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343312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3873.3

申请日:

20101202

公开号:

CN102078239B

公开日:

201210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15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安庆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金仁宁,张俊,吕庆,李学杰

地址: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小孤山路5号

优先权:

CN201010573873A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金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四个机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为切断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腰贴负压输送、腰贴切断总成、腰贴检测光眼;第二组件为拉开输送组件:包括腰贴拉开机构、牵引机构、纠偏器、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第三组件为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纠偏器、魔术弯钩分切总成;第四组件为折叠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腰贴折边机构、腰贴压点总成、转移轮、腰贴检测光眼。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但解决了废品率较高的问题,而且使生产腰贴分切定位复合功能更加稳定,定位精度高,极大提高了机器的生产速度和产品合格率,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固定在卫生用品生产线底板上的切断复合组件、拉开输送组件、成型组件、折叠压点组件和输送负压箱(17),所述切断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8)、腰贴检测光眼Ⅰ(5);所述拉开输送组件包括牵引机构(11)、纠偏器Ⅱ(13),所述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2)、纠偏器Ⅰ(4)、魔术弯钩分切总成(6),所述折叠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7)、腰贴压点总成(14)、转移轮(16)和腰贴检测光眼Ⅱ(15),其特征是:所述切断复合组件还包括腰贴切断总成(1)和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所述腰贴切断总成(1)包括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23)、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24)、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28)、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固定块(30)、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魔术弯钩短切撑档(33)、右轴承座连接板(34)、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36)、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左轴承座连接板(39)、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偏心轮(42)、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43)、魔术弯钩短切刀砧(44)、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45)、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46)、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47)和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48’);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分别固定在腰贴切断总成(1)的左右两侧,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的上方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魔术弯钩短切撑档(33)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之间,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23)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左右端,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23)之间,在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24)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之间,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通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28)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的右上方,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固定,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47)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的左下方,所述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28)和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47)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的对称位置,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43)和魔术弯钩短切刀砧(44)固定嵌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中,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和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45)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上,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啮合,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和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上,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右端的内侧,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左端的外侧,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46)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36)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上,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和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之间的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的下端,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固定,左轴承座连接板(39)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左侧,右轴承座连接板(34)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右端的上方,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左轴承座连接板(39)和右轴承座连接板(34)上,在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上通过锁紧块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在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上通过轴承固定有偏心轮(42);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包括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张紧同步带轮轴座(50)、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51’)、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52、52’)、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53、53’)、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54’)、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55’)、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56、56’)、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58’)、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防护罩(60)、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Ⅰ(61)、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62、62’)、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63’)、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64’)、腰贴输送轴(65)、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Ⅱ(66)、腰贴输送轴承座(67)、腰贴输送支架(68)、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69)、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70)、腰贴输送滑杆(71)、同步带轮Ⅰ(72)、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73)、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同步带轮Ⅱ(75);所述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都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的上方,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与腰贴输送支架(68)右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与腰贴输送支架(68)左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上方的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之间,并与腰贴输送支架(68)固定,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73)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上方的右端并与腰贴输送支架(68)固定,腰贴输送滑杆(71)穿过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并固定在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之间,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58’)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腰贴输送滑杆(71)的左右两侧,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69)和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70)都通过螺纹与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固定连接,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固定在左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上,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通过防护罩(60)与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固定,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63’)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64’)上,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固定安装在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右侧,前腰贴输送负压箱(51)在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左侧并与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固定,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与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固定,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52、52’)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51’)的上方,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53、53’)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51’)的外侧面,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54’)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51’)的右端,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55’)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54’)上,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56、56’)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55’)上,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Ⅰ(61)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Ⅱ(66)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63’)中,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62、62’)分别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Ⅱ(66)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Ⅰ(61)的右侧,同步带轮Ⅱ(75)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Ⅰ(61)的右端,腰贴输送轴承座(67)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左后方,腰贴输送轴(65)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腰贴输送轴承座(67)活动固定,腰贴输送轴(65)的右端通过菱形轴承座与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73)固定,同步带轮Ⅰ(72)位于腰贴输送轴(65)的右侧并与腰贴输送轴(65)固定;所述拉开输送组件还包括腰贴拉开机构(9)和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所述腰贴拉开机构(9)包括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腰贴拉开机构轮(77)、腰贴拉开机构轴(78)、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79),腰贴拉开机构轴(78)的下端卡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的条形槽中,腰贴拉开机构轮(77)通过轴承与腰贴拉开机构轴(78)固定,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79)固定套在腰贴拉开机构轮(77)上;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包括可调轴座(80)、支架轴(81)、左右轴套(82、82’)、左右轴承座(83、83’)、左右摆杆(84、84’)、放卷张力轴Ⅰ(85)、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86、86’)、左右放卷张力轮(87、87’)、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88、88’)、放卷张力轴Ⅱ(89)、左右配重块(90、90’)、左右配重压板(91、91’);支架轴(81)与可调轴座(80)固定,左右轴套(82、82’)分别固定在支架轴(81)的左右两侧上,左右轴承座(83、83’)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轴套(82、82’)上,左右摆杆(84、84’)分别与左右轴承座(83、83’)固定,左右摆杆(84、84’)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90、90’),左右配重压板(91、91’)分别与左右配重块(90、90’)固定连接,左摆杆(84)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Ⅰ(85)固定,右摆杆(84’)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Ⅱ(89)固定,左放卷张力轮(87)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Ⅰ(85)上,右放卷张力轮(87’)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Ⅱ(89)上,左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左放卷张力轮端盖(88)分别固定在左放卷张力轮(87)的两端,右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右放卷张力轮端盖(88’)分别固定在右放卷张力轮(87’)的两端;所述折叠压点组件还包括腰贴折边机构(12);所述腰贴折边机构(12)由主传动部件、气缸压部件、负压箱部件和被动轮部件四个部件组成;主传动部件固定在腰贴折边机构(12)的下方,是由平皮带驱动轮轴(101)、同步带张紧轮轴(102)、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花键副轴承座(123)、左右导轨轴座(124、124’)、短调节丝杆(125)、长调节丝杆(126)、左右直线导轨轴(127)、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平皮带驱动轮座(130)、皮带驱动轮(131)、压轮导套(132)、折边同步带轮Ⅰ(137)和折边同步带轮Ⅱ(138)组成,左右导轨轴座(124、124’)分别位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左右两端的上部并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固定连接,左右直线导轨轴(127)分别平行固定在左右两导轨轴座(124、124’)之间,在左右直线导轨轴(127)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在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的上方固定有平皮带驱动轮座(130),平皮带驱动轮轴(101)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座(130)中,皮带驱动轮(131)和折边同步带轮Ⅰ(137)分别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101)的左右两侧,左右两导轨轴座(124、124’)上分别镶嵌有花键副轴承座(123),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通过轴承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123)中, 折边同步带轮Ⅱ(138)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123)的一侧,同步带张紧轮轴(102)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101)和折边同步带轮Ⅱ(138)之间,短调节丝杆(125)和长调节丝杆(126)都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的右端;所述气缸压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左侧,是由牵引压轮轴(92)、压轮导套(132)、压轮导杆(133)、牵引压轮(134)、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135’)、牵引压轮座(136)组成,压轮导套(132)固定在牵引压轮座(136)上,压轮导杆(133)活动固定在压轮导套(132)上,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135’)固定在压轮导杆(133)上,牵引压轮轴(92)固定在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135’)之间,牵引压轮(134)通过轴承固定在牵引压轮轴(92)上;所述负压箱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的上方,是由折边负压箱面板(93)、调节块(94)、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腰贴折边输送轴(105)、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折边负压箱(109)、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吸气口(111)、腰贴折边输送辊轮(112)、从动轮张紧板(113)组成,腰贴折边输送轴(105)利用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中,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右侧,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105)的右端,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之间的腰贴折边输送轴(105)上,折边负压箱(109)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之间,折边负压箱面板(93)与折边负压箱(109)的下端固定,在折边负压箱(109)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吸气口(111)和从动轮张紧板(113),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位于负压箱部件的右端,并通过从动轮张紧板(113)固定,腰贴折边输送辊轮(112)通过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上;所述被动轮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右上方,是由折边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平皮带调节轮座(97)、把手(98)、负压箱支座(114)、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115’)、左右调节螺杆(116、116’)、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调节座支承轴(118)、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套(120)、张力轮(121)、转向轮(122)组成,调节座支承轴(118)固定在负压箱支座(114)中,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115’)分别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118)左右两端,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118)上,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两侧,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下方的平皮带调节轮座(97)上,转向轮(122)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上,左右调节螺杆(116、116’)分别活动固定在左调节螺杆固定板(115)和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上,右调节螺杆(116’) 上活动固定有固定套(120),固定套(120)与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在左右调节螺杆(116、116’)的右端固定有把手(98);所述主传动部件和被动轮部件之间固定有张力轮轴(99),张力轮轴(99)通过张力轮座(100)固定在流水线的底板上,张力轮轴(99)和主传动部件上的皮带驱动轮(131)以及被动轮部件上的转向轮(122)之间通过平皮带(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为双负压箱并且用两台伺服电机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为双摆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腰贴折边机构(12)为平皮带折边机,该折边机构负压箱为单负压箱或者是双负压箱。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二)、背景技术

