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如一次性尿布和其它旨在用于失禁患者的 制品。
发明背景
一次性吸收制品设计用来吸收和容纳身体排泄物,以防止污染穿着者 的身体和衣物以及被褥或与穿着者接触的其它物体。
随着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它们的复杂性也随着旨在增强 其性能和外观的附加功能的添加而增加。随着复杂性的增加,材料成本和 生产过程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这些制品的销售价格已经上涨到世界 各地的很多潜在购买者负担不起的水平。因此,需要一种简易的一次性吸 收制品。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底座和吸收组件的简易一次性吸收制品。所述 底座包括由底座的横向向内折叠部分形成的横向相对的侧翼和可展开 (deployable)的束带耳件(belt ears)。每个束带耳件保持横向向内设置直到被 释放并横向向外定位以致横向向外突出超过邻近侧翼。扣紧元件可设置在 至少两个束带耳件上。该扣紧元件适于将制品的各部分扣紧到一起以环绕 穿着者的腰部和腿部。吸收组件可以十字形图案连接到底座上,以使位于 吸收组件下面且位于十字形连接图案以外的底座的多个部分能够横向伸 展。
附图概述
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标识结构上对应的元件,其在所描绘的几个示 例性实施方案中可相同或不同。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其它元件,某些附图可 通过省略选择的元件进行简化。在任何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除了在相应的 文字说明书明白无误地描述之外,某些附图中元件的此类省略并不一定代 表具体元件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附图和文字说明书中,附加于标号的小写字母通常代表对称的元件, 例如,左右对称元件可分别用标号1a和1b识别。没有附加小写字母的 标号标记具体标号应用的所有元件,例如,相同的元件作为一组可指定为 1。
图1为以尿布20形式的一种示例性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平面图。所述 一次性吸收制品显示为其平展未收缩状态,即没有由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 在此图中,向内朝向穿着者并接触穿着者的尿布20内部朝向观察者显示。
图2为图1尿布20的平面图,其中尿布20的外部朝向观察者显 示。
图3为示例性尿布20的透视图,它以其松驰收缩状态显示,即具有 由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在此图中,尿布20的内部朝上显示。
图4为带有四个横向延伸的束带耳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尿布20的平 面图。在此图中,尿布20的内部朝向观察者显示。
图5为带有两个横向延伸的束带耳件的示例性尿布20的平面图。在 此图中,尿布20的内部朝向观察者显示。
图6为图5的尿布20的平面图,其中尿布20的内部朝向观察者 显示。
图7为沿剖面线7-7截取的图5尿布20的截面图。
图8为沿剖面线8-8截取的图6尿布20的截面图。
图9为沿剖面线9-9截取的图1和2尿布20的截面图。
图10为沿剖面线10-10截取的图1和2尿布20的截面图。
图11为沿剖面线11-11截取的图1和2尿布20的截面图。
图12为在类似于7-7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截面图,显示束 带耳件的示例性构造。
图13为在类似于9-9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截面图,显示束 带耳件的示例性构造。
图14为在类似于7-7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截面图,显示束 带耳件的示例性构造。
