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3532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9286.5

申请日:

1994.12.23

公开号:

CN1125217A

公开日:

1996.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C59/84

主分类号:

C07C59/8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李红兵; 罗玉忠

地址: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2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方晓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金属络合物催化作用下,描述了卤化苄双羰化反应制备苯丙酮酸的方法。以异核铁钴簇催化剂[R4N]+FeCo3(CO)12]-等,在一定的一氧化碳压力下2-6MPa,在40-70℃反应6-10小时,溶剂为二氧六环。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苯丙酮酸,收率可达80-90%。本发明选用的新型催化剂一步完成苯丙酮酸的制备,具有工艺简便、合理、收率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氯化苄双羰化反应制备苯丙酮酸的方法,包括: (1)使用异核簇络合物作催化剂; (2)使用钴簇络合物作催化剂; (3)使用担载金属簇络合物作催化剂; (4)以一氧化碳作为原料气; (5)使用二氧六环作溶剂; (6)低压在碱性介质存在下进行双羰化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苄基三甲基 季铵盐十二羰基二钴铁簇合物[C 6 H 5 CH 2 (CH 3 ) 3 N] + [FeCo 3 (CO) 12 ] -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氯甲川九羰 基三钴ClCCo 3 (CO) 9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 (C 2 H 5 ) 4 B[FeCo 3 (CO) 12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YCCo 3 (CO) 9 (Y=烷基、酯、卤素、芳基),[B 4 N] + [FeCo 3 (CO) 12 ] -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介质为氢氧化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在25—70℃,
2: 0 —6.0MPa,pH为7.1—13.5条件下进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液pH值为8—13。

说明书


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钴簇催化卤化苄双羰化反应制备苯丙酮酸的方法,它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在铁钴簇催化剂作用下加压双羰化反应,产物经分离、酸化,萃取、浓缩得白色结晶。

    已知的苯丙酮酸的合成方法,不仅反应条件苛刻,而且需要用特殊结构的起始物经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困难较多。

    在OE2600541中首次以PhCH2Cl在乙醇中与一氧化碳作用,以Co2(CO)8为催化剂经双羰化反应,得到71%苯丙酮酸,29%苯乙酸,该方法收率高,操作简便,产物分离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选用新型的金属异核钴簇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克服了原来Co2(CO)8为催化剂在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可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选用了在空气比八羰基二钴稳定的催化剂,用可能少的步骤和原材料得到苯丙酮酸,有利于工业生产。

    苯丙酮酸是精细化工的中间体,是合成α—氨基酸的重要中间体,也是重要的动植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及人造甜味素的原料,在医药生化及农药等生产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发明选用异核钴簇络合物为催化剂,以二氧六环(C2H4)2O2为溶剂,在碱性介质氢氧化钙作用下,在带有搅拌的高压釜中与一氧化碳反应,压力1.0—6.0MPa,温度控制在25—70℃,反应液pH值在7.1—13.5,最好为8—13反应6—10小时,结束后反应液过滤,固体用水和乙醚反复洗涤,洗涤后的固体用盐酸酸化,终点pH控制在1—3之间,并用乙醚萃取,蒸发干燥得粗苯丙酮酸,重结晶得白色晶体。酸化所用HCl地浓度范围10—15%。母液同样用盐酸酸化,终点pH值控制在3以上,乙醚萃取,蒸发,干燥得粗苯乙酸。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苯丙酮酸收率在28.9—95%,纯度可达97%以上,熔点155—156.5℃。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整个制备过程所使用的化工原料价廉易得,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期短。

    2、所选用的催化剂在空气中较为稳定。

    3、一氧化碳原料气,可使用富含CO的工业尾气。

    本发明下面将作进一步描述。

    例子1,取1.0g苄基三甲基季铵盐十二羰基三钴铁簇合物[C6H5CH2(CH3)3N]+[FeCo3(CO)10]-:100ml二恶烷(C2H4)2O2;7.7g(0.061mol)氯化苄;9.26g(0.125mol)氢氧化钙;38ml水同时加入带有电磁搅拌的高压.釜内,用2.0MPa的一氧化碳冲洗三次,再冲入一氧化碳,在温度65℃,3MPa反应,在搅拌条件下保持8小时,补充一氧化碳保持衡定压力,直到一氧化碳不再吸收为止,反应结束后,高压釜冷至常温,取出混合物过滤,固体用水和乙醚洗涤三次,洗涤后的固体溶解在盐酸中,溶液用乙醚萃取,浓缩除去乙醚,干燥后得苯丙酮酸9.5g收率95%。

    例2,按例1所述条件和过程,将催化剂改为氯甲川九羰基三钴ClCCo3(CO)9取1.0g在3.0MPa反应压力下反应6小时得产物8.0g收率77.2%。

    例3,按例1所述条件和过程,改用催化剂(C2H5)4N-[FeCo3(CO)12]0.5g,反应压力3.0MPa,反应时间6小时,得苯丙酮酸5.5g收率53.1%。

    例4,按例1所述反应条件和过程,改用催化剂为(C4H9)4N+[FeCo3(CO)12]0.5g其余条件与例1相同,得苯丙酮酸5.0g收率48.3%。

    例5,按例1所述条件和过程,将催化剂改为ClCo3(CO)9,取1.0g在3.0MPa下,湿度控制在50℃反应6小时,得苯丙酮酸8.0g收率77.2%。

    例6,取负载铁钴簇催化剂同例1所述条件和过程,得苯丙酮酸6.0g,产率57.9%。

    例7,取0.5g例1所用催化剂,其余条件和过程同例1。改变反应压力均能得到苯丙酮酸,实验结果表明,双羰反应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苯丙酮酸收率增加。当PCO=1.0MPa时,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同样也能得双羰化产物。见表1:NO         PCO(MPa) Time(hr)  Cat(g)  PPA(g)  PPA(%)  PA(g)  PA(%)P-13-32    6.0       8         0.5     8.0     77.2     1.0    11.7P-14-33    5.0       6         0.5     5.0     48.3     2.0    23.3P-15-34    4.0       6         0.5     6.0     57.9     1.0    11.7P-17-42    3.0       6         0.5     4.2     40.5     1.4    16.3P-18-48    2.0       6         0.5     3.7     35.7     1.7    19.8P-19-413   1.0       6         0.5     3.0     28.9     3.5    40.7

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化苄双羰化制备苯丙酮酸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金属络合物催化作用下,描述了卤化苄双羰化反应制备苯丙酮酸的方法。以异核铁钴簇催化剂R4N+FeCo3(CO)12-等,在一定的一氧化碳压力下2-6MPa,在40-70反应6-10小时,溶剂为二氧六环。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苯丙酮酸,收率可达80-90。本发明选用的新型催化剂一步完成苯丙酮酸的制备,具有工艺简便、合理、收率高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