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是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上的工艺。公知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放卷组件、牵引组件、分切组件、输送组件、纠偏组件、折边组件和检测组件。目前市场的魔术扣类型的腰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有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折边装置的生产效率、生产速度以及合格率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公知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工艺因为缺少张力调节、使用单独伺服电机带动输送机构及腰贴短切总成带冷却功能,导致腰贴被切断后有长有短、定位精度差、张力变化造成复合时材料倾斜及腰贴粘在总成上,容易造成大量的废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该装置使生产腰贴分切定位复合功能更加稳定,定位精度高,极大提高了机器的生产速度和产品合格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固定在卫生用品生产线底板上的切断复合组件、拉开输送组件、成型组件、折叠压点组件和输送负压箱,所述切断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腰贴检测光眼I;所述拉开输送组件包括牵引机构、纠偏器II,所述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纠偏器I、魔术弯钩分切总成,所述折叠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腰贴压点总成、转移轮和腰贴检测光眼II,其特征是: 

所述切断复合组件还包括腰贴切断总成和腰贴负压输送装置; 

所述腰贴切断总成包括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魔术弯钩短切顶板、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魔术弯钩短切刀轴、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固定块、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魔术弯钩短切撑档、右轴承座连接板、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左轴承座连接板、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偏心轮、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魔术弯钩短切刀砧、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和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分别固定在腰贴切断总成的左右两侧,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的上方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顶板,魔术弯钩短切撑档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之间,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上,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之间,在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之间,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刀轴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通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的右上方,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固定,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的左下方,所述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的对称位置,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固定嵌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中,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上,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魔术弯钩短切刀轴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啮合,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上,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右端的内侧,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左端的外侧,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上,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和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之间的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的下端,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固定,左轴承座连接板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左侧,右轴承座连接板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右端的上方,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左轴承座连接板和右轴承座连接板上,在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上通过锁紧块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在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上通过轴承固定有偏心轮; 

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包括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张紧同步带轮轴座、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防护罩、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腰贴输送轴、腰贴输送皮带轮 轴II、腰贴输送轴承座、腰贴输送支架、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腰贴输送滑杆、同步带轮I、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同步带轮II;所述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都位于腰贴输送支架的上方,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与腰贴输送支架右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与腰贴输送支架左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位于腰贴输送支架上方的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之间,并与腰贴输送支架固定,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位于腰贴输送支架上方的右端并与腰贴输送支架固定,腰贴输送滑杆穿过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并固定在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之间,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腰贴输送滑杆的左右两侧,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和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都通过螺纹与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固定连接,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固定在左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上,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通过防护罩与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固定,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上,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右侧,前腰贴输送负压箱在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左侧并与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固定,后腰贴输送负压箱与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固定,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的上方,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的外侧面,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的右端,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上,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上,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中,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分别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的右侧,同步带轮II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的右端,腰贴输送轴承座位于腰贴输送支架左后方,腰贴输送轴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腰贴输送轴承座活动固定,腰贴输送轴的右端通过菱形轴承座与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固定,同步带轮I位于腰贴输送轴的右侧并与腰贴输送轴固定; 

所述拉开输送组件还包括腰贴拉开机构和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所述腰贴拉开机构包括腰贴拉开机构托架、腰贴拉开机构轮、腰贴拉开机构轴、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腰贴拉开机构轴的下端卡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的条形槽中,腰贴拉开机构轮通过轴承与腰贴拉开机构轴固定,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固定套在腰贴拉开机构轮上; 

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包括可调轴座、支架轴、左右轴套、左右轴承座、左右摆杆、放卷张力轴I、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左右放卷张力轮、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放卷张力轴II、左右配重块、左右配重压板;支架轴与可调轴座固定,左右轴套分别固定在支架轴的左 右两侧上,左右轴承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轴套上,左右摆杆分别与左右轴承座固定,左右摆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左右配重压板分别与左右配重块固定连接,左摆杆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I固定,右摆杆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II固定,左放卷张力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I上,右放卷张力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II上,左放卷张力轮透盖和左放卷张力轮端盖分别固定在左放卷张力轮的两端,右放卷张力轮透盖和右放卷张力轮端盖分别固定在右放卷张力轮的两端; 

所述折叠压点组件还包括腰贴折边机构; 

