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34064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4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80984.5

申请日:

20150703

公开号:

CN104887865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A61P19/06,A61K35/34

主分类号:

A61K36/88,A61P19/06,A61K35/34

申请人:

李军

发明人:

李军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苌家庄8号

优先权:

CN20151038098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2-16;过山枫9-17;猪苓6-12;铁线莲14-18;瑞香叶7-11;狐肉5-10;马钱子12-15;九里香根8-17;石楠根7-15;荠苨9-13;络石藤11-16;虎刺8-13;路路通7-12;紫珠草12-15;大叶仙茅6-10。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组方在活血消肿、疏风清热的同时,加强了益气补血,化浊通络之味。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权利要求书

1.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2-16;过山枫9-17;猪苓6-12;铁线莲14-18;瑞香叶7-11;狐肉5-10;马钱子12-15;九里香根8-17;石楠根7-15;荠苨9-13;络石藤11-16;虎刺8-13;路路通7-12;紫珠草12-15;大叶仙茅6-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3-15;过山枫11-15;猪苓8-10;铁线莲15-17;瑞香叶8-10;狐肉6.5-8.5;马钱子13-14;九里香根11-14;石楠根9-13;荠苨10-12;络石藤12.5-14.5;虎刺9.5-11.5;路路通8.5-10.5;紫珠草13-14;大叶仙茅7-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4;过山枫13;猪苓9;铁线莲16.5;瑞香叶9;狐肉7.5;马钱子13.5;九里香根12.5;石楠根11;荠苨11;络石藤13.5;虎刺10.5;路路通9.5;紫珠草13.5;大叶仙茅8。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1)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1-3小时(优选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2小时),取出,切小段,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酒被吸尽,取出干燥,捣碎,研细,与马钱子粉混合,置于中药通透袋中,备用;(2)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2-4小时(优选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3-5倍量的清水(优选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40-60分钟(优选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用砂锅中,加入冷水没过药面,于室温下浸泡1.2-2.6小时,然后将步骤(1)所得通透袋置于砂锅内,大火加热煮沸5-10分钟(优选大火加热煮沸8分钟),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2-60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28-40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4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2-4倍量的清水(优选药渣再加3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18-30分钟(优选文火煎煮24分钟),煎液与前两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105-115℃干热灭菌(优选110℃干热灭菌),冷却,封装,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浸泡1.4-2.2小时(优选浸泡1.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4-32分钟(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8-28分钟,更加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23分钟)。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稠膏剂,制备方法如下:(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备用;(2)将剩余原料药分别洗净,于56-68℃干燥1.3-2.5小时(优选于62℃干燥1.9小时),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3)将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80%的乙醇(优选加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20-30分钟(优选每次各提取25分钟),合并三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稠膏,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稠膏混合,机械搅拌,混匀,灭菌,冷却,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7-10倍(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9倍,更加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5倍)。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制备方法如下:(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2)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猪苓置于清水中浸泡40-50分钟(优选置于清水中浸泡45分钟),取出,切薄片,干燥,研细,备用;(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热风干燥机中,于70-80℃干燥15-35分钟(优选于75℃干燥25分钟),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50-90目筛(优选过70目筛),按照7-10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8.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20-160目筛(优选过140目筛),加入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药粉:糊精:硬脂酸镁=4:0.9:0.7),混合均匀,压成片剂,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给社会袋来巨大的负担。临床症状为突发的下肢远端单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足跟、膝、腕、掌指关节等。并且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识别代谢综合征的早期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因此,对于痛风的研究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认为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加之饮食不节,恣啖膏粱肥甘厚味,脏腑功能失调,以脾、肾二脏尤为突出,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泌浊失司,水谷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若逢腠理夺疏,湿热乘虚蕴结于经脉肌肤之间,气血不通而发本病。临床上根据痛风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原发性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急性期,多由热毒之邪,与湿交结,湿热流注关节经络,热毒炽盛,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宜清热化湿、通络止痛;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浊之邪缠绵,痹阻经络关节,治宜清热利湿,通络化瘀。魏爱淳等以痛风茶(当归、苍术、川牛膝、秦艽、泽泻、粉萆、黄柏、桂枝、土茯苓、党参、白术、葛根、甘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2例,与苯溴马隆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组间无明显差异,但随访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申请公布号CN103623301A(申请号201310610239.6)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决明子10-20、莱菔子5-15、土茯苓5-10、金银花5-10、枸杞子5-10、甘草3-5、当归5-15、丹参5-10、川芎4-10、忍冬藤2-5、虎杖3-7、白芍5-10、黄柏2-6、忍冬藤4-8。申请公布号CN104352901A(申请号201410526496.6)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黄芪10-40克,白芍5-15克,薏仁10-15克,车前子5-15克,羌活5-15克,制南星1-2克,萆薢2-9克,当归10-20克,土茯苓5-15克,防风5-15克,威灵仙10-20克,肉桂10-25克,蜂房3-8克,金钱草2-5克。申请公布号CN102824496A(申请号201110162512.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由以下药物配比而成,旋覆花30g、附子30g、茜草30g、麻子仁30g、去皮白茯苓30g、泽泻22.5g、秦皮20g、威灵仙22.5g、海藻20g、槟榔20g、赤芍药30g、水蛭10g、青风藤15g、当归20g。

