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345209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7329.7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号:

CN104398602A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14,A61P19/02,A61P29/00,A61K35/648,A61K35/62

主分类号:

A61K36/714,A61P19/02,A61P29/00,A61K35/648,A61K35/62

申请人:

石磊,刘娥

发明人:

石磊,刘娥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路860号中医院内科

优先权:

CN201410477329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玉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白芍25-35份,党参50-70份,川芎10-20份,桂枝14-22份,丹参10-20份,甘草6-14份,狗脊16-24份,大血藤25-35份,木通4-8份,水蛭10-20份,杜仲10-20份,细辛2-4份,乌头4-8份,茯苓25-35份,独活6-14份,苍术20~30份,柴胡6-14份,葛根6-14份,王不留行6-14份,蜈蚣4-8份。该药物具有补气养血通络,祛风除湿,柔筋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高达96.00%,治愈率可达到64.0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白芍25-35份,党参50-70份,川芎10-20份,桂枝14-22份,丹参10-20份,甘草6-14份,狗脊16-24份,大血藤25-35份,木通4-8份,水蛭10-20份,杜仲10-20份,细辛2-4份,乌头4-8份,茯苓25-35份,独活6-14份,苍术20~30份,柴胡6-14份,葛根6-14份,王不留行6-14份,蜈蚣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白芍28-32份,党参55-65份,川芎13-17份,桂枝16-20份,丹参13-17份,甘草8-12份,狗脊18-22份,大血藤28-32份,木通5-7份,水蛭13-17份,杜仲13-17份,细辛2.5-3.5份,乌头5-7份,茯苓28-32份,独活8-12份,苍术23-27份,柴胡8-12份,葛根8-12份,王不留行8-12份,蜈蚣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白芍30份,党参60份,川芎15份,桂枝18份,丹参15份,甘草10份,狗脊20份,大血藤30份,木通6份,水蛭15份,杜仲l5份,细辛3份,乌头6份,茯苓30份,独活10份,苍术25份,柴胡10份,葛根10份,王不留行10份,蜈蚣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形式为颗粒剂。 6.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8~12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4-8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水量为药材10倍重量,每次煎煮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75%乙醇量为药材6倍体积,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6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病。肩周炎病史缠绵不愈,给中老年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及痛苦。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为肩周组织和关节囊等发生非细菌性、慢性损伤性、或退行性炎症,可因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等诱因而发病;病理变化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肺、粘连等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归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古人认为肩周炎的发生是由于“营气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类证治裁·痹证》) 。纵观肩周炎之病机,由于中老年患者气血亏虚,络脉失养,积劳伤筋,致外邪内侵,气血凝滞,故见肩部酸楚疼痛麻木诸症。 

肩周炎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局部痛点封闭,虽可缓解症状于一时,但不易根治;而针灸、理疗、磁疗等治疗虽有一定作用,但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病情。 

目前,仍然需要寻找专用于治疗肩周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该药物具有补气养血通络,祛风除湿,柔筋止痛的功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该中药的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白芍25-35份,党参50-70份,川芎10-20份,桂枝14-22份,丹参10-20份,甘草6-14份,狗脊16-24份,大血藤25-35份,木通4-8份,水蛭10-20份,杜仲10-20份,细辛2-4份,乌头4-8份,茯苓25-35份,独活6-14份,苍术20~30份,柴胡6-14份,葛根6-14份,王不留行6-14份,蜈蚣4-8份。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白芍28-32份,党参55-65份,川芎13-17份,桂枝16-20份,丹参13-17份,甘草8-12份,狗脊18-22份,大血藤28-32份,木通5-7份,水蛭13-17份,杜仲13-17份,细辛2.5-3.5份,乌头5-7份,茯苓28-32份,独活8-12份,苍术23-27份,柴胡8-12份,葛根8-12份,王不留行8-12份,蜈蚣5-7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白芍30份,党参60份,川芎15份,桂枝18份,丹参15份,甘草10份,狗脊20份,大血藤30份,木通6份,水蛭15份,杜仲l5份,细辛3份,乌头6份,茯苓30份,独活10份,苍术25份,柴胡10份,葛根10份,王不留行10份,蜈蚣6份。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该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优选为颗粒剂。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8~12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

(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4-8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

(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加水量为药材10倍重量,每次煎煮1.5小时。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加75%乙醇量为药材6倍体积,每次回流提取2小时。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

(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6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

(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蔗糖、淀粉、硬脂酸镁、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主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吐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等。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具有补气养血通络,祛风除湿,柔筋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肩周炎。 

