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35169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31405.6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203988532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0,A61F5/37

主分类号:

A61F5/00,A61F5/37

申请人:

陆伟

发明人:

陆伟

地址:

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桃园路11号德安医院内

优先权:

CN201420431405U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文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包括胸片、尼龙粘扣、2个肩部连接带、防脱紧连接带和安全固定带。胸片包括前片以及连接在前片左右两侧的左后片、右后片,左后片与右后片在重叠处通过尼龙粘扣连接。2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防脱紧连接带设置在2个肩部连接带之间。安全固定带用于与座椅或床连接,安全固定带也设置在2个肩部连接带之间。上述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穿戴于失智老人身上时,安全固定带与座椅或床连接后有效防止了失智老人坐时跌倒或坠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胸片(1)、尼龙粘扣(2)、2个肩部连接带(3)、防脱紧连接带(4)和安全固定带(5);胸片(1)包括前片(11)以及连接在前片(11)左右两侧的左后片(12)、右后片(13),左后片(12)与右后片(13)重叠于前片(11)的后方中央,左后片(12)与右后片(13)在重叠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2)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1)首尾相连;2个肩部连接带(3)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连接在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12)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相应的,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连接在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13)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防脱紧连接带(4)包括第一连接带(41)、2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和第二连接带(43),第一连接带(41)绕过2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的近连接圈(33)端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43)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4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后绕过第二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安全固定带(5)包括第一固定带(51)、插扣(52)和第二固定带(53);第一固定带(51)的一端绕过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调节肩带(32)上,另一端绕过插扣(52)的母扣(52-1)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52)的母扣(52-1)连接;第二固定带(53)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右侧的可调节肩带(32)上,第二固定带(53)的另一端绕过插扣(52)的公扣(52-2)的连接挡部后成为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连接带(6);辅助连接带(6)包括第一辅助连接带(61)、2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和第二辅助连接带(63);第一辅助连接带(61)绕过2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后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1)的右后片(13)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63)的一端与胸片(1)的左后片(12)的尾端中部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6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后绕过第二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胸片(1)是采用双层棉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胸片(1)内填充海绵(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尼龙粘扣(2)包括尼龙粘扣的绒带(21)和尼龙粘扣的钩带(22),其中左后片(12)的前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上下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21),右后片(13)的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钩带(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肩部连接带(3)包括定长肩带(31)、可调节肩带(32)、连接圈(33)和调节圈(34);2个肩部连接带(3)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定长肩带(31)绕过相应的连接圈(33)后,定长肩带(31)的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32)的一端与胸片(1)的左后片(12)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32)的另一端穿过双挡的调节圈(34)后绕过连接圈(33)再绕过调节圈(34)的中部连接杆后弯折缝合从而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失智老人用的防走失背心,属于老年人用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失智老人的数量在逐年递增,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到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最常见的失智症种类是老人失智症(即阿兹海默氏症)。失智老人症状严重时生活无法自理,特别是瘫痪在床的失智老人,常常发生走失、跌倒以及坠床等事故,对于失智老人及其亲属友人均造成身心上的恶劣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人用的安全背心,以防止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坐时跌倒以及坠床。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包括胸片、尼龙粘扣、2个肩部连接带、防脱紧连接带和安全固定带。

胸片包括前片以及连接在前片左右两侧的左后片、右后片,左后片与右后片重叠于前片的后方中央,左后片与右后片在重叠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首尾相连。

2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相应的,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

防脱紧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2个第一D型连接环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绕过2个第一D型连接环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的近连接圈端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后绕过第二个第一D型连接环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

安全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插扣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的一端绕过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调节肩带上,另一端绕过插扣的母扣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的母扣连接。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右侧的可调节肩带上,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绕过插扣的公扣的连接挡部后成为自由端。

上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还包括辅助连接带。辅助连接带包括第一辅助连接带、2个第二D型连接环和第二辅助连接带。第一辅助连接带绕过2个第二D型连接环后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的右后片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的一端与胸片的左后片的尾端中部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后绕过第二个第二D型连接环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

胸片是采用双层棉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胸片内填充海绵。

尼龙粘扣包括尼龙粘扣的绒带和尼龙粘扣的钩带,其中左后片的前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上下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右后片的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钩带。