所述腰贴折边机构由主传动部件、气缸压部件、负压箱部件和被动轮部件四个部件组成;主传动部件固定在腰贴折边机构的下方,是由平皮带驱动轮轴、同步带张紧轮轴、凸缘式滚动花键副、花键副轴承座、左右导轨轴座、短调节丝杆、长调节丝杆、左右直线导轨轴、平皮带驱动轮支架、驱动轮直线轴承座、平皮带驱动轮座、皮带驱动轮、压轮导套、折边同步带轮I和折边同步带轮II组成,左右导轨轴座分别位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左右两端的上部并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固定连接,左右直线导轨轴分别平行固定在左右两导轨轴座之间,在左右直线导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驱动轮直线轴承座,在驱动轮直线轴承座的上方固定有平皮带驱动轮座,平皮带驱动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座中,皮带驱动轮和折边同步带轮I分别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的左右两侧,左右两导轨轴座上分别镶嵌有花键副轴承座,凸缘式滚动花键副通过轴承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中,折边同步带轮II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的一侧,同步带张紧轮轴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和折边同步带轮II之间,短调节丝杆和长调节丝杆都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支架的右端;所述气缸压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左侧,是由牵引压轮轴、压轮导套、压轮导杆、牵引压轮、左右牵引压轮吊杆、牵引压轮座组成,压轮导套固定在牵引压轮座上,压轮导杆活动固定在压轮导套上,左右牵引压轮吊杆固定在压轮导杆上,牵引压轮轴固定在左右牵引压轮吊杆之间,牵引压轮通过轴承固定在牵引压轮轴上;所述负压箱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的上方,是由折边负压箱面板、调节块、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腰贴折边输送轴、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折边负压箱、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吸气口、腰贴折边输送辊轮、从动轮张紧板组成,腰贴折边输送轴利用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中,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右侧,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的右端,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之间的腰贴折边输送轴上,折边负压箱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之间,折边负压箱面板与折边负压箱的下端固定,在折边负压箱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吸气口和从动轮张紧板,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位于负压箱部件的右端,并通过从动轮张紧板固定,腰贴折边输送辊轮通过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上;所述被动轮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右上方,是由折边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平皮带调节轮座、把手、负压箱支座、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左右调节螺杆、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调节座支承轴、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固定套、张力轮、转向轮组成,调节座支承轴固定在负压箱支座中,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分别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左右两端,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上,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两侧,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下方的平皮带调节轮座上,转向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上,左右调节螺杆活动固定在调节螺杆固定板和右调节螺杆固定板上,右调节螺杆上活动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与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固定,在左右调节螺杆的右端固定有把手;所述主传动部件和被动轮部件之间固定有张力轮轴,张力轮轴通过张力轮座固定在流水线的底板上,张力轮轴和主传动部件上的皮带驱动轮以及被动轮部件上的转向轮之间通过平皮带连接。

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为双负压箱并且用两台伺服电机传动。 

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为双摆杆。 

所述腰贴折边机构为平皮带折边,同时该机构也可以用三角带、圆绳带等进行材料折边,该折边机构负压箱为单负压箱或者是双负压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腰贴定位分切小摆杆和单独伺服电机驱动的腰贴负压输送,设计合理,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对现有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上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的改进,并具有产品的通用性。 

2、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工艺合理,操作、调整和维修均灵活方便。 

3、本发明是根据市场需要而设计的,适用于当前市场上所有带腰贴腰贴的产品,并可应用到弹性耳贴、弹性大耳贴等。 

4、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设计合理,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5、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不仅可以使用单独的负压箱也可以使用双负压箱。折边所用的平皮带也可以使用圆绳带和三角带,适用范围广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腰贴切断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腰贴切断总成的左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腰贴切断总成的主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腰贴负压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腰贴负压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腰贴拉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腰贴定位分切小摆杆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腰贴定位分切小摆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腰贴折边机构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腰贴折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放卷组件、调节张力组件、牵引组件、分切组件、转向组件、输送组件(两台伺服电机)、纠偏组件、折边组件和检测组件. 

参看图1,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腰贴切断总成1、腰贴旋转料架2、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纠偏器I 4、腰贴检测光眼I 5、魔术弯钩分切总成6、腰贴压痕机构7、腰贴胶枪8、腰贴拉开机构9、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牵引机构11、腰贴折边机构12、纠偏器II 13、腰贴压点总成14、腰贴检测光眼II 15、转移轮16、输送负压箱17。分为四个机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为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2、纠偏器I 4、魔术弯钩分切总成6;第二组件为拉开输送组件:包括腰贴拉开机构9、牵引机构11、纠偏器II13、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第三组件为切断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8、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腰贴切断总成1、腰贴检测光眼I 5;第四组件为折叠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7、腰贴折边机构12、腰贴压点总成14、转移轮16、腰贴检测光眼II 15。腰贴旋转料架2通过牵引组件中的牵引机构11带动其放卷,通过纠偏组件中的纠偏器I 4把腰贴材料中心纠正到距离机架300mm的位置后,通过分切组件中的魔术弯钩分切总成6把腰贴材料分切为需要的形状(材料仍是连续的),经过腰贴拉开机构9把分切后的腰贴拉开到所需要的中心距(根据 材料宽度而定),其牵引机构11带着材料向前行进进入纠偏组件中的纠偏器II 13,对材料进行导正,然后经过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使两路腰贴保持在对称位置,腰贴材料进过腰贴胶枪8对其刮胶,然后进入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本实施例中,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中的的两组负压箱是用单独伺服电机驱动,保证材料输送的位置更加精确,效率更高、速度更高,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把材料输送到腰贴短切总成1中进行切断,在经过腰贴切断总成1的底辊把切断后的腰贴转移到下方与右端的材料入口中进入的材料进行复合,同时用腰贴切断总成1机构的拍打轮部件进行复合后拍打,使腰贴与复合材料之间粘合牢固,然后再经过腰贴检测光眼I 5进行检测,以保证腰贴无漏贴、无倾斜。然后腰贴与复合材料复合后经过折边组件中的压痕机构7对腰贴进行滚压,保证其折叠的稳定和整齐,然后通过折边组件中腰贴折边机构12把腰贴翻转180°,经过腰贴压点总成14把翻转180°的腰贴材料压牢,以防止散开,后经转移轮16把复合好的材料与左端材料入口中进入的底层材料复合。然后再经腰贴检测光眼II 15对折叠后的腰贴进行检测,以保证腰贴的整齐与稳定。 

参看图2、图3、图4,腰贴切断总成1包括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23、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24、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28、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固定块30、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魔术弯钩短切撑档33、右轴承座连接板34、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36、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左轴承座连接板39、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偏心轮42、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43、魔术弯钩短切刀砧44、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45、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46、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47和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和48’。魔术弯钩短切撑档33和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分别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之间和上方,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分别用轴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之间,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26、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28和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47分别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对称的位置,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43、魔术弯钩短切刀砧44均嵌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中,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和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45穿过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置于其上,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和48’分别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右侧,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分别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的内外侧且固定在 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18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20上,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46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36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上,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穿过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23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上,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22上,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24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25支撑板之间,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位于魔术弯钩短切顶板19和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之间,左轴承座连接板39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38左侧,右轴承座连接板34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35右端上方,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左轴承座连接板39和右轴承座连接板34上,在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上通过锁紧块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在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40上通过轴承固定有偏心轮42。 

腰贴切断总成1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腰贴切断总成1的动力系统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和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相连,而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则通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和48’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相连,伺服电机带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和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转动,而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则通过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48和48’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获得动力,魔术弯钩短切刀轴29上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27跟随其转动,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上的魔术弯钩短切刀砧44接触,对材料进行切断。切断后的材料附着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32上的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上,吸附力是风机通过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36、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37、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46、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21传送过来的,切断后的材料随着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31转动,当切断后的材料转动到正下方时与右端材料入口中进来的材料进行复合,同时偏心轮42跟随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41转动对复合后的材料进行拍打,使其粘合更加牢固。 

