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管道型腹带.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344703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487757.9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206630768U

公开日:

2017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14,A61M25/02

主分类号:

A61F13/14,A61M25/0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蒋弟,张庆仪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优先权:

CN20162148775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荣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管道型腹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并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病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

权利要求书

1.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所述线绳与承力杆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带、端带、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管道型腹带。

背景技术

腹部手术后,一方面患者需用腹带保护伤口,另一方面会有引流管将体液定时引出体外,引流管需要穿过腹带。为避免对伤口的损伤,还需要对腹带进行有效固定,目前基本用粘带将引流管粘在病人的皮肤上,但该方法在病人活动时引流管容易脱落,可能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的风险,同时,其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进而起到保护引流管的腹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

进一步,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

进一步,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入口。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所述线绳与承力杆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调节带。

进一步,所述中带、端带、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并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病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1、位于中带1两端的端带2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3,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4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5,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6,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7。

本实施例中,多个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可设置更多固定孔和方便从边缘导入,毎一引流管固定孔在其侧边即靠近固定盘边缘设置有导入口8,通过导入口可以方便的将引流管从固定盘边缘导入,使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施例还将固定盘边缘位于引流管固定孔附近的区域设置得厚一些,而将中部远离引流管固定孔的区域设置得薄一些,如图3所示,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实现较强的夹持效果。

本实施例中,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9,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0,如图4所示,通过复位弹簧可以使挡杆一直对导入口内的引流管形成阻挡状态,进而使引流管固定孔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可消除患者操作时忘记将限位挡杆置于工作状态而存在引流管掉出的隐患。

本实施例中,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11,线绳与承力杆固定,通过承力杆可防止线绳受力时,对腹带的牵扯变形,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带12,可以调节腹带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腹部尺寸的患者。

本实施例中,中带、端带、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13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拆卸,如图1为本腹带拆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盘上还设置有挡杆固定槽14,如图3所示,可将挡杆置入其内,避免其冒出固定盘,影响使用或误操作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保护管道型腹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护管道型腹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护管道型腹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管道型腹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管道型腹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87757.9 (22)申请日 2016.12.30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号 (72)发明人 蒋弟 张庆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51)Int.Cl. A61F 13/14(2006.01) A61M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保护管道型腹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管道型腹。

2、带, 属 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包括腹带本体, 所述腹带 本体包括中带、 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 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 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 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 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 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 所述固 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 所述连接带为 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 相邻弹性 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 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 并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 避免病 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630768 U 2017.11.14 CN 20663。

3、0768 U 1.保护管道型腹带, 包括腹带本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 位于中带两 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 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 装置, 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 多个引流管固定孔, 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 相邻弹性带之间 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 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 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

4、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 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 所述限位挡杆铰接 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 设置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带和中带上设置 有承力杆, 所述线绳与承力杆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节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带、 端带、 连接带及调节 带通过粘扣。

5、可拆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30768 U 2 保护管道型腹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保护管道型腹带。 背景技术 0002 腹部手术后, 一方面患者需用腹带保护伤口, 另一方面会有引流管将体液定时引 出体外, 引流管需要穿过腹带。 为避免对伤口的损伤, 还需要对腹带进行有效固定, 目前基 本用粘带将引流管粘在病人的皮肤上, 但该方法在病人活动时引流管容易脱落, 可能对伤 口造成二次损伤的风险, 同时, 其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进而起到 保。

6、护引流管的腹带。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保护管道型腹带, 包括腹带本体, 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 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 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 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 所述 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 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 固定孔, 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 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 为引流管通道。 0006 进一步, 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 0007 进一步, 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入口。 0008 进一。

7、步, 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 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 所述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 0009 进一步, 所述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0 进一步, 所述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 所述线绳与承力杆固定。 0011 进一步, 还包括调节带。 0012 进一步, 所述中带、 端带、 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 并用引流管固定装 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 避免病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 目标。

8、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 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630768 U 3 附图进行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

9、式 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 如图1、 2、 3、 4所示, 本实施例的保护管道型腹带, 包括腹带本体, 所述腹带本体包 括中带1、 位于中带1两端的端带2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3, 任一所述端带与中 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 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4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 定盘5, 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6, 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 多根弹性带, 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7。 0023 本实施例中, 多个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 可设置更多固 定孔和方便从边缘导入, 毎。

10、一引流管固定孔在其侧边即靠近固定盘边缘设置有导入口8, 通 过导入口可以方便的将引流管从固定盘边缘导入, 使操作简单快捷。 0024 本实施例还将固定盘边缘位于引流管固定孔附近的区域设置得厚一些, 而将中部 远离引流管固定孔的区域设置得薄一些, 如图3所示, 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实现较强的夹持效 果。 0025 本实施例中, 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 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9, 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 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 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0, 如图4所示, 通过复位弹簧可以使挡杆一直对导入口内的引流管形成 阻挡状态, 进而使引流管固定孔一直处于封闭。

11、状态, 可消除患者操作时忘记将限位挡杆置 于工作状态而存在引流管掉出的隐患。 0026 本实施例中, 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11, 线绳与承力杆固定, 通过承力杆可防 止线绳受力时, 对腹带的牵扯变形, 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27 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调节带12, 可以调节腹带的长度, 以适应不同腹部尺寸的患 者。 0028 本实施例中, 中带、 端带、 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13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 可根据 需要进行快速拆卸, 如图1为本腹带拆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时的 示意图。 0029 本实施例中, 在固定盘上还设置有挡杆固定槽14, 如图3所示, 可将挡杆置入其内, 避免其冒出固定盘, 影响使用或误操作等。 0030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 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 限定的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630768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630768 U 5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63076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