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脑萎缩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是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概率遗传此症并发症。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犹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
发明内容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尤其是小脑负责人体运动机能。《灵枢.本神篇》云:“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肾精与肾阳的转化与滋养是大脑小脑发挥正常功能的根本保证。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导致小脑萎缩。因此肾精亏虚是小脑萎缩的基本病机,中医治则是阴阳双补,滋阴益髓以养脑,温阳壮骨以治痿。
本发明人为了更好的治疗小脑萎缩,解决患者的痛苦,提供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的脐疗制剂把药物贴敷于脐部,对疾病进行治疗。脐部在中医上叫神阙穴,它既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十二经脉相连,最容易吸收药物,此处用药可以使药物迅速通行全身、直达病所,疗效显著。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小脑萎缩的脐疗制剂充分发挥脐部这一优势,达到滋阴益髓养脑、温阳壮骨治痿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和山茱萸各15-30份;
第二组:附子10-18份,肉桂15-20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0-25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和山茱萸各20份;
第二组:附子12份,肉桂15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0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和山茱萸各30份;
第二组:附子10份,肉桂15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0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轻用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重用知母、生地等滋阴药物,特别适用于阴虚型小脑萎缩。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和山茱萸各15份;
第二组:附子18份,肉桂20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5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重用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轻用生地、知母等滋阴药物,特别适用于阳虚型小脑萎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附子、肉桂、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怀牛膝、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红藤、半夏、姜黄、石菖蒲、远志、苍术和牛黄粉碎成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得中药组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超微粉末的细度为100-3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脑萎缩的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药剂,由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用常规辅料制成脐疗制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脐疗制剂为软膏剂、丸剂或薄贴剂。所述软膏剂优选为常规膏剂——黑膏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成的脐疗制剂把药物贴敷于脐部,对疾病进行治疗。脐部在中医上叫神阙穴,它既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十二经脉相连,最容易吸收药物,此处用药可以使药物迅速通行全身、直达病所,疗效显著。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小脑萎缩的脐疗制剂充分发挥脐部这一优势,达到滋阴益髓养脑、温阳壮骨治痿的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与药效如下:
第一组滋阴中药: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三经。滋阴生津、清热凉血。
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生精补髓,保健益寿。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
天冬:甘、苦、寒,归肺、肾经。滋阴润燥,清肺止咳。
山茱萸:味酸、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等病症。
第二组温阳中药: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痠脚弱、不能行步,以及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等。
肉桂:性热,味辛、甘。归肾、脾、肝、心经。温经通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心腹冷痛等。
生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有益气温阳、补虚固脱、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还用于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红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补脑益智。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腰痛脚弱,耳鸣目花,筋骨无力等。
补骨脂:苦、辛、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骨髓伤败,肾虚遗精,腰膝酸软,遗尿,尿频等。
骨碎补:苦,温。归肝、肾经。补肾强骨,活血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鸣耳聋等。
川续断:味苦,甘,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止崩漏。酒续断可以用于肝肾虚损引起的腰腿腿痛,下肢活动不灵等。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主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下肢无力,痿痹等证。怀牛膝与川牛膝功用相似,但是怀牛膝以补肝肾见长,川牛膝以活血化瘀为主。
第三组通络壮骨中药:
秦艽: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清湿热。筋骨疼痛,中风不遂,筋脉拘挛等。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痉挛、不易屈伸者,用之无不效,不可忽之也。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威灵仙性善走,通经络,祛风湿,止疼痛。用于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风湿痹痛。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温通经脉。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主入肾经,性善下行,故腰腿不利,两足痿痹不能行走,属于气血虚寒所致者,本品每持为要药。
桂枝与麻黄:温经通络,解表开窍。
穿破石与红藤:有打通经络,修复损伤部位的强大功效。
第四组化痰醒脑开窍中药:
半夏、石菖蒲、远志、牛黄:有化痰散结、醒脑开窍的功效。
姜黄与苍术: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有消除患者痰瘀气滞的功效。
第一组药物滋阴益精养脑为君,第二组药物温阳补气壮髓为臣,第三组药物通络活血、提高腰腿的运动机能为佐,第四组药物化痰开窍醒脑为使。综观全方,阴阳并补,滋阴益髓养脑,温阳补气壮骨,化痰开窍醒脑,因此能够有效改善小脑萎缩症的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各20份;
第二组:附子12份,肉桂15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0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制备方法:
1)将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附子、肉桂、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怀牛膝、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红藤、半夏、姜黄、石菖蒲、远志、苍术和牛黄粉碎成细度200目的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得中药组合物。
2)将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按本领域常规制药手段加工熬制成黑膏药剂量为每帖10克,直接贴于脐部。一贴使用两天,五贴为一疗程。若同时进行艾灸,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各30份;
第二组:附子10份,肉桂15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0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制备方法:
1)将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附子、肉桂、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怀牛膝、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红藤、半夏、姜黄、石菖蒲、远志、苍术和牛黄粉碎成细度200目的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得中药组合物。
2)取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用黄酒做调和剂,按本领域常规制药手段做成药饼,每个10克,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贴使用两天,五贴为一疗程。若同时进行艾灸,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脑萎缩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第一组: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各15份;
第二组:附子18份,肉桂20份,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和怀牛膝各25份;
第三组: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和红藤各20份;
第四组:半夏和姜黄各15份,石菖蒲、远志和苍术各20份,牛黄15份。
制备方法:
1)将生地、熟地、知母、女贞子、天冬、山茱萸、附子、肉桂、生黄芪、红参、肉苁蓉、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川牛膝、怀牛膝、秦艽、独活、络石藤、威灵仙、桂枝、麻黄、穿破石、红藤、半夏、姜黄、石菖蒲、远志、苍术和牛黄粉碎成细度200目的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得中药组合物。
2)取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用黄酒做调和剂,按本领域常规制药手段做成重10克的药丸,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贴使用两天,五贴为一疗程。若同时进行艾灸,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小脑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一、一般资料:
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9例小脑萎缩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最大者62岁,年龄最小者只有43岁,病程1~4年。
二、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剂,每贴使用两天,五贴为一疗程。若同时进行艾灸,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三、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头昏、头痛消失,神志清晰,记忆力及反应能力提升或正常。生活自理,肢体活动自如。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显效:头昏、头痛基本消失,神志较清晰,记忆力及反应能力明显提升。生活基本自理,肢体活动基本自如。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有效:头昏、头痛明显改善,神志较为清晰,记忆力及反应能力提升或改善。生活基本自理,肢体活动明显改善。心情及精神状态改善。
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心情抑郁,精神萎靡不振。
四、结果:
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9%。
五、典型病例:
患者57,小脑萎缩,出现失语,步履蹒跚,需要两人扶持,才能勉强走路,使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制剂半年,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步态基本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