参看图5、图6、图7、图8,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包括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张紧同步带轮轴座50、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和51’、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52和52’、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53和53’、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和54’、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和55’、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56和56’、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和58’、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防护罩60、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62和62’、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和63’、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和64’、腰贴输送轴65、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 66、腰贴输送轴承座67、腰贴输送支架68、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69、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70、腰贴输送滑杆71、同步带轮I 72、输送负压 箱轴承座板73、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同步带轮II 75。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都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的上方,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与腰贴输送支架68右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与腰贴输送支架68左端固定,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上方的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之间,并与腰贴输送支架68固定,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73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上方的右端并与腰贴输送支架68固定,腰贴输送滑杆71穿过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74并固定在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57之间,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和58’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腰贴输送滑杆71的左右两侧,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69和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70都通过螺纹与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49和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固定连接,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固定在左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上,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通过防护罩60与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58’固定,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和63’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和64’上,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固定安装在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右侧,前腰贴输送负压箱51在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左侧并与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59固定,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与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64固定,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52和52’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和51’的上方,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53和53’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和51’的外侧面,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和54’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51和51’的右端,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和55’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54和54’上,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56和56’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55和55’上,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 66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63和63’中,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62和62’分别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 66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的右侧,同步带轮II 75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的右端,腰贴输送轴承座67位于腰贴输送支架68左后方,腰贴输送轴65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腰贴输送轴承座67活动固定,腰贴输送轴65的右端通过菱形轴承座与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73固定,同步带轮I 72位于腰贴输送轴65的右侧并与腰贴输送轴65固定。 

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腰贴负压输送装置3的动力系统为伺服电机A和伺服电机B两台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A与腰贴输送轴65相连,伺服电机B与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 66相连,伺服电机A带动腰贴输送轴65转动,腰贴输送轴65的同步带轮I 72跟随其一起转动,同步带轮I 72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II75转动,同步带轮II 75带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运动,右腰贴输送 皮带轮62’跟随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 61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负压箱上的平皮带转动,达到输送材料的目的。伺服电机B带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 66转动,左腰贴输送皮带轮62跟随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66转动,从而带动外侧负压箱上的平皮带转动,达到输送材料的目的。其中两负压箱内有负压,负压通过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53和53’,负压产生于风机,平皮带上打有孔。 

参看图9,腰贴拉开机构9包括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腰贴拉开机构轮77、腰贴拉开机构轴78、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79。本实施例中,腰贴拉开机构轴78有四根,四个腰贴拉开机构轴78的下端都卡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的腰形槽之间,每根腰贴拉开机构轴78通过轴承都固定有腰贴拉开机构轮77,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79套在腰贴拉开机构轮77上。 

腰贴拉开机构9工作原理如下: 

腰贴拉开机构轴78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的腰形槽中滑动,分切后的腰贴材料分两路绕行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76上的腰贴拉开机构轴78,调节腰贴拉开机构轴78之间的间距,可以把腰贴材料拉开到需要的间距。 

参看图10、图11,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包括可调轴座80、支架轴81、左右轴套82和82’、左右轴承座83和83’、左右摆杆84和84’、放卷张力轴I 85、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86’、左右放卷张力轮87和87’、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88和88’、放卷张力轴II 89、左右配重块90和90’、左右配重压板91和91’。支架轴81与可调轴座80固定,左右轴套82和82’分别固定在支架轴81的左右两侧上,左右轴承座83和83’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轴套82和82’上,左右摆杆84和84’分别与左右轴承座83和83’固定,左右摆杆84和84’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90和90’,左右配重压板91和91’分别与左右配重块90和90’固定连接,左摆杆84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I 85固定,右摆杆84’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II 89固定,左放卷张力轮87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I 85上,右放卷张力轮87’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II 89上,左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左放卷张力轮端盖88分别固定在左放卷张力轮87的两端,右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右放卷张力轮端盖88’分别固定在右放卷张力轮87’的两端。 

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10工作原理如下: 

左配重块90、左配重压板91在左摆杆84的后端滑动,右配重块90’、右配重压板91’在右摆杆84’的后端滑动,通过调节左右配重块90和90’、左右配重压板91和91’在左右摆杆84和84’的位置,可以调节放卷张力轴I 85和放卷张力轴II 89、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86和86’、左右放卷张力轮87和87’、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88和88’的压力,从而调 节腰贴材料的张力大小以及位置。 

参看图12、图13,腰贴折边机构12由主传动部件、气缸压部件、负压箱部件和被动轮部件四个部件组成;主传动部件固定在腰贴折边机构12的下方,是由平皮带驱动轮轴101、同步带张紧轮轴102、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花键副轴承座123、左右导轨轴座124和124’、短调节丝杆125、长调节丝杆126、直线导轨轴127、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平皮带驱动轮座130、皮带驱动轮131、压轮导套132、折边同步带轮I 137和折边同步带轮II138组成,左右导轨轴座124和124’分别位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左右两端的上部并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固定连接,两个直线导轨轴127分别平行固定在左右导轨轴座124和124’之间,在两个直线导轨轴127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在驱动轮直线轴承座129的上方固定有平皮带驱动轮座130,平皮带驱动轮轴101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座130中,皮带驱动轮131和折边同步带轮I 137分别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101的左右两侧,左右导轨轴座124和124’上分别镶嵌有花键副轴承座123,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通过轴承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123中,折边同步带轮II 138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123的一侧,同步带张紧轮轴102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101和折边同步带轮II 138之间,短调节丝杆125和长调节丝杆126都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支架128的右端;气缸压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左侧,是由牵引压轮轴92、压轮导套132、压轮导杆133、牵引压轮134、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和135’、牵引压轮座136组成,压轮导套132固定在牵引压轮座136上,压轮导杆133活动固定在压轮导套132上,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和135’固定在压轮导杆133上,牵引压轮轴92固定在左右牵引压轮吊杆135和135’之间,牵引压轮134通过轴承固定在牵引压轮轴92上;负压箱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的上方,是由折边负压箱面板93、调节块94、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腰贴折边输送轴105、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折边负压箱109、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吸气口111、腰贴折边输送辊轮112、从动轮张紧板113组成,腰贴折边输送轴105利用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中,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106右侧,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105的右端,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之间的腰贴折边输送轴105上,折边负压箱109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107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110之间,折边负压箱面板93与折边负压箱109的下端固定,在折边负压箱109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吸气口111和从动轮张紧板113,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位于负压箱部件的右端,并通过从动轮张紧板113固定,腰贴折边输送辊轮112通过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95上;被动轮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 件右上方,是由折边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平皮带调节轮座97、把手98、负压箱支座114、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和115’、左右调节螺杆116和116’、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调节座支承轴118、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套120、张力轮121、转向轮122组成,调节座支承轴118固定在负压箱支座114中,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和115’分别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118左右两端,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118上,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两侧,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117下方的平皮带调节轮座97上,转向轮122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96上,左右调节螺杆116和116’活动固定在调节螺杆固定板115和右调节螺杆固定板115’上,右调节螺杆116’上活动固定有固定套120,固定套120与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119固定,在左右调节螺杆116和116’的右端固定有把手98;主传动部件和被动轮部件之间固定有张力轮轴99,张力轮轴99通过张力轮座100固定在流水线的底板上,张力轮轴99和主传动部件上的皮带驱动轮131以及被动轮部件上的转向轮122之间通过平皮带104连接。 

腰贴折边机构12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腰贴折边机构12的动力系统为伺服电机A和伺服电机B。 