图15为在类似于9-9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截面图,显示束 带耳件的示例性构造。
图16为在类似于9-9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一部分的截面 图,显示束带耳件的构造细节。
图17为在类似于9-9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一部分的截面 图,显示束带耳件的构造细节。
图18为另一个示例性尿布20的平面图,显示一种示例性扣件形式。
图19为图18尿布20的平面图,其中尿布20的外部朝向观察者 显示。
图20为沿剖面线20-20截取的图18和19尿布20的截面图。
图21为沿剖面线21-21截取的图18和19尿布20的截面图。
图22为在类似于20-20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另一个示例性尿布20的 截面图,显示一种示例性扣件形式。
图23为尿布20的截面图,显示底片26的细节。
图24为一种成形的材料纤维网的一种示例性片断的平面图。
图25为示例性尿布20的简化平面图,它以其平展未收缩状态显示, 即没有由弹性构件引起的收缩,吸收组件以十字形连接图案连接到底座上。 在此图中,尿布20的外部朝向观察者显示。
图26为一种示例性吸收组件200的平面图。在此图中,显示了示例 性尿布20中与其所连接的底座100分离的吸收组件200,并且向内朝向 穿着者并接触穿着者的吸收组件200内部朝向观察者显示。
图27为沿着剖面线27-27截取的图26的吸收组件200的截面图。
图28为沿着剖面线28-28截取的图26的吸收组件200的截面图。
图29为沿类似于27-27的剖面线截取的另一个示例性吸收组件200 的截面图。
图30为示例性吸收芯250的截面图。
图31为在类似于11-11的剖面线处截取的尿布20的可供选择的实 施方案的截面图,显示侧翼147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构造。
发明详述
在本说明书中,下列术语具有下列含义:
术语“吸收制品”是指吸收和容纳液体的装置,更具体地讲是指与穿着者 的身体紧贴或邻近放置以用于吸收和容纳由身体排放的各种渗出物的装 置。
术语“尿布”是指通常被婴儿和失禁者围绕下体穿着以便环绕腰部和腿 部并且具体地讲适于接收和容纳尿液和粪便的一种吸收制品。
术语“一次性的”是指吸收制品的性质通常不旨在洗涤或换句话讲不再 还原或不再用作吸收制品,即预期将它们使用一次后丢弃,优选地将其回 收利用、堆肥处理或以其它环境相容的方式处理。在本说明书中,将一次 性尿布描述为代表示例性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所有形式的术语“展开”是指操纵任何已公开的可展开的结构元件从其 初始构型至其可用于其可提供的制品中的预期用途的构型。
术语“纵向”是指从制品的一个腰部边缘到相对的腰部边缘延伸的并且 通常平行于制品的最大线性尺寸的方向。
术语“横向”是指从制品的侧边向相对侧边延伸的方向并且通常与纵向 成直角。
术语“对角”是指相对于纵向和横向倾斜延伸的线的方向,即既不垂直于 也不平行于纵向或横向中的任一方向。
术语“环向”是指平行于横向的大致环绕穿着者的腰部的方向。此术语尤 其用于当描述围绕腰部开口延伸并形成其边缘的元件时。
术语“设置”是指元件被连接和定位在特定地点或位置使其与其它元件 形成一体结构。
术语“连接”是指通过扣紧、粘附、粘结等方式连接或联合元件。用适于 将元件以及它们的组分材料连接到一起的任何方法通过扣紧、粘附、粘结 等进行连接或结合。用于将元件连接到一起的很多合适的方法已为人们所 熟知,包括粘合剂粘合、压力粘合、热粘结等。这样的连接方法可用来在 特定区域上连续或断续地将元件连接到一起。除非另外指明,所述被相互 连接的元件为直接连接在一起的,其间或者一无所有或者仅有粘结材料例 如粘合剂。除非另外指明,所述被相互连接的元件为永久连接在一起的, 即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如果要分离它们,则元件之一或两者和/或存在的任 何粘结材料必然受损。此永久连接不包括暂时连接,例如通过可解开的扣 件将元件扣紧在一起。
术语“层压”是指元件被以层状排列连接在一起。
术语“内粘性”是指一种材料一旦设定,对其本身具有粘性但对其它材料 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粘性的性能。
