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炉燃烧器的悬挂联动装置 本发明一般涉及燃煤炉,特别涉及使用多个置于燃煤炉角落处、把碎煤排放到燃煤炉中央的燃烧器的燃煤炉。
燃煤炉中使用各种类型、各种结构、各种位置的燃烧器。例如,在某些设计中,燃烧炉相对于炉壁悬挂成在与炉壁垂直的方向上排放煤和主气流的混合物。在另一种称为切向发火的技术中,一个或多个燃烧器在炉子角落处放置成一般向炉子中央发火或一般在与炉子中央的一假想圆相切的方向上发火。在这些结构中,通常从各燃烧器中排放煤和气流的混合物,而从位于各燃烧器近旁的一个或多个气流喷嘴中排出副气流。这些结构类型由于煤和气流混合良好、火焰较定、燃气在炉子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十分流行。
切向发火炉在炉壁包括许多用来循环水、加热水而生成水蒸气的水管时还有一些优点。具体说,切向着火通过上下摆动燃烧器和气流喷嘴而举高或降低炉子中央的火球,从而减小或增加炉壁和在炉壁中循环的水流的热吸收,即可在很大范围内控制蒸气温度。而且,当负荷从而炉温降低时,可向上摆动燃烧器而举高炉中火球以便维持足够高的炉温而上调蒸气温度,从而在保持总循环效率的同时实现高效的低负荷运行。此外,还可向上摆动燃烧器来补偿炉子水壁内由燃料变动造成的热吸收变动。
在这些类型结构中,燃烧器和喷嘴的摆动常由位于炉子风箱中且伸到燃烧器和喷嘴后部之后部位的联动装置实现,但是,该悬挂联动装置常常由于结构精巧需使用若干活动部件,从而容易发生堵塞和断裂。而且该悬挂联动装置工作在有温差的环境之中,从而会因热胀冷缩差别而遭到损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切向发火燃烧器和气流喷嘴提供一种能上下摆动该燃烧器和喷嘴的悬挂联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容易安装的上述类型悬挂联动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类型地悬挂联动装置,其结构和布置能吸收掉热膨胀的相对差别。
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悬挂联动装置可用来支撑一气流排放装置或气流-燃料排放装置,它包括伸展在两炉壁之间的一根或多根支撑轴,该支撑轴可用作悬挂该排放装置的枢轴而使该装置与两壁热隔离。一联动组件与该装置连接而使该装置可围绕枢轴转动,该联动组件也伸展在两壁之间而使该联动组件与所述两壁隔离。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优选但仍是例示性的实施例,以便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简要说明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表示使用本发明悬挂联动装置的切向发火燃煤炉的炉壁布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炉子一角落的放大图,示出与本发明悬挂联动装置装在一起的两个气流排放装置;
图3为沿图2中3-3线剖取的剖面图;
图4同图2,但包括一气流-燃料排放装置;
图5为沿图4中5-5线剖取的剖面图。
请参看图1,标识10表示一切向发火炉。炉10包括四个直立壁12、14、16和18,每一壁由许多相间距的平行直立水管构成。许多细长形翅片22伸展在相邻水管之间以通常方式与水管连接而使水管气密。
例如,如壁12和14所示,壁12的端部12a和12b以及壁14的端部14a和14b都以一向外伸展的角度弯曲,该角度的大小视具体的设计而定,作为举例,图中为45°。因此壁12和14的相邻壁部12b和14a相互间距且平行,并以下文所述方式与一风箱24的对应壁连接,壁16和18的构形也是如此,且炉10的每一角落都有一风箱24。
请参见图2和图3,一对直立、相间距、相对的通道件26a和26b分别邻接弯曲壁部12b和14a并伸在该壁部与风箱24的对应壁之间。请注意,图1中末示出通道件26a和26b,且由于空间有限,所示构成弯曲壁部12b和14a的水管数小于图2所示水管数。
一对U形悬挂板28a和28b以任何已知方式分别固定在通道件26a和26b上,如从图2中板28b可看到的那样,每一悬挂板上有一狭槽。一对悬挂销或悬挂杆34a和34b分别从板28a和28b上伸出并与一对被支撑在该狭槽中的销(未示)连成一体。一气流排放装置32悬挂在壁部12b与14a以及通道件26a与26b之间。该排气装置32为一空心壳体,它的两侧壁上有一对穿孔,用来分别插入悬挂杆34a和34b,从而该装置32悬挂成能相对通道件26a和26b作枢轴转动和轴向移动。虽然从图中无法看出,但应指出,装置32的排气端32a有一排气口,而该排气端可相对炉壁上下摆动,如下文所述。