伺服电机A与腰贴折边输送轴105相连,伺服电机A运动时带动腰贴折边输送轴105转动,腰贴折边输送轴105上的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跟随其一起转动,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108带动其上的平皮带运动,从而带动材料运动,其中折边负压箱109中有负压,负压通过吸气口111来自于风机,平皮带上打有孔。伺服电机B与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连接,伺服电机B带动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转动,凸缘式滚动花键副103上的折边同步带轮II 138跟随其一起运动,折边同步带轮II 138通过同步带带动折边同步带轮I 137转动,从而带动平皮带驱动轮轴101另一端的皮带驱动轮131转动,皮带驱动轮131通过平皮带104带动转向轮122转动,对腰贴材料进行折边。被动轮部件两转向轮122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左右调节螺杆116和116’来改变,主传动部件两皮带驱动轮131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短调节丝杆125和长调节丝杆126来改变。牵引压轮134通过气缸来实现对折边后的腰贴材料进行辊压。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7823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10 CN 102078239 B *CN102078239B* (21)申请号 201010573873.3 (22)申请日 2010.12.02 A61F 13/15(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庆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小孤山路 5 号 (72)发明人 金仁宁 张俊 吕庆 李学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2231 代理人 金辉 CN 101654198 A,2010.02.24, 全文 . CN 201。

2、920991 U,2011.08.10, 权利要求 1-4. (54) 发明名称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 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 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包括四个机构组件, 分别 为 : 第一组件为切断复合组件 : 包括腰贴胶枪、 腰 贴负压输送、 腰贴切断总成、 腰贴检测光眼 ; 第二 组件为拉开输送组件 : 包括腰贴拉开机构、 牵引 机构、 纠偏器、 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 第三组件为 成型组件 : 包括腰贴旋转料架、 纠偏器、 魔术弯钩 分切总成 ; 第四组件为折叠压点组件 : 包括腰贴 压痕机构、 腰贴折边机构、 腰贴压点总成、 转。

3、移轮、 腰贴检测光眼。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不但解决 了废品率较高的问题, 而且使生产腰贴分切定位 复合功能更加稳定, 定位精度高, 极大提高了机器 的生产速度和产品合格率, 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彭燕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1 页 1/4 页 2 1.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包括固定在卫生用品生产线底板 上的切断复合组件、 拉开输送组件、 成型组件、 折叠压点组件和输送。

4、负压箱 (17) , 所述切断 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 (8) 、 腰贴检测光眼 (5) ; 所述拉开输送组件包括牵引机构 (11) 、 纠偏器 (13) , 所述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 (2) 、 纠偏器 (4) 、 魔术弯钩分切总成 (6) , 所述折叠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 (7) 、 腰贴压点总成 (14) 、 转移轮 (16) 和腰贴检 测光眼 (15) , 其特征是 : 所述切断复合组件还包括腰贴切断总成 (1) 和腰贴负压输送装置 (3) ; 所述腰贴切断总成 (1) 包括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18) 、 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19) 、 魔术 弯钩短切内侧板 (20) 、 魔术。

5、弯钩短切内气阀 (21) 、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 (22) 、 左右魔 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 (23) 、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 (24) 、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 支撑板 (25)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 (26)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 (27) 、 魔术弯钩短切总 成刀片压板 (28) 、 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 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固定块 (30) 、 魔术弯钩短切 圆吸附板 (31) 、 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 魔术弯钩短切撑档 (33) 、 右轴承座连接板 (34)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 (35) 、 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 (36) 、 魔术弯钩短。

6、切外气阀 (37)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 (38) 、 左轴承座连接板 (39)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 座 (40) 、 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 (41) 、 偏心轮 (42) 、 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 (43) 、 魔术弯钩短 切刀砧 (44) 、 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 (45) 、 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 (46) 、 魔术弯钩短切刀 辊配重块 (47) 和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48、 48 ) ; 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18) 和 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 (20) 分别固定在腰贴切断总成 (1) 的左右两侧, 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 板 (18) 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 (。

7、20) 的上方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19) , 魔术弯钩短切 撑档 (33) 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18) 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 (20) 之间, 左右魔术弯 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 (23) 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19) 左右端, 魔术弯钩短切润 滑调节杆 (22) 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 (23) 之间, 在魔术弯钩短切润滑 调节杆 (22) 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 (25) , 魔术弯钩短切润 滑毛毡轴 (24) 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 (25) 之间, 在魔术弯钩短切外侧 板 (18) 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 (20) 。

8、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和 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 (26) 通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 (28) 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的右上方,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 (27) 与魔术弯钩短 切总成刀枕 (26) 固定, 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 (47) 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的左 下方, 所述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 (26)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 (27) 、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 刀片压板 (28) 和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 (47) 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的对称位置, 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 (43) 和魔术弯。

9、钩短切刀砧 (44) 固定嵌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中, 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 (31) 和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 (45) 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上, 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48) , 魔术弯钩短切 底辊轴 (32) 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48 ) , 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29) 右端的魔术 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48) 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48 ) 啮合, 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 (21) 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 (37) 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 侧板 (20) 和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10、 (18) 上, 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 (21) 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 辊轴 (32) 右端的内侧, 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 (37) 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32) 左端的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78239 B 2 2/4 页 3 侧, 魔术弯钩短切气阀内接头 (46) 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 (36) 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 短切内气阀 (21) 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 (37) 上,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 (38) 固定 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19) 和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 (35) 之间的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18) 的下端,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 (35) 与魔术弯钩短切总。

11、成支架连接板 (38) 固定, 左轴承座 连接板 (39) 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 (38) 左侧, 右轴承座连接板 (34) 位于魔术 弯钩短切总成托架 (35) 右端的上方, 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 (41) 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 菱形轴承座固定在左轴承座连接板 (39) 和右轴承座连接板 (34) 上, 在魔术弯钩短切凸轮 轴 (41) 上通过锁紧块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 (40) , 在魔术弯钩短切总成 偏心轮固定座 (40) 上通过轴承固定有偏心轮 (42) ; 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 (3)包括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 张紧同步带轮轴座 (50) 、 前后。

12、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51 ) 、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 (52、 52 ) 、 前后腰贴输 送负压箱吸气接头 (53、 53 ) 、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 (54、 54 ) 、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 (55、 55 ) 、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 (56、 56 ) 、 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 (57) 、 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 撑座 (58、 58 ) 、 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 (59) 、 防护罩 (60) 、 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1) 、 左右 腰贴输送皮带轮 (62、 62 ) 、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 (63、 63 ) 、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承座固定板 (64、 64 ) 。

13、、 腰贴输送轴 (65) 、 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6) 、 腰贴输送轴承座 (67) 、 腰贴输送支架 (68) 、 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 (69) 、 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 (70) 、 腰贴输送滑杆 (71) 、 同步带轮 (72) 、 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 (73) 、 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 (74) 、 同步带 轮 (75) ; 所述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 (57) 都位于腰贴输 送支架 (68) 的上方, 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与腰贴输送支架 (68) 右端固定, 腰贴输送 滑杆内固定板 (57) 与腰贴输送支架 (68) 左端固定, 腰贴输送。

14、滑杆中间固定板 (74) 位于腰 贴输送支架 (68) 上方的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 (57) 之间, 并与腰贴输送支架 (68) 固定, 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 (73) 位于腰贴输送支架 (68) 上方的右 端并与腰贴输送支架 (68) 固定, 腰贴输送滑杆 (71) 穿过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 (74) 并 固定在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 (57) 之间, 左右腰贴输送移 动支撑座 (58、 58 ) 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腰贴输送滑杆 (71) 的左右两侧, 腰贴输送调节短 丝杆 (69) 和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 (70) 都通过螺纹。

15、与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49) 和右腰贴 输送移动支撑座 (58 ) 固定连接, 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 (64) 固定在左腰贴输送 移动支撑座 (58) 上, 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 (64 ) 通过防护罩 (60) 与右腰贴输送 移动支撑座 (58 ) 固定,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 (63、 63 ) 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腰贴输 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 (64、 64 ) 上, 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 (59) 固定安装在右腰贴输送 皮带轮轴承座 (63 ) 右侧, 前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在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 (59) 左侧并与 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 (59) 固定, 。