术语“水可渗透的”和“水不可渗透的”是指在一次性吸收制品打算使用 的范围内材料的穿透性。具体地讲,术语“水可渗透的”是指具有气孔、开口 和/或互联的空隙空间的层或层状结构。所述层和/或成层结构允许液体水在 没有加压的情况下透过其厚度。相反,术语“水不可渗透的”是指在没有加压 的情况下液体水不能透过其厚度的层或层状结构。根据本定义,水不可渗 透的层或层状结构可透过水蒸汽,即为“蒸汽可透过的”。这种水蒸汽可渗透 层或层状结构在本领域中公知为“可透气的”。如本领域所熟知,测量典型 地用于吸收制品的材料透水性的常用方法为静水压力试验,也称为静水头 试验或简称为“水头”试验。INDA(以前为International Nonwovens and Disposables Association,现在为The Association of the Nonwoven Fabrics Industry)和EDANA(European Disposables And Nonwovens Association)核 准了适用于水头试验的公知的一般(compendial)方法。
术语“近侧”和“远侧”分别是指元件的位置相对靠近或远离结构中心,例 如,纵向延伸元件的横向近侧边缘距纵向轴线的位置,比同一元件的横向 远侧边缘相对于同一纵向轴线的位置更近。当用于描述关于轴线的相对位 置时,同义词分别包括“内侧”和“外侧”。
术语“内部”和“外部”分别是指当吸收制品被穿着时打算背向或面向穿 着者身体放置的元件位置和旨在背向或朝向在吸收制品外穿着的任何衣服 放置的元件位置。“内部”和“外部”的同义词分别包括“里面”和“外面”,以及 “内侧”和“外侧”。同样,当吸收制品的方向使得其内部朝上时,例如,将其 展开以准备使穿着者位于其上时,同义词分别包括“上部”和“下部”、“上方” 和“下方”以及“顶部”和“底部”。
术语“非织造材料”是指通过由机械方法、热方法、或化学方法粘合或缠 结纤维而制成的定向或随机定向纤维的薄片、纤维网或毛絮。非织造材料 不包括纸张和织造、编织、簇成、或通过湿磨法毡制的产品。这些纤维优 选地但未必为人造合成物。
如附图所示,将示例性尿布20的一个端部设定为前腰区36,将纵向 相对的端部设定为后腰区38,而将中间部分设定为裆区37。
尿布20的基本结构包括底座100,其具有横向延伸的前边缘136、 纵向相对的后边缘138、横向相对的侧边137、内表面102、以及外表面 104。纵向轴线42延伸通过前边缘136和后边缘138的中点,而横向轴 线44延伸通过侧边137的中点。图1所示的示例性底座100另外还具 有纵向延伸且横向相对的侧翼147、以及横向相对的束带耳件108,其在 下文有更详细的描述。
尿布20的基本结构还包括连接到底座100上的吸收组件200。吸收 组件200吸收和容纳身体的液体排泄物质。吸收组件200具有横向延伸 的前边缘236、纵向相对的后边缘238、横向相对的侧边237、内表面202 以及外表面204。吸收组件200可相对于纵向轴线42和横向轴线44中 的任一个或两个对称或不对称地设置。例如,图1所示的吸收组件200相 对于纵向轴线42对称设置,而相对于横向轴线44不对称地向前腰区36 偏移设置。
吸收组件200的边缘可位于底座100的相应边缘内,如图1所示的 示例性尿布20中那样。其中吸收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位于底座 100相应的边缘内侧这样一个构型可为理想的,例如,为了使靠近底座各 边缘的相对更柔韧的一层或多层能够适合于穿着者的身体并从而形成贴靠 穿着者皮肤的有效的箍状密封,不受相对较厚且相对不太柔韧的吸收组件 的约束。可供选择地,吸收组件200的一个或多个边缘可与底座100相 应边缘重合。
当尿布20穿着在穿着者的下体上时,前腰边缘136和后腰边缘138 至少部分地环绕穿着者的腰部,而同时底座侧边137至少部分地环绕穿着 者的腿部,裆区37通常定位在穿着者的两腿之间,并且吸收组件200从 前腰区36穿过裆区37延伸至后腰区38。
底座100包括水不可渗透的底片26。底片26形成预期朝向在尿布 20外穿着的任何衣服放置的外表面。许多适用作底片26的材料已被人们 所熟知,这些材料包括聚丙烯和其它聚烯烃薄膜。多层底片例如薄膜和非 织造材料的层压材料也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可适用作底片26。可以非织造材 料31设置在外侧而定向这种层压底片(如图23所示),以提供比使用薄 膜30作为最外层所提供的更像布状的最外层的感觉和外观。
