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61376.8 (22)申请日 2016.10.28 (71)申请人 邓丽珍 地址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 区皇路17号 (72)发明人 邓丽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付倩 (51)Int.Cl. A61K 36/8968(2006.01) A61K 9/14(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
2、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及 其制备方法, 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地 肤子515份、 骨碎补410份、 钩藤612份、 桑 枝410份、 桑寄生410份、 秦艽612份、 雷公 藤818份、 当归515份、 麻黄410份、 三七6 12份、 王不留行410份、 千年健410份、 追地风 612份、 麦冬39份、 透骨草410份和续断4 10份。 本发明以各种天然中草药为原料, 具有祛 风燥湿、 通络止痛之功效, 对风湿关节炎有良好 的治疗疗效或缓解疼痛作用, 且安全可靠、 无毒 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421344 A 。
3、2017.02.22 CN 106421344 A 1.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515 份、 骨碎补410份、 钩藤612份、 桑枝410份、 桑寄生410份、 秦艽612份、 雷公藤8 18份、 当归515份、 麻黄410份、 三七612份、 王不留行410份、 千年健410份、 追地风 612份、 麦冬39份、 透骨草410份和续断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 料制成: 地肤子10份、 骨碎补7份、 钩藤9份、 桑枝7份、 桑寄生7份、 秦艽9份、 雷公藤13份、 当归 10。
4、份、 麻黄7份、 三七9份、 王不留行7份、 千年健7份、 追地风9份、 麦冬6份、 透骨草7份和续断7 份。 3.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选取以下重 量份数的经过充分烘干干燥的原料: 地肤子515份、 骨碎补410份、 钩藤612份、 桑枝4 10份、 桑寄生410份、 秦艽612份、 雷公藤818份、 当归515份、 麻黄410份、 三七6 12份、 王不留行410份、 千年健410份、 追地风612份、 麦冬39份、 透骨草410份和 续断410份, 混合均匀后, 粉碎, 过筛, 灭菌, 包装后, 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足浴粉。 4.根据权。
5、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 的重量份数为: 地肤子10份、 骨碎补7份、 钩藤9份、 桑枝7份、 桑寄生7份、 秦艽9份、 雷公藤13 份、 当归10份、 麻黄7份、 三七9份、 王不留行7份、 千年健7份、 追地风9份、 麦冬6份、 透骨草7份 和续断7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筛 的目数为801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 的方式为红外线灭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421344 A 2 一种治疗。
6、关节炎的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风湿类风湿疾病属于我国中医学痹症的范畴, 其主要症状为肌肉、 关节、 筋骨等处 疼痛、 酸楚、 重着、 麻木、 屈伸不利, 或者关节肿大,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之一, 近年来 发病率逐年上升, 致残率也逐年上升。 由于风湿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 发病周期较长, 临 床症状表现多样, 疾病顽固, 治疗期较长, 因而该类疾病病因、 病机比较复杂, 临床多呈边缘 性、 多学科表现, 再加之中医学本身的局限性和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的不统一, 给临床辩证施 治及对该类病。
7、变的临床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0003 人的脚上有上百个穴位连接人体的各个部位, 所以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古代最 早记载泡脚的书籍是晋代葛洪著的 肘后备急方 , 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国最古老的 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 认为:“阳气起于足五趾之里。 ” 足三阳经(胃、 胆、 膀胱)止于腿足部, 足 三阴经(肝、 脾、 胃)起于腿足部, 这里是阴阳交会的地方。 小腿上分布着60多个穴位, 足部有 近70个反射区。 我们如果对这些穴位和反射区经常进行中药足浴按摩, 就像给五脏六腑药 浴洗泡按摩一样, 所以, 人们把足部形象的比喻为 “人体的保养站” 。 因此, 泡脚粉目前在市 场上逐步受到欢。