16、后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 与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 定板 (64) 固定,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 (52、 52 ) 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51 ) 的上方,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 (53、 53 ) 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51 ) 的外侧面,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 (54、 54 ) 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 (51、 51 ) 的右端,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 (55、 55 ) 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 (54、 54 ) 上,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 (56、 56 ) 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 (55、 55 ) 上, 腰贴。

17、输 送皮带轮轴 (61) 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6) 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78239 B 3 3/4 页 4 轴承座 (63、 63 ) 中,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 (62、 62 ) 分别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6) 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1) 的右侧, 同步带轮 (75) 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61) 的 右端, 腰贴输送轴承座 (67) 位于腰贴输送支架 (68) 左后方, 腰贴输送轴 (65) 的左端通过轴 承与腰贴输送轴承座 (67) 活动固定, 腰贴输送轴 (65) 的右端通过菱形轴承座与输送负压 箱轴承座板 (73) 。

18、固定, 同步带轮 (72) 位于腰贴输送轴 (65) 的右侧并与腰贴输送轴 (65) 固定 ; 所述拉开输送组件还包括腰贴拉开机构 (9) 和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10) ; 所述腰贴拉开机构 (9) 包括腰贴拉开机构托架 (76) 、 腰贴拉开机构轮 (77) 、 腰贴拉开 机构轴 (78) 、 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 (79) , 腰贴拉开机构轴 (78) 的下端卡在腰贴拉开机构托 架 (76) 的条形槽中, 腰贴拉开机构轮 (77) 通过轴承与腰贴拉开机构轴 (78) 固定, 腰贴拉开 机构固定圈 (79) 固定套在腰贴拉开机构轮 (77) 上 ; 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10) 包括可调。

19、轴座 (80) 、 支架轴 (81) 、 左右轴套 (82、 82 ) 、 左右轴承座 (83、 83 ) 、 左右摆杆 (84、 84 ) 、 放卷张力轴 (85) 、 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 (86、 86 ) 、 左右放卷张力轮 (87、 87 ) 、 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 (88、 88 ) 、 放卷张力轴 (89) 、 左右 配重块 (90、 90 ) 、 左右配重压板 (91、 91 ) ; 支架轴 (81)与可调轴座 (80)固定, 左右轴套 (82、 82 ) 分别固定在支架轴 (81) 的左右两侧上, 左右轴承座 (83、 83 ) 分别通过轴承固定 在左右轴套 (82、 82 )。

20、 上, 左右摆杆 (84、 84 ) 分别与左右轴承座 (83、 83 ) 固定, 左右摆杆 (84、 84 ) 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 (90、 90 ) , 左右配重压板 (91、 91 ) 分别与左右配 重块 (90、 90 ) 固定连接, 左摆杆 (84) 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 (85) 固定, 右摆杆 (84 ) 的上 端与放卷张力轴 (89) 固定, 左放卷张力轮 (87) 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 (85) 上, 右 放卷张力轮 (87 ) 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 (89) 上, 左放卷张力轮透盖 (86) 和左放卷 张力轮端盖 (88) 分别固定在左放卷张力轮 (87) 的。

21、两端, 右放卷张力轮透盖 (86 ) 和右放卷 张力轮端盖 (88 ) 分别固定在右放卷张力轮 (87 ) 的两端 ; 所述折叠压点组件还包括腰贴折边机构 (12) ; 所述腰贴折边机构 (12) 由主传动部件、 气缸压部件、 负压箱部件和被动轮部件四个 部件组成 ; 主传动部件固定在腰贴折边机构 (12) 的下方, 是由平皮带驱动轮轴 (101) 、 同 步带张紧轮轴 (102) 、 凸缘式滚动花键副 (103) 、 花键副轴承座 (123) 、 左右导轨轴座 (124、 124 ) 、 短调节丝杆 (125) 、 长调节丝杆 (126) 、 左右直线导轨轴 (127) 、 平皮带驱动轮支 。

22、架 (128) 、 驱动轮直线轴承座 (129) 、 平皮带驱动轮座 (130) 、 皮带驱动轮 (131) 、 压轮导套 (132) 、 折边同步带轮 (137) 和折边同步带轮 (138) 组成, 左右导轨轴座 (124、 124 ) 分 别位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 (128) 左右两端的上部并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 (128) 固定连接, 左右直线导轨轴 (127) 分别平行固定在左右两导轨轴座 (124、 124 ) 之间, 在左右直线导轨 轴 (127) 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驱动轮直线轴承座 (129) , 在驱动轮直线轴承座 (129) 的上方固定有平皮带驱动轮座 (130) , 。

23、平皮带驱动轮轴 (101) 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 驱动轮座 (130) 中, 皮带驱动轮 (131) 和折边同步带轮 (137) 分别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 轴 (101) 的左右两侧, 左右两导轨轴座 (124、 124 ) 上分别镶嵌有花键副轴承座 (123) , 凸缘 式滚动花键副 (103) 通过轴承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 (123) 中 , 折边同步带轮 (138) 固 定在花键副轴承座 (123) 的一侧 , 同步带张紧轮轴 (102) 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 (101) 和 折边同步带轮 (138) 之间, 短调节丝杆 (125) 和长调节丝杆 (126) 都固定在平皮带驱动 权 利 要 。

24、求 书 CN 102078239 B 4 4/4 页 5 轮支架 (128) 的右端 ; 所述气缸压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左侧, 是由牵引压轮轴 (92) 、 压轮 导套 (132) 、 压轮导杆 (133) 、 牵引压轮 (134) 、 左右牵引压轮吊杆 (135、 135 ) 、 牵引压轮座 (136) 组成, 压轮导套 (132) 固定在牵引压轮座 (136) 上, 压轮导杆 (133) 活动固定在压轮导 套 (132) 上, 左右牵引压轮吊杆 (135、 135 ) 固定在压轮导杆 (133) 上, 牵引压轮轴 (92) 固 定在左右牵引压轮吊杆 (135、 135 ) 之间, 牵引压轮。

25、 (134) 通过轴承固定在牵引压轮轴 (92) 上 ; 所述负压箱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的上方, 是由折边负压箱面板 (93) 、 调节块 (94) 、 腰 贴折边输送张紧轴 (95) 、 腰贴折边输送轴 (105) 、 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 (106) 、 腰贴折边输 送负压箱锁紧板 (107) 、 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 (108) 、 折边负压箱 (109) 、 腰贴折边负压箱轴 承座板 (110) 、 吸气口 (111) 、 腰贴折边输送辊轮 (112) 、 从动轮张紧板 (113) 组成, 腰贴折边 输送轴 (105) 利用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 (106) 中, 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

26、锁紧板 (107) 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 (106) 右侧, 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 (110) 通过菱形轴 承座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 (105) 的右端, 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 (108) 固定在腰贴折边输 送负压箱锁紧板 (107) 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 (110) 之间的腰贴折边输送轴 (105) 上, 折边负压箱 (109) 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 (107) 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 (110) 之间, 折边负压箱面板 (93) 与折边负压箱 (109) 的下端固定, 在折边负压箱 (109) 的 左右侧分别设有吸气口 (111) 和从动轮张紧板 (113) , 腰贴折。

