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药物。
现代医学认为,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较多,但其机理是由于间盘的突出物刺激、压迫神经根,使受压的神经根,在早期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呈充血,水肿,变粗等异常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神经根处则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使其支配区运动和感觉丧失。
腰椎管狭窄症就其机理而言,也是由于增生或移位,而造成管腔狭窄,压迫刀尾神经或神经根,亦发生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变粗等现象。因此这两种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统称腰痹症,其根本原因是因正气虚感,受风,塞、湿等外邪,造成气血不调,经络筋脉不通。故不通则痛,不能养筋则麻木不仁。
对于治疗这两种病症,现在一般以按摩、牵引和理疗等保守方法治疗为主,也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手术治疗则往往是患者存有拒怕心理,只在不得已时,才选择。另外,目前也有口服药物如:布洛芬、风平、芬必得等治疗此类疾病。然而由于这类药属治疗肌肉疼痛的药物,只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故不能有效地医治腰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腰痹症。对于采用中草药制造的内服中成药物,则更无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中医腰痹症的理论选择适当的活血、祛瘀、补肾类中草药物组方制成腰痹灵,以实现对腰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腰痹症的治疗目的,解除患者的病痛。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本发明腰痹灵中包含有下述中草药物,并且各种药物的重量份比例为:
红花 1-15;
苏木 1-20;
乳香 0.5-10;
没药 0.5-10;
地榆 1-10;
蒲黄 1-5;
三七 1-15;
泽兰 1-10;
血竭 1-20;
降香 1-15;
延胡索 1-15;
麝香 0.02-1;
马钱子 1-20;
白术 10-20;
杜仲 2-10;
肉桂 1-10;
棕榈 1-6;
川军 1-10;
水蛭 0.5-9;
地龙 1-10;
党参 1-10;
砂仁 1-8;
枳实 1-6;
厚朴 1-6;
冰片 0.4-3;
朱砂 0.5-4;
酸枣仁 1.3-10;
木 1-10;
虎耳草 1-8;
牛膝 1-10。
本发明腰痹灵,可以应用普通工艺制作方法,制成各种内服剂型、如片剂、胶囊、冲剂等,还可以制成外敷膏剂。
本发明中的中草药物:
三七、红花、降香、血竭、苏木、乳香、没药、延胡索、水蛭、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脉和止血定痛的作用;
牛膝为引药下行;
棕榈、 木、虎耳草、地榆、蒲黄具有凉血收敛止血的作用;
党参、白术、厚朴、枳实、砂仁用于调理中焦;
川军用于调理肠胃、通便泻火,并辅助活血化瘀;
酸枣仁、珠砂用以养心安神,并有解毒之功;
肉桂、杜仲用以温补肾阳;
马钱子用以活络止痛;
泽兰用以活血、祛瘀、利尿退肿;
麝香用以行血分之滞,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此外麝香与冰片还具有开窍的作用。
本发明诸药配伍使用共凑活血祛瘀,疏通经脉,调节机能,以及止血、消肿、止痛和强腰补肾。它可以在作用在于人体后,通过消除神经根充血,水肿等炎症刺激,从而缓解椎管内压,使临床症状消失,治愈病患。
本发明经临床验证,该药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止血、止痛、温肾补阳的作用。
经患者服药1-3个月,并根据“新药(中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有关规定,评定疗效的结果是:
1.腰间盘突出症:共治疗68例,治愈57例;显效8例。
2.腰椎管狭窄症:共治疗46例,治愈38例;显效5例。
此外,该药不仅可用于治疗和治愈腰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对于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有患者,也可得到明显治疗效果,而且,对于腰扭伤、腰肌劳损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具有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
以下给出本发明各种剂型的腰痹灵配方实施例。
片剂1 片剂2 片剂3 冲剂1 冲剂2
(1)红花 4 2.7 3 4 4
(2)苏木 1.7 1.8 1.5 3 2
(3)乳香 1 1.6 1.3 1.5 1.5
(4)没药 1 1.6 1.3 1.5 1.5
(5)地榆 1.8 1.8 3.8 3 1.4
(6)蒲黄 1.5 1.3 2.7 3 1.4
(7)三七 1.3 1.9 1.2 3.2 1.2
(8)泽兰 1.2 1 2 1.8 1.5
(9)血竭 5 3.5 1.5 2 2.2
(10)降香 2 2.5 1.2 3 1.8
(11)延胡索 1 4 2 2.5 10
(12)麝香 0.4 0.03 0.02 0.04 0.06
(13)马钱子 2.5 4.5 1.5 3 2
(14)白术 4 2.6 1.5 3 2
(15)杜仲 2 2.1 2 1 6
(16)肉桂 1.5 1.8 1.5 1 3
(17)棕榈 1 3 1.5 2.4 1.25
(18)川军 1.5 2.1 1 2 1.5
(19)水蛭 3 1.5 1 2 1.2
(20)地龙 1.3 1.6 4 2 1.2
(21)党参 2 2.1 1 2 1.5
(22)砂仁 1.5 1.8 1.2 1.5 1.5
(23)枳实 1 1.4 1.1 1.5 1.5
(24)厚朴 1.2 1.5 1 1.5 1.2
(25)冰片 0.4 0.4 0.6 1 1
(26)朱砂 0.9 0.9 0.8 0.6 1.2
(27)酸枣仁 2 2 1.3 1.3 2
(28) 木 2 1.6 2 2 3
(29)虎耳草 2.2 1.7 3 1 4
(30)牛膝 1.2 9 1.5 2 2
胶囊1 胶囊2 膏药1 膏药2
(1)红花 3 3 7 10
(2)苏木 1.5 1.2 6 4
(3)乳香 2 0.9 10 6
(4)没药 2 0.9 10 6
(5)地榆 1 1.2 5 10
(6)蒲黄 1 1 2 5
(7)三七 1.5 2 5 3
(8)泽兰 4 3 8 7
(9)血竭 3 1.7 4 6
(10)降香 3 1.5 3 6
(11)延胡索 3 2 5 7
(12)麝香 0.02 0.1 0.05 0.2
(13)马钱子 2 4 3 5
(14)白术 3 2 10 12
(15)杜仲 4 3 5 8
(16)肉桂 2 2 4.5 5
(17)棕榈 5 1.2 6 5
(18)川军 3 1.5
(19)水蛭 2.4 1 4 5
(20)地龙 1.8 1.5 4 4
(21)党参 2.5 2
(22)砂仁 3 1.5
(23)枳实 1.5 1.4
(24)厚朴 1.5 1.4
(25)冰片 0.8 0.4 3 1
(26)朱砂 0.6 0.7
(27)酸枣仁 3 2
(28) 木 1.5 1.8 5 1
(29)虎耳草 3 2 6.5 3
(30)牛膝 1.5 4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