本申请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中,白芍养肝柔筋为主药,党参、川芎、丹参益气养血;甘草与白芍配伍和营柔筋止痛;木通舒筋通络; 大血藤、狗脊、杜仲、水蛭、王不留行养血通络,祛风除湿,柔筋止痛; 桂枝、细辛、乌头辛温散寒,温经通络,宣痹止痛。茯苓、独活利水渗湿化痰,白术燥湿补脾,蜈蚣搜风通络,柴胡、葛根可引得诸药上行肩背。诸药合用,使气血充足,经得所养,风寒湿邪消除,而诸症可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白芍300g,党参600g,川芎150g,桂枝180g,丹参150g,甘草100g,狗脊200g,大血藤300g,木通60g,水蛭150g,杜仲l50g,细辛30g,乌头60g,茯苓300g,独活100g,苍术250g,柴胡100g、葛根100g、王不留行100g、蜈蚣60g。

制备方法: 

(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

(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6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

(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共制备1000g,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10g,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白芍280g,党参650g,川芎130g,桂枝200g,丹参130g,甘草120g,狗脊180g,大血藤320g,木通50g,水蛭170g,杜仲130g,细辛3.50g,乌头50g,茯苓320g,独活80g,苍术270g,柴胡80g,葛根120g,王不留行80g,蜈蚣70g。

制备方法: 

(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

(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4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

(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共制备1000g,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10g,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白芍320g,党参550g,川芎170g,桂枝160g,丹参170g,甘草80g,狗脊220g,大血藤280g,木通70g,水蛭130g,杜仲170g,细辛2.50g,乌头70g,茯苓280g,独活120g,苍术230g,柴胡120g,葛根80g,王不留行120g,蜈蚣50g。

 制备方法: 

(a)将水蛭、细辛、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b)将白芍、党参、丹参、甘草、狗脊、大血藤、木通、杜仲、茯苓、葛根、王不留行11味药材加上述药材12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的煎出液,于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倾出放凉,滤过,滤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1.26的清膏;

(c)将川芎、桂枝、细辛、乌头、独活、苍术、柴胡用药材体积8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在0.05~0.07MPa下减压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2的清膏;

(d)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a)所得的细粉,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共制备1000g,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10g,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 

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白芍350g,党参500g,川芎200g,桂枝140g,丹参200g,甘草60g,狗脊240g,大血藤350g,木通40g,水蛭200g,杜仲100g,细辛40g,乌头40g,茯苓350g,独活60g,苍术300g,柴胡60g,葛根140g,王不留行60g,蜈蚣8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共制备1000g,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10g,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 

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白芍250g,党参700g,川芎100g,桂枝220g,丹参100g,甘草140g,狗脊160g,大血藤250g,木通80g,水蛭100g,杜仲200g,细辛20g,乌头80g,茯苓250g,独活140g,苍术200g,柴胡140g,葛根60g,王不留行140g,蜈蚣4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共制备1000g,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10g,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 

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了临床试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8~83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l5d,大多在3个月至5年之间。

1.2 临床表现 

多见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有感受风寒或不明显的劳伤史,发病缓慢,呈现肩部隐痛或剧痛,引及上臂及前臂,肩关节运动明显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举臂、穿衣、梳头感觉困难,得寒、劳后、夜间酸楚麻木尤甚。

1.3治疗方法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颗粒剂,每日服三次,每次1袋。15天为1疗程。

1.4疗效标准 

痊愈:关节活动自如,酸楚疼痛诸症消失。

好转:关节活动范围增大,酸楚疼痛诸症好转。 

无效:连服3疗程,症状无改善。 

2、结果 

50例中痊愈32例,治愈率为64.00%,好转16例(32.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96.00%。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77329.7 (22)申请日 2014.09.18 A61K 36/714(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5/648(2015.01) A61K 35/62(2006.01) (71)申请人 石磊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路 860 号中医院内科 申请人 刘娥 (72)发明人 石磊 刘娥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宋玉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以 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 白芍 25-35 份, 党 参 50-70 份, 川芎 10-20 份, 桂枝 14-22 份, 丹参 10-20 份, 甘草 6-14 份, 狗脊 16-24 份, 大血藤 25-35 份, 木通 4-8 份, 水蛭 10-20 份, 杜仲 10-20 份, 细辛 2-4 份, 乌头 4-8 份, 茯苓 25-35 份, 独活 6-14份, 苍术 20 30 份, 柴胡 6-14 份, 葛根 6-14 份, 王不留行 6-14 份, 蜈蚣 4-8 份。 该药物具有补 气养。

