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33092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2876.1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号:

CN104001069A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35/00

申请人:

张财

发明人:

张财

地址:

100166 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西路62号院8号楼5单元1001号

优先权:

CN20141027287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俊玲;张亚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它由主药和辅药调配而成,所述的主药由马钱子、川乌、草乌、塞隆骨等41味原料药制备而成,所述的辅药由红花、甘草、蜈蚣和山西老陈醋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显著的抑制肾肿瘤的功效,具有安全、有效、快捷、易操作、无痛苦且经济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主药和辅药调配而成,所述的主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所述的辅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红花5~15、甘草5~15、蜈蚣5~15和山西老陈醋450~500,其中红花、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且所述的重量单位为“克”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红花10、甘草10、蜈蚣10和山西老陈醋485,其中红花、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且所述的重量单位为“克”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重量比为6-8:2-4。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重量比为7:3。 6.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主药的原料药按所述的比例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得到主药;将所述辅药的原料药红花、甘草、蜈蚣粉碎为细粉,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至其体积减半,浓度加倍,冷却后即得辅药;将所得主药与辅药以6-8:2-4的重量比混合调配得到所述的外用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学名全称为肾细胞癌,又 称肾腺癌。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 各不相同,总体上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 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50-70岁。肾癌的病因未明,已经明确的与肾癌发病相关的 因素有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

现阶段,肾癌的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但对于早期和中期肾癌患者,手术后 尚无可推荐的辅助治疗方案用来有效预防复发或转移。

目前,尚未有人提出用中药外敷方法治疗肾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张财医 师在对中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内病外治法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 对病因、病机、药理、癌细胞生物特性和动物模型实验的科学分析与深入了解,掌 握了应用中药制剂的外敷疗法,治疗肾癌的治疗机理,从而成功研制了雪兰肾平膏。 使用该外用药治疗肾癌不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易操作又经济的新疗 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内病外治的中医理论,提出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它由主药和辅药制备而成,所述的主药由下述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所述的辅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红花5~15、甘草5~15、蜈蚣5~15和山西老 陈醋450~500,其中红花、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 且所述的重量单位为“克”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辅药优选由以下原料制备:红花10、甘草10、 蜈蚣10和山西老陈醋485,其中红花、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 以体积单位计,且所述的重量单位为“克”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本发明所述的主药是将所述的原料药按所述的比例研磨成粉,混合均匀而得。

本发明所述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蜈蚣粉碎为细粉,与所述 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至其体积减半,浓度加倍,冷却后 即得。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所述的主药与辅药的用药重量配比为6-8: 2-4,优选为7:3。

本发明药物配方中,塞隆骨的“塞隆”是藏语译音,学名高原鼢鼠。高原鼢鼠 生活在海拔2800米至4300的高寒草地上,终年在地下生活,洞穴深2米至2.5米, 活动通道离地面约30厘米,专吃草的根茎,独居生活,4月交配,9月产子。高原 鼢鼠的生命期只有3年左右。

1990年,塞隆骨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动物新药材”,这是建国以来我 国权威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认定的第一个“一类动物药材”。

塞隆骨性味“辛咸、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具有祛风、散寒、除湿、 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 肌肤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研究证明,塞隆骨与虎骨有类似的性味功效。其主要化 学成分及药效与虎骨极其相似。

质量标准:

通用名称:     塞隆骨

汉语拼音:     sai long gu

标准号:       WS-207(Z-46)-90

性状:

头骨扁而宽,略呈三角形;鼻骨较长,末端呈钝锥状,两鼻骨前缘连合处凹入 缺刻浅;颧内向外扩展;两顶脊在前方不相会合;枕脊强壮,枕中脊不发达;门齿 孔小,前颌骨下延包围门齿孔;上颌骨生有门齿一对,无犬齿臼齿三对。第三臼齿 常具一后伸小叶,下颌骨亦有门齿一对,较上门齿大,呈凿状。