27、边输送张紧轴 (95) 位于负压 箱部件的右端, 并通过从动轮张紧板 (113) 固定, 腰贴折边输送辊轮 (112) 通过轴承固定在 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 (95) 上 ; 所述被动轮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右上方, 是由折边平皮带 转向轮固定轴 (96) 、 平皮带调节轮座 (97) 、 把手 (98) 、 负压箱支座 (114) 、 左右调节螺杆固 定板 (115、 115 ) 、 左右调节螺杆 (116、 116 ) 、 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 (117) 、 调节座支承 轴 (118) 、 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 (119) 、 固定套 (120) 、 张力轮 (121) 、 转向轮 (1。

28、22) 组成, 调节座支承轴 (118) 固定在负压箱支座 (114) 中, 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 (115、 115 ) 分别固 定在调节座支承轴 (118) 左右两端, 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 (117) 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 调节座支承轴 (118) 上, 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 (119) 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 (117) 两侧, 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 (96) 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 (117) 下方的平皮 带调节轮座 (97) 上, 转向轮 (122) 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 (96) 上, 左右调节 螺杆 (116、 116 ) 分别活动固定在左调节螺杆固定板 。

29、(115) 和右调节螺杆固定板 (115 ) 上, 右调节螺杆 (116 ) 上活动固定有固定套 (120) , 固定套 (120) 与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 (119) 固定, 在左右调节螺杆 (116、 116 ) 的右端固定有把手 (98) ; 所述主传动部件和被动 轮部件之间固定有张力轮轴 (99) , 张力轮轴 (99) 通过张力轮座 (100) 固定在流水线的底板 上, 张力轮轴 (99) 和主传动部件上的皮带驱动轮 (131) 以及被动轮部件上的转向轮 (122) 之间通过平皮带 (104)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其特。

30、征在 于腰贴负压输送装置 (3) 为双负压箱并且用两台伺服电机传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 于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10) 为双摆杆。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 于腰贴折边机构 (12) 为平皮带折边机, 该折边机构负压箱为单负压箱或者是双负压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78239 B 5 1/10 页 6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 装。

31、置。 0002 ( 二 )、 背景技术 0003 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是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上的工艺。 公知的腰贴分切定位 复合装置包括放卷组件、 牵引组件、 分切组件、 输送组件、 纠偏组件、 折边组件和检测组件。 目前市场的魔术扣类型的腰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现有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折边装 置的生产效率、 生产速度以及合格率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于公知的腰贴分切定 位复合工艺因为缺少张力调节、 使用单独伺服电机带动输送机构及腰贴短切总成带冷却功 能, 导致腰贴被切断后有长有短、 定位精度差、 张力变化造成复合时材料倾斜及腰贴粘在总 成上, 容易造成大量的废品。 0004 ( 三。

32、 )、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 该装置使 生产腰贴分切定位复合功能更加稳定, 定位精度高, 极大提高了机器的生产速度和产品合 格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固 定在卫生用品生产线底板上的切断复合组件、 拉开输送组件、 成型组件、 折叠压点组件和输 送负压箱, 所述切断复合组件包括腰贴胶枪、 腰贴检测光眼 I ; 所述拉开输送组件包括牵引 机构、 纠偏器 II, 所述成型组件包括腰贴旋转料架、 纠偏器 I、 魔术弯钩分切总成, 所述折叠 压点组件包括腰贴压痕机构、 腰贴压点总成、。

33、 转移轮和腰贴检测光眼 II, 其特征是 : 0007 所述切断复合组件还包括腰贴切断总成和腰贴负压输送装置 ; 0008 所述腰贴切断总成包括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 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魔术弯钩短切 内侧板、 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 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 板、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 魔 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 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魔术弯钩短切气阀 固定块、 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 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魔术弯钩短切撑档、 右轴承座连接 板、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 魔术弯钩短切外。

34、气阀接头、 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 魔术弯钩短 切总成支架连接板、 左轴承座连接板、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 魔术弯钩短切凸轮 轴、 偏心轮、 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 魔术弯钩短切刀砧、 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 魔术弯钩短 切气阀内接头、 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和两个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 所述魔术弯钩短 切外侧板 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分别固定在腰贴切断总成的左右两侧, 在魔术弯钩短切 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的上方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顶板, 魔术弯钩短切撑档固定在 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之间, 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板固定 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上,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

35、调节杆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调节 板之间, 在魔术弯钩短切润滑调节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 板, 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轴固定在左右魔术弯钩短切润滑毛毡支撑板之间, 在魔术弯钩 说 明 书 CN 102078239 B 6 2/10 页 7 短切外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刀轴和魔术弯 钩短切底辊轴,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通过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 切刀轴的右上方,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固定, 魔术弯钩短切刀 辊配重块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刀轴的左下方, 所述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枕、 魔术弯钩短切 总。

36、成刀片、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刀片压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刀辊配重块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刀轴 的对称位置, 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压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刀砧固定嵌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中, 魔术弯钩短切圆吸附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吸附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上, 在魔术 弯钩短切刀轴右端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 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右端固定有魔术弯 钩短切总成齿轮, 魔术弯钩短切刀轴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和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 右端的魔术弯钩短切总成齿轮啮合, 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分别固定 在魔术弯钩短切内侧板和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上, 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位于魔术弯钩短切 底辊轴右端的内侧, 魔术弯钩。

37、短切外气阀位于魔术弯钩短切底辊轴左端的外侧, 魔术弯钩 短切气阀内接头和魔术弯钩短切外气阀接头分别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内气阀和魔术弯钩 短切外气阀上,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固定在魔术弯钩短切顶板和魔术弯钩短切总 成托架之间的魔术弯钩短切外侧板的下端, 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 架连接板固定, 左轴承座连接板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支架连接板左侧, 右轴承座连接板 位于魔术弯钩短切总成托架右端的上方, 所述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菱 形轴承座固定在左轴承座连接板和右轴承座连接板上, 在魔术弯钩短切凸轮轴上通过锁紧 块固定有魔术弯钩短切总成偏心轮固定座, 在魔术弯钩短切。

38、总成偏心轮固定座上通过轴承 固定有偏心轮 ; 0009 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包括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 张紧同步带轮轴座、 前后腰 贴输送负压箱、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面板、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 前后腰贴输送张 紧板、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轴、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 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 左右腰贴输送 移动支撑座、 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 防护罩、 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I、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 腰贴输送轴、 腰贴输送皮 带轮 轴 II、 腰贴输送轴承座、 腰贴输送支架、 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 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 腰贴输送滑杆。

39、、 同步带轮 I、 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 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 同步带轮 II ; 所述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都位于腰贴输送支架的上方, 腰贴输 送滑杆外固定板与腰贴输送支架右端固定, 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与腰贴输送支架左端固 定, 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位于腰贴输送支架上方的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 滑杆内固定板之间, 并与腰贴输送支架固定, 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位于腰贴输送支架上方 的右端并与腰贴输送支架固定, 腰贴输送滑杆穿过腰贴输送滑杆中间固定板并固定在腰贴 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腰贴输送滑杆内固定板之间, 左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通过直线轴承 安装在腰贴输送滑杆。