肩部连接带包括定长肩带、可调节肩带、连接圈和调节圈。2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定长肩带绕过相应的连接圈后,定长肩带的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的一端与胸片的左后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的另一端穿过双挡的调节圈后绕过连接圈再绕过调节圈的中部连接杆后弯折缝合从而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的胸片采用双层棉布缝制且内填充海绵,穿着舒适,通过防脱紧连接带和辅助连接带连接进一步增强了与老人的连接强度,通过安全固定带与座椅或床连接后以防止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坐时跌倒以及坠床,人性化且保护了老人的尊严。

(2)本实用新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的适用于家庭护理、老年公寓护理的失智老人或智障人员等,适用场合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右后片翻开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胸片1, 前片11,左后片12,右后片13, 海绵14,

尼龙粘扣2, 尼龙粘扣的绒带21,尼龙粘扣的钩带22,

肩部连接带3,定长肩带31,可调节肩带32,连接圈33,调节圈34,

防脱紧连接带4,第一连接带41,第一D型连接环42,第二连接带43,

安全固定带5,第一固定带51,插扣52,母扣52-1,公扣52-2,第二固定带53,

辅助连接带6,第一辅助连接带61,第二D型连接环62,第二辅助连接带63,

老人7,

椅背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包括胸片1、尼龙粘扣2、2个肩部连接带3、防脱紧连接带4和安全固定带5。其中胸片1是采用双层棉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见图4,胸片1内填充海绵14,仍见图1至图3,胸片1包括前片11以及连接在前片11左右两侧的左后片12、右后片13,左后片12与右后片13重叠于前片11的后方中央,左后片12与右后片13在重叠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2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1首尾相连,见图5,尼龙粘扣2包括尼龙粘扣的绒带21和尼龙粘扣的钩带22,其中左后片12的前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上下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21,右后片13的 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钩带22,则左后片12和右后片13可以通过尼龙粘扣2连接。仍见图1至图3,肩部连接带3包括定长肩带31、可调节肩带32、连接圈33和调节圈34。2个肩部连接带3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定长肩带31绕过相应的连接圈33后,定长肩带31的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32的一端与胸片1的左后片12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32的另一端穿过双挡的调节圈34后绕过连接圈33再绕过调节圈34的中部连接杆后弯折缝合从而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可调节肩带32可通过抽拉调节圈34的位置来调节长短,从而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连接在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12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相应的,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连接在胸片1的前片11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13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

仍见图1至图3,防脱紧连接带4包括第一连接带41、2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和第二连接带43,第一连接带41绕过2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的近连接圈33端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43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4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后绕过第二个第一D型连接环42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一D型连接环42,从而第二连接带43可以通过抽拉自由端来调节长短。

安全固定带5包括第一固定带51、插扣52和第二固定带53。第一固定带51的一端绕过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调节肩带32上,另一端绕过插扣52的母扣52-1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52的母扣52-1连接。第二固定带53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3的可调节肩带32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右侧的可调节肩带32上,第二固定带53的另一端绕过插扣52的公扣52-2的连接挡部后成为自由端,从而第二固定带53可通过抽拉调节长短。

辅助连接带6包括第一辅助连接带61、2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和第二辅助连接带63。第一辅助连接带61绕过2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后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1的右后片13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63的一端与胸片1的左后片12的尾端中部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带6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后绕过第二个第二D型连接环62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二D型连接环62,从而第二辅助连接带63可以通过抽拉自由端来调节长短。

见图6,本实施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使用时,让老人7静坐在带有椅背8的椅子上,将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由其2个肩部连接带3之间的空间套过老人的头部,将胸片1的前片11与老人的前胸贴合,然后将左后片12与右后片13调整好位置后通过尼龙粘扣2连接,调节肩部连接带3的长短,然后连接防脱紧连接带4和辅助连接带6并调节长短至舒适位置,最后将安全固定带5的第一固定带51和第二固定带53绕过椅背8后通过插扣52连接,同时可通过第二固定带53来调节长短,同理可将安全固定带5的第一固定带51和第二固定带53绕过床后通过插扣52连接,这样有效防止了失智老人坐时跌倒以及坠床。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53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 CN 203988532 U (21)申请号 201420431405.6 (22)申请日 2014.07.31 A61F 5/00(2006.01) A61F 5/37(2006.01) (73)专利权人 陆伟 地址 213003 江苏省常州市桃园路 11 号德 安医院内 (72)发明人 陆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陆文俊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包 括胸片、 尼龙粘扣。