3、血通络, 祛风除湿, 柔筋止痛的功效。临床用 于治疗肩周炎, 总有效率高达 96.00%, 治愈率可 达到 64.00%。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986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 CN 104398602 A 1/2 页 2 1.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 白芍 25-35 份, 党参 50-70 份, 川芎 10-20 份, 桂枝 14-22 份, 丹参 10-20 份, 甘草 6-14 份, 狗脊16-24份, 。

4、大血藤25-35份, 木通4-8份, 水蛭10-20份, 杜仲10-20份, 细辛2-4份, 乌头 4-8 份, 茯苓 25-35 份, 独活 6-14 份, 苍术 20 30 份, 柴胡 6-14 份, 葛根 6-14 份, 王 不留行 6-14 份, 蜈蚣 4-8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药制成 : 白芍 28-32 份, 党参 55-65 份, 川芎 13-17 份, 桂枝 16-20 份, 丹参 13-17 份, 甘草 8-12 份, 狗脊18-22份, 大血藤28-32份, 木通5-7份, 水蛭13-17份, 杜仲。

5、13-17份, 细辛2.5-3.5 份, 乌头 5-7 份, 茯苓 28-32 份, 独活 8-12 份, 苍术 23-27 份, 柴胡 8-12 份, 葛根 8-12 份, 王 不留行 8-12 份, 蜈蚣 5-7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药制成 : 白芍 30 份, 党参 60 份, 川芎 15 份, 桂枝 18 份, 丹参 15 份, 甘草 10 份, 狗脊 20 份, 大血 藤 30 份, 木通 6 份, 水蛭 15 份, 杜仲 l5 份, 细辛 3 份, 乌头 6 份, 茯苓 30 份, 独活 10 份, 苍 术 。

6、25 份, 柴胡 10 份, 葛根 10 份, 王不留行 10 份, 蜈蚣 6 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组合物的剂 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形式 为颗粒剂。 6. 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含如下步骤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 药材加上述药材 8 12 倍重量的水煎煮 2 次, 每次煎煮。

7、 1-2 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 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4-8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5-2.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 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药 学上可接受的。

8、辅料,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 加水量为药材 10 倍重量, 每次煎煮 1.5 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 加 75% 乙醇量为药材 6 倍体积, 每次回流提取 2 小时。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详细步骤如下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 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

9、根、 王不留行 11 味药 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 每次煎煮1.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60下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98602 A 2 2/2 页 3 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6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 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2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回收乙醇 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10、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98602 A 3 1/5 页 4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肩周炎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病。肩周炎病史缠绵不愈, 给中老年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及痛苦。现代医学认为, 肩周炎为肩周组织和关节囊等发生非细菌性、 慢性损伤性、 或退行 性炎症, 可因外伤、 慢性。

11、劳损或感受风寒等诱因而发病 ; 病理变化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 充血、 水肺、 粘连等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归属祖国医学 “痹证” 范畴, 古人认为肩周 炎的发生是由于 “营气先虚, 腠理不密, 风寒湿乘虚内袭, 正气为邪所阻, 气血凝滞, 久而成 痹” ( 类证治裁痹证 ) 。纵观肩周炎之病机, 由于中老年患者气血亏虚, 络脉失养, 积 劳伤筋, 致外邪内侵, 气血凝滞, 故见肩部酸楚疼痛麻木诸症。 0003 肩周炎的治疗,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局部痛点封闭, 虽可 缓解症状于一时, 但不易根治 ; 而针灸、 理疗、 磁疗等治疗虽有一定作用, 但也不能从根本上 缓解病情。

12、。 0004 目前, 仍然需要寻找专用于治疗肩周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治 疗肩周炎的中药, 该药物具有补气养血通络, 祛风除湿, 柔筋止痛的功效。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该中药的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 白芍 25-35 份, 党参 50-70 份, 川芎 10-20 份, 桂枝 14-22 份, 丹参 10-20 份, 甘草 6-14 份, 狗脊16-24份, 大血藤25-35份, 木通4-8份。

13、, 水蛭10-20份, 杜仲10-20份, 细辛2-4份, 乌头 4-8 份, 茯苓 25-35 份, 独活 6-14 份, 苍术 20 30 份, 柴胡 6-14 份, 葛根 6-14 份, 王 不留行 6-14 份, 蜈蚣 4-8 份。 0008 优选的,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 白芍 28-32 份, 党参 55-65 份, 川芎 13-17 份, 桂枝 16-20 份, 丹参 13-17 份, 甘草 8-12 份, 狗脊18-22份, 大血藤28-32份, 木通5-7份, 水蛭13-17份, 杜仲13-17份, 细辛2.5-3.5 份, 乌头 5-7。