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多采用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激素、促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生成药、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易产生成瘾性、肝肾损害和毒副作用,但只治其标不治其本,远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多,难以达到长期用药。中医药在痛风的治疗上标本兼顾,多采用分期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方便服用、安全有效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便于临床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2-16;过山枫9-17;猪苓6-12;铁线莲14-18;瑞香叶7-11;狐肉5-10;马钱子12-15;九里香根8-17;石楠根7-15;荠苨9-13;络石藤11-16;虎刺8-13;路路通7-12;紫珠草12-15;大叶仙茅6-10。

优选的方案中,忍冬藤13-15;过山枫11-15;猪苓8-10;铁线莲15-17;瑞香叶8-10;狐肉6.5-8.5;马钱子13-14;九里香根11-14;石楠根9-13;荠苨10-12;络石藤12.5-14.5;虎刺9.5-11.5;路路通8.5-10.5;紫珠草13-14;大叶仙茅7-9。

更加优选的,忍冬藤14;过山枫13;猪苓9;铁线莲16.5;瑞香叶9;狐肉7.5;马钱子13.5;九里香根12.5;石楠根11;荠苨11;络石藤13.5;虎刺10.5;路路通9.5;紫珠草13.5;大叶仙茅8。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1-3小时(优选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2小时),取出,切小段,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酒被吸尽,取出干燥,捣碎,研细,与马钱子粉混合,置于中药通透袋中,备用;

(2)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2-4小时(优选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3-5倍量的清水(优选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40-60分钟(优选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用砂锅中,加入冷水没过药面,于室温下浸泡1.2-2.6小时,然后将步骤(1)所得通透袋置于砂锅内,大火加热煮沸5-10分钟(优选大火加热煮沸8分钟),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2-60分钟(优选第一次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28-40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34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2-4倍量的清水(优选药渣再加3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18-30分钟(优选文火煎煮24分钟),煎液与前两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105-115℃干热灭菌(优选110℃干热灭菌),冷却,封装,即得。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浸泡1.4-2.2小时(优选浸泡1.8小时)。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4-32分钟(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18-28分钟,更加优选的干热灭菌的时间为23分钟)。

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分别洗净,于56-68℃干燥1.3-2.5小时(优选于62℃干燥1.9小时),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80%的乙醇(优选加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20-30分钟(优选每次各提取25分钟),合并三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稠膏混合,机械搅拌,混匀,灭菌,冷却,即得。

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3)中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7-10倍(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9倍,更加优选的乙醇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5倍)。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2)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猪苓置于清水中浸泡40-50分钟(优选置于清水中浸泡45分钟),取出,切薄片,干燥,研细,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热风干燥机中,于70-80℃干燥15-35分钟(优选于75℃干燥25分钟),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

(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50-90目筛(优选过70目筛),按照7-10g/袋的计量(优选按照8.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20-160目筛(优选过140目筛),加入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药粉:糊精:硬脂酸镁=4:0.9:0.7),混合均匀,压成片剂,即得。

本发明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效果显著。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2、本组方在活血消肿、疏风清热的同时,加强了益气补血,化浊通络之味。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

3、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5g/份):忍冬藤12份;过山枫9份;猪苓6份;铁线莲14份;瑞香叶7份;狐肉5份;马钱子12份;九里香根8份;石楠根7份;荠苨9份;络石藤11份;虎刺8份;路路通7份;紫珠草12份;大叶仙茅6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1小时,取出,切小段,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酒被吸尽,取出干燥,捣碎,研细,与马钱子粉混合,置于中药通透袋中,备用;

