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病的基础。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于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由于早期肝硬化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故处于亚临床的病理变化阶段,但有部分早期肝硬化病人可有如下症状: (1)早期肝硬化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早期肝[1]硬化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 (2)早期肝硬化慢性消化不良症状: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3)早期肝硬化体征:少数病人可见蜘蛛痣,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目前临床尚缺乏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可充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E及B族维生素等可改善肝细胞代谢,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其次还可服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公布号CN 103055285 A(申请号201210573551.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党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法半夏、麦冬、柴胡、枳实、茯苓。公布号CN 103100045 A(申请号201210559141.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泽兰12、虎杖10、党参15、山药12、三棱10、莪术9、鸡内金8、女贞子10、紫河车9、川木香12、桂枝12、桑叶8、天南星8、鸡血藤12。公布号CN 102441141 A(申请号201110390729.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份、白芍3份、虎杖3份、益母草3份、水蛭2份、丹参4份、郁金2份、山楂4份和大肤皮2份,具有调补肝脾、活血化瘀的功效。
现代医学中,西医治疗所使用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依赖性和副作用较大,相比较而言,中医治疗更加安全有效,目前中医配方有不少,但其适用性和具体疗效有待验证,所以还需进一步的加强对该方面中药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服用安全适用性广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栀子12-17;桂枝13-16;佛手柑8-15;猪苓12-18;赤芍13-16;刺玫花5-14;柴胡7-15;郁金11-16;叶下珠5-9;当归15-20;覆盆子9-16;苍术12-18;苦参11-18;茯苓12-20。
优选的是,栀子13-16;桂枝14-15;佛手柑10-13;猪苓14-16;赤芍14-15;刺玫花7-12;柴胡9-13;郁金12-15;叶下珠6-8;当归16-19;覆盆子11-14;苍术14-16;苦参13-16;茯苓14-18。
更加优选的是,栀子14.5;桂枝14.5;佛手柑11.5;猪苓15;赤芍14.5;刺玫花9.5;柴胡11;郁金13.5;叶下珠7;当归17.5;覆盆子12.5;苍术15;苦参14.5;茯苓16。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膏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15-35分钟(优选的:醋液熏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剩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5倍的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浓缩至相对密度1.28(70℃)的稠膏,即得膏剂。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加入清水量为所煮原料药重量的6-8倍(优选的:加入清水量为所煮原料药重量的7倍)。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15-35分钟(优选的:醋液熏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喷雾干燥,与步骤(1)(2)所得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混匀后加入湿润剂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挤压通过16目筛,得均匀颗粒,65℃下干燥,包装,即得颗粒剂。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粉碎过60-1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70-9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80目筛)。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其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15-35分钟(优选的:醋液熏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剩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5倍的水,继续煎煮20-30分钟(优选的:继续煎煮22-28分钟;更加优选的:继续煎煮25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转小火煎煮30-40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煎煮32-38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35分钟)。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蜜丸,其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15-35分钟(优选的:醋液熏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的:小火煎煮35-45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加热浓缩步骤(3)所得滤液至清膏,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与清膏混合均匀,加入辅料炼蜜,制成可塑性团块,搓条、分割、搓圆、干燥、包装,即得蜜丸。
所述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蜜丸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加入辅料炼蜜的量为清膏重量的0.5-0.7倍(优选的:加入辅料炼蜜的量为清膏重量的0.6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之外,它的优良之处还表现在:
1、本发明所得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利尿、养肝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
2、本发明所选用中药材安全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3、本组方依据临床经验总结而成,治愈率高、疗效显著、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例数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栀子12份,桂枝13份,佛手柑8份,猪苓12份,赤芍13份,刺玫花5份,柴胡7份,郁金11份,叶下珠5份,当归15份,覆盆子9份,苍术12份,苦参11份,茯苓12份。上述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7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剩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5倍的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浓缩至相对密度1.28(70℃)的稠膏,即得膏剂。
实施例2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栀子17份,桂枝16份,佛手柑15份,猪苓18份,赤芍16份,刺玫花14份,柴胡15份,郁金16份,叶下珠9份,当归20份,覆盆子16份,苍术18份,苦参18份,茯苓20份。上述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喷雾干燥,与步骤(1)(2)所得原料药一起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湿润剂制成手捏成团,压之即散的软材,挤压通过16目筛,得均匀颗粒,65℃下干燥,包装,即得颗粒剂。
典型病例:xxx,男性,51岁。病史:患者三年前患有肝炎,经医院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近期感觉四肢无力、食欲缺乏、睡眠较差,按压肝区有刺痛感,去医院检查,B超显示肝肿大、回声增强、不均匀,确诊为早期肝硬化。
服用本实例所得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每次2-4g,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十五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两个疗程后,不适症状改善,坚持服用五个疗程,症状全部消除,经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停药后,随访一年内,无复发。
