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35516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584446.0

申请日:

20101101

公开号:

CN201870779U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1

主分类号:

A61F5/01

申请人:

赵永坡

发明人:

赵永坡,丁月英

地址: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街美东国际B座2606室

优先权:

CN201020584446U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金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由床体、牵引支架、牵引动力装置和控制器四部分构成。牵引支架上安装多个转动滑轮。转动滑轮按照所在位置和作用分为转向滑轮和定向滑轮两类,定向滑轮共有水平方向、斜向和垂直方向三对。动力牵引装置发出三对牵引绳通过滑轮的传递产生三对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在共同的控制面板的统一控制下协调同步工作,产生三组不同方向的牵引力,通过与之配合使用的整骨矫正带的传递,起到矫正下肢关节移位,治疗膝内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对大多数关节移位所致的膝内翻有很好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垂直定向滑轮(5)、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索(10)、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斜向定向滑轮(4)、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斜向牵引索(9)、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水平定向滑轮(3)、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8);所述的水平牵引索(8)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斜向牵引索(9)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垂直牵引索(10)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 2.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斜向定向滑轮(4)、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9)、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水平定向滑轮(3)、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8);所述的水平牵引索(8)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9)分别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腿膝内翻矫正床。

技术背景

膝内翻是非常多见的下肢畸形,不仅影响人的外表形象,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膝内翻是导致中老年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从发病原因来说,医学界一般认为膝内翻都是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佝偻病而继发骨头变形导致的。经多年研究观察发现:膝内翻只有少数是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佝偻病而继发骨头变形导致的,大多数膝内翻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下肢髋、膝和踝关节联合移位所致,并且采用整骨手法进行矫正取得成功。由于引起膝内翻的髋、膝和踝关节联合移位的最主要的移位类型是关节的旋转移位,目前国内市场和膝内翻有关的仪器或矫正带等产品几乎全部是采取的一种单纯对膝关节进行从外到内的机械挤压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拉伸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并不能矫正关节的旋转移位,更不能同时对髋、膝和踝关节同时起作用,患者往往使用很久却收效甚微,有的甚至造成意外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三个不同方向的牵引力协同作用达到矫正关节旋转移位的、可快速治疗膝内翻的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垂直定向滑轮、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索、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斜向定向滑轮、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斜向牵引索、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水平定向滑轮、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所述的水平牵引索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所述的斜向牵引索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所述的垂直牵引索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斜向定向滑轮、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水平定向滑轮、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所述的水平牵引索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分别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

由于膝内翻一般是由于髋、膝和踝关节共三个关节同时出现相对的旋转移位所导致,所以本实用新型也采取三个不同部位同时分别施加三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的方式进行矫正。本实用新型是在对膝内翻进行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整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对已经成熟的手法矫正技术用电动牵引装置进行模拟操作。经临床验证,单独使用对关节移位导致的膝内翻有效率达到100%,对关节移位导致的轻中度膝内翻80%以上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对于关节移位所致的重度膝内翻配合整骨手法同时使用可以缩短疗程约30%,对于肌肉发达的患者在整骨手法矫正同时配合使用可以明显节省操作者的体力,一些以前因操作者体力原因不能矫正的患者如果配合仪器就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所有患者从矫正前后的对比照片、X线片和矫正前后走路姿势等方面来对比,都有显著的改善,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作为成熟的技术来推广应用。(效果见矫正实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牵引动力装置结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整骨矫正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床体、2牵引支架、3水平定向滑轮、4斜向定向滑轮、5垂直定向滑轮、6转向传导滑轮、7整骨矫正带、8水平牵引索、9斜向牵引索、10垂直牵引索、11牵引动力装置、12控制器、13中空穿带孔、14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多年研究整骨手法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对整骨手法的用力方向、操作部位和用力方式等采用动力牵引装置进行模拟操作,主要应用于关节移位所致的膝内翻的矫正或治疗。