2、、 2 个肩部连接带、 防脱紧连接 带和安全固定带。胸片包括前片以及连接在前片 左右两侧的左后片、 右后片, 左后片与右后片在重 叠处通过尼龙粘扣连接。2 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 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 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的上端左部相应 位置之间。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 前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的上端右部相 应位置之间。防脱紧连接带设置在 2 个肩部连接 带之间。 安全固定带用于与座椅或床连接, 安全固 定带也设置在 2 个肩部连接带之间。上述失智老 人安全背心穿戴于失智老人身上时, 安全固定带 与座椅或床连接后有效防止了失智老人坐时跌倒 或坠床。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8532 U CN 203988532 U 1/2 页 2 1.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胸片 (1) 、 尼龙粘扣 (2) 、 2 个肩部连接带 (3) 、 防脱紧连接带 (4) 和安全固定带 (5) ; 胸片 (1) 包括前片 (11) 以及连接在前片 (11) 左右两侧的左后片 (12) 、 右后片 (13) , 左 后片 (12) 与右后片 (13) 重叠于前片 。

4、(11) 的后方中央, 左后片 (12) 与右后片 (13) 在重叠 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 (2) 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 (1) 首尾相连 ; 2 个肩部连接带 (3) 左右对称设置 ; 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连接在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 (12)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 ; 相应的, 位于右侧的肩 部连接带 (3) 连接在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 (13) 的上端右部 相应位置之间 ; 防脱紧连接带 (4) 包括第一连接带 (41) 、 2 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和第二连接带 (43) , 第一连接带 (41。

5、) 绕过 2 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的近连接圈 (33) 端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带 (43) 的一端与位于 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带 (43) 的另 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后绕过第二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再反穿过第一个 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 安全固定带 (5) 包括第一固定带 (51) 、 插扣 (52) 和第二固定带 (53) ; 第一固定带 (51) 的一端绕过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6、 (32) 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 调节肩带 (32) 上, 另一端绕过插扣 (52) 的母扣 (52-1) 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 (52) 的母扣 (52-1) 连接 ; 第二固定带 (53) 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右侧的可调节肩带 (32) 上, 第二固定带 (53) 的另一端绕过插扣 (52) 的公扣 (52-2) 的连接挡部后成为自由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辅助连接带 (6) ; 辅助连接带 (6) 包括第一辅助连接带 (61) 、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

7、(62) 和第二辅助连接 带 (63) ; 第一辅助连接带 (61) 绕过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后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 (1) 的右后片 (13) 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的一端与胸片 (1) 的左后片 (12) 的尾端中部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后绕过第二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其特征在于 : 胸片 (1) 是采用双层棉 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 ; 胸片 (1) 内填充海绵 (。

8、1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其特征在于 : 尼龙粘扣 (2) 包括尼龙 粘扣的绒带 (21) 和尼龙粘扣的钩带 (22) , 其中左后片 (12) 的前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上下 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 (21) , 右后片 (13) 的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尼龙 粘扣的钩带 (22)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其特征在于 : 肩部连接带 (3) 包括定 长肩带 (31) 、 可调节肩带 (32) 、 连接圈 (33) 和调节圈 (34) ; 2 个肩部连接带 (3) 左右对称设 置 ; 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定长肩带 。

9、(31) 绕过相应的连接圈 (33) 后, 定长肩带 (31) 的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 可调节肩带 (32) 的一端与胸片 (1) 的左后片 (12)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可调节肩带 (32) 的另一端穿过双挡的调节圈 (34) 后绕过连接圈 (33) 再绕过调节圈 (34) 的中部连接杆后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988532 U 2 2/2 页 3 折缝合从而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988532 U 3 1/3 页 4 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10、及一种失智老人用的防走失背心, 属于老年人用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 失智老人的数量在逐年递增, 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 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 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 特别会影 响到记忆、 注意力、 语言、 解题能力, 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 最常见的失智症种类是 老人失智症 (即阿兹海默氏症) 。失智老人症状严重时生活无法自理, 特别是瘫痪在床的失 智老人, 常常发生走失、 跌倒以及坠床等事故, 对于失智老人及其亲属友人均造成身心上的 恶劣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人。