排气装置32的与排气端32a的相反一端有一对凸起32b和32c(图3),凸起32c通过一台阶形连杆36与一L形连臂40连接。如图2所示,臂40包括L形上部40a、直线形下部4Ob和带槽中部40c。该上臂部40a和下臂部40b分叉,即如图3中上臂部40a所示,它们由两平行、稍稍间距的臂构成。连杆36的一腿伸入分叉的上臂部40a中,一销钉42穿过连杆36的该腿和臂部40a上的对应孔,从而连杆36与臂40以枢轴相连接。
同样,另一连杆44的一端部也伸入分叉的臂部40a中,一销钉穿过连杆44一端部上的一孔以及该臂40a相应端上的一轴向狭槽(图2)。从而连杆44的该端部可相对臂部40a滑动和转动,其理由下文交代。
一驱动轴50的一端固定在连杆44另一端的一孔中,该轴的另一端接至装在风箱24一壁上的一驱动机构52。该驱动机构52以常见方式运转而以一转矩顺时针或逆时针驱动轴50。由于该驱动机构是常见的,因此不再赘述。
与装置32相同的另一排气装置56伸展在装置32下方并接至下臂部40b的另一端。由于该连接由与上述联动装置相同的一联动装置实现,因此不再赘述。
虽然为便于表示起见图2中没有示出,但在壁部12b与14a以及通道件26a和26b之间还装有一气流-燃料燃烧器,它在垂直方向上与排气装置32和56相间距地伸展在它们之间。该气流-燃料燃烧器在图4和图5中用标记60表示,它包括一排放头部62,该头部62用一水平轴A以常见方式装到一固定主体部64上,从而该头部62可以该水平轴为枢轴相对该固定主体部64转动。该头部62的排放端与排气装置32和56的排气端齐平,该头部62的另一端部扩大而套装到该固定主体部64的形状相应的端部上。该主体部64的另一端与一把气流和碎煤混合物供应给燃烧器60的外筒65连接,这充分公开在本申请人的与本申请同时申请、并委托给本发明同一代理人的、也处于待审理的美国申请中(代理人备审案件号为10283.377),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可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一对U形板66a和66b(图4,5)分别装在通道件26a和26b上,如图4中板66b所示的那样,每一块板上有一水平狭槽,两支撑杆70a和70b(图5)从主体部64的相对两壁上向外伸出并分别伸入板66a和66b的狭槽中。由于筒65以附图中末示出的一种方式固定到风箱24上,因此主体部并不以排气装置32和56中所述的那种方式用枢轴悬挂,而是以下文所述方式可相对通道件26a和26b作轴向移动。
一连杆72从排放头部62后端伸出而与L形连杆74连接。如图4所示,中臂部40c扩大且上有一狭槽可插入一从连杆74后腿顶端伸出的水平杆76。因此,连杆74从而把连杆72以枢轴方式与臂40相连。
工作时,驱动轴50的转动从而臂38和40以上述方式的上下运动使排气装置32和56相对通道件相应作枢轴转动或摆动,而排放头部62围绕轴A相对主体部64作类似运动。请注意,当臂40随着轴50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上下往复运动时,杆36和44的水平有效长度随其角位置的改变而变动,而由臂部40a上的狭槽形成的滑动行程(lost connection)连接使该变动得以实现。
因此,排气装置32和56、燃烧器60及其联动装置并不与通道件26a和26b或壁12b和14a固定连接。因此,装置32和56和燃烧器60与壁12b和14a和/或通道件26a和26b之间的任何热膨胀差别都将被吸收而不致造成任何损坏。同时,上、中臂部40a和40c上的狭槽以及板66a和66b上的狭槽使得燃烧器60可“长”或胀入炉口中,因为杆70a、70b和76在这一胀入运动发生时可分别在这些狭槽中滑动。而且,中臂部40c上的狭槽使得无需卸下与燃烧器60相联的联动装置就可装拆燃烧器60。此外,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从而可迅速方便地安装排气装置和燃烧器。
应该指出,只要不背离本发明范围,可对上述内容作出若干改动,例如,图2所示杆34a和34b可用伸展在板28a与28b之间且穿过排气装置32壳体上合适孔眼的单杆80取代。杆80的两端穿入板28a和28b上的狭槽中而以上述方式用作枢轴悬挂装置32。此外,虽然本发明以切向发火炉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指出,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炉子。
可对上述公开的内容作出其它修正、变动和取代;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本发明某些特征而不相应使用其它特征。因此应对后附权利要求书作宽广而符合本发明范围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