40、的左右两侧, 腰贴输送调节短丝杆和腰贴输送调节长丝杆都通过螺纹 与腰贴输送滑杆外固定板和右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固定连接, 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 定板固定在左腰贴输送移动支撑座上, 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通过防护罩与右腰 贴输送移动支撑座固定,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 轴承座固定板上, 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右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右侧, 前腰 贴输送负压箱在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左侧并与腰贴输送负压箱固定板固定, 后腰贴输送 说 明 书 CN 102078239 B 7 3/10 页 8 负压箱与左腰贴输送皮带轮轴承座固定板固定,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

41、箱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的上方, 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吸气接头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 箱的外侧面,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负压箱的右端, 前后腰贴输送 张紧轴分别固定在前后腰贴输送张紧板上, 前后腰贴输送张紧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前后腰贴 输送张紧轴上, 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和腰贴输送皮带轮轴II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腰贴 输送皮带轮轴承座中, 左右腰贴输送皮带轮分别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II 和腰贴输送 皮带轮轴 I 的右侧, 同步带轮 II 固定在腰贴输送皮带轮轴 I 的右端, 腰贴输送轴承座位于 腰贴输送支架左后方, 腰贴输送轴的左端通过轴承与腰贴输送轴承座。

42、活动固定, 腰贴输送 轴的右端通过菱形轴承座与输送负压箱轴承座板固定, 同步带轮 I 位于腰贴输送轴的右侧 并与腰贴输送轴固定 ; 0010 所述拉开输送组件还包括腰贴拉开机构和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 ; 0011 所述腰贴拉开机构包括腰贴拉开机构托架、 腰贴拉开机构轮、 腰贴拉开机构轴、 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 腰贴拉开机构轴的下端卡在腰贴拉开机构托架的条形槽中, 腰贴拉 开机构轮通过轴承与腰贴拉开机构轴固定, 腰贴拉开机构固定圈固定套在腰贴拉开机构轮 上 ; 0012 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包括可调轴座、 支架轴、 左右轴套、 左右轴承座、 左右摆 杆、 放卷张力轴 I、 左右放卷张力轮透盖、 。

43、左右放卷张力轮、 左右放卷张力轮端盖、 放卷张力 轴 II、 左右配重块、 左右配重压板 ; 支架轴与可调轴座固定, 左右轴套分别固定在支架轴的 左 右两侧上, 左右轴承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轴套上, 左右摆杆分别与左右轴承座固 定, 左右摆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左右配重块, 左右配重压板分别与左右配重块固定连接, 左 摆杆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 I 固定, 右摆杆的上端与放卷张力轴 II 固定, 左放卷张力轮通过 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 I 上, 右放卷张力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放卷张力轴 II 上, 左放卷张力 轮透盖和左放卷张力轮端盖分别固定在左放卷张力轮的两端, 右放卷张力轮透盖和右放卷 张力轮端盖。

44、分别固定在右放卷张力轮的两端 ; 0013 所述折叠压点组件还包括腰贴折边机构 ; 0014 所述腰贴折边机构由主传动部件、 气缸压部件、 负压箱部件和被动轮部件四个部 件组成 ; 主传动部件固定在腰贴折边机构的下方, 是由平皮带驱动轮轴、 同步带张紧轮轴、 凸缘式滚动花键副、 花键副轴承座、 左右导轨轴座、 短调节丝杆、 长调节丝杆、 左右直线导轨 轴、 平皮带驱动轮支架、 驱动轮直线轴承座、 平皮带驱动轮座、 皮带驱动轮、 压轮导套、 折边 同步带轮 I 和折边同步带轮 II 组成, 左右导轨轴座分别位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左右两端 的上部并与平皮带驱动轮支架固定连接, 左右直线导轨轴分别平行。

45、固定在左右两导轨轴座 之间, 在左右直线导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固定有驱动轮直线轴承座, 在驱动轮直 线轴承座的上方固定有平皮带驱动轮座, 平皮带驱动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座 中, 皮带驱动轮和折边同步带轮 I 分别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的左右两侧, 左右两导轨轴 座上分别镶嵌有花键副轴承座, 凸缘式滚动花键副通过轴承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中, 折边 同步带轮 II 固定在花键副轴承座的一侧, 同步带张紧轮轴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轴和折边 同步带轮 II 之间, 短调节丝杆和长调节丝杆都固定在平皮带驱动轮支架的右端 ; 所述气缸 压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左侧, 是由牵引压轮轴、 压轮导套、 压。

46、轮导杆、 牵引压轮、 左右牵引 压轮吊杆、 牵引压轮座组成, 压轮导套固定在牵引压轮座上, 压轮导杆活动固定在压轮导套 说 明 书 CN 102078239 B 8 4/10 页 9 上, 左右牵引压轮吊杆固定在压轮导杆上, 牵引压轮轴固定在左右牵引压轮吊杆之间, 牵引 压轮通过轴承固定在牵引压轮轴上 ; 所述负压箱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的上方, 是由折边 负压箱面板、 调节块、 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 腰贴折边输送轴、 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 腰贴折 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 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 折边负压箱、 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 吸气 口、 腰贴折边输送辊轮、 从动轮张紧板组成, 腰贴折边输送。

47、轴利用轴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 轴承座中, 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承座右侧, 腰贴折边负压箱 轴承座板通过菱形轴承座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轴的右端, 腰贴折边输送皮带轮固定在腰贴 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之间的腰贴折边输送轴上, 折边负压箱 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负压箱锁紧板和腰贴折边负压箱轴承座板之间, 折边负压箱面板与折 边负压箱的下端固定, 在折边负压箱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吸气口和从动轮张紧板, 腰贴折边 输送张紧轴位于负压箱部件的右端, 并通过从动轮张紧板固定, 腰贴折边输送辊轮通过轴 承固定在腰贴折边输送张紧轴上 ; 所述被动轮部件固定在主传动部件右上方,。

48、 是由折边平 皮带转向轮固定轴、 平皮带调节轮座、 把手、 负压箱支座、 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 左右调节螺 杆、 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 调节座支承轴、 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 固定套、 张力轮、 转向轮组成, 调节座支承轴固定在负压箱支座中, 左右调节螺杆固定板分别固定在调节座 支承轴左右两端, 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调节座支承轴上, 调节轮 直线轴承座连接板固定在平皮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两侧, 平皮带转向轮固定轴固定在平皮 带调节轮直线轴承座下方的平皮带调节轮座上, 转向轮通过轴承固定在平皮带转向轮固定 轴上, 左右调节螺杆活动固定在调节螺杆固定板和右调节螺杆固定板上,。

49、 右调节螺杆上活 动固定有固定套, 固定套与调节轮直线轴承座连接板固定, 在左右调节螺杆的右端固定有 把手 ; 所述主传动部件和被动轮部件之间固定有张力轮轴, 张力轮轴通过张力轮座固定在 流水线的底板上, 张力轮轴和主传动部件上的皮带驱动轮以及被动轮部件上的转向轮之间 通过平皮带连接。 0015 所述腰贴负压输送装置为双负压箱并且用两台伺服电机传动。 0016 所述腰贴分切定位小摆杆为双摆杆。 0017 所述腰贴折边机构为平皮带折边, 同时该机构也可以用三角带、 圆绳带等进行材 料折边, 该折边机构负压箱为单负压箱或者是双负压箱。 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 0019 1、 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包括腰贴定位分切小 摆杆和单独伺服电机驱动的腰贴负压输送, 设计合理, 速度快、 精度高, 适用于对现有一次 性卫生用品生产线上的腰贴分切定位复合装置的改进, 并具有产品的通用性。 0020 2、 本发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线的腰贴分切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