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343311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33970.1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号:

CN106860651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56,A61K9/08,A61P11/04,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756,A61K9/08,A61P11/04,A61P29/00

申请人:

天津植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鼎阔,张俊霞,张凤洪,王立红

地址: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高端金属制品工业区盛达二支路29号1-1202

优先权:

CN20151093397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1.将蓝芩、板蓝根、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5次,过滤;2.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一定浓度;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加水及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70-90℃,加水至一定体积,保温40-60min,备用;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70-9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15-30min,取出,于0-5℃下静置;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一定体积,灌装、灭菌,即得成品。该制备方法不破坏中药的有效成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能高效除去草药中的酚类物质、蛋白质、胶体等不稳定性成分,经济实用、可以大大节省费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适合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液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蓝芩、板蓝根、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5次,过滤;(2)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一定浓度;(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加水及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70-90℃,加水至一定体积,保温40-60min,备用;(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70-9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15-30min,取出,于0-5℃下静置;(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一定体积,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材将蓝芩、板蓝根、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次,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中称取壳聚糖1g,加水50mL及2mL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80℃,加水至100mL,保温45min,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8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20min,取出,于4℃下静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芩口服液主要由板蓝根、黄芩、栀子等多味重要提取而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止痛的功效。

制备该口服液的传统方法为水提醇沉法,工艺为,按处方称取各味药材,加适量水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加入乙醇,使乙醇量在60%左右,于0-5℃下静置24h以上,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尽,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传统方法需要大量乙醇,工艺周期较长,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制备蓝芩口服液需要大量乙醇、工艺周期长、操作繁琐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口服液制备方法采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经济实用,可大大节省费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芩、板蓝根、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5次,过滤;

(2)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一定浓度;

(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加水及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70-90℃,加水至一定体积,保温40-60min,备用;

(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70-9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15-30min,取出,于0-5℃下静置;

(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一定体积,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作为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材将蓝芩、板蓝根、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次,过滤。

作为进一步方案,步骤(2)中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作为进一步方案,步骤(3)中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中称取壳聚糖1g,加水50mL及2mL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80℃,加水至100mL,保温45min,备用。

作为进一步方案,步骤(4)中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8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20min,取出,于0-5℃下静置;

作为进一步方案,步骤(5)中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2.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高效除去草药中不稳定成分;

3.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大大节省费用,经济实用,适合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芩250g、板蓝根300g、栀子300g、黄柏100g,胖大海100g粉碎成粗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次,第一次2h,第二次和第三次各1h,过滤;

(2)将以上3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1g,加水50mL及2mL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80℃,加水至100mL,保温45min,备用;

(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8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20min,取出,于0-5℃下静置;

(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芩250g、板蓝根300g、栀子300g、黄柏100g,胖大海100g粉碎成粗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次,每次各1h,过滤;

(2)将以上3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

(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1g,加水50mL及2mL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70℃,加水至100mL,保温60min,备用;

(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7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30min,取出,于0-5℃下静置;

(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蓝芩250g、板蓝根300g、栀子300g、黄柏100g,胖大海100g粉碎成粗粉,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次,每次各2h,过滤;

(2)将以上3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置于指定容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

(3)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称取壳聚糖1g,加水50mL及2mL冰醋酸,搅拌均匀,加热至90℃,加水至100mL,保温40min,备用;

(4)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于90℃水浴恒温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搅拌15min,取出,于0-5℃下静置;

(5)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33970.1 (22)申请日 2015.12.14 A61K 36/756(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P 11/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植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高端金属制品工 业区盛达二支路 29 号 1-1202 (72)发明人 刘鼎阔 张俊霞 张凤洪 王立红 (54) 发明名称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 : 1. 将蓝。

2、芩、 板蓝根、 栀子等 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5 次, 过 滤 ; 2.将3-5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 器中, 浓缩至一定浓度 ; 3.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加水及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热至 70-90, 加水至一定体积, 保温 40-60min, 备用 ; 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70-90水浴 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15-30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 一定体积,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该制备方法不破 坏中药的有效成分, 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能高效除去草药。

3、中的酚类物质、 蛋白质、 胶体等不 稳定性成分, 经济实用、 可以大大节省费用, 具有 一定的应用前景, 适合工业化生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860651 A 2017.06.20 CN 106860651 A 1/1 页 2 1.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口服液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 (1) 将蓝芩、 板蓝根、 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5 次, 过滤 ; (2) 将 3-5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一定浓度 ; (3。