14、 份, 茯苓 28-32 份, 独活 8-12 份, 苍术 23-27 份, 柴胡 8-12 份, 葛根 8-12 份, 王 不留行 8-12 份, 蜈蚣 5-7 份。 0009 更优选的,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 白芍 30 份, 党参 60 份, 川芎 15 份, 桂枝 18 份, 丹参 15 份, 甘草 10 份, 狗脊 20 份, 大血 藤 30 份, 木通 6 份, 水蛭 15 份, 杜仲 l5 份, 细辛 3 份, 乌头 6 份, 茯苓 30 份, 独活 10 份, 苍 术 25 份, 柴胡 10 份, 葛根 10 份, 王不留行 10 份, 蜈。

15、蚣 6 份。 0010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该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优选为颗粒剂。 说 明 书 CN 104398602 A 4 2/5 页 5 0011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含如下步骤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 药材加上述药材 8 12 倍重量的水煎煮 2 次, 每次煎煮 1-2 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 60下减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

16、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4-8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5-2.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 回收乙醇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0012 优选的,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 (1) 中加。

17、水量为药材 10 倍重量, 每次煎煮 1.5 小时。 0013 优选的,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 (2) 中加 75% 乙醇量为 药材 6 倍体积, 每次回流提取 2 小时。 0014 上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详细步骤如下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 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药 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 每次煎煮1.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60下减 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8、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6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 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2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回收乙醇 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0015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 : 蔗糖、 淀粉、 硬脂酸镁、 。

19、甘露醇、 山梨醇、 山梨酸 或钾盐、 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盐酸半胱氨酸、 巯基乙酸、 蛋氨酸、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维主素 E、 维生素 D、 氮酮、 EDTA 二钠、 EDTA 钙钠, 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 醋酸盐、 磷 酸盐或其水溶液、 盐酸、 醋酸、 硫酸、 磷酸、 氨基酸、 氯化钠、 氯化钾、 乳酸钠、 木糖醇、 麦芽糖、 葡萄糖、 果糖、 右旋糖苷、 甘氨酸、 乳糖、 甘露糖醇、 硅衍生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藻酸盐、 明 胶、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甘油、 丙二醇、 乙醇、 吐温6080、 司班80、 蜂蜡、 羊毛脂、 液体石蜡、 十六醇、 没食子酸酯类。

20、、 琼、 三乙醇胺、 碱性氨基酸、 尿素、 尿囊素、 碳酸钙、 碳酸氢钙、 表面活 性剂、 聚乙二醇、 环糊精、 环糊精、 磷脂类材料、 高岭土、 滑石粉、 硬脂酸钙等。 0016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具有补气养血通络, 祛风除湿, 柔筋止痛的功效, 临床 用于治疗肩周炎。 0017 本申请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中, 白芍养肝柔筋为主药, 党参、 川芎、 丹参益气养血 ; 甘草与白芍配伍和营柔筋止痛 ; 木通舒筋通络 ; 大血藤、 狗脊、 杜仲、 水蛭、 王不留行养血 通络, 祛风除湿, 柔筋止痛 ; 桂枝、 细辛、 乌头辛温散寒, 温经通络, 宣痹止痛。茯苓、 独活利 说 明 书 CN 10。

21、4398602 A 5 3/5 页 6 水渗湿化痰, 白术燥湿补脾, 蜈蚣搜风通络, 柴胡、 葛根可引得诸药上行肩背。诸药合用, 使 气血充足, 经得所养, 风寒湿邪消除, 而诸症可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 本发明, 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19 实施例 1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 : 白芍 300g, 党参 600g, 川芎 150g, 桂枝 180g, 丹参 150g, 甘草 100g, 狗脊 200g, 大 血藤 300g, 木通 60g, 水蛭 150g, 杜仲 l50g, 细辛 30g,。

22、 乌头 60g, 茯苓 300g, 独活 100g, 苍术 250g, 柴胡 100g、 葛根 100g、 王不留行 100g、 蜈蚣 60g。 0020 制备方法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 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药 材加上述药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 每次煎煮1.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60下减 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

23、胡用药材体积 6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 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2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回收乙醇 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蔗 糖,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0021 共制备 1000g,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 10g, 每日服三 次, 每次 1 袋。 0022 实施例 2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

24、方 : 白芍 280g, 党参 650g, 川芎 130g, 桂枝 200g, 丹参 130g, 甘草 120g, 狗脊 180g, 大 血藤 320g, 木通 50g, 水蛭 170g, 杜仲 130g, 细辛 3.50g, 乌头 50g, 茯苓 320g, 独活 80g, 苍术 270g, 柴胡 80g, 葛根 120g, 王不留行 80g, 蜈蚣 70g。 0023 制备方法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 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药 材加上述药材 8 倍重量的水煎煮 2 次, 每。