如附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整骨矫正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垂直定向滑轮5、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索10、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斜向定向滑轮4、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斜向牵引索9、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水平定向滑轮3、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8;所述的水平牵引索8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斜向牵引索9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垂直牵引索10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研制的仪器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由床体1、牵引支架2、牵引动力装置11和控制器12四部分构成。牵引支架上安装转动滑轮,转动滑轮按照所在位置和作用分为转向滑轮6和三对不同方向的定向滑轮,定向滑轮共有水平定向滑轮3、斜向定向滑轮4 和垂直定向滑轮5三对。膝内翻患者在本实用新型治疗床上仰卧,以三条整骨矫正带7分别固定在靠近髋、膝和踝关节的部位,然后将牵引动力装置的三对牵引索即水平牵引索8、斜向牵引索9和垂直牵引索10分别通过三组定向滑轮即水平定向滑轮3、斜向定向滑轮4和垂直定向滑轮5与整骨矫正带7的两端连接扣14相连接。在控制器12的统一控制下,牵引动力装置11的三对牵引索即水平牵引索8、斜向牵引索9和垂直牵引索10产生的牵引力通过定向滑轮的传递分别产生水平、斜向和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其中,与大腿根部的整骨矫正带7连接的垂直牵引索10施加向上的牵引力,通过整骨矫正带7的力量传递起到促使髋关节内收的作用;与膝关节上方的整骨矫正带7连接的斜向牵引索9施加向外上方的牵引力,通过整骨矫正带7的力量传递起到促使膝关节旋外的作用力;与踝关节上方的整骨矫正带连接的水平牵引索8施加水平向外的牵引力,通过整骨矫正带的力量传递起到促使小腿远端相对内旋。三者共同作用起到矫正下肢关节移位、治疗膝内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膝关节内旋移位伴髋关节外展移位的膝内翻患者治疗使用。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为一个中空穿带孔13、两端为连接扣14的整骨矫正带7,与动力牵引装置配合使用。如附图1所示,将三条整骨矫正带分别固定于踝关节上方约5厘米、膝关节上方约3厘米和大腿根部三处。固定于踝关节上方5厘米处的整骨矫正带从下方环绕双腿在上方左右交叉到两侧,在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两侧的牵拉力;固定于膝关节上方3厘米处的整骨矫正带从上方绕过腿的外侧然后从两腿间经中空穿带孔2穿出再左右交叉,在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斜上方的牵拉力;固定于大腿根部的整骨矫正带从上方绕过腿的外侧然后从两腿间经中空穿带孔13穿出,在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上方的牵拉力。在三组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形成一种针对膝关节的向外的旋转力,并使髋关节内收,达到矫正关节移位,治疗膝内翻的目的。

如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斜向定向滑轮4、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9、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水平定向滑轮3、转向传导滑轮6和牵引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8;所述的水平牵引索8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9分别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膝关节内旋移位伴髋关节外展内旋移位的膝内翻患者治疗使用。

使用方法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于大腿根部的整骨矫正带采取与膝关节上方的整骨矫正带相同的固定方法与连接方法。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7077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22 CN 201870779 U *CN201870779U* (21)申请号 201020584446.0 (22)申请日 2010.11.01 A61F 5/01(2006.01) (73)专利权人 赵永坡 地址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街 美东国际 B 座 2606 室 (72)发明人 赵永坡 丁月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 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董金国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由床。

2、 体、 牵引支架、 牵引动力装置和控制器四部分构 成。 牵引支架上安装多个转动滑轮。 转动滑轮按照 所在位置和作用分为转向滑轮和定向滑轮两类, 定向滑轮共有水平方向、 斜向和垂直方向三对。 动 力牵引装置发出三对牵引绳通过滑轮的传递产生 三对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在共同的控制面板的统 一控制下协调同步工作, 产生三组不同方向的牵 引力, 通过与之配合使用的整骨矫正带的传递, 起 到矫正下肢关节移位, 治疗膝内翻的作用。 本实用 新型对大多数关节移位所致的膝内翻有很好治疗 效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

3、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201870779 U1/1 页 2 1.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1)、 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 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垂直定向滑轮(5)、 转向传导滑轮(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索 (10)、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斜向定向滑轮 (4)、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 设置的斜向牵引索(9)、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水平定向滑轮(3)、 转向传导滑轮(6) 和牵引动力装置 (。

4、11) 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 (8) ; 所述的水平牵引索 (8) 和采 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 所述的斜向牵引索 (9) 和采用双 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 ; 所述的垂直牵引索(10)和采 用双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2.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1)、 设置在床体(1)上的人体腿 部上方的牵引支架(2)、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2)上的斜向定向滑轮(4)、 转向传导滑轮(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 (9)、 通过设置。