本发明所述的风兰来自兰科风兰属附生草本植物,拉丁学名:Neofinetia  falcate(Thunb.ex A.Murray)H.H.Hu。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须唇贝母兰的全草或假 鳞茎,别名净瓶、石芭蕉、大果上叶、牛骨棒;药用功效包括清热利咽、活血止痛; 主治肺热咳嗽、咽喉疼痛、疝气、跌打损伤。

本发明外用中药方中,全蝎、川乌、草乌主要起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穿山甲、 水蛭、僵蚕、麝香和红大戟能够促进药物渗透到组织内部到达病灶,并促进毒素排 出,即拔毒;塞隆骨、牛膝、樟脑、红花均具有祛邪功效,可通络止痛;通过诸药 的相互配合,达到有效治疗肾癌的效果。

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肾癌的最大优点在于不用通过开刀手术,放疗化疗,彻 底解决了中西医传统疗法的各种弊端,只通过中药外敷即可治愈,治疗成本低,病 人无治疗痛苦。

本发明外用中药的使用方法:根据西医影像学手段(核磁和CT)确定病灶部 位就近外敷施药,临床人用总量为15-30g/次/天,4-5天为1个疗程,共需6-7个 疗程可完成治疗。1例肾癌患者治疗全程需辅药总用量400-500毫升,所述的主药 与所述辅药的用药配比为6-8:2-4,主药与副药调配后外敷。

本发明是发明人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研发的一种中药外敷治疗肾癌的外用药。它 的治疗机制在于:通过渗透功能抵达病灶,阻断癌细胞生存,杀灭癌细胞并将死亡 癌细胞组织液排出体外,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治愈肾癌的目的。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对肾癌的治疗效果可以参考以下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试验:

选用小鼠S180实体瘤、小鼠肾癌Renca实体瘤2种肿瘤动物模型,验证本发明 的外用中药的抗肿瘤作用。

将两种肿瘤模型动物均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将按照实施例1、2、3得 到的外用中药作为3种实验用药,根据需要添加淀粉以形成方便涂抹的糊状,分别 用于3个实验组A、B、C;以多西他赛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用于阳性对照组; 剩余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给予山西老陈醋和淀粉调配得到的糊剂;

实验组的外用中药采用在肿瘤部位皮肤表面涂抹给药,涂抹剂量以均匀覆盖肿 瘤部位皮肤为宜,连续给药10天;阳性对照组的多西他赛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剂量为20mg/kg/次,每周给药2次;空白对照组给药方式及剂量同实验组。

实验重复一批,结果显示:

①小鼠S180实体瘤动物模型实验:实验组各组外用中药连续皮肤涂抹给药10d, 两批实验的各实验组的抑瘤率均大于30%(分别为:A:58.08%、67.77%;B:84.39%、 75.41%;C:62.56%、64.44%),表明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抑制S180肿瘤生长的 作用。阳性对照组的RTV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小(P<0.05),T/C均小于 40%,且抑瘤率均大于30%。实验各组小鼠体重及食量均未见显著异常。阳性对照 组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对S180移植瘤小鼠的体重及食量均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②小鼠肾癌Renca实体瘤动物模型实验:各实验组的外用中药连续皮肤涂抹给 药10d,两批实验的各组抑瘤率均大于30%(分别为:A:48.18%、57.75%;B: 64.59%、65.43%;C:52.66%、44.84%),显示出对肾癌Renca移植瘤生长的显著 抑制作用。阳性对照组的RTV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小(P<0.05,P<0.01),T/C 均小于40%,抑瘤率均大于30%;实验各组小鼠体重及食量均未见显著异常。阳 性对照组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对肾癌Renca移植瘤小鼠的体重及食量均表现出了抑 制作用。

上述实验说明了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对肾癌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 量(g)的原料药制备: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红花10g、甘草10g、蜈蚣10g和山西老陈醋 485ml。

制备方法: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得到主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 蜈蚣粉碎为细粉,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冷却后即得辅药;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7:3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 膏状外用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 量(g)的原料药制备: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红花15g、甘草15g、蜈蚣5g和山西老陈醋480ml。

