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 本发明属于化学肥料技术范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药肥双效且特别适宜于叶面喷施的复合化学肥料。
现有的此类化学肥料,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而其中广西电博产的“喷施宝”,北京地区产的“叶面宝”和广东产的“翠竹牌叶面肥”等,均有较高的市场销量,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人们发现此类化学肥料营养成份氮、磷、钾的总量一般都在2%以下,因而肥效低,且均不具备药效,故其增产幅度较低,防病抗灾能力较差,已日益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之现有的这类化肥增产幅度大,防病抗灾能力强,药肥兼具的特别适宜于叶面喷施的复合化学叶面肥。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仍含有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锌和硼砂,而它还含有硫酸锰、硫酸亚铁和硫酸镁,其重量百分组成(%)是:
尿素 15~25,
磷酸二氢钾 5~15,
氧化钾 10~20,
硫酸锌 5~10,
硼砂 15~25,
硫酸锰 5~15,
硫酸亚铁 1~4,
硫酸镁 10~15。
本发明还含有钼酸铵、硫酸铜,以进一步增强其药肥效力。其重量百分组成(%)是:
尿素 15~25,
磷酸二氢钾 5~15,
氧化钾 10~20,
硫酸锌 5~10,
硼砂 15~25,
硫酸锰 5~15,
硫酸亚铁 1~4,
硫酸镁 10~15,
钼酸铵 0.5~1.5,
硫酸铜 1~3。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重量百分组成(%)是:
尿素 20,
磷酸二氢钾 10,
氧化钾 15,
硫酸锌 6,
硼砂 20,
硫酸锰 10,
硫酸亚铁 2,
硫酸镁 14,
钼酸铵 1,
硫酸铜 2。
本发明的复合组成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条件等进行变更替代。如,尿素可用碳酸铵替代;磷酸二氢钾可用磷矿粉替代;氧化钾可用硫酸钾,硝酸钾等钾盐替代;硫酸锰可用其它锰盐或锰的氧化物替代等等。当然,所说的替代并不仅仅是一般的原料替代,而是原料路线的替代,即必须有特定的工艺路线与其相适应。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营养成分全,浓度高,成本低,无毒害,增产幅度大,防病抗灾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合多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施用等特点。其主要作用是,激发细胞生殖,赋活生理机能,补充植物营养,增强光合作用。经过多种农作物区域性试验,其所显示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分蘖、增花、增果、座果、饱实、早熟、增产。
2、促进树干增粗,树枝增长,改善果树大小年。
3、防止异常落花、落叶、落果。
4、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品味;提高品级,提高瓜果糖度;增强水果耐藏、耐运能力。
5、提高作物抗枯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白粉病、根腐病、锈病、腐心病、炭疽病、霜霉病的能力。预防其它生理病害和早衰。
6、增强作物抗寒、抗热、抗旱、抗倒伏能力,可作为倒伏后以及其它灾后的补救剂。
本发明的复配制备方法是:
第一步:取硫酸锰、硼砂和硫酸镁,经计量,分别粉碎后混合制备成A组份。
第二步:取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经计量后再加进A组份,再经搅拌制备成B组份。
第三步:取尿素(市供)、硫酸锌、硫酸亚铁、钼酸铵、硫酸铜经计量后加进B组份,再经搅拌制备成C组份。
第四步:将C组份粉碎即制备成本发明。
尔后,再按以下程序进行:抽样质检、计量、包装、入库。
按本发明地一种重量百分组成制备的本发明,其质量达到如下指标:
1、一般营养元素含量(%):
氮(以N计)≥0.5
磷(以P2O5计)≥1.5
钾(以K2O计)≥7.5
2、微量元素含量(mg/kg):
钼(以Mo计)≥2000,
铜(以Cu计)≥2000,
锌(以Zn计)≥12000,
铁(以Fe计)≥10000,
硼(以B计)≥9000,
镁(以Mg计)≥14000。
本发明的几种使用方法为:
1、基肥:用500克/亩,与土壤调节剂和其它肥料拌匀翻耕施用,或用本发明:水=1∶1500水溶液灌根。
2、浸种:用1∶800水溶液,水稻浸24小时,棉花、小麦浸12小时,豆类浸2小时,其它作物浸5~6小时,或拌种,用本发明1克拌500克种子。
3、叶面喷施:苗期为1∶1200水溶液。水稻、小麦拔节期或灌浆期为1∶800水溶液,每亩每次用本发明50克~100克。其它作物的中后期为1∶800水溶液,每亩每次用本发明100克。
4水稻、蔬菜用1∶800水溶液蘸秧根,可达到无缓苗期,提高产量。
5、病兆期或异常落叶、落花、落果,用1∶500水溶液喷施或用1∶1000水溶液灌根。
本发明的实验例:
本发明经由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局组织的,在江苏省内的东台、南通、兴化、吴江市(县)以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吴县果树科学研究所等10多个地区和单位的区域性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明显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作用。据资料汇总统计,施用本发明取得如下的明显效果:
1、粮食作物类:一般增产小表10~12%,小稻8~10%。
2、经济作物类:一般增产棉花15~18%,油菜15~20%,花生20~25%,烟叶10~15%,薄荷10~20%。
3、园艺作物类:一般增产蔬菜(叶菜)20~40%,西瓜30%以上。
4、桑叶果类:一般增产桑叶20~30%,茶叶(鲜叶)14~25%,枇杷10~21%。
例一:东台市土肥站用本发明叶面喷施,分别以本发明含量为0%、0.1%、0.2%、0.3%、的浓度作对比试验,其结果显示:0.2%的浓度平均增产13.6%,0.1%和0.3%两种浓度,分别增产10%和11.4%。
例二:盐城市沿海地区是棉花枯萎病高发地区。该市土肥站在枯萎病棉田,采用含本发明0.2%浓度的水溶液喷施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株结铃比对照田平均增生3.16个,亩总桃数增生9480个,铃重平均增加0.37克,亩增产24.6%。试验结果达显著水平。
例三,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施用本发明,对杨花萝卜产量的影响作对比试验:小区面积3.3平方米,重复三次,对比排列,采用农用喷雾器喷施本发明稀泽液,处理组第一次喷施1000倍液,第二次喷施500倍液。对照组则喷施清水。两组栽培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萝卜产量分别为24.9斤和21.5斤。处理组较对照组平均增产15.7%。
本发明业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质量检测,其结果与评价为:按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暂行标准,该样品(即本发明)属低毒类物质(毒检字第049号)。
本发明在通过区域性试验后,业已报经中华人发共和国农业部审定登记。临时登记证号为044,并按农业部规定正在准备进入农业推广领域。
本发明在其重量百分组成作调整后,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小试表明,同样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