底座100可以但不一定另外包括连接到底片26上的内衬22。这种 内衬22优选由不刺激穿着者皮肤的柔软材料制成。内衬里22的很多适 用材料已为本领域所熟知,这些材料包括人造丝和诸如纺粘的或梳理的聚 丙烯、聚乙烯或聚酯之类的合成非织造材料。内衬里22可形成底座100的 内表面102的一部分,例如在介于吸收组件200的边缘236和238之 间以及介于底座100的腰部边缘136和138之间的相应的前后横向中 心部分117和118中,从而可如所期望的那样用来将穿着者的皮肤与底片 26的一部分隔离,例如,当尿布20在皮肤与底片薄膜之间的接触可能让 人感觉不舒适的情况下穿着时。
如图所示,示例性底座100具有纵向延伸并横向相对的侧翼147,其 设置在向内朝向穿着者并接触穿着者的尿布20内部上。侧翼147可通过 横向向内折叠(即朝着纵向轴线42折叠)底座100的部分而形成,以形成 底座100的相应侧翼147和侧边137这两者。可供选择地,侧翼147可 通过将附加的一层或数层在底座100的每个相应的侧边137处或其邻近 处连接到底座100上而形成。在通过将附加的一层或数层连接到底座上而 形成侧翼的实施方案中,附加的一层或数层的每个均可在其横向远侧边缘 158处或其邻近处的连接区149中连接,如图31所示。
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尿布20中,侧翼147与吸收组件200交叠, 即它们的近侧边缘157横向位于吸收组件200的相应侧边237的内侧。 这样一种交叠构型可为理想的,以便使尿布20比非交叠构型具有更完美 的外形。可供选择地,侧翼147可不与吸收组件200交叠。
每个侧翼147均在邻近前腰边缘136的连接区153中和在邻近后 腰边缘138的纵向相对的连接区154中连接到底座100的内表面102 上,如各图所示。
在其中吸收组件200的前边缘236或后边缘238与底座100的相 应的前腰边缘136或后腰边缘138重合并且侧翼147与吸收组件200 交叠的实施方案中,代替被连接到底座100的内表面102上或除此之外, 可将侧翼147连接到吸收组件200上。
在连接区之间,侧翼147的近侧边缘157保持自由,即未连接到底 座100的内表面102或吸收组件200上。同样在连接区之间,弹性线 167连接在邻近每个侧翼147的近侧边缘157处。每个弹性线167被封 在邻近每个侧翼147的近侧边缘157处形成的褶痕170内。当拉伸时, 弹性线167使邻近的侧翼边缘能够伸展至底座的平展未收缩长度。当允许 松驰时,弹性股线167收缩并抬高近侧边缘157,从而将侧翼147抬高 进起邻近吸收组件200的侧边237的侧部屏障作用的位置,如图3和图 11所示。
底座10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制成可延展至大于制成底座的一种或数 种材料的固有延展性的程度,例如,底片26。为了使底座100在穿着者 运动期间能够适合于穿着者的身体,额外的延展度可能是合乎需要的。附 加延展性也可能是合乎需要的,例如,为了使在伸长之前尿布20(包括具有 特定尺寸的底座100)的使用者能够伸展底座100的前腰区36、后腰区 38、或这两个腰区,从而为不同尺寸的穿着者提供附加身体覆盖范围,即 使尿布适合个体穿着者。只要裆区37被伸展到与腰区相比较低的程度, 腰区的此类伸长可使尿布具有大致沙漏形状,并在尿布20被穿着时赋予 其特定的外形。另外,为了使尿布的成本降至最低,额外的延展度也可能 是合乎需要的。例如,可使用否则的话仅足够制造缺乏这种延展性的相对 较小尿布的材料量来制造能够伸展以足够地覆盖穿着者的尿布,其对穿着 者的贴合性大于不能伸展的较小尿布的贴合性。
可以多种方法提供底座100中的额外横向延展度。例如,由其制成底 座100的材料可用任何已知的方法进行打褶。可供选择地,底座的全部或 一部分可由成形材料纤维网(formed web material)或材料纤维网的成形层压 材料制成,如公布于1996年5月21日的美国专利5,518,801中所述的那 些。此成形材料纤维网包括明显的横向延伸的区域,其中原始材料已经通 过压花或另一种变形方法加以改变以产生大致纵向走向的交替的脊和谷的 图案,并且在横向延伸的被改变区域之间也包括横向延伸的未改变区域。 成形材料纤维网可在垂直于脊的方向上最多延伸至脊和谷受基本较小的力 而变平的点,所述力小于延伸超过那个点所需的力。
