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2639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0.16 CN 102526399 B *CN102526399B* (21)申请号 201210022841.3 (22)申请日 2012.02.02 A61K 36/889(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P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坤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 38 号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生殖 保健科 (72)发明人 李坤 CN 101518635 A,2009.09.02, 全文 . 易宏英 .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
2、床研究 进展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第 25 卷 ( 第 6 期 ),58 61. 周俊 . 浅谈妇科炎症的中药治疗 . 浙江中西 医结合杂志 .2004, 第 14 卷 ( 第 12 期 ),776 777.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 剂, 经多年临床应用, 总有效率在 90以上, 疗效 甚好, 且无毒副作用,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 归 20 30g, 茯苓 20 30g, 益母草 20 30g, 羌 活 15 25g, 红花 15 25g, 血竭 15 25g, 白 芷 15 25g, 白术。
3、 15 25g, 赤芍 10 20g, 桑 寄生 10 20g, 五加皮 10 20g, 防风 5 15g, 黄芪 5 15g, 人参 5 15g, 半夏 5 15g, 独活 5 15g。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制成粉剂、 胶囊剂、 冲剂、 片剂 或丸剂, 即得。治疗时, 口服, 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 次服用 5g 左右, 15 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 2 5 个 疗程即可治愈。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宗金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4、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26399 B CN 102526399 B *CN102526399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归 25g, 茯苓 25g, 益母草 25g, 羌活 20g, 红花 20g, 血竭 20g, 白芷 20g, 白术 20g, 赤芍 15g, 桑寄生 15g, 五加皮 15g, 防风 10g, 黄芪 10g, 人参 10g, 半夏 10g, 独活 10g ; 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 到的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权。
5、 利 要 求 书 CN 102526399 B 2 1/3 页 3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女性内生殖器(子宫、 卵巢、 输卵管)及其周围的组织、 盆腔、 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 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病种迁延所致, 于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 以发作。慢性盆腔炎有下腹部隐痛及下坠、 伴有腰骶酸痛、 白带增多、 月经不调。妇科检查 可在盆腔触及不同程度的炎性包块, 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目前, 治疗本病多 采用西医的抗菌消炎药为主, 病情虽暂时有所控制, 但易复发, 且西医的抗菌消炎药。
6、对人体 的肝、 肾有极大的危害, 用药时间长者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且西医消炎药存在价格昂 贵、 用药疗程长、 收效缓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其治疗效果 好, 成本低, 无毒副作用, 疗程短。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归 20 30g, 茯苓 20 30g, 益母草 20 30g, 羌活 15 25g, 红花 15 25g, 血竭 15 25g, 白芷 15 25g, 白术 15 25g, 赤芍 10 20g, 桑寄生 10 2。
7、0g, 五加皮 10 20g, 防风 5 15g, 黄芪 5 15g, 人参 5 15g, 半夏 5 15g, 独活 5 15g。 0006 优选的,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归 25g, 茯苓 25g, 益母草 25g, 羌活 20g, 红花 20g, 血竭 20g, 白芷 20g, 白术 20g, 赤芍 15g, 桑寄生 15g, 五加皮 15g, 防风 10g, 黄芪 10g, 人 参 10g, 半夏 10g, 独活 10g。 0007 优选的,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归 22g, 茯苓 22g, 益母草 28g, 羌活 23g, 红花 18g, 血竭 18g, 白芷 23g,。
8、 白术 23g, 赤芍 12g, 桑寄生 12g, 五加皮 18g, 防风 13g, 黄芪 8g, 人 参 8g, 半夏 13g, 独活 13g。 0008 优选的, 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的 : 当归 28g, 茯苓 28g, 益母草 22g, 羌活 18g, 红花 23g, 血竭 23g, 白芷 18g, 白术 18g, 赤芍 18g, 桑寄生 18g, 五加皮 12g, 防风 8g, 黄芪 13g, 人 参 13g, 半夏 8g, 独活 8g。 0009 所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制成粉剂、 胶囊剂、 冲剂、 片剂或。
