫部 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浆0.05ml致炎。 分别在致炎前和致炎后1、 2、 3、 4和6小时, 用投影仪 (放大8倍)测量。
33、每只小鼠右后肢踝关节下方0.5cm处直径, 用致炎前与致炎后不同时间点的 肿胀差值作为肿胀度。 0037 表2对小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0038 0039 通过上述表2结果可见, 处方1对小鼠角叉菜胶足肿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 时间较长, 其抗炎强度最强。 明显优于处方2-处方6。 处方1与处方2-处方6比较有显著差异; 处方1-处方6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说 明 书 6/14 页 9 CN 108635476 A 9 0040 3.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0041 试验选用7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22)g。 随机分为7组, 空白组和处方1-处方 6组, 每组10只。 空白。
34、组给予生理盐水, 处方1-处方6组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3所 示剂量每日灌胃给药一次, 连续给药5天。 各组于末次给药后40分钟, 腹腔注射0.67的冰 醋酸溶液0.2ml/只, 然后用计数器记录第二个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次数。 给药各组的 平均扭体数与空白组平均扭体数比较。 见表3 0042 表3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0043 分组剂量(ml)动物数(只)平均扭体次数(XSD次) 空白组1010356 处方1101062 处方21010123 处方31010133 处方41010224 处方51010184 处方61010194 0044 通过上述表3结果可见, 处方1可显。
35、著地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 且处方1的镇 痛效果最强。 明显优于处方2-处方6。 处方1与处方2-处方6比较有显著差异; 处方1-处方6与 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0045 4.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试验 0046 试验选用7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22)g。 随机分为7组, 空白组和处方1-处方 6组, 每组10只。 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 处方1-处方6组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每天按 表4所示剂量灌胃给药一次, 连续给药7天。 于末次给药后, 将2巴豆油致炎剂0.05ml滴于 每只小鼠右耳壳致炎。 致炎2小时后脱颈处死小鼠, 剪下左、 右耳, 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同 一。
36、部位耳片, 称重, 以两耳重量之差作为鼠耳水肿程度。 0047 表4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 0048 分组剂量(ml)动物数(只)耳肿程度(XSD mg) 空白组101012.82.1 处方110105.21.2 处方210108.21.5 处方310108.51.5 处方4101010.91.8 处方510109.61.7 处方610109.21.6 0049 通过上述表4结果显示, 处方1对鼠耳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明显优于处方 2-处方6。 处方1与处方2-处方6比较有显著差异; 处方1-处方6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0050 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0051 试验选用70。
37、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22)g。 随机分为7组, 空白组和处方1-处方 说 明 书 7/14 页 10 CN 108635476 A 10 6组, 每组10只。 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 处方1-处方6组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每天灌 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10天。 于第3次给药后, 在乙醚浅麻醉下将小鼠背部剃毛、 消毒、 切开皮 肤, 把30mg灭菌棉球埋入两侧腋部皮下, 缝合切口, 继续给药。 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小 鼠, 剥出棉球肉芽肿物, 去除外面附着的脂肪、 结缔组织等物质, 用电子天平称湿重, 然后在 60-70烘干, 恒重后称干重, 减去棉球的重量, 即为肉芽肿重(m。
38、g)。 取各给药组肉芽肿湿重 及干重的平均数比较。 0052 表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重的影响 0053 0054 通过表5结果显示, 处方1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时表明处 方1药物对慢性炎症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明显优于处方2-处方6。 处方1与处方2-处方6比较 有显著差异; 处方1-处方6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0055 试验例二、 动物药效学试验比较 0056 1.材料与方法 0057 1.1样品制备 0058 本发明组: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制备成颗粒, 加蒸馏水, 1g颗粒剂配制成10ml 的溶液。 0059 对照组1: 专利申请号201210238705.8, 。
39、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方法制成药酒, 加蒸馏 水, 1ml药酒配制成10ml的溶液。 0060 对照组2: 专利申请号201510794242.7, 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方法制成胶囊, 去掉胶 囊外壳, 将胶囊内容物加蒸馏水, 以1g内容物配制成10ml的溶液。 0061 对照组3: 专利申请号201210126675.1, 按照说明书实施例2的处方按照常规方法 制成颗粒剂, 加蒸馏水, 1g颗粒剂配制成10ml的溶液。 0062 对照组4: 专利申请号201610693341.0, 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药膏。 0063 2.对小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0064 本试验选用50只雄性小鼠, 雌。
40、雄各半, 体重(212)g。 随机分成5组, 本发明组和对 照组1-对照组4, 每组10只。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3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 6所示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7天。 对照组4在小鼠足部涂于对应的药膏, 连续给药 说 明 书 8/14 页 11 CN 108635476 A 11 7天。 各组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 在小鼠右后足垫部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浆0.05ml致炎。 分 别在致炎前和致炎后1、 2、 3、 4和6小时, 用投影仪(放大8倍)测量每只小鼠右后肢踝关节下 方0.5cm处直径, 用致炎前与致炎后不同时间点的肿胀差值作为肿胀度。 0065 表6对小。