8、迎, 但市面上的足浴粉疗效低、 品种少,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 粉及其制备方法, 该泡脚粉以各种天然中草药为原料, 具有祛风燥湿、 通络止痛之功效, 对 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疗效或缓解疼痛作用, 且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由如下重 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515份、 骨碎补410份、 钩藤612份、 桑枝410份、 桑寄生4 10份、 秦艽612份、 雷公藤818份、 当归515份、 麻黄410份、 三七612份。
9、、 王不留行 410份、 千年健410份、 追地风612份、 麦冬39份、 透骨草410份和续断410份。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10份、 骨碎补7份、 钩藤9份、 桑枝7份、 桑寄生7份、 秦艽9份、 雷公藤13份、 当归10份、 麻黄7份、 三七9份、 王不留行7份、 千年健7份、 追地风9份、 麦冬6份、 透骨草7份和续断7份。 0008 本发明选用的地肤子, 味甘、 苦, 性寒, 归肾、 膀胱经, 有利小便、 清湿热之功效; 骨 碎补, 味苦, 性温, 归肝、 肾经, 有补肾强骨、 续伤止痛之。
10、功效; 钩藤, 味甘, 性凉, 归肝、 心经, 有清热平肝、 息风定惊之功效; 桑枝, 味微苦, 性平, 归肝经, 有祛风湿、 利关节之功效; 桑寄 生, 味苦、 甘, 性平, 归肝、 肾经, 有补肝肾、 强筋骨、 祛风湿之功效; 秦艽, 味苦、 辛, 性微寒, 归 肝、 胃、 胆经, 有祛风湿、 清湿热、 止痹痛之功效; 雷公藤, 味苦、 辛, 性凉, 归肝、 肾经, 有祛风 除湿、 通络止痛、 消肿止痛、 解毒杀虫之功效; 当归, 味甘、 辛, 性温, 归肝、 心、 脾经, 有补血活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421344 A 3 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之功效; 麻黄, 。
11、味辛、 微苦, 性温, 归肺、 膀胱经, 有发汗解表、 宣肺平 喘之功效; 三七, 味甘、 微苦, 性温, 归肝、 胃、 大肠经, 有活血化瘀、 消肿定痛之功效; 王不留 行, 味苦, 性平, 归肝、 胃经, 有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 利尿通淋之功效; 千年健, 味苦、 辛, 性 温, 归肝、 肾经, 有祛风湿、 壮筋骨之功效; 追地风, 味微辛、 涩, 性温, 归膀胱、 肾经, 有祛风除 湿、 行气止痛之功效; 麦冬, 味甘、 微苦, 性微寒, 归心、 肺、 胃经, 有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之功 效; 透骨草, 味甘、 辛, 性温, 归肺、 肝经, 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续断, 味苦, 性温, 。
12、归肝、 肾经, 有 补肝肾、 续筋骨、 调血脉之功效。 诸药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祛风燥湿、 通络止痛之功 效。 0009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 经过充分烘干干燥的原料: 地肤子515份、 骨碎补410份、 钩藤612份、 桑枝410份、 桑 寄生410份、 秦艽612份、 雷公藤818份、 当归515份、 麻黄410份、 三七612份、 王 不留行410份、 千年健410份、 追地风612份、 麦冬39份、 透骨草410份和续断410 份, 混合均匀后, 粉碎, 过筛, 灭菌, 包装后, 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足浴粉。 0010 在上。
13、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 进一步, 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地肤子10份、 骨碎补7份、 钩藤9份、 桑枝7份、 桑寄 生7份、 秦艽9份、 雷公藤13份、 当归10份、 麻黄7份、 三七9份、 王不留行7份、 千年健7份、 追地 风9份、 麦冬6份、 透骨草7份和续断7份。 0012 进一步, 所述过筛的目数为80100目。 0013 进一步, 所述灭菌的方式为红外线灭菌。 0014 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所述泡脚粉 在使用时, 打开包装袋, 取10g泡脚粉, 加到11.5kg沸水中, 搅拌35分钟, 再加34kg温 水。