制备方法: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得到主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 蜈蚣粉碎为细粉,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冷却后即得辅药;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6:3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 膏状外用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 量(g)的原料药制备: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红花12g、甘草15g、蜈蚣12g和山西老陈醋 500ml。

制备方法: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混合均匀得到主药;将所述的红花、甘草、 蜈蚣粉碎为细粉,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冷却后即得辅药;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8:2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 膏状外用药。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0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1069 A (21)申请号 201410272876.1 (22)申请日 2014.06.18 A61K 36/899(2006.01) A61P 35/00(2006.01) (71)申请人 张财 地址 100166 北京市丰台区青塔西路 62 号 院 8 号楼 5 单元 1001 号 (72)发明人 张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11230 代理人 刘俊玲 张亚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肾癌。

2、的外用中药, 它由 主药和辅药调配而成, 所述的主药由马钱子、 川 乌、 草乌、 塞隆骨等 41 味原料药制备而成, 所述的 辅药由红花、 甘草、 蜈蚣和山西老陈醋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显著的抑制肾肿瘤的功 效, 具有安全、 有效、 快捷、 易操作、 无痛苦且经济 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069 A CN 104001069 A 1/2 页 2 1.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它由主药和辅药调配而成,。

3、 所述的主药由下 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 所述的辅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 红花 5 15、 甘草 5 15、 蜈蚣 5 15 和山西老陈醋 450 500, 其中红花、 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 且所述的 重量单位为 “克” 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 “毫升” 。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 : 红花 10、 甘 草10、 蜈蚣10和山西老陈醋485, 其中红花、 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 积单位计, 且所述的重量单。

4、位为 “克” 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 “毫升”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1069 A 2 2/2 页 3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重量比为 6-8:2-4。 5.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重量比为 7:3。 6. 制备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用中药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将所述主药的原料药按所 述的比例研磨成粉, 混合均匀得到主药 ; 将所述辅药的原料药红花、 甘草、 蜈蚣粉碎为细粉, 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 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 冷却后即 得辅药 ; 将。

5、所得主药与辅药以 6-8:2-4 的重量比混合调配得到所述的外用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1069 A 3 1/6 页 4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 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 学名全称为肾细胞癌, 又称 肾腺癌。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 2 3, 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各不相 同, 总体上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男性多于女性, 高发 年龄为 50-70 岁。肾癌的病因未明, 已经明确的与肾癌发病相关的因素有遗传、 吸烟、。

6、 肥胖、 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 0003 现阶段, 肾癌的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 但对于早期和中期肾癌患者, 手术后尚无 可推荐的辅助治疗方案用来有效预防复发或转移。 0004 目前, 尚未有人提出用中药外敷方法治疗肾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张财医师 在对中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内病外治法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病因、 病机、 药理、 癌细胞生物特性和动物模型实验的科学分析与深入了解, 掌握了应用中药制剂 的外敷疗法, 治疗肾癌的治疗机理, 从而成功研制了雪兰肾平膏。 使用该外用药治疗肾癌不 需手术, 是一种安全、 有效、 快捷、 易操作又经济的新疗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

7、的目的在于 : 基于内病外治的中医理论, 提出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0006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提供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它由主药和辅药制备而成, 所述的主药由下述重 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 0008 0009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4 2/6 页 5 0010 所述的辅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 红花 5 15、 甘草 5 15、 蜈蚣 5 15 和山西老 陈醋 450 500, 其中红花、 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 且所 述的重量单位为 “克” 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 “毫升” 。 0011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

8、的主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 : 0012 0013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的辅药优选由以下原料制备 : 红花 10、 甘草 10、 蜈蚣 10 和山西老陈醋 485, 其中红花、 甘草和蜈蚣均以重量单位计而山西老陈醋以体积单位计, 且 所述的重量单位为 “克” 时相应的体积单位为 “毫升” 。 0014 本发明所述的主药是将所述的原料药按所述的比例研磨成粉, 混合均匀而得。 0015 本发明所述辅药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红花、 甘草、 蜈蚣粉碎为细粉, 与所述的山 西老陈醋按比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 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 冷却后即得。 0016 所述的主药与辅药调配后外敷, 所。