41、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0066 0067 通过上述表6果可见, 本发明组对角叉菜胶足肿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作用时 间较长, 其抗炎强度最强。 明显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4。 本发明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4比较有 显著差异。 0068 3.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0069 试验选用5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02)g。 随机分为5组,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 对照组4, 每组10只。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3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7所示 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 连续给药5天。 对照组4在小鼠足部涂于对应的药膏, 连续给药5天。 各组于末次给药后40分钟, 腹腔注射0.67的。
42、冰醋酸溶液0.2ml/只, 然后用计数器记录第 二个1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次数。 给药各组的平均扭体数与空白组平均扭体数比较。 0070 表7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0071 分组剂量(ml)动物数(只)平均扭体次数(XSD次) 本发明组101062 对照组11010123 对照组21010143 对照组31010133 对照组41010164 0072 通过上述表7结果可见, 本发组可显著地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 且本发明组 的镇痛效果最强。 明显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4。 本发明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4比较有显著差 异。 0073 4.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试验 0074 试验选用5。
43、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12)g。 随机分为5组,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 对照组4, 每组10只。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3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8所示 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 对照组4在小鼠足部涂于对应的药膏, 连续给药7天。 于末次给药后, 将2巴豆油致炎剂0.05ml滴于每只小鼠右耳壳致炎。 致炎2小时后脱颈处死小鼠, 剪下左、 说 明 书 9/14 页 12 CN 108635476 A 12 右耳, 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同一部位耳片, 称重, 以两耳重量之差作为鼠耳水肿程度。 0075 表8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 0076 分组剂量(ml)动物数(只)耳肿程。
44、度(XSD mg) 本发明组10105.31.2 对照组110109.21.2 对照组210108.71.5 对照组310108.51.5 对照组4101010.81.8 0077 通过上述表8结果显示, 本发明组对鼠耳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明显优于对 照组1-对照组4。 本发明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4比较有显著差异。 0078 5.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0079 试验选用50只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222)g。 随机分为5组,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 对照组4, 每组10只。 本发明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3分别给予相应配制后的溶液, 按表9所示 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 对照组4在小鼠足。
45、部涂于对应的药膏, 连续给药10天。 于第3次给药 后, 在乙醚浅麻醉下将小鼠背部剃毛、 消毒、 切开皮肤, 把30mg灭菌棉球埋入两侧腋部皮下, 缝合切口, 继续给药。 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处死小鼠, 剥出棉球肉芽肿物, 去除外面附着的 脂肪、 结缔组织等物质, 用电子天平称湿重, 然后在60-70烘干, 恒重后称干重, 减去棉球 的重量, 即为肉芽肿重(mg)。 取各给药组肉芽肿湿重及干重的平均数比较。 0080 表9对小鼠棉球肉芽肿重的影响 0081 0082 通过表9结果显示, 本发明组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时表明 本发明组药物对慢性炎症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明显优于。
46、对照组1-对照组4。 本发明组与对照 组1-对照组4比较有显著差异。 0083 实验例三: 正交试验(制备工艺) 0084 1.药物选择 0085 供试品1: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制备)。 0086 供试品2: 处方同供试品1, 制备方法如下: 0087 取朱蕉、 金钱草、 鱼腥草、 紫荆皮、 六神曲和柏子仁分别粉碎得细粉A; 其余9味原料 药洗净, 加4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1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用 说 明 书 10/14 页 13 CN 108635476 A 13 2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缩至80。
47、测相对密度为 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清液B; 将细粉A和上清 液B混合搅拌均匀, 再加入1 3的苯甲酸钠和交联聚维酮20g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颗粒剂。 0088 供试品3: 处方同供试品1, 制备方法如下: 0089 将全部原料药洗净, 加4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 然后进行煎煮, 第一次煎煮1小时, 过滤得滤液; 药渣再用2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 过滤, 得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 过滤, 滤液浓 缩至80测相对密度为1.15-1.18,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得上 清液; 将1 3的苯甲酸钠和交联聚维酮20。
48、g加入上清液中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颗粒剂。 0090 2.提取工艺有效成份收率对比表: 0091 表10 0092 组别原料药g原料药得率g原药料提取成份得率() 供试品1850552.565 供试品285057868 供试品3850263.531 0093 结论: 不同的制备方法, 原料药的得率也不相同, 其中供试品1和供试品2的原料药 得率比较没有差异; 供试品1和供试品2的得率明显优于供试品3, 比较有显者差异。 0094 3.崩解时限检查: 采用转篮法, 升降式崩解仪, 取供试品1、 供试品2和供试品3各6 片, 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 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 更宜人体吸收。 见表11 0095 表11 0096 组别加速放置1个月内崩解时限(min)加速放置6-12个月崩解时限(min) 供试品17.589.13 供试品230.5155.21 供试品315.0125.41 0097 通过上述表11可以得知, 供试品1加速放置1个月内和6-12个月的崩解时间分别为 7.58和9.13, 供试品2加速放置1个月内和6-12个月的崩解时间为30.51和55.21, 供试品3加 速放置1个月内和6-12个月的崩解时间为15.01和25.41。 供试品1与供试品2和3比较有显著 差异。 尤其是供试品2的制备方法,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