底座100的前横向中心部分117和后横向中心部分118可具有与侧 翼147在其中连接的连接区中的底座部分不同的延展性范围。另外或可供 选择地,当经受给定水平的相对拉伸力时,横向中心部分117和118可延 展到更大或更小的程度,即可比连接区中的底座部分更容易或更不容易延 展。例如,如果底座在侧翼成形之前将其整个宽度加工成可均匀延展的, 则在侧翼成形之后在连接区的区域内的两个分层可具有降低那些区域在例 如由必须被延展的充当并联“弹簧”的侧翼产生的给定水平的相对的拉力下 的横向延展度的作用,以便延展底座的下面连接部分。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可将在底座的横向中心部分中的改变区域变形到比连接区中的改变区域更 大或更小的程度,使横向中心部分比连接区中的相应的部分更容易或更不 容易延展。
在成品尿布中,优选底座不为矩形,而是在平面图中具有“T”形或“I”形 的总体形状。当尿布20被穿着时,这种非矩形构型可赋予其剪裁考究的 外观,并且也可赋予人们尿布20将舒适地贴合在穿着者的两腿之间的印 象。
底座的一种示例性非矩形构型显示于图1、图2和图3中。如这些 图所示,当邻近侧翼147保持横向向内折叠时,后腰区38中的横向相对 的束带耳件108横向向外延伸。横向向外延伸的束带耳件108赋予尿 布”T”字形状。前腰区36中的横向相对的束带耳件106可类似地横向向 外延伸以赋予尿布“T”字形状。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 当邻近侧翼147保持横向向内折叠时,前束带耳件106和后束带耳件 108两者均可横向向外延伸,在此构型中尿布20被赋予“I”字形状。
每个束带耳件均在连接区109中连接到相应的侧翼147,如图1、图 2、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为了易于制造 和包装,优选束带耳件106和/或108保持横向向内设置直到当要将尿布 20穿用到穿着者的身体上时使用者想要展开它们以便使用。为此目的,如 图5和图7所示,每个束带耳件的一个边缘可由易断连接线91限定, 束带耳件可沿此连接线与横向相对的束带耳件分开而横向向外定位以备使 用。这种易断连接线可通过下列方法在一层或层压层中形成:通过穿孔、 通过形成当受力时在此处材料将优选断裂的脆性区域、通过形成当受力时 在此处材料将优选撕裂的较弱区域、通过形成当受力和/或弯曲时在此处材 料将优选粉碎的易碎区域、或通过提供适于所涉及材料的易断性的任何其 它方法。
可供选择地,如图6和图8所示,每个束带耳件的一个边缘可由切 割线92限定,在制造期间将此束带耳件在切割线处与横向相对的束带耳 件切断。由于此切割线的形成可能会使束带耳件过早展开,因此束带耳件 可由可释放连接构件保持横向向内设置直到被释放并横向向外展开以致横 向向外突出超过邻近侧翼。如图8所示,扣紧元件120可用来可释放地 连接束带耳件直到其被展开以便使用。如果需要附加地确保束带耳件不会 被无意地过早展开(例如通过可能使易断连接线断裂的操作),这种可释放 连接也可与由易断连接线91限定的束带耳件联合使用。
可以许多熟知的方式将尿布20的部分扣紧在一起以环绕穿着者的腰 部和腿部。例如,可采用诸如安全别针、单独的胶带、单独的系带和/或单 独的腰带之类的单独扣紧装置用于该用途。可供选择地或另外地,可将扣 紧元件置入尿布20中,以便使用者能够无需任何单独的扣紧装置或与任 何单独的扣紧装置一起将尿布穿用到穿着者的身体上。此类合成一体的扣 紧元件的很多合适类型已为人所熟知,例如,包括胶带、粘合剂、胶带突 出部、系带、纽扣、钩、环、按扣扣件、其它形式的机械扣件、胶贴等等。 当为了使用而构型时,这些合成一体的扣紧元件的部分可横向或纵向向外 突出,或它们可完全位于尿布20的边缘的内侧。
例如,横向相对的扣紧元件120可连接到束带耳件上。这些扣紧元件 120可设置在后束带耳件108上,如图1、图2、图3、图8、图9、和 图10所示。如果有的话,此类扣紧元件120可用来将后束带耳件108扣 紧到前腰区36上,或将后束带耳件108扣紧到前束带耳件106上。如 果有的话,扣紧元件可类似地如图4所示设置在前束带耳件106上,并 且可用来将前束带耳件106扣紧到后腰区38上,或将前束带耳件106 扣紧到后束带耳件108上。在前束带耳件和后束带耳件两者均存在的一些 实施方案中,扣紧元件可连接到一个但不连接到另一个上。在前束带耳件 和后束带耳件均存在的其它实施方案中,补充扣紧元件可连接到相应的束 带耳件上,使得前束带耳件可扣紧到它们的对应的后束带耳件上。扣紧元 件可设置在不具有从其延伸的束带耳件的腰区上,并且可用来将那个腰区 连接到从相对的腰区延伸的束带耳件上。扣紧元件120可设置在后束带耳 件108和前束带耳件106两者上。此类扣紧元件120可用来将相应的左 右成对的这种耳扣紧在一起,或将相应的束带耳件扣紧到相对的腰区上。