14、调至水温4050, 足浴2030分钟, 足浴时双足相互搓擦, 每天一次。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的泡脚粉以各种天然中草药为原料, 具有祛风燥湿、 通络止痛之功效, 对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疗效或缓解疼痛作用, 且无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0017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 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 明,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 0020 本实施例的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5kg、 骨碎补 10kg、 钩藤6kg、 桑枝。
15、10kg、 桑寄生4kg、 秦艽12kg、 雷公藤8kg、 当归15kg、 麻黄4kg、 三七12kg、 王不留行4kg、 千年健10kg、 追地风6kg、 麦冬9kg、 透骨草4kg和续断10kg。 0021 上述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的经过 充分烘干干燥的原料: 地肤子5kg、 骨碎补10kg、 钩藤6kg、 桑枝10kg、 桑寄生4kg、 秦艽12kg、 雷公藤8kg、 当归15kg、 麻黄4kg、 三七12kg、 王不留行4kg、 千年健10kg、 追地风6kg、 麦冬9kg、 透骨草4kg和续断10kg, 混合均匀后, 粉碎, 过80目筛, 。
16、红外线灭菌, 包装后, 即得所述治疗风 湿关节炎的足浴粉。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421344 A 4 0022 实施例2: 0023 本实施例的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10kg、 骨碎补 7kg、 钩藤9kg、 桑枝7kg、 桑寄生7kg、 秦艽9kg、 雷公藤13kg、 当归10kg、 麻黄7kg、 三七9kg、 王 不留行7kg、 千年健7kg、 追地风9kg、 麦冬6kg、 透骨草7kg和续断7kg。 0024 上述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的经过 充分烘干干燥的原料: 地肤子10kg、 骨碎补7kg、。
17、 钩藤9kg、 桑枝7kg、 桑寄生7kg、 秦艽9kg、 雷 公藤13kg、 当归10kg、 麻黄7kg、 三七9kg、 王不留行7kg、 千年健7kg、 追地风9kg、 麦冬6kg、 透 骨草7kg和续断7kg, 混合均匀后, 粉碎, 过100目筛, 红外线灭菌, 包装后, 即得所述治疗风湿 关节炎的足浴粉。 0025 实施例3: 0026 本实施例的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 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地肤子15kg、 骨碎补 4kg、 钩藤12kg、 桑枝4kg、 桑寄生10kg、 秦艽6kg、 雷公藤18kg、 当归5kg、 麻黄10kg、 三七6kg、 王不留行10kg、 千年健4kg、 。
18、追地风12kg、 麦冬3kg、 透骨草10kg和续断4kg。 0027 上述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的经过 充分烘干干燥的原料: 地肤子15kg、 骨碎补4kg、 钩藤12kg、 桑枝4kg、 桑寄生10kg、 秦艽6kg、 雷公藤18kg、 当归5kg、 麻黄10kg、 三七6kg、 王不留行10kg、 千年健4kg、 追地风12kg、 麦冬 3kg、 透骨草10kg和续断4kg, 混合均匀后, 粉碎, 过80目筛, 红外线灭菌, 包装后, 即得所述治 疗风湿关节炎的足浴粉。 0028 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治疗关节炎的足浴粉的使用方。
19、法, 所述泡脚粉在使用时, 打开包装袋, 取10g泡脚粉, 加到11.5kg沸水中, 搅拌35分钟, 再 加34kg温水调至水温4050, 足浴2030分钟, 足浴时双足相互搓擦, 每天一次。 0029 实验例 0030 将实施例2所述足浴粉用于治疗风湿引起的疼痛。 选3名患者, 使用方法为: 在晚上 临睡前使用, 取10g浴足粉, 加到11.5kg沸水中, 搅拌35分钟, 再加34kg温水调至水温 4050, 足浴2030分钟。 0031 案例1: 陈女士, 46岁。 膝关节僵硬, 肌肉酸痛。 使用本发明的足浴粉泡脚一个月后, 以上情况消失。 0032 案例2: 陈先生, 52岁。 肩部关节肿痛, 背部肌肉酸痛。 使用本发明足浴粉泡脚一周 后, 以上情况消失。 0033 案例3: 曹先生, 62岁。 颈部关节肿痛。 使用本发明足浴粉泡脚一周后, 以上情况消 失。 0034 由此可见, 本发明的中药浴足粉以具有舒筋活络、 活气活血、 补肾强筋、 祛风止痛 之功效, 对因风湿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或缓解作用, 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42134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