4、)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加水及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热至 70-90, 加 水至一定体积, 保温 40-60min, 备用 ; (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70-9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15-30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一定体积,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材将蓝 芩、 板蓝根、 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 次, 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

5、2) 中将 3-5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1.20。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壳聚 糖澄清剂的配制中称取壳聚糖 1g, 加水 50mL 及 2mL 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热至 80, 加水至 100mL, 保温 45min, 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加入配 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8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20min, 取出, 于 4下静 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6、于, 步骤(5)中取上清 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 6 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860651 A 2 1/3 页 3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蓝芩口服液主要由板蓝根、 黄芩、 栀子等多味重要提取而成, 具有清热泻火、 解毒 消肿、 利咽止痛的功效。 0003 制备该口服液的传统方法为水提醇沉法, 工艺为, 按处方称取各味药材, 加适量水 煎煮 3 次, 合并煎煮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加入乙醇, 使乙醇量在 60左右。

7、, 于 0-5 下静置 24h 以上, 取上清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尽,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1.20, 加适量纯化 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 6 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传统方法需要大量乙醇, 工艺周期较 长, 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制备蓝芩口服液需要大量乙醇、 工艺周期长、 操作繁 琐的情况下, 提供了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口服液制备方法采用壳聚糖絮凝法代 替水提醇沉法, 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 经济实用, 可大大节省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8、 (1) 将蓝芩、 板蓝根、 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5 次, 过滤 ; 0007 (2) 将 3-5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一定浓度 ; 0008 (3)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加水及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热至 70-90, 加水至一定体积, 保温 40-60min, 备用 ; 0009 (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70-9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15-30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0010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一定体积,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0011 作为进一步。

9、方案, 步骤 (1) 中材将蓝芩、 板蓝根、 栀子等多味中药置于烧杯中, 加 入适量水煎煮 3 次, 过滤。 0012 作为进一步方案, 步骤 (2) 中将 3-5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1.20。 0013 作为进一步方案, 步骤 (3) 中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中称取壳聚糖 1g, 加水 50mL 及 2mL 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热至 80, 加水至 100mL, 保温 45min, 备用。 0014 作为进一步方案, 步骤 (4) 中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8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20min, 取出, 于 0-5。

10、下静置 ; 0015 作为进一步方案, 步骤(5)中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6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0016 本发明提供的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的优点是 : 说 明 书 CN 106860651 A 3 2/3 页 4 0017 1. 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 0018 2. 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高效除去草药中不稳定成分 ; 0019 3. 本发明中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水提醇沉法能大大节省费用, 经济实用, 适合 工业化生产, 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

11、明 0021 实施例 1 0022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3 (1) 将蓝芩 250g、 板蓝根 300g、 栀子 300g、 黄柏 100g, 胖大海 100g 粉碎成粗粉, 置 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 次, 第一次 2h, 第二次和第三次各 1h, 过滤 ; 0024 (2) 将以上 3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 0025 (3)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1g, 加水 50mL 及 2mL 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 热至 80, 加水至 100mL, 保温 45min, 备用 ; 0026 (。

12、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8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20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0027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 6 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0028 实施例 2 0029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30 (1) 将蓝芩 250g、 板蓝根 300g、 栀子 300g、 黄柏 100g, 胖大海 100g 粉碎成粗粉, 置 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 次, 每次各 1h, 过滤 ; 0031 (2) 将以上 3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 ; 0。

13、032 (3)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1g, 加水 50mL 及 2mL 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 热至 70, 加水至 100mL, 保温 60min, 备用 ; 0033 (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7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30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0034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 6 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0035 实施例 3 0036 一种蓝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37 (1) 将蓝芩 250g、 板蓝根 300g、 栀子 300g、 黄柏 100g, 胖大海 100。

14、g 粉碎成粗粉, 置 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煎煮 3 次, 每次各 2h, 过滤 ; 0038 (2) 将以上 3 次煎煮过滤液进行合并, 置于指定容器中,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8 ; 0039 (3) 壳聚糖澄清剂的配制 : 称取壳聚糖 1g, 加水 50mL 及 2mL 冰醋酸, 搅拌均匀, 加 热至 90, 加水至 100mL, 保温 40min, 备用 ; 0040 (4) 加入配制好的壳聚糖澄清剂, 于 90水浴恒温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搅拌 15min, 取出, 于 0-5下静置 ; 0041 (5) 取上清液加适量纯化水调成体积约为药材量的 6 倍, 灌装、 灭菌, 即得成品。 0042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 说 明 书 CN 106860651 A 4 3/3 页 5 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686065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