几种粘性扣紧贴片的构型描述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5/0171499A1 中。在本发明中,优选此类粘性扣紧贴片设置在束带耳件上。例如,在图18、 图19、图20和图21中,后扣紧元件120可由粘性扣紧贴片形成,并 且前腰区36中的补充性前扣紧元件110可由相容的粘性扣紧贴片形成。
可供选择地,当采用层压底片并且方向是非织造材料方向设置在外侧 时,典型地要求特定配对扣件元件的一些机械扣件形式,如典型与套环配 合的吊钩,可构造成与非织造材料接合,从而不必包含特定的配对扣件元 件。例如,如图22所示,扣紧元件120可由构造成与层压底片26的非 织造层31接合的钩扣紧贴片(hook fastening patches)形成。可类似于图20 所示的粘性扣紧贴片扣紧元件那样设置这种钩扣紧元件。
在图7、图8、图9和图10以横截面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每 个束带耳件在横向向内设置并邻近其连接区109折叠时均为平放的。在所 述连接区中它被连接到相应的侧翼147上以便为了使用而横向向外展开。 在此构型中,当束带耳件如在尿布20的正常穿着期间那样受到拉力时, 连接区109主要经受剥离力。因此希望通过贯穿粘结方法来连接束带耳 件,即用将材料层熔合在一起的粘结方法例如压力粘合或热粘结以便最大 程度地增加剥离强度。
另一个示例性连接构型显示于图12和图13中,其中每个束带耳件 当横向向内设置时被邻近其连接区109折叠(在此连接区中它连接到相应 的侧翼147上),并且被展开,即被平展放置,以便为了使用而横向向外 定位。在此构型中,当束带耳件受到拉力时,连接区109主要受到剪切力。 由于粘合粘结的剪切强度通常大于其剥离强度,因此只要使用合适的材料, 粘合粘结可用来形成此构型中的连接区109。
在图7、图8和图12以横截面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束带耳件 在横向向内设置时不相互交叠。其它示例性构型显示于图14和图15中, 其中当处于此布置时束带耳件相互交叠。如前所述,为了易于制造和包装, 优选束带耳件106和/或108保持横向向内设置直到当要将尿布20穿用 到穿着者的身体上时使用者想要展开它们以便使用。因此,交叠的束带耳 件可在它们交叠的地方相互可释放地连接。例如,在图14和图15的每 个中,扣紧元件120即用于此目的。
当尿布20被穿着时,每个束带耳件的内表面均接触穿着者的皮肤。 因此,形成内表面的层优选地由不会刺激穿着者皮肤的柔软材料制成。许 多合适的材料已为本领域所知晓,包括人造丝和合成非织造材料,例如纺 粘的或梳理的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酯或其它烯属材料。
束带耳件可具有层压结构。具体地讲,束带耳件可包括某个内层和设 置在内层外部的附加的一层或数层。对于这些层的任一个,均可使用前述 合适材料之一的弹性形式,例如显示具有基本弹性性能的非织造材料。例 如,具有层压结构的束带耳件显示于图16和图17中。这些束带耳件的 每个均包括内部皮肤接触层82和层压到内层82上的弹性层83。用于弹 性层83的合适的材料是本领域熟知的,包括天然橡胶股线、合成橡胶股 线、弹性体薄膜等。选用为弹性层83的材料优选地显示具有与其伸长成比 例的力响应。每个束带耳件也可包括层压到弹性层83的相对于内层82 的表面上的外覆盖层84,从而形成三层层压材料,其中弹性层83夹置在 内层82和外覆盖层84之间。
可通过适合于连接到一起的元件和它们的组分材料的任何方法层压每 个束带耳件的各层。例如,当被连接到松弛的皮肤接触层82(和松弛的外 覆盖层84,如果有的话)时,弹性层83可保持在拉伸状态,并且随后让 其松弛。所得弹性层83的收缩可以聚缩皮肤接触层82的方式产生皱曲, 这样形成的层压材料可在原始拉伸方向上最大延伸至皮肤接触层82(和外 覆盖层84,如果有的话)的原始尺寸,其中仅有弹性层83阻抗延伸。类 似的结果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例如,首先聚缩皮肤接触层82(和外覆 盖层84,如果有的话),例如通过褶绉它,然后连接处于松弛状态的弹性 层83。所得层压材料可在垂直于褶绉脊的方向上最大延伸至皮肤接触层 82(和外覆盖层84,如果有的话)的原始尺寸,其中仅有弹性层83阻抗 延伸。