实施例3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栀子13份,桂枝14份,佛手柑10份,猪苓14份,赤芍14份,刺玫花7份,柴胡9份,郁金12份,叶下珠6份,当归16份,覆盆子11份,苍术14份,苦参13份,茯苓14份。上述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35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剩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5倍的水,继续煎煮25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典型病例:xxx,女性,42岁。病史:十年前患者在单位体检时发现患有乙肝,后经诊断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一个月前感觉自身消化能力下降、腹部肿胀、轻微便秘,期间伴有低烧现象,去医院检查,B超显示肝脏密度提升,有肝腹水,转氨酶异常,乙肝检查有两项呈阳性,确诊为乙肝转早期肝硬化且肝功能异常。
听人介绍中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服用本实例所得中药组合物汤剂,每次80-100ml(依情况而定),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十五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月后,肝腹水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减轻,可轻微劳动,又继续坚持服用四个疗程后,肝功能指标检查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
实施例4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栀子16份,桂枝15份,佛手柑13份,猪苓16份,赤芍15份,刺玫花12份,柴胡13份,郁金15份,叶下珠8份,当归19份,覆盆子14份,苍术16份,苦参16份,茯苓18份。上述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蜜丸的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6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加热浓缩步骤(3)所得滤液至清膏,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与清膏混合均匀,加入清膏重量0.6倍的辅料炼蜜,制成可塑性团块,搓条、分割、搓圆、干燥、包装,即得蜜丸。
典型病例:xxx,男性,55岁。 病史:患者一年前,出现脘腹胀满,倦怠乏力,口干口苦的症状,医院检查肝功能轻微异常,CT显示肝脾肿大、表面粗糙不均,肝回声显著增强,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停止服药,近两个月来,病情突然加重,腹胀难忍、四肢水肿、食欲差,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
经人介绍服用本实例所得中药组合物蜜丸,每次3-4丸,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十五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开始好转,腹胀减轻,食欲增强,坚持服用三个疗程后,全部症状消除,可正常劳作,巩固一个疗程后,回医院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实施例5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栀子14.5份,桂枝14.5份,佛手柑11.5份,猪苓15份,赤芍14.5份,刺玫花9.5份,柴胡11份,郁金13.5份,叶下珠7份,当归17.5份,覆盆子12.5份,苍术15份,苦参14.5份,茯苓16份。上述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佛手柑和覆盆子除去杂质,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加入蜂蜜拌匀,放入锅内,用热油炸至表面变黄,沥去油、放凉;
(2)取猪苓和茯苓,加米水润透、切片,放入蒸煮容器内,用醋液熏蒸25分钟,取出、干燥;
(3)将栀子、桂枝、赤芍、柴胡、郁金、当归、苍术和苦参,润洗后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7倍的清水浸泡15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持续10分钟,再加入刺玫花和叶下珠,转小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
(4)将步骤(3)所剩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5倍的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步骤(1)(2)所制原料药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浓缩至相对密度1.28(70℃)的稠膏,即得膏剂。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栀子:味苦,性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吐衄,目赤肿痛。
桂枝:基原: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佛手柑:基原: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化学成份:干的果实中含柠檬油素0.007%;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性味:辛苦酸,温。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猪苓:基原: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化学成份:含麦角甾醇、生物素、糖类、蛋白质。性味:甘淡,平。归经:入脾、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赤芍:基原: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性味: 苦;微寒。归经: 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刺玫花:基原: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性味:酸;甘;平。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止咳。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吐血,肋间神经痛,肺痨咳嗽。
柴胡: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郁金:基原:为姜科植物姜黄、郁金或莪术的块根。性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可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一般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叶下珠:基原: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当归: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覆盆子:基原: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的干燥果实。性味与归经:甘、酸,温。归肝、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苍术:基原: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入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苦参: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茯苓:基原: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选取人群: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四家医院筛选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356例,其中女性177例,男性179例,年龄范围30-70岁,平均年龄为40.5±4.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6年。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肝功能可能正常或有轻度异常。2、肝纤维四项检查绝大多数有明显异常。3、HBV-DNA检查有病毒复制。4、肝脏超声波检查:肝脏内血管显示不清晰,门静脉内径≥1.3cm,脾脏厚度大于4.0cm,肝脏边缘角变钝。
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0例和对照组11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膏剂,每次10-15g,饭后服用,一天两次,十五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常规药物(葵花护肝片、复方鳖甲软肝片、益肝灵或思美泰等)。服药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脾明显回缩或稳定不变,肝功能恢复正常,停药半年内未复发;(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肝脾稳定不变,肝功能明显改善,停药半年内偶有复发;(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恶化。
临床结果:经四个疗程的服药后,两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9%,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说明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更好。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例数变化如附图1所示:
由图1分析可得,实验组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所得中药组合物疗程短,治愈快。
本组方中所选用的中药,有清热利尿的栀子,温通经脉的桂枝,理气化痰的佛手柑,利尿渗湿的猪苓,活血祛瘀的赤芍,理气和胃的刺玫花,疏肝解郁的柴胡,利胆退黄的郁金,清热利尿的叶下珠,补血活血的当归,养肝明目的覆盆子,健脾燥湿的苍术,利尿燥湿的苦参,利水渗湿的茯苓,多种原料药相互搭配,协调作用,可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肝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