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口腔护理液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 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从牙齿口腔的结构中不 难看出,牙龈就像紧紧包裹牙齿的肌肉,它是牙齿稳固的基础所在。 健康的牙龈与牙齿紧密相连,使细菌污垢无从下手,因此保护口腔的 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口腔黏膜的炎 症,口炎的出现可危及到颊黏膜、舌、齿龊、上腭等处,在少儿时期 多为常见。口炎的出现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口腔各部位 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舌及颊黏膜等处,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口 炎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机体产生免疫、使内脏、 器官发生恶变等。
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漱口水和口腔护理液来预防和治疗口腔疾 病,漱口水具有消除口腔异味和清洁的作用,但其对口腔的护理作用 一般。市售的口腔护理液护理作用较漱口水好,但其带有一定的异味, 大多数使用者难以忍受,其预防作用有待提高,且其治疗口腔疾病的 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以解决现有口腔护理液存带有异味导致使用者难以忍受、预防作用有 待提高以及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口腔护理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刺梨20~30份、 淡竹叶8~12份、甜茶20~30份、天花粉6~10份、茯苓4~8份、黄芩10~14 份、生地11~15份、麦冬16~20份、田基黄8~16份、熟地25~35份、铁 皮石斛20~30份、枸杞10~20份、甜瓜子50~60份、余甘子14~20份、三 七6~10份、沉香8~18份、白薇12~16份、白茅根14~18份、冬瓜皮20~26 份、半枝莲18~24份、竹茹14~20份、菌陈8~15份、百合6~10份以及朱 砂根13~17份。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刺梨22~28份、淡竹叶 9~11份、甜茶23~27份、天花粉7~9份、茯苓5~7份、黄芩11~13份、生 地12~14份、麦冬17~19份、田基黄10~14份、熟地28~32份、铁皮石斛 24~28份、枸杞12~18份、甜瓜子53~57份、余甘子15~18份、三七7~9 份、沉香10~16份、白薇13~15份、白茅根15~17份、冬瓜皮22~24份、 半枝莲20~22份、竹茹16~18份、菌陈10~12份、百合7~9份以及朱砂根 14~16份。
更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刺梨25份、淡竹叶10 份、甜茶25份、天花粉8份、茯苓6份、黄芩12份、生地13份、麦冬18 份、田基黄12份、熟地30份、铁皮石斛26份、枸杞15份、甜瓜子55 份、余甘子16份、三七8份、沉香13份、白薇14份、白茅根16份、冬 瓜皮24份、半枝莲21份、竹茹17份、菌陈11份、百合8份以及朱砂根 15份。
所述护理液作为口腔护理的药物的应用。
所述的口腔护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用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 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2~3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40~50℃的温度 烘干,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蜂蜜液体中浸泡,蜂蜜液体用量为混 合物的1~1.5倍,浸泡4~6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20~30天, 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4~6倍的沸腾水 煎煮1.5~2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1)中,控制水蒸气的温度为120~140℃。
所述步骤(3)中,是将混合物放在温度为60~70℃的蜂蜜液体 中浸泡,浸泡时间为2~3h。
所述步骤(4)中,是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 枝莲、淡竹叶、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 泡3~4h后,接着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0~50%,然后再发酵。
所述步骤(4)中,还可以将发酵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0~12min 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0~12%,接着再破碎至细度 为120~200目。
所述的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别名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 文先果,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其花、 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 含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刺 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刺梨果味酸、涩、平,具有增强机 体对传染的抵抗力、防癌抗癌、治疗坏血病、排铅作用、抗衰老、治 疗脚气病、治疗口腔炎症、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及治疗夜盲症、健脾助 消化解疼痛、降三高等功效。
所述茯苓又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 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 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效果。
所述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别名:地耳草、斑鸠窝、 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 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 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 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 对叶草。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
所述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干燥的块根。生 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
所述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 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 便秘。