在一些示例性方法中,层压可在弹性层83和皮肤接触层82(和外覆 盖层84,如果有的话)两者均松弛时进行。所得层压束带耳件的全部或一 部分可后续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活化”:使其经受伸长以在皮肤接触层82的 部分85a(和外覆盖层84的部分85,如果有的话)中产生局部破裂。在 图16和图17中,显示了具有活化部分85的束带耳件,其中内层82的 破裂部分85a和外覆盖层84的破裂部分85c以虚线显示,所述虚线表示 非织造材料中的纤维的示例性折断和/或分离。所得层压材料的活化部分85 中的内层82的破裂部分85a(和外覆盖层84的破裂部分85c,如果有的 话)提供极少或不提供对原始伸长方向上的延伸的阻抗。例如,当非织造 材料用于内层82(和外覆盖层84,如果有的话)时,破裂部分典型地包 括纤维的断裂和/或分离,其使得破裂部分基本不能够在非织造材料的平面 中传递拉力。一些合适的活化方法在本领域中称为“环轧制”工艺。
如果需要,可使用层压方法的组合,只要这些方法适合于被连接到一 起的元件和它们的组分材料。
如图26、图27、图28和图29所示,吸收组件200包括吸收芯 250。吸收芯250具有横向延伸的前边缘256、纵向相对的后边缘258、 左侧边缘257a和横向相对的右侧边缘257b。吸收芯250的任何或所有 边缘可位于吸收组件200的相应边缘内,或可与之重合。例如,在图26所 示的示例性吸收组件200中,吸收芯250的侧边257横向位于吸收组件 200的侧边237内,而吸收芯250的前边缘256和后边缘258与吸收 组件200的相应前边缘236和后边缘238重合。
可在吸收组件200的任何部分或整个面积内将吸收组件200连接到 底座100上。优选地,将吸收组件200在其外表面204上以十字形连接 图案,即以形成或排列成交叉或“+”形状的连接图案连接到底座100上。十 字形连接图案可为连续不断的,即整个图案的所有部分可以一种未破损的 顺序接触或连接。可供选择地,十字形连接图案可包括分离的部分,从而 没有接触,然而仍然使得整个图案形状排列成十字形。例如,不接触的十 字形连接图案可包括沿着纵向轴线设置的纵向延伸的部分和沿着或邻近横 向轴线设置的分离的左右横向远侧部分,从而使整个图案的形状形成为十 字形。
一种示例性邻接十字形连接图案210显示于图25、图26、图27和 图28中。位于这种十字形连接图案外的底座100部分190不受与吸收 组件200连接的限制,因此保持了可延展性。具体地讲,类似图25、图26 和图28所示的十字形连接图案210的相对较窄纵向伸展部分212使得 前腰区36中和后腰区38中底座100的大部分宽度可自由伸展,从而使 得在这些区域中底座100能够横向伸展。十字形连接图案210的相对较 宽的横向延伸部分214(如图25、图26和图27所示的那个)防止底座 100在裆区37中的部分(吸收组件200连接到其上)相对于那个区域中 的吸收组件200移位。当弹性线167抬高近侧边缘157接触穿着者身体 时,十字形连接图案210的相对较宽横向延伸部分214还可有助于侧翼 147的有效性。由于十字形连接图案210的相对较宽的横向延伸部分214 在相对较宽的裆区37的宽度部分上约束了底座100,当被弹性股线167 抬高时,侧翼147在它们的基座处获得更好的支撑。
在十字形连接图案210的范围内,吸收组件200被连续或间断地连 接到底座100上。例如,可将粘合剂材料的薄膜连续施用在整个十字形连 接图案区域上,然后用来将吸收组件连续连接在底座上。作为可供选择的 实施例,可将粘合剂材料不连续地施用在十字形连接图案的边界处或其内 侧,例如以点状、带状、串珠状、螺旋状等形式,然后用来将吸收组件连 接到底座上。
十字形连接图案210可相对于底座100的纵向轴线42和横向轴线 44的任一个或两个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另外,十字形连接图案210可相 对于吸收组件200的侧边237以及前边缘236和后边缘238的任一个 或两个对称或非对称设置。
十字形连接图案的合适的构型公开于2005年11月8日公布的美国专 利6,962,578中。