11、用的安全背心, 以防止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坐时跌倒以及坠床。 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 包括胸片、 尼龙 粘扣、 2 个肩部连接带、 防脱紧连接带和安全固定带。 0005 胸片包括前片以及连接在前片左右两侧的左后片、 右后片, 左后片与右后片重叠 于前片的后方中央, 左后片与右后片在重叠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首尾 相连。 0006 2 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胸片的前片的上端 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之间。相应的, 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连接在 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与右后片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

12、。 0007 防脱紧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 2 个第一 D 型连接环和第二连接带, 第一连接带绕 过2个第一D型连接环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的近连接圈 端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的对应位置缝 合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一 D 型连接环后绕过第二个第一 D 型连接 环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0008 安全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 插扣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的一端绕过位于左 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调节肩带上, 另一端绕过插扣 的母扣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的母扣连接。 。

13、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 连接带的可调节肩带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右侧的可调节肩带上, 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绕过 插扣的公扣的连接挡部后成为自由端。 0009 上述的一种失智老人安全背心还包括辅助连接带。 辅助连接带包括第一辅助连接 带、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和第二辅助连接带。第一辅助连接带绕过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后首 尾端重叠并与胸片的右后片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的一端与胸片的左 后片的尾端中部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 D 型 说 明 书 CN 203988532 U 4 2/3 页 5 连接环后绕过第二个第二 D 型连接。

14、环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0010 胸片是采用双层棉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胸片内填充海绵。 0011 尼龙粘扣包括尼龙粘扣的绒带和尼龙粘扣的钩带, 其中左后片的前端面通过缝线 固定有上下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 右后片的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尼龙 粘扣的钩带。 0012 肩部连接带包括定长肩带、 可调节肩带、 连接圈和调节圈。2 个肩部连接带左右对 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的定长肩带绕过相应的连接圈后, 定长肩带的首尾端重叠 并与胸片的前片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可调节肩带的一端与胸片的左后片的 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可调节肩带的另一端穿过双挡的调节。

15、圈后绕过连接圈再 绕过调节圈的中部连接杆后弯折缝合从而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的胸片采用双 层棉布缝制且内填充海绵, 穿着舒适, 通过防脱紧连接带和辅助连接带连接进一步增强了 与老人的连接强度, 通过安全固定带与座椅或床连接后以防止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坐时跌倒 以及坠床, 人性化且保护了老人的尊严。 0014 (2) 本实用新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的适用于家庭护理、 老年公寓护理的失智老 人或智障人员等, 适用场合较广。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主视图) ; 0016 图 2 为图 1 的。

16、后视图 ; 0017 图 3 为图 1 的右视图 ; 0018 图 4 为图 1 的 A-A 面剖视图 ; 0019 图 5 为右后片翻开时的示意图 ; 0020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21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 0022 胸片 1, 前片 11, 左后片 12, 右后片 13, 海绵 14, 0023 尼龙粘扣 2, 尼龙粘扣的绒带 21, 尼龙粘扣的钩带 22, 0024 肩部连接带 3, 定长肩带 31, 可调节肩带 32, 连接圈 33, 调节圈 34, 0025 防脱紧连接带 4, 第一连接带 41, 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第二连接带 43, 0026 安。

17、全固定带 5, 第一固定带 51, 插扣 52, 母扣 52-1, 公扣 52-2, 第二固定带 53, 0027 辅助连接带 6, 第一辅助连接带 61, 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0028 老人 7, 0029 椅背 8。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 1) 0031 见图 1 至图 3, 本实施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包括胸片 1、 尼龙粘扣 2、 2 个肩部连 接带 3、 防脱紧连接带 4 和安全固定带 5。其中胸片 1 是采用双层棉布缝制而成的一体件, 见图 4, 胸片 1 内填充海绵 14, 仍见图 1 至图 3, 胸片 1 包括前片 11 以及连接在前片。