(2)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2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3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4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用砂锅中,加入冷水没过药面,于室温下浸泡1.2小时,然后将步骤(1)所得通透袋置于砂锅内,大火加热煮沸5分钟,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42分钟,第二次煎煮28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2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18分钟,煎液与前两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105℃干热灭菌14分钟,冷却,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0-120mL,1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赵XX,男,59岁,患者于2011年12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经常在夜间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患者并未足够重视,后来病情加重,疼痛加重,病情发作时关节无法屈伸,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痛风,给予药物治疗。患者病情稍缓解,但并未痊愈。后来经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者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较为严重,关节畸形变硬,其它关节病情较轻。自发病以来患者全身乏力,食欲差,睡眠尚可。血常规:白细胞12.78×109/L,血红蛋白103g/L。血尿酸:600μmol/L。确诊为痛风。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100-120mL,15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患处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检查血尿酸为520μmol/L,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检查血尿酸正常,足趾关节恢复正常,患者自感痊愈。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2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15g/份):忍冬藤16份;过山枫17份;猪苓12份;铁线莲18份;瑞香叶11份;狐肉10份;马钱子15份;九里香根17份;石楠根15份;荠苨13份;络石藤16份;虎刺13份;路路通12份;紫珠草15份;大叶仙茅10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分别洗净,于62℃干燥1.9小时,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药粉置于中药提取器中,加入8.5倍原料药量的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各提取25分钟,合并三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0的稠膏,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稠膏混合,机械搅拌,混匀,灭菌,冷却,即得。

本发明所得稠膏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取2-3药匙置于杯子,温水调服,15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3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30g/份):忍冬藤13份;过山枫11份;猪苓8份;铁线莲15份;瑞香叶8份;狐肉6.5份;马钱子13份;九里香根11份;石楠根9份;荠苨10份;络石藤12.5份;虎刺9.5份;路路通8.5份;紫珠草13份;大叶仙茅7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2)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猪苓置于清水中浸泡45分钟,取出,切薄片,干燥,研细,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中药热风干燥机中,于75℃干燥25分钟,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

(4)将步骤(1)-(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70目筛,按照8.5g/袋的计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散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2袋,15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4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0g/份):忍冬藤15份;过山枫15份;猪苓10份;铁线莲17份;瑞香叶10份;狐肉8.5份;马钱子14份;九里香根14份;石楠根13份;荠苨12份;络石藤14.5份;虎刺11.5份;路路通10.5份;紫珠草14份;大叶仙茅9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5-1.28成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研细备用;

(2)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140目筛,加入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药粉:糊精:硬脂酸镁=4:0.9:0.7),混合均匀,压成片剂,即得。

本发明所得中药片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3-5片,1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周XX,女,60岁,患者于2012年3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红肿疼痛,无法正常活动,曾自行用冰袋冷敷,红肿、疼痛症状稍缓解,症状经常反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检查: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体力欠佳,食欲及睡眠较差,右足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尿酸为453μmol/L。确诊为痛风。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痛风的中药片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3-5片,15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患处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检查血尿酸为403μmol/L,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检查血尿酸正常,右足趾关节恢复正常,患者自感痊愈。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实施例5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25g/份):忍冬藤14份;过山枫13份;猪苓9份;铁线莲16.5份;瑞香叶9份;狐肉7.5份;马钱子13.5份;九里香根12.5份;石楠根11份;荠苨11份;络石藤13.5份;虎刺10.5份;路路通9.5份;紫珠草13.5份;大叶仙茅8份。

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马钱子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带有焦斑,取出放凉,研细备用;铁线莲置于白酒中浸泡2小时,取出,切小段,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翻炒至酒被吸尽,取出干燥,捣碎,研细,与马钱子粉混合,置于中药通透袋中,备用;

(2)狐肉用清水洗净,涂抹食盐,腌制3小时,再次用清水洗净,置炒锅中,文火加热炒至肉变色,加入4倍量的清水,文火慢煎50分钟,关火,取煎液,双层棉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药用砂锅中,加入冷水没过药面,于室温下浸泡1.8小时,然后将步骤(1)所得通透袋置于砂锅内,大火加热煮沸8分钟,转文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34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药渣再加3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24分钟,煎液与前两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所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110℃干热灭菌23分钟,冷却,封装,即得。

本发明所得汤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0-120mL,15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忍冬藤:基原: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叶。化学成份:叶含忍冬甙即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木犀草素等黄酮类。茎含鞣质、生物碱。药理作用:木犀草素对平滑肌(兔寓体小肠)有解痉作用,但不及罂粟碱;并有轻度利尿(增加氯化钠的排出)作用。性味:甘,寒。归经:入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过山枫:基原:为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化学成份:含卫矛醇和β-谷甾醇。性味:苦;辛;凉。归经:肝;胆;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痛风;肾炎;胆囊炎;白血病。