所述淡竹叶,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对于牙龈肿 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淡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 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 哕,小便赤涩淋浊。
所述甜茶有“清热降火、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甜茶茶多 酚有明显抗氧化、抗突变、防癌、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 蛋白、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糖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食 物过敏、改善肠胃微生物环境、消臭的作用吲,是目前发现最理想的 纯天然抗氧化剂。
所述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 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
所述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 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 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所述菌陈又称菌陈蒿、白蒿和绒蒿,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 湿热的作用。
所述朱砂根又称凤凰肠、平地木和散血丹,其性凉,味苦、辛, 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和祛风除湿的功效。
所述甜瓜子又称甘瓜子、甜瓜仁和甜瓜瓣,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 种子,其性寒,味甘。具有化脓、排脓和疗伤止痛的功效。
所述余甘子性凉、味甘、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和生 津止咳的作用。
所述熟地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和益精填髓的 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和须发早白症状。
所述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和益精明目等作用。
所述沉香味苦,温,无毒。具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 膝和去邪气的功效。可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 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
所述铁皮石斛味甘、微咸、微寒,无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 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
所述三七味甘微苦,温。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和定痛作用。治 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 跌扑瘀血、外伤出血和痈肿疼痛症状。
所述白茅根又称丝茅根、茅根和茅草根,其味甘,性寒。具有凉 血止血和清热利尿的作用。
所述白薇又称春草、芒草和薇草,其具有清热、凉血和利尿的功 效。
所述冬瓜皮又称白瓜皮和白冬瓜皮,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 尿和消肿的作用。
所述半枝莲又称狭叶韩信草、急解索、细米草、偏头草、半向花 和四方草,其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利尿的作 用。
所述百合性寒、味甘。具有养阴润肺和清心安神的功效。
所述竹茹又称竹皮、青竹茹和淡竹茹,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 化痰和除烦止呕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中医看来,治疗疾病应以祛邪扶正为 原则,祛邪应从清热利湿解毒着手,扶正应以滋阴生津为主。本发明 的组方中取淡竹叶、余甘子、朱砂根、菌陈、沉香、白茅根、白薇、 冬瓜皮、半枝莲、竹茹、茯苓和黄芩清热解毒和祛风利湿,以祛邪; 取生地、枸杞、百合、熟地、铁皮石斛、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以扶正;田基黄清热利湿、舒血活血;刺梨和天花粉生津止渴、清热 泻火,攻补兼施,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和定痛,甜瓜子和甜茶起到 调味剂的作用。本发明的组方合理,可有效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疏肝 理气、清泄肝火,从根本上抑制口腔病菌的滋生,有效祛除病毒,使 口腔健康能够保持长久不易复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保留 药物的有效成分,并且制备的药物口感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 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 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 述。
实施例一
原料:
刺梨200g、淡竹叶80g、甜茶200g、天花粉60g、茯苓40g、黄芩 100g份、生地110g、麦冬160g、田基黄80g、熟地250g、铁皮石斛200g、 枸杞100g、甜瓜子500g、余甘子140g、三七60g、沉香80g、白薇120g 份、白茅根140g、冬瓜皮200g、半枝莲180g、竹茹140g、菌陈80g、 百合60g以及朱砂根130g。
制备方法: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放到蒸馏锅中用温度为120℃的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 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2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40℃的温度烘干, 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蜂蜜液体中浸泡,蜂蜜液体用量为混 合物的1倍,浸泡4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泡3h后,接着 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0%,然后再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20天,接着 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0min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 10%,接着再破碎至细度为120目,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4倍的沸腾水煎 煮1.5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二
原料:
刺梨300g、淡竹叶120g、甜茶300g、天花粉100g、茯苓80g、黄 芩140g、生地150g、麦冬200g、田基黄160g、熟地350g、铁皮石斛300g、 枸杞200g、甜瓜子600g、余甘子200g、三七100g、沉香180g、白薇160g、 白茅根180g、冬瓜皮260g、半枝莲240g、竹茹200g、菌陈150g、百合 100g以及朱砂根170g。