5、在牵 引支架 (2) 上的水平定向滑轮 (3)、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水 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 (8) ; 所述的水平牵引索 (8) 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 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 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 (9) 分别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 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70779 U1/3 页 3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腿膝内翻矫正床。 技术背景 0002 膝内翻是非常多见的下肢畸形, 不仅影响人的外表形象, 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 重的。

6、影响, 膝内翻是导致中老年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从发病原因来说, 医学界一般认为 膝内翻都是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佝偻病而继发骨头变形导致的。经多年研究观察发现 : 膝 内翻只有少数是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佝偻病而继发骨头变形导致的, 大多数膝内翻是由于 长期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下肢髋、 膝和踝关节联合移位所致, 并且采用整骨手法进行矫 正取得成功。由于引起膝内翻的髋、 膝和踝关节联合移位的最主要的移位类型是关节的旋 转移位, 目前国内市场和膝内翻有关的仪器或矫正带等产品几乎全部是采取的一种单纯对 膝关节进行从外到内的机械挤压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拉伸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并不能矫 正关节的旋转移位,。

7、 更不能同时对髋、 膝和踝关节同时起作用, 患者往往使用很久却收效甚 微, 有的甚至造成意外损伤。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三个不同方向的牵引力协同作 用达到矫正关节旋转移位的、 可快速治疗膝内翻的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 设置在床体上的人体腿部上 方的牵引支架、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垂直定向滑轮、 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 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索、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斜向定向滑轮、 转向传导 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

8、斜向牵引索、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水 平定向滑轮、 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 ; 所述的水 平牵引索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 所述的斜向牵引索和采 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 所述的垂直牵引索和采用双 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0006 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体、 设置在床体上的人体腿部上 方的牵引支架、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斜向定向滑轮、 转向传导滑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 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上的水平定向滑轮、 转向传导滑。

9、轮和牵引动力装置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 ; 所述的水平牵引索和采 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 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分别和采 用双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相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 : 0008 由于膝内翻一般是由于髋、 膝和踝关节共三个关节同时出现相对的旋转移位所导 致, 所以本实用新型也采取三个不同部位同时分别施加三个不同方向的作用力的方式进行 说 明 书 CN 201870779 U2/3 页 4 矫正。本实用新型是在对膝内翻进行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整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 对已经 成熟的手法矫正技术用电动牵引装置进行。

10、模拟操作。经临床验证, 单独使用对关节移位导 致的膝内翻有效率达到 100, 对关节移位导致的轻中度膝内翻 80以上可以达到临床治 愈, 对于关节移位所致的重度膝内翻配合整骨手法同时使用可以缩短疗程约 30, 对于肌 肉发达的患者在整骨手法矫正同时配合使用可以明显节省操作者的体力, 一些以前因操作 者体力原因不能矫正的患者如果配合仪器就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有患者从矫正前 后的对比照片、 X 线片和矫正前后走路姿势等方面来对比, 都有显著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完 全可以作为成熟的技术来推广应用。( 效果见矫正实例 ) 0009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00。

11、11 附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牵引动力装置结构侧视图 ; 0012 附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 0013 附图 4 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整骨矫正带结构示意图 ; 0014 附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结构示意图。 0015 在附图中, 1 床体、 2 牵引支架、 3 水平定向滑轮、 4 斜向定向滑轮、 5 垂直定向滑轮、 6 转向传导滑轮、 7 整骨矫正带、 8 水平牵引索、 9 斜向牵引索、 10 垂直牵引索、 11 牵引动力装 置、 12 控制器、 13 中空穿带孔、 14 连接扣。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实用新型是在多年研究整骨手法并取得。

12、良好临床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 成果, 对整骨手法的用力方向、 操作部位和用力方式等采用动力牵引装置进行模拟操作, 主 要应用于关节移位所致的膝内翻的矫正或治疗。 0018 如附图 1-4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全方位整骨矫正 床, 包括床体 1、 设置在床体 1 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 2、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 垂直定向滑轮 5、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垂直牵引设置的垂直牵引 索 10、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斜向定向滑轮 4、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 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斜向牵引索 9、 通过设。