可将吸收芯250设置在下覆盖片和上覆盖片之间,所述下覆盖片以与 底座内表面102面对面的排列设置在吸收芯250的外表面上,所述上覆 盖片设置在吸收芯250的内表面上。这种上覆盖片和下覆盖片可连接到一 起以容纳它们之间的吸收芯250,并从而形成吸收组件200。例如,在如 图所示的示例性吸收组件200中,上覆盖片24和下覆盖片25在位于粘 附区29中吸收组件200的侧边237处或邻近该位置处连接在一起。可 供选择地,上覆盖片24和下覆盖片25可在除吸收组件200的侧边237 以外的地方连接在一起,例如,位于或邻近端边236和238处,或同时 位于或邻近端边236和238以及侧边237处。
上覆盖片24为水可渗透的并使液体废弃物能够渗透到吸收液体废弃 物的吸收芯250。下覆盖片25可为水不可渗透的。然而,下覆盖片25优 选地为水可渗透的。
除了一个或多个存储部件之外吸收芯还可包括采集部件。吸收芯采集 部件用来采集沉积的液体身体排泄物并将其传送到吸收芯存储部件。任何 吸收和分配液体身体排泄物至存储部件的多孔吸收材料均可用来形成采集 部件。优选的采集部件材料包括合成纤维材料、开孔型聚合物泡沫材料、 纤维非织造材料、纤维质非织造材料和合成/纤维质非织造材料的各种组合 物。此类采集材料的实施例更全面地描述于1990年8月21日的美国专利 4,950,264中。
图29显示这种采集部件290叠放在吸收芯存储部件272上。可将 例如薄纸或非织造材料的一个单独的片292设置在吸收芯存储部件272 和吸收芯采集部件290之间以有助于确保没有任何可能包括在吸收芯存 储部件中的由超吸收聚合物形成的凝胶接触穿着者的皮肤。
适于吸收芯的熟知吸收材料包括通常称作“透气毡”的粉碎木浆形式的 纤维素纤维、天然或合成纤维材料层或片、超吸收聚合物等。这些吸收材 料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并且许多可以离散形式使用,即以纤维、颗粒、微 粒、层等的形式使用。
离散形式的吸收材料可被固定在由间断地接触和粘附基底例如覆盖片 的一层热塑性材料例如热熔融粘合剂形成的口袋中,同时在口袋处热塑性 材料层脱离基底。具有这种口袋结构的吸收组件详细地描述在2004年8月 26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4/0167486和2004年8月19日的 2004/0162536中。具有这种结构的示例性吸收组件200显示于图30中。 在该吸收组件200中,吸收芯250包括超吸收聚合物270颗粒,所述颗 粒被封装在由一层热塑性材料275形成的口袋280内部。热塑性材料层 275在连接区域282处间断地接触并粘附到基底片274上。在连接区域 282之间,层275脱离基底片274以形成口袋280。层275可具有热塑 性材料纤维片的形式,液体废弃物可透过其到超吸收聚合物颗粒270被吸 收。
图30中显示了单独的热塑性层覆盖片276,其叠放在热塑性材料层 275上。可供选择地,可省略单独的热塑性层覆盖片。
参考文献引用声明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所有公开的专利、专利申请和任何此后公布的相关专利和任何相应公 布的外国专利申请、此说明中列出和/或引用的出版物均引入本发明作为参 考。非常明确地否认引入本文以供参考的任何文献或任何文献组合解释或 公开了本发明。当本文献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引入本文以供参考的 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冲突时,将以赋予本文献中那个术语的 含义或定义为准。
本文所公开的尺寸和值不旨在被理解为严格地限于所述的数值大小。 相反,除非另外指明,每个这样的尺寸均旨在既意味着所述值,也意味着 围绕此值的功能等效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尺寸旨在意味着“约 40mm”。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方案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 多其它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在权利要求书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 有这些变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