25、次煎煮 1 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 60下减 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4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 时后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回收乙 醇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蔗 糖, 混匀, 以 。

26、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0024 共制备 1000g,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 10g, 每日服三 说 明 书 CN 104398602 A 6 4/5 页 7 次, 每次 1 袋。 0025 实施例 3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 : 白芍 320g, 党参 550g, 川芎 170g, 桂枝 160g, 丹参 170g, 甘草 80g, 狗脊 220g, 大 血藤 280g, 木通 70g, 水蛭 130g, 杜仲 170g, 细辛 2.50g, 乌头 70g, 茯苓 280g, 独活 120g, 苍 术 230g, 柴胡 1。

27、20g, 葛根 80g, 王不留行 120g, 蜈蚣 50g。 0026 制备方法 : (a) 将水蛭、 细辛、 蜈蚣粉碎成细粉备用 ; (b) 将白芍、 党参、 丹参、 甘草、 狗脊、 大血藤、 木通、 杜仲、 茯苓、 葛根、 王不留行 11 味药 材加上述药材 12 倍重量的水煎煮 2 次, 每次煎煮 2 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出液, 于 60下减 压浓缩至原煎出液体积的一半, 倾出放凉, 滤过, 滤液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3 1.26 的清膏 ; (c) 将川芎、 桂枝、 细辛、 乌头、 独活、 苍术、 柴胡用药材体积 8 倍量的 75% 乙醇浸泡 12 小 时后回流提取 2 。

28、次, 每次 2.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在 0.05 0.07MPa 下减压回收乙 醇至药液无醇味儿, 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1.22 的清膏 ; (d) 合并两部分清膏及步骤 (a) 所得的细粉, 混匀, 减压干燥, 粉碎, 过 100 目筛, 加入蔗 糖, 混匀, 以 75% 乙醇作润湿剂制粒, 干燥, 整粒, 即得。 0027 共制备 1000g,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 10g, 每日服三 次, 每次 1 袋。 0028 实施例 4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 : 白芍 350g, 党参 500g, 川芎 200g, 桂枝 。

29、140g, 丹参 200g, 甘草 60g, 狗脊 240g, 大 血藤 350g, 木通 40g, 水蛭 200g, 杜仲 100g, 细辛 40g, 乌头 40g, 茯苓 350g, 独活 60g, 苍术 300g, 柴胡 60g, 葛根 140g, 王不留行 60g, 蜈蚣 80g。 002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0 共制备 1000g,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 10g, 每日服三 次, 每次 1 袋。 0031 实施例 5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处方 : 白芍 250g, 党参 700g, 川芎 100g, 桂枝 220g, 丹参 100g。

30、, 甘草 140g, 狗脊 160g, 大 血藤 250g, 木通 80g, 水蛭 100g, 杜仲 200g, 细辛 20g, 乌头 80g, 茯苓 250g, 独活 140g, 苍术 200g, 柴胡 140g, 葛根 60g, 王不留行 140g, 蜈蚣 40g。 003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1。 0033 共制备 1000g,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包装消毒。每袋重 10g, 每日服三 次, 每次 1 袋。 0034 对本发明实施例 1 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了临床试验, 详情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50 例, 男 22 例, 女 28 例 ; 年龄 28 。

31、83 岁 ; 病程最长 23 年, 最短 l5d, 大多在 3 个 月至 5 年之间。 0035 1.2 临床表现 多见于 40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大多数有感受风寒或不明显的劳伤史, 发病缓慢, 说 明 书 CN 104398602 A 7 5/5 页 8 呈现肩部隐痛或剧痛, 引及上臂及前臂, 肩关节运动明显受限, 活动时疼痛加剧, 举臂、 穿 衣、 梳头感觉困难, 得寒、 劳后、 夜间酸楚麻木尤甚。 0036 1.3 治疗方法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 1 制备的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颗粒剂, 每日服三次, 每次 1 袋。15 天为 1 疗程。 0037 1.4 疗效标准 痊愈 : 关节活动自如, 酸楚疼痛诸症消失。 0038 好转 : 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酸楚疼痛诸症好转。 0039 无效 : 连服 3 疗程, 症状无改善。 0040 2、 结果 50 例中痊愈 32 例, 治愈率为 64.00%, 好转 16 例 (32.00%), 无效 2 例 (4.00%), 总有效 率 96.00%。 说 明 书 CN 10439860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