9、丸剂, 即得。 0010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主治慢性盆腔炎, 治疗时, 口服, 每天早晚 各一次, 每次服用 5g 左右 ( 按药粉质量计算 ), 15 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 2 5 个疗程即可治 愈。 0011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组方科学严谨, 针对性比较强, 治疗效果 好, 经多年临床应用, 总有效率在 90以上, 疗效甚好, 且无毒副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526399 B 3 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资料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 实施例 1 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14 配方为 : 。
10、当归25g, 茯苓25g, 益母草25g, 羌活20g, 红花20g, 血竭20g, 白芷20g, 白 术20g, 赤芍15g, 桑寄生15g, 五加皮15g, 防风10g, 黄芪10g, 人参10g, 半夏10g, 独活10g。 0015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装入胶囊制成 胶囊剂。 0016 治疗时, 口服, 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服用 5g 左右 ( 按药粉质量计算 ), 15 天为一 个疗程, 一般 2 5 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7 实施例 2 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18 配方为 : 当归22g, 茯苓22g。
11、, 益母草28g, 羌活23g, 红花18g, 血竭18g, 白芷23g, 白 术 23g, 赤芍 12g, 桑寄生 12g, 五加皮 18g, 防风 13g, 黄芪 8g, 人参 8g, 半夏 13g, 独活 13g。 0019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制成片剂。 0020 实施例 3 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21 配方为 : 当归 28g, 茯苓 28g, 益母草 22g, 羌活 18g, 红花 23g, 血竭 23g, 白芷 18g, 白术 18g, 赤芍 18g, 桑寄生 18g, 五加皮 12g, 防风 8g, 。
12、黄芪 13g, 人参 13g, 半夏 8g, 独活 8g。 0022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即得。 0023 实施例 4 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24 配方为 : 当归20g, 茯苓30g, 益母草20g, 羌活25g, 红花15g, 血竭25g, 白芷15g, 白 术 25g, 赤芍 10g, 桑寄生 20g, 五加皮 10g, 防风 15g, 黄芪 5g, 人参 15g, 半夏 5g, 独活 15g。 0025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加入常规基质 制 002。
13、6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加入常规基质 制成丸剂。 0027 实施例 5 制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28 配方为 : 当归 30g, 茯苓 20g, 益母草 30g, 羌活 15g, 红花 25g, 血竭 15g, 白芷 25g, 白术 15g, 赤芍 20g, 桑寄生 10g, 五加皮 20g, 防风 5g, 黄芪 15g, 人参 5g, 半夏 15g, 独活 5g。 0029 制备方法为 : 取各原料药, 粉碎为粉状, 过 200 目筛, 混合, 得药粉, 服用时, 热水冲 服。 0030 临床资料 : 0031 患者。
14、资料 : 126 例患者均患有慢性盆腔炎, 其中年龄 20 45 岁之间, 平均 31 岁, 病程最长 6 年, 最短者半年。 0032 诊断标准 : 0033 (1) 症状 : 反复发作的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坠痛及腰骸部酸痛, 常在月经前后、 性交 及劳累后加重, 伴月经失调及白带增多、 有异味, 输卵管勃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0034 (2) 体征 : 子宫颈抬举痛, 子宫多呈后位, 勃连固定或活动受限及压痛 ; 在子宫一 侧或两侧可扪及条索状物或触及包块, 并伴有压痛 ; 盆腔结缔组织炎时, 子宫一侧或两侧有 片状增厚、 压痛。 说 明 书 CN 102526399 B 4 3/3 页 5 0。
15、035 (3) 超声检查提示 : 盆腔积液、 炎性包块、 双侧或单侧附件增厚。 0036 (4) 实验室检查 : 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0037 治疗方式 : 采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治疗 ( 实施例 1 制备的药物 ), 口服, 每天早晚 各一次, 每次服用 5g( 按原料药药粉质量计算 ), 15 天为一个疗程, 月经期暂停用。治疗两 个月后观察疗效。 0038 疗效评价标准 : 0039 治愈 : 主要症状、 体征、 妇利检查均恢复正常, 超声检查提示炎性包块或炎性渗出 物均消失, 双侧或单侧附件恢复正常, 且停药后 6 个月无复发。 0040 显效 : 主要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 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或积脓减少或 消失, 双侧或单侧输卵管增粗明显减轻, 炎性包块或炎性渗出物均缩小或消失。 0041 无效 : 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局部无改善, 超声提示炎性包块或炎性渗出物无明显 改善。 0042 结果 : 治疗两个月后, 126 例患者中, 治愈 62 例, 显效 53 例, 无效 11 例, 治愈率在 49.2, 总有效率在 91.3 ; 治疗期间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说 明 书 CN 102526399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