制备方法: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放到蒸馏锅中用温度为140℃的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 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3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50℃的温度烘干, 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蜂蜜液体中浸泡,蜂蜜液体用量为混 合物的1.5倍,浸泡6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泡4h后,接着 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0%,然后再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30天,接着 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2min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 12%,接着再破碎至细度为200目,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6倍的沸腾水煎 煮2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三
原料:
刺梨220g、淡竹叶90g、甜茶230g、天花粉70g、茯苓50g、黄芩 110g、生地120g、麦冬170g、田基黄100g、熟地280g、铁皮石斛240g、 枸杞120g、甜瓜子530g、余甘子150g、三七70g、沉香100g、白薇130g、 白茅根150g、冬瓜皮220g、半枝莲200g、竹茹160g、菌陈100g、百合 70g以及朱砂根140g。
制备方法: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放到蒸馏锅中用温度为125℃的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 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3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45℃的温度烘干, 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温度为60℃的蜂蜜液体中浸泡,蜂 蜜液体用量为混合物的1.5倍,浸泡3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泡3.5h后,接 着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5%,然后再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25天,接 着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1min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 为11%,接着再破碎至细度为180目,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5倍的沸腾水煎 煮2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四
原料:
刺梨280g、淡竹叶110g、甜茶270g、天花粉90g、茯苓70g、黄芩 130g、生地140g、麦冬190g、田基黄140g、熟地320g、铁皮石斛280g、 枸杞180g、甜瓜子570g、余甘子180g、三七90g、沉香160g、白薇150g、 白茅根170g、冬瓜皮240g、半枝莲220g、竹茹180g、菌陈120g、百合 90g以及朱砂根160g。
制备方法: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放到蒸馏锅中用温度为135℃的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 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3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48℃的温度烘干, 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温度为70℃的蜂蜜液体中浸泡,蜂 蜜液体用量为混合物的1倍,浸泡2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泡4h后,接着 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8%,然后再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27天,接着 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2min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 12%,接着再破碎至细度为200目,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6倍的沸腾水煎 煮1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五
原料:
刺梨250g、淡竹叶100g、甜茶250g、天花粉80g、茯苓60g、黄芩 120g、生地130g、麦冬180g、田基黄120g、熟地300g、铁皮石斛260g、 枸杞150g、甜瓜子550g、余甘子160g、三七80g、沉香130g、白薇140g、 白茅根160g、冬瓜皮240g、半枝莲210g、竹茹170g、菌陈110g、百合 80g以及朱砂根150g。
制备方法:
(1)将刺梨鲜果、熟地、白茅根、铁皮石斛和竹茹分别洗净, 然后放到蒸馏锅中用温度为130℃的水蒸气分别蒸馏,收集蒸馏液和 药渣,再将蒸馏液进行重蒸馏,得精馏液备用;
(2)将鲜田基黄切成3cm的段状,再将其采用45℃的温度烘干, 待用;
(3)将茯苓、生地、枸杞、三七、麦冬、天花粉和黄芩分别洗 净后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放在温度为65℃的蜂蜜液体中浸泡,蜂 蜜液体用量为混合物的1倍,浸泡2.5h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4)将菌陈、朱砂根、甜茶、沉香、白薇、半枝莲、淡竹叶、 余甘子冬瓜皮和百合分别洗净后,再混合放到水中浸泡3.5h后,接 着烘干至水分含量为45%,然后再放到发酵罐内密封发酵25天,接 着物料放到揉捻机中揉捻11min后,再放到干燥机中烘干至水分含量 为11%,接着再破碎至细度为180目,得到发酵物料;
(5)将步骤(2)中的田基黄、步骤(3)中的滤渣、步骤(4) 中的发酵物料与甜瓜子混合,然后采用混合物总重量5倍的沸腾水煎 煮2h,过滤得滤液;
(6)将步骤(1)中的精馏液、步骤(3)中的滤液与步骤(5) 中的滤液混合,加注射水后超滤,接着在无尘无菌条件下灌装熔封, 接着灭菌包装即可。
下面以试验例来验证本发明口腔护理液的具体效果:
选有各种口腔不适症状的人群共150例,其中口腔溃疡症状为主 的人员有92例,咽喉肿痛症状的人员有58例,给上述人员服用本发 明实施例五的护理液,服用方法为:每天3次,每次20mL。连续服 用一个星期后观察结果,口腔溃疡症状的92例中有85例感觉疼痛明 显减轻,溃疡面不再发红,其余人员感觉疼痛稍有减轻,效果不太明 显,有效率为92.3%。咽喉肿痛的85例中,有72例疼痛明显减轻, 其余人员感觉效果不明显,有效率为84.7%。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口腔护理液对于口腔溃疡 和咽喉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