猪苓:基原: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化学成份:含麦角甾醇、生物素、糖类、蛋白质。性味:甘、淡,平。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铁线莲:基原: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以根及全草入药。化学成份: 根含常春藤皂甙元。性味: 味苦;微辛;性温;小毒。归经: 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 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主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闭经;便秘腹胀;风火牙痛;眼起星翳;虫蛇咬伤;黄疸。

瑞香叶:基原: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枝叶。性味:味辛;性平。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疮疡;乳痈;痛风。

狐肉:基原:为犬科动物狐的肉。性味:甘,温。归经:心;脾;胃;肾经。功能主治:补虚暖中镇静安神;祛风;解毒。主虚劳赢瘦;寒积腹痛;癔病;惊痫;痛风;水肿;疥疮;小儿卵肿。

马钱子:基原: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化学成份:含番木鳖碱、马钱子碱、α-及β-可鲁勃、番木鳖次碱、马钱子新碱、依卡精、番木鳖甙等。性味:苦,寒,有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喉痹;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九里香根:基原: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根,秋季采,去净泥土,切片,晒干。性味:《文山中草药》:“味辛苦,性温。”归经:《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湿疹,疥癣。

石楠根: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根或根皮。性味:味辛;苦;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痹;历节痛风;外感咳嗽;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荠苨:基原: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荠苨、薄叶荠苨的根。药性:干,寒。归肺、脾经。功用主治:润燥化痰,清热解毒。主治肺燥咳嗽,咽喉肿痛,消渴,疔痈疮毒,药物中毒。《别录》:“主解百药毒。”《食医心境》:“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食疗本草》:“丹石发动,取根食之优良。”

络石藤:基原: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茎、叶。化学成份:茎含牛蒡甙、络石糖甙、罗汉松树脂酚甙、降络石糖甙、橡胶肌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加拿大麻糖等。药理作用:牛蒡甙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冷血及温血动物产生惊厥,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则抑制之。性味:苦,凉。归经:入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

虎刺:基原: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化学成份: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路路通:基原: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果实。药理作用:实验证明,枫香酒精溶剂(60%)外用,能防止钩蚴侵入小鼠皮肤。其防护效力与溶剂浓度成正比。性味:苦,平。归经:《纲目拾遗》:“通行十二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紫珠草: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以根和叶入药。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肝、脾、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成分:含黄酮类、缩合鞣质。尚含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铁盐。主治: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药理作用:1.止血作用:紫珠草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2.抗菌作用:紫珠草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大叶仙茅:基原:仙茅科仙茅属植物大叶仙茅,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别名大地棕、猴子背巾、猴子包头、竹灵芝。性味:苦、涩,平。功能: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镇静健脾,补肾固精。适用于肾虚喘咳、腰膝酸痛、白带、遗精。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360例痛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6例,女性患者164例。年龄在32-70岁,病程在3个月-5年。临床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

1.2  诊断标准

(1)典型急性关节炎发作,可自行终止而进入无症状间歇期,同时证实有高尿酸血症。

(2)关节腔积液中或白细胞内发现有尿酸盐结晶。

(3)痛风结节中有尿酸结晶发现。

  凡具备上述三项中之一项者即可确诊为痛风。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100-120mL,15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药品(如别嘌醇片、痛风茶、痛风舒片等常规药品)。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1.5  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实验组临床治愈163例(67.9%),显效48例(20%),好转24例(10%);无效5例(2.1%),总有效率97.9%。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发明选择忍冬藤、过山枫、猪苓、铁线莲、瑞香叶、狐肉、马钱子、九里香根、石楠根、荠苨、络石藤和虎刺等共15味主要原料药配制而成。方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过山枫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铁线莲利尿;通络;瑞香叶消肿止痛;马钱子通络;强筋;散结;止痛;络石藤祛风,通络,止血,消瘀;虎刺祛风利湿,活血消肿;大叶仙茅润肺化痰,止咳平喘,镇静健脾,补肾固精。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利湿、化浊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治疗三个疗程,有效率可达97.9%,而对照组仅为75.8%。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忍冬藤12-16;过山枫9-17;猪苓6-12;铁线莲14-18;瑞香叶7-11;狐肉5-10;马钱子12-15;九里香根8-17;石楠根7-15;荠苨9-13;络石藤11-16;虎刺8-13;路路通7-12;紫珠草12-15;大叶仙茅6-10。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组方在活血消肿、疏风清热的同时,加强了益气补血,化浊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