18、 11 左右 说 明 书 CN 203988532 U 5 3/3 页 6 两侧的左后片 12、 右后片 13, 左后片 12 与右后片 13 重叠于前片 11 的后方中央, 左后片 12 与右后片 13 在重叠处通过设置尼龙粘扣 2 连接在一起从而胸片 1 首尾相连, 见图 5, 尼龙 粘扣 2 包括尼龙粘扣的绒带 21 和尼龙粘扣的钩带 22, 其中左后片 12 的前端面通过缝线固 定有上下向设置的尼龙粘扣的绒带 21, 右后片 13 的 后端面通过缝线固定有左右向设置的 尼龙粘扣的钩带 22, 则左后片 12 和右后片 13 可以通过尼龙粘扣 2 连接。仍见图 1 至图 3, 肩部连接带。

19、 3 包括定长肩带 31、 可调节肩带 32、 连接圈 33 和调节圈 34。2 个肩部连接带 3 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定长肩带 31 绕过相应的连接圈 33 后, 定长肩 带 31 的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 可调节肩带 32 的一端与胸片 1 的左后片 12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可调节肩带 32 的另一 端穿过双挡的调节圈 34 后绕过连接圈 33 再绕过调节圈 34 的中部连接杆后弯折缝合从而 与该中部连接杆固定连接, 可调节肩带32可通过抽拉调节圈34的位置来调节长短, 从而位 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

20、连接在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左部相应位置与左后片 12 的上端左 部相应位置之间。相应的, 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 3 连接在胸片 1 的前片 11 的上端右部相 应位置与右后片 13 的上端右部相应位置之间。 0032 仍见图 1 至图 3, 防脱紧连接带 4 包括第一连接带 41、 2 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和第 二连接带 43, 第一连接带 41 绕过 2 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后首尾端重叠并与位于右侧的肩 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的近连接圈 33 端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带 43 的一端与位于 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的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

21、接, 第二连接带 43 的另一端 穿过第一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后绕过第二个第一 D 型连接环 42 再反穿过第一个第一 D 型 连接环 42, 从而第二连接带 43 可以通过抽拉自由端来调节长短。 0033 安全固定带 5 包括第一固定带 51、 插扣 52 和第二固定带 53。第一固定带 51 的一 端绕过位于左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左侧的可调节肩带 32上, 另一端绕过插扣52的母扣52-1的连接挡部后缝合从而与插扣52的母扣52-1连接。 第二固定带 53 的一端绕过位于右侧的肩部连接带 3 的可调节肩带 32 后缝合从而套在位于 右侧的可调节。

22、肩带 32 上, 第二固定带 53 的另一端绕过插扣 52 的公扣 52-2 的连接挡部后 成为自由端, 从而第二固定带 53 可通过抽拉调节长短。 0034 辅助连接带 6 包括第一辅助连接带 61、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和第二辅助连接带 63。第一辅助连接带 61 绕过 2 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后首尾端重叠并与胸片 1 的右后片 13 的右端中部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的一端与胸片 1 的左后片 12 的尾端中部的 对应位置缝合固定连接, 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的另一端穿过第一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后绕 过第二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再反穿过第一。

23、个第二 D 型连接环 62, 从而第二辅助连接带 63 可以通过抽拉自由端来调节长短。 0035 见图 6, 本实施例的失智老人安全背心使用时, 让老人 7 静坐在带有椅背 8 的椅子 上, 将失智老人安全背心由其 2 个肩部连接带 3 之间的空间套过老人的头部, 将胸片 1 的前 片 11 与老人的前胸贴合, 然后将左后片 12 与右后片 13 调整好位置后通过尼龙粘扣 2 连 接, 调节肩部连接带 3 的长短, 然后连接防脱紧连接带 4 和辅助连接带 6 并调节长短至舒适 位置, 最后将安全固定带 5 的第一固定带 51 和第二固定带 53 绕过椅背 8 后通过插扣 52 连 接, 同时可。

24、通过第二固定带 53 来调节长短, 同理可将安全固定带 5 的第一固定带 51 和第二 固定带 53 绕过床后通过插扣 52 连接, 这样有效防止了失智老人坐时跌倒以及坠床。 说 明 书 CN 203988532 U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32 U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32 U 8 3/5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32 U 9 4/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32 U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88532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