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348620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0361.4

申请日:

19930402

公开号:

CN1041495C

公开日:

1999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淄博市第一医院

发明人:

李居富,周京兰

地址:

255200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峨嵋东路4号

优先权:

CN93110361A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孙爱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由藿香、佩兰、蒲公英、茵陈、苍术、百部、良姜、吴茱萸、丁香、肉桂、川芎、莪术、红花、丹参、当归、郁金、无胡、姜黄、陈皮、白蔻仁、青皮、砂仁、木香、刘寄奴、石菖蒲、冰片组成,中药材加工粉碎成细末,做成药垫,直接作用于肝脏的体表部位,渗透性好,药力集中,对治疗肝炎以及中医所指的肝气不舒、肝於等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数计,由藿香1-11%、佩兰1-11%、蒲公英1-11%、茵陈1-11%、苍术1-11%、百部1-11%、川芎1-5%、莪术1-5%、红花1-5%、丹参1-5%、当归1-5%、郁金1-5%、元胡1-5%、姜黄1-5%、刘寄奴2-5%、木香2-5%、砂仁2-5%、青皮2-5%、白蔻仁2-5%、陈皮2-5%、良姜2-12%、吴茱萸2-12%、丁香2-12%、肉桂2-12%、石菖蒲1-2%、冰片1-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药,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藿香、佩兰、蒲公英、茵陈、苍术、百部各为3~7%,良姜、吴茱萸、丁香、肉桂各为3~7%。

说明书



本发明属中药类,为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

目前,西药对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药对肝炎以及 中医所指的肝气不舒、肝於等肝病有较明显的疗效,然而传统的口 服用药方法系全身用药,全身用药靶器官药物浓度低,影响疗效; 口服用药对胃肠道还有刺激性,病人难以耐受常期服药;水煎剂型, 煎药过程复杂,服用不方便,由于这些不足影响了药物的使用和疗 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内病外治,提供一种外用药,直接作用于肝 脏的体表部位,能有效地保肝护肝,治疗肝炎等肝部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由清热解毒类中药、活血化於类中药、舒肝 理气类中药、温阳类中药、开窍类中药组成,其中:

清热解毒类中药由藿香、佩兰、蒲公英、茵陈、苍术、百部组 成,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重的1-11%;

活血化於类中药由川芎、莪术、红花、丹参、当归、郁金、元胡、 姜黄组成,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重的1-5%;

舒肝理气类中药由刘寄奴、木香、砂仁、青皮、白蔻仁、陈皮 组成,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重的2-5%;

温阳类中药由良姜、吴茱萸、丁香、肉桂组成,每一种中药占 所述外用药总重的2-12%;

开窍类中药由石菖蒲和冰片组成,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 重的1-2%

上述清热解毒类中药中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重的优选值 为3~7%,温阳类中药中每一种中药占所述外用药总重的优选值 为3~7%。

清热解毒类中药配方中蒲公英可以用鱼腥草代替,也可以两种 中药同时有。

活血化於类中药中丹参可以用泽兰代替,也可以两种都加入配 方中。

开窍类中药可以选用石菖蒲、冰片,最好由石菖蒲、冰片组成。

本发明的中药材加工粉碎成细末,均匀撒在多层纱布上,缝好 即为药垫,药垫作用于肝脏体表部位,如制成背心,在肝区部位做 成夹层并留口,放置药垫后即为能治疗肝病的背心。一般药效持续 一个月左右。

本发明的优点:药物直接作用于肝脏的体表部位渗透性好,药 力集中,较之全身用药疗效提高,解除了水煎剂型的复杂过程,避 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于改善肝炎病人的症状及体征, 恢复肝脏功能较之单纯保肝治疗有明显提高,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 能,增强了机体免疫能力,活跃肝脏微循环,促进肝脏的修复及再 生,对治疗肝炎以及中医所指的肝气不舒、肝於等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病例:

和××,女,35岁,博山橡胶厂工人,患肝炎年余,患者经住 院治疗2月余,好转出院后仍感乏力,肝区胀痛不适,纳差,虽常 规服用保肝药物效果仍不明显,后穿用本发明制成的药物背心,5个 月后肝区胀痛减轻,逐渐消失,随之食纳增加,乏力减轻,病情巩 固。

实施例一:

本发明有下列药物组成:

藿香1%,佩兰3%,蒲公英7%,茵陈11%,苍术5%,百部2%, 川芎1%,莪术3%,红花5%,丹参4%,当归1%,郁金2%,元胡3%, 姜黄5%,刘寄奴2%,木香5%,砂仁4%,青皮3%,白蔻仁2%, 陈皮5%,良姜3%,吴茱萸11%,丁香2%,肉桂7%,石菖蒲2%, 冰片1%。

上述药物加工粉碎成细末,均匀撒在多层纱布上,用缝纫机环 绕固定即为药垫,做成背心,在肝区部位放入药垫。

实施例二:

藿香11%,佩兰5%,蒲公英1%,茵陈1%,苍术7%,百部11%, 川芎5%,莪术1%,红花1%,丹参2%,当归3%,郁金5%,元胡1%, 姜黄3%,刘寄奴5%,木香2%,砂仁2%,青皮5%,白蔻仁5%, 陈皮2%,良姜12%,吴茱萸2%,丁香4%,肉桂2%,石菖蒲1%, 冰片1%。

实施例三:

藿香、佩兰、蒲公英、茵陈、苍术、百部各1%,川芎、莪术、 红花、丹参各2%,当归3%,郁金、元胡、姜黄各1%,刘寄奴、 木香、砂仁、青皮、白蔻仁、陈皮各5%,良姜、吴茱萸、丁香、 肉桂各12%,石菖蒲、冰片1%。

实施例四:

藿香、佩兰、蒲公英、菌陈、苍术、百部、良姜、吴茱萸、丁 香、肉桂各5%,川芎、莪术、红花、丹参、当归、郁金、元胡、 姜黄、陈皮、白蔻仁、青皮、砂仁、木香、刘寄奴各3.33%,石 菖蒲、冰片各1.69%。

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由藿香、佩兰、蒲公英、茵陈、苍术、百部、良姜、吴茱萸、丁香、肉桂、川芎、莪术、红花、丹参、当归、郁金、无胡、姜黄、陈皮、白蔻仁、青皮、砂仁、木香、刘寄奴、石菖蒲、冰片组成,中药材加工粉碎成细末,做成药垫,直接作用于肝脏的体表部位,渗透性好,药力集中,对治疗肝炎以及中医所指的肝气不舒、肝於等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