9、述的主药与辅药的用药重量配比为 6-8:2-4, 优 选为 7:3。 0017 本发明药物配方中, 塞隆骨的 “塞隆” 是藏语译音, 学名高原鼢鼠。高原鼢鼠生活 在海拔 2800 米至 4300 的高寒草地上, 终年在地下生活, 洞穴深 2 米至 2.5 米, 活动通道离 地面约 30 厘米, 专吃草的根茎, 独居生活, 4 月交配, 9 月产子。高原鼢鼠的生命期只有 3 年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5 3/6 页 6 左右。 0018 1990 年, 塞隆骨被国家正式批准为 “国家一类动物新药材” , 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权 威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认定的第一个 “一类动物药材” 。。

10、 0019 塞隆骨性味 “辛咸、 微温, 归肝、 肾经” 。 功能主治 : 具有祛风、 散寒、 除湿、 通络止痛、 补益肝肾之功效, 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 屈伸不利、 肌肤麻木、 腰膝酸软 等症。研究证明, 塞隆骨与虎骨有类似的性味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与虎骨极其相 似。 0020 质量标准 : 0021 通用名称 : 塞隆骨 0022 汉语拼音 : sai long gu 0023 标准号 : WS-207(Z-46)-90 0024 性状 : 0025 头骨扁而宽, 略呈三角形 ; 鼻骨较长, 末端呈钝锥状, 两鼻骨前缘连合处凹入缺刻 浅 ; 颧内向外扩展 ; 两顶脊在。

11、前方不相会合 ; 枕脊强壮, 枕中脊不发达 ; 门齿孔小, 前颌骨下 延包围门齿孔 ; 上颌骨生有门齿一对, 无犬齿臼齿三对。第三臼齿常具一后伸小叶, 下颌骨 亦有门齿一对, 较上门齿大, 呈凿状。 0026 本发明所述的风兰来自兰科风兰属附生草本植物, 拉丁学名 : Neofi netia falcate(Thunb.ex A.Murray)H.H.Hu。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须唇贝母兰的全草或假鳞茎, 别 名净瓶、 石芭蕉、 大果上叶、 牛骨棒 ; 药用功效包括清热利咽、 活血止痛 ; 主治肺热咳嗽、 咽 喉疼痛、 疝气、 跌打损伤。 0027 本发明外用中药方中, 全蝎、 川乌、 草乌主要。

12、起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 穿山甲、 水 蛭、 僵蚕、 麝香和红大戟能够促进药物渗透到组织内部到达病灶, 并促进毒素排出, 即拔毒 ; 塞隆骨、 牛膝、 樟脑、 红花均具有祛邪功效, 可通络止痛 ; 通过诸药的相互配合, 达到有效治 疗肾癌的效果。 0028 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肾癌的最大优点在于不用通过开刀手术, 放疗化疗, 彻底 解决了中西医传统疗法的各种弊端, 只通过中药外敷即可治愈, 治疗成本低, 病人无治疗痛 苦。 0029 本发明外用中药的使用方法 : 根据西医影像学手段 ( 核磁和 CT) 确定病灶部位就 近外敷施药, 临床人用总量为15-30g/次/天, 4-5天为1个疗程, 共。

13、需6-7个疗程可完成治 疗。 1例肾癌患者治疗全程需辅药总用量400-500毫升, 所述的主药与所述辅药的用药配比 为 6-8:2-4, 主药与副药调配后外敷。 0030 本发明是发明人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研发的一种中药外敷治疗肾癌的外用药。 它的 治疗机制在于 : 通过渗透功能抵达病灶, 阻断癌细胞生存, 杀灭癌细胞并将死亡癌细胞组织 液排出体外, 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最终达到治愈肾癌的目的。 0031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对肾癌的治疗效果可以参考以下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试验 : 0032 选用小鼠 S180 实体瘤、 小鼠肾癌 Renca 实体瘤 2 种肿瘤动物模型, 验证本发明的 外用中药的抗肿。