13、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水平定向滑轮 3、 转向 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牵引索 8 ; 所述的水平牵引索 8 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 所述的斜向牵引索 9 和采用双 腿分开环绕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整骨矫正带7相连接 ; 所述的垂直牵引索10和采用双 腿分开环绕的呈垂直牵引的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所研制的仪器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床由床体 1、 牵引支架 2、 牵引动 力装置 11 和控制器 12 四部分构成。牵引支架上安装转动滑轮, 转动滑轮按照所在位置和 作用分为转向滑轮 6 和三对不同方向的定向。

14、滑轮, 定向滑轮共有水平定向滑轮 3、 斜向定向 滑轮 4 和垂直定向滑轮 5 三对。膝内翻患者在本实用新型治疗床上仰卧, 以三条整骨矫正 带 7 分别固定在靠近髋、 膝和踝关节的部位, 然后将牵引动力装置的三对牵引索即水平牵 引索 8、 斜向牵引索 9 和垂直牵引索 10 分别通过三组定向滑轮即水平定向滑轮 3、 斜向定向 滑轮 4 和垂直定向滑轮 5 与整骨矫正带 7 的两端连接扣 14 相连接。在控制器 12 的统一控 制下, 牵引动力装置 11 的三对牵引索即水平牵引索 8、 斜向牵引索 9 和垂直牵引索 10 产生 的牵引力通过定向滑轮的传递分别产生水平、 斜向和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

15、其中, 与大腿根部 说 明 书 CN 201870779 U3/3 页 5 的整骨矫正带 7 连接的垂直牵引索 10 施加向上的牵引力, 通过整骨矫正带 7 的力量传递起 到促使髋关节内收的作用 ; 与膝关节上方的整骨矫正带 7 连接的斜向牵引索 9 施加向外上 方的牵引力, 通过整骨矫正带 7 的力量传递起到促使膝关节旋外的作用力 ; 与踝关节上方 的整骨矫正带连接的水平牵引索 8 施加水平向外的牵引力, 通过整骨矫正带的力量传递起 到促使小腿远端相对内旋。三者共同作用起到矫正下肢关节移位、 治疗膝内翻的作用。本 实用新型适用于膝关节内旋移位伴髋关节外展移位的膝内翻患者治疗使用。 0020 。

16、如附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为一个中空穿带孔 13、 两端为连接扣 14 的整 骨矫正带 7, 与动力牵引装置配合使用。如附图 1 所示, 将三条整骨矫正带分别固定于踝关 节上方约 5 厘米、 膝关节上方约 3 厘米和大腿根部三处。固定于踝关节上方 5 厘米处的整 骨矫正带从下方环绕双腿在上方左右交叉到两侧, 在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两侧的 牵拉力 ; 固定于膝关节上方 3 厘米处的整骨矫正带从上方绕过腿的外侧然后从两腿间经中 空穿带孔 2 穿出再左右交叉, 在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斜上方的牵拉力 ; 固定于大 腿根部的整骨矫正带从上方绕过腿的外侧然后从两腿间经中空穿带孔 1。

17、3 穿出, 在动力牵 引装置的牵引下产生向上方的牵拉力。在三组动力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 形成一种针对 膝关节的向外的旋转力, 并使髋关节内收, 达到矫正关节移位, 治疗膝内翻的目的。 0021 如附图 5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全方位膝内翻整骨矫正 床, 包括床体 1、 设置在床体 1 上的人体腿部上方的牵引支架 2、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 斜向定向滑轮 4、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置 11 相连接的呈斜向牵引设置的前后两套 斜向牵引索 9、 通过设置在牵引支架 2 上的水平定向滑轮 3、 转向传导滑轮 6 和牵引动力装 置 11 相连接的呈水平设置的水。

18、平牵引索 8 ; 所述的水平牵引索 8 和采用双腿环绕绕置的呈 水平牵引的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 ; 所述的前后两套斜向牵引索 9 分别和采用双腿分开环绕 绕置的呈斜向交叉牵引的前后两套整骨矫正带 7 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膝关节内旋移 位伴髋关节外展内旋移位的膝内翻患者治疗使用。 0022 使用方法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于大腿根部的整骨矫正带 采取与膝关节上方的整骨矫正带相同的固定方法与连接方法。 说 明 书 CN 201870779 U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70779 U2/4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70779 U3/4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70779 U4/4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