14、瘤作用。 0033 将两种肿瘤模型动物均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 ; 将按照实施例 1、 2、 3 得到的外 用中药作为3种实验用药, 根据需要添加淀粉以形成方便涂抹的糊状, 分别用于3个实验组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6 4/6 页 7 A、 B、 C ; 以多西他赛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用于阳性对照组 ; 剩余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给予 山西老陈醋和淀粉调配得到的糊剂 ; 0034 实验组的外用中药采用在肿瘤部位皮肤表面涂抹给药, 涂抹剂量以均匀覆盖肿瘤 部位皮肤为宜, 连续给药 10 天 ; 阳性对照组的多西他赛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剂量为 20mg/kg/ 。

15、次, 每周给药 2 次 ; 空白对照组给药方式及剂量同实验组。 0035 实验重复一批, 结果显示 : 0036 小鼠 S180 实体瘤动物模型实验 : 实验组各组外用中药连续皮肤涂抹给药 10d, 两批实验的各实验组的抑瘤率均大于 30 ( 分别为 : A : 58.08、 67.77 ; B : 84.39、 75.41; C : 62.56、 64.44), 表明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抑制S180肿瘤生长的作用。 阳 性对照组的 RTV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小 (P 0.05), T/C 均小于 40, 且抑瘤率均 大于 30。实验各组小鼠体重及食量均未见显著异常。阳性对照组的多西他赛。

16、注射液对 S180 移植瘤小鼠的体重及食量均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0037 小鼠肾癌 Renca 实体瘤动物模型实验 : 各实验组的外用中药连续皮肤涂抹给 药 10d, 两批实验的各组抑瘤率均大于 30 ( 分别为 : A : 48.18、 57.75 ; B : 64.59、 65.43; C : 52.66、 44.84 ), 显示出对肾癌 Renca 移植瘤生长的显著抑制作用。阳性对 照组的 RTV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小 (P0.05,P0.01), T/C 均小于 40, 抑瘤率均大 于 30; 实验各组小鼠体重及食量均未见显著异常。阳性对照组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对肾癌 Renca 移。

17、植瘤小鼠的体重及食量均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0038 上述实验说明了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对肾癌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 1. 0040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 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 (g) 的原料药制备 : 0041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7 5/6 页 8 0042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 : 红花 10g、 甘草 10g、 蜈蚣 10g 和山西老陈醋 485ml。 0043 制备方法 : 0044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 混合均匀得到主药 ; 将所述的红花、 甘草、 蜈蚣 粉碎为细粉, 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混合。

18、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 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 冷 却后即得辅药 ; 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 7:3 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膏状外用药。 0045 实施例 2. 0046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 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 (g) 的原料药制备 : 0047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8 6/6 页 9 0048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 : 红花 15g、 甘草 15g、 蜈蚣 5g 和山西老陈醋 480ml。 0049 制备方法 : 0050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 混合均匀得到主药 ; 将所述的红花、 甘草、 蜈蚣 粉碎为细粉, 与所述的山。

19、西老陈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 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 冷 却后即得辅药 ; 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 6:3 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膏状外用药。 0051 实施例 3. 0052 一种治疗肾癌的外用中药, 由主药和辅药复合调配而成, 所述的主药由以下重量 (g) 的原料药制备 : 0053 0054 0055 所述的辅药由以下原料制备 : 红花 12g、 甘草 15g、 蜈蚣 12g 和山西老陈醋 500ml。 0056 制备方法 : 0057 将所述的主药的原料药研磨成粉, 混合均匀得到主药 ; 将所述的红花、 甘草、 蜈蚣 粉碎为细粉, 与所述的山西老陈醋混合后用文火熬三十分钟, 至其体积减半, 浓度加倍, 冷 却后即得辅药 ; 将所得主药和辅药按照 8:2 的重量比调配均匀后制成膏状外用药